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宪法秩序已基本恢复」,为何本次骚乱平息得如此迅速? 第4页

                 

user avatar   qiu-ming-shan-lao-si-j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哈萨克斯坦

——听弗拉基米尔·维为诺夫说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萨克斯坦提“宪法”两字,总觉得很滑稽,有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user avatar   nai-ping-zhan-do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美国在这个位置没有力量投放手段。帝国的利益,源于它的力量能辐射的范围。美国在哈萨克有多少利益呢?

这是哈萨克最大的石油公司的股权结构

这是第二大石油企业的股权结构:

帝国的力量从一个地方收缩了,还想要维持在这里的利益?作梦!


user avatar   bei-tiao-ta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托卡耶夫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郑庄公,这就是一出郑伯克段于鄢的哈萨克mod

现在这个事越来越有意思,借钟馗打鬼,顺带引出一帮西方的ngo显原形,一箭双雕啊。而且纳大汗那里也可以解释,逼走您的是那帮美国豢养的缓则!可不是我托捂生干的!


user avatar   ling-yun-sh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儿皇帝挑起民愤引狼入室,太上皇仓皇失措丢失大权。

哈萨克斯坦抗议给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画上句号。一度被视为不过是受命上任的托卡耶夫,已公开从纳扎尔巴耶夫手中接过安全部队的控制权,他立即改变了对抗议活动的应对策略。

苏联解体30年后,震动哈萨克斯坦全国的抗议活动可能标志着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长期掌权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将实现从独裁统治的顺利过渡。

在苏联解体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统治这个国家的纳扎尔巴耶夫于2019年辞职,并将总统之职交给指定的继任者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但纳扎尔巴耶夫保留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延续了他对这个受到严密控制的国家的掌控。

然而,随着本周抗议活动不断升级,一度被视为不过是受命上任的托卡耶夫已公开从把他送上总统宝座的纳扎尔巴耶夫手中接过了安全部队的控制权。纳扎尔巴耶夫——81岁的所谓的“国家领导人”,首都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已被边缘化,甚至有传言称他可能已经离开哈萨克斯坦。

咨询公司Aperio驻巴黎的地缘政治分析师乔治•沃罗辛表示:“纳扎尔巴耶夫政权以及他2019年辞职开启的半权力过渡现在都结束了。”

这将令在哈萨克斯坦丰富的油气田拥有巨大利益的西方投资者目睹一段动荡时期,并在俄罗斯的边境制造更不受欢迎的不确定性——俄罗斯已根据地区互助条约向哈萨克斯坦派出一支部队,同时正准备就乌克兰和欧洲安全问题与美国进行谈判。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Prism副总监本•戈德温预计该国将出现“精英内斗”。他说:“虽然托卡耶夫从纳扎尔巴耶夫手中接过了权力,但纳扎尔巴耶夫的人仍然控制着一切,包括石油、天然气、银行和采矿等战略性行业。”

“托卡耶夫若要能够真正掌权,需要与剩下的寡头重新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谈判。”

1月1日哈萨克斯坦取消相关价格管制后,液化石油气(汽车的主要燃料)价格上涨一倍,引发了示威活动,随后抗议不断扩大。但对燃料价格的不满很快转化为对纳扎尔巴耶夫更广泛的反对。

IHS Markit分析师亚历克斯•梅利基什维利表示:“该国西部地区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局部不满情绪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这一事实表明,公众对政府存在大量被压抑的不满。”

2019年总统换人后,人们曾期待郑智自由化,但托卡耶夫关于建立一个“倾听的政府”的理论——本应使政府更能响应人民的需求——“在全面民主化方面并没有真正带来切实的成果”,梅利基什维利说。“今年春天将是托卡耶夫执政三周年,但哈萨克斯坦仍然没有反对党。”

不断恶化的国内经济形势加剧了民众不满情绪。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哈萨克斯坦依赖大宗商品的经济一直处于困境。分析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更多压力,包括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政府未能以适当方式帮助最弱势的群体。

沃罗辛说,抗议活动“与糟糕的经济形势和缺乏政治改革有关。这些改革应解决政治竞争的长期不足,以及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和亲信派系在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托卡耶夫最初对抗议做出了让步,包括将液化石油气价格降至低于去年的水平,并解散了政府。但他在获得安全委员会的控制权后立即改变了策略,宣布整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他还呼吁以俄罗斯为首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派兵。该组织是一个共同防御条约,成员还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此次莫斯科迅速派遣军队对集安组织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个成立于1992年的联盟在2010年拒绝干预吉尔吉斯斯坦的种族冲突,在2021年拒绝支持亚美尼亚对抗阿塞拜疆。

俄罗斯有意维持哈萨克斯坦的稳定,俄国最长的边境线是与哈萨克斯坦共有的,接近8000公里。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几个军事基地和拜科努尔航天火箭发射场。

俄罗斯科学院后苏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斯坦尼斯拉夫•普里钦表示:“接下来两天对托卡耶夫来说将是决定性的,他必须做出强硬回应,尤其是在阿拉木图。”阿拉木图是该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抗议者袭击了该市的商店、银行和超市。

Prism的戈德温表示,从长远来看哈萨克斯坦西部产油区仍将是个问题,上周日,最早的抗议活动就发生在这里,而且该地区有示威活动的历史。他说:“这里的人与阿拉木图和努尔苏丹的人非常不同。他们非常坚定,非常愤怒。正如我们在2011年看到的那样,他们甘愿在外面扎营数月。”

扎瑙津是曼格斯套州的一座城市,近年来因低工资和物价上涨问题而经常发生抗议活动。2011年,一场由罢工石油工人举行的抗议活动,因警方试图清理他们的营地,而演变为暴力活动。

分析人士说,鉴于抗议者的一些要求不现实,托卡耶夫可能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又或者尽管政府进行改组,但很难改革该国的统治结构。

梅利基什维利说:“新政府不太可能与前几届有质的不同,因为哈萨克斯坦执政圈中合格的干部有限。”

参考《金融时报》


user avatar   Alinej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些西方以及独联体媒体基于不同角度的深度报道,不论是倾向于哈政府方还是相对独立的西方的观察家,对于此次骚乱的一些现象,得出了很多近似的结论,说明对于此次事件的观察边界,即时对于不同观察者来说,还是边界很清晰的。

例如,都认为哈撒克斯坦虽然是一个地区资源大国,但是巨大的资源对于寡头和暴富阶层的贡献远超过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现状的不满意,对于贫富差距的不满,是导致此次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而近期的油气加价,只是一个导火索。

其次,认为哈萨克斯坦在近十年中,其实一直经历这样的矛盾冲突,本次的起因和潜在的诱导因素其实和以往骚乱的区别并不大,例如2011年,政府军就因为解聘石油工人抗议,而产生冲突,进而击毙了至少15人。因此,矛盾一直是紧绷的,且双方也是习以为常。

本次骚乱发生,引起如此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参与人数的规模远超过往,对于哈萨克斯坦这种规模的国家,超过一万人的骚乱已经是很大规模了,所以,虽然政府有过往的应对经验,但是面对这次远超记录的骚乱人数的时候,在危机刚刚开始时,不论是人力还是警力调度的应对,都缺乏合理的估计和准备,因此在初期导致了骚乱的蔓延和扩大。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俄罗斯和西方观察家都认为,这次参与的暴乱,虽然其中产生了多处极端暴力行为(例如砍头和攻击军警),但是仍然被普遍认为是属于部分极端团体基于不同利益诉求(不论境内还是境外,伊斯兰恐怖组织还是美国CIA)而引申出来的破坏性骚乱,相较于“阿拉伯之春”这种类似的社会骚乱,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1:缺乏一个关键的“社会共识”,例如,抗议者的政治诉求很松散,且缺乏重点。有要求清算纳扎巴耶夫(*例如此次的口号就是“SHal ket”),有要求资源国有化和人民化,有要求提高福利待遇的,也有要求政治改革自由化,和相应要求伊斯兰化,抗议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

2:缺乏一个抗议活动的核心人物或核心团体,虽然有不少政治诉求,但是正如1所述的那样,需求各不相近,有的甚至相互抵触。在互联网和媒体上也是各种信息矛盾和冲突。

3:过于血腥的,且无法辩驳的(发达的社交媒体和即时讯息)对于执法人员的攻击,使得抗议人群产生了明显的分裂。

最后结论,基于抗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完全成为一场缺乏“抗议重点”的骚乱。但是政府的反应是非常果断,高效和坚决的。经历了初期的挫败和震惊后,政府第一时间在媒体上软化立场,托卡耶夫宣布可能的改革,并暗示自由化。

同时托卡耶夫也第一时间动员国民警卫队和警察部队,并立刻要求集体安全组织提供外部的军事支援,而集安组织的反应是非常快速,部署部队非常高效,特别是俄罗斯空降兵,几乎第一时间控制阿拉木图机场,而这些行动极大的鼓舞了政府的士气,同时对于瓦解骚乱立竿见影。


user avatar   gu-ming-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帝到了属下独走,ngo乱搞下克上,完全管控不住自己战略触角的地步了。

普大帝瞌睡的时候给他送这么大个枕头,估计连我国都嘬牙花子看呢。

看看托卡耶夫的最近讲话里的感谢名单和起顺序。

首先是集安组织的各方当下领导,然后单独先感谢普京,接下来就是一众支持国家,放在第一的中国,后面有土耳其。

普京等于将老衲治下长袖善舞,游离在俄罗斯实际掌控范围之外数十年的哈国重新纳回势力范围。而且这波操作,没有第一时间进军变成入侵者吸引火力,而是以集安的名义鼓励哈国自己平叛,但实际的援助又早就到位,而且在后程实质的进兵哈国。不得不怀疑,即便这场足够失败的颜色革命背后没有俄的推波助澜,也肯定早被情报部门知悉而放任发生。

美国中亚布的众多暗棋一朝拔除,影响力大降不说,哈国众多独立自主的人士甚至是老衲自己谁还愿意再信美国。

而我国其实从自身影响力的发展当然不想看到一个彻底倒向哪一边的哈国。但是你美帝搞都搞成这样了,我们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美帝是真的管不住了。


user avatar   yi-wen-51-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9.12 更新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9.13 更新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 更新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一些胡思乱想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参考

  1. ^ https://covid19.min-saude.pt/encontramo-nos-no-fim-de-uma-fase-pandemica/#

user avatar   lllllzs-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




                 

相关话题

  美国为什么不对中国发动热战? 
  假如37年攻南京日军穿越45年攻打柏林战役德国守军会赢吗? 
  副连长是个怎么样的存在? 
  为什么美国海军陆战队干着最苦的活却拿着最差的装备? 
  综合看来中国和印度的地缘政治方面哪个更有优势? 
  中俄海军 10 艘舰艇同时通过日本津轻海峡,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默认同级别的陆基飞机对抗舰载机有优势?如果确实有优势,优势大约有多大? 
  唐宋时期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个能臣的努力实现君主立宪? 
  五毛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陕西省委书记要求医院能开尽开,第一时间救治透析患者、孕产妇,这对救治特殊人群有哪些帮助?
下一个讨论
俄国防部称「集安组织维和部队第一批俄军主力抵达哈萨克斯坦」,这将对该国局势带来哪些改变?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