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说
医生这个行业建立了许多制度来容错,但这个行业要尽可能的减少错误。
容错率既高,也低。
容错率指在某个体系中能减小一些因素或选择对某个系统产生不稳定的概率。
通俗来说,容错率就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
从行业设置上讲,允许个体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还是不小的,因为有三级查房、会诊等等多种制度保证。
从这个行业的结果来说,允许结果出错的范围就要相对小很多了,所以就会有那么多规范、政策盯着每个人。
所以对于医学生,如何避免出错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讲。
医学生阶段,以及刚就业前三年是形成职业习惯的关键时期。
学习和了解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学习操作不要一开始就掌握“捷径”,要从最规范的版本学起来;学写病历,哪怕你未来铁了心干外科,医学生阶段也建议从规范版本学起。
除了无知者无畏以外,还有一种因为熟能生巧的麻痹大意。
干临床一定不要忘了敬畏心,包括但不限于:
如果这个职业容错率低,就不会有那么多制度,规范,晨课,科会,交班,讨论,会诊,分析,多学科。
就是因为我们这帮人也会经常犯错误,才会搞一堆制度盯着你,同行盯着你,上下级盯着你。
问错了,医生是个容错率很高的职业。
假如一个住院医想给一个人做一台手术,会经历哪些步骤?
一,需要病人在专科门诊评估,有手术指征入院。
二、入院后,做一系列检查,评估由于手术禁忌。
三、这一切完成后,要科室内再次讨论手术指征与手术禁忌,没有问题由科主任同意后再发给手术室。
三点五、特大型手术还需要医务科审核。
四、手术室的麻醉医生、护士回轮流来审核,确定检查完善,没有禁忌后才能手术。
五、手术谁做也是有讲究的,哪个层级的手术,就由哪个级别的医生来主刀。
六、手术开始前,还要医生护士麻醉三方对手术方式、部位进行核查。
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病人要做一个手术,要经过七八次核查,才能正式开始。这中间是一个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按制度来,容错率非常高。
那为什么还能听说那么多左腿做右腿的事故呢?
特别忙的地方,流程走的快,容易出事。
特别闲的地方,疏于对流程的敬畏,容易出事。
好的制度才能催生出好的产品。
So,想在职业生涯少出事。
去一个管理规范,工作量适中的医院,
职业生涯才会比较安全。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