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弟子规》是文化精华还是糟粕?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启蒙读物里面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不论是文字水平,还是关于教育的道理,水平都不低。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开篇几句,视野宏大。全文更是包括万象。

更不用说这一千个字不重复的炫酷操作了(其实重复了一个字,但是背完就认识999个字,效率明显很高)


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词汇量极大,对偶工整,包含大量典故,朗朗上口,不少句子也比较优美,对学习古汉语有莫大帮助。如果能够通篇背诵,配合一定古典诗词的学习,就能写一些简单的格律诗了。


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全篇算是一个名言录。既有可入殿堂名家名言,也有能深入市井的世俗民谚。很多道理,几十年后回过头看,更能发现其中的智慧。


所以,弟子规那玩意儿,文字上不出彩,内容上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哲理水平压根没有。这也能叫精华?

有空背背千字文、声律启蒙这些多好。


当你跟亲人之间有了冲突,

你说一句亲憎我,孝方贤。这很容易被人骂脑残。但你说一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显然水平就高多了。


再说下作者。

三字经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宋代进士王应麟所做,后面有增补。

千字文市南朝梁武帝指令给事郎周兴嗣所做。梁武帝、昭明太子及身边那帮人,算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才华最高的一帮君臣了,著述颇丰。所以,千字文不论视野气势,还是文学水平,都是蒙学读物里面最高的。

声律启蒙,作者车万育,清康熙年间进士。

增广贤文算是名言录,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而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

古代的学历与今天简单对应一下:童生-小学,秀才-中学,举人-大学,进士-硕士及以上。


换言之,其他蒙学作品,都是顶级学历水平的学者写的读物,流传几百上千年,称其文化精华自然不为过。

但一个中学毕业生写的弟子规,有啥资格称精华?

有更好的启蒙读物不读,去学各方面都更烂的弟子规,不是脑残是什么?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弟子规流行。

弟子规能流行,不是因为他有多经典,而是因为,弟子规对于一般成人来讲,比较容易.....

玄黄、宇宙、盈昃,不看注释把这几个字解释清楚,没那么容易。甚至昃不知道怎么读,宿也会读错。前四句就这么不友好,越读下去越显得大人无知。

三尺剑,六钧弓,冯妇虎,叶公龙,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这都是有典故的。讲不清楚这个典故,就没办法读下去。另外,岭北江东、冀北辽东、三国六朝、彭泽县武陵溪,这些涉及大量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很容易被小朋友问倒的。

即使三字经算比较易读了,还是有孟母择邻这些典故,四渎五岳这些常识,很多大人恐怕也都就不知道。

相比较之下,弟子规都是一些教条的东西,知识性非常弱,没有文化的成年人,单纯讲一遍你要这样这样就结束了,完全不用担心被小朋友反问两句然后哑口无言。

说实话,国学启蒙,几个成年人能够不看注释把千字文读一遍。即使看了注释,能把里面涉及到东西讲解一遍?读千字文这类,到底谁在受启蒙啊?

成年人毕竟要面子的,所以只好选弟子规了。


=====补充=====

没想到这个答案一下子火了。谢谢抬爱。多说两句吧。我自己一路受教育过来的,小时候蒙学十篇通读过,自然对各篇有个基本了解。现在自己也有小孩了,难免要考虑教育问题。

首先小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长篇很容易招致厌烦。

像千字文百家姓这种,学四句就可以认识16个字。千家诗里面的绝句,一次背下一首就不错了。所以,这几个很适合识字用。弟子规的字重复的太多,识字效率并不高。

其次,作为行为规范,弟子规实用性很低。今天生活,笔砚正,墨磨偏,压根就没有实用性。(不要说什么理解精神,既然是行为规范,那就要讲可操作性)。而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路牌看细心。过马路,人行道,车辆来往要慢行。这些实用得多、也重要得多。

同时,我们要相信一点,社会是持续进步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的子女,大概率会在见识方面超过我们。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带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把我们的意志加给他们。

像三字经里面,告诉你什么是五岳四渎,什么是六谷六畜。这就打开一扇门,让小孩有机会去进一步了解世界。哪怕三纲五常这种东西,你要批判,也得知道哪三纲哪五常吧?

而教育最大的忌讳就是:要小孩听话,只告诉小孩要如何如何,却从来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是教育,这是驯化。

所以,我才会反对弟子规。这个通篇都是告诉小孩,你要如何如何。

对比之下,三字经讲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光说小孩要好好学习,他怎么听得进去?而且任何事情都是相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子女受教育,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这并不是单方面对孩子提要求。

同样,家里来客人了,你只是要求小孩子端茶倒水打招呼,小孩大概率会有逆反心理。但你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当年我爸就这样教育我的),这就有说服力得多。


最后,我反对弟子规,不是反对中华传统文化(我比较反感国学这个词),恰恰相反,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传承文化。像弟子规这种作品,当做中华文化的代表,拿去让小孩学习,大部分是会激起厌恶情绪,反而让他们反感。


user avatar   ma-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讲都不如真正自己试着分析一下《弟子规》整本书的思想。

首先,从书中找几段话来看看:

『话说多,不如少』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这几句话,大致上表现了书中的主旨:

---『克制与服从』

这样子训练出来的学生会怎么样我不敢妄加揣测,但是我可以找出这本书的作者,用他的一生来当作参考。

《弟子规》的作者叫李毓秀,他的人生简历是这样的:

李毓秀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一生实际上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传奇的故事。

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图科举之路。

在多次科举不中后,李毓秀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有史记载,李毓秀办学还是很不错的,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时任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当地人尊称为李夫子。

而李老师的一生就在这样安稳而祥和的生活中默默结束了。

总结一下:

李毓秀老师一生最高学位是秀才,主要职业经历是一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

这样的人,放到今天的社会中,大概就是个考研多年,受限于个性与人生经历的限制导致没有太大成果,在家乡开个补习班的老学者吧。

老实讲,这个人不是那种奸诈阴险的坏人,也不是像其他答案里回答的那种一点都不值得尊敬的人,但是敢问,各位家长想把孩子训练成这样吗?

由于各种因素,李老师写出来的『教材』-《弟子规》充满了『克制与服从』的压抑感。

当然,很多人就讲了,那个时代都是这样的。

我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从来都比较善用对照组来研究事情。

清朝不是只有《弟子规》这本关于儿童启蒙的读物而已,同样流行有一本专门论述启蒙教育的《教童子法》,我在此就不贴大段原文了,只取书中几段类似的概念来对比一下:

『学生二十岁不狂,没出息』

『三十岁犹狂,没出息。』

『学生是人,不是猪狗。』

『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

『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

『人皆寻乐,谁肯寻苦?』

『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差很多?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想法这么灵活?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人生简历。

《教童子法》的作者是王筠:

王筠是清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清史稿》对他有专门列传。王筠先生本人自著书50多种,勘订他人书60余部,计数百卷,可谓著作等身,在当时号称“儒宗”。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有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与段玉裁、桂馥、朱骏声并称说文四大家。

王筠是道光元年举人,以国史馆誊录议叙选山西乡甯知县,父亲王驭超,官至寿州知州,二弟王简,嘉庆己卯、庚辰联捷进士,三弟王篖,道光己亥副榜,四弟王笵,道光辛丑进士。

介绍完毕,让我们来公平对比一下两位作者的人生:

『秀才』对比『举人』,

相当于『本科毕业』对比『硕士(或博士)毕业』。

『创办敦複斋讲学』对比『叙选山西乡甯知县』,

相当于『补习班主讲老师』对比『县长』。

这且不言王筠的家人都是当时考试的胜利人士。我无意用一个人的地位成就来判断是非,这样真的很廉价,杜甫一世最高得从八品小吏也无损其的伟大。但是,如果今天这两位学者同时开班授课,你会想要自己的孩子到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读书呢?

我必须说,老师的价值观会决定学生的人生观。

王筠:鼓励个性,鼓励才华,重贯通,重理解,重兴趣,而且尊重人性。这是当时精英阶层的教育观念。

李毓秀:

听话、服管,念、背、打、然后还得要孩子感恩痛哭流眼泪,跪着给长辈洗脚忏悔鞠躬。这是当时平民阶层的教育观念。

孩子的将来,很大程度上从启蒙就决定了。今天孩子手里的教材,几乎意味着他未来的上限。

再次强调,老师的价值观会决定学生的人生观。

慎读啊。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我回答之前,我先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如果你身边有人教孩子《弟子规》,你会怎么办?

A. 骂孩子家长封建余孽,认为这么好的孩子可惜了

B. 觉得孩子家长有文化知书达理,懂得传承中国的经典文化

C. 我反正不会教孩子这个,别人嘛随意

D. 如果我孩子感兴趣或者真有需要,可能也会教教孩子这个,不过会改一下不合适的地方。


《弟子规》全文1080字,只要上过小学用5分钟就可以通读一遍。个别词字有些难懂,不过总体的意思基本上读一遍一目了然。

我发现很多朋友只是听到了《弟子规》三个字,就连花五分钟看一遍都没有去做。有说《弟子规》是必须生病时候才用的;有质疑《弟子规》是蒙学读物的;有拿文学启蒙来对比《弟子规》这种谈基本礼仪和规矩并且信誓旦旦地说后者不如前者的...

我在这里说两句,你们还是多花五分钟通读一遍《弟子规》再来评论吧。

首先,《弟子规》不是治病救人的东西,不是针对特别顽劣的儿童来用的。这1080个字,差不多就是把父母跟三五岁孩子平日唠叨的话编成了顺口溜。

其次,再强调一遍,请读一遍《弟子规》!我说《弟子规》里有一句是说便后要洗手:

便溺回,辄净手

你们就跟我抬杠说,就这么一句不能证明《弟子规》是蒙学读物。问题是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句,你们想看看,我可以再列些例子:

晨必盥,兼漱口

早上要洗漱,晚上要漱口。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帽子要带正,扣子要系好,袜子要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吃饭不要挑食,遇到好吃的不要吃得太饱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

这不就是家长整天唠叨的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吗?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这不就是家长整天唠叨的,慢点儿,慢点儿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

只要读过《弟子规》就知道这是蒙学读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大放厥词呢?你们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最后,《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它们跟《弟子规》的功用不同,《弟子规》类似学校里的校规校纪,《千字文》《百家姓》类似于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增广贤文》类似于名句汇集。这些东西根本就在不同的维度上,因而没有任何对比性!难道学了名句荟萃,就不看校规校纪了?

我谈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不管什么事情,自己花点时间来看一看是最重要的。有人拿《弟子规》来大做文章,把它拔高,这自然是不对。这种顺口溜,小学里面也经常有,没必要就把它当作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说句实话,有点儿写诗的才能,自己编一个类似的也不是多难。

可是呢,也不能因为有人把它放大拔高,你就矫枉过正,看都不看就一口一个糟粕。《弟子规》里绝大多数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大家小时候在父母和老师那里天天听到的嘱咐和唠叨,这些东西你说它是糟粕,那敢情好,你就离开地球吧,我还真不信你有孩子了不唠叨这些的。类似你慢点儿跑,别磕着。这种话你说它是糟粕,这不是滑稽吗?可是,你若说这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我的乖乖,李白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这种东西也能算精华?要文采没文采,要幽默没幽默,平仄音韵也没好好下功夫,读起来还会有些绕口。

所以我的态度直接扣题,《弟子规》既不是精华,也不是糟粕,就是个普通的儿歌,顺口溜。你把《弟子规》看作是顺口溜,那么一切都显而易见。《弟子规》这种顺口溜还是比

伦敦大桥倒塌了,倒塌了,倒塌了。
伦敦大桥倒塌了,倒塌了,亲爱的朋友。

或者

我的一个屁,轰隆隆隆响,八十八座高山呲成平地。那么粗的钢管呲成这么细,发射火箭不用喷射器,一呲呲出了银河系。

要好太多了吧!

另外我再跟你们这些非要抬杠的人说一句:你就是让孩子背得滚瓜烂熟,他也不见得就能照做。你就算一眼都不看《弟子规》,平日里你教育三五岁孩子的话也跟《弟子规》里面的差不多一个意思。就这么个普普通通的东西,就别再瞎做文章了。

你要问我要是老师教你孩子《弟子规》你怎么办?我觉得,我肯定会觉得这个小学的老师太没见过世面。如果我孩子不超过十岁,我大概是笑而不语。如果他超过了十岁,我会告诉他,人这辈子要学很多没用的东西,要说很多没有用的废话,要做很多没用的事情。如果你喜欢,背着玩玩挺好。要不然你应付应付考试,哄哄老师就行了,实在不想学导致考试因为这玩意儿扣分了,咱们态度好好的别让老师下不来台就是了。



有人真的喜欢抬杠,那我也跟你们抬抬杠。

《小红帽》的故事竟然能从大灰狼肚子里把奶奶和小红帽救出来,这有违基本的科学常识还会怂恿小孩儿见到大灰狼不逃跑,糟粕!全面禁止!

《海的女儿》里面人鱼公主割掉舌头来追求爱情,这简直就是教唆小孩儿自残,糟粕禁掉!

《千字文》里有

盖此身发 , 四大五常 。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什么四大五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是封建糟粕,禁掉!

《西游记》里,孙悟空见唐僧还要磕头,这不是教坏小朋友嘛!糟粕禁掉!

《圣经》里上帝一不高兴就搞种族灭绝,糟粕禁掉!

《希腊神话》宙斯整天乱搞男女关系,还有乱伦,禁掉!

《水浒》武松不爱护国家保护动物,这是落后封建糟粕,禁掉。

《孙子兵法》竟然拿出一章来谈如何放火,现在谁打仗还手动放火,糟粕禁掉!

《神雕侠侣》乱搞师生恋,禁掉!

《射雕英雄传》有违民族政策,另外黄蓉郭靖随便割人家耳朵,糟粕禁掉!

...

说句心里话,《弟子规》就算今天写到课本里,全国小学生都要倒背如流,它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为什么?你们哪个人不知道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们又有几个有李白的半分潇洒和乐观?你们谁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摸着良心说,有谁没浪费过粮食?如果背点东西就能让孩子变个模样,那还要老师干什么。让孩子背书就是了!

我觉得不喜欢《弟子规》可以有很多理由,比如文字不美,教条太多,枯燥无趣。不喜欢就别给你孩子读就是了。有必要非要把个很私人的问题上升成原则性问题吗?

您要真这么喜欢较真儿,那敢情好,给你们指条明路,别在这儿为这点儿小事儿较真儿。去梵蒂冈,去巴格达,几亿人口还在教皇和阿訇的组织下搞封建迷信呢!你那么痛恨封建糟粕,别总跟这个似是而非的《弟子规》较劲,新疆还有大把维族人等着你去感化呢!他们的孩子还等着你去解救呢!等你们搭救完他们,咱们再来谈《弟子规》的危害。


以下原答案:


不谈适用范围什么东西都是糟粕!

平等挺好的,那为啥同性恋可以合法,恋童就不能合法?未成年人凭什么就不能有真爱?凭什么就不能结婚?凭什么就不能追求幸福?

我觉得读书是为了学习,以取其长处为第一要义。如果过于专注于批判,那么你其实更加专注于阴暗面。如同尼采所说:

当你凝视着深渊 深渊也凝视着你。

在批判《弟子规》之前,有个事情一定要重点强调,《弟子规》是蒙学读物!是给三岁到七岁的小朋友看的!

你看弟子规里面的话: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没错,要是跟十五六十的青少年说这个当然有问题,跟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谈这个就是搞笑了,但是跟五六岁的小孩说,你要乖乖听父母的话,有什么问题?我就纳闷了!谁家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不教育他/她要乖乖听话?怎么放到弟子规里就成了糟粕了?

你要是怀疑《弟子规》的适用年龄那么看看这一句:

便溺回,辄净手。

撒完尿要洗手,怎么样,要不要也批判一下这个规矩扼杀了人的想象力,要不要抬杠说,凭啥要洗手,用酒精消毒不行吗?酒精消毒更干净!糟粕!

那么弟子规里有没有不适合现代的东西呢?有啊,几百年前的东西,肯定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比如说下面这几句: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什么替父母尝药,守丧三年不吃酒肉,这个在现代自然不适用,可是整个《弟子规》这种内容其实百分之一都不到。《弟子规》的核心类似于现在小学的校规校纪,不能随意打骂,上课不能随便说话,要尊敬师长,不过是把这些变成三字三字的顺口溜。里面有这么几句参考三百年前道德标准的话,也不是什么问题。

(杠精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非要说这里有24个字相比于1080个字超过百分之一了。好吧我承认它超过百分之一了,你们的数学确实好!了不起!)

《弟子规》这种东西说它是精华言过其实,说它是糟粕危言耸听!

这种东西各个民族,各个文化,各个阶层都有类似,只要5岁左右的儿童还没有现在成年人的能力,这种东西就会一直存在。很多人以为欧美教育孩子就不强调服从,就完全顺着孩子的心意?错!你看美国一个妈妈一个人能带三五个孩子,逛超市的时候不吵不闹,你觉得孩子天性就不吵不闹乖乖听话?

他们比中国父母狠多了!中国的父母发脾气,象征性的动手打几下,打完了还心痛。他们是直接关禁闭!关到你服从,否则哭三个小时都不多看一眼的!他们是没打孩子,但这种方式比打可狠多了!而且搞几次,没有哪个孩子不乖乖听话。

许多人活了那么多年都不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生本就不易。还有一些人连《弟子规》的适用人群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急着骂!更有人连《弟子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因为听说它要求小孩要服从就觉得它封建。

服从是为人处世的第一步,服从之后才能谈创新。连基本的服从都做不到,谈什么成功?哪个学校能接受上课随便打老师的学生?哪个国家不把随便杀人的人关到监狱?哪个科研机构不把连大学都没上过声称自己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拒之千里之外?再自由的国家也不会容许小孩随地大小便一直到成年!


最后,照应最初的思考题,我的态度是D,至于选A和B的朋友,至少这件事情上咱们是没法做朋友。选C的朋友,我认为我们还能愉快地玩耍。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掌握技能越少的人,越倾向于把这项技能的重要性夸大,有时候夸大到无以复加。


这种人还喜欢搞人身依附,惯常的操作就是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为数不多的技能,让别人对自己形成人身依附。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样的人确实也没什么别的资源可以利用,老了以后无依无靠,没有一个有力的靠山,恐怕晚景凄凉。所谓弟子对师父的人身依附就是这么来的,多半是出于师父的单方面私心,你要指望这么人给你讲出来的道理是有益的、是文化精华,那恐怕是缘木求鱼,道理讲得再天花乱坠都一个样。





当然了,这一套在传统农业社会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也算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吧,师父老有所养,手艺也得到传承。


问题是,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难免就有很多搞笑场景出现。


以前,杀猪匠这个职业在农村其实是很吃得开的。


猪,作为一种养了吃肉的动物,人类觉得宰了做成红烧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人类来说,猪的生命就是两刀:小时候一刀切去爱情产生的根基,长肥了一刀夺取生命的希望。


然而猪并不这么想。


它也想要一个懵懂冲动的爱情,要一个肆意挥洒的青春,一个拼搏奋斗的中年,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那夕阳下孤独寂寞而且圆滚滚的背影,是它对命运无声的抗争。


那个背影是如此的发人深省,而且加上蒜苗和豆瓣酱,还挺好吃的。




每当人类粗暴的打断猪猪们追求猪生价值的时候,可想而知,猪肯定是不愿意的。它们总是用嚎叫和拼死的挣扎表达自己的不满,稍有不慎,人仰马翻。而杀猪匠就是打断它无端妄想的人,让它老老实实变回锅肉去。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职业,一个古老而必不可少的职业。“刘两刀”就是我们村这个职业的传承人。为什么叫刘两刀,是因为他刚好负责猪猪们猪生两头的两刀,第一刀夺去爱情,第二刀夺去生命。如果有个猪猪的地狱,我估计刘两刀要是进去了,下场会非常的惨。


不得不承认刘两刀手艺十分了得。


第一刀,粉嫩可爱的小猪猪嗷的一嗓子,翻身就跑,血都不怎么流,却不知道从此清净自然、了无烦恼,被夺去了性生活的权利。


第二刀就没这么温馨感人了,总是伴随着惨烈的嘶吼和喷溅的鲜血,不过好在也快,不一会儿烫猪刮毛,收拾利索,猪生圆满。


我们村收拾猪,那就是刘两刀。一阉一杀,之间猪生病、母猪接生、配种,那都是找刘两刀。此外刘两刀还经常跑到临近村子去做活,也算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刘两刀做活很有派头,先要主人家去请,然后收拾家伙过来,吆五喝六指挥主人家把猪按倒抬到案板上,他过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烧水烫猪刮毛开边割肉,末了里脊肉他割走,主人家道谢送出来。


实际上刘两刀只负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粗活累活都是他徒弟在干。他土地叫冯二娃,比我大不了多少,却生的膀大腰圆,只是有点傻乎乎的,总是半张着嘴,两颗门牙往前伸。


刘两刀帮助猪猪们完成猪生大和谐,就会往旁边一坐,从怀里掏出一瓶江津老白干,小口小口的呡,一遍指挥冯二娃干活。


杀猪是有个程序的,杀翻了,猪后蹄割个小口子,抱住就往里面吹气。直到肥猪吹得跟个气球一样的,四个蹄子直直的伸向天空,一切皱纹都平平整整,才能开始刮毛。刘两刀的手艺精湛,这里表现得很充分,我还小的时候,他亲自抱着猪蹄子吹,一会儿工夫猪就圆鼓鼓的。别的杀猪匠是需要拿木头棒子去敲打死猪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死猪也不怕棒子打,这样才能保证气体充盈猪身上每个地方。


刘两刀不。


刘两刀就是吹,硬吹,一会儿猪就自然鼓胀,开水烫过,平平整整。这样刮猪毛,那才刮得干干净净、白白生生,一根毛没有。别的杀猪匠,因为肺活量不够,需要主人家抡起木头棒子使劲敲打,猪皮难免受损,看起来就没那么美观大方。而且毛收拾不干净,需要主人拿毛夹子自己加工一遍。


刘两刀最得意自豪的就是这一点。





后来冯二娃跟了刘两刀当徒弟,这个活就是冯二娃干。


冯二娃明显没有他师父那个肺活量,猪吹得软塌塌的,就要挨师父的骂。我亲眼见过刘两刀教训冯二娃,那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实际上《弟子规》这种东西,完全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根本用不着教、背,比如说刘两刀。刘两刀的文化水平怎么说呢,可能也就跟猪差不多,略高于一块石头。他除了杀猪,唯一会的技能就是吹大牛,每次江津老白干喝多了,就开始吹。吹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那地方都说他,没喝醉他是天云山的,喝醉了天云山是他的。当然这个地理范围可以扩张,比如说,没喝醉他刘两刀是地球的,喝醉了地球是他刘两刀的。大人们对此的评论是:吹猪都那么凶,吹牛能不行吗?


刘两刀骂冯二娃,内容跟《弟子规》并没有任何区别。


尽管鸟毛文化没有,刘两刀骂徒弟的套路跟《弟子规》如出一辙、不谋而合。


先是大道理:天地君亲师,你冯二娃活该听师父的话;


然后是做人:你冯二娃听师父我的话,就该要这样那样讲究规矩;


再然后是做事:这样做那样做,不然就不行。


总之就一句话:你冯二娃跟我刘两刀学手艺就是我刘两刀给你个饭碗,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端这个饭碗,一丝一毫差池不能有。


我那时候是个如假包换的初中生,其实他这一套我都能一眼看穿目的所在,冯二娃听了这一套,就一辈子脱离不了刘两刀的控制。虽然说刘两刀可能不知道这个利害所在,但是他天然就会操作。他虽然并不懂心理学,却也自然的知道,先要彻底摧毁冯二娃的自尊心,然后灌输天地君亲师那一套,就能像捏泥巴人一样捏冯二娃,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说不定刘两刀的师父也是这么收拾他的呢,他就是这么学会的。


人毕竟是利益的奴隶。





冯二娃总是吹不胀猪。


刘两刀总是骂他,骂得狗血淋头。


冯二娃就乖乖的站着,呆头呆脑的,嘴巴张着,门牙朝前面伸。刘两刀越骂越起劲,从冯二娃的长相,到冯二娃的品格德性,从生殖器再骂到冯二娃的列祖列宗,主人家蹲在烫猪的板子下面烧火,也很废柴火,久了就有点不愿意,于是过来劝,刘两刀才收了神通,得意洋洋的去吹猪。


冯二娃就那么呆头呆脑的站着给师父骂,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让骂人的师父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我都替他着急,长得那么壮却没有什么肺活量,挨骂又傻乎乎的,不知道装可怜。刘两刀对他这个态度也非常的上火,有时候就打他,踢一脚,用空的江津老白干瓶子砸,冯二娃也不知道躲闪。


我小时候也是个机灵鬼,鬼点子很多。


我就拉了冯二娃想办法,还真有办法,我爸有个打气筒,气嘴的橡胶管坏掉了就一直扔着。我就找了个铁管子,切掉坏掉的一节橡胶管,用铁丝紧紧的把铁管子绑上去。我们没有活猪实验,就拿个猪尿泡试了试,一会儿就打得胀得不行。冯二娃呆板木讷的脸上都浮现一股笑意,这回不怕吹不胀猪了。


后来冯二娃跟我两个就喜滋滋的拿着自己的新发明去杀猪。刘两刀在院坝里面喊一嗓子,冯二娃就屁颠屁颠背着杀猪工具跟着去,打气筒撞在包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想看看自己新发明的效果,也就跟着去。


事情在冯二娃掏出打气筒的时候出现了戏剧性效果。


刘两刀眼睁睁看着徒弟掏出个稀奇古怪的物件。


眼睁睁看着徒弟把铁管子扎进死猪的后蹄。


眼睁睁看着徒弟把猪打得像个气球。


我就在旁边看着,刘两刀的眼睛先是直了,呡了一口老白干,愣是忘了咽下去。然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眉毛开始跳动。然后腿开始哆嗦,紧接着胳膊也哆嗦起来。


最终他平生第一次那么大方、那么豁达,竟然舍得把整整半瓶子老白干哐的一声砸碎在地上,冲起来劈手夺走了打气筒,左手拎着打气筒,右手抡起来就给了冯二娃一个耳光,反手又是一个耳光,紧接着一脚把冯二娃踹出去,先是摔在死猪上面,又不由自主的往开水锅里面滚,好在主人家及时扶住了。


刘两刀嘴里突然就爆发出一阵骂声,生殖器与列祖列宗满天乱飞,开始砸我和冯二娃做的打气筒。第一下摔在泥巴上面,无缝钢管的打气筒安然无恙,第二下虽然在石头上却歪了,滑出去了,反而因为没用扎实力气,差点扯刘两刀一个趔趄。


其时,我虽然只是个初中生,但是是个农村的初中生,腰板儿也是比较硬的。另外,我还是个文化人,知书达理不必说,还明白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道理:


有些“大人”,其实是扯卵蛋的


我冲过去对着侧腰就推了刘两刀一把。


我说,“你把老子的打气筒放下。”


刘两刀根本不敢跟我冲突,按照辈分刘两刀是我侄儿,我那时候也相当壮实了,他气得暴跳,把打气筒抡起来就扔出去老远,掉在一个竹林里面,暴跳着走了。


临走路过躺地上的冯二娃身边,都没忘了踢一脚。






后来冯二娃肯定没能继续当刘两刀的徒弟,而是跑到城里肉联厂打工去了。


邻村的杀猪匠也改造了打气筒,也能把猪打得胀的像个气球。


刘两刀再也没收到徒弟,喊他杀猪的主人家也越来越少。因为一来没有刘屠夫也能吃没毛猪,二来缺了冯二娃干粗活,主人家就得自己翻猪大肠什么的,肯定不愿意嘛。


再后来,附近所有杀猪匠都买了摩托车,后座左边驮着个电动打气泵,右边驮着杀猪工具,翻猪大肠都用自来水冲了,一个人就能搞定一整套杀猪手艺。乡里有了种猪场,也用不着各家各户阉割小猪了,疫苗统统打到位,小猪拉回去肥猪拉回来,吃肉也在农村变得越来越普通,再也没那么多人杀过年猪了。


刘两刀逐渐破落起来,岁数也大了,后背逐渐驼起来,好像已经不能杀猪了。


冯二娃偶尔回来,也没有记恨他师父,总是给他师父带城里面的东西,包装的零食,散装的糖果啥的。师徒两个偶尔还能坐下来聊聊天吹吹牛啥的,冯二娃给他师父讲肉联厂怎么杀猪的,机械化,活猪进去鲜肉出来。活猪赶进去,电晕,放血,机器刮毛都不用吹胀。刘两刀开始是不信的,打死不信。后来又说那样子杀猪不对,不晓得哪里不对,反正就是不对。


师徒俩总是吵起来,然后冯二娃还是闷头闷脑的走掉。


冯二娃后来挣了钱,做了牙齿矫正,嘴巴也不半张着了,牙齿也不往前伸了。他跟我说,那时候吹猪,吹不上劲的,门牙那里总是漏风。并不是他肺活量不大,而是每次吹猪,用劲太大了门牙就漏风,气吹不进去。


其实冯二娃一点都不呆傻,牙齿矫正过后还挺帅的,娶了个老婆,生了俩娃。


刘两刀现在是个留守老人,农村里苟延残喘的那一批,固守着乡土存活着。一直领着低保,还是到处跟人吹牛,不过不喝老白干了,说是有病喝不了。现在老家的老人都说,他没喝醉是天云山的,喝醉了天云山是他的,其实不对。喝没喝醉,天云山都是他的。


师徒技艺传承,在他和冯二娃这一代,终于彻底断了。工业化的时代用不着这种东西,想学什么技术,有的是学校教你,只要你踏实肯学。教育也早就专业化制度化了,你要愿意学习,别说杀猪这种技术,就是造飞机大炮原子弹,都有专业的人来教你。这些人叫“教师”,不叫“师父”,不需要你实施任何人身依附。考试及格以后,他就跟你没有一毛钱关系,别说端茶倒水养老送终,你就是大街上见了面招呼都不打一个,大不了说你没礼貌。


《弟子规》这种东西,也应该彻底埋葬了吧。


很显然,冯二娃绝对不会怀念当徒弟那些日子,只是偶尔去看看自己师父。刘两刀却很怀念有个徒弟呼来唤去的日子,冯二娃给他送的散装糖果的包装纸,他都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起来,仿佛是一种荣耀。


我见过那些包装纸,刘两刀叠好,用一个刮毛的刨刀压着。


我翻了看过,里面有一行字,是冯二娃的笔迹。


日你先人板板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呵呵,别的不谈,就文学角度讲,摆在乾隆帝那一万首诗里面他也进不到前9999名。往大了吹也就是个勉强识字的水平。


user avatar   liang-xi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弟子规》对他们来说真的是文化精华

明朝中国有一本书叫《骗经》,这本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里面很多骗术,今天全世界的骗子还在用。

这的确是糟粕,但如果你是骗子,你看这本书会不会觉得他是精华?不用很麻烦很累,就能学到超级多的骗术。

同样如果你是一个“大师”,学生都指望你教点东西。作为“大师”肯定想的是学生要有规矩,这样才好洗脑,哦不才好教育不是吗?

同样如果你是一个“大师”,气功热的时候带功报告让群众气感强烈,国学有人关注的时候要教国学,但这和气功不一样啊!

过去人们寒窗苦读数十载,都不见得有文名。如今大师赶鸭子上架教国学,能教什么了?

正经的蒙学著作如《三字经》里面说“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没看过《尚书》的人可能说这是在说书本的奥秘多啊!实际上典谟、训诰、誓命都是《尚书》中的文体。而这仅仅是《三字经》中信息量的一小部分。

教《千字文》?“女慕贞洁 , 男效才良 ”这种还好。问题是里面还有“两疏见机,解组谁逼。”“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在不知道典故的情况下,第一组文字对人来说就是天书,第二组则需要有文言文基础。

但如果知道典故了,就知道这是西汉疏广、疏受叔侄见机归隐;第二句是在说做事要小心,隔墙有耳啊!

这时大师看到《三字经》了,里面开头说“弟子规,圣人训。”哎呀!来头真大,圣人了。真不知道一秀才哪里来的脸说自己的话是圣人训。后面的话都浅显易懂,根本没有隐藏的信息,就是白话文。

《弟子规》全文的信息量比不过一句“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或“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

如此我们会发现如果想做“大师”,要去教《千字文》《三字经》这种蒙学著作,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教《弟子规》可以章口就来。

如果你是“大师”,你还会觉得《弟子规》是糟粕吗?这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化精华啊!圣人之道速成教学,比别的古籍好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弟子规》真不是给读书人看的,信息量如此之小,本就意在教育奴仆。同治年间,河北吴桥县父母官劳乃宣就让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学习《弟子规》。

但如果你是一个真的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弟子规》不是糟粕,是毒药

对比一下《弟子规》和《三字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孩子没教好老爹有责任,学习不学好,老师有责任。

亲人爱我孝顺不难,亲人恨不得整死我,这样还孝才是真孝子。

正经的传统经典都在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弟子规》本来就是给家仆看的,所以旨在摧毁人的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

这就要求人不要思考,不要有问题!比如说亲人讨厌,不去想为什么讨厌,甚至不去想办法逃避亲人的损害,不要问!问就是一个孝。
如果一个人信了《弟子规》,他的世界问题会变少,逐渐的形成一套闭合的思想,一切都能解决。

所以说《弟子规》这样一本好书,对“大师”来说当然是精华啊!那个大师希望学生如颜回一样问题多,还不是希望他们个个盲从,给钱就对了!至于他们以后会不会以为这种闭合的思想出现问题,这就不是大师关心的事情了。

至于《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教育者不应该求孩子学习,而是要让孩子求老师教他,这种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千字文》、《声律启蒙》、《三字经》里都能见到。都是通过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来让孩子学习,是孩子主动想学。这是在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观,学得越多问题越多,眼界越宽阔,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user avatar   shi-guang-wu-ya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怒斥《弟子规》毁掉孩子中文语感

前几天在做了一个关于写作业的访谈,我在里面不顾上下文逻辑,强行插入了一段对《弟子规》的攻击。当然,经过编辑润色之后,攻击性少了很多。我的原文是这样的:

你知道我很反对《弟子规》,那个东西文字粗劣,立意粗鄙,是把你孩子培养成贩夫走卒的捷径,也是破坏孩子中文语感的好手。如果你想你孩子将来混社会,那就该背《弟子规》,但如果是想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尤其如果是想培养二十一世纪能继承优秀中国文化的人才,那千万不要让《弟子规》那种下等文字进入你孩子脑海。

显然,编辑删掉后面那段是对的。但是,我今天自己再把它引出来,而且对这段话负责。

原因很简单:《弟子规》的文字太烂,让儿童背这样的文字,会毁掉他(含“她”,下同)的中文语感。

《弟子规》的文字烂在哪里呢?我们拿它来和唐诗比较一下,立刻就能看出来。

第一,《弟子规》的文字干枯晦涩,读起来特别拗口。好的文字要有血有肉,读起来流畅舒展,“快哉此风”。比如最简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番壮阔美妙的山河景象在你眼前浮现,不但容易记忆,而且能让你体会到美感。《弟子规》呢?通篇都是些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种毫无血肉的命令,全文一千多个字,通篇数下来也看不见几个形容词,也没有任何栩栩如生的场景。这样的文字读多了,将来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是干巴巴的,令人望而憎厌。

第二,《弟子规》全篇几乎都是命令句式,毫无文学意象。好的文字不一定就是修辞有多么高超,辞藻有多么华丽,但一定会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你觉得1+1>2,这段文字能够传达出的意思,远远多于那么几个字的字面意思。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非常简单直白的文字,但短短四句话里,从写景到写人,场景转换,心情起伏。诗已结束,余音尚自袅袅。《弟子规》里的文字就全是大白话,直来直去,毫无韵味。 这样的文字读多了,将来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是嚼之无味,令人昏昏欲睡。

第三,《弟子规》用的全是腐词烂语、陈腔滥调,毫无新意。好的文字并不一定要用生僻怪字,但是能够用常见的字词,组合成全新的意思。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个字都看得懂,组合在一起也都看得懂,但无论是写自己、写景物、写心情,都写出了新鲜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弟子规》的文字呢?全是“勿”这个,“须”那个,“父母”怎样,“则”如何。 这样的文字读多了,将来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是满篇八股,令人望而作呕。

不过,如果只是有这些缺点,那也就算了。你家孩子熟读《弟子规》之后,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八股好手,那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糟就糟在,《弟子规》还偏偏把自己装扮成诗歌的样子,每句三字,再加强行押韵,那就如同东施效颦,惨不忍睹了。你老老实实地像《论语》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字虽然没有庄、孟漂亮,但也自有质朴的力量。可《弟子规》为了每句话只说三个字,每两句还要押个韵,简直是把中文强奸了一遍又一遍。“亲憎我,孝方贤”“谏不入,悦复谏”——就不能好好说人话吗?

这才是《弟子规》最可怕的地方——它会让孩子误以为这就是上乘的中文。孩子将来长大了写出来的中文,就会跟某校的处分通知一样:“该自考助学站点某管理人员因怒其不听劝阻……”文不文,白不白,徒然贻笑大方。

因为孩子不是通过逻辑、道理来学习的,他们是通过经验、感受来学习的。你让他背完《弟子规》后说:“这个东西的中文虽然差了些,但是主要是让你来学道理的,你的中文还是要靠背唐诗宋词。”然后《弟子规》的恶劣文字影响就从他脑中抹去了吗?从此他就拥有了《弟子规》的道德观加唐诗宋词的文字感,对得起他爸妈付的学费了吗?

当然不是。无论他背诵什么文字,这个语言风格的影响,都会在他的大脑中刻下烙印。将来他要写文章时,不管他愿不愿意,“ 号泣随,挞无怨”“低不闻,却非宜”这样的句式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但也正是出于同样的道理,我倒对《弟子规》传递的价值观一点都不担心。你如果出于反对《弟子规》里的价值观而反对它,那你就已经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你承认背《弟子规》还真能影响孩子的道德。

——别逗了!好像真还有人可以一面对自己的父母恶语相加,一面让孩子背《弟子规》来让他变得更孝悌?

孩子的道德是靠你自己做个好人来培养的。还是那句话, 孩子不是通过逻辑、道理来学习的,而是通过经验、感受来学习的。父母的身教作用,远远大于言传。孩子学习道德的最主要途径,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不是大人的话。

书能够帮助他训练书面语言,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学好中文,就必须远离《弟子规》,多背唐诗宋词。但书不太能帮助孩子学习道德。 道德主要是活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道德模范,那孩子就会到学校、社会或者电视、网络上去寻找模范。反正他几乎不会到书里去寻找。

所以,我不会因为屈原吟完“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善而称恶”后自杀了,就要把《离骚》藏起来不让孩子碰,也不会因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太苛责,就不让他读这首诗。我自己做一个好人,孩子自然三观会正。让孩子读书主要是为了增加见识和美感,和道德没啥关系。

如果你实在想用书来培养孩子的道德,那故事书也比经书强。从《史记》、《世说新语》到《红楼梦》、《白鹿原》,都比《弟子规》、《论语》更能塑造一个孩子的道德。因为故事里面有情感,而情感才最能影响孩子的道德。项王自刭、嵇康临刑、黛玉葬花,这些故事带来的模范作用其实比《论语》的教诲更大。

当然我不是说《论语》没用。我现在就经常读《论语》。但我已经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了,我可以拿我的经验和古人的言说来印证。对于孩子,《论语》当然比《弟子规》好很多,但用处也很有限,因为很遗憾,科举已经停止了,高考应该暂时还不会把《论语》列为必考。至于《论语》里传达的智慧,至少在儿童阶段,肯定比不上跟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打仗游戏。

不过,就算是科举还没有停止的时候,古籍里关于《弟子规》的记载也极少。现在经常被人引用的是《清史稿·劳乃宣列传》的这条:

( 劳乃宣)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

对,这才是以前《弟子规》最常用的用途:让农民诵读。因为农民心智已经成熟,所以可以从《弟子规》里学习道理;因为农民也不需要写漂亮的文章,所以那些劣质的中文对他们没有影响。

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清王朝的农民,那就赶紧让他背《弟子规》吧。

————————————————————————

网上看到的,觉得很符合本题,就转来了。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弟子规,水平相当于顺口溜,古代三流辅导机构编的中考参考书。你说算精华还算糟粕?有些东西儒家十三经里根本没有。


user avatar   yu-ling-lin-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认为,鉴别国学教育机构的方法,首先看教授内容有没有《弟子规》《二十四孝》,如果有,可以一票否决,我不是针对谁,我就说教《弟子规》和《二十四孝》的机构,都是辣鸡!

如果没有,再看是否只有《三》《百》《千》,只学这些内容说明良心犹在,但水平不够高,适合学龄前儿童识字上,但成年人就算了,您大概不差认那些字吧。

再看内容是不是有《论语》,鉴别方法是看论语用什么教材,如果是于丹论语心得、南怀瑾论语别裁,那也能排除了,若是杨柏峻的《论语译注》或者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那基本可以断定这家机构靠谱。

如果除了《论语》还有其他典籍,包括《孟子》和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那这家机构是相当有含金量了,不过能讲通这些典籍的老师,那都是象牙塔里的大牛级人物,一般不会在社会教育机构任职讲课。这样,可以看些他们写的著作,或者网课,总比那些只会《弟子规》就自称国学大师的人强太多!


user avatar   KungcixCjuhy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不是精华,也算不上糟粕。

《弟子规》说白了就是《大清小学生守则》,他明确了大清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人情。

《小学生守则》写得再有文采,也是《小学生守则》,上了中学,读了大学,还要回来用《小学生守则》来要求自己,就非常不智了。把《小学生守则》供起来,当做文化瑰宝,爱不释手。只能说明当事人阅读数量太少,没见识过什么好东西,看了轻浅的就爱了。

若说是糟粕,就要看如何定义了。任何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不可能符合今人的价值观,不符合今人价值观就一律算作糟粕,那么恐怕无书可读了。能有同情之理解,不必苛责古人。当然,书读得多了,你会发现同样是不符合今人价值观,有些人的做法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有些人则也会被当时的人骂死。这就要慢慢分辨了。

更有甚者想用《大清小学生守则》来要求生在春风中,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不是精华糟粕的问题,这是脑子有坑。今人反对《弟子规》多从这个角度出发。

《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区别也在这里,《三字经》也有劝人向善上进的部分,但全文内容体量更大,说教意味就不那么明显,可以作为兼有科普功能的识字课本。但《弟子规》作为《小学生守则》,可操作性就太强了,对坐立行走、吃穿用度都做出了细致规范,想把它当做单纯的识字课本,不被封建礼教影响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小孩来说。而家长显然是希望孩子受影响的,变得乖巧懂事、勤奋上进,却忽略了负面影响。


2020.09.23更新:

补充点个人经历。笔者曾经在河北农村参加了三个月的教育实习,给初中生上语文和计算机课。该校有个传统,就是读《弟子规》,校长亲自上课领读。一般课程都在教室中,唯独弟子规课被安排在一片绿植中,学生们还挺喜欢的。

但该校不光有弟子规教育,对犯了错的学生也要进行严厉的惩罚,有些在我们这种实习教师看来未免过重。总之,我认为教育者期冀的弟子规能够给学生带来某种教化意义的想法,怕是落空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蒙就是小孩,文中我将它类比成《小学生守则》。至于後面如何被各种人用在什么场合荼毒什么对象,实际上已经超越《小学生守则》的范畴,堪称拿「头孢」来解酒了。




     

相关话题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对文物造成了怎样的毁坏?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文物被毁掉了? 
  《弟子规》是文化精华还是糟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了? 
  说儒家“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是因为儒家倡导“大同”而不去“实践”大同吗? 
  女朋友罕见病,我借口和她分手,我算人渣吗? 
  你见过哪些「戳中小心心」的礼物? 
  是儒家坑害了满清还是满清坑害了儒家? 
  为什么到现在还在有人推崇儒家学说? 
  清华妈妈辞职带娃被嘲「再优秀又怎样,还不是在家带孩子」,如何客观看待「全职妈妈」的贡献与价值? 
  南怀瑾得道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俞敏洪所说的「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说明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一半」?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米 MIX Alpha 搭载一亿像素摄像头?会带来哪些改变?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