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知识分子》公众号发表于10月24日的文章《徐星:在韩春雨事件中我们更该关注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像我一样生物知识近于零的各位文科狗,读读《复活猛犸象:一个古DNA科学家的探索》一书。如果你对《侏罗兽公园》里通过琥珀包裹的蚊子复活恐龙感兴趣,也可以读读这本书。

书中第三章对生物研究所需环境有比较详细的描写。本书提到上个世纪90年代直到2013年,所有用琥珀做的古生物DNA实验(论文)差不多都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和实验室污染,比如工作台、地板、墙壁和天花板等等。看得出来,涉及DNA的生物实验对研究环境要求非常苛刻。

看完本书,你再看看韩春雨的研究条件。。。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某些时候,可重复性甚至不是决定某篇论文是否有价值的最关键因素(尽管可重复性一般被认为是科学的定义特征之一)。曾经有诺奖获得者的一篇论文,其结论无法重复,最终被完全否定,但这篇论文却开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其实,科学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在时间长河中,科学发现和假说不停地证实或证伪,慢慢前行(这其实也是科学和其他领域不同的地方之一)。

徐星所说的“诺奖获得者撰写的论文”一事,我猜测应该就是这一篇(搜索了一下,中文网络上涉及“诺贝尔奖”和“撤销”只有这一件事):

科学网—诺贝尔奖得主撤销《自然》论文

科学网的这篇还是比较客观描述的,顶多算是稍微有点暗示,但是下面这篇就直接把质疑摆在纸面上了:

诺贝尔奖得主论文被撤 华人学者涉嫌提供假数据

总结一下其内容:诺奖得主琳达·巴克是2001年某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后来主动申请撤销该论文,原因是论文中的数据和图表与原始数据无法对应,而主要遭到质疑的是提供全部数据和图表的共同第一作者邹志华。


然而……

1. 韩提供的是一种技术,技术最重要的(起码是最重要的之一)难道不正是可重复性吗?

2. 我不是该学科专业人士,也不知道原文所说的“被完全否定”和“开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否属实,但是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谈论这篇文章的价值,我们只是在谈论这篇文章是不是作假了,如果结论无法重复,最终被完全否定,那么就是作假了,就算它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发现了其它Ago有类似的效果),这篇文章难道就成了真的了吗?难道你就会引用了吗?难道就不应该撤稿了吗?

3. 退一万步说,一篇错误的论文开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这也能算是这篇错误论文的价值吗……?难道这不应该归功于后面某一篇发现错误并改正的论文吗

4. 这篇所谓诺奖得主的论文是作者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撤销的,而且遭到质疑的地方恰恰是数据和图表疑似造假……虽然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是对韩的嘲讽+高端黑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12位学者实名发声: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 
  如何看待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组发表高分论文,开发出新型 RNA 追踪平台? 
  韩春雨事件为何再无下文? 
  如何评价13名科学家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 
  如何看待韩春雨称“8月一场停电损坏实验材料让我很被动”? 
  如何评价 9 月 6 日韩春雨回应《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如何看待韩春雨诚邀相关领域的质疑学者前来实验室,探讨实验问题? 
  如何看待方舟子指控韩春雨博士论文造假? 
  为什么大家都在调侃实验室停电这个次要问题,却忽视韩春雨说的已经重复出来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韩春雨的实验仍然无法被世界各大实验室重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德国队和拜仁的王朝维持如此之短?
下一个讨论
经济学中很多基础的模型和理论大多几十年几百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是否像自然科学(如进化论)一样普遍适用?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