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的人口有一亿多,耕地面积不到三万。
资源部一位局级领导在一个私下场合表示,一些省的国土资源厅厅长也受过批评、处分,但是他们最后都提拔了,因为他们经常被看作发展地方经济的“功臣”。
没理会上面的调查,而是让施工队昼夜施工。他必须赶在开学前将学校盖好,就这样,赶在10月4日开学前,5000多名学生好歹住了进来。做成生米煮成熟饭的既定事实。
如果顺利建成,就可以依靠惯有的做法,慢慢地补齐手续,生米煮成熟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片土地中,尚有6400余亩属于基本农田。按国家有关法规,凡因建设动用基本农田——哪怕是一亩一分——也要报请国院批准。
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常嘉兴介绍,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当时上述院校的主体建筑大都已经建成。5所学校已经开始招生,恢复耕种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如果强令拆除,势必造成新的损失,引发新的问题。因此只能是完善手续。
“砸锅卖铁,勒紧裤带”,副校长赵炳书用这句话来形容全校对建设新校区所付出的代价。在赵看来,那片土地已经没有复耕的可能,因为地基都是用建筑垃圾填充,要恢复耕种至少得四五年。
随着龙子湖非法占地案的查处,学校职工人心浮动,生怕集资的钱打了水漂。校领导不得不屡次安抚。
某些地方政府以兴办大学城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不过,在龙子湖大学城非法占地案前,国土资源部并没有发现这一迹象。
“当地政府多次对我们表示,龙子湖大学城确实是一心发展教育,甚至许诺,连教师宿舍也不打算盖。”国土资源部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常嘉兴说。
据了解,在龙子湖高校园区,政府通常是以8万元一亩的价格从当地农民手中购得,然后以10万或10万元一亩的价格卖给高校。由于政府承担了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成本价远远超出每亩地10万元(曾被测算为每亩地30余万元)。
这意味着单就龙子湖大学城用地而言,地方政府其实是赔钱的。“赔了钱,又挨了打。”当地政界一人士称。
河南省政府也对郑东新区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建设目标。之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提出,郑东新区地位亦越发突出。一度有“中部崛起看河南,河南崛起看郑州,郑州看郑东新区”的说法。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曾“上书”省委、省政府,希望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大学城”,并以此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升级。
而刘的“上书”却提醒了很多人,很快,西大学城在郑州建成,并有效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开发。最终,郑州出现了四个大学城,龙子湖即是其中之一。
龙子湖大学城占地问题,早在规划时就已埋下隐忧。据悉,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建设用地,郑东新区规划一直面临一个束缚:用地指标。
这位副厅级别的院长还声称,非让搬的话就从刚盖好的楼上跳下去——搬迁之前,这所学院刚刚盖了7万余平方米的楼房。
深刻的城市发展问题: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GDP第五大省的河南,其省会郑州,人均人口和面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皆排在20名以外。?打个问号先。
郑东新区龙子湖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东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自豪地表示,从开工建设到正式入住,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这和广州大学城一年就能入住的建设速度相比毫不逊色,这就叫做‘龙子湖速度’”。
王东峰表示,河北“宁可牺牲GDP,也要确保北京的蓝天白云”,累计已完成电代煤、气代煤改造535万。
河北没有211.985,211在天津,河南没有985,河南大学当年拆出去好几个学院,今天连211都排不上号。
这两任领导为了承接东南淘汰的落后产能富士康,可谓九牛二虎之力,用地指标太关键了。
既然今天知乎一直推送,那就说说想法。
两个判断未来的风向标:
1:停止上马高铁。
2:郑大缩招。
如果河南继续上马较长的高铁项目,郑大还招那么多人,那么绝对没有太好的未来,一定会是潮水退去后裸泳的那个。
因为河南未来十年里最大的优势,就是高铁已经修的差不多了,而大多数省都要花很多钱去修高铁。对于河南补上短板来说,未来十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借着中心城市建设的名目,拿出足够的配套资金,补齐科教文卫的短板是当务之急。
诚然,把财政投入基建基金,由于可以多层分摊、配套贷款和社会融资的缘故,拉动GDP的效果绝非科教可比。但是河南的基建已经够用了,再建的话不仅效益低下,更是耽误时间。河南要继续发展,要有宁要100亿科教,不要1000亿基建的决心。要有当年陈嘉庚卖掉大厦建厦大的觉悟。
至于郑大缩招,原因很简单。以郑大现在的招生规模,河南的财力是必然带不动的。不缩短战线,绝对突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