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得多说点儿好听的:
1、不多不多,实在吃不完咱也可以打包~
2、应该的,我还怕点少了呢~
3、没事儿,咱多吃点儿,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4、不多,咱每样都尝尝看~
5、还行,他们家菜比较精致,分量不大,应该能吃完!
没事,今天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难道不是“每样都尝尝”嘛?又要骂杯水主义了。
别整稀奇古怪的回答了,职场上本就是人情世故。
请老板吃饭,说明你有求于他。老板也不是傻子,既然愿意来说明对你还算认可,这就很Nice。
老板跟你说的客套话,你还回去就行。
难不成还真要说:没事的老板,吃不完我打包回去给狗吃?
第一回答:
老板,今天能有幸邀请到您挺开心的,也感谢您给机会一起吃个便饭。也没点多少,都是家常菜,您尝尝看合不合您口味。
第二回答:
真没点多少,老板。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工作上的照顾和包容,今天这顿饭没什么意思,就是单纯的向您表达谢意。
第三回答:
老板,这还多呀?您平时请我们吃大餐的时候可眼睛都不带眨的,今儿个没必要替我省钱。
而且这都是家常菜,没多少分量的。您尝尝看,真吃不完我打包也不能浪费呀。
说句实在话,老板一般都不愿意让员工请吃饭,毕竟段位在这儿呢。
所以,对于老板的客套适当回应即可,既不需要阿谀奉承,也没必要恶意讽刺。
老板不管如何肯定会客套,老板这种人情商肯定在线,自己不管如何也客套回去,即使点来满汉全席,桌子上的菜堆成山,也一样要说“没有几个菜,老板将就着吃”,很简单的。
没事请老板吃饭,是一种没什么意义的行为。
既然你都请人家吃饭了,说明人家能给你提供一定的利益。
既然能给你提供利益的人,人家不会差这一顿饭。
另外,不同的领导,性格也不同。
以前我工作时候的领导,是个豪迈爽快之人,他这辈子最厌恶虚伪逢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我记得当年我请他吃饭,点了好像8个菜。
他就问我,你跟朋友吃饭也点8个吗?
我说我跟朋友吃饭,都吃臭泔水餐厅,你不是管我吗,我怕给你点少了,你觉得我不给你牌面,日后给我穿点小鞋啥的,那我不就拉了吗?
这老灯笑的嘎嘎的,之后还行,基本上都可以,不过话说回来,我俩不算完全的上下级。
只能说是一种合作关系,我要跟他呲牙,他也得蒙。
如果是女领导,就多夸其年轻,长得漂亮,最近又瘦了,皮肤好了啥的。
告诉人家,领导,你得多吃啊,你这皮肤最近越来越白了,丰富的饮食可以让皮肤更好!
总体来说,吃饭并不能解决啥,谦逊是必要的,毕竟请人家吃饭,说白了就是有事求人家。
或者想靠这一顿饭,来解决日后的事。
我劝各位别这么幼稚,这年头利益当先,有请吃饭的功夫,跟领导好好暗示暗示利益分配的事。
比如你领导手里有项目,他都给亲信的人,一个项目能挣1万。
你直接扔2000给领导,他不就能给你了吗?
你再内卷一点,扔3000,我就不信他不偏向你,人这玩意,都是利益当先,虚伪逢迎有用。
但利益比虚伪逢迎更加有用,你要是有能力,能跟领导分配好利益划分,比啥都强。
或者说我教你一招,你领导说菜点多了,先客气客气就行。
领导一会讲话的时候。
你立刻从兜里掏出小笔记本,中性笔,开始记录,一遍记录一遍写,领导语录,疯狂记录。
这属于拍马屁的最高等级。
老板,我这就改进算法,来一个人工智能点菜。
先进行数据收集,平时把大家点菜买菜app数据收集好 ,经过数据清洗,形成数据集1。
然后手机目标饭店群的菜品量化数据 ,包括用料,厨师,照片等,形成数据集2。
下次领导带我们进店,脸部识别匹配数据集1,根据地理位置确定数据集2,云计算马上得出结果。
大家坐下来菜单就生成好了,直接推送到在座手机上,各位只要调个参就能完成强化学习,得到最优最省的菜单。
老板,怎么样,我是不是活学活用了?
更新:
有知友说是答主舔领导的。
可是,问题不是请领导吃饭吗?
难道不是有求于人吗?
当然,大家可以刚一把,甚至请领导过到,一盘子菜扣他脸上。
这样就爽了吗?
=========================
原答案:
请客吃饭,一大原则时刻牢记在心:谦抑。
中心意思,就是的把对方捧高,把自己身段降低。
第一,选地方要谦抑。
不管你选的地方有多高端,一定不能自己说。
正确的说法是,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地方,我就自作主张了,还请领导见谅。
不能说,我为了请您,在县里最好的酒店订了酒饭。
更不能说,这家店我常来,还不错。
领导会想,这么高端的地方,你常来,你比我混得大啊。
第二,选菜式要谦抑。
再贵的菜,也不能自己说这个菜好吃。
而是说,听说这几个菜有些特色,特地点上叫领导给品评一下。
要让领导觉得,你自己平时舍不得点的菜,专门为他点的。
这样,即使菜不太好吃也无所谓,面子有了。
第三,酒水选择要谦抑。
即使你用的飞天茅台,也要保持低调。
可以说,家里有几瓶茅台,自己存了多少年了,一直舍不得尝尝。
今天拿出来,让领导给品品,也顺带提升一下自己对酒的认识。
否则,领导喝了一杯,“这酒味儿不对呀?”
你就尴尬了。
第四,饭局结束要谦抑。
领导吃得再高兴,自己也要说招待不周。
面子上不让领导觉得吃了一顿饭就欠了个人情。
其实,你在想什么,领导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你哄不了他。
都是面子罢了。
======================
所以说,领导面对满桌子的菜,他只能说,菜点多了,太客气了。
难道他会说,不太够,多点几个吗?
真的不够吃,他也不会说啊。
正确回应是:
“我也不知道领导品味,就每样点了一些,咱们慢慢吃、慢慢聊,您觉得哪个顺口,咱们再要一份。”
======================
最后,不要一直想着请领导吃饭。
天天请吃,不如选好时机,好好请一顿。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