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黄权降魏后,为什没有重归蜀汉?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fan-13-98-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权是一个很典型的忠臣。

他的观念是非常明确的:我在为谁工作,就要为谁竭尽所能,死心塌地,不能背叛。

他先事刘璋,后事刘备,最后投降曹丕,每一次改换门庭都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在刘璋时代,黄权进谏不要迎接刘备入蜀,这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分兵平定益州,黄权据城坚守,这是死心塌地不能背叛;

后来刘璋先投降了,这时候黄权才向刘备投降,没有记载原因,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刘璋投降使黄权的效忠合法解除了,另一个是在没有效忠对象的前提下,黄权的价值观倾向于优先保护手下士兵和老百姓的生命;

后来曹操南征张鲁,黄权进谏刘备尽早出兵争夺汉中,这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伐吴,黄权力谏,这也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兵败,黄权孤悬江北,退路断绝。此时三个选择:降吴,自杀,降魏。降吴违背他忠诚不背叛的最高价值观,自杀违背他保全部下士兵生命的第二价值观,所以他只能帅部下降魏。

而到了魏国,既然已经投降,效忠对象就变成了曹丕(以及后续的魏国皇帝),如果没有发生特殊情况,按照黄权的价值观,都不可能允许自己主动背叛。


端谁的饭碗,就做谁的忠臣,这是黄权难能可贵的品德。

乱世之中,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比张昭、孟达、谯周这些人强太多了。




  

相关话题

  赤壁之战曹操没有输? 
  刘备在去东吴联姻是给诸葛亮的密令是什么? 
  如果刘备恪守道义,不攻益州,诚心帮助刘璋,是不是会更好? 
  为什么刘备的故事广为人知,刘秀则相对默默无闻呢? 
  东汉朝廷的禁军主体最终落到那个汉末军阀手中?能不能梳理一下脉络? 
  想对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请问有哪些书可以推荐?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一举统一中国,他可能建立幕府,汉天子成为中华传统的万世一系吗? 
  孙权打合肥、诸葛出祁山都是数攻不下,为何人们普遍鄙视孙权的陆战能力?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仁德的刘备对杀妻的刘安不惩罚反而持嘉奖态度,对张飞杀了车冑全家也是视而不见? 
  刘备真的葬于惠陵吗?惠陵是衣冠冢吗? 

前一个讨论
《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本来是个好人,怎么就变坏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称央视六套为六公主?





© 2025-04-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