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瞒报死亡失踪人数 139 人,8 人被捕 89 人被问责,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2页

                    

user avatar   guo-shi-de-qing-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天早上6点 9 点 11点,郑州气象局都下放文件,要求全市停工停学结果(哪怕是11点的文件执行了,也有足够时间让人们先回家,或者去高地,因为雨最大的时候是下午下班前),到了执行阶段什么都没有。我这个社畜,也就是下班后才发现下的雨已经到我膝盖了。 我就买点泡面和零食准备在公司睡一晚 。但是比起河南因为这次事故死去的人,我算是万幸的。

我父亲单位和家里比较近,走路回家,平常半个小时的路走了快三个小时,跟我说路上一个公职人员都没有,全靠热心市民自觉维持秩序,指明危险地段这么说当天下午直到地铁那些视频和图片出来之前,郑州市的基本上就是无政府状态。 如果有个通告就好。


你知道最搞笑的是什么吗?

第二天水退的差不多,我就开车走高地回家,路上一片残骸,各种飘过来的车子,淤泥,垃圾。我心情本来就很糟糕,结果我还接到公司的电话,说明天要到公司上班。你知道吗?到这时候还没有市政府的停工通知,或者居家办公通知,想让资本X自觉,你觉得叫资本X了能自觉吗?

接着,之后又疫情了,因为医院防控不到位导致的那次,在全市公交车地铁都停了的情况下,模糊不清不说是否居家上班或停工!!!还是想让资本家自觉,你知道吗?那几天打工人都是怎么上班,知道什么叫做去上班和下班回家的时间,比上班的时间多是什么感觉吗? 知道天天上下班打车的钱,比自己那两天的工资还高是什么感觉吗?



我就是郑州人,我不怕各种黑,各种错,我就怕这些不在阳光下。


感谢 李柯星 局长!



再说点正能量的吧。

大雨之后全国各地的支援让我很感动,和女友和很多社区年轻人也帮忙扛过物资装车,男的装矿泉水,女的装泡面。支援受灾更严重的新乡。很多商场小店也提供了临时避难充电,饮水的服务。

因为交通不方面,交通广播也有组织私家车多带带顺路人上下班的活动。 被大水阻碍的高速公路上,还有很多村民烧菜蒸馒头,炸油条,给滞留在路上的卡车司机们,出门在外讨生活都不容易。还有还有鸿星尔克等企业(我以后所有运动鞋只买鸿星尔克的了)。

那时候所看所想真的让人落泪,真的一个民众如此团结互利的社会怎么可能不崛起。

但~唉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赞一个!

近年来,很大的一个进步是,不用舆论倒逼,政府能够自上而下地迅速问责当事人。

使得为政者不敢玩忽职守,不敢有懈怠之心。

上上下下自有一套监察、评估、问责体系。最近中石油也被揪出来了。

据说中国政府又一次蝉联了百姓放心指数冠军,达到了惊人的91%。

一个高效的具有自我清洁能力的政府,确实值得老百姓信任。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已出: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被问责!因为自然灾害,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被追责,郑州这是开了国内先河。

还记得去年郑州大水,特别是郑州地铁的应对,确实让全国人民感觉悲伤、难过。确实在防范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也饱受诟病。

现在专门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查得清,断得明,为郑州,乃至全国的自然灾害预防、救援也起到了极强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执政为民的根本。

各个地方,也会认真学习这个案例,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重新审视我们的灾害防范、应急救援工作。把基础夯实,把工作做细。

逝者已逝,不希望再因为工作不到位而造成那些额外的、不必要的损失。


user avatar   qi-shi-er-da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当时在齐胸深的大水里跋涉七个小时。

而且我还不会游泳。

这样很危险,但这样做的人有很多。

地铁在淹水,公交也在淹水。

路上的井盖都没了,自行车电动车看不到车顶。


我所在的金水路附近全淹了,一层店面无一幸免。

想要找个酒店,却没有灯光根本看不到。

而且,手机还泡坏了,没泡坏的也没信号了,想花钱买点吃的都没机会。


兄弟我艰难跋涉几公里,最后爬到了一个高层小楼,

窝在走廊里熬了一夜,眼睁睁看着外面水深达到了脖子附近。


第二天六点,突然看到了有救援皮划艇经过。

经过救援人员指点,终于明白了正确的道路,

你问为啥不上皮划艇?因为这是给妇女儿童准备的。


然后我找了个拖把当拐棍,按着指示淌水4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高架桥。

沿着高架桥一路狂奔,再绕过几个积满水的隧道后,

成功在12点回到家。

其中酸爽一言难尽。

苦吗?苦,但这却不是我最难忘的。


大部分郑州打工人经历应该跟我都差不多,

很酸爽,但抱怨的很少。

因为大家都去参加志愿服务了。

在救援物品集散仓库里,

我看到一批一批的退伍军人集合起来,几分钟内完成列队和任务分派,然后扛起救援设备喊着口号就出发了。

他们衣着各异,装备杂乱,但口号一喊,又是人民的子弟兵。

我看到大量的市民开着私家车来捐物资,从烙饼方便面到消毒水救生衣,啥都有。

我看到很多跟我一样没有救援经验的人积极投身到了物资搬运工作中。很多人都是大水当天被冲个半死,第二天立马恢复精神赶赴救灾一线。

普通人不是军人,也不是警察,但依然社会做贡献的心。

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很积极。

这才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有时候天灾总伴随着人祸,

但只要组织起来,人民也不怕天灾,

团结互助,众志成城是中国人面对灾难的一贯做法。

水灾如此,疫情也如此。

教训应该总结,但奋斗永不停歇。


user avatar   GFCTS_5540770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实话,郑州 201.9mm/h 的极端雨强的前一周时间,台风吧有人讨论起了,平原地区 200mm/h 的降水的可能性。原本大家是当个乐子看这个贴的。没想到就是一周之后,2021.7.20,郑州国家站出现 201.9mm/h 的大陆地区最极端降雨雨强。

关于郑州的 201.9mm/h 这个数据本身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郑州其他的自动站测到的雨强虽然都很强,但是没有一个上了 200mm/h,最多的可能也就 180mm/h 左右,郑州国家站是在一个“雨岛”之中,不具有很好的观测意义。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国家站的仪器质量能够更好检测此类暴雨,得到的数据更真实。

但是不管怎么样,灾害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通过事后补救的方法处理。例如说,更加注重城市的排水排涝,注重气象、极端气候事件的重要性。后者其实已经有了几篇论文,我觉得论述已经较为全面了,包括我自己也写了一篇简单的分析报告。

一、大气形势

从天气尺度来看,根据 7 月 20 日早晨,kma 绘制的 500hpa 天气图与 ERA5 重分析可以看出,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现夏季的四波型,其中在亚欧大陆上较为显著的是东欧弱脊-中亚深槽-东北脊。极地涡旋西欧一脊位的诱导影响,而总体趋向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限制了东欧脊的发展。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受到东北脊提供的动力条件从而西伸北抬,其位势中心在日本海,达到了 5931gpm。而再看低空层面,700hpa、850hpa、925hpa 的副热带高压位势中心也位于日本海。

异常偏北的副热带高压,使得东南季风更容易输送入内陆。同时台风烟花无疑增大了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低空的位势梯度,从而加速了东南风的输送。如图可见,925hpa 层面上有着明显的东风输送水汽,而在 850hpa 上也有着明显的急流减速区。从等温线来看,500hpa 层面以及以下,在中原地区有着明显的向西侵入,而根据标注的湿区(T-Td<=4/3/2 度)来看,在太行山前有着明显的湿区,比湿也达到了 12g/kg 以上,代表着中低空充沛的水汽。而烟花此时正处于鞍型场中,移动速度缓慢,同时结构松散,有利于大量水汽长时间汇入中原。

在副热带高压西侧,有一冷涡。该冷涡其实在早些时候便已经存在,实际上是受到了先前的黄淮气旋影响,如图为 7.15 日 00z 的 500hpa 分析图。该冷涡(或者应该说只是一个低值系统)自东向西移动,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随后快速北抬,冷涡受到副高南侧东风的引导而造成。

而这个低值系统的前身,我觉得与 7.11 黄淮气旋是有关系的。从动图中可以看出,7.11 黄淮气旋北上,在 500hpa 层面呈现一短波槽。而短波槽随后东移南摆,在槽底产生一个低值系统,而该系统并未消亡,便产生了上述所说的冷涡。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其在 500hpa 层面有闭合环流,而 700/850hpa 层面则没有明显的低涡。

其次,该冷涡在进入河南之后,距离中亚深槽较远,但是副热带急流依旧会给予其一个向东北方向的力,而副热带高压在蒙古有所西伸,形成一个高压坝。该高压坝为冷涡略微停供一个向西的力进行西行。其又受到太行山的地形摩擦阻挠影响,从而该冷涡在河南移动非常缓慢。

而从高空来看,在 200hpa 层面上,郑州位于南亚高压北侧,高空有一浅槽,该浅槽槽前的西南气流为本次暴雨过程提供了辐散条件,为河南的暴雨提供了上升速度。

这类“西低东高”形式,使得河南地区的低空产生了明显的辐合条件以及较好的辐散条件,从而有利于持续性降水的发生。

二、对郑州 7.20 暴雨的分析

上述所说的内容,仅仅只是将河南的暴雨的成因进行了简单分析。这是因为,这些条件确实能够促成暴雨,但是要交代郑州的历史级别暴雨,还是远远不够充分的。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如图,为郑州 7.20 早上的探空。

根据探空可以发现,在中层有着轻微的风向逆转,代表着有弱冷平流侵入。这些弱冷平流侵入造成了较弱的大气不稳定层结,同时也表现出了可能有一定的斜压能释放提供能量造成降水,也利于气旋的维持(无剖面图不敢下定论)。ML CAPE=615J/kg,这使得湿热的空气有充足的能量进行上升,而 ML CAPE 并不过大到使得降水因子被打散而抑制降水。0-6km shear 中等,不算很利于降水条件,较大的深层风切变相对来说更利于雷暴云团发展而非降水云团发展。K=39 度,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较好的 K 与 ML CAPE 条件使得暖区对流触发。而从 LCL 到零度层高度为 4784m,暖云层(>0 度)非常深厚,利于提升降水效率。大气可降水量 PWAT>65mm,也提升了降水效率。湿层非常深厚,T-Td<4 度的区域一路延伸上 250hpa,而 T=Td 的湿层也延伸到了接近 400hpa 层面。地面的 Theta-se 达到了 354K,是极为高能高湿的条件,850hpa Theta-se 也有 350K,而高 Theta-se 区域也几乎延伸到了整层,有利于深厚的强对流发展。925hpa 比湿达到了 17g/kg,850hpa 也有 15g/kg,水汽非常充足。

而从 ERA5 分析来看(本段 ERA5 相关的图暂时未得到作者授权,不确保能否发),在当日 925hpa 散度为明显负值,且 850hpa 水汽通量明显,数值 >20g/(cm·hpa·s),在 850hpa 层面以下有明显的气旋式切变,这些都无疑指向了较强的垂直运动以及汇聚水汽的作用。而整层水汽通量也较大,达到了 500g/(cm·s)。同时由于地形的阻挠,在边界层内有着明显的风速辐合区,也是利于降水的。

上述的讨论,足以见得当时河南容易出现强降水天气,但是对郑州的时雨 201.9mm 或者是说 24h 645mm 的讨论还是有所不足。我们需要细看郑州当时的雷达图。

受到低涡切变的影响,且气旋的移动缓慢,切变线长期位于郑州附近,降水从而连绵不断。受到地面非常强盛的热力条件,降水以积云对流为主,降水来看有较多测站达到或者接近短时强降水标准(1h 降水 20mm 以上)。这段时间,主要受灾区在郑州城区西侧的荥阳、新密等地,因为东风受到了低山丘陵而有了较强的垂直抬升条件,

而到了午后,郑州似乎受到了一个中-beta 尺度系统的系统影响,温度升高了 1.7 度,但是湿度不变,即露点也升高了 1.7 度,低层大气含水量有着明显增加,而气压也下滑了 1.7hpa,午后的负变压对着深厚湿对流的发展也是有着指示作用的。可能受到该系统影响,使得郑州附近的水汽产生了汇聚,同时也提供了抬升条件。

下午四时一个中尺度对流单体进入郑州城区,该单体在基本反射率雷达图中仅表现为深红波,若只是根据基本反射率进行判断,难以支持时雨 200 的降水,这可能与雷达站正好被强降水云团覆盖以及本身的降水粒子谱有关。这个时候便是双偏振雷达的用武之地。(下述资料来自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根据洛阳的双偏振雷达数据以及雷达剖面图,在郑州暴雨期间检测到了差分反射率(ZDR)大值区域,达到了 3dB,较大的 ZDR 可能意味着有较大的降水粒子存在。同时根据比差分相位移(KDP)来看,其超过了 4deg/km,意味着其极高的液态水含量。这也反应了强盛的上升运动。而且回波质心较低,也是有利于提升降水效率的。

在夜间随着急流继续增强以及气旋的北抬,暴雨区域逐渐趋向东北移动,郑州雨势逐渐减弱。

三、历史上相似过程分析

历史上河南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水灾,当属 75.8,这也是全中国甚至世界级别的强降水过程。在过程中,河南林庄 6 小时降水 830.1mm,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至今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实际上,75.8 过程与 21.7 过程,在很多方面有着类似之处。多谢 ERA5 再分析数据,可以让我们非常轻易地得知当时的环流情况。

由图可见,当时 7503 号台风的低压残余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区,而在台湾海峡附近有一低压,为河南输送明显的东风急流。而 500hpa 层面来看,7503 号台风以北为一明显高压坝,该高压阻碍了其移动,使得其被卡在河南中南部无法移动。低压残余带来的强烈垂直上升气流从而在河南降下暴雨。此时冷空气持续渗透,使得斜压能被释放,而且高空有西风槽过境,带来了强烈的流出条件,创造了很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降水条件。

四、总结与结论

  1. 对于华北来说,西低东高的形式容易诱发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由于东南季风容易在太行山山、伏牛山前产生明显的辐合,因而在遇到类似形式时,需要对河南河北的降水情况多加关注。
  2. 深厚湿层、高 Theta-se、高比湿等条件对短时强降水有着较高的指示作用,在预报中需要多关注高的 K 值与 CAPE 产生的暖区对流造成的明显降水影响,特别是对流中镶嵌的中-β 尺度或者中-γ 尺度单体。
  3. 双偏振产品对强降水过程有着明显的指示作用,特别是 ZDR 和 KDP 值。在进行雷达降水估计时,应当将双偏振产品的数据纳入。

用了某些方法看了评论,解释一点:

西低东高指的是位势高度上的西低东高,而非海拔。华北的海拔当然是西高东低。位势高度上西低东高是利于太平洋水汽输入+抬升的。

希望逝者的家属能够早日走出悲哀,也希望我国的气象事业也能得到长足发展。


user avatar   lan-tian-51-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被知乎建议修改,所以重新给图片打了码,修改了部分内容。

====================================


当时强调的是千年一遇,是天灾,只要提出有人祸因素,就是行走的50万,就是居心叵测。

然后郑州市民自发的给地铁遇难者献个花,被小粉红打成系境外势力组织。

独生女在720暴雨中遇难了,她的父亲悼念女儿,也被打成境外势力假扮。

包括7.20日当天晚上,明明救援没有结束,外面的新闻全是“已经结束了,人员已全部救出”。我印象当时有不少人在微博上说,“很多人还困在地铁的齐胸深的水里头,救援没有结束啊”,然后被骂成50万,造谣, CIA派来的。

容不得一丝一毫对政府工作的指责。

热衷于各种宏大叙事,偏偏不爱作为个体的人民。


当时为了反驳“献花的都是境外势力,是行走50万”这种说法,我留存了一些图。










郑州地铁7.20时间,和随后的献花一事,知乎有专门话题的。真的,去翻翻帖子不难。当时这种“献花是境外势力组织,雨衣爸爸是境外势力”的声音是有很多的。


尤其部分网络大v的发言,动辄境外势力警告。他们不比普通网友帖子可以一删了事。 网络大v们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很难清除干净。










user avatar   chen-xian-sheng-7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liu-zheng-nan-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报告内容详实,令人信服,调查意义重大。

这里面有一句话「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用词相当精准。

在过去这么久快要进入新年之际,很多人已经淡忘了郑州暴雨,这时候突然冒出了这个新闻,说明我们国家不避讳之前犯的错误,不为了所谓喜庆祥和就不提伤心事,不因为有些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和稀泥,是真正想实事求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为什么调查意义重大?

虽然是由于极端天气引起,但整个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详细调查,也给了全国人民一个交待。

还有,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全球疫情、火山地震,加上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凸显,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也愈发频繁,类似河南郑州这样的北方极端强降雨未来也可能会出现。通过灾害调查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找出灾害防治的短板,举一反三,更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政府公信力在最近这些年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能让更多民众在焦点事件上选择相信官方,不盲目怀疑。

同时,政府也有了更大的责任,需要做得更好才能不负人民的信任。

从这则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了进步:无需社会舆论倒逼,政府自上而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查、评估、问责的系统,刀口向内,靶向对己,自我洗礼、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有且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之前的错误,将公信力的大厦一砖一瓦去重建、去夯实。

郑州暴雨共瞒报死亡失踪139人 ,瞒报事件本身,就是在挖公信力这座大厦的墙角,瞒报者如一只只活跃的蝼蚁。公信力大厦的建造需要付出长期且艰苦的努力,但大厦的瞬间倾覆,只需要蛀虫和蝼蚁蝇营狗苟上下钻营。

海绵城市地面下的工程看不到,地面上的花坛好看的很,在抢险救灾的紧要时刻还在“修花坛”。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真正用在这上面的不到三成。为了面子,不要里子。天灾为主,人祸为辅,共酿惨剧。

不调查个水落石出,不追究责任,如何告慰139人在天之灵,如何给139个家庭一个交待?

仅是一句「天灾啊、不幸啊」就能搪塞敷衍的?

只有不断无情自我剖析,坦坦荡荡敞开心扉给人看,才能切除毒瘤,防止疾病扩散,才能自我革新,永葆活力。


user avatar   da-lao-qiu-jie-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督察组让回填的西流湖和内河道就很不理解,修完了再恢复二遍费力,如果720大水时西流湖和内河在能分担不少城市水量。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感谢国务院调查组的同志主持公道,依法依规处理相关人员!

郑州特大暴雨刚发生的时候,各种舆论包括知乎是一面倒的往天灾上靠,大部分人都不敢提一句人祸的部分。

“下了一个西湖,神仙来了也没用”、“河南是旱地,没有防特大暴雨的经验”,“郑州市政府救灾完爆德国(当时德国也闹水灾)。”

我看了德国之声和BBC的报道,当时也很气愤,现在再看也确实有抹黑的部分,比如报道说郑州市民阻止他们采访受难者,所以这些人是暴民,其实善良的郑州百姓只是怕外媒抹黑造谣。但应该说还是有许多当时被指为是造谣抹黑的部分,事后被证明是事实。比如郑州市政府对灾情报道“不透明”,存在严重瞒报死亡人数的问题,郑州市城市海绵体工程问题等“人祸”的部分,当时一概被认为是西方媒体的无耻谰言。






现在国务院也承认有“人祸”的部分,并处理相关人员,我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比按下去、瞒起来,一味指责西方,甚至对比西方政府水灾处理不力,沾沾自喜、大书特书高明太多了,那种方式是给自己和民众喂麻醉剂。郑州市政府开始声称只有12人遇难,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后,又改口,最后也没有说实话,直到被查实。

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因为本次水灾死难者太多,郑州市政府为了掩人耳目,居然对前来悼念受难者家属的花圈进行围挡,被愤怒市民夜间拆除,再挡、再拆、再挡、再拆。。。这简直让本就失去亲人的受难者家属无比心寒,也无比愤怒,真是下民易虐,上苍难欺,这些人有了最终的惩罚。






                    

相关话题

  海原大地震比许多地震都强烈,为什么鲜为人知? 
  8 月 1 日 0 时至 15 时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 例,无症状感染者 2 例,目前情况如何? 
  郑州西流湖如果没有回填,那么会在这次暴雨中能造成什么影响呢? 
  河南1975年板桥水库溃坝是怎样一回事?当时隐瞒真相了吗?当事责任人后果如何?有什么方面值得反思? 
  新郑的黄帝故里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说 炸村庄,保卫辉,淹卫辉,保新乡? 
  河南驻马店天降陨石吸引全国寻宝人,靠陨石「致富」靠谱吗?这到底是什么陨石? 
  如何评价河南将惩戒放高校「鸽子」的失信考生? 
  郑州地铁所谓「挡水墙」具体是哪种设施?为什么出入库线不使用密闭性更好的隧道气密门? 
  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瞒报死亡失踪人数 139 人,8 人被捕 89 人被问责,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佳能珠海工厂关闭,员工工作 30 年换 150 万补偿?这样的赔偿属于什么水平?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95后”小伙贪污近7000万挥霍一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