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抵制?这是抵制的事情吗?
种族歧视在多数现代国家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怎么能只是抵制了事。我国需要的是完善法律,对种族歧视依法给与处罚,对歧视对象依法给与补偿。
就算美国这样有第一修正案允许胡说八道的国家,企业或企业代表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和行为也跑不了。特斯拉不久前就因为员工使用种族歧视语言攻击一名黑人员工被判赔偿1.37亿美元。
我们需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内容,把少数民族换成“世界各个种族与民族”,把歧视的判定标准再进行明确。
然后这类问题依法处理即可。
眯眯眼本身并不是歧视,而是西方对于东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但由于东方长期积贫积弱,所以有眯眯眼的人在西方社会也就低人一等,但就算你没有眯眯眼,只要是黄皮肤,说中国话,去了美国依然是低人一等。
因此,眯眯眼只是表象,根本在于你自身不够强大,再抗议眯眯眼也改变不了这一点,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国成为了头号强国,眯眯眼说不定就是高贵的代表,就像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曾经是蛮族,但后来却成为了高贵和美丽的象征。
因此,西方是否歧视你,与眯眯眼无关,只是用眯眯眼来指代你而已,即使不用眯眯眼,也会用其他来指代你。抗议眯眯眼,其实是一种极度自卑而又不敢面对现实的做法,似乎我只要不是眯眯眼,他们就不歧视我了,罪过在于眯眯眼这一外在特征。
坦白讲,围绕这件事,我挺感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
有位答主,名字我记不得,也不打算去考证,但他的一个回答我记得: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掌握了很多对敌思想渗透和文化颠覆的技能,满腔热情地准备为祖国的国家利益而战,却发现祖国并不需要。
我差不多就是这类情况吧。
包括性别、生态、宗教、少数族裔、文化刻板印象在内的意识形态战线,如何进攻、如何反击,我这个专业差不多就是搞这个的。经常有知友问我这个认证的专业是不是搞笑的,我也常常只能配合一下,笑笑。我这个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还是不想和政治走得太近,所以还是做偏“软”的社会文化的研究居多,我是极少数当年就选择了偏“硬”的方向的人。
最近感慨的,一是现在大家逐渐意识到了这个相关的问题,这是好事。二是大家还是意识不到这是一个专业领域,更甚者,谁都能来点评几句,赚点流量。
搞意识形态构建,制造刻板印象和话语陷阱,西方搞了一百年了,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套路。正面的建构论和反面的批判研究都已经不少,而我专业的名字“文化批评”,就来自于“批判研究”。
而我呢,掌握了这些极其“屠龙之术”的技能,也曾经为国家工作过,现在为佣金最高的咨询客户工作。其实我也很想有一天可以说“若有战,召必回”。但估计不太有这一天。
回到现实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萨义德的《东方学》这本书读起。
先来看这个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抵制这种歧视?”
“正确”二字就暴露出了问题。提问者在担心什么呢?好些个SOM(state-own media,以后我会开始在知乎使用一些术语缩写)为什么要采取“多角度”的评论,言语上尽量“圆融周全”呢?
表面上看,因为担心讨论焦点跑偏到争论“小眼睛”,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众医美博主的狂欢;本质上,之所以有社会关注“失焦”的风险,还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没能掌握“身体”和“审美”这个两个意识形态“支撑点”上的话语权。所以,我在另一个回答里简单的一句话,大多数朋友会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曾经是掌握过这两个支撑点的,那是在革命叙事的背景下。那时候我们对身体的审美评价,有一套逻辑自洽的话语:劳动创造美,充满劳动力量感的身体就是最美。当然这套逻辑里也有些“过头”(学术一点就叫“反审美直觉”)的地方,在此不作展开。那时候,我们对一切西方的文化歧视是什么态度呢,四个字,嗤之以鼻:西方文化,你已经是半只脚都在坟墓里了,还有脸瞧不上我们?这就是你们行将就木的征兆!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概就是我们80后经历过的生活。港台风、欧美范,不一而足,这些表面上只是一个怎么打扮的问题,实际上是主流意识形态在“身体”和“审美”领域快速退出话语权的过程。这是一个利弊皆有的过程,没有这一次“退出”,我们现在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可能都会大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更适合把这里的“弊”称之为“代价”。
好,到了现在,问题就比较明显了。革命叙事之后,经过了一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全面冲击”时期,我们该怎么“重建”自己的核心叙事。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对很多朋友主张要“攻出去”表示不完全赞同,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后方”都根本还不存在的情况下,“前线”也不存在,或者说,“出战即被围”。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什么样的形象,能代表当代中国人。这五个字蕴含着一对核心矛盾:中国与当代。
兵马俑、敦煌,这些是中国的代表,这没有任何疑问,但它们不是“当代”。那“当代”是什么呢?过去我们也有很好很强大的回答,革命叙事。那现在呢?现在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事物,基建奇迹、载人航天、大洋深潜,这些都很好很强大,但怎么样从它们中间提炼出“民族性”叙事,这很难。为什么难,因为这些事物背后的科学知识和精神观念,本来就很大程度上是“泊”来的。
说得再简单直接一些,“当代中国人”应该穿什么?这里问的不是你我穿什么,而是站在民族性的立场上,什么是当代且具有高度可辨识的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身体审美。
有的朋友会反问:那西方有吗?什么是当代且具有高度可辨识的西方文化气质的身体审美?
回答很简单,你到任意一家大mall的美妆和鞋服区域看看就是。
消费是最有力的意识形态工具。这并非是要批判消费,就好像我们不会去“批判”摩擦力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损耗。工具就是工具,唯一不同的是,你是掌握工具的人,还是工具的对象。
插入一个知识点: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朋友应该知道,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快一百年了。
再稍微延展一下,为什么很多朋友推崇某些画作者而我不看好,还是刚才那句话,现阶段,我们没有“后方”就等于没有“前线”,“出战即被围”。
在文化的战场上,你用别人的精神武器去打,也许最终能打哑对方所有的嘴,但当你自以为“胜利”的时候,其实是你输了,对方的文化赢了。这就是意识形态战场和物理战场最大的不同,后者的“真理”无所谓民族,核反应不考虑肤色,但前者恰恰相反。
不论愿意或者不愿意,我们已经走出了“革命叙事”,必须直面真正的当代民族文化拓荒,这才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文化使命。文科重要不重要,我不知道。但,这是属于文科生的星辰大海。
— 完 —
对于这种歧视
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眼下一些公知拼命为这种歧视开脱
我们不能被他们绕进去
必须要保持舆论高压 绝不妥协
他们的狡辩无非有两种套路
套路一
是把故意眯缝眼 和天生小眼睛混为一谈
把我们反对眯缝眼 故意混淆为歧视小眼
套路二
是狡辩西人搞“眯缝眼”不是歧视 而是一种欣赏
劝我们“大度一些 不要玻璃心”
这两种狡辩完全站不住脚
根本不值一驳
诸君请看二战时美军的宣传画
中日同为东亚民族 外貌差异本来不大
但作为盟友的中国人
在画中就是本来的眉眼形象
而作为敌人的日本
则是清一色的“眯缝眼”丑态
公知会撒谎
但历史事实不会撒谎
在西方的语境里
“眯缝眼”是百分之百的种族歧视符号
这是不容置疑的定论
做为中国人
我们有义务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眯缝眼”
国王的新装诚不欺吾
其实之前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其问题的本质性根本不在于“中国人自己如何看待”,问题的本质性在于“如何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传播——构建中国人的形象”。
觉得无所谓,愤怒,开心,沮丧,生气,冷漠,本质上都是情绪而已,对实际“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和影响。如果要追溯,需改改变的是:
提高跨文化的传播力——“文化作品的受众”定位应该是全世界,而不是局限在中国一个国家。全世界对中国人的印象=1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文艺作品+2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传播作品里对中国的形象构建的总和。
就是说,如果中国的文艺走品没有走出国门,无论自己在自己的国家把自己的形象塑造的多么伟岸,高大,帅气,迷人,漂亮;但是别的国家依然不会买账,他们会借着自己强大的跨文化作品,去传播“他们认为的中国人形象”,而中国的跨文化作品越弱,他们的作品就会影响力越大。
比如战狼2全中国票房接近60亿,但是在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放映的总和加在一起,才100多万美金(凤凰网数据),就证明这部以“跨文化”为背景的电影本质跨文化传播输出能力...实在有限。男主角的英俊也好,肌肉也好,阳光也好——根本没有几个外国受众看...都不看,就不会认可电影演员,导演,编剧,制片试图构建的中国正面形象。
不仅是电影,从综艺节目,到动漫作品,到文学作品,本质上都有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力。比如我们也会借着小说,漫画来了解其他国家,比如很多人(尤其是80后,90后)小时候没有去过日本,但是通过《机器猫》了解日本人的房子,生活,了解日本小学生的烦恼,从而在自己脑中构建起日本人的形象。
其实消除误解最好的方式之一,是应该多交流,多宣传,多联合创作,但是目前来看,知乎上也有不少人持有另外一种声音的。希望全面闭关锁国,禁止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人入境,封杀他们的作品,并且最好放弃海外市场,中国人自己看的爽就好了,管别人怎么想干什么。如果你想着占领海外市场,他们会觉得“跪久了站不起来”,是想“讨好洋大人”。
我对这部人的爱国心很钦佩——但是这种想法本身,非常狭隘——最重要的危害还不是思想的狭隘性,而是,无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起“正面的、积极的、民主的、富强的”中国人的形象。别人都不看我们的东西了,不看我们的书籍电影,也不看我们的漫画杂志,就算不从经济角度考虑(海外市场其实也很大,我们可以赚日本人,韩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钱),单纯的从文化角度考虑,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作品就丧失了“国际传播力”。
挺担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提高国际跨文化传播对我们的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相关度和重要性。毕竟2022年了都要,千万不要总是想着“放弃国外市场,专攻国内就够了”——这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众所周知,在国内很少能看到“眯眯眼”这种人。当然,天生这种人有,但数量并不多。
但是在美国,到处都有这种“眯眯眼”华人。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大部分眯眯眼是后天的,为什么?
经过我的研究我明白了,众所周知美国人狐臭很严重,所以我认为一定是美国人的狐臭熏得在美华人睁不开眼睛,所以眯眯眼。
所以,我建议以后大家见到美国人都做用手捏住鼻子的动作。当然:
承认“狐臭辱美”也就等于间接承认狐臭的人令人厌恶,就是在歧视天生有狐臭的美国人,就是窝里横。
西瓜有错吗?没错。
喜欢吃西瓜有错吗?送别人西瓜吃有错吗?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包括黑人。
但是,在美国,你要是问一个黑人,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吃西瓜和鸡腿,那等着你的不是一顿胖揍就是法院传票。
在美国,就经常因为西瓜而被说是种族歧视的事情。
2017年9月30日,41岁的美国消防员罗伯特·帕蒂森完成了底特律第55消防队的训练,按照消防队的传统,新人入职都要给同事们带点小礼物,比如甜甜圈什么的。罗伯特推陈出新,带了个西瓜作为入队礼物,还非常用心地打上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
没想到,这个精心准备的礼物却惹了祸。
底特律第55消防队有90%的消防员都是黑人,而这些黑人一看到罗伯特带来的礼物,就炸毛了: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最终,罗伯特被消防队解雇。
在美国奴隶制时期,黑奴所能获得的最好的奖励,就是一块西瓜。
这就是刻板固有印象。
在非洲,老百姓都喜欢吃西瓜,即便是在美国,黑人自己也喜欢买西瓜解暑。
但是,就是不能别人送。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白人农场主奴役黑人,摘棉花,给的奖励就是一块西瓜。
北方胜利后,黑奴自由,最开始大部分黑人就是以贩卖西瓜为生。
于是西瓜就成了黑人自由的象征。
而南方白人农场主不想放弃黑奴,就大肆宣扬西瓜和黑人的负面信息,将黑人和西瓜绑定在一起,打上了懒惰,容易满足,目光短浅的标签。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各种丑化黑人的海报,都是与西瓜相关。
各种可以丑化黑人吃西瓜的海报。
与眯眯眼类似。
眯眯眼没错,眯眯眼的长相也不辱华。
但是刻意扮丑,去迎合那些曾经被讽刺的丑陋形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9829171766054914视频转载自抖音博主储殷教授(抖音ID:1877544343) 储殷教授
储殷教授是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是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经常会在抖音上发布一些对国内国际热门事件的看法,也经常发布一些科普视频,比较有意思,我个人挺喜欢他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知乎上所有的普通用户都是爱国的,都是不可能辱华的。我如果直接说中国不好,下面的评论区不可能有为我辩解的。
所以问题的核心呢?
眯眯眼的定义。
孔夫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了,做事情第一步是正名。名不正,言不顺,事情就办不成。
关于眯眯眼,我们理应先达成一个共识,对其定义的共识。比如我们都知道喵喵叫的是猫,我们提到猫,对应的就是那个喵喵叫的小动物。
所以什么是眯眯眼?我个人认为眯眯眼,应该只是指人为把眼角上挑形成的歧视性动作。如果不认同此观点,我们的一切辩论都没有意义。
我们在审美上确实应该多元化,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我喜欢范冰冰,你喜欢刘亦菲,他喜欢迪丽热巴,这都是可以的。所以,如果有人真喜欢眯眯眼,我誓死捍卫你喜欢它的权利。
如果只是基于审美问题,又出来两种看法。你有喜欢的权利,我也有讨厌的权利。这种主观上的,没有任何标准的东西,是不会争论出结果的。
而对于其蕴含的歧视色彩,我依旧喜欢用打比方来说明。我骂你是猪,你能不能心平气和的说我喜欢猪,我觉得猪是很可爱的动物,谢谢你把我称作猪?
而针对这种东西出现的连贯性来看,很难让人相信这些都是偶然事件。突然有一天,我们的目光从范冰冰刘亦菲等人身上移开,跑到了眯眼美女身上。我们从喜欢看笑脸,变成喜欢看别人怒视自己?
小明因为肥胖被人称作猪,减肥成功以后别人还骂猪。
然后亲朋好友出来劝,
A说你原来就是胖啊,还不许别人说你。
B说咱们以前就是以胖为美,咱们要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别人的审美绑架了你。
C说就是,你减肥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自信的人最美,猪是非常可爱的动物,他说你是猪是夸你呢。
D说,根据家谱,咱家的先人都是胖子,咱们要坚持传统。
或许是有道理的吧,但如果我是小明,我会揍那骂我是猪的人。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