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样压榨年轻人,竭泽而渔,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 第1页

     

user avatar   2802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局就是这一代年轻人废了,不干活不生娃人口锐减。就业竞争人口减少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对企业盈利和外资引进都造成了严峻的挑战。最终反馈到政府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影响本公务员的年终绩效奖金发放。

所以应该降低老外来华就业门槛。你看朝鲜搞计算机的,水平又高,技术又好,收费又便宜,干起活来还不要命,比中国码农好多了。

所以完全可以降低就业门槛,让中国计算机企业大规模成建制招募朝鲜计算机团组来华务工,一个码农一个月3000就搞定了。朝鲜创汇,我国计算机企业发财,简直是双赢。

还有广东那些工厂,完全可以大量引进柬埔寨,老挝工人使用封闭式管理,包吃包住一个月500搞定。可以把成本压的比越南货还便宜,阻止低端产业外流,卷死他妈的,不给越南仔活路。

有了朝鲜,老挝,柬埔寨的竞争,也可以刺激我国年轻人积极工作,对刺激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user avatar   yu-shu-32-45-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211本科的九人寝

一个室友在德邦(最近可能要改口叫京东)当管培生,在武汉过上了896,底薪7500的好日子。他本人还很感恩,因为一线门店比之前上海总部轻松,不用坐办公室还能偶尔出门送点货摸摸鱼。但因为肥缺升不上去,剩下的都是些事多罚钱多的苦差,可能熬到管培生待遇失效就准备找下家。

一个室友毕业找了家卖房的国企,梦想着当销冠,但只呆了一个月,就遭不住PUA、加班以及画饼,跑路去了三一当hr。最近出没在北京,也不清楚是去玩还是找下家。

只是我想不太明白,他这样一个大学各种兼职家教的乐天派+奋斗逼,是怎样的伟力能让他待不满一个月。

两个室友相约在恒大当管培生,在广州培训完,就开始坚守着海花岛替老许看大门,还好也没往上升,不然就要被裁掉了。最近开始发不出工资,海风有点腥,天气有点热 ,心里有点凉。

一个室友回了老家青海考公务员,一战失败后找德邦老哥在武汉逗留了几天,长吁短叹后继续回老家准备二战。祝福他早日上岸。

一个室友大一润去了隔壁学院学历史,保研成功目前想留校当老师,祝福他余生可以继续激扬文字。

一个室友因为当兵耽搁了俩年,目前在准备考研。出的分数大概率寄了或者剂了,不清楚是否二战。也不清楚他是否还在坚持梦想自学法语,当时我跟着倒是只学到笨猪傻驴。小伙汁人很帅,祝福他抓紧时间享受大学生活和女朋友。

另一个室友也是当兵耽搁俩年,回来后又休学一年去外面租房钻研润之选集。毕业前聚餐也没找到人,大概还在踌躇满志要改变世界。祝福他早日在其中找到救赎之道。

但他可能没想到,我常年播放的歌单是《国际歌》、《华沙曲》、《歌唱动荡的青春》、《统一战线之歌》、《你可曾听闻人民的歌声》、《献给你的进行曲》。

他没有发动起我,而我也没能发动起自己。

在他们或选择与现实搏杀,或选择继续梦想时。我把两者都放弃了,或者是被两者拒绝。

算上实习和大学攒的点积蓄,偶尔搞搞代肝代练,帮人做点PPT,代写点论文推送。早早地开始过苟活躺平的日子。马马虎虎能活着,还能吃上牛肉大葱馅的速冻水饺,偶尔来顿火锅,起码不至于三餐洋芋。

后来我发现,这样叫灵活就业。

直到我被日哭夜哭地母亲,日骂夜骂的父亲,逼出家门前,我还是很希望能继续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日子的。

虽然我毕业后并没有向他们讨要过一分钱,也没有对他们做出过任何要求。

毕竟在十年前委婉表达了对搬新家同学的羡慕,在得到不要攀比物质,要搞好学习,努力履行小镇做题家义务的答复后,就已经没有了期待。

还好小地方房价只翻了一倍,现在入场接盘来得及。咬咬牙只用受一刀罪,不必受二茬苦。

当然了手停口停的无产者们,本身就没有躺平摆烂的权力,毕竟不养懒汉。被逐出家门后投奔了德邦老哥,开始找工作准备呆板就业。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永远在路上追逐地平线,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结局。


忘了说,九人男寝目前只有一人有女朋友。

最高峰时期也同时只有三人有女朋友,可能是某种不知名的诅咒吧。


user avatar   karanokyou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猛子知道吧?

土木老哥已经成为一个梗了,但并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这么把年轻人往死里用的,我们来看看这些在日本工作的土木老哥们在日本有多受欢迎(我懒得翻译了大概看得懂吧):

最后那个红字指的是一个人有几个岗位在抢

同样是打灰、抡大锤的土木老哥,在日本做同样的工作,可以做到有加班费、并且不拖欠工钱,比国内的工资要高很多,一般月薪在1万4RMB左右(其实这边是个正经工作都有这个价),如果你有其他技能比如电工啥的那就2万起,而房价除了东京以外都很便宜(无论绝对价格还是相对价格),有稳定工作的话房贷利率低的吓人,跟白借给你差不多——只有差不多1%,并且首付也可以非常非常低,高收入人群甚至可以0首付买房,一般收入的话基本可以工作5年内买房;

请问各位土木老哥,你们工作几年买的起房呢?

可能有老哥会问,我不会日语啊怎么过去呢?

日本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搞了个“就劳资格”,这玩意吧,不是签证,就是特批你不会日语也可以来工作(你需要会相应技能、比如打灰2333),最多5年(当然得有公司要你,不过目前来看挺容易的);当然了你如果在这期间好好学日语,把自己搞成正社员的话就可以换工作签证了,工签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想后面换绿卡(日本叫永住)也很容易(截图来自日本厚生劳动省、差不多是就业部的意思吧)

相比欧美国家的麻烦无比的工作签证(比如美国臭名昭著的H1B签证还特么要抽签、简直跟智障一样)日本这个劳务派遣可以说是对土木老哥最友善的签证了,性价比很高、你一个亚洲脸在日本也不突兀、没人知道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不像欧美国家突然冒出来一个老黑抢你之类的(当然本身日本治安也非常的好)

无论是以后就想在日本待着不回了,抑或是挣点钱

说实话我其实挺想拍一个在日本的外国土木老哥的视频的,跟大猛子的视频对比一下,让那些吃人的工地集团明白一下他们再这么干,中国所有土木人就要开始润了

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你看大猛子都不敢说话了,再这么顶风作案我怕我号没了……

声明一下我也不是啥中介,完全利益无关,我只是看到土木老哥觉得有些可怜,给各位指条路罢了

我一个学医的、根本也不是做这行的,这些信息完全只是网上随手查的、还有路边工地观察的而已,也别找我推荐渠道啥的、我也完全不知道——我相信如果你真的想润肯定是能找到办法的

祝各位土木老哥早日润,无论是润去其他行业或者润出国、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年轻人推荐一本书:《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这个书的作者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官。他的观点其实在2013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导致了书中的情况晚了几年出现而已。


user avatar   wang-ming-47-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逛街时注意了一下招聘广告,在成都这种老龄化还比较严重的城市,街边一大堆2000-3000的招聘广告,写明了只招30岁以下的员工。

另外,女性在基层招聘市场优势巨大,大多数不太忙,不太辛苦的工作都写明了只招女性。

网吧这种平均3000收入的工作,更是所有岗位都只招女性,网管收银甚至限定到只招25岁以下。

别看新闻,网络宣传老龄化,低生育率是如何如何严重,光看路边工作的招聘要求,就知道中国正处于,还将几十年如一日的长期处于年轻劳动力严重过剩。

二线,新一线城市3000左右的工资上限,就可以限定只招30岁以下,限定只招年轻女性。


成都60岁以上老人占比18%,18-30岁的占比不超过15%,

现在门槛最低,收入最低的路边店,就可以从比例最低的年轻人中随意挑捡。

按照成都0-14岁人口占比13.28%的人口数据,等10后,20后工作上班,

20年后,成都路边店3000-4000的工资,只招10后,20后的年轻劳动力,还是任挑任选。


人口,年轻劳动力,实在太多太多,严重严重过剩,

未来20年一二线城市路边店的工作,月工资4000,过了30岁都不好找。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其实“经济产值的潜力”真的差别不会太大,两块地理单元,谁又真的赢谁多少。

但是东亚大陆的人口巨多无比,想要让产值往上冲,就得从北美抢,

劳动力做好准备了,产业却抢不过来,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所以,劳动力就会外流美加澳,甚至是寒窗苦读到博士毕业,去新大陆杀猪采果。

因为新大陆杀猪采果的产值,付得起那个薪,东亚大陆,付不起。


user avatar   chen-yun-z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烟花,只有爆炸的那一瞬间是最好看的


user avatar   wang-wang-47-23-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不生仔,打工仔和打工妹先是变成打工叔和打工姨,最终变成打工爷和打工奶…


user avatar   hong-ying-38-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期待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奢侈品评论区的玩梗行为? 
  如何看待最近弥漫在年轻人尤其是90后中的一种负面思想? 
  90 后、00 后真的不如改革开放那一代吗? 
  知乎的主流是喜欢国民党吗?为什么? 
  如何看待三和大神们「做一天阔以(可以)玩三天」的lifestyle(生活方式)? 
  “外资公司不提倡加班,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和让年轻人废掉”,你认同吗? 
  为什么战争时的将领都比较年轻? 
  你认为80、90、00后谁过得最惨? 
  对于找工作,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老年人无法体会年轻人的艰辛,压力,和不易,为什么总是喜欢用他们的道理来批判年轻人?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知道你的博士丈夫晚上开解小师妹到12点左右,而你在老家和婆婆一起带4个月大的孩子,你会生气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pytorch在主页写下帮助乌克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