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得让员工在毕业前补交下学费啊。
没钱?那没事,可以用N+1的补偿金抵嘛。
最近互联网的一大波裁员潮,接受了好多起咨询。
普遍来看,互联网企业给的离职补偿金都是N+1。
实际上,在我和几个经历裁员的员工聊天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人对于法律的误区。
裁员是不是都是N+1?
N的经济补偿金有没有封顶?
这些最基本的劳动法知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九成以上的所谓的裁员都是采用的协商解除。
而,这个协商解除实际上是没有所谓的N+1的法律规定的。
协商解除属于企业和员工双方谈判出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企业单方决定的。
法律对于协商解除的补偿金是无上限的。
所以,有几个咨询我的大厂员工最终能拿到高于N+1的补偿,甚至能够拿到2N的补偿金,完全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同样,协商解除中,N的补偿金同样无上限。
很多HR喜欢拿着《劳动合同法》的条款,说员工的工资高于社平工资的三倍了,所以只能按照社平工资三倍计算。
实际上,这个封顶的条款并不适用于双方协商解除的情形。
对于入职时间短的员工,其实N+1和2N的差额最多几个月工资,很多员工即便知晓了相关法律规定,但是考虑到维权成本的问题,真正去劳动仲裁的寥寥无几。
但是,对于入职时间长的员工,N+1和2N的差距可以高达十万以上,如果再算上未拿到的年终奖以及加班费,这个差额实际上是完全可以进行劳动仲裁争取的。
最近,也在帮助几个大厂的员工搞仲裁,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不能因为绝大部分同意N+1,就默认了N+1是合法的。
领导视察完养猪场的屠宰车间,皱着眉对厂长说:“这样杀猪是不是有点残忍啊?”
厂长听了挠了挠头:“您的意思是?”
领导说:“你看能不能把屠刀都给漆成粉色的?我觉得这样就会好得多。”
雕花的刀子杀人比较不疼?
怎么说呢…
钱到位…爱怎么叫怎么叫呗,“毕业”又如何,你就是叫“刑满释放”,“净身出户”我也无所谓,你高兴就好。你卖弄了离谱奇葩的企业文化,我收获了足额丰厚的分手补偿,大家互相给个体面,从此江湖路远,后会无期。
但是钱不到位,甚至还要克扣这点分手费,那对不起,你就是叫“加冕”,叫“登基”,叫“羽化登仙”,甚至跪下来磕头恭送我,等待你的也只有社会主义劳动法的铁拳。
州官有灵活就业,资本就会有恭喜毕业。
可以写一部《新·世说新语》了
当年东哥的「我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今年东哥的兄弟「毕业了」;
大厂打工不叫打工,而是叫「学习」;大厂裁员不叫裁员,而是叫「向全社会输送人才」。
人要“终身学习”,打工人不要自怨自艾,打工人要学会感恩,感恩公司的栽培,你不是被“解雇”了,是你毕业了,该有更好的去处,你要积极配合,抓紧收拾东西离开“学校”。
原来老板都是“语文课代表”,「毕业即失业」的梗,是真的会存在;
老板说你毕业了,你就毕业了,你没毕业,也必须毕业;
学费没收你的就能让你毕业,真的是“良心学校”。
互联网亏损的情况下,开源困难,只能节流,裁员也成了一种必然;
希望赔偿也给痛快点,让打工人能“快乐”生活。
是从48系偶像的“毕业”引申出来的吧。。他们一开始用这个词的时候应该没怎么考虑这个词不那么“二次元”的意义。
大厂还是体面人儿啊,可惜,无效的体面最伤人
还记得大厂最初怎么吸引人吗?扁平化管理,不叫员工叫同学的氛围,入职大礼包,健身房,食堂,还能给猫猫狗狗办工牌
太快乐了,快乐到笑嘻嘻递给你离职通知,还用感叹号写着「毕业快乐!」
通常语境中,毕业应该是包含着憧憬和拼搏奔向未来
然而在疫情下面对大规模的裁员新闻,毕业的前方不是光明坦途,而是充满不定的未来
成年人的世界不必提未来,发够赔偿金就行
bilibili把裁员叫做「毕业」,也许是参照日本一些文化,比如把选秀或团队中爱豆的离开称为毕业。
其实裁员大潮下,这些话术都是为了稳定员工和社会的不安情绪
无论有没有用,都是要说的
只不过网友们看多了也就看清了,逐渐不相信了
话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
「京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没错,因为这叫优化,以及
「向社会输送人才」
「社会灵活就业人员」
说真的,互联网的话术那么高超,春晚小品类不准备出点节目吗?
京东的裁员通知书也是:“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哔哩的裁员是有关部门掐死网游导致的,京东裁员是跟风社区团购现在没钱烧了。再大的厂,现在也养不起不赚钱的业务了,如果自己部门在财报里属于“创新业务”或者“其它业务”,应该都离“毕业”不远了。
我在互联网公司开会,已经习惯了xx同学,xx同级这一类的说法了。
按照他们的话讲,互联网公司将就人人平等,不像传统公司这个总、那个总。
有些公司,好像连“x哥”、“x姐”这样的称呼都不要有。
不光是称呼,互联网公司很多高管还喜欢坐大办公室,也许一个普通程序员旁边就坐着公司的C某某O。
我只见过一次,就是一个看着刚毕业的年轻人拍了拍旁边一个40多岁的大哥,谈笑风生要个什么东西。
后来一问,大哥是公司研发负责人。
你说好么?
似乎挺好,于业务推进和管理上,这种比较平等的关系让互联网确实有超越传统企业的那种沟通和协作效率。
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也以可以直呼老板们的名字为公司特色。
你说不好么?
入戏太深也不好。
有企业的地方就有管理,有企业的地方也必然有层级。
虽然老板就在旁边坐着,但是脑子里装的事情和员工完全不同。
职场不是学校,是有雇佣关系的组织。
口头上的平等并不等于权利义务和掌握资源的平等,座位的平等并不等于职业生涯抗风险的平等。
学校遇到了什么灾祸,学生老师可以一起扛,甚至老师要承担的更多。
但是在公司,行业、企业遇到了问题,利弊取舍之下总要有人先离开,平时不叫老板,这个时候谁是老板就看出来了。
坐在老板旁边,并不能让你比同样背景的其他同事更容易留下。
职场老油条们清晰地知道叫同学,叫老板,叫哥叫姐,叫Jack和Rose并不重要。
真金白银和劳动保障才重要。
所以建议阅历不深的年轻朋友,别被感情牌或者花里胡哨地措辞说法灌了迷魂汤。
按规矩来,咱还是好同学;
不按规矩来,亲兄弟咱也对簿公堂。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