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先秦时期,各国动辄调动百万大军,为什么到后世明清,人口更多,调动兵力却只能到达数十万?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n-bao-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汉一般也就是数十万大军,而这数十万大军一般是这样动员的。

1.各地工匠大量生产武器,放入本地武库,由朝廷统一运输到需要用兵的区域。

2.从国家核心人口区域选拔有战斗力的青壮年男丁作为精干力量向预定区域行军。

3.征调预定战斗区域附近民众,抓捕蛮族进行短期整训作为半正规力量。

4.从依附少数民族中选拔力量长途行军加入军团作为机动力量。

5.本地驻扎的服军役士兵加入军团

6.召集豪强、将领私兵

7.将以上兵力集中配发武库集中的武器,经过短期训练后出兵。

然后计算一下,武库可以日常生产,长行军可能花费一年到半年,训练至少要三四个月,要形成一个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需要的准备时间在两年左右。然后这里面的军队成分包括。

1.数万来自国家核心区域的精壮男丁,拥有一定的兵役经验

2.上万各地少数民族的武士,拥有长期军事训练

3.数万本地正在服役的边军(服役期两年)

4.数万中央常备军(汉武帝之后)、地方豪强兵,有长期军事经验

5.十万级别的本地轻壮年男子。

6.草原难以支持大军粮食供应。

然后才能进行一次大规模战役。然后这种战役进行的区域往往是河流和交通主干道周围,可以大量转运粮草物资集中在一起把士兵喂饱。这是秦汉时期战争的常态。而战争双方往往都会进行类似的行动。而社会制度和军队武器上也是适应这种动员的,比如武器上秦汉流行通用兵器-戟,远射武器主要为只要有力量就可以有效运用的弩,民间采用轮换服役保证普通民众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

实际上秦汉时期数万人规模的战争也并不少见,数十万人的大战反而是少数。毕竟多数情况下只动员2、3、5就行。

但到了秦汉之后,战场从粮食人口集中的中原到了人口稀少的边关,问题就出现了。

1.衣冠南渡,安史之乱后,中国的人口和农业中心都转移到了南方,传统上距离边关最近的关中-三辅地区不再能动辄拉出几万人并囤积大量粮草了。而真正的人口中心南方地区如果抽调兵力集中到边境需要的行军时间又太长。

2.作为主要对手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周期往往压缩在一年以内,在秋天马肥的时候依靠大量骑兵机动集结短促集中攻击。

3.游牧民族逐渐组织化,越骑这种南方骑兵单位随着南方农业发展逐步消亡,征召非本族士兵的成本开始增加,中原王朝对南方的控制逐渐从只控制主干道变成全面控制,原有的本地山中各种少数民族聚落都农耕化了。

4.军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武器的上限(弓箭材质的强化让士兵可以使用更强的弓,马镫出现让骑兵能使用复杂的马上战斗技巧)武器上限的提高又导致对人的训练需求提高,让短期训练出的士兵价值开始降低。

5.随着需求的变化,社会上全民服役的成分降低,只有少数边关附近居民有类似经验,朙末的秦兵、毛葫芦兵就是这种情况。

然后形成的需求就是

1.军队动员时间周期小于一年,最好随叫随到。

2.士兵拥有一定的战斗技能,能有效掌握武器。

3.可以靠较小的粮食成本维持,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维持

如果像一开始提到的那样动员,面对这些需求就很明显没有卵用了,最后只能是花费无数钱粮两三年集结起的大军一出战对方马上跑路,几十万人兜圈子无功而返走完回家,对面第二年接着来。

那军队的主体从动员兵转向常备的职业兵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然后常备军固化形成世兵,最后演变成卫。经过一系列演化后,朙代最后的军团组成是这样的

1.高级指挥人员到场后从各卫所、社会募兵、本地民兵、外部援军中综合选拔训练形成的标营兵(万人上下)

2.各级指挥人员依葫芦画瓢自己弄的营兵(数千到万人不等)

3.本地常设的卫所兵,(数万人,战斗力较弱)

4.根据朝廷调令从外敌调集的(土司兵、援军,万人上下)

5.向社会开放募兵,补充各营兵和卫所兵(补齐编制)

然后特殊情况下,可以动员的单位:

6.各级文官政府掌握的半军半警半役的非正规武装——民壮

7.各地乡村豪强手中的武装——乡兵

8.敌人兵临城下后临时组织本地居民上城墙防御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1-8全都加起来,人数也是数十万,但是6、7、8很明显只能负担本地防御任务且很可能聊胜于无,(比如被十几个倭寇干的稀烂的就是民壮,募兵如果不经选拔和民壮乡兵没本质区别,卫所又严重缺额。所以一般我们计算可用兵力只计算1.2.3.4。加起来有十万人就烧香了。

实际上看朙军的构成,和秦汉是有一定对应性的。

1.京营对应中央军(土木堡之前)

2.边军对应卫所

3.民壮、乡兵,动员民众守城对应本地壮丁。

4.夷丁-土司兵对应征召少数民族

但是朙代一般只计算1、2、4.而3很少算入,一般计入也是通过中后期营兵制建立后在营兵整训过程中吸收一部分选拔出的本地民壮乡兵义兵。

总结起来就是:军事需求和武器的发展导致秦汉式的军事动员逐渐失去实战价值,核心军事职能逐渐集中到专业化的军人身上,而社会能长期供应的军人就那么多。一旦失去了这些能负担核心职能的单位,其它单位都没有太大实战意义。

带清在这里得捎带提一句,带清实际上只保留小圈子武人,对民间的武装一向抱警惕态度,在清中后期八旗绿营这些小圈子腐败之后,清军就只剩下在民间召集巨量未经有效训练的民兵一条路了,其中区别无非是汉族民兵不会骑马,蒙古民兵会骑马。而这种军队在历次清朝对外战争中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实际上现代也是这趋势,二战动辄数十万人,现代在叙利亚、乌克兰、伊拉克、阿富汗的实际专业化军事力量有多少呢?而大规模动员也在失去价值,比如某军事带V动不动就吹,义务兵役制只存在于哲学意义,没有秦汉模式日常囤积巨量高级军械(现代体系中枪械的地位在古代顶多相当于单手刀剑)且分布全国的常备大武库,专业化单位都能出现战车翻车飞机连续人为错误摔机上下系统性腐败的大背景下某岛动员一些只有短期训练经历P民给菜总桶当炮灰,放在朙末就相当于边军都吃不饱饭,某些带儒觉得能拉出二十万民壮对付十万巅峰八旗,很明显是在搞笑了。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在哪里看到动辄百万的?

战国后期秦赵两个大国的战略大决战长平之战,两国军队加起来才刚到一百万,这其中还包括很大比例的后勤民众。




  

相关话题

  平心而论,唐太宗李世民有资格行泰山封禅吗? 
  如果吴三桂成功了,他会被大家吹成下一个冉闵吗? 
  如果袁崇焕没死,孙承宗继续在朝中的大前提下。崇祯4年,继续发生了大凌河之战,明军有解吗? 
  如果卫鞅在魏国受到了庞涓的重视,在魏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魏国能一统天下吗? 
  为什么有人认为赵匡胤不配和李世民并列? 
  中国古代为何不对外侵略? 
  元人篡改历史,知友们怎么看? 
  如果阿拉伯数字早几千年出现在中国,对中国会有怎样的影响? 
  给中国古代帝王排名,赵匡胤能排第几? 
  唐武宗李炎灭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一个dnd中的邪恶阵营的法师穿越到现代社会并保有施法能力,那么他能颠覆世界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放开那个女巫》,逆天在哪里?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