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燕城大军屯泸沟未动,萧干兵才数千”看上去辽军才数千人,但问题是辽军是不是真的只有所谓的几千人,如果综合多种记载来看,显然不是!
“淳益师三万馀人渡白沟挑我军我军遇之”
“时贼兵不满二万凭河排布未究虚实,延庆令五军下营开濠挖堑以备贼”
前一个记载是种师道北伐时,军队数量应该在3万以上
后一个是刘延庆北伐时,军队数量接近2万
考虑到种师道北伐后辽军里头常胜军反水,再加上牛栏之战被宋军击败,再加上和种师道交战的一些损失,所以到了刘延庆北伐时,辽军应该差不多是2万。
这个数据应该大致还是准确的,在击溃刘延庆后,辽国居庸关发生山崩,守军损失惨重,金军顺利进入燕山(真是天意),辽国军队不愿意投降金朝发生分裂,契丹军由耶律大石率领西奔投靠天祚帝,他手里还有多少人呢?七千精骑!——耶律延僖得大石林牙七千骑,又阴结鞑靼毛褐室韦三万骑助之。而天祚帝在得到了林牙7千人,和室韦3万人后,顿时腰板硬了,“得大石林牙兵归。又得阴山鞑靼毛割石兵自谓天助谋出兵收复燕云”,这么看来耶律大石手里的7k数字应该没有问题。
那么剩下萧干手里还有多少人呢,萧干带领剩下的辽军和宋军继续作战,结果被全歼,
奚兵遇郭药师,战于腰铺,大败而归。药师乘胜追袭,过卢龙岭,杀伤过半,从军老小车乘就粮于后者,悉为常胜军所获,因而招降到奚、渤海、汉军五千馀人。诸军既失老小,忿怨为萧干所误,为其部曲白得哥杀之。
夔离不率众出犯景蓟大兵讨伐八月十五日於峰山遇王师大捷斩获三千级
宋军招降了五千兵马,斩首三千级,萧干手下多少还有点残兵,这样算来大致有万人,
另外萧干之前还在涿州被宋军重创,被斩首数千级——汉兵弯登弩,听鼓声悉发,贼大败斩数千级,几执渠魁虏穷走,燕城坚避不敢出。
所以这些数字加一起,辽军手里当时应该还有战兵2万左右,而非数千。
而宋军的情况,事实上非常糟糕,河北军基本战斗力很差,童贯对此忧心忡忡,还特地上书给宋徽宗,把自己看到的河北军战备懈怠的情况做了汇报。
而西军在和方腊作战,由于水土不服损失极大,尤其战马几乎损失殆尽——夫建康水乡其土卑湿,其食鱼稻非西北之兵所利,不产粟麦秆草,土气多热非西北之马所便,往年方猎起于江浙朝廷遣西兵讨之,疾病物故者三之二,而马之存者无几。
由于西军损耗很大,只能大批河北,内地的部队充斥其中,“统陕西河东河北京东京西京畿六路军马,十五万以击契丹。”这也是为何第一次种师道北上定下的策略是招纳而非开战!
宋徽宗提出的战略是——燕人悦而从之因复旧疆策之上也。耶律淳能纳款称藩策之中也。燕人未即悦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策之下也。
所以其实也很清楚了,辽军并不是只有几千人,而是至少二万精锐,这个数字差不多已经相当于唐代西突厥贺鲁麾下的直属精锐数量,并不是很容易就能搞定的。而从固安之战来看,辽军一旦转入攻势,宋军还是能够将其击败的,而在耶律大石带走了七千人后,残余辽军一万多人基本已经无法再和宋军抗衡,在峰山一战中被全歼,穷途末路的萧干被部下斩杀后献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