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黄维(原国民党军团司令)? 第1页

     

user avatar   kala-38-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04年出生,江西贵溪人,小学毕业后因家境不好,只能就读师范(大概是中专),成绩优异,后回乡做了小学教员。。。

24年因在学校传播共产主义,被迫离乡。方志敏安排其就读黄埔军校第一期。

第一次合作期间,主要对粤直这两系军阀作战,做为团级以下军官,表现很好。

412之后进入土木系18军,

主要活动是上学+剿供,还去过德国深造。


应该说黄维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但也是这个时期,黄维的政治信仰,也从共产主义,转向了校长主义。。。


抗战时期,被委座给予厚望。作为师长,罗店战役表现出其坚守意志。

38年成为十八军军长,

但是与其他五大主力军比,黄维的战果实在不够耀眼。


七十四军王耀武,新一军郑洞国,

第五军杜聿明,新六军廖耀湘。

光是一听这几个军长的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军功至少高黄维一头。

就算十八军,黄维也不是最出名的。反而十八军最出名的将领是胡琏。。。

就连54军的前期战绩,其实也是他前任的。。。

“陈石经又叫陈烈(1902~1940),广西柳城人,比我大两岁,黄埔军校一期的同学,八一三淞沪会战时任十四师师长。当时,日本广播称‘中国军队战斗力强者,十四师也!’1939年9月,在长沙第一次会战中,他任五十四军军长,击溃土肥原师团,连冈村宁次都讲,‘五十四军是一支不可轻战的顽敌’。后来在滇缅前线,因为拔牙,患了败血症,38岁英年早逝。哎,于是我接任他的五十四军军长。”

(陈烈确实太倒霉,一颗病牙要了一代名将的命。。。)


跟国军一等战将比,黄维的战绩实在没法看。

但是跟那些二线军官甚至跑得快们比,黄维也还是更称职些。

起码三次阻击战都没让鬼子的进攻计划得逞(比如万家岭战役,协助友军,防御侧翼)。。。

外加黄维对校长那是忠不可言。待遇比一线战将们差不太多。


可问题来了:

黄维他只服气俩人,一个是陈诚,一个是蒋校长。。。

其他人?

从十八军调到五十四军以后,

也就是从陈诚手下15集团军去了关麟征9集团军。

关麟征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主,跟陈诚早就有矛盾,公开骂过陈诚。

黄维这脾气自然不会跟关麟征好过。

最后关麟征毕竟资格老还能打仗,外加黄维还跟何应钦当面“友善”交谈。。。

老蒋不得不牺牲黄维了。。。

黄维从此离一线越来越远,主要精力转向教学。




44年黄维主持青年军人的军事培训工作。倒是有声有色。。。

46~47年黄维主要还是做培训工作,当军校校长,筹划建立新式军校。

作为军事学者,黄维还是很称职。


可是48年党国的人才紧缺,外加派系斗争,最后不得不把他搬出来。


然后,以“五大主力”十八军为核心的黄维兵团十万大军,

被中野十五万包围。

没错,就是那个千里挺进大别山、扔掉了几乎所有重装备的刘邓大军。。。。。。

黄维兵团人数虽然不及中野,但具有很强的装备优势,还对友军抱有幻想。在第一波突围攻击不畅后,放弃突围,转为防守待援。

可是在不断防守中,黄维兵团的兵力不断被消耗,弹药和粮食也逐渐匮乏。

最后决战,华野再派出四个纵队增援,黄维十二兵团,总共战斗二十三天,全军覆没。。。

按某些人的说法,双堆集战役是黄维的高光时刻:

共军伤亡3万,伤亡惨重,显然司令官黄维指挥得力,英勇作战,给予了共军重大杀伤。


国军伤亡4.6万,被俘4.6万,起义投降0.88万,兵团司令黄维及大量高级军官被俘。。。得怪共军不讲武德,靠骗,偷袭,欺负黄司令一个美械兵团。


所谓的“汽车防御工事”和“堡垒化”,初期还有效,但是在中野的“掘进”战术面前,基本无力了。

中野甚至能掘进到距离敌人工事60米处。。。

还得靠坦克集团冲锋,才能压制中野。


黄维一个四军十一师的机械化兵团,还有18军这样的核心主力军,最终战果是:共军伤亡3.4万人。

而黄百韬一个残废兵团,5个军只有10个师,没有装甲编制,是一个半日械半美械的步兵兵团。

还遭到粟裕25万人的攻击,其中还有华野的坦克部队。在华野重炮打击下,造成共军2.7万伤亡。

在碾庄圩的攻坚作战和总攻时间段,华野日均轰击敌人所发射的炮弹多达30000余发,总攻开始后还动用了特纵装甲大队的6辆坦克。


“中野打黄维兵团,打了很多手榴弹,每门炮只有几发炮弹。而我们作战呢?几乎用炮火推平村庄,一个村子打几千颗炮弹和成千成万斤炸药,中野每个纵队只有一两万人。而我们华野每个纵队至少有两万人,第18军比5军强,不弱于(整编)74师,而10军、14军、85军也都不弱,以中野那样的装备,消灭最强的敌人,是不容易的事情,人家发挥了我军作战的长处,我们应该向人家虚心学习”!

黄维兵团:10万人,重炮营12门美105榴弹炮,特纵20辆坦克+10辆装甲车。

其中85军野炮山炮27门——仅一个军就比中野火力强。。。


中野:野炮2门,山炮10门,炮弹几发。。。

一个机械化兵团硬是被一个纯轻步兵军团包围,还不得不搞汽车工事,堡垒化防御。。。



唉,还有人说黄维兵团差点就能中心开花。

可是11月27日,也就是黄维兵团第一次集团突围失败,得到了校长命令是固守待援。

而到了11月28日,校长作战会议与杜聿明商量后,放弃了北部三个兵团救援计划 。


只能靠“猪将”刘峙,指挥行动稳健李延年和西北杂牌刘汝明两个残废兵团去救你。。。

(一看就是靠谱队友)

结果被华野两个纵队就挡住了。。。

华野原本派出5个纵队+4个旅阻击。后来发现没必要,直接抽走三个纵队去打杜聿明了。。。。。。





黄维:“徐蚌会战,败在杜聿明指挥失误!”

光亭:???

雨庵:我说黄兄高见。



两年后,

美国陆战一师和部分友军一共约三万人,被志愿军第九兵团两个军6~8万人包围。

最终造成中方1.9万人战斗伤亡,美军伤亡5500人+失踪4800人。

美军最后突出包围。

在某些人眼里,

跟黄维将军比,美军真是太逊了:

黄维以2:3弱势兵力固守待援,当兵力达到1:2弱势兵力时血战到底,最后以4比3的伤亡,证明了自己的忠臣身份。

美军一开始就面对1:2充足兵力,不得不打穿阵线选择逃跑,最后以1比2的伤亡,证明了自己表现不如黄维。。。

你看这个美国的兵兵,他就是逊呢。

美军就是不懂得两军后撤三十里,再打一仗的道理。

陆一师长奥利弗*史密斯:这么说,黄维你很勇哦!




最后黄维开坦克突围,结果坦克坏了,被俘。

老蒋把黄维说成是光荣战死。。。

黄维的妻子不相信丈夫死了,回到在大陆,苦等他重获自由。

这个可怜的女人苦等黄维27年,精神已经严重恶化。


對母親來説,這麼多年的等待,太不容易了,在一批批的戰犯特赦名單上沒有“黃維”的名字之後,她已經徹底絕望了,認為不可能會釋放了。我媽媽這二三十年都是靠藥物,大量吃藥以致于成天昏昏沉沉的,幻聽、幻覺、幻視都會有。

黄维恢复自由后,却成了妻子的丧钟。一次因为妻子的唠叨,黄维骂了一声。可精神失常的蔡若曙显然受不下去了,随即吞安眠药自杀。最后与黄维团聚不到一年,跳入护城河,自杀身亡。。。

黄维为爱妻之死痛苦不堪,不过没多久他就娶了第三任妻子。。。


晚年的黄维,对共产党中国不再敌视。战犯管理所对他的照顾,为他出重金治病。最后黄维也表示共产党也对他不薄。。。

黄维对将光头的评价是:

他是个英雄,

可是他的那套过时了。。。


【另一个“黄维”】


一字之差,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军旅生涯。

黄维纲,保定军校毕业,西北军出身。

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1943年。

1935年参加长城抗战,血战喜峰口。

1938年任38师师长。

3月,59军与钢军板垣师团交手,从3月12日至31日,连战连胜,重创板垣师团。

黄维纲率38师每战必先,最终1万5千人的队伍,仅余3000。

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黄维纲得知消息,迅速派出便衣队,从日军封锁中抢回了张将军遗体。

后黄维纲任59军军长。1941年黄维纲率59军参加豫南鄂北会战。8月,日军约一个旅团的兵力从花园地区向唐河、南阳进攻,五十九军奉命在南阳以北地区阻击敌人,经一昼夜的激战取得南阳大捷。


黄军长……自北伐以来转战南北,艰苦备尝,廿二年长城抗日,廿七年临沂战役,卅年南阳战役,以及随枣、襄西诸战役,无不浴血奋斗,其坚苦卓绝精神,始终如一,故所向有功,民国廿七、八、九三年中,母、子、妻三人相继死亡,该军长因大敌当前,迄未离军一视,其效忠国家,不肯以私废公,多如此类。
  迄今抗战六载,该军长因操劳过度,致患两腿不仁,赴渝疗养,曾蒙领袖特加优遇,尤为感奋,惟该军长责任心重,病未全痊愈,即回防抗敌,以致体气日虚,病魔易扰,后患脑膜炎症,竟于卅二年八月三日在湖北安家集防次逝世……

该军长平素廉洁自持,毫无积蓄,现有继娶遗孀,子一甫两龄,女四,情极可悯。

又一个抗日战将,因疾病去世。。。


user avatar   zonghe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国军将领人人都如黄维,那解放战争打的会更艰难。

黄维虽然书呆子气久疏战阵,但他执行命令死板不变通反而更好。当然这也是源于他带的并不是他自己的私兵。

国军交战,由于将领地位来自私兵,绝大多数是拥兵自重各怀鬼胎,畏缩不前,稍挫则止,鲜有敢拿自己军队死打硬拼的,其中胡涟就很典型。所以国军常常是全线压上,但敢冲前者一覆灭,其余都龟缩迟疑,圈地自保。解放军可以从容寻找最弱或最强一支,吃掉以震慑其余,然后选择机动或者退去,最后各个击破。

如果国军都愿拼死一搏,解放军由于初期的兵力劣势,实际上也不愿意打成消耗,反而更没办法。战争期间解放军的一些受挫和败仗,基本都是面前国军坚守反抗,救援部队拼死来援。如果解放军无法迅速解决战斗或击退来援国军,国军就能拖成消耗战,以优势兵力扭转战局。这样的战斗连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粟裕都难受,彭德怀在榆林,林彪在四平,刘伯承在羊山集,粟裕在南麻临朐都打成这样。

如果人人都如黄维一般死板服从军令而不是迟疑犹豫保存实力,反而更让解放军头疼。因为对手如果是一群蠢猪而不是一群滑头,仗就更难打。


user avatar   yan-jiu-ge-da-xue-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三:12兵团司令官黄维。本文从纯军事角度看待黄维在淮海战争中的表现。

1948年,国军在各战场节节败退,为提高士气,将整编旅恢复为师,整编师恢复为军,9月以5大主力之一18军为核心组建12兵团,另辖第10军、第14军、第85军及一个军级别的快速纵队,兵团共5个军12万人,由国防部直接指挥,在华中剿总辖区担任进攻中野的主力。由于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崇禧与18军军长胡琏不和,不同意胡琏出任12兵团司令长官,蒋介石为拉拢桂系(指望白崇禧能出兵华东战场)作了让步,以军官学校校长黄维出任司令长官,胡琏、吴绍周为副司令,萧锐为兵团参谋长。胡琏一气之下,借口养病离开部队回家去了。9月初黄维在汉口成立兵团部,兵团驻地驻马店、汝南、漯河一带。10月华中剿总在驻马店开会,准备寻找中野主力决战,但12兵团四处搜索,只与解放军小部队接触,决战计划落空。

黄维,字悟我,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缅甸反攻等,是18军的老军长,也是军事理论专家,深得蒋介石信任,命他为高级军官学校校长。黄维其人书呆子气很重爱认死理,性格孤傲倔强,与同事部下不睦、喜欢任用私人,打仗生搬军事理论。上任即告诉胡琏自己是来过渡的,以后兵团指挥权仍交与胡琏,这样也没有留住胡琏。于是临阵换将的后果,马上在不久的淮海战役显现出来。下文看看黄维率领的国军第一主力兵团在淮海战场的表现,再来评判其军事指挥能力。

1948年,国军参谋部已经制定了放弃东北华北的计划,准备将主力逐次撤退到江淮、长江一线,并制定徐蚌会战计划,蒋介石派人征询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意见,杜聿明表示肯定,请蒋介石命刘峙执行计划,收拢徐州周围7个兵团的部队,但是蒋介石犹豫不决没有行动。此时东北被解放军突破锦州,东北国军全部歼灭。此时国军才下决心执行南撤计划,但仍想保全傅作义集团的华北国军南下,由华东国军主力北上接应,傅作义犹豫不能抉择,以至华东国军主力从济南失陷后无所事事,徐州剿总司令长官(草包)刘峙以杜聿明不在徐州为由,不进行各兵团集结,造成数十万国军分散在徐州南北,东西两条直线上,形成一个进退两难的大十字架。

兵贵神速,面对徐州国军的混乱状态,华野迅速制定了淮海战役作战计划,准备吃掉孤立在新安镇的黄百滔第7兵团。淮海战役瞬息万变,国共双方战前都没有完整作战计划,双方在作战中不断变换,规模越打越大,最后形成决定国共命运的大决战。由于第三绥靖区冯治安、张克侠起义,华野部队迅速南下。新安镇的黄百滔第7兵团(辖5个军,10万人)猝不及防,由于没有在运河架设浮桥,黄百滔兵团撤退时损失2个军,余部向徐州方向突破,本应在曹八集掩护黄百滔兵团撤退的李弥兵团,先行丢下黄兵团独自撤到徐州,华野迅速穿插曹八集,将黄兵团包围在碾庄一带。淮海战役一开局国军即混乱不堪,一个绥靖区起义、一个兵团跑路一个兵团被围。蒋介石心急如焚,命刚打完锦州战役的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主力救援黄百滔,又命李弥兵团守徐州,同时命黄维兵团迅速赶往华东战场,加入徐蚌会战。

图为12兵团副司令官胡琏

接到命令后的黄维,立即下令兵团各军(缺2个师)在阜阳集结。11月15日18军抵达阜阳,即发动攻击北渡颍河、西肥河,18日夜18军强渡涡河,20日第10军攻占蒙城。黄维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蒋介石和刘峙交代的命令攻占宿县。而他的对手陈庚已经设下了口袋阵,在中野部队逐次放弃阻击阵地后撤,连部下都看出是个圈套之时,黄维书呆子气上来了,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不识时务、轻敌冒进。黄维固执的认为,12兵团连续突破中野阵地,是18军强大战力所致。在辽沈战役之前,国军高层都认为兵团级别的战斗,国军比解放军仍有相当优势。特别是12兵团这样的主力兵团,中野一直是避战的。但是辽沈之后,国军上下认为大势已去,士气低落,战斗力一落千丈,而解放军士气大振,一来一去,再加上12兵团临阵换将的影响,人还是那些人,兵已经不是那些兵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辽沈之前18军的拦头炮打的很准,炮兵炮弹可以打在已方冲锋步兵前方50米,而在淮海战役中失去了这种能力,可见士气对12兵团战斗力的影响。黄维作为兵团指挥官,不知道局势变化,甚至不相信中野有胆与12兵团正面作战,轻敌冒进,是失败之源。

18军攻占涡河、南坪集,其他部队陆续跟进。此时各路侦查情报显示中野部队都在向12兵团靠拢,蒙城被解放军重新占领(后路被断)。11月23日黄维召开兵团紧急会议,这次黄维犯了第二个错误而且是致命的:不纳忠言、固执己见。会议上黄维只提了攻占宿县的目标不变,问计于副司令官吴绍周、18军军长杨伯涛,杨伯涛报告了蒙城退路被解放军占领的情况,提出东南方向没有发现中野部队(合围圈没有形成),兵团应连夜向东南方向固镇转移,只有40公里路程,一个急行军可以赶到,即可与李延年兵团汇合并获得补给,再沿津浦线北进,可立于不败之地。黄维同意了这个方案,当晚下令24日兵团向固镇转进,然而24日早晨黄维又改变了主意,仍命各军北渡浍河,向宿县方向攻击前进。12兵团迅速渡河,早晨立即发动攻击。杨百涛责问黄维为何改变主意,黄维以传达改变行军路线的参谋失踪为由搪塞。我们不知道黄维为何改变主意,但是孤军深入退路被断是兵家大忌,唯一选择就是趁合围未形成迅速转进,向友军靠拢,这是任何将领都能做出的正确判断,黄维身为军校校长,连军事常识都不懂,一字不改听从蒋介石的指令,听不进部下忠言,如与李延年汇合,加上赶来的刘汝明兵团,3个兵团20多万人马,最不济也可自保。李延年刘汝明这样的非主力部队,单独作战会龟缩不前,但是围绕12兵团这样的主力作战,掩护侧翼、防守阵地还是有很大作战能力的。

此前黄维犯的第三个错误显现后果:用人不当、贻误战机。黄维用人,喜欢任用私人,而不是凭能力战功提拔军官,让部下心寒。12兵团参谋长萧锐因阑尾炎被送往汉口治疗,兵团副参谋长韦镇福、文修均初经战阵,没有指挥作战经验,兵团顿失作战指挥栋梁,作为精锐主力兵团初战即指挥混乱不堪,朝令夕改部队溃败,12兵团将领对黄维指挥能力非常不满,被围后说如果胡老头(胡琏)在,我们怎么会到这个地步。不得已黄维只好向蒋介石求助,请求务必让胡琏回归12兵团指挥作战。

12兵团攻势受阻,各种不利战报传来,到了下午4点黄维如梦初醒,下令各军南撤,白白浪费了11个小时。这时候包围圈已经合拢,中野各部向后撤的国军发起猛攻,幸亏第10军和18军行动迅速、看情势不妙提早撤退,在中野发动攻击前展开部队,以数百辆汽车为屏障在双堆集建立防御阵地,掩护第14军85军后撤才站住了脚跟(没有杨百涛抗命,12兵团可能当天就溃散了)。至此淮海战场双方态势错综复杂,华野主力在碾庄包围黄百滔兵团,阻击邱清泉孙元良2个兵团;中野主力在双堆集包围了黄维兵团。但是战局还有很大的变数:1是国军还有守徐州的李弥(主力)兵团作机动、蚌埠有国军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2是黄维能不能围住,一旦被12兵团突破包围,与李、刘兵团汇合,战局也是会逆转的。

徐州杜聿明也看到了这一战机,作了新的国军作战方案:暂时不救黄百滔了,徐州也不要了,集中邱清泉、李祢、孙元良三个兵团,加上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全力攻击中野,中野与12兵团胶着缠斗状态,然后再调头解黄百滔之围。这个唯一可改变战局计划被蒋介石否定,至此淮海战役胜负已分国民党败局已定,唯一的变化,是杜聿明掌握的三个兵团能不能全身而退了(黄伯滔兵团被歼后,杜聿明率3个兵团跳开解放军追击西撤,又被蒋介石严令回头救援黄维兵团,覆没于陈官庄)。

由于110师战场起义,12兵团第一次突围失败。但是以中野的部队数量、火力与战斗能力,能围住黄维兵团已属相当不易,要歼灭还是有很大困难。所以黄维日子还算好过,控制几十平方公里范围,有简易机场,胡琏也乘飞机到了双堆集,给12兵团官兵打气,并指挥调整了防守战术,与解放军逐村争斗,反突击抢夺粮食。黄维对于被围没有惊慌失措,蒋介石和杜聿明更是把黄维兵团当做重要的棋子,希望黄维兵团靠自身力量往北攻击前进,或者固守双堆集牵住中野部队,坚决反对往东南方向突围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汇合。而黄维第四个错误:愚忠到底、不知变化。12兵团是国军装备最好的部队,从陈诚手里开始装备就优于其他国军部队,光18军就配置数十辆坦克和数百辆汽车(5大主力之首的74师只有10几辆汽车)、配置轻重武器8万多件,这样的力量要拼死突围中野是很难挡住的。12兵团北进和固守都是死路,唯一机会是往东南方向与李延年汇合,而且近10万大军的粮食弹药补给是巨大的问题,时间越久越困难(实际上12兵团战斗力一半是饿掉的),蒋介石提出的依靠空军补给根本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对蒋和国防部的命令,黄维从不反驳,提出正确的战法,一味的唯唯诺诺,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最终兵败身俘。即使到了最后决战关头,黄维也不能组织部队有效突围,而是下了个各自突围的命令(实际就是各自逃命),真是可悲亦可笑。

12兵团的下场,大背景是国民党政权的失败,从军事角度讲有以下原因:一是蒋介石过于纠结守江必守淮的理论,做事拖泥带水;打协调不了傅作义、白崇禧,守又使用蠢将刘峙;干预前线指挥,朝令夕改,每一个被围的部队都想救,舍不得黄百滔,赔进去一个黄维兵团,又舍不得黄维,再赔进去杜聿明3个兵团;蒋命杜聿明救黄维兵团,杜聿明提出兵力不够,救黄维至少要增派5个军,否则就不能打,蒋应诺了又抽不出兵力,统帅无能累死三军。二是国军派系相斗,解放军华野中野配合作战,国军华中华东却互相拆台,白崇禧约束不了黄维,却扣下了已经在武汉上船增援徐蚌战场的宋希廉兵团,气得蒋破口大骂又无可奈何。白崇禧只考虑桂系利益,见死不救甚至幸灾乐祸,希望国军早点战败可以逼蒋下野;

第三主帅只求自保,杜聿明帅3个兵团攻击中野被否后,就把黄维兵团当作弃子,根本不想救他,而是希望黄维兵团能吸引住解放军主力,好让自己3个兵团能保全南撤,严禁黄维的突围作战,杜聿明说:12兵团如果突围成功,在没有接应部队的情况下,部队突围后也会溃散,还不如留原地拖住解放军。第四黄维自身的原因,为将只会照搬兵法和理论,不知军事常识、不知战场变化、用人不当、不会团结将领,只听上级命令听不进下级计谋,黄维可能是个适合搞教育、搞技术,带兵打仗不行,算得上是个纸上谈兵之人。从军事角度说,淮海所歼灭国军是野战主力,特别是黄维12兵团和邱清泉2兵团,是国民党最后的精锐野战兵团,淮海之后国军再无能力组织像样的兵团级野战。黄维如推脱不加入淮海战场,白崇禧必加以保全,南撤长江;没有黄维的北上,蒋介石和杜聿明就会放弃黄百滔;黄维如独断专行,在东南方向突围与李延年汇合,也能保全部队不被歼灭。国共决战的命运,就压在这个性格有缺陷的书生身上,只说明一个道理,性格决定命运,自古如此...(麻烦朋友点赞和关注,谢谢)


user avatar   xiaowu-xiao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个片段,是黄维被俘后转移的时候,在火车站被解放军伤残战士拦住了,不让他走,非要杀他。电视剧里的解释是,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使用燃烧弹,而且拼死抵抗,对解放军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战士们对他有怨气。其实这是对他的淡化处理,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但黄维在突围的时候是使用了毒气弹,而不是燃烧弹。即便是按照海牙公约,这也是妥妥的战犯罪行。

在抗战时期,日军因为兵力有限,所以主要靠装备优势来打击国军,而当日军的武器装备优势也无法压制国军,或者攻山头攻不下来的时候,就会使用毒气,国军多次吃了毒气的亏。到了解放战争,国军其实是有毒气的,但在内战中基本上不怎么使用,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哪怕是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去救援,到最后也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阻击防线,黄百韬兵团被迫全县突围的时候,也没有使用过毒气弹。也没有人提过要不要使用毒气弹的问题。

但是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包围之后,虽然国军统帅部强令原打算从徐州撤出之后一路直接向阜阳撤退的杜聿明集团改变方向,转而向东南方向的濉溪攻击前进,同时让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从蚌埠出发,向西北方向攻击,并力救援黄维兵团。并且,国军统帅部还要求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派部队参加救援作战。但到十二月中旬,各路国军都未能突破解放军防线,救援已经没有希望了。



既然救援没有希望,那就只有突围了。按照统帅部的要求,在黄维突围的时候,空军要提供掩护。因此,空军司令王叔铭奉命到双堆集上空,与黄维用无线电通话,协商突围的办法。王叔铭问黄维,现在我们可以投掷两种炸弹,甲种弹和乙种弹,你认为应该投哪种?我们倾向于乙种弹。这里说的乙种弹是催泪性的瓦斯弹,而甲种弹则是窒息性的瓦斯弹。黄维几乎不加思考的说,与其投乙种弹,还不如投甲种弹。

黄维自己在回忆录中说,到预订的图为日期,也就是十二月十五日,王叔铭再次乘飞机来到双堆集上空,与他通话。王叔铭表示,情况有变化,现在不能按计划实施了。黄维回答说,既然你们不能按计划实施,我就断然实施了。他在这里说得有点含糊,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就是空军并没有大规模投掷毒气弹,来掩护突围。但实际上,在此之前空军空投给养的时候,已经空头了一些毒气弹了,在突围的时候,黄维就使用了。



黄维开了这个头,后面杜聿明集团突围之前,空军就和杜聿明也没怎么商量,就直接给杜聿明集团空投了大量的毒气弹,并且空投了一些防化装备,比如面具什么的,也空投了一些毒气弹的使用说明。杜聿明就把这些都交给了邱清泉兵团,由邱清泉兵团指派一个部队来演练使用毒气弹掩护突围,以备将来突围的时候使用。不过,按照杜聿明的回忆所说,在后来突围的时候,那些毒气弹其实绝大多数没有能够爆炸,也就没有发挥作用。但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还是有一些爆炸了的。

同样是在《特赦1959》中,王耀武说过,在他下决心从济南突围的时候,特意叮嘱下属,不用拼死抵抗,因为这是内战,用不着那样,既然战局已经这样了,大家就各奔前程好了。也就是说,虽然王耀武此前在山东对华野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他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是头脑很清楚的,对外战争必须拼尽全力,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在内战中就要愿赌服输,不必那样拼命。而黄维因为对蒋的愚忠,在突围时要求使用毒气弹,这就不仅违反了国际公约,而且是连基本的战争道德都没有了,也没有把对面的解放军指战员当成自己的同胞,这是非常恶劣的。


user avatar   j25-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卢斯:我接手了德军的王牌部队

黄维:我接手了国军的王牌部队

保卢斯:士兵们说我不像个将军,更像一个科学家

黄维:士兵们说我不像个将军,更像一个教书先生

保卢斯:我的部下天天拿我和赖歇瑙作比较

黄维:我的部下天天拿我和胡琏作比较

保卢斯:我信心满满,带着部队开进了斯大林格勒

黄维:我更自信,带着部队一头扎进了双堆集

保卢斯:我听见废墟在说俄语

黄维:我听见壕沟在说河南话

保卢斯:我的敌人战斗力不行,但还是把我包围了

黄维:我的敌人装备不行,也把我包围了

保卢斯:俄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堆大口径火炮,天天轰炸我的阵地

黄维:共军不知从哪弄来一堆口径更大的东西,天天往我头上投炸药包

保卢斯:元首给我空投的补给很少,里面还夹着顶元帅帽

黄维:总统给我空投的补给更少,但他把胡琏给我空投下来了!

保卢斯:曼施坦因来救我,结果被俄军挡了回去

黄维:杜聿明来救我,结果他自己也被共军围了

保卢斯:元首不让我投降,让我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黄维:总统也不让我投降,还让我把两个机枪阵地改改

保卢斯:我的第六集团军被歼灭了,我投降了

黄维:我的第十二兵团被歼灭了,我被俘了

保卢斯:我被送到莫斯科发表反法西斯的演讲,余生写回忆录过活

黄维:我被送到功德林接受改造,余生一直致力于研究永动机


user avatar   shuang-xiao-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认为黄维是一个历史穿越者。

此公军事上,前期北伐和抗战都虽然战绩不错,但公认指挥水平不高,有靠历史记忆而非军事素养作弊的嫌疑。而淮海战役打得很政治正确,一开战就进了陈赓的笼子。本来还有一线机会突围,但是把突围的任务交给了地下党员廖运周,最终葬送了常公的江山。

战争结束后进了监狱,别的高级战俘都削尖脑袋想早日出去,竭力积极表现。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大隐于牢,以坚持顽固思想为挡幌子,死活拒绝提前特赦,一直等到政治风云淡后,才从功德林出来,坦然当政协委员。比起提前出来的那些同僚,受的冲击反而最小。不久对台政策转变,身价又增一层。

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如果从未来穿越到过去,除了趋利避害之外,最可能干的举动就是复制未来的科技。而当年黄维在监狱的时候,就迷恋研发永动机,有人认为是他以此为借口逃避改造。实际上,等他特赦出狱甚至当上全国政协常委后,依然迷恋永动机的发明,甚至到了逢人必讲,逢会必讲的狂热地步。


user avatar   he-you-ling-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不是愚人节,但胜似愚人节。

因为就在刚刚——戴森,发布了一款耳机

这款耳机,是「头戴式耳机 + 空气净化器」的结合。

不仅支持主动降噪,解决噪音污染;还支持空气净化,解决空气污染。

一箭双雕。


你没看错,戴森首款「空气净化耳机」真来了——

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

这款耳机名为「Dyson Zone」。

初看上去,它的造型充满金属感,就像耳机和口罩的结合体。

主角刚从 2032 年的空气污染重灾区穿越回来,告诉我们音乐和新鲜空气可以一起进入大脑。



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第一次觉得戴森能有一个产品和它的名字如此契合。

净化空气

戴森在这款耳机上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

也就是说,让你不仅在家,走进各个城市的雾霾里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Dyson Zone 这里用到了两种净化系统。

首先是移动净化技术。

两侧的耳机腔体内,塞入了「双重净化系统」,内含马达,可以主动吸入外界空气,接着过滤污染和有害气体。



戴森研发出了一种「静电式过滤媒介」。

它能够主动吸引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这样就能把摩托车头套一样的大滤网,变成小尺寸、纤细的滤网,放进耳罩里。



经由过滤之后,外界空气就会传递到前面的面罩里。

然后,就是创新呼吸气流技术。



戴森新创了一种无接触式的面罩。

空气将从耳机两侧进入口鼻中间,然后再从中间呼出,持续输送洁净的气流,整个过程都是无接触的。



等于直接在你的嘴部打造一个洁净空气的呼吸区。



净化噪音

耳机造型都来了,不能放歌说不过去了。

戴森把移动净化的概念,和声学系统结合,然后 Dyson Zone 就变成了一个能空气净化的耳机了。



这个耳机的耳罩能够完全包裹耳朵,还搭载了主动降噪技术,外部能捕捉外界噪音。



同时,内部配备了一种算法,在噪音接近耳机时进行降噪。



为了保持好的音频质量,戴森还设计了很大的音腔,扬声器驱动器,以及配合宽音域的频率响应。

但具体听感如何,等爱范儿后续来评测吧。

重新定义「耳机」

戴森没做过耳机,但空气净化戴森可是老行家了。

一直以来,戴森每一件产品都在持续创新和颠覆,产品也非常多元,比如无叶无噪音的吹风机、不伤发的卷发棒、能用一辈子的自然光照明灯……



但戴森的核心技术,依然是空气净化。

从一开始的无线无尘袋吸尘器,到能加湿空气、净化空气、取暖和凉风的各类无叶电风扇。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戴森也表示是经过了 30 年的过滤技术积累,研发了 6 年,进行了 500 多个模型的迭代。



2016 年,戴森内部提出了「移动净化」的概念,接着就开始了全球城市的空气调研。

两年后,他们开始测试产品,发现将过滤网放在耳机内,能达到最好的空间净化效果。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耳机要和口罩连在一起。



2019 年开始,产品开始根据不同人脸设计不同模型,继续打造产品内部零件的适用性,还有净化技术和降噪技术的融合。

毕竟将一大堆复杂的净化系统,放进两个小小的耳机腔体里,的确不是什么简单事。



最后,才有了这款未来感满满的移动净化设备。

在全球空气污染一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款空气净化耳机实现了便捷的户外空气净化,倒也是一个很符合当下的应景产品。



而且戴森首席执行官 Jim Rowan 之前就在采访中提过,(中国消费者) 喜欢拥抱新技术,对于颠覆性产品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疫情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呼吸这件事。



不过,它是个空气净化耳机,没有防护等级,不能当防疫口罩用。

无论如何,我们很高兴看到,可穿戴设备的未来,至此出现一个新的可能。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的,这还有意外收获?

前几天就看到这个内容,没当回事,以为是假的或者是重名。

没想到还真有其事!

目前还不知道真假,不好下结论。先把位置占好,等待后续结果。

在此之前,我们如果先假定它是真的,那就有意思了......

办案检察院、公安分局的领导们现在肯定睡不好。如果涉及到什么不可说的事情,各位领导和办案人员的下场不得而知。总之是很后悔,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毁了自己本该光明的坦途。

王新刚以及他的妻子现在肯定睡不好。你说你自己办的啥事心里没数吗?怎么就敢这么高调呢?人通缉犯还知道找个餐馆后厨啥的人少的地方打工,你们这么大事儿怎么就不知道低调做人呢?

两口子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你说咱要是在狗咬人的第一时间就道歉赔钱,是不是就扯不出这么大的事儿了?

不过按他们这两件事的行事作风,事情败露之前肯定是不会收敛的。这还只是报出来的,没爆出来的呢,还有多少?谁也不清楚。

王新刚现在是科级干部,十年前大概率不到科级。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能将百万级的诈骗案件压到这种地步,我不敢想。

如果他们两口子没问题,那说明他们只是普通的没有道德的乐色;如果他们有问题......

期待会有后续调查结果并且结果公开。


user avatar   zhong-quan-81-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user avatar   rui-en-60-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广网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新闻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之一,旨在通过互联网“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

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央广网不断创新,传播理念和发展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充分发挥原创新闻优势,以权威、及时、多样为特色,主打"快新闻",突出"央广独家"。专 注报道时事新闻,把握热点资讯,关注民生话题,发出央广权威评论声音,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你央广网作为一个权威的新闻媒体,连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在意;

作为时评,只关注现象表面而不敢去探寻发生现象的本质。


鲁能和恒大为什么要派青年队打比赛啊?

因为亚泰退出亚冠预选赛以及上港退出正赛之后,赞助商不干了逼他们去踢;

同时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导致出去之后很有可能滞留在外面回不来。

这时候,你不去探寻什么中超球队会在这种巨大苦难在有如此顾虑;

你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费尽心思想让联赛踢起来结果到现在连个联赛的赛程表及赛制都没有;

你也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决定派U23国足出征东亚杯到底是否会继续伤害联赛;

你更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为什么要产生文中所谓的“浮躁之心”。


反倒是一天到晚问派青年队、梯队参加亚冠给中国丢脸有没有意义...


早说过了,媒体叫是不能像足球一样大家拉一起比赛,

不然成绩怕不是中国足球还要差得多




     

相关话题

  平型关大捷号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开始是怎么来的? 
  河北省是不是抗战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省份? 
  二战德军的“防御大师”莫德尔能力绝对比隆美尔强,为什么却不出名? 
  张东荪真的卖国吗? 
  如何看待国民党向民进党政府党产会补申报位于南京的69万平方米的党产? 
  二战时的日本共产党,是一群怎样的人? 
  1947年初鼎盛时的国民革命军(NRA)有能力和1937年初的日本帝国陆军(IJA)正面一战吗? 
  二战后,曾协助轴心国作战的芬兰为什么没有受到严惩? 
  我室友说抗日战争 国民党贡献有80%但是我觉得60%是比较合理的 各位大神怎么看的? 
  美国为什么不在二战阻止苏联进入亚洲战场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前一个讨论
鲁迅有哪些文章值得我们现在重温?
下一个讨论
抗战时期国军游击队战绩如何?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