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遇到事情,一般是先处理情绪,还是先处理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zhu-jing-zh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应激事件和情绪,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大多都知道应该先解决应激事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应激事件,以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先稳定住情绪来面对应激事件。这个时候,说解决事件,无异于空谈。

以青少年举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初小阶段孩子冲动自杀的占比特别高,到了中学阶段孩子选择自伤行为的比例升高,到了大学阶段则趋向于选择成瘾行为来缓解情绪(精神活性物质/游戏/性)可以看到不成熟的性格容易出现一过性的强烈情绪,这个时候不先处置情绪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而在成年人,依然有不小的比例会如此,究其原因。常见的有成长的各种影响导致的人格塑成缺陷,比如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冲动型/边缘型),另外发育谱系障碍会呈现对于应激事件短暂而强烈/持久而缓慢的情绪反应。

这两者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面对的事件可能是基于自身能力无法处置的,如果要帮助他们既需要安抚情绪,也需要教会他们应对事件。否则容易形成不良的获益机制。


user avatar   dr-mengran-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棒的问题!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来非常简短地回答一下,这里就不引用研究文献了。

我专长做边缘性人格障碍症BPD,长期的情绪失控是BPD患者最核心的病症,也是治疗特别是辩证行为疗法DBT的关键。

这个问题我经常碰到,要么是BPD患者本身会问,要么是BPD患者的亲人家属会问。遇到情绪时到底应该怎么办,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处理?总的来说,要看个人情况。

重点:不同人的情绪敏感度不同(emotional sensitivity)。

我们可以笼统的把人们分成两类(大部分由遗传因素所决定,部分受到后天环境影响):

  1. 情绪敏感度高的:这类人并不需要太多的刺激就会体验到情绪,一旦体验到情绪强度非常高,而且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后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平静下来。一般来说,这类人群冲动性也比较高,在体验到强烈情绪时容易做出一些冲动性的行为,来缓解/发泄自己的强烈情绪,比如发怒、说出伤人的话、砸东西、冲动购物、暴饮暴食,甚至严重到自残、毒品使用、自杀等。很不幸的是,这些冲动性、破坏性的“问题行为”往往受到环境的强化,会不断继续甚至加强。
  2. 情绪敏感度低的:这类人一般情绪上比较稳定,不容易会体验到高低起伏的情绪,思考比较理性机械,遇到事情喜欢直接解决问题,非常实际,大家在生活中称之为“神经大条”。也不是说这类人完全不体验到情绪,但他们体验到的情绪强度不高,不会受到太大的困扰,也不会严重影响到他们解决问题、理想思考的能力。情绪上来了,也不需要做什么,等一段时间就过去了。

如果你是属于第一类人,情绪比较敏感,那么你需要走这样的程序:

体验到强烈情绪 肯定情绪(validation)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但如果你是属于第二类人,情绪不敏感,那么你最有可能是走这样的程序:

体验到强烈情绪 发现问题(identifying problem)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但是最让人头疼的情况是这样:

一个情绪不敏感的人和一个情绪敏感的人在一起生活,可能是情侣中男朋友不敏感但是女朋友特别敏感(也有可能是女朋友不敏感但是男朋友特别敏感),或者是孩子特别敏感但是家长完全不敏感。

这样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因为不敏感的人会这么“帮助”敏感的人,他们认为对方和自己是一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认知偏见),认为对方需要自己帮助去“解决问题”。

咱们拿一对情侣来打比方(性别可以随意对换):

女朋友:我上司这样对待我,我很伤心难过,同时我非常自责和内疚,为什么我这么失败?为什么大家总是这样对待我?

男朋友:这明明是你上司的问题,又不是你的问题。不如我们换个工作吧?找个更好的环境?

女朋友:你有在听我说话吗?今天出了这件事情,我情绪已经很低落了,连你都不理解我。

男朋友:我怎么不理解你呀?同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你上司的确有问题呀?你要么就忍着,要么就换工作,这个问题不复杂啊?

女朋友:你根本不关心我!你知道我现在有多难受吗?你总是这样对我,我一遇到负面情绪,你就想要把我打发掉!你就见不得我有负面情绪!我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男朋友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男朋友:我这不是帮你在解决问题吗?我就是看到你这么难受,才来想办法帮你改变现状啊?这不是关心你是什么?

然后这两个人就一直吵下去了。。。都觉得对方有问题。

但问题是两个人的情绪敏感度不匹配,两个人面对负面情绪时的应对方式不匹配。这不代表两个人不能在一起生活,但这两个人必须更理解对方,在两个截然相反的情绪应对方式之间找到一个中间点。

男朋友遇到女朋友的负面情绪,马上跳入到“解决问题”中。

但是女朋友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她首先需要的是“肯定情绪”,然后才是“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可以给予对方所需要的“肯定情绪”,可能对方可以自行去“解决问题”,并不见得需要我们帮助对方去“解决问题”。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对方其实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为当下对方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他的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活动遭到抑制,他没办法进行有效的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

请注意:肯定别人的情绪(emotions),并不代表我们要肯定别人的认知(cognitions)。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可的是“对方现在体验到了强烈的情绪”,但是针对这些情绪背后的一些并不符合事实的认知,我们不需要去肯定和认可。

打个比方:某人给好朋友发信息,但是过了一天还没有收到回复。某人认为“我的好朋友不在乎我”,进而体验到“抑郁”、“羞耻”、“愤怒””焦虑”等情绪。我们可以肯定对方体验到了这些情绪,对方现在很不好受,但不代表我们要认同他的认知,我们并不需要说“是的,你的好朋友的确不在乎你”。



所以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情况重新演练一遍:

女朋友:我上司这样对待我,我很伤心难过,同时我非常自责和内疚,为什么我这么失败?为什么大家总是这样对待我?

男朋友: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你的上司今天在团队面前批评了你,你一定很伤心难过,谁想被自己的上司批评呢?(同时给女朋友抱抱)

女朋友:是呀,我就是感觉自己特别失败。为什么我上司总是觉得我不好?我好失败。

男朋友:我记得你之前有提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他的确经常批评你,我记得你说过他对其他人也是这样,特别的刻薄和负面。如果我上司也是这样对我,我也会怀疑自己,会很有挫败感。

女朋友:唉,是的,我都忘记了,这样的情况最近的确经常发生。而且今天不仅是我被批了,其他几个同事也被训了一顿,比我还惨。这个地方感觉待不下去了!

男朋友:听起来好像是这样啊,如果他一直这样对待员工,谁会想在这里待下去呢?你有想过换个工作吗?

女朋友:肯定有啊,我就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感觉好迷茫。

男朋友:不如我们一起来上网看看最近有怎样的工作机会?

女朋友:好的。

这样就可以有比较好的结果,关系质量也会更高,因为女朋友的情绪需求被满足,男朋友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男朋友解决问题的需求也被满足。

其实很多时候,不少精神疾病(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就是先天的情绪敏感加上后天环境里家长非常不敏感、不断“否定”孩子的情绪体验所导致的结果。有的时候创伤经历比如儿童虐待或者亲密关系中的虐待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情绪否定”,进而导致精神健康上的问题。

说起来简单我们需要“肯定他人的情绪”(validating others),但是做起来的确不容易,需要有耐心,需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需要有智慧(wise mind的技巧),而且肯定他人的情绪作为一种技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当然最好是可以“肯定自己的情绪”(self-validation),因为我们不可能总依赖其他人来肯定自己的情绪,别人也不一定可以一直做到,别人也会有自己的情绪。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处理情绪。

不处理情绪,思路就会陷入感性的认知,而不是论理的认知。

这时候,对于事情的很多判断是偏颇的,情绪化会放大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使注意力偏移到非主要矛盾。

如果事情不是立刻需要解决的,先用时间平复情绪,然后再去分析事情的方方面面,找到症结所在。

在带着强烈情绪去进行处理问题的时候,其行为往往是为了安慰或者平复情绪,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且情绪会使相关性归因伪装成因果,从而使博弈策略的客观性消失。

所以,先处理情绪。

这很重要,很多人在情绪自洽下所表演的“伪理性”会成瘾,进而积累长期博弈的失败率。

供参考。




  

相关话题

  有没有什么缓解情绪,调节状态的办法? 
  一切都好,唯一就是,“无意的刀,扎人会不痛吗?”?一个迷茫男人的求助? 
  你现在丧吗?为什么上了大学会莫名其妙很丧? 
  你不开心的时候是如何发泄的? 
  共情能力太强,对情绪过于敏感怎么办? 
  有哪些决定当时看起来很小,后来发现意义重大? 
  我是一名全职妈妈,忙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冲孩子吼发火,然后又后悔,我该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成绩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后的不确定感越强? 
  怎么能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你不开心的时候是如何发泄的? 

前一个讨论
我老公有重度抑郁的倾向,搞得我很累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没有一本出土的古希腊时期的书上写着“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这是否证明古希腊没有亚里士多德?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