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警方通报国家公祭日一女子穿和服上街,该女子称「深感后悔」,年轻人该怎样提高爱国意识? 第4页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国家公祭日,日本餐馆、风情街都闭门休市一天表示哀悼。

出售包含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家都应该自觉休市一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都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至于是不是开日本车、穿日本品牌衣服、使用日本品牌电器等,请从提高爱国意识、道德水平角度自行判断。


user avatar   li-jia-qi-87-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啊,日子太会选了。

毕竟某些媒体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你们猜猜记者是怎么碰巧就能在这个店铺门口蹲到穿和服女子的?


user avatar   hu-hao-ran-80-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早上,我妈给我发微信,说:儿子,妈的电话坏了,咋都变成这样的了?

然后她给我发了一张截图,截图里,所有图片都变成了黑白的,她以为电话坏了,重启了两次。

我妈知道南京大屠杀,但不知道公祭日。

我告诉她,她才知道。

而我也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的,公祭日不是918,还没形成那么强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不知道公祭日,没什么可耻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国家大事。

可是,在昨天那种情况下,不知道是很不正常的。

为什么?

因为好像所有媒体都在宣传这件事儿,只要你接触网络,你就一定会知道昨天是公祭日。

国家都这样宣传了,而你却还一意孤行,那就是犯蠢了。


user avatar   fan-zhen-59-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什么叫仇视一个民族?

看到这个民族的服装,看到这个民族的饮食,看到这个民族的产品,不分青红皂白就抵制,看到使用这些产品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辱骂。

明确两个问题。

1 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人,是日本百姓还是军国主义?

读过书的人不难得出结论,是后者。

2 和服是否代表日本军国主义?

能思考的人,不难得出结论,肯定不代表。

因为如果和服代表日本军国主义,那满大街的日料店,早就关门大吉了,那里面可都是穿着军国主义服装兜售日料的恶棍。

我的观点很简单,如果一件衣服,364天,每一天都能穿,那么在12.13这天,肯定也能穿。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有糟粕和精华之分的。

比如张三喜欢德国,喜欢舒曼,喜欢巴赫,喜欢贝多芬,这没毛病对吧?

甭管是啥时候,哪怕是在每年的4月7日到5月7日之间(通常在这一时间段悼念被屠杀的犹太人,纪念勇敢抵抗纳粹屠杀的犹太英雄),张三听这玩意,也不会让一个犹太人生气对吧?

但是我喜欢纳粹礼,这就不行,你甭管是啥时候,张三动一动这个念头,他都是个人渣。

中日之间也是这个道理。

张三喜欢葛饰北斋,喜欢井上雄彦,喜欢夏目漱石,你随便看,啥时候看都无所谓,他张三搞笑点,穿个灌篮高手的Cosplay出门也是人家的自由。

但是张三穿一身日本军服,然后到四行仓库去合影,甭管是初一还是十五,甭管是7月7日还是8月8日。锤爆张三狗头都是活该。


user avatar   feng-si-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急着输出,急到连通报原文都没有仔细看。

来,再跟我仔细看一遍原文:

当天,警方接到举报。

接警后出警。

出警后,对身穿和服的女孩进行批评教育。

女孩表示后悔。

完。


请告诉我:

一些高赞上升到了“法律”的层面,在这则通报中,是如何体现的?


请问:

警方接警是不是要出警?

不如我反问:如果警方接警后,认为“穿个和服有啥大不了的,不用出警”,之后该女孩因为触了众怒挨了打了,知乎大V又想如何输出?


显而易见,在这样敏感的时间点,接到这样的举报,出警才是对的。


出了警之后呢?


请问:

严肃批评是不是治安处罚?

不是。治安处罚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项,不包括“批评”。


是不是刑事处罚?

开玩笑。


所以警方只是接警赶到现场,进行了批评。

至于这个批评,难道只是针对“穿和服”吗?

不如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有人穿一身红去赴白事,主人家不干了,吵起来了,报了警了。

警察赶到,你猜他们会不会批评那个穿红衣的?

穿红衣犯法了吗?不犯法,但犯蠢。

犯的什么蠢?

一,不注意环境气氛。啊这里应该有很多日本文化爱好者吧,那么应该懂得“不会读空气”是什么意思,这在日本,似乎是能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融入社会的大问题呢。

二、不注意自身安全。


如果打起来了,是谁的错?

那当然是打人者的错。如果真发生这种事,警察一定会帮这个女孩对付打人者。

但问题是——在没有打起来的时候,警察会批评谁?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定会批评那个穿红衣的。



所以这些事说来说去就两点:

1、上升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的高度了吗?

没有。

只是有些大V急着输出而已。

你们为什么这么着急输出呢?

相信我,“法无禁止皆可为”,已经是连十岁小儿都会背的句子了。这事要真的到了这个高度,你来重提,没问题。问题是,没到这高度,你急啥呢?


2、上升到“公权力”的高度了吗?

其实只要仔细看过通告,像我前面这样稍加还原就能发现,这个公权力还真就不介入不行。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因为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发生了这样敏感的,有潜在的引发骚乱可能的事件,从“有人打电话举报”开始,警方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赶到现场。



那么最后请问:

在这里输出了半天的大V们,如果你是当地警方,你接到举报,说公祭日这天有人穿和服招摇过市,不如把细节再完善一下:这个举报电话说,“我们看了很愤慨!”

你出警吗?

你出了警,到了现场,你觉得怎么做才不会被“你在知乎的另一个自己”嘲讽呢?



最后也跟那些一天到晚对日本元素特别敏感的朋友说说:

分清敌友,是特别重要,这没错。但很多时候,人不是非敌即友的

在我国,公祭日始于2014年,至今7年,时间不短了没错。但有些年份,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还真就没有什么热度。也就是近一两年,很多朋友的爱国热情起来了,对近现代史感兴趣的朋友也明显增加了,这个公祭日,以及和近现代史有关的很多事,也都慢慢地有了热度。

这可能是件好事,但我们也要知道,人必有先进后进。在几年前,各位朋友不见得就是先进了,当时能顶着“好人下辈子美利坚”的网络舆论环境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才是我们的先进。

今天,各位朋友或许是现在的先进了,也要允许别人将来视你为先进,也就是说,要允许一些人现在是你的后进。

不要整天那么严厉,想想十年前的自己,对同胞、同阶级的朋友宽容一点。我党当年尚能争取傅作义呢,何况一个穿和服的同胞了。


我就扯这两个观点。


user avatar   san-qian-67-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中客即没有良知,也没有脑子。

本回答是针对【支持公祭日,穿和服上街】、【警察滥用权力】的理中客

我核心观点就两件事【公祭日,穿和服上街不妥】、【警察不存在滥用权力】

如果公祭日,有人砸了你出行的日本车。那是遇到披着爱国皮的民粹流氓。

但你在车上挂一面大大的日本国旗,并大声叫嚣这是我自由的权力。

那你*****

有无数个答案,说公祭日不能穿和服,那是不是也要禁用一切跟日本有关的事情。

这能相提并论吗?

我开日系车,使用的是【出行】的功能。我戴日企耳机,是使用【听音乐】的功能。

日企制作的工具,这只是我正常生活的工具而已。使用工具,并不冒犯任何人。

冒犯人的是【动机】与【产生的影响】

如果我在公祭日特意使用日系的东西,特意展示日企的物品。那我的目的就不是使用功能,而是展示价值与思想。

而且生活里面,穿和服的人多吗?是一个常态化的服饰吗?

除了日式料理的工作服,或者coser漫展拍视频偶尔会穿一下和服。

我从来没见过将和服当做常态出行着装穿和服,本身就一件刻意且罕见的事情。

服装与语言一样,是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旁人眼里,在大街上穿和服,你在表达对【日本传统服装】的喜欢与认同,展现的是日本文化的影响力。

当然,根据警方的通报与新闻的补充,本次穿和服的女士是没有任何恶意,因为女士是兼职模特,本次穿和服上街,是接到店铺的商单。

女士图方便,直接穿和服前往拍摄。拍摄完变换为便服。

但在公祭日,哀悼日军屠杀了30万南京同胞的时候。在日本政府至今未承认南京大屠杀的时候。

和服上街客观上行为不妥,伤害了人民的感情。但程度轻微

所以警察也只是进行批评教育。不涉及惩罚,没有刑拘,不会留下案底,对生活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该考公考公,该干嘛干嘛。

批评教育属于对极其轻微,尚不足进行治安处罚行为的一种处置措施。

属于破坏了公序良俗,但没上升到刑法的补充维护措施。

现实里面受到批评教育的琐事很不常见吗?还是说警察连批评教育的权力都没有?

这能升级为对公权力的失控?变成老大哥对自由的剥夺?

法理上与情理上,警察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在一些理中客眼里,要么警察直接使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所有问题上升到刑法。要么警察就不该管任何事情。

在有问题找警察的中国观念,在警察解决基层大部分矛盾的中国现实背景。

就算不懂任何的法理基础,也不会得出这么荒唐的结论。

看上去很多回答,在争取公祭日穿和服的权力。

实际上,他们在冷漠的说:南京大屠杀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补充:

一、

大家对公祭日还比较陌生,但官媒已经在大力传播,手机的APP图标几乎在这一天转为暗色。

从设立公祭日的立意,到公祭日渐渐变的广为人知。这一天是不是应该有基本的尊重与伦理?

公祭日不刻意展示日本文化,并不是多高的要求,而是底线吧。

二、

大家其实分的清使用日系产品的基本功能,与刻意宣传日本文化。

我承认和服只是展示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不等于日本军国主义。

但理中客,你敢穿和服去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吗?

不要把大家当傻子。在日本军国主义受害者的纪念日,强行表现日本文化。

你表达的就是支持日本军国主义。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我想问一下:国家公祭日开日本车和用日本工业用品的人怎么处理?下列所有的日本工业公司都直接参与了二战,直接对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

购买任意一件下列工业用品的就是给敌人输送了无数发子弹,购买其工业用品的危害性比和服更大,建议一并通报,不服从者直接按叛国罪逮捕。

1.马自达前身是叫东洋软木工业公司,成立于1920年,1927年改称东洋工业公司,1984年公司以创始人松田的姓氏命名,翻译时则采用“松田”的音译“马自达”。二战期间,它为日本军队大量提供来复枪,60年代开始生产轿车,在中国圈粉无数。

二战期间,日产被安排生产日军中高级将领使用的指挥车,能容纳5-7人,代号为model70的中高级轿车,该车型是东风日产

2.天籁(参数|图片)的鼻祖。另外用于运兵和轻型武器的80卡车,载重量大的180卡车都是日产生产的典型军车。

3.尼康刚成立那会叫日本光学,在二战期间负责了日本几乎所有水面舰艇观瞄设备制造,还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相机、轰炸机瞄具等,战后差点被美国暴力解散。


3.二战的时候叫中岛飞机公司,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超过三菱成为日本最大、世界上属一属二的飞机制造商。战败之后中岛改名富士,生产斯巴鲁汽车。

4.松下电器在二战时一直是为日军生产枪械,1943年7月,松下公司又开始制造整套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944年,松下电器生产了几乎所有军用通信设备的整机和部件,如:大型收发报机,便携式收发报机。

5.二战时,内外交困的丰田被纳入军需工业品生产商,日本陆军将丰田的所有库存车一购而空,这才解了它的燃眉之急。丰田成为日军车辆的主要供应商,1944年更改为“护国工厂”,因此在战争结束时,丰田厂房被盟军夷为平地。在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丰田也有参与,为美军大量生产了军用卡车。现在丰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制造商。

6.号称“杀人工厂”,二战初期横扫东亚和太平洋的零式战机就是三菱生产的,除此之外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武藏”号、以及各种重型坦克、步兵战车、雷达等,据统计三菱共生产各类飞机18000架,坦克装甲车4650辆,除了制造军火,它还从中东地区购买鸦片贩销到中国。


user avatar   shengjingji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心之举,就牵扯到爱国不爱国?

非常无聊。


但女子称“深感后悔”是对的。

有些心智不健全的人逮着机会就砸日本车,也可能逮着机会辱骂、殴打甚至猥亵穿和服女,并说这是爱国,到时候倒霉的是和服女自己。

所以,不要在狗堆里拉屎,小心被咬到屁股。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没准是日本人穿和服呢?先等一波反转。

结果又是中国人在穿和服。

我上网一搜,却根本找不到日本人在中国穿和服上街的新闻。反而搜到了:

在日本,穿和服赏樱花的十有八九是中国人

日本人对穿和服上街这事居然都没有中国人狂热???

也难怪那么多人会对着空气开冲。


我想问问爱曰答主们,“公祭日不准穿和服上街”这个逻辑到底是哪来的?

一个人公祭日穿和服上街,要是被当场击毙了,这是一回事。
一个人公祭日穿和服上街,被捕之后判了死刑,这是另一回事。
一个人公祭日穿和服上街,被捕判了若干年,这又是一回事。
一个人公祭日穿和服上街,不够判刑的,拘留了若干天,情节也不一样。

但事实是怎样的?上面这些事都是爱曰答主们幻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发生。

海宁警方在确认该女子并非故意示威之后,经过批评教育,就把人放了。

从事实结果上说,在公祭日这天穿和服上街,只要不是出于故意示威,就是合法的。

或者更简单的说,公祭日穿和服上街,合法。

所以那帮扔开遮羞布的答主,根本对着空气乱冲。

不光是公祭日穿和服,北条源次郎在1213说“日军是正当的”,还说“南京没有30万人”,还说“要给自卫队捐工资”,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什么违法?

更何况:

该女子已认识到错误,表示非常后悔。

做这种事的人,都认为自己做得欠妥。

至于为什么要在公祭日穿和服,新闻里也说了:

该女子为南关厢一茶艺馆店长,兼职做网店模特,自备有各式服饰。今天中午接一店铺邀请,穿着和服前往拍摄,拍摄结束后回到茶艺馆换上了自己的衣服。下午其本人看到了网上议论,才意识到今天是国家公祭日。

是因为挣钱原因,加上并不知道是公祭日,而并非有意。

但按这些答主的意思,那不光是有意,还非常故意。

“我就是要穿,我就是要在公祭日穿”

他们每看到一个涉曰新闻,就巴不得把当事人捆绑成典型,当作一面用来宣扬自己正当性的旗帜。

人家就是一个开茶艺馆的,到精森乐邦楞这里就变成了“开日式茶艺店的”。

人家就是临时拍照换了这身衣服,回茶艺馆之后就换掉了,到精森乐邦楞这里就变成了“和服是工作服,天天穿”。

当事人尚且知道后悔,而精森乐邦楞完全就是打着给她洗地的旗号,把人家往死里整


穿和服可不就人上人了?可不就高人一等有优越感么?

可依我看来,整个和服里头,唯一能看的也就阵羽织,其余的款型都丑得要命。

不光和服,旗袍也丑,西方束腿裙都丑,我们一视同仁。

在曰本入乡随俗穿了也就罢了。

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去冲“在中国公祭日穿和服上街的自由”。

因为既难看、又拘束,而且没有必要。

老八吃个奥利给还不准人嫌臭吗?


user avatar   yzks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个哥们,某平台粉丝特别多,具体数量不说了,反正知乎没有比他粉丝多的。


就是我们本地的,平时在外站,各种热爱中华,制作各种记录短片。

他的粉丝,也都是爱国的年轻人。


平时他在平台上,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根正苗红。


去年夏天,我记得贼清楚,下午1点多,我俩出去吃饭,有一家自助牛排,28元一个人,我俩坐在门口。

突然,走来两个女生,一个女生穿着袍子,具体是不是和服不清楚。


另一位女生,穿的绝对是和服,为啥,首先,那女生穿了木屐,而且衣服的形制,跟我看到的和服都是一样的。

我记得贼清楚,那女生穿了个粉红色的和服,袜子都是粉色的。


当时我这哥们,眼睛都直了,像八辈子没见过女生一样,死死的盯着人家看,该说不说,我也看了几眼。

那个穿着粉色和服的女生的确比较好看。


不过我哥们,看的脖子都要断了,跟个大王八是的,脖子弹出去看。

过了一会,女孩走远了,这小子借口去买水,径直冲着女生的方向走了过去。

我也跟了过去,发现这小子,一直跟踪人家,就在那瞅,恨不得把眼珠子扣下来贴人家身上。


看他这样,我就回去等他了,过了一会他回来了,我问他买到水了吗,他说没找到超市。

我俩吃完饭,就各回各家了。


过了大概一周吧,我看这小子平台上更新了。

题目是,面对外国的文化入侵,我们该如何面对?(我给修改了,怕被认出来是谁)

大概就是这么个标题。


里面对各种喜欢国外文化,推崇国外文化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抨击,最后还讲述了一段故事。

讲述了他在街边,看到一个女孩穿和服,他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最后女孩放弃了和服,改成了汉服的故事。

那一刻,我觉得,他才是海贼王路飞。


至于穿和服是不是不爱国,这个不好说。

我只能说,如果我在国家节日,看到街边穿和服的,我会劝阻他们,回去换一套。

就算我没意见,不代表其他人没意见,注意,是劝阻,你不听就拉倒。


适当的反日是没问题的,不用过激。

穿和服这东西,不用过于招摇,国家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之类的,避着点就完事了。


也别总谈法律,都是成年人了,现实点,一个寻衅滋事罪就把这女孩套进去,扰乱社会治安,咔嚓一下给你装进口袋。

况且警方也没处理女孩,就是批评了几句而已,正常操作。


但是过于狂热的爱国主义,会繁衍出一堆偏激的人,最后把事实的真相都给扭曲了。

就比如说盔甲。

按理来说,咱们中国的盔甲,一部分性能是不如外国的板甲的,但我在知乎从来不敢说国甲的缺点。

因为说了就是不爱国,说了就是汉奸,说了就是50万,说了就是崇洋媚外,各种大帽子就来了。

所以说,我选择闭嘴,不得罪就完事了。


至于这个和服,不穿就完事了,没那么多说道。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选美小姐比赛,没有汉服环节,而日本的选美小姐比赛,却有和服环节?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被西方驯化审美了吗? 
  年轻人的压力是否来自于“老无所养”? 
  为什么感觉年轻人都不看足球? 
  现阶段,你有哪些经验教训一定要告诉当代 20 几岁的年轻人? 
  这个社会压倒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 
  现在一万块钱真的不能买什么吗?为什么现在有的年轻人月薪过万仍觉得不够? 
  如何看待河南农村一小伙瞒着家人辞掉大城市医生工作在乡下种花? 
  年轻人穿唐装是怎样一种体验? 
  是否7080一代普遍比现在的年轻人乐观,积极,是年龄因素的无病呻吟还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带来的现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演员吴京发文支持动画电影《雄狮少年》?
下一个讨论
新发布的MacBook Pro为何取消Touch Bar,又还原了以往的许多槽口,如何评价新MBP?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