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你的家庭教育模式及教育理念与追求,带来了哪些改变和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光回到二十五年前。

那时我父母去深圳工作了,我长期辗转在姥姥家和奶奶家之间。姥姥和姥爷是文艺工作者,但不是领导干部,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很尊重,觉得基础一定要从小打好,回家就不让我出门,盯着我写作业,做练习题,考试只要不是满分,姥姥的神情就像阿庆嫂,几天吃饭没胃口。奶奶和爷爷是省里的领导,爷爷的观点是小学生就不应该搞那么多作业,就应该好好玩,奶奶可能是职位没爷爷高的缘故,思想和爷爷略有不同,但总体还是很接近,她不管我作业,但偶尔还是会问一两句,频率单位是年。

斗转星移,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那时我是小学生,现在我学生的孩子都要上小学了。总体来说,社会正在向爷爷当时的描述靠近,但仍有很大距离。就像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有很大差距一样,人听到信息容易,但形成思想,并认可,最后敢于实践,是很难的。那时国家很穷,但爷爷有幸负责外事工作,去了世界很多地方,现在国家经济条件改善很多了,但能去世界各地的仍是少数人,所以这个漫长的过程仍是存在的。

中国社会的多数问题,本质都是见识问题,只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增长见识,很多东西不用社会推动也能改变。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北大古生物「一个人的毕业照」主人公转行计算机?「冷转码」(冷门专业转码农)现象反映出哪些问题? 
  如何评价杨永信? 
  机器的智能和人类的智能有什么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对于我们培养后代有什么启示? 
  一个无师自通「双眼活棋」的孩子,有没有潜力让他向专业围棋进军? 
  如何看待仝卓7月1日建党节发文称“我曾经顽劣轻狂,对很多事无知无畏”(详见下图)? 
  家长当着老师面打吗孩子,老师是什么心情? 
  怎么样称赞孩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什么适合向老师提问(探讨)的问题? 
  儿子想买个好耳机,价格是1599,不是专业使用只是为了听歌,有必要给他买吗? 
  教科书上明显偏向唯物主义合适吗?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旅途中有哪些惊艳到你的食物?
下一个讨论
日本 21 世纪已有 20 人获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