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十余万户是啥概念?
孙权赤乌五年……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
(王)濬收其图籍……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按照江东的状况,是得荆州后吴国总户数的四、五分之一,户均四口算是在籍人口的五、六分之一。
除平蜀所得 ,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参考北方的情况,是魏国后期总户数的六、七分之一,户均六口算是在籍人口的六、七分之一。
这个数字放到当时任何一个政权,都是相当可观的。如史料所言,这十余万户主要出自九江、庐江、广陵、蕲春四郡——四个边郡就能有北方政权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户口数量,是不是忒夸张了?
这样殷实的边郡大概三十个,即可达到魏国户籍统计的数字,而当时曹操占据河北与中原地区,手里起码有五十郡打底。九江、庐江、广陵、蕲春四地到底何德何能成为了“产人”大户?
遑论蕲春郡所辖是原江夏郡二县,与原庐江郡一县,而江夏和庐江二郡在汉末都是十四县。即蕲春郡地仅三县,实际上连江夏郡或庐江郡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九江郡仅有历阳等个别县设在合肥之南,参与感十分有限。
实际上撑起十余万户这数字的主要是庐江、广陵二郡,余下蕲春和九江贡献的怕是也就五六个县的力量。
这些地区有战争,也有疾疫,属于各方势力往复争夺拉锯,频繁用武的边境地域。同时他们也是人口流动的中转地区,北方人士往往通过这些地带渡江往江东寄寓,而南方人士也不把这些地区视为北上的终点。
它们在人口流动中并无优势,反复被无情的战火与疫病摧残着,回头还蹦出来超多的户口跑去江东,这个数据一点都不靠谱。十余万户与十余万众,前者难免夸大其词,后者相对合乎清理。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