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典型的装傻充楞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不相信他连起码的经济学常识都不知道,竟然能说出“央行多印2万亿,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负担”这种小学生水平的话出来。
出生率下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很多人把原因单纯的归于高房价,我一直说高房价不是出生率下滑的唯一原因,甚至最主要原因可能都排不上号的。社会贫富差距、女性教育水平提升、女权崛起、社会观念的改变、享乐主义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生育率的因素,而很多因素是不可逆的,根本没办法改变的因素。
在见识过人口红利的浪潮后我还真希望以后国内人口少一点,说不定有一天这里的人民也能过上北欧一样的生活呢。
任泽平的说法是每年多印2万亿成立生育基金,这个还是挺合理的。他在文章里也论证过了2%的GDP用于促进生育,在国际上也不算高。不过按照中特福的福利理念,这个政策基本没可行性的。
按照任泽平的原文说法,每年央行要多印2万亿,然后10年累积多出生5000万。但是社会本来就能生1000万,政府是没法甄别出来额外出生的新生儿:你这个孩子是本来就该出生的,我就不给钱了;另一个是超额产出,打钱。
所以真的要建立生育基金,那必然是普遍福利,也就是说本来出生那部分人也能享受福利,最多也就是门槛限制。一个思路是二胎才能拿钱,毕竟平均下来基本都生一个,那就筛选出来了“本来就会生的那批人”;或者随着胎数累进补贴,毕竟一胎下滑太快了,没一胎自然没二胎,那累进补贴就相当于对不同胎次家庭的需求补贴。
就算是实现每年多生500万的目标,拿补贴的1000万人是本来就会出生的,那岂不是有1000万家庭也跟着享受了福利?假设最后只多生了一两百万人,那80、90%的受益人都不是生育补贴的目标——这部分人本来也会生育。所以在这种普遍福利的政策下,政府每年至少要白白花1.5万亿。
然而这样的普遍补贴,和我国目前宣传的中特福是背道而驰的。在中特福的理念下,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养老金、医疗、教育等少数普惠性福利政策,要发展的福利政策应该是针对性的。也就是说有需求者才能享受福利,没需要的就不应该享受福利。
如果按照每年1000万新生儿、加上500万额外出生的人口计算,每家生一个能拿到13万人民币,额外出生的人少了,还能更多,这个就很可观了。
这个发放肯定不是一次性发放,而是平摊到很多年。按照这个发放标准,一户家庭在福利期限内,每个月都可以领1000人民币。在这个补贴力度下,农村和三线以下的城市肯定有很多人愿意生。为了更有效补贴,还可以搞累进补贴,像第一个孩子每个月领500,第二、第三个领1000、1500人民币。
而2%的GDP用于促进生育,财政压力能不能承受呢?这个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中国的广义财政收入是很高的。
按照国内的标准计算,应该包含税收、基金性收入、社保基金、国企收入,按照国际标准,还应该加上公积金等福利。所以整个广义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大概有35-40%,广义财政开支大概有40%了,这个水平等同于英国、日本等福利偏薄的发达国家,财力肯定不缺。
问题在于资金来源,福利政策的钱无非是来自三条途径:一个是财政部发行国债、央行买下这批债券,也就是任泽平说的央行印钱;另一个就是财政部收税,然后来补贴生育基金,像现在《社会保险法》就规定社保基金的亏空由财政预算补充;最后一个就是人人交生育基金,可是真的愿意交的人基本没有,因为都说好了是按照生育来分钱,不像养老金要交钱才能拿。
所以其实真的要搞生育基金,还是要靠财政部出钱,也就是全民来分摊这部分钱,只不过财政亏空太严重了,就得央行帮忙兜底。
而财政部也不是没干过这个事情,现在每年财政部的社保补充预算就是2万亿,中央政府确实每年都会超支发一部分钱。那要接着搞生育基金,那财政部大概也兜得住。
社保基金的大头养老金可以减一减:毕竟现在这批人养老金这么高,以后可没这么好的事情了,分一点培养新的劳动力,很合理吧?之前减税降费也该逆转了,毕竟企业以后没韭菜割了,出点钱给韭菜浇浇水也合理吧?高收入群体也不能避税了,普通人的个税减免政策也该消除了,也就是说能收上来的税都要收了。
按照每年发放5.7亿养老金来算,砍一个零头不过分吧?我们再看看新闻上每年政府减税降费给企业让利,金融机构给企业让利,现在再还回来一点。剩下的缺口,由财政部发行一批特别国债,省一省钱肯定是能凑出来的。
所以,即使是现有财政体系下,中央政府每年拿出来2万亿补贴生育,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困难的是,这个补贴大多数受益人本来也会生育,对政府的政策目标而言,相当于浪费掉了。而之前财政预算开支必然是有政治合理性的,也有福利政策的刚性,减掉这部分开支,肯定会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在政治意义上,总体可能得不偿失。
比如养老金、减税降费的受益对象砍掉了,会产生政治损失。对于养老金来说,真正大头是以前不怎么交钱、也能拿到很多钱的人,既然能砍掉他们的养老金,那他们怎么一开始还能拿到相比贡献更多份额的养老金呢?而减税降费的背后是民企利润率低下的问题,一增税,说不定就死给你看。。。
另外一个谈的很多的问题是通胀,这个我在最后才谈,因为这个实在是没啥根据。养老金也是养没工作能力的人,支出规模已经是5.7万亿了,增速还超过10%,可是却没人拿控制通胀当卖点削减养老金。。。
所以,任泽平这个意见就是让大家领会下什么意思,真的要实行生育基金,极大程度上要缩水,那也就没什么刺激效果了。
前言:纯辩论一下,可能我是错的,对方是对的。但是无论谁对谁错的,我们都是中国公民,我们是有序言论自由的社会,也都只是多元中的一种声音,和而不同也无妨。
最近有两个新闻:
1月10日,“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内容说:“建议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一定要抓住75-85年这一代还能生的时间窗口”“不要指望90后00后”……
还有个新闻就是如下。
在2022网易经济学家年上,当被问到“是不是上职高就没有出息时”,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同意,他表示社会上的现实就是这样。所以不应该在男生还没成熟时,就把他们送到职高,而应该给他们尝试上大学的机会。
很直白的说,上职校就是没出息。
我的观点:
1、任泽平先生可能分析错了,个人认为生育提升问题和钱大无关。
如果多印2万亿,最后只可能是核心资产价格暴涨,什么是核心资产?我不知道,但是据说很多人认为是房子。
如果说印钞的结果是大宗商品原材料、核心资产价格暴涨,那你觉得这对房价意味着什么?这些钱会最后流到什么地方?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而是这种模式西方已经尝试过了,最后补贴全部是非本土的低文化人口拿了,这些人去生育,加速了另类本土人口失衡。
2、我反对唱衰分流,我支持分流,职高本科化,教育资源倾斜职高是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不应该被唱衰。
因为职教这些年才开始被重视,是起步阶段,你说目前不如本科肯定是有部分道理,但是不要去做空这个事。
从去年一系列政策来看,就是鼓励人去制造业,发展专精特新的。
这时候一个北大大佬跑出来发出唱衰的声音,何必呢?要多利好,得把这个事盘起来。
只有做大做强职高,普通人才能轻轻松松获得中产阶级的收入和生活,这样生育率的经济基础才能得到保障,而不是去学美利坚印钞2万亿。
下面开始详细说一下。
对任泽平先生的提议方面:
我的观点就是,低生育率本质是文化原因。
大家可以去查查资料,你去看看高生育率的国家都是什么国家?都是非常穷的国家好吗!
——非洲穷国、阿富汗等等,就是典型。
那些说贫富差距和生育率有关系的人,就是打死也不愿意承认这个实打实的数据。
类似北欧、日本、新加坡都是生育福利非常好的国家,没一个生育率高的!日本、新加坡极限补贴的结果,也就是提升了一点点。
再比如新加坡生育率几乎是全球最低的,本地人直接有公屋政策,住房根本不是问题。
说补贴可以多生,本质就是走北欧、日本、新加坡模式的老路。这个模式已经被证明没有用了。
现实是什么?
——现实就是核心问题是生育意愿,而不是条件。
年轻人不愿意为资本家的繁荣去生育,你说再多,给再多,也没有用。
而且人家真正要的价格,你也给不起。
在B站,很多人强行把生育率问题和阶级问题挂钩。
但是只要我们去查列数据,就可以很清楚的证明一件事,生育率和经济、福利、社会平等度是完全没关系的。
但是如果这么说。
这些年轻人马上就炸锅、直接骂街、开始阴阳怪气,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我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吧,很多人不敢说,我来说。
因为他们把生育当做了一种现代化的“罢工”模式。
我这么说,不是说我支持贫富差距有理。
我认为:这是两个大问题,要二套解决方法。要共同富裕+文化改善。
而部分类似知乎、B战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只要一个解决方法,就是给我阶级跃升。
下面开始解释上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因为科技爆炸,生产力极度发达,导致很多普通人享受的生活,比古代的帝王还舒服。
现在普通人的吃穿住行,在古代都是奢侈品,这就是科技代差导致的。
古代普通人没机会天天吃肉、没机会夏天吹空调、天天还有丰富多彩的手机娱乐。
古人大部分都是种地或者放牧的。
如果他们的农产品、畜牧业遇上个天灾人祸,那真就是颗粒无收,搞不好连盐巴都吃不起。
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古代农民起义造反,是真的背水一战。
人家是真活不下去,真要拼命了。
而现代社会以后,特别是发展起来的国家,类似古代这种农民起义就越来越少了。
在发展起来的国家内,就是要饭的,他攒一下钱,也能时不时去吃个鸡腿饭了,绝对的生存底线被大幅提升了。
千万不要小看鸡腿饭,对非洲穷国或者古代人来说,吃白面也是奢侈的,更别提还有肉。
人性是非常现实的,只要日子还能凑合,人性就是躺平。
李自成当年造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次被逼以后才造反的。
但凡能有机会凑合,谁愿意去干掉脑袋的事情?
现代工业化还发明了马克沁,这玩意大幅提升了农民起义的物理成本。
以上就是为什么全球发展起来了的国家,容易出现躺平的人。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对全球迷茫的年轻人来说,就是个鸡肋的心态。
饿是饿不死的,肉有的吃,娱乐还挺丰富。
如果不老实,有什么什么想法?
去看了看马克沁这一梭子,感觉水太凉,想了想还是算了...
但是在阶级跃升的思维下,又感觉自己人生毫无希望。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拒绝生育吧,你们牛,我玩不起我不玩了!
这就是为什么相对发达、富裕的国家,总是生育率比阿富汗这种穷国低的根本原因。
以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如果有强大的生育意愿,多努力一下,生5、6个完全没问题,但是...
为什么要这样呢?
哦,我咬牙苦一苦,给你资本生一大堆,做燃料?
我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中国人完全生得起,只是在效率经济下,大家都是阶级跃升逻辑,没人可以说服别人给自己生“韭菜”。
你想上去,那凭什么我来燃烧?
这也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新加坡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怎么补贴生育都没有用。
因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利己的精神,多生育利好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体。
任泽平先生说要补贴生育,我说行,你给我一个亿,我保证生十个。
在效率经济的逻辑下,你给不起的,你的二万亿,连普通人的牙缝都塞不满。
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本质是效率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
社会生育率高的就两拨人。
一个是巨富,你看看香港豪门,很多生好几个。
一个是绝对的社会底层,以前不是有个广西表哥的新闻吗?人家家里一穷二白,就生了一大堆。
人家真正穷人和中产阶级不一样啊,人家不图阶级跃升。
很多中产阶级一看这个新闻,说生这么多,补课得多少钱啊,大学学费怎么办啊,以后岂不是得去大城市买几套房子啊...
然后就开始论证怎么怎么生不起。
这就是中产阶级思维,你是以阶级跃升为前提的,你觉得的必要跃升花销,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存在。
所以人家不需要压缩子女数量,来堆积、集中化教育资源。
现在全球生育率都在下降,本质就是大家都在想踩着别人上去,没人愿意多生孩子去做大市场的。
而越是这样,很多人就越渴望上去。
以此来应对全球市场缩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不是扩大人口。
——最后就是极度内卷。
我们都知道解决全球经济下行的方法是什么,那就是只有人口循环、扩大,市场才能变大,才能再度全球经济腾飞。
如果大家都不生育,你以后做什么行业都是前途增量黯淡的。
因为市场只会不断的缩小,没有任何增量,而越是这样,很多人就越是渴望踩着上去。
这就好像,一个小学题目。
题目: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请你又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说说你的办法是什么?
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类似的事例。
【答案】
方法:5个小球排好顺序,然后按顺序依次取出。
这个小实验说明了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生活中比方很多人出电梯,不能一涌而出要有序进出。
所有人都知道,大家都多生孩子,下一轮经济才能增长。
但是大家都不想做底层,都想最先出瓶子去,结果就是全部堵死在了瓶口,也许有少数可以冲出去吧。
这个瓶子困局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你玩效率经济的话,这个事永远都是无解的。
因为谁都不是傻子,谁都是有自己的利益的,要人家替你当燃料的价格,你也是出不起的。
这是效率经济的死局。
唯一的方法就是强调集体主义精神。
人踩人的阶级跃升概念,本质是资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弱肉强食,一将功成万骨枯。
只有金字塔社会,才存在“跃升”的概念。
所以我才说,这是文化原因。
对姚洋先生说的方面:
我觉得地要休耕、海要休渔,市场经济也要要维护的,机器转快了容易发热,歇一歇散热也很重要,才能继续。
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不应该相互否定。
都是为伟大祖国经济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之前我们发展了这么久的效率经济,就一定会被西方影响,出现人踩人的“阶级跃升”思维。
真正要恢复生育率,就要强调人人平等、劳工神圣、工农最伟大、无产阶级最强大的概念。
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现在不够神圣,得更神圣,这样生育率才能上来。
工农阶层就是大多数普通人。
普通人要有主人翁意识,就得有社会地位。
要有社会地位,就先得有文化地位,才能有随后的社会资源全方位倾斜,人有尊严了,开心了,生育率才能提升。
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为什么现在你不愿意做底层,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江歌?甚至很多人不喜欢伟大的雷锋精神?
因为今天社会的现状就是,如果你进了技校、职校,就被打上了失败者的烙印,而成功者的模范,被资本描绘成为了他们需要的单一形象。
即考上名牌大学,理想的专业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然后成为办公室的白领,最后去大城市好地段买个学区房。
每一步都是基于鄙视底层的,每一步都是巨大的花销,这样消耗到最后,总有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
这就是绝对效率至上的价值观,我不认为完全是错的,但是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回忆一下,曾经毛主席时代,我们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当时有人会觉得伟大的工农阶级是“屌丝”吗?
当时人会觉得雷锋可耻吗?
那时候人人都争做雷锋啊!可做雷锋赚钱吗?甚至可能赔钱!但是为什么大家愿意?
因为对社会地位认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没有建国初期的人口积累、公有制建设打的基础,就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增长。
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的回归,大家都来为社会奉献,这样才能给下一轮市场经济腾飞打基础。
大家都愿意做雷锋,和钱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关于文化、价值观、社会地位、重视程度的问题。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为了培育民族企业,我们给了企业家很高的地位,客观来说工农阶级是负重前行了的。
现在我们的企业家已经发展起来了,甚至有点,怎么说呢?
就是躺平了的感觉,很多老板不重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不去多学习,动不动就折腾员工,说到底还是过于倾斜老板这边了。
是不是应该强调一下劳工神圣的时代了?(这几年政策是这样的趋势,国家很给力)
中国生育率最高的时代,不就是劳工神圣、工农阶级神圣的毛主席时代吗?
给工人阶级社会地位,重新回归一下,强调一下,这样生育率才能回来。
回来以后下一轮在发展效率经济的基础也就有了。
集体主义积累动能,效率经济发展经济,然后经济发展以后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透支,就需要又开始强调公平和集体,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啊。
而这种集体主义的“文艺复兴”,必然带来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阵痛。
比如传统的大学本科社会地位、教育经费、人才分配等等,都会往职校分配,甚至职校可能会高于本科的资源。
当然不可能一瞬间就超过,因为倾斜过去有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就是正在发生的。
先分流,然后开始修改相关职业教育法规,后又提出要建设职业教育的本科、985、211等等。
我知道很多很多人很错愕,会觉得姚洋先生说的对,确实职校就是“废物”的聚集地啊,谁傻谁去啊。
那是因为你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轮,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龙王归位。
以后不会再是无序扩张的资本盛世了,没有这么多人上人了,对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来说,没有人上人才对我们很重要。
以后是全国人民热血沸腾建设祖国、建设地球的时代来了。
实体经济才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我们需要的就是更多更多的大国工匠!需要更多愿意为了祖国无私奉献的人。
至于为什么会愿意为祖国无私奉献?这就是公平问题了,当年铁人王进喜也没拿够拼命的钱,但是他还是拼命了。
因为在集体主义社会,你会认为全社会都是你的财产,你作为工人傲视群雄,社会地位极高,俯瞰苍生,自然愿意“死战”。
如果一个事情是私人的,不是中华民族的,你愿意干吗?除非给钱,否则没戏。
只有这个事是国家的、民族的,你干成以后功成名就,永载史册,你兴不兴奋?很多人就是很兴奋的。
甚至发展到悟道后的状态,会愿意为了集体连名都放弃,愿意一辈子默默无闻,深藏功与名。
这就是价值取向、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之前看见姚洋先生说:
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5000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14%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我不太认同,我更倾向于董明珠的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1万元/月。
5000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这个事论点,可能有待商榷,因为闷声发大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超过这个数的收入都是被各种方式隐藏了,并没有被计算。
要共同富裕,对更富裕的阶层展开合理的征税是很重要的。
至于具体怎么做,由国家定夺,我相信国家强大的智慧一定会做出最合理的规划。
但是就对富人不要过度征税这个事,我觉得不太好。
现在很多人活得缺乏尊严,一方面是缺乏该有的文化地位,镜头对准他们太少,一方面是缺少工薪阶层的福利。
我不赞同任泽平先生说的印钞解决生育问题,因为这可能会救了很多房企。
而真正要解决生育问题,就应该看看我们生育率最高的年代,伟人时代工农阶级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现在中国正在产业升级,很多老板是水平真的一般,需要资竞一下,卷一下。
就好像加入RCEP可以倒逼国内企业升级一样,加强富人税收,提升工薪阶层待遇,加强劳动法,资本的用人成本就会上升,上升以后就会产生倒逼老板工作更努力提升自己水平的结果,也就是资竞效果。
只要中国千万老板的水平都大幅提升至马斯克这种类似的创新水平,我们对美国的科技优势才能更加强大。
才能有更多创新型企业,相比员工躺平,老板、企业家躺平才是一个民族的悲剧,需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动力。
而中国的整体经济现在也在往脱虚向实的方向发展,把原来属于类似姚洋先生所在本科的资源,一部分倾斜给职校,才能让职校超越高中,发展职校的清华北大,这都是国家鼓励的大方向。
我们需要理解,而不是有点酸溜溜的唱衰。
我相信一个工农阶层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来临,这是势不可挡的。
要思考根源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意思。
我支持工人阶级伟大,所以我支持资源倾斜职校,支持集体主义精神文艺复兴,现在就是开始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大力度。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所谓没有生育意愿,是一个伪命题。
没有生育意愿,是当前法律框架和分配机制下没有生育意愿。
当然的政策,你让谁来都没有生育意愿。
结婚成本那么高。
不结婚,生孩子非法。
孩子养育成本那么高,什么都商业化。
孩子教育成本那么高。
教育出来,赚钱不容易。
赚了钱,没有孝文化,不给父母用。
父母还得被啃老。
这种情况,生育意愿高才是坏事。
中国人传统多子多福不是观念问题。
是当时的经济和法律支持。
皇权不下县,你不多生孩子,尤其是能打的男孩,是要被欺负的。
你生了孩子,有钱教育,没钱不教育,有口饭能长就行,养育成本就低了。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大孩子能看小孩子,母亲才能生这么多。
家里有地,孩子能干活。
家里没地,孩子的收入父母有所有权,一直到孩子结婚分家才独立。
父母可以享用孩子的劳动成果。
有礼法,有孝文化,有法律。
孩子不能忤逆。孩子不孝被宗族和社会所不容。
有这个环境,才多子多福。
否则古人也不生。
1975年生第一胎的时候,社会环境还不是这个环境。传统观念还比较强。
现在1975年的人也不愿意生。
生育问题。
需要政府买孩子。
放开单身生育合法,单亲妈妈政府养。
结婚成本高,不结婚就是了。
生出来孩子,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国家都包了,国家还给单身妈妈发福利。
单身妈妈不用工作,在家照顾孩子也能拿到当地社平工资。
不生孩子的去996打工生活吧。
这个钱,从不生孩子的人抽税。从公司身上抽税。
公司也不用有什么产假了,不用歧视女员工了。
女人不愿意生的,不用结婚生孩子。
女人愿意生的,辞职回家生孩子照顾孩子,政府养着你。
男人愿意要自己孩子的,结婚生。政府给你补贴养孩子。
只想爽,不想要孩子的。交税给别人养孩子好了,你爽了,让单亲妈妈生,那你交税好了。
发4万块人民币就能多一个孩子,中国的经济学家……
ps:新加坡生一个孩子差不多是4万人民币现金加30万人民币非现金福利(教育基金、所得税折扣……),还不算成年后组屋这个礼包。看看生育率……
我觉得任教授就是想说多印钱,但说出来一来怕被批,二来怕抓不了眼球。所以就拿现在很多人关心的生育问题当幌子了。
正常情况,谈论怎么鼓励生育正常,需要发钱也可以。但正常人想生育奖励钱会怎么想?当然是财政拨款啊。
说白了,每年财政那么多钱,怎么花?当然往重要的地方花。如果你觉得基建重要,就多花基建;觉得国防重要,就多花国防;觉得农业教育之类的重要,就多补贴农业教育这些;觉得生育重要,就补贴生育。
反正每年财政这么多钱,往哪里多花点,是完全可以讨论,可以说道说道的。你说花生育多点,不管是否可行,至少讨论完全没问题。
但是,印钱发算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印的钱不管你最初给谁,最终一定是进入市场流通的,不管是股市楼市,还是一般商品里面,反正肯定不会一直呆在银行里。所以印钱两万亿那是什么?
是通货膨胀。
不管你最初给的是不是多生子女家庭,最终一定是造成社会通货膨胀的。快速通货膨胀的危害就不用说了吧。
当然,社会上突然钱多了,也不一定就快速通货膨胀,比如说有专门地方能容纳这些钱,那就不会给社会造成快速通胀,造成社会问题。
但是,能容纳这些钱的池子终究不多,目前实践有效的也就是——
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楼市。
所以转了一圈,我觉得任教授是个义气人,对得起老东家给的那份高薪。
1月10日,任泽平给大家捅了一个大新闻。他在微博上称,央行应多印2万亿元建立鼓励生育基金,用10年时间可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
随后梁建章也进行了呼应,认可了这种办法。
不出意外,二人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为啥被骂?因为大家都知道多印2万亿是个啥意思。钱多了2万亿,但商品不变,结果自然就是通货膨胀。
大家的生活已经很难,为什么还要折磨自己?所以这二位找骂,很正常。
不过他们挑的这个话题——怎么样能提高生育率,很有意义。
咱们拿他们当引子也来思考一下。想明白这事,首先得明白生育率为什么上不去。
是没指标,是不喜欢,还是生不起?
没指标?
2019年的1465万新生人口里,有超过59.5%是二胎,竟然比首胎还多。
二胎已经如此卖力,但结果却是新生儿数量仍然还是连年下降,说明大量生育人口放弃了首胎指标。
是不喜欢?
要知道生殖繁衍可是物种的本能。不管你高不高兴,人再高级、主观能动性再强,也得服从物种的进化规律。
而能让现代人能够抵御住基因的力量,进行自我毁灭的,一定得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力作用。
那么是生不起?
BINGO!答对了。
时代财经曾经以中产家庭为例,按高端和大众两种养育路线算了一笔账。
结论是普通大众家庭从怀孕到养育孩子到15岁,花费接近52万;而高端养育,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与教育,则约430万。生一个孩子相当于背负了一个20年的按揭。
这才到初中,还没算将来买房之类的生活负担——众所周知,买房是个大数。
这还没完。
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事,怕的是钱解决不了的。
比起可计量的生活成本来说,挑战更大的是难以计量的责任感。父母有了孩子,都恨不得把全世界最美好的事情给了他。
按揭还有个数,但养孩子没有数,你会顶着自己的天花板来养育他,就这还要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显性和隐形的巨大成本,简直就是完美的避孕药。
所以,当把影响因素都拆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人不生孩子不是因为没指标,也不是因为不想生,而是因为生不起。
因此,生育问题不是指标的问题,也跟生孩子的成本没关系,而是养育成本太高的问题。
这事也可以反过来想,生一个孩子奖励一千万,你觉得还用讲道理吗?
大家肯定是有指标要上,没有指标,创造指标也要上!
所以,说到底生育问题是个经济问题。
那么解决生育问题,就得靠投入。靠冥想和精神鼓励,人是不会自动怀孕的。
投入就是花钱。只要有人能够把养育成本解决掉,生育意愿自然就上来了。
那么花谁的钱?谁的钱那么富裕,能够转移支付给生育人口呢?
经济体系里有三大市场主体,企业、个人和政府。
既然要花钱,这钱就一定得出在其中一位身上。
企业吗?
利润是从生产循环中出来的。而企业是生产流程的组织单位。
如果企业创造出足够的利润,那么可以用专项税费的方式,来填补养育成本。
但在现在这个经济下行阶段中,企业在转轨转型和疫情的三重打击下天天处在濒死边缘,能活下来不跟社会添负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让它再出钱补贴生育,这不现实 。
个人吗?
个人虽然是一大类市场参与主体,但其实跟企业情况是一样的,大家只是在利润分配的不同位置而已。
企业要是没钱,那么个人也没钱。
所以你让个人出钱补贴生育,也不现实 。
那么就只剩下政府了。
政府有钱吗?
政府财政年年赤字,至少账面上也是没钱。
那么就只剩一个办法了。对,就是你猜到的,那就是印钱。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任泽平梁建章的“印钱鼓励生育”了。
社会资源就这么多,你投入到这里,那里就得亏一块。
算经济账只是一个数字,但算政治账就得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得考虑利益分配和利益驱动的问题。
既然谁都不愿意出钱,那就只能是印钱。
这就是二位的逻辑。
所以,大家看“印钱鼓励生育”是在就经济说经济,而这二位其实是在讨论政治经济学,在看怎么样能够用再分配的方式把事情办了。
当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曾经就财政改革有过激烈的争论。
王安石想通过“理财”来充盈国库。
但司马光的反对相当有力,他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这就是说,天下之财是有数的,不在民则在官,你的理财会让百姓受损,危害甚至比加税还严重。
现在生育问题也是同样。你不花钱,这事办不了;你要想把这事办了,就得让百姓受损。
那么,究竟能不能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幸好现在的经济体系不同宋朝,所以还真其他办法能够两全其美,比如印钱。
印钱既不用企业和个人掏钱,又能够增加生育基金,一举两得。
所以任泽平才说:
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最有效可行。
理解归理解,但我并也不认同他们的方案。因为这些对生育问题的讨论都聚错了焦。
人口数量并不是最紧要的问题,人口质量才是。
眼下遭遇35岁危机的人大把大把,明显人力过剩。你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谁敢生呢?
难道生出来就是让他们去体验社会淘汰吗?
所以当务之急是把眼下存量的这些人力用好,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发挥好了,他们都是人力资源;发挥不好,这就都是社会包袱。
人口始终处于创造财富的增量过程中,他自然就有生育能力;人口始终处于消耗自己的减量过程中,他自然就会拒绝生育。
让每一个人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让每一个人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就是对养育成本和生育意愿的最大支持。
欢迎关注塔哥FRM:
讲真,如果支持无力抚养婴儿 可交国家养育,每年能多生不少.就就看人流手术普及到什么 程度就知道了.
当然这在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这“经济学家”,之前在恒大,结果恒大一通操作猛如虎,现在欠两万亿的债没法还。
然后,又开始忽悠央行多印两万亿,为了大家生孩子。
你品,你细品。
要我说,人少了,别的行业会怎样都有悬念,唯独房地产是铁定要完蛋的。如果一家人四个老人两套房,爸妈一套房,那么他们生两个孩子,房子依然够用。不是说老人走了留下遗产,而是第二代以后要两头跑照顾老人,很有可能空一套房。小的那个结婚晚点房价可能就落得很低了。
所以某些经济学家看来,不仅要多生,而且要尽快多生,晚了就来不及救主了。
这是行为艺术,在谈“屋里太闷,要炸掉房盖通风”的事。对行为艺术讨论“可不可行”,是更大规模的行为艺术。
对生孩子算这种经济账,你可以预期要出现奇葩对比:
每年 2 万亿元经费、持续十年,让“比较年轻的中年人”负责多生 5000 万人,平均每人 40 万元,按他的设想还要按月一点点发。印这些钱造成的通货膨胀之类另算,孩子的后续成本在至少十几年间由家庭和纳税人承担。
十九世纪,奴隶贩子在非洲搞个黑奴的成本价约为当年的 22 英镑,按金价约合现在的 55000 人民币元。黑奴的后续成本由黑奴的劳动产出承担。
赤裸裸地搞“国家掏钱买大家生孩子”是一种悲剧,建议让日本之类先试试“新建一套公务员岗位来搞社会化抚养”的效果,不用着急在自己身上试。
人们生孩子可以有“国家会给钱,没多大负担,添一双筷子啦”之外的理由,例如喜欢孩子、喜欢人多热闹、梦想获得天伦之乐(低情商:养孩子防老)、家里有额外的食物产出、想要播撒自己的基因。“家里有额外的食物产出”可能是这之中相对容易的,可以打着环保的旗号搞点自动化的家庭用食品生产设备(太阳能小球藻养殖箱、黑水虻有机垃圾处理箱之类)卖给欧洲国家、日本、南朝鲜什么的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