小孩重心低,其实心里有把握,加上神经发育正常的话,平衡能力也不错,应该没事儿。但看到的大人,绝对会吓死,因为大人会经历过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身高体重增长而发生的重心的巨大变化,逐渐但很快地对自己体态的把握失去信心的过程,所以大人都很“稳重”,因为容易“失态”。
我初中的时候还在弄堂里两个楼顶之间跳过,而且一口气跳过好几户,也是被大人一顿暴揍,还替父母惹下了个半社死的阴影,“老顾家的儿子港哒哒的,这家人家不大拎得清。”,现在老了,倒好了,居然都有点恐高了。
早上溜达路过一座桥,望下去,竟然害怕起来了。
我曾经就是个喜欢这样赌命的孩子,我还记得自己是个孩子时的心理活动,让我告诉你,为什么我这样的人喜欢冒险。
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才会觉得,生命属于自己。
生而为人,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限制,成人如此,孩子更甚。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每一秒钟的生命,都是为了达成别人的期望而存在。如何吃饭,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上课学习,都是“别人让你这么做”,你才会做,从来没有“我想做”就能去做的事……
除了冒险。
这两个孩子在楼顶上,估测距离,俯身蹲下,一跃而起,飞过楼间的一两米距离,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内,世界是不存在的,只有“我”的存在如此真实。
这种对“我”的掌控感,是冒险行为的最根本的来源。
如果你想阻止你的孩子做这种事,方法很简单,让他去做“他想做”而不是你让他做的事,让他从“他想做”的事当中收获掌控感,最好还能有一定的崇拜感。
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去找其他事去做。
孩子的害怕与否是随着生理发育来的。
爬到栏杆外的危险行为我小时候也有过。不过不是27楼,而是5楼。后果是被大人揍了一顿。但是,光挨揍还不足以让我认识到危险。
我真正意识到危险是小学五年级以及刚升上初中了。
原因很简单,我那时候发育了。身高,腿长,体重,都增加了。
而这些生理发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体会到了坠落本身的痛苦。
以前还是小孩子,个头小,重量轻,小胳膊小腿,未曾体会坠落的痛苦。从电视柜往地上跳都不觉得难受。
现在个头大了,体重增长,胳膊腿也都长了,再往下跳,哪怕只是从半人高往下跳,也能体会到痛了。
就很直白的道理,那样的高度,自己的体重,跳下来落地,身体受到冲击,感受到疼痛和不适。那种作用在腿部的痛,酸,胀,麻……是真真切切骗不了人的。
然后就懂了。再联想到,既然仅仅从半人高的地方跳下来尚且如此难受,那更高的高度,比如高楼大厦,只会更惨。
这下子才真正意识到危险,是真怕了。以后别说翻越栏杆,就连挨着栏杆边上的勇气都没了。
说到这里,诸位可能还是不满意——那我总不能干等着孩子发育到这种程度的生理基础吧!?有些熊孩子,如果不尽早干预,怕是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别急,接下来说方法。但不论任何方法,都有一个总前提,就是认识到幼儿自身的生理基础难以体会到坠落的冲击力和带来的痛苦。
方法一:揍他丫的!打痛,打怕。坠落的痛苦体会不到,但拳头的痛苦还是体会得到的。正所谓,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以后再去理解)。不管孩子懂不懂,打怕了,不敢做也算达到了目的。不过,这个方法的副作用是,仍有少数熊孩子因为不理解而不死心,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继续调皮。
方法二:加强防范。比如,更苛刻的建筑物设计标准,更严格的安保手段,以及,最直接的,家长盯得更紧。但是,副作用依然有,就是成本和负担会明显增加。
方法三:人为制造痛苦体验。也很简单,就是找一块(面积不够大就多找几块)拼乐高积木的垫板,有凸起颗粒的那一面朝上,放在地上,让孩子光脚(一定要光脚,不要穿鞋袜),从床上或者沙发上(总之就是差不多的高度)往上面跳。要的就是硌脚痛的效果。先让孩子体会到从高处往下跳并不必然是舒服的。接下来再讲道理就不是空洞的了。然而,这个方案也有副作用。第一,有些孩子格外聪明,已经能区分有板子硌脚和没有板子的区别,不一定“上当”。第二,不排除某些抖M痛并快乐着。第三,吓唬过头打击了孩子的运动积极性也不好,要是以后上体育课有从高处往海绵垫子上跳的项目,结果孩子畏缩不前,这就尴尬了。
道理和方法就这么多。怎么选择,怎么应用,就看具体实践了。
欢迎大家补充更多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