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中科院2022年跨年演讲直播中,武向平院士表示,天眼搜索到疑似外星文明信号?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qing-yang-68-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置信度至少有3个σ才有资格叫“疑似信号”吧?现在连统计都还没开始统计,问题就宣称有疑似信号,不得不说媒体的这种宣传也太不严谨了吧?

也就是现在天眼被众星捧月,大家才对这种宣传很宽容。要是以这种方式宣传高能所的对撞机搜索到疑似暗物质信号,早就在网上被冲烂了。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武向平院士的这段演讲里有明显的错误。澳大利亚发现的那信号在2021年10月被认定为来自地球上的干扰。

2019年4月29日,“突破聆听”SETI计划接收到疑似来自比邻星的982兆赫兹无线电信号,命名为“BLC1(Breakthrough Listen Candidate 1)”,2020年12月火过一阵。那之后相关科研团队反复核查,最后认为那更可能是位于地球上的设备发出的无线电干扰,发射源可能不止一个、距离望远镜数百千米。

相关论文:

Sheikh, S.Z., Smith, S., Price, D.C. et al. Analysis of the Breakthrough Listen signal of interest blc1 with a technosignature verification framework. Nat Astron 5, 1153–1162 (2021). doi.org/10.1038/s41550-

我在 2021 年 1 月说过这件事:

BLC-1看起来是来自太空,但其频率轻微变动(漂移)的规律与比邻星附近的行星运动方向导致的应有漂移规律不同——来自比邻星b或比邻星c的信号预期会因为发射源的运动而表现出频率的略微下降,而观测到的是频率上升。
因此,该信号可能来自地球人自己的发射源,包括地面上的干扰信号在内。

FAST的口径不足以接收到来自其他恒星附近的日常电视广播之类信号。若考虑强烈的定向信号,那FAST之外的许多射电望远镜也能接收到,不会呈现目前这样的状态。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FAST需要更多经费,试图争取社会舆论支持。这个正常,NASA缺钱的时候也做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数学这边也应该学习一下这种思路,多挖掘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曝光率高,社会影响力就扩大,申经费的时候筹码就更大。也不用太拘谨太死板,大胆地说,有点联系的都可以扯,比如做极小曲面的可以说在肥皂产业中有重要应用,因为肥皂泡是极小曲面。如果FAST之后没有探测到外星文明信号,你也不能说他错了咯,毕竟科学本来就要试错嘛




  

相关话题

  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是去中科院大牛组做博后,还是去一本双一流高校非升即走当老师? 
  宇宙中真的可能存在不会说谎的文明吗? 
  中科院微电子学院和龙芯联合培养硕士怎么样?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轮双一流无新增一流学科? 
  2021 年 12 月 4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逝世,他有哪些值得铭记的学术贡献? 
  外星人来了,它们比较无厘头,一定要你在键政和游戏二者中放弃一个,不然没命。你放弃哪个? 
  如何看待 2021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 
  化学物理(chemical physics)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三体》中是否过分夸大了地球文明接触外星文明的危险? 
  如何看待最新研究显示“银河系或有36个活跃的智能文明”? 

前一个讨论
什么地方适合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下一个讨论
为何 Kʷi- 比 Ki- 更难颚化?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