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联人民能在各加盟共和国之间随意定居吗? 第1页

  

user avatar   TigerfromSib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的。

苏联人的身份证叫“护照”。有了护照,才算是有了身份,没有护照的话,别说你去其他国家,连去趟城里都不可能。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农民呆在集体农庄搞生产。

当然,苏联的农民也不想呆在农村,城里多好啊,有工厂,有食堂,有免费住房。而想进城,则需要让村里给开一份证明,相当于临时护照,说自己要去访亲之类的,总之有正当理由才行。临时护照的有效期为30天,30天内,农民如果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比如说到工地搬砖,那么他就可以留下来了。找不到工作的,就需要回家去,或者警察带回家,再发生的话就得蹲监狱了。不过由于城里确实缺劳动力,许多农民就通过这个方式留在了城里。这也导致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农村男女比例不均衡,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给农民发护照。到1967年,仍有37%的苏联人没有护照。直到勃列日涅夫中风的1974年,所有苏联人终于都有自己的护照了。

经我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城里人高贵多了?然而城里人也不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是要提交申请,来证明确实要在另一个城市长期工作,才可能拿到“居住证”,才允许到另一个城市生活。

如果想去旅游,则要开具介绍信,否则没有旅馆会让你入住(苏联遗老回忆,可以在护照里塞点钱,比如说5个卢布,正常的房费是2个卢布,这样也可能住进旅馆;又或者去蹭当地朋友家,去拍陌生人的门求借宿等等。刺杀勃列日涅夫的主,当时就是跑到莫斯科朋友家借宿的)。

至于说“到其他加盟共和国随意定居”,那绝对不可能。计划经济,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挪窝很困难。如果你查苏联某个名人的经历,他能在各个共和国工作(或者服役),那纯粹是政府征召,工作要求,跟他个人的意愿是没多大关系的。

我大学时候看了《楚门的世界》,感觉这部电影就是在影射苏联,苏联人也是被告知自己生活在天堂,可是想出去看看都很难。

评论区有人抬杠,说苏联人能出国,让我提供不能出国的证据。没问题啊: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赫鲁晓夫记述了给一个苏联钢琴家发护照的复杂程度——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都做不了主,最后还要他来拍板。他感慨道:

“我认为应当向苏联公民提供按照自己意愿选择居住地的机会,这样的时机已经到了。谁要是想去哪个国家,那就请便好啦!苏维埃政权已经存在了 50年,还将人们禁锢起来,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苏联官方长期阻碍群众出国,也被写成了政治笑话:

戈尔巴乔夫开放边境,第二天睡过头了。醒来后没看到妻子,走到街上,也没有行人,到克里姆林宫,也是空无一人……此时电话响起:
“戈尔巴乔夫吗?过得如何?我是利加乔夫”
“哦,亲爱的,发生什么事儿啦?”
“我早跟你说过,不能开放边境……所有人都跑光了……联盟也解体了……”
“我勒个去,也就是说,现在只剩咱两个人了?”
“为什么是咱两个?我在瑞典给你打的电话呢!”

其实关于苏联人出国的话题,我以前是写过的,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读了你也就明白,为什么苏联法律允许,但绝大部分人都出不了国呢?


user avatar   lu-shang-you-liang-hua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日做梦:没有那张纸你就是囚徒

好多朋友追更,更新下:出国审查要提前3到6个月申请

苏联的出国旅游是55年,在赫鲁晓夫解冻的背景下进入体制的。首先,你要出国是必须是随苏联旅行社(Intourist)集体出行的,所以当时苏联的游客也是“成群结队的”,申请手续也非常繁琐。

四道程序:从工作上的单位那里得到推荐(由企业负责人、工会委员会书记、党委书记签字),你需要有一个无可挑剔的过去,良好的人脉,没有污点的亲戚,为了避免退出还要经常用一些贿赂。然后将这些送交苏共区、市委员会。随后克格勃地区部门接手此案,最终结果由地区党委出国旅游委员会受理。

政治要求:旅游准备的其中一项指示要求“将具有足够生活经验、政治成熟、个人行为无懈可击、能够在国外高举苏联公民的荣誉和尊严、严格保守国家秘密、能够可能与外国人进行的对话能够胜任且通俗易懂地解释和积极宣传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成功,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福利”。这是您需要满足的特征。

面试准备:除了文书工作的艰辛,你还必须通过个人面试,这将考验你的“生活经历”和“可能与外国人交谈”的政治头脑。有必要为这样的谈话做准备,就像一场严肃的考试一样。你不仅要知道工人运动的历史和你所在的苏共代表大会的资料,还要知道你要去的国家的党的领导人的传记。

意外众多:由于这种选择系统,文件必须在旅行开始前三到六个月提交。同时,在任何阶段,您的候选资格都可能因各种原因而“结束”。如果你积极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纪律严明,过着谦虚的生活,这可能是一个显着的加分项。在缺点中,他们可以写任何东西。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因之前离婚、工作受到训斥、有犯罪记录的亲属,甚至是外表丑陋而无法出国旅行。国外的苏联游客是一种宣传工具,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

医疗证明:在此磨难结束时,您将需要获得授权旅行的医疗证明。一些旅行包括多日巴士旅行,如果一名游客生病,整个团队的计划可能会失败。

所以你看,一个出国旅游要经历的磨难也是相当考验人的。这种冲突还体现在:苏联将出境旅游视为“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苏联的系统的一部分。每个游客都必须是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祖国的推动者”。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在苏联商品短缺的背景下发现“衰败的西方”,成为破坏苏联人民价值观基础的原因之一。

以下为原答案

——————————————————————————————

不必说各加盟国随意定居,城与城之间,村与城之间也不能随意定居。

如果你是城市人口,那恭喜你成为有证的人,也叫国内护照(居留证)。标注你的证件照、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民族、家庭状况、登记常住地(Propiska)和服役记录。

你出去旅游、出差、探亲的话,首先要拿到所在单位工会委员会开具的证明,无论是买票还是登记住宿都需要带内部护照。如果没有内部护照和证明,那么你停留在某地超过24小时就属于违法。

如果你住A城想迁到B城住,唯一的办法是你在B城能找一份正式工作,然后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把居留证迁到B城(当然只限于小城市,像莫斯科这样的城市有自身的限制要求)

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怎么保证短时间内你能得到B城的正式工作,如果考虑不周,很可能你在A城的护照也会作废,从而成为一个失去合法身份的人。

俄罗斯政治家谢尔盖·米罗诺夫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讲到他年轻时的事:“在苏联时代,没有居留证的人被视为无家可归者,后果自负。” “当我 17 岁时,我和我的母亲、父亲和姐姐在列宁格勒郊区普希金注册。决定开始我的成年生活并去西伯利亚进行地质探险后,我告诉妈妈我想离开公寓。她聪明地回答说:“等你在那里安顿下来,我就把你开除。” 三个星期后,我又饿又没钱,回来了,直到今天,我很感激她没有跟着我走。

如果你是农民,那就有点麻烦了。因为很长时间里苏联的集体农庄人员是没有国内护照的。

你想要进行长途旅行或外出办事(3天以上)就必须持有集体农庄的介绍信,或者申请临时护照(类似暂住证)。集体农庄庄员的迁徙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当然,任何规定都会有一些可以规避的漏洞:如果你是一个村庄的女性居民,可以嫁给一个城市居民,从而获得搬家权进入丈夫的城市。如果你有可能被聘为城市建筑工地的工人,也可能进入城市。如果这两项都做不到,那么,你要做好终身守护家园的准备了。(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熟悉)

至于去加盟国旅行,那是需要一套更加繁琐的程序,以后诸位感兴趣再后续吧。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你必须要有所谓护照,这就是你的户口本加身份证,另外你还要有劳动手册,这就是你的学历证明以及务工关系证明。

没有这两个,你不可能在当地定居,也不可能找到工作。

在苏联个人是无法主动脱离原单位,主动寻找工作机会。你只能通过活动,让原单位给你在务工手册上出具证明,然后再联系下家。他们明确可以接受你,你才能在当地工作,然后享受当地企业给你安排的各种福利,包括住房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住房是依照护照和居住许可证分配的,而没有当地的护照和居住许可证则没有办法分配住房,更谈不上定居了。

由于苏联晚期阶级固化十分严重,导致子承父业现象十分严重。布尔什维克高层或许以往很多都是工人农民出身的,但他们的子女却不会成为工人农民。

如莫斯科这种一线城市,大城市本地提供的热门机关单位工作岗位大部分都被本地土著和布尔什维克子女所瓜分。普通人很难前往工作和定居,只能分配去落后地区当螺丝钉和居住了。

苏联的住房也一直是个大问题,虽然赫鲁晓夫时代就开始修建了大量楼房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但直到苏联晚期住房分配不均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高层的布尔什维克家家户户分配有豪华别墅,基层的党员干部则拥有单独住房优先保障分配的特权,到了普通家庭则只能挤在赫鲁晓夫楼里。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分配不到住房只能挤在集体宿舍里面,导致不少年轻人为了优先分配住房等特权而努力入党上岸,甚至有不少人为了住房选择假结婚和离婚。

由于苏联地域辽阔,又大搞基建。占就业岗位很大比例的偏远地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说到的住房分配问题,很多人只能不断提桶跑路到处飘荡,更谈不上定居了。

苏联晚期住房分配和布尔什维克党员特权问题一方面造就了苏联社会的割裂,一方面也使得大量抱着上岸分蛋糕心态的人入党。无疑加剧了苏联的灭亡和崩溃。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国家,例如实行或曾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为了监控人口流动或管控人民迁徙,要求人民在国内旅行或迁徙时,申请并持有国内护照。例如苏联。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实际情况来看,苏联的国内移居政策介于我们改革开放前流浪人员收容法废除的之间

简单概括一下:

在满足一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不是中等技术院校/高等学校毕业者, 不是苏共党员

1.去外地要通行证(国内护照),护照有有效期(一到三个月),拿到比较容易

2.国内护照有效期之内在外地找到合法工作和住所就可以合法留,不行的话哪来的回哪去......

3.没有流浪人员收容所之类的东西,不会靠逮捕遣送这种强制手段赶你回老家

苏联没有流浪人员收容站之类,监狱也不收这号人的(因为人满为患,苏联恶性犯罪率很低,但是总体犯罪率69年达到巅峰,哪怕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都蛮高的,主要都是酗酒斗殴之类的.....),不会抓到你就关到收容所送回去,但是警察抓你一次就能罚你一次。

回到题主的问题:八成是不行,因为哈萨克斯坦人大概率不会说波罗的海三国的语言,找不到合法工作就必须滚蛋

此外还有一点:体面点正式工作不能靠这个方法获得

因为在苏联的文凭和党证是大本小本的制度:小本是你毕业证/党证,大本是你的个人工作记录+文凭/党组织关系(大本小本都在你手里)

所以你有上面任何一个玩意,就无法靠盲流换家,除非你是被派过去的。

因为苏联的文凭和工作记录是在一起的!

所以靠这种方法换家只限于你是低学历无业青年。有学历者除非愿意也去工地搬砖头,(工地干活等低端职位一般不用这个鸟记录)不然会被这个学历+工作记录二合一的玩意卡死....

苏联共产党党员也没法靠这种方法换家,因为苏联共产党的党证是一大一小两本,大本上也有你的工作记录,所以这个党组织关系+工作记录二合一的玩意也能把你卡死




  

相关话题

  苏联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很多人推崇苏联?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入侵 俄国? 
  为什么高尔基的作品基本都成名于沙俄时代,而苏联时代少有精品? 
  在德国分裂时期,东德(DDR)有多发达? 
  为什么每次听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都会感动到哭出来? 
  全民公投是民粹吗? 
  回到1985,你能否拯救苏联? 
  如果1945年美苏撕破脸打起来,那战争进程会是什么? 
  如果二战后,苏联马上崩溃,代之以一个亲美亲西方的自由俄罗斯,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朝鲜歼击机处于什么水平?
下一个讨论
长三角,装空调还是电暖气,没有集中供暖?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