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总体来说,汉人民风到底是强还是弱? 第2页

        

user avatar   qi-yan-mei-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不了

说总体就是中庸,既有阴柔也有刚柔

总体就是要一分为二,用辩证法联系去看


柔弱和剽悍是两个极端,你用这么片面的词形容一个总体合适吗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啊。

历史上认真和汉人作对的都哪儿去了?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啊这。

我真的开始质疑知乎了。

我说我胆小怕事,你们把我开除汉籍,然后继续大汉彪悍有力。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一张口就极其宏观,男人怎样,女人怎样。汉人怎样,蒙满藏回壮咋样。东北咋样,南方咋样,陕西怎样,四川咋样。拿某地的强者对比别地的弱者,乱七八糟的一顿骂架。得出结论,别的都是坏人,只有我们某群体才是好人。有意思吗?

风气的强硬与生活水平几乎是负相关,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才是最坚强的阶级,贫农才是最坚定的盟友。

明朝两京营士兵就是不如义乌兵,广西兵。那就能说浙江人比两京人强?原来浙江的卫所不也是一触即溃?

现在的人说离不开电脑手机,经不起挫折,吃不了粗茶淡饭,太脆弱了,太柔弱了。所以砸毁所有现代设备,去大草原挖草根吃树皮,与狼共舞,保证个顶个的彪悍。

满人入关不彪悍?穷山恶水间出的英豪,后代在烟花柳巷里抽大烟。这你用满族人的劣根性解释?

最可笑一大堆人喜欢把锅推给儒家,一个浅薄的历史观就是汉人唐前彪悍,宋后柔弱。书上写个中央越来越集权,就是默认明清比汉唐压迫更重。真的,以这种说法,咱们现在过的不如尧舜时期。

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践踏汉人尸骨也是汉人彪悍的典范,汉武帝的酷吏逼死无数农户也是汉人彪悍,秦始皇坑杀四十万赵人也是汉人彪悍,我可去他妈的吧,日本人屠杀我还能骂个小日本鬼子,中国人屠杀呢?哥哥,你的刀真漂亮,是咱中国制造的吧,砍到我头上肯定不疼呢!


user avatar   shengjingji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外弱,对内卷,对上层跪,对底层狠


user avatar   zi-mu-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尤其是冷兵器吧的那些牧羊犬,喜欢黑中国古代没有常备军,都是些征召兵而不是职业军人,所以没有战斗力。

且不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常备军制度的国家,毕竟与这个问题没有关系,不展开说。

我们就说,如果把古代汉人组织起来,战斗力怎么样呢?

事实上,一旦汉人组织起来,战斗力绝对是各文明之冠。

我们先说先秦时期。

西周作为中国大规模扩张的时代,各诸侯国所封的土地,其实并不是华夏先民本来有的土地,而是被无数蛮族占据的土地。

那时候的华夏先民是怎么扩张的呢?

诸侯得到了天子的册封,便带族人前往册封地建立据点。随后征服当地民族,驱使蛮族为之所用。

然后,华夏先民建造城市,华夏人居住在城市内,为国人,用西方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公民。国人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而且有参军的特权。那时候,各国最大的权力机构就是国人大会,便是由诸侯和国人、贵族们一起参与的大会,类似于古希腊雅典的公民大会。

而蛮族则居住在城外,只能做苦力,更没有参军的权力——这些人被称之为野人。

总之,这时候的华夏先民,有点类似于斯巴达,国人负责打仗,被征服的民族负责当奴隶。

除了野人以外,当时各国还与蛮族杂居。

比如秦国,境内还有义渠等蛮族。

大家还都知道,秦汉之前,官道之上除了驿站之外,还有亭长,而亭长类似于当代派出所,却又有更强的军事属性。

这就是因为,亭长还需要保护道路,随时准备战斗,所以最早的亭,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军事哨站。

当时的中国,城市就是我们祖先的据点,城市之间由道路联络,为了保护道路,道路之间又布满了军事哨站。

因为与蛮族杂居,所以村落也是基层军事单位,村庄也会建有院墙,防御盗贼和蛮族,军事组织也下沉到村庄。而商人走在路上也不能总是依赖军队,所以也成群结队共同经商。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华夏人有成年佩剑的习俗——男人,不管有钱没有,成年必须配剑。

剑,是当时身份的象征。秦汉时期,甚至为了照顾穷人,还出现了租借宝剑的业务——贫苦男子,红白喜事没有拿得出手的宝剑,可以租嘛。

总之,在先秦时期,华夏先民随时准备战斗,而且把能否配备武器作为男人成年的象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先秦时期的华夏先民,民风极其彪悍,很少逼逼,基本上都是提刀就干,不说二话。

随着华夏先民的扩张,人口的增长,野人和蛮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编户齐民制度的逐渐成熟,以及面对野人,杀的杀,吸收的吸收,野人就不复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与中原地区的蛮族也被杀光了——没被杀死的就成了奴隶。

到了战国晚期,更完犊子了,咱们华夏先民自己都杀得不可开交。

在战国早期,各国还能像古罗马一样,专门养一帮人,啥也不干只打仗。比如魏武卒,比如齐国的技击骑士。

结果到了战国晚期,战争的烈度太大了,纯职业军人根本不够打。

怎么办呢?

那就把全国老百姓都动员起来,人人都是军队,一个都不能跑!

于是古典军国主义就这样诞生了。

比如秦国,人从14岁(根据具体时间,会上下浮动)开始,就会参加军事训练。平时务农,也是按照战争要求而被组织起来的。

大家要知道,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体现在形式上的是不是职业军,战斗力来自于纪律,而纪律来自于训练。

非洲的军队,是脱产的职业军人吧?

他们能不能打赢中国的民兵呢?

同样的道理,战国晚期,中国已经很少有魏武卒那样纯粹的职业军人了,转而是全民义务兵役制。

但是当时战国七雄的军队战斗力会差吗?

完全不会,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各种打仗,不打仗的时候,也被国家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军事训练。

这样的国情下,华夏先民的战斗力极其彪悍,军事组织度非常的高。

这里面尤其是秦国,搞军功授爵制,太变态了。

军功授爵制下的中国,老百姓只有两件事——种地和打仗。

种地也是军事化管理,打仗更加不用说了。

可以说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日日夜夜都在进行军事训练。

那时候的制度,严苛到什么程度呢?

连每个人的口粮都是配给制——你服劳役是啥配额,你打仗是啥佩额,你从事各种工作是啥配额,你啥爵位是啥配额。

你不打仗,在家务农,田部会给你们村(里)进行考核,村(里)会对你进行考核。

考核什么呢?

你是不是按规范务农了,你的产量是不是达标了。

对了,你们可能会问,田部是干嘛呢。

秦汉时期,为了保障军功授爵制,在乡一级的政府有两套班子,一套班子叫乡部,负责民政管理,一套班子叫田部,负责生产管理。

就是这样严苛的制度,所以当时中国的纪律性超强,拉到前线就是兵。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而秦国主力在长城大漠和南越,怎么办呢?

章邯打开中央武库,拉着修秦始皇陵的刑徒就上阵了。而且章邯一路连战连胜,直到碰到项羽才扛不住。

章邯之所以能够迅速组织起一直强大的部队,就是因为当时老百姓的军事素质非常高。否则几十万人,令行禁止都做不到,上战场是送死。

无独有偶,到了汉朝时期,也有类似的例子。

汉军的牛逼,大家有目共睹。

一汉敌五胡,不是开玩笑。

当时汉朝征服车师国,就留一个军官加二十名士卒镇守。

几百人,更是能灭一国了。

可是在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手中无兵,打开武库武装了数万长安市民。就这几万长安市民,与汉武帝派来的禁军厮杀了五日才逐渐落了下风。

可见当时汉族百姓军事素养之强。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均田制,府兵制下的中国人,战斗力同样强悍。

具体请待更新。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必须理解:全世界为什么我越揍你,你越尊重我呢?


user avatar   hao-zhu-74-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距离带清灭亡还有50多年,底层旗人就已经在为他们祖先当年屠杀汉人的罪孽而还债

洪秀全一直把清朝皇室和满洲权贵视为主要打击对象。太平军对八旗军歼击尤力。在长期战 争中,南方各省八旗兵遭到沉重损失,满洲将帅纷纷上阵,咸遭惨败,或被太平军击毙,或被清廷罢 黜,如赛尚阿、达洪阿、巴清德、祥厚、福珠洪阿、和春、乌兰泰、托明阿、德兴阿、吉尔杭阿等。太平军陷岳州之后,直扑武汉。由于提督双福“庸人误事”,在城文武官员被杀甚多。总兵常禄、副将春荣组织士兵巷战,“国竭阵亡”。咸丰三年二月,九江、芜湖等地被攻下,太平军一鼓作气,“到省围, 困城池”。全城文武官员与太平军进行巷战,大多尽节,普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惟满洲城,杀戮再惨,男妇幼孩,不留一人”。随后,扬州、镇江失守。
同年三月,太平军水陆并进,齐攻江宁。在满城被围之时,“老稚登城,妇女饷军,靡不荷戈以待”。守城的八旗官兵“合城兵勇奋力巷战,杀死贼匪千余人”。但是在太平军疯狂的连续攻击之 下,旗兵得不到丝毫的休息,又没有食品的供给,有些旗人居然“皆力尽气竭而死”。太平军死亡无 数,“城下尸积渐高”,他们凭借战友的尸体而登上城楼。驻防城被攻破之后,江宁将军祥厚,“手刃数贼,身被数十创”。自知大势已去,自刎而亡,以身殉国。“祥厚之子恩纶、恩龄,暨家丁巴彦、 石套,仆妇李氏、杨氏等六名口,亦同时殉难。”副都统霍隆武亲自带领旗兵与太平军进行巷战,最后全部战死。太平军占领满城之后,“杀戮满人,寸草不留。”“旗民四万余,童子三千人,悉数被戮,无一留者,盖以为汉人复仇也。”太平军沉浸在血腥战争复仇的狂怒之中,对旗人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突围的旗人只有四百余人,但是由于太平军四处张贴告示,凡擒获旗人者,赏银五两。这批死里逃生的旗人,又被附近农民捕杀了不少。
……
在此劫难之中,旗籍儿童与妇女也未幸免。“殉难男妇六万余人,杀戮无遗,只留未成年幼童四 千余人,悉行阉割,连肾囊剜下。登时身死者十居其九。”俘虏的八旗妇女,“佯说为之分配人民”, 等她们到齐之后,“计数百人”。她们被太平军赶到朝阳门外,“围而烧杀之”。当太平军得知旗人妇女穿上汉女服装,化装逃难之时,“见所着大脚片者,悉刃之”。《清代纪事》中记载: “杀清军及驻防旗满四万余人……计洪氏自广西倡义以来,以南京杀戮为最,尸骸积叠,秦淮河之水,俱移臭不堪食。”咸丰三年署江宁将军上奏: “江宁驻防八旗官兵奋勇杀贼,受祸最烈……兹据陆续投回兵丁三百七十三名,妇女三口。”南京城被害旗人甚多,事后清廷进行统计: “粤匪窜扰江宁省城,前任江宁将军祥厚、副都统霍隆武,及八旗协佐各官,或力竭捐躯,或临难自尽。同时阵亡殉难者,文武各官计三百余员,兵丁妇女不下三万余人。”太平军将领在书信中,向家人谈到自己部队辉煌战果。“顺水扬帆下游,攻打安徽省,既克。直打江南省,名号南京,十日之间,即破该城,所杀汉满妖官妖兵数万。”咸丰六年,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在高资与太平军交战时阵亡。
美国人亨特于 1825 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前后生活了近四十年,经历了近代中国诸多大事。在 其书中记载了太平军对旗人的屠杀: “他们进入南京,对那里的满洲驻军连同家属进行了冷血的大 屠杀,杀了老老小小近 25000 人。”
——陈力,张永江《太平天国屠满问题研究》

user avatar   you-ming-zhu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有个很疑惑的问题,谈民风为啥不谈时代背景呢?你乎不是很喜欢讲“机关枪让草原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么?按理说应该懂嘛。汉人不也是这样?

秦汉的时候古典时代晚期,全民皆兵,普遍动员,大方阵大量步兵是军队主流。自然“民风强”,长安市民可以和西汉政府军混战。这里面反应的另一个道理就是当时正规军和征召兵战斗力差距不大。但秦汉那个时代不止秦汉,罗马公民兵,希腊诸城邦市民士兵的战斗力不也强么?全世界都差不多。

你到了满清末年,燧发枪普及,谁拿了枪训练一个月就是兵,那也自然满地“土匪”,武德充沛。同时期欧洲人1848革命,市民直接上街垒和政府军血战升三色旗,不也一样么?

你到了宋朝明朝的时候,职业军队对民兵具有压倒性优势,重装骑兵一冲大炮一开,民兵再有勇气都顶不住,自然“武德”显得弱了。但真的武德弱么?宋朝也是满地弓箭社,满地游击队。明朝江阴抗战不用说了,民间团练在明朝政府鼓励下连大炮都有,别说鸟铳了,但能起到什么大作用呢?职业军团如果损失掉,民兵战斗力顶不住入侵的职业军团,还得神州陆沉。就好像你乎喜欢讲的“机关枪和游牧民”的段子一样。哪怕蒙古人和他们祖先一样勇猛,机关枪面前也没啥用,那何必这么勇猛呢?

所以说真的,这个问题没啥意义。汉人和其他民族没什么区别,都是随着时代风气变。作为一个正常的种地的文明民族(指和英法德意等民族一样都是种地的),在古典和启蒙这些民兵战斗力和正规军战斗力差别小的时代都很尚武,战斗力都很强。在中世纪和二战后职业军团为王的时代除了职业军人以外,剩下的都是草莓兵。

当然话说回来,你乎大部分用户喜欢讲什么“秦汉隋唐武德”,“南朝宋明孱弱”,“汉人费拉不堪”这种可笑段子,并不只是因为不懂历史,更重要的是被灌输了一种信念,那就是“汉人历史脱离于世界历史之外,从不进步,秦汉时候到达巅峰此后一直下滑”。所以会拿秦汉比较宋明然后迫真论述汉人动员力下降,武德下降,然后反观欧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动员力不断增强,武德充沛”,然后得出一些迫真结论。

归根结底,你不把汉人当各民族的普通一员,不认为汉民族的历史就是人类各民族共同历史的一部分,不考虑每个时代各民族面对的游戏规则都改变了,那你就会左手“汉人劣根性,费拉,2000年一直倒退”,右手“中国人从猴子时代就是单独进化过来的,秦汉的时候洋人还是茹毛饮血的野人”。最后得出个结论“汉人是堕落的天选之子,非弥赛亚不得拯救”。

我觉得这蛮可笑的,真的,非常非常可笑。


user avatar   didjnsjw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相信一个柔弱的民族,能够延续到今天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吗?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极其悠久的文明历史、极广泛的人口地域分布、以及上述两个因素促成的极复杂品性的民族。既然要把视角放在宏观总体上,那么简单用两个二元对立的标准词汇去形容,无疑都是非常片面浅薄不明智的。

但硬要我回答的话,那么汉族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本质和柔弱沾不上边。其精神世界里隐藏着剽悍甚至可以称得上暴虐的基因。原因就是我开篇的第一句话。

我们常说,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却不知道,这是一条曾以“害河”、“中国之患”闻名于世界的河流。在新中国成立前历代反动统治的漫长岁月里,黄河的水利得不到开发,水患得不到治理,洪水、干旱、冰凌、风沙、盐碱、内涝六大灾害,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斑斑血泪。

自公元前602年的2000多年中,黄河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同时这片流域也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44年的3710年间,有历史记载的旱灾有1070次。仅在清朝统治的268年中,就有201次,几乎年年有旱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黄河流域旱灾的特点。1876~1879年晋、冀、鲁、豫4省连续大早,死亡1300多万人,“赤地千里,饿殍载道”。

可恰恰是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河,它所在的流域却孕育了早期的华夏文明,哺育了华夏先民,黄河既是华夏民族苦难的记忆象征,又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看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没错,黄河流域自古是一片充满惊心动魄与野性角力的地方,恰如那磅礴奔流滚滚而来的河水,柔弱者像易碎的玻璃那样直接被拍成碎片。能挣脱束缚一往无前最终杀将而出实现地域整合的幸运儿,必然是最剽悍雄浑的猛兽。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如果有一天能绽放出文明之花,那么它必然是由数不尽的尸体和鲜血滋养出的。

我们汉人的祖先华夏,恰恰成为了这个幸运儿,并且成功让自己褪去了腥膻戾气,这才拥有了向文明进化扩张的资格。但这一过程同样伴随着无数刀剑碰撞的光影,凝聚了数不尽的血与泪。

夏商是华夏文明的幼儿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和成熟的奴隶社会。而先后消灭了三大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在面对强大的商朝军队时,却只能沦为祭祀坑内的祭品。

到了周天子分封诸夏,华夏进入少年期,开创了宗法礼仪制度,开始迈向封建社会,整个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思想学说和先贤著作如过江之鲤般纷纷出现。却也伴随着周边数不尽的非华夏部落纷纷被吞并征服。

随后秦朝统一列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确立了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大一统制度。之后的秦征百越,百越和西域都不是国家的概念,而是范围广义的地域概念。一个“征”字就囊括了其中数不清的战斗。而对于那些分散的族群来说,往往一场战斗就可以平定。

你会看到,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华夏文明都在发展扩张从未停滞不前,而且始终与所向披靡的剑锋并行。

可以说,强大的武力始终是促成华夏文明成长的直接推动力。除了北方的草原、西部的荒漠、东边、南方的海洋。在工业革命之前位于东亚大陆所有人力能够到达的、适合人类生活定居耕种的地方,全部被汉人牢牢控制着。并且保持了两千多年。

这种强大在汉朝达到了顶峰,平西域,征匈奴,灭南越,破朝鲜。汉朝军队和移民所到之处,大大小小说得上名字的说不上名字的小国部落,要么归附融入汉人主导的华夏文明秩序中、要么被直接消灭。由于汉朝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外族提到汉人便谈之色变,逐渐地汉人一词便取代华夏成为了我们的常用自称。

能拥有如此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精神,放眼世界,除了汉族没有第二个民族。

但是,这种好勇斗狠的进取精神,并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于是统治者选择用学说来加以平衡。而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刚好可以与先天的刚猛进行调和,创造出相对稳定和谐的秩序与社会关系。

于是,汉人有了赡养老人,善事父母的孝道;以及修身齐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璀璨的思想道德文化辐射向周边。于是乎万里神州,威加四海,举德齐天,周边各民族纷纷学习汉族创造的制度、文字、思想、习俗,远离茹毛饮血。可以说这是文明的操守,是历史赋予汉族必须承担的责任,但这不能称为弱,因为弱是一个对照词,而纵观人类文明,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保持几千年强势的地位不变直到今天。

诚然,伴随着文化的昌明与传播,汉族的血性必然会减退,先进性必然会被缩小,因此汉族不可避免地也有了低谷和失落的时期。但汉族过去由剽悍铸就的顽强却没有消失,于是阴霾过后,便是一次次的浴火重生。

五胡乱华,南北乱世,汉人却在后面开创了大唐盛世荣耀。

蒙元入侵,南宋灭亡,不过百年尔尔,汉人就推翻蒙元建立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

满清入关,神州陆沉,汉人二百年的反清复明驱除鞑虏的斗争从未停歇,最终取得成功。随后面对实现了工业化具有碾压优势的帝国主义列强,汉人亦没有甘当附庸,而是在捍卫自身主权和人人平等的理想中带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奋起直追。不过百年尔尔,工业产值达到了世界第一。

正所谓物极必反,周而复始。放眼世界没有一个民族能做到永远辉煌,一个民族能经历三次低谷后三次爬起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但每一次爬起来,都能再次开创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放眼全世界,除了汉族没有第二个民族。

应该说,从夸父逐日到后羿射日再到大禹治水,从炎黄战蚩尤到秦征百越再到汉征西域。与自然斗争、与强权斗争、与外族斗争的精神,贯穿了汉人的神话与史诗,融入了汉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成为其精神世界永不磨灭的内核。今天的汉族虽然外在表现出服从忍耐的品质,但在埋头苦干的朴实外表下,骨子里却是不肯向命运低头、不肯屈服于外来强权的坚强意志,以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抗争精神。

不要忘记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肆虐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赏着当时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的思考哲学,诞生了一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其言行早已深入民族灵魂的思想家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开疆拓土,在华夏族的基础不断融合吸收形成了的汉族
一千年前,我们比不可一世的阿拉伯人还繁盛富足,文化、科技进入历史最繁盛时期,经济总量更是占世界多半
现在,我们正在和世界霸主美利坚一决高下。
五千年了,我们一直在世界最强者的牌桌上,对手换了一轮又一轮,而我们从未倒下!


user avatar   xiao-jin-80-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相关话题

  是否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以外其他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现在还有纯正的汉族么? 
  宝宝昨天出生啦,母子平安,但考虑到我是汉族孩子妈是回族,各位大佬可以给个建议孩子是什么民族吗? 
  民族和宗教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隋朝灭陈是否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大灾难? 
  玉林荔枝狗肉节该不该取消?为什么? 
  为什么有人会想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清朝是满人王朝还是汉人王朝? 
  汉族男生喜欢回族女生,有未来吗? 
  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导致国家和(或)名族命运发生巨大转变的历史事件? 

前一个讨论
女生穿旗袍可以有多好看?
下一个讨论
孩子快两岁了,特别嚣张,谁都敢打,说也不听,我应该怎么去正确引导他?





© 2024-06-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