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女生成为科学家,需要突破哪些「不容易」? 第1页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小开始,就不断被灌输 “女生天生啥啥啥不行” 的意识,致使自带自我怀疑。

再长大点儿,就又开始被灌输各种围绕婚恋价值和人生主次的屁话,使得在实然层面,有更少的女性能做到 “专注” 乃至 “偏执”。

倒是等到博士毕业,真的找到教职了,遇到的 “不容易” 反而少了很多,甚至性别能自带配额buff。

到了这个阶段,最大的阻碍就变成了 — 你是否确定自己搞的真的是科学?

对此,人民大众需要尽快明确的事情则是:“科学家” 仅是 “学者” 的一个小子集。于是,“女科学家” 也仅是 “女学者” 的一个小子集。即,大多数 “女学者”,搞的并非 “科学”。


user avatar   chen-bin-99-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有限的见识,我的个人看法是:

最大的不容易就是,越少强调自己是【女】科学家,就越容易成为科学家。

科学是最公平的最特殊的领域:

一个实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对就是对,错的就是错的。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种事情是不分男女的,科学不会因为你是男人或者女人,而对你有特殊的对待。

一个科学实验的探索,假设需要800次试错。

不会因为你的性别,而变成799次。

在这种事情上,越强调自己的性别,越希望讲究性别差异化的。

就越难。


在我的看法里,没有什么所谓的男科学家或者女科学家。

只有:科学家。

·


user avatar   iris.p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女性来说,要走科学家的道路最大的障碍之一,是 lack of rolemodel,是我们在社交媒体和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和听闻的(尤其是,既事业成功又获得人生世俗幸福的)女性科学家/科学工作者的榜样故事依然太少。

lack of rolemodel 是另一种劝退—— 它从源头上堵住了想象力。

记得我以前常去的哈佛某文科研究中心,墙上挂着从1920年到2019年间的所有院系人员合照。从一开始照片里清一色的男性,到半个多世纪前,开始出现了第一位女性,到逐渐有第二位、第三位…直到现在,比例还不到一小半。哈佛的环境尚且如此。

试想,一位出身于发展中国家普通阶层的女性,一辈子能直接接触到的人群中,有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师、女淘宝店主、女企业家等…..平时浸淫的电视剧和综艺里,大概会有女律师、女设计师、女音乐人等形象,但女科学家? 恐怕凤毛麟角。

if you can’t see it,you can't imagine it. If you can't imagine it, you can't be it.

这也是为什么TVB 90-00 年代那批职业剧对我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影响如此深远的原因。

她们的存在向当时年幼的我们昭示着:作为女性,你也可以选择任何感兴趣的职业,在广袤的世界上有自己的一方立足之地,去挥洒才华和创造价值。

tvb剧中那些自信坚毅的职业女性群像,充当了成长时期的我的rolemodel 一职。

现在,我接受OLAY的邀请,加入「科学有她」青年女性科学家助力计划,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继续这个接力————— 就从第一位真正启发我进入科技设计领域的女性,我的直系学姐Lining Yao说起吧。

Lining 的本科/研究生是浙大学的计算机+设计,当时国内对MIT Media Lab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还知之甚少,她是浙大最早去那深造的人之一。如今她在CMU计算机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可编程控制形变的未来材料”。



在麻省理工计算机大牛教授 Hiroshi Ishii 的实验室读博期间,她的代表作是 BioLogic - 会呼吸的衣服:用纳豆细菌打印的,可以随着湿度变化而自己呼吸的未来织物。

这个作品的诞生就像任何看似不可能的疯狂idea 一样,经历了重重挑战。

例如,如何精准采集纳米级的纳豆细菌在不同湿度下的形变数据用于编程,如何将“活”的纳豆细菌打印在织物上,利用它的生物活性控制鳞片开合等等… 这些挑战横跨了材料、结构、算法、制造、甚至商业应用场景的演绎和拓展等领域,跨界之“丰富”让人叹服。

这件最后看起来充满诗意和未来感的成品,凝结着Lining和一整个团队的心血。


Lining 对我的影响,除了作品本身带来的震撼外,还因为2011年,她回母校做的小型分享会,使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MIT Media Lab 这个地方。

当时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只晓得家具设计是家具设计,灯光设计是灯光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看到她展示的 Media Lab 里那些融合了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生物、社会学、甚至戏剧、诗歌等无法被定义的前沿作品,我像“开眼看世界”一样,第一次知道了学科之间本来就是没有“界线”的。这种“无界”的理念第一次打破了我思维底层的束缚,也为我以后走科技创新设计的道路埋下了一颗种子。



(第一次得知“有那样一群人,在那样一个地方,做那样的探索与创新”的震撼,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if you can see it,you can imagine it. If you can imagine it, you can be it.


然而,从看到一两个rolemodel (哪怕只是在电视剧里),到接触更多逐渐习以为常,到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到鼓起勇气尝试…… 再到历经艰辛自己也终于成为了别人的rolemodel……. 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在我的例子里,这个过程有整整6年

本科毕业后,我去往上海工作,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吧,两年多后,我得到一个机会—— —— 帮韩寒的品牌 ONE 设计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解决方案,帮人们“表达爱”。

在种种限制下, 3 周多的时间内,我做出了后来有数百万人参观、并且形成线上线下传播和销售闭环的中国第一座商业互动装置—— Love Cassette. (嗯,如果你看到过类似的概念和图片,那都是后来人家抄的)


回头看,这个后来不断被提起和借鉴、甚至被很多设计教材要求引用的“创新设计“,它的诞生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大学时,我的电路原理课和编程课都是险些不及格的,在那几周的高压之下,我竟然顺利地自己设计了电路、程序和机械结构,把脑中的奇思异想化为了现实。一开始,我把这归因于,短时间内被给予一个具体的挑战所激发出的problem solving mode,迫使我把那些零散的技能融汇贯通了。毕竟deadline 是最好的催化剂。


(自己摸索的技术实现过程)

数年之后再回头看,我才领悟到,当时我能勇敢的克服自己以为的”能力限制“,实现看似不可能的创意,更深层的原因是,榜样的力量早就让我在思维底层清除了创新的障碍。


早在2011年第一次听 Lining 分享她所做的那些大胆跨界的研究时,这场遥远的铺垫就已经开始了。后来的几年间,陆续见证其他朋友去 Media Lab深造的旅程 。她们分享的研究,让我越来越认同,所谓的学科边界根本就不存在,而所谓的“异想天开”,往往只是普通人见的不够多、胆子不够大,也不愿去钻研技术和商业的可能性,边草草画地为牢罢了。


(media lab 里无法定义的“无界”设计)


我们通常认为的自己的竞争力是诸如编程、设计、产品策划等具体技能,但其实,这些具体的技能,或者说problem-solving skills只有搭载在更先进的操作系统上,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而这个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很多人没有创新能力,其实并不是缺乏做成一些事情的具体skills,而是见闻的匮乏导致想象力不足,完全不相信某些事情可以被做成。ta们所陷入的,是思维的牢笼,而不是技能的牢笼。

幸运的是,我的这些 rolemodel 们,以她们自己的探索,激励我突破了底层思维上的牢笼。

从此以后,每当一些看起来完全不着调的的 idea 划过我的脑海时,我会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审视它们,会想着“how can I make this happen”,而不是急着用“异想天开”或“不可能”这些字眼去扼杀创意。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 inspire 的作用是可以不断传递和放大的。


在我做完了 Love Cassette 装置并在国内巡展了半年多以后,逐渐有一些新朋友与我分享 ta 们所受的启发。

后来,当我要申请美国研究生时,开始有人告诉我:你很适合去 MIT Media Lab。果然,此时我的作品已经不知不觉地流露出它最初所受的影响了。

再后来,我真的来到哈佛读研后,被Lining的导师邀请去他的实验室,也就是梦开始的地方,讲解我的新作品。此时距离第一次听到media lab的名字,已过了 6 年之久。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tangible media group - play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7751703563268096

(6 年多后,我在 media lab 参观的视频)

再之后,我也毕业了…而我读研期间的一些作品,有幸影响了更多年轻人。前不久,一位 NYU 的毕业生告诉我,她把我的经历和作品—— VR 诗歌Poeceptible 写进了研究生申请文书。受我启发,她希望自己可以用新科技媒介做艺术作品,用于远程教育和跨文化交流。


(我 2019 年的 vr 诗歌作品 Poeceptible,旨在帮不懂中文的人从多维视觉和抽象的角度感受中国古诗之美)

得知自己居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志向,我有些诚惶诚恐,但随即又觉得,why not?If not me then who?

因为曾经,一群“活在未来”、勇敢突破自我去创造的女性,用她们探索不息的故事,启发着尚未完全挣脱束缚的我。后来,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影响和启发着新的后继者。

正如圣雄甘地曾在回答“what’s your message to the world?”这个提问时所说的,“My life is my message.”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故事,既是自己的史诗,也是给这个世界的宣言。


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让更多女性在追求自己科研梦想的路上,感受到一份鼓励。也希望更多女性科技工作者可以加入OLAY 「科学有她」青年女性科学家助力计划,用自己的故事照亮别人。

因为许多在这条路上的女性,需要我们的鼓励:同类 rolemodel 的缺乏,社会的刻板印象、职场歧视、自我设限等因素,让她们很难勇敢地选择为自己的梦想而活。迷茫和自我怀疑,伴随着每一次想破茧成蝶的努力,在漫长的生活中把许多人拉回原地。

但我想分享的是,作家 Ambrose Redmoon 的一段话,“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but rather the judg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

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恐惧,而是意识到有比恐惧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

有多少自我怀疑,就需要多少 rolemodel 的激励来融化它们。我愿意用自己的故事,赋予后来者以勇气。

就像 OLAY 所相信的那样,一切源自对女性和科学的热爱,始终陪伴、赋能女性对梦想的追求。
if you can see it,you can imagine it. If you can imagine it, you can be it
.


user avatar   zhu-wang-xiao-mia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是对抗社会上的偏见:例如女生在高三时往往不如男生,女生不适合学数学等偏见,倘若因此而放弃,亦或者是改变自己的志向,那也算是前功尽弃了,这算是「不容易」

第二,是许多地方重男轻女的问题:比如王小云院士,家里兄弟姐妹五个,王小云从小就对数理化感兴趣。父亲指引了王小云人生方向,而母亲则是她生活的引路人。父亲常年在外教书,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心学习,家务农活全压在母亲肩头。

试问六十年代的一个普通家庭,有她父母这样想法的又有几人呢?

第三,则是来自家庭的重担:有时母亲对于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对其成为科学家也算是一种阻碍吧,我记得王小云院士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道:

“每天哄女儿睡着后,我便起来工作继续编程到深夜。第二天送女儿上学后,赶紧回家继续寻找新的攻击路线。”
——王小云

既然谈到了王小云院士,那不妨就多谈几句好了。

谈到女性科学家,从古至今自然是有很多的,但若是具体到计算机安全领域的话,我第一瞬间想到的王小云院士,是我心目中的“网安女神”了。

她本是数学专业出身。高考时,因为数学成绩比较好,加上不想到外省读大学,王小云便填报了山东大学的数学系,女神的老师是著名数学家潘承洞,她也是潘承洞收的第一个女学生。1993年,王小云获得山东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对数论很感兴趣的王小云,一开始并未想过转到密码学方向,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才首次接触了密码学。

王小云,1966年8月生于山东省诸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

1983年王小云从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

1987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90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并于1993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

毕业后,王小云于1993年起于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至1995年升至助理教授一职,并于2001年正式成为教授。

200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小云院士多年来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并实践破解了一部分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学术成果诸多。

MD5和SHA-1,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国际通用加密算法,现阶段几乎不可被破解,也正因如此,其被广泛使用在了各种程序语言中。

然而,王小云院士则以摧枯拉朽之势,使得这个几乎坚不可摧的密码堡垒轰然崩塌。

在2004年的国际密码讨论年会(CRYPTO)上,王小云及其研究同事展示了MD5、SHA-0及其他相关散列函数的散列冲撞。

王小云做完报道后,台下几乎全体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Arjen K. Lenstra 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道: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我参加过几乎所有在国际上最重要的密码学会议(亚密会、美密会和欧密会),但我从没有经历过像今年会上的盛况。”

几个月后,2005年的RSA大会上,王小云院士在攻破MD5后,再次破解被视为“最安全的国际通用密码之一”的SHA-1算法。

当时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崩溃!密码学的危机》,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措辞极为强烈的肯定与赞扬。

此后,王小云还和国内其他专家设计了我国首个哈希函数算法——SM3,安全性也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现已经在我国很多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并于于2018年成功纳入了 ISO/IEC 国际密码算法标准。

王小云在密码学中做了绝对开创性贡献

毫无疑问,王小云院士是我国乃至世界网络安全领域的顶尖人才,绝对配得上伟大一词。

感谢世界上有像王院士这样了不起的人,一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参考资料:


user avatar   tenso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这个题目,让我有机会可以写一写我的小师妹。

我读博时期,国内国外见过很多做科学研究的女生。

但我最佩服的,是我师妹。

师妹是一个山东人,但身材娇小,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倒像是南方人。

在我直博的第一年,她从另一个985高校考入我们学校,为了他在北京的男朋友。

我们团队之前一直没有女生,一方面是我们做无人机方向的经常需要外场实验,日晒雨淋的非常辛苦。导师怕女同学在团队太劳累,喜欢让女生在实验室做做型号武器系统的仿真、算算数据什么的。另一方面,我们团队要求软硬兼施,要会讲理论,能推公式,会写算法、能做实现。很多女同学虽然学习很好,但硬件基础差一些。

小师妹是自己要求加入无人机团队的,而且她本科做过一些嵌入式的项目,还有一些工程开发经验。大师兄不想要,导师说有个女生帮忙整理下无人机组的实验室也好,省的每次去看见桌子上乱七八糟的闹心。后来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忽悠下,师兄同意了。小师妹搬进了项目组实验室。

师妹并不了解无人机。师兄带她到飞机面前,粗略的讲了下无人机的基本知识。接下来的几天,她每天都在看书柜里关于无人机的书,还在小本子上做着笔记。有时候我们在后面弄飞机,师妹就会来提问。她听得很认真,偶尔还恍然大悟的样子赶紧回座位拿笔和小本子,然后把一些谈话内容记下来。

师妹的出现,并没有让实验室变得整洁。除了偶尔扫一下地,师妹没有帮忙整理过实验桌,她忙着恶补相关的基础知识,因为我们很快要外场实验了。我们开始变得忙碌起来,每天晚上测试子系统,然后做联调实验。自己搭建的系统可靠度不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排查,查算法、查代码、查硬件,经常拖到凌晨。师兄告诉小师妹时间差不多可以走了,因为实验室的女同学一般8点半就走了,我们已经很习惯女生先下班。小师妹没有走,她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搭把手递东西、拍照片、找耗材……很多时候递过去的东西都是黏糊糊的机油,她一点都没有犹豫就接过去了。

外场实验是北京很热的时候。我们包车带着仪器、飞机去潮白河。很大一块空地,视野没有遮拦,但也没有东西可以遮阴。第一次实验回来,小师妹就被晒得红彤彤的。但她也没什么怨言,依旧跟着团队出外场实验。有一次发动机出了问题,我们要现场测试发动机,需要一个人在飞机后面抱住飞机尾翼防止飞机移动,小师妹去做了。发动机排烟管冲后,刚点火时候会有油点从管子里喷出来,还有一些燃烧不充分的油烟。等试验做完,小师妹已经浑身油点,满脸烟灰。就这样,她也没有半句抱怨,反而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师妹开题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做飞控的数值模拟,一个做飞机要用的视觉装置。前一个是炒冷饭,没什么新意,但重在数据是我们独有的,毕业没有风险。后面这个是团队项目的需要,需要做硬件,要自学图像算法,工作量大。

师妹认真和团队讨论以后,师兄表示选这个题目的话,团队给不了太多帮助;但这确实是团队需要的东西。听到这里,师妹毫不犹豫的选了后者。从选了这个题开始,师妹就成了实验室最晚离开的人。每次我走的时候,师妹不是安静地看文献推公式,就是在用电烙铁焊板子。

东西做出来了,能用。东西装在飞机上联调成功的时候,小师妹一个人站在大大的空地上,用手放在额头遮着太阳看天上的飞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我见过很多女博士生和女研究生,但我第一次遇到一个这么特别的女研究生。坚毅、自信。后来读博时候每每遇到困难,我总是想起夜深时候那个趴在桌子上焊板子的瘦小背影。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拉好了大提琴应该就可以了




王延轶

性别 女

出生 1981年(38-39岁)

国籍 中国

政党 中国致公党

配偶 舒红兵

论文 WDR5在VISA信号复合物组装及细胞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博士导师 田波

学历显示▼

王延轶(1981年-),女,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武汉市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副主任委员。


生平

王延轶毕业于西安市铁一中学,2000年自陕西省艺术特长生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4年获学士学位。

2006年6月,王延轶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导师舒红兵,

同年8月回到中国,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讲师。

担任讲师期间,她于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间在武汉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WDR5在VISA信号复合物组装及细胞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导师为田波。

2010年11月,她升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2年3月,她调动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任研究员。

2015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所长。

2018年10月起任所长。


王延轶曾在2014年至2015年间担任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至2017年担任过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她的社会职务还有

武汉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5月,王延轶加入中国致公党。

2018年10月13日,她被选为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12月,武汉市政协常委会将她增补为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家庭

王延轶丈夫为舒红兵,比王延轶大14岁。

舒红兵于1998至2005年曾任职于美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及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免疫学系。

舒红兵曾任中共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

王延轶在北大念书时就和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舒红兵认识,是舒红兵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前往舒红兵所在的科罗拉多大学留学。

舒红兵和老婆离婚后,和王延轶结婚。

争议

2020年2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对外公布“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文章发布后,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

消息传出后,多个网上平台的“双黄连口服液”遭遇哄抢,很快都已经售罄。

随着消息的快速传播,质疑其有效性的声音也随之而起。

质疑主要集中在:其所报道的一个单纯体外抑制病毒试验,证明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连最基本的动物实验也没有做,更没有在人体身上做过任何一次人体治疗试验。

在民众关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关键时期,王延轶团队提出 “双黄连口服液” 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全国哄抢双黄连口服液,易造成民众交叉感染。

备注

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00年北京大学陕西省录取名单将其名字写为王延铁。

公式名单中未注明其考号。

名单中,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共从陕西省录取了“王延铁”在内的4位考生。

根据北京大学教务部网站资料,2000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陕西省招生计划为3人


user avatar   chen-ke-xing-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凡是混过学术圈的人都会告诉你,现在女性想成为科学家比男性容易,招人的bar都不一样。

需要突破的“不容易”,大概就是没几个女生愿意读博士,并在毕业后继续做博后吧,真的走完这条路的女性没几个当不了科学家的。

总有人拿“女性科学家总数少”来说事儿,搞得好像女性想当科学家需要做的比男性强很多,要突破无数个“不容易”才行,求求这些人先看看每年申faculty的女性才几个吧,女性faculty的报录比已经显著高于男性了,无奈总数太少,优待了也优待不出男性的数量啊。

要说真的谁不容易,看看那些30多岁的男性天坑千老们吧,又丑又老又穷还单身,还要天天被扣“猥琐男”的帽子,最惨的是永远看不到出头的希望……


user avatar   zhouqian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wang-wei-23-64-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相关话题

  如果把世界重要场合照片中的“所有男性修掉”,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 
  疫情期间,你在家是怎么科研的? 
  如果选了好学校可是导师能力不怎么样对以后做科研影响大吗?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被质疑 24 篇论文造假,本人回应称「基本排除恶意造假」? 
  为啥豆瓣整天女权女权的喊,到头来压榨和攻击的还是女性? 
  如何看待“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8项进展与生化环材的关联十分密切? 
  当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为什么导向偏执的要求“瘦”? 
  觉得女性属于弱势群体是什么心理? 
  如何看待成功女性被要求降低择偶标准? 
  忽然想当个女生,不用买车买房,没有这么多压力,自给自足就行了。我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在奢侈品的疯狂涨价下,消费者是否还能追得上?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人晚上那么晚去居酒屋吃炸鸡喝啤酒,但街上却鲜有胖子?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