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时,我上初中,风靡全国,父母也去看了。
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整个高中、大学时期,几乎没听谁说过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那时候都是看盗版VCD,片源比电影院多太多了。我所在的徐州市,原来几个大国营电影院,除了市中心的中山堂还在勉强维持,其余全部关门了,改成其他娱乐场所了。
直到2005年,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感觉电影市场好像有了变化,市里开了一家【星美影城】,装修档次高、小厅放映,票价一张40元! 2005年的40元啊,真得很贵啊。但因为搞对象的原因,在星美陆续看了《海神号》、《色戒》、《变形金刚》等国外电影(这3部印象最深,最好看),虽然贵,但值回票价。
然后影院生意逐渐火了,随着地产的发展,几乎每一个商业综合体,都会有一个影城,票价也因为竞争逐步降到了29、19、9.9元!
但是呢,从2018还是2019年后,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就没再去过影院了,因为没有吸引我去的电影了。
现在好莱坞的烂片率也非常高,这几年的韩国电影是真正震撼了我,如果什么时候院线引进我喜欢的韩国罪案、恐怖、丧尸电影,我大概会重新去买票吧。感情戏就算了,不喜欢看那些爱来爱去的。
哎,有点点恶心,其实电影票价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办的有卡,基本上都是25一张。
可是在郑州高新区橙天影城。
今天一件事我很恶心。
在家无聊想去看个电影,口渴想买一瓶零度,超市大概3块。
结果前台说零度一瓶20,给我整无语了。
我问他,这个价格你买不买?你一天在这里挣多少?20一瓶零度可乐?电影院在四楼,在二楼的大张超市,20可以买一打12小罐的可乐。
那人也有点不好意思,说可以向老板反馈。
咋说呢,影院东西贵我也接受,虽然因为热量太高,不咋喝影院的可乐爆米花,但稍微贵点我也接受。
比如零度10块,我也不会说啥,贵就贵点呗,那个时候不想下去买,就想喝口无糖可乐,还喝不完,一瓶得喝两天。
可是20一瓶,我买了我感觉我就是傻子,我都瞧不起我自己。
本来就是因为无聊去看电影的,最后电影也没看,而且我也决定,卡里的300多用完后,我不会再去这家电影院看了。
为了挣一时的钱,这家影院丢失了我这么一个潜在的长久客户。
逮着羊可劲薅吧,又不是啥稀缺资源,真当现在是卖方市场了,我可去您的吧。
包括这些商场里的牌子,听都没听过,就因为一个牌子就要贵很多,我是接受不了,管你啥牌子不牌子,质量和款式你总得占一个吧?啥球不占,就说你是牌子,我就得多掏钱,这算哪门子牌子?
你东西真好,我多掏钱我愿意,东西不好光整一些虚头巴脑的,让我多掏钱,麻烦您去找别人去吧。
说回电影,以前的夏洛特烦恼,西游记动画,哪吒动画片,我都自己看了两三遍,一是个人感觉好看,二是想支持下他们。
像今年的四海一类的电影,淘票票上评分居然9.2,这不是淘票票为了多卖点影片忽悠人嘛?反而知乎和豆瓣的评分还差不多,5.5左右,这些渣子吃相太难看了,就想忽悠人,能忽悠一个是一个,反正也忽悠不到我。我今年就看了《拆机记》《卡尔》,感觉都挺好看,也值回票价。《大爆炸》《冷枪》《老赖》几部我没看,因为不感兴趣,加上其他观影者的劝退。
不知道我算不算没有被消费主义打倒的人。
就是今后不被消费主义侵蚀需要付出的精力可能会越来越高,因为敌人越来越狡猾。
我,年二八那天说,过年去看个电影吧,嗯,年初一的水门桥,38一张票,还行。年初一电影看完了家里人都挺高兴的,出电影院的时候看见狙击手的海报,家里人说过两天咱们来看这个。
今天早上起来准备买票,嚯,50一张……家里人表示,看电影这个价就没意思了。
电影院你坐地起价也别这么离谱行不行?
嗷对了,看各大伙儿的发言,我这边的票价还算便宜的,再贵点的地方,我就想问下,一场电影而已,这钱值么?
一张票80-100
没有优惠券,影城卡,你去看吗?
反正我肯定是敬而远之。
好怀念以前30左右的时候,想看就看,毫不犹豫
今年这个价格是涨的真的很离谱,很离谱
只有美国人五分之一的人均GDP,电影票价却几乎持平。
蔬菜猪肉涨价还可以理解,你电影票涨价不是自己作死么?活该。
回归均值而已。
我这两天在腾讯视频上看了好几部电影[大笑]春节档这几部算啥,《流浪地球2》都没有
个人觉得是院线被疫情折腾得穷了,报复性收割有点急有点狠,看电影性价比有些下降。
春节档的电影价格比平时可不止贵了一点点,我大年夜想去看看年初一有什么电影看,网上一看吓了一跳,一本电影100多的都有了,我还以为自己实现了电影自由,其实不是啊。
一般到了商场,还要花大几十块钱买可乐和爆米花,电影前后可能还要吃顿饭,走的时候还要交个停车费,如果一家三口的话大几百就没了,普通工薪阶层如果要连续三天看电影还是要掂量掂量的,否则三天过去,一千多块钱没了。
这个套路和当年的雪乡有点类似,当地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最赚钱的档期不狠狠赚一把就不是合格的院线。
问题是看电影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唯一选择。虽然疫情期间不建议异地旅游,但是当地的吃喝玩乐资源也是不少的,如果电影的性价比下降,其他项目的性价比自然就上升了。
另一个原因是,年初一看的电影,电影的口碑就出来了,一些评价很差的电影吓退了一堆人,后面的票房就开始慢慢两级分化。
院线也不呆,今天初三电影票价的已经开始下降了。
我年初二开始的活动,就是带孩子各个博物馆打打卡,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苏州博物馆可以去,苏州博物馆西馆可以去,吴忠博物馆可以去,关键。。。还通通免费。
不香嘛。。。
说重点:
1.2022年不像2021年那样提倡“就地过年”。大部分人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了,拜年都来不及,还看啥电影!
2.今年电影票票价涨疯了!说实话,这有点“明着宰人”的味道了!关键在于,春节档需要高价观看真的有必要吗?现在不敢说2022年的春节票房到底会怎么样,希望影院方面在以后的春节档能好好考虑一下,生意该怎么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听说过一种检测办法:两面镜子相对,我们会看到无数面镜子。这个大家都懂。然后稍微晃动镜子,你会看到无数面镜子一起晃。如果出现卡顿,那么说明宇宙是计算机模拟的,而且恭喜你,你用一个小把戏把宇宙计算机玩卡了。
……………………………………………………
以下为更新:
朋友们指出来我如果计算机卡顿,我本人的感知也会卡顿,那么就不能感觉到卡顿。感觉很难反驳。
但是大家的观点个人感觉是有一个前提的:我们并不独立于宇宙计算机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不是宇宙online的玩家,我们只是NPC而已。
只是NPC而已……
是NPC而已……
NPC而已……
PC而已……
C而已……
而已……
已……
……
正经说事儿。其实只是本人脑洞。
大家平日里会出现类似于思维跳帧的现象吗?就是某一瞬间感觉自己不连续了……感觉脑袋空了,不记得1秒以前想了什么。一般本人都会仔细回想,一般都能想起来,如果想不起来……
黑客帝国既视感
…………………………………………
答主再更新
居然破百了! 答主太高兴了!第一次破百!
本来这类问题就是形而上的,没有谁能给出终极解答。而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答主想起以前看过的方法,觉得挺好玩,就贴上来,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
回复中大家提到了速度和反射镜像加以限制从而避免无限循环,我觉得说的有道理,你如果偏要往精确了测,我就针对你模拟出更精确的结果,只要不让你发觉,镜像可以控制在有限个。
这让我想起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坍塌的解释(应该是哥本哈根解释吧)。也可以理解为计算机平时不精确模拟每个量子的状态,只大概描述,降低运算量,针对海森堡波尔薛定谔等等有可能破坏世界和谐的人,系统专为他们模拟出精确的轨迹。
脑洞:这个前提下,拉普拉斯妖可以存在。
量子力学隐约透露出宇宙计算机的端倪……安德森先生。
....................................................................
再次更新,这么有良心的人哪儿找去!!!在此感谢
@magicsunny第200个赞。
有朋友指出答主有思维定势,答主认为,这本身就是大家脑洞的结果,无聊的时候想一想,寻开心罢了。我还真的想不到更奇葩的。
而且......(再脑洞)
我们理解的计算机是基于经典力学的,而现在的世界明显受量子力学支配,这是个矛盾,如何用经典力学模拟出量子的结果(这测不准那测不准的)?也许有个方法。
脑洞啊!脑洞啊!换句话就是随便瞎想的啊!不负法律责任的啊!
计算机采用伪随机数模拟出量子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我们原则上不能找到算法(不是我说的,量子力学说的),可能是因为算法基于高维空间的数学,咱们四维的宇宙没法算出。
比如说,富勒烯,就是长得像足球的碳单质,想象它穿过一个平面,有一些碳原子会出现在平面上,我们用二维直角坐标记录下这些碳原子的位置,然后试试能不能用平面几何还原富勒烯的结构。恐怕不能吧(数学系的朋友有没有来打脸的?)。
就是说,宇宙计算机也许可以借助高维空间的数学来模拟出咱们宇宙中完全无法精确预测的量子轨迹。
脑洞啊!脑洞啊!脑洞啊!知乎的规矩。感觉越扯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