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在日本能够准确恰当的使用汉字,会给周围的人留下正面印象。
日本有个专门的汉字能力考试,注意不是汉语考试,而是针对日文中汉字的资格证书。难度也绝不是识字写字那么简单,这个日本人一般都会,而是更加类似于考验汉字文化素养。
比如说下面就是去年的真题,可以体验一下难度和对汉字应用的重视度。
根据官方的数据,从00年开始报考人数不断增加,到08年达到顶峰,有280万人报考,之后逐年减少,在200万左右徘徊。
日本的总人口才1亿2千6百万左右,好家伙,每年差不多有1.6%的人专门去参加汉字考试。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比例也不高啊,那这么说:
当然,考试制度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对比下来也足以体现日本人对汉字运用的普遍重视。
另一方面,虽然日语汉字源于我国,很多字词也依旧同义,但是自唐朝汉字传入日本以后,经过了近1400年的演变,一部分词义发生了变化,所以有些地方也并不相通。
这个也很正常,放国内南方叫外婆,北方叫姥姥;江浙沪只管上海青叫青菜,北方只要是蔬菜都叫青菜。一国之内尚有区别,何况汉语和日语已然是两门语言。
比如说日语中的「是非」,这两个汉字我们都认识,搬弄是非嘛。但是在日语中,这两个字念作 ze hi ,表示务必的意思。
再比如说「所用」,这个汉语中我们也常用,一件事所用金钱、所用时间等。但在日语中,这个词表示将要或想要做的事。
比较有名的是「愛人」,汉语中表示夫人或者丈夫。但在日语中表示情人,而且强调第三者的意义更多。
还有一些词是和制汉字,就是在汉语中没有的词,但是日语中用汉字表示。
比如说「旦那」,这个词在日语中表示丈夫的意思,在汉语中就没有这个词了。
另外有一些词在日本很常用,在国内已经很少使用了。
比如说日本人在工作场景中为了确认意见,常用一个词「齟齬」。这个词我国也还在使用,但是用的已经十分少了,写作龃龉,念作 ju3 yu3 ,表示意见不和。
所以学习日语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学习汉语和日语汉字的区别,不然要是自信满满一说,最后发现用错了,那可能是有点丢人。
日语的例子对大部分人来说比较难理解,我举个汉语的例子。
上次看到过一个大姐,我估计她想说的是:
“这帮网络喷子和我抬杠,都把我逗笑了”
结果她写的是:
“这些人不相信我的经历,实在令我贻笑大方”
我当时就用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