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基层法院不扩充法官? 第1页

     

user avatar   xie-da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不是法官数量不够的问题,而是在依闹治国的诸多案例背景下,基层法院工作量全面失控的问题。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大解决方案,去法院应该是最后一步,也是产生文案数据最多的一步。

然而前几种民事纠纷解决方案的前提,不是公平正义,而是双方对解决结果的预期相似。

举个例子,司机a开车实线变道撞到b车,肯定是他全责,结果司机a开着五菱,b是保时捷,于是调解一下,b认了……以前这个问题不大,保时捷司机也有这个心理预期,逼死了对面也掏不出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换个案例就更麻烦了,假如某个小仙女,觉得某司机意图不轨,先手一刀抹喉……你们觉得他们的心理预期分别是什么?司机肯定想获得几毛钱赔偿款,小仙女呢?按过往案例调解,司机能接受吗?如果司机不依不饶,走诉讼流程,又增加了多少工作量?

以上两个案例,当形成习惯之后,五菱撞了保时捷,下车不道歉,直接要求保时捷赔钱,怎么办?女乘客伤了人,报警直接要求受害者赔钱,怎么办?

只要闹起来,全世界都会帮。

不诉讼,又能怎么办?

诉讼,又能怎么样?

基层法院填补再多的法官都没用的……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情其实非常恐怖,有导致司法崩塌的危险。

一个基层法官一年审六七百个案子,根本没有时间认真阅读完案件材料。大量的法官开庭时才看材料,甚至庭后才看材料。

判决非常敷衍潦草。形式上,我曾经多次给法官打电话指出错别字问题。

一审错审错判,二审维持,申请再审就驳回再审申请。老百姓一些有理的事情被活生生审判成没理,并且所有救济手段被空耗。

你们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但是现状是,人民群众甚至感受不到案件被认真对待。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钱得留着支援非洲人民建设水电站和补贴非洲人民来华留学,1个留学生不算占用的学校资源,光补贴1年就要10万,能养2个地方小法院法官。


user avatar   nan-ji-xing-bu-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很生气

法官说案子多忙不过来累得不行

医生说病人多医患矛盾严重

警察说警力不足天天加班

教师说奇葩学生家长乱举报

等等等等。。。。。。

可不管是哪个现身说法举例子诉苦的,都少不了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领导和稀泥,奇葩追责制度,当事人受委屈

法官说有结案率要求,所以得。。。

医生说以前用心救人结果反被罚钱,所以得。。。

警察说累得要死忙不过来,所以得。。。

教师说教育局和学校只听家长和学生的,所以得。。。

等等等等。。。。。。

这让我想起这些年也很热闹的快递小哥和顾客之间的矛盾

顾客投诉了,顾客差评了---平台扣钱,总部扣钱,不管任何理由,有就扣钱

所以顾客跟快递小哥之间经常有矛盾产生

可问题在哪呢?

现在很多人都给出了答案,问题在平台,在扣钱制度上!!!

平台把制度问题造成的矛盾,推给了顾客和快递小哥,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两边装好人

对顾客:快递小哥很辛苦,请体谅

对快递小哥:顾客坚持投诉,我也没办法

怎么到了警察、法官、医生、教师这里,就全成了职业苦楚,没人追究根源呢?

尤其是医生和教师这两个,医患矛盾和师生矛盾,哪一个例子都让人看得生气

明明是制度和上头的问题,责任和后果偏偏都由医生和教师本人承担

教师和医生受了委屈,自然就会把怨气撒到病人和学生身上

这一点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但不想接受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在病人和领导、制度之间,在学生和领导、制度之间,教师和医生们似乎都很明智地选择了弱者

是,没错,病人家属无理取闹,医院为了息事宁人,强迫要求医生道歉赔钱

是,没错,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教育局为了息事宁人,强迫要求教师道歉甚至开除

问题在哪?不是很明显吗?

这世界上恶人有的是,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碰到

我们之所以还能有勇气开始每一天的生活,难道不是因为相信这个社会能够维护最基本的公平和正义吗?

是谁不顾事实,罔顾正义,牺牲了公平呢?

我气的是,这些个受了委屈的,一个个都只会在网上诉苦卖惨

更可恨的是,那些看到只是看到听说同事同行受了委屈的,也都在网上诉苦卖惨

就没一个敢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好,为了伸张正义也好,追求改变现状,改变制度的吗?

领导处置有问题,向上反映啊,申请复议啊,坚决不接受啊

制度事实有问题,向上反应啊,提出修改意见啊,拉帮结伙提意见啊

在网上哭诉,自己的职业多么辛苦多么难过能解决问题吗?连个具体地点人名都没有,除了博取同情有啥用啊?

还拿快递小哥来举例,平台都是私人企业,小哥们想提意见也无处可提,或者说平台压根会无视他们的意见

可你们不一样啊,你们在大部分人眼里可都是体制内的人啊

体制内没有意见反馈途径?领导没有上层领导?

再说警察和法官,整天喊人少活多人少活多工作忙

你倒是在体制内发声啊,改变现状啊!

你还指望着对体制内工作情况一无所知的网友们集体请愿,给你们增加编制?还是请愿改变什么网友们完全不知道的什么狗屎考核机制?

指望外行人发声改变行业顽疾,开什么国际玩笑啊?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嘲笑我,说什么天真幼稚空喊口号什么的,或者又说什么增加编制要花钱什么的

可问题就摆在那里,要么你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么你就当忍者

你这不想着解决问题,只想着喊疼喊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人的悲欢并不相同,我只觉得吵闹

自助者天助,自己不想救自己的人,不过是一群不敢出头怕被穿小鞋怕丢工作的懦夫罢了

在最后,我举个实际发生的例子,来证明合法合理途径抗争实现改变的实例;

山东省乡村医生的退休待遇问题

据说原本省里下的政策,乡村医生是没有什么退休待遇的,养老金和普通农民一样,一个月一百块钱

很多乡村医生联合起来,反对这个政策,说我们不求跟教师相同待遇,但这待遇也太差了,坚决不同意

后来就多次组团上访,最终政策改了,乡村医生的退休待遇改了,改成了按工龄计算,每年20元的标准

这样一个工龄三十年的乡村医生,养老金就成了每个月30*20=600元

虽然跟教师完全没法比,但至少也算是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我知道这个,是因为我爸就是乡村医生,去过上访现场的人

回到这个问题下,为什么基层法院不扩充法官?

我想,大概是因为基层法官们不敢组团上访吧


user avatar   niu-ya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何止基层法院缺,其实几乎所有基层的单位都缺,但能怎么办?上头就是不给。也不是不给,你找再多人也没用,因为上头就给你这点经费。

一般幼稚的人都这样,觉着自己很聪明,能让别人既干了活还不拿钱最后还要夸自己。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那么肯定有其它不对劲的地方。所以,你看基层要么有些瞎混,说起来光明正大义正词严,一到真干人影都不见;要么自己想办法弄钱,比如出租大院比如啥的,有了钱就可以招人,但因为这是属于自己单位招,所以编制外。

现在问题很清晰:顶层去抓人,一抓一个准,说明个个都富裕,你说需要加钱吗?那底层呢?明明几百个人的工作,结果给几个人去做,天知道干点啥了,除了个身份,钱其实也不多。老百姓呢?去办点事像求爷爷告奶奶一样,还要走流程还要等结果,最后还敷衍了事。

好了,到这里事情也就清楚的很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


user avatar   liu-shui-luo-hua-chun-qu-ye-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官的工资在同一地区是碾压其他单位gwy的,如果招收过多法官,知乎就会有一个新问题“如何看待gwy过多给地方财政造成太多负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编制受限。

同时因为立法的落后,导致违法成本极低,形成了大量本不应该出现的民事纠纷,而政府现在对于这类事件是放任不管,只让法院解决。这就导致法院大量资源被消耗在本不应该消耗的地方,但同时政府又不希望付出等量的成本,即不增加基层编制。

最后说一句深层次的话,为何我国立法会落后,是因为我国法律追求的并不是所谓公平正义,而是维护稳定,这是整个司法实践的问题,到此为止,不多说了。


user avatar   xie-wang-ba-ti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质上就是老龄化社会导致的结果!

为什么基层法院不扩充法官?

为什么基层社区不扩充社区工作者?

为什么医院不扩充医生护士?

为什么学校不扩充老师?

为什么一面到处在缩编,一面合同岗派遣岗到处开花。

所有所有的问题就是老龄化,40-60年龄段积累了大量的人,但他们不可能搞实际工作只能搞搞管理,精力已经不行了,但体制内不可能按年龄裁员的,这样子说不过去,而老人老办法和论资排辈导致这一批人也不能待遇给的少。

因此最终导致待遇倾向老人,工作倾向新人。那扩充人员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排除老人待遇后,能给多少给新人。

本身基层与一线就是工作多待遇低的地方,因此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扩招的可能。因此老龄化前车之鉴日本就是新人往大城市跑,小地方与基层必然是凋敝。老龄化,就是一个社会活力渐渐丢失的过程。


user avatar   eryu1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花10个人的钱招10个人能干完20个人的活,又怎么会去花20个人的钱招20个人呢?

什么?案件数太多办案压力太大法官辞职怎么办?出台个规范离任法官检察官从事律师职业文件不就好了。

什么?法官猝死了?全国法院通报表扬学习先进精神不就好了。


user avatar   bei-fang-73-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院书记员的改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基层派出所的辅警大量扩招是另一个例子。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行政编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东西完全是看经济,假如你们县法院扩充了10个法官编制,那隔壁县呢?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县区,经济好一点的县加几个完全没问题,关键很多中西部的县的财政已经透支的很厉害了。

所以,在经济可以的地方会大量招聘法院辅助人员其中包括办公室辅助、书记员、政治部辅助、法警辅警等等。像珠三角某些区的法院所有工作人员高达六百多人(包含非编制人员)。但是在中西部县城,县里面法院可能只有一两百人。这就能看出区别。编制这个东西怎么说呢,牵一发而动全身。增减编制极其复杂,县法院盖几栋大楼可能都比增加一个编制容易。这个东西是跟钱有关但是又不是全是钱的问题,是涉及一个身份问题的认证问题。

我国的发展形势如何,当前的情况下很多县并不是缺少编制人员,而是大量冗员。除了能接受发达地区辐射的县城,大部分县城未来发展并不理想,东北的县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量的年轻人逃离县城人口锐减,等到人口大量减少后,过多的编制只会导致一地鸡毛。现在很多中小学就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在中部某县因为生源减少大量中小学合并导致教师过多,这已经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了。




     

相关话题

  法官审理案子,遇到不熟悉的领域和法律,会怎么做? 
  美国联邦法官接手爱泼斯坦相关案件后遭刺杀,其子身亡,你怎么看? 
  法官在写判决书时有「文风」一说吗,中外都有哪些个人写作特色很鲜明的法官? 
  有谁知道基层员额法官的超强工作压力? 
  如何评价司法改革提出的员额制? 
  如何看待法官庭审中批评律师水平不够? 
  才被取消又被限制,11 月 21 日王思聪被曝光由北京法院限制消费,意味着什么? 
  打官司,你是相信「法官」呢,还是相信「陪审团」? 
  同一级别的法官,检察官,公安警察,待遇和地位怎么排? 
  如何更好地激励基层年轻干部?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乌克兰问题上国人的分裂这么严重?
下一个讨论
中国人搬空俄罗斯russia国家馆的野性消费是验证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这句老话吗?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