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互联网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啊。
对于首先运用互联网的美国来说,自己的企业已对其他国家形成了降维打击。
网络框架结构是现成的,铺好跨国电缆就能直接出海占领市场了,通过规模优势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生态,覆盖世界。
马上就能扼杀萌芽中的外国竞争对手。
毕竟服务1亿用户和10亿用户,实际成本并不会翻十倍....自然用户越多越好。
人对于应用是有使用惯性的,当他们习惯了使用Google、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Twitter、Youtube这些应用之后,就不会再去尝试同类的。
以Whatsapp为例,作为一款即时聊天软件,当你所有的朋友都在这上面时,你就很难换成同类型的通讯软件Line。
网络生态圈本身也是有更换成本的。
除非真的出现某种颠覆现有网络格局的产品,否则就很难让用户转投别家。
在自由竞争下,早期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市场直接被最成熟的美国公司占领。
他们的环境很难发展本土互联网企业:
德国的Gutefrage只能服务德语市场,在美国Quora开设德语版后被干翻。
许多欧洲企业都是在本土市场苦苦挣扎,最终被强大的美国资本直接打垮。
不过要说完全没有....那倒也不至于:
Spotify(瑞典),是全球知名的网络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有近3亿月活用户。
vente-privee(法国),线上电商平台企业,目前在全球有8000万月活用户。
Badoo(英国),拥有完整独立的生态社交网络软件,在全球有4亿注册用户。
Naver(韩国),拥有全球第五大搜索引擎和网络内容业务,市值530亿美元。
Kakao(韩国),经营电子支付、即时通讯、电商等业务,市值674亿美元。
Z Holdings(日本),旗下有Yahoo Japan和Line两大王牌,市值425亿美元。
总的来说,还是跟美国同行完全没法比。
毕竟美国FAAMG,个个都是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值,比起来就是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