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孔子主张“杀人成仁”,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相冲突时抛弃生命选择道德,那去救人属于道德吧? 第1页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有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才能说明问题,毕竟道德对对应的是社会,属于社会学范畴。

既然是社会学

这个问题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候他们的身份就不重要。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即便是平等的,也不平等

因为他们信念不同,这就和学渣与学霸差距一样

在一个只能活一个环境下,如果客观条件相同,具有信念的人生存几率一定大于没有信念的人。

比如郑州水灾,有一个困在地下车库五天五夜,被救出来时候,他自己说,在最困难时候,老婆孩子是他活下去唯一信念,最后坚持到获救。

社会是由人群构成,道德是统一文化的人所守护的公共标准。

如果不存在社会,或者是社会人群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那么道德将不复存在。

如果没有道德可以存在的基础,孔夫子困陈蔡时候,不是一样给啥吃啥,哪有那么多食不厌精的穷讲究。形如丧家之犬。

作为社会学儒家学说,他的正义性存在于统一文化社会之中。

就和穿衣服是一个人基本道德认知。

如果一个人困于热带岛屿上,请问他每天穿的得体有什么用?不如赤身露体,还方便下海捕鱼,摸螺蚌。

即便是两个人,也是一样

但是三个人就不同了,至少在大家一起时候,还是要穿衣服的。

而到了三个人以上,即便是下海采集,也会穿上衣服有所顾忌。

而如果这些人都不是一个文化背景,绝大多数人都不穿衣服,你也可以从众,放弃穿衣服。

但是也会有人不从众,他坚持自己道德体系,善于领导众人找到食物。而这样的人就是君。

他公平的待每个人,你自然会听从他的领导,并且愿意为他牺牲。因为你的牺牲带来是更大的收益,你的后代会以英雄子孙而被善待。

反之,你可能就会先杀了这个君,反正他不死你也得死。既然只能活一个,那就活自己。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有统一文化之下的人群才能实现。

如果一开始,就是对立的两个人,可能谁愿意吃人肉,谁更狡猾可以欺骗过对方,谁才能活到做后吧!




  

相关话题

  将自己的道德凌驾于他人之上,并以正义的方式伤害攻击别人,这样的价值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女朋友因为我捐钱少让我少吃几顿饭给她同学捐钱怎么办? 
  如何看待《延禧攻略》剧组涉嫌杀死和尚鹦鹉(二级保护动物)? 
  如何看待对“爱狗人士”的吐槽? 
  为什么22年了,还有这么多的道德审判家们? 
  孔子克己复礼的愿望实现了吗? 
  现在追求人人平等,但孔子希望恢复周礼,但周礼不就是代表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周礼在现代是否还有借鉴价值? 
  为什么高铁霸座现象屡次发生? 
  假如有一天你成了超人,你会选择惩恶扬善么? 
  《姑妄言》相比《红楼梦》如何? 

前一个讨论
同学说让冲厕所是道德绑架,该如何回复?
下一个讨论
李白未成名之前,中国最出名的诗人有哪些?李白心中最好的的诗人又是谁?





© 2025-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