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句话,你的道德和忠诚,法律观念和古人的完全二码事。
不对。
刘备的“君臣之至公”,并不是体现在他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
他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说什么。
没说的,才能体现出刘备的潜意识。
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提到了诸葛亮的才能,“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也说了对未来的期许,“嗣子可辅,辅之”;
也说了给诸葛亮的权限,“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什么都说到了,只有一句话没有说,根本没想说,也压根不用说——
那就是,诸葛亮愿不愿意接这个破摊子?
夸你有能力,给你提要求,给你画大饼,都架不住你自己不愿意干,特别是在一个风雨飘摇树倒猢狲散的时候。
然而刘备一句都没问过,甚至可能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一定愿意为他们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天经地义,理直气壮,自然而然,何必多说?
这才是最强的信任,这才是“君臣之至公”。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夸的不是单单一个刘备。
夸的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打的配合。
而且这句话夸刘备,夸的其实是识人之明,夸的是他征辟、提拔、任用了诸葛亮,诸葛亮真的没有篡位,也没有搅乱季汉的中央政制。
古来人君用人,能有几个这个效果的?幼主和辅政人脑袋打出狗脑袋的不知凡几。
“雍亲王诸葛亮”挂了不到一个月就被人把身后事翻了个底儿掉,比起刘玄德来如何?
这个在魏晋南北朝是常规操作,光比刘备更早的都有两个这样干过。
孙策曾经这样托孤张昭
《三国志-张昭传》:【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吴历曰: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刘表就曾经托孤过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后面前燕的慕容俊也这样托孤弟弟慕容恪,弟弟不接受还发怒了。
《晋书-慕容俊载记》:【俄而俊寝疾,谓慕容恪曰:"吾所疾惙然,当恐不济。修短命也,复何所恨!但二寇未除,景茂冲幼,虑其未堪多难。吾欲远追宋宣,以社稷属汝。"
恪曰:"太子虽幼,天纵聪圣,必能胜残刑措,不可以乱正统也。"
俊怒曰:"兄弟之间岂虚饰也!"恪曰:"陛下若以臣堪荷天下之任者,宁不能辅少主乎!"
俊曰:"若汝行周公之事,吾复何忧!李绩清方忠亮,堪任大事,汝善遇之。"】
所以刘备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自己去世的时候政权正处于不安定当中,然后接班人非常的年轻有没有什么执政经验,又有一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有威武的老臣在侧。
刘备要么是效法刘表和孙策的做法,干脆在这种情况下把问题点明说开,然后大家都明白该怎么继续进行,不用想这想那,反正上任董事长都已经点破了。
但是我觉得白帝托孤对于诸葛亮而言,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政治影响,诸葛亮很可能真的被内部怀疑,诸葛亮甚至可能需要做一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无二心。
诸葛亮但凡稍微聪明一点,也不会走上夺位的道路,季汉政权建立的根本,靠的就是刘备的复兴汉室这一政治理念,诸葛亮上位以后,这个根本点直接没有了,就算真的坐上去了,只会加速灭亡,益州本地的人怎么那么心甘情愿给诸葛亮打工。
刘备最后的托孤或许还是不够妥当,或者说不够完善,应该是弥留之际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三国志作者陈寿生于233年,刘备崩于白帝城,然后托孤于诸葛亮是223年,诸葛亮薨于五丈原是234年。
陈寿写三国志相当于今天的80后写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假设你生于1988年,改革开放发生在1978年,正好10年的间隔,你觉得他写的历史能有多大偏差?
陈寿本质上是西晋朝廷的人,不存在为刘备诸葛亮君臣曲笔掩饰的必要,所以他的评价必然是公正的。
我估计包括陈寿本人都没想到2000年以后的中国人会对这段君臣知遇的佳话有各种质疑的声音。
三国志里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白帝城托孤前就是夷陵大败,蜀国国力大损,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吴携胜利之威,幼子年幼无才,国内因战败动荡不安(刘禅即位后几年就南方四郡叛乱,然后诸葛亮南征),这种情况下交给诸葛亮的根本就不是啥大好基业,是一个烂摊子,这还叫试探?
刘备的意思是希望诸葛亮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接手这个烂摊子,董事长你也干了也没事。
后人如守成之主、败家皇帝清高宗乾隆就把这段历史曲解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乾隆的继位既无阴谋也无血腥,可以说从小就是一路顺过来的,他身边都是唯主子之命是从的奴才,他当然从心里就看不起身边的大臣,而刘备是白手起家,多年不得志,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对身边人的肝胆相照打下一片江山,你这种情况乾隆就别跟那瞎叭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