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苏联守住莫斯科是奇迹吗? 第1页

  

user avatar   38-91-90-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军事上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确实是奇迹。

对比一下双方的军事情况基本就知道了:

台风作战开始时,苏军的前方部队已经在开战后的3个月里损失殆尽,损失最大的不是士兵,因为大扩军的原因,大量士兵其实并没有接受太多理想的训练,而是大批中底层军官、技术兵种人员等需要时间和实战培训、但同时又需求很大的人力资源;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好不容易搜罗起来的这两类人员,在台风作战开始不久就损失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里。这个损失直接导致苏军缺乏战役预备队所需要的机动和反击力量。

由于前3个月的巨量损失,尤其是卡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损失,苏军基本缺乏组织机动的运输手段,这导致苏军只能坚守阵地,难以进行后撤和战役机动等正常战术动作,因为没有汽车等设备,后撤就意味着抛弃大量人力无法携带的火炮、后勤物资等,不利于后续防御阵地的布设。

以上两个因素直接导致苏军的防御体系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只能期待德军进攻苏军设防的地段,一旦德军突破苏军防线、苏军无法调整防线的话,则很容易被德军绕道莫斯科以东,然后包围。这种防御势态是容错率相当低的,尤其在维-布战役之后,可以说苏军完全没有任何再犯错误的余地,

相比之下,德军3个装甲集群都具有高度机动性,尤其在经过2个月休整后,尽管数量不如开战时,但出动率已经比斯摩棱斯克会展后大大改善。更不要说此时的德军经历了几次大的胜利,无论是战术能力还是自信心,对比苏军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苏军能够坚持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死战不退,“身后就是莫斯科!”在德军机动部队的必经之路上顽强防御,逐层消耗德军机动部队的突击能力,使之终于无力对奄奄一息的苏军防线做最后一击,迫使德军决定在12月5日转入就地休整,以调整和补充战斗力。

实际上现代军队中,编制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它决定了部队能发挥多大的战斗力,德军面临的问题就是连续2个月的密集突击和攻防,导致单位编制内的部队损耗巨大,无力继续作战。如果德军获得了调整的时间,也就是5天左右,其实德军仍然可以尝试发动进攻。

但12月5日,苏军以西伯利亚的新生部队为主力发动了反击,击溃了德军的正面防御,使得德军没有时间调整部队,混乱之下也无法有效集中剩余力量反击,不得不撤退。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皓才刚上位四个月,这俩就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杀死了。与孙吴的体制有关,还是孙皓有什么过人的权斗技巧?


  

相关话题

  苏联红军有没有一战高级将领?比例多少? 
  如果让你代替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总书记执掌苏联,你会怎么做? 
  如果1944年春季德国拥有了十架四代机,战局会如何发展? 
  想问问,就是将大和最后一战换成同等数量的剑鱼,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很多人提苏联大饥荒,而很少有人提美国大萧条饿死几百上千万人? 
  苏联(俄罗斯)90年来是否都没有发展成型的轻工业? 
  莫洛托夫为什么能取代李维诺夫成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 
  为何苏联叛逃美国者很多,而美国叛逃苏联者寥寥无几? 
  如果保卢斯不遵守希特勒的命令,曼斯坦因元帅能救出第六集团军吗? 
  日本拿下满洲后用海军抢南洋各国,而不侵略中国汉地各省,有了石油橡胶以后有没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前一个讨论
毛文龙统率下的东江镇,究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并取得了怎样的功绩?
下一个讨论
李自成是哪年起义的?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