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一件魔幻的事。
N年前吧,阿迪达斯弄个几个全自动工厂,好像是在德国和美国吧。还被德国政府当成工业4.0的样板大吹了一番。
然后没几年,关闭了,把产能重新搬回东亚。
怎么说呢。
其实低端制造业靠人力比自动化成本还低。说个不好听的,就是人还没有机器贵。
而且不光是制鞋,服装这些行业。越是自动化程度低的行业,就越是人没有机器贵。
当然这个人的成本计算起来很复杂。比如你街上随便拉个人一周就能上岗独立工作,你觉得能值几个钱。而你需要的人,要有相关学历和经验,能操作调控机器又要多少钱。
所以。低端制造业只会流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当人力成本跟自动化持平的时候,人力同样也会被抛弃。
所以,这就是死路一条。就拿制鞋业来说,从中国台湾,到中国大陆,再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要是那么好,怎么没看到台湾人都在踩缝纫机呢?
同样。我也不认为越南会甘愿永远做个踩缝纫机的。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有余力大规模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全民收入增加之后。也会往高端制造业、服贸上走。
所以这没啥好讨论的。谁愿意踩缝纫机去谁去。
这是必然的结果吧,毕竟哪里便宜资本就会转移到哪里。
在三四十年前,台湾地区还是当时全球制鞋业的中心。但人红是非多,再加上台湾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资本就转移了目标。
于是,和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莆田成为了“天选之子”。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出现比你性价比更高的制造商国,那人家可不得屁颠屁颠跑过去。
简单来说,台湾的生产成本高了,那就去莆田;而等莆田的生产成本高了,那就去更便宜的越南......
反正就看谁更划算吧。
当然,大家也不要慌,毕竟莆田的伟大愿景就是让全世界都穿上“名牌”(bushi)。
高赞说的都对,所以我国原来那些被剥削得“一天都待不下去”的制鞋工人进入高端制造业了吗?还是上街送外卖去了?
耐克,这种低端产业从中国搬走不是迟早的事情吗?
你别以为耐克的鞋卖的贵,他们就很高端。
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是非常低端的制造产业。
耐克之所以卖的贵,是因为品牌和设计。而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一直在欧美。除去品牌设计,造一双鞋真的没多少成本。
而是制造鞋的这个产业利润也是非常低的,大概只有5%~8%左右。也就是说,耐克卖出一双1000元的鞋,制造环节只能拿到50块或80块。这还不够低端吗?
耐克以前是在日本和韩国制造的,后来日本和韩国的人工贵了。所以就把工厂搬到中国来了。现在中国的人工也贵了。所以耐克就只能把工厂搬到越南去了。
题主用了越南取代中国这种惊悚的标题。越南人自己都不敢这么说,甚至不敢自己怎么想。他们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他们只是想在经济和生活上赶上泰国。
我说的不好听一点,因为越南离广州比较近。所以他有幸吃一点中国,日本,韩国不要的残根剩饭。
高端升级没有成功,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纷纷出走,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
首先:不是主动转移,是欧美日韩有组织的转移,一手大棒(关税,贸易壁垒,罚款),一手胡萝卜(财政补贴)
其次:中国部分人的确需要这份工作。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少了一份选择,而且都卷入外卖和快递行业,单量少了,工资也会低,对内循环不好。
还有,阿迪耐克是全球贸易,为什么外贸会退税,因为赚的是美刀和欧元。我们失去的是全球市场的订单。
回应某个高赞,虽然现在越南产品质量不好,但是随着技术成熟,这是可以弥合的,毕竟不是高难度的事情。
最后,我爱国,也爱这个土地上的人民。我希望在困哪面前早日认清问题,而不是像阿q一样麻痹自己。
变成中国越南省,我觉得问题就不存在了。
说明越南三就地赢了我们的天天清0。
居然让小越南赢麻了 那怎么行?
我要求我们五就地,十就地,总之要把耐克留在国内。
而且,还要把厂开在新疆。
这有什么不好吗?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进厂,就不要为同胞没进厂遗憾。
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享受越南的人口红利了……
服装品牌早就在去中国化,早年间,投资印度、印尼、越南甚至缅甸等国,不管实际成本能不能下来,至少年报上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什么人力成本更低、供应链多元化减少风险,开拓新市场等等。
就是不怎么提这些国家有没有上下游配套。
这两年又加入了政治因素。
结果就是正品鞋没有福建假鞋质量好。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政治原因,很多中国产品到越南转口贴牌……
不管跨国企业赚多少钱,这些投资对越南肯定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