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织田信长军事能力被高估,实际上用职业兵欺负别人的封建兵的说法?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现象充分展现了非军事领导人员记录的模糊性,同时也反映出没有历史天赋注定无法玩转史料文字。

太田牛一这人虽然也见过大世面,但他从没担任过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他对战争与指挥的理解必然有所欠缺,在信长记中对战役过程的描述经常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且他所关注的重点跟我们也很不一样。

但就是这样残缺不全的战斗记述,都有多如过江之鲫的历史历史专家教授不能完全吸收运用。这可能就是没有天赋吧。

题主说“织田信长并没有什么战术,都是直接a过去。”却没有一个否认这一点的。

只要太田牛一不把话讲明白,就会有人以为织田信长就是“直接a过去”。

我琢磨了一下,好像也就赤塚之战能称得上是“直接a过去”。

萱津之战,织田信长一方的松叶、深田两城被夺。常规的做法是带主力挨个打回来,但织田信长是兵分三路,主力对付清洲织田一伙,另两小队负责收复城池。织田信长正是利用了自军主力牵制并击败了敌军的主力,才使得敌军无法支援两城,两小队也顺利收复城池。织田信长还乘胜抢走了清州城下的庄稼。

你能说这是没有战术直接A吗?

村木砦之战,织田信长利用美浓援军保护那古野城,自己率军由海路攻打村木砦。村木砦的南北两侧不利进攻,大手门在东,后门在西,这种情况常规将领会怎么打?是不是集火东门?但织田信长把东门交给水野信元,西门织田信光,自己亲自攻打最难对付的南面。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也非常有效的分散了敌军的防线,掩护织田信光攻入城内。

这是一个年仅20岁的男人想出来的战术,他总是将最难打的留给自己。

长良川之战,织田信长本该支援斋藤道三,但道三军队迅速溃败,他本人也战败身死,织田信长只得撤退。此时义龙军士气正盛,织田军士气低落,当年织田信秀就是在渡河回尾张时被斋藤道三击溃,织田信长的军队正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是怎么做的?他安排后勤队先行渡河撤退,自己亲自殿军,率领铁炮队将斋藤追兵击退。

这一手已经远远胜过了他的父亲。

稻生之战,前段时间刚写过:为什么稻生之战信长一吼,敌军就士气低落最终崩溃?

织田信长以寡击众,但并不是无脑蛮干。他将军队分为大小两路,小的那一路对付林美作,他本人集中主力对付柴田胜家。一般人以小搏大的时候会怎么打?是不是消极防守,等人敌人围过来?但织田信长并没有这么做,为了占据先机避免被包围,他利用一小部分军队牵制敌人,集结全力进攻柴田胜家部,利用自身本阵的作战优势硬吃柴田军,然后回头夹攻林美作,最终实现胜利。

浮野之战,织田信长采取了绕后战法。按常规战术他应该往北直线打岩仓城,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清州到岩仓之间有一处天险,为了避免在此地开战,织田信长将军队带到岩仓城的西北方,向东南布阵。这种布阵方式很容易被敌人从南边阻断回城之路,可说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信长记里连浮野之战的大致过程都没有写,全片充斥着林弥七郎与桥本一巴浪漫的远程单挑故事,也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此战过程虽然模糊,但击杀率为1250/3000,超过了敌军的四成。

在此之前,织田信长为了避免被岩仓军占领要地,先行砍伐了正眼寺的树,使其成为无险可守的荒地。正在伐木之中,岩仓军前来征讨,织田信长兵力不足,便急中生智,让町民就地取材削木为枪伪装成军队,躲在足轻身后,阵势从容无懈可击,岩仓众只得撤退。

在浮野获胜后,织田信长继而包围了岩仓城,但也没有强攻,而是展开了两三个月的围城,期间铁炮弓箭不绝于耳,敌人不堪其扰,最后致城投降。为防敌军复辟,织田信长拆除了岩仓城,此后将精力集中于东方的今川义元。

为了收复投靠今川家的鸣海、大高城,织田信长也没有采取强攻,而是在敌城周围建造多个城砦进行包围,化被动为主动,这种战术思想充斥着织田信长的一生,并对后继者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川义元无法坐视守军饿死,只得亲自率军援救,结果惨遭织田信长杀害。

在桶狭间一战中,很多人都只能理解出一波平A,但仅在信长记中透露出的,就有各种微操技巧,甚至利用了心理战。

桶狭间奇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今川军对织田军的行军毫不知觉毫无拦阻,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有什么?

今川义元桶狭间是输在信长的突袭还是输在寄亲寄子战斗力不如野武士上?

这两篇写得比较细,可以看一下。

出征之前,织田信长特意没有发布动员令,避免了情报外泄和士兵士气低落的问题。战前动员是个什么概念呢,战略战术兵器事典里面收录了小田原征伐时北条军的集结情况,从传递动员信息用了半个多月,就是说织田信长应该在挨打之前半个月就发布集结命令,但他并没有,而且也没有向家臣征求意见,这是达成突袭的必要条件。

其次,织田信长的行军速度极快,又在各砦召集守军,等同于放弃一旦突袭失利后这些城砦的后续防守,倾尽全力与之一战,避免瞻前顾后。

在走位过程中,织田信长甚至利用了卡视野等小技巧,倚仗自军对尾张地形的熟悉,在近身过程中没有被今川义元发现。

在这种九死一生的战役中,织田信长始终保持着冷静,家臣的不断战死也没有对他的作战计划造成干扰,没有按常规战术先打大高城的先头部队,而是直取腹地。

这波操作要是也能被解释为“没有战术直接A”,那我真就没什么好说了。

他在军备方面的这些制度更没必要多嘴,因为一个真正懂得打仗的人,都一定知道战前应该做哪些准备,能让他在之后的战斗更加顺利一点。

织田信长在美浓征伐中没有发生类似的经典决战,实际上是他在步步分割蚕食敌军领土,在攻略浅井家领土时也采取过相同的操作。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被征服的领土叛心会大大降低,典型的负面例子是松永久秀这种囫囵投降和甲斐征伐这种推进过快的,由于地方国人保存了实力,说反就反不带一点犹豫的,而美浓兵则在织田信长的后半生中成了非常重要的中坚力量。

再说姊川,很多不了解细节的人会觉得这场战役莫名其妙就赢了,我推荐看看这个:

姊川合战的真相究竟如何,大胜还是惨胜,重创了浅井朝仓还是不痛不痒,有通说里那样的重大意义吗?

织田信长在战前特地佯攻了一下小谷城,确保敌人会咬钩,然后撤军包围横山城。在确保自军对敌军有绝对优势的同时,故意以身后背对敌阵的方式布阵吸引敌人过河进攻,并在刚与敌人接战就马上左右合围击杀敌人先锋。我读到这段不禁拍手叫绝,实在妙不可言。

举世闻名的长篠之战就更是如此。示弱诱敌,阵城工事,奇兵绕后,火器集中运用,都已经被说到没法再说的地步了。

这些书都有记载,不是我在乱掰,等到东方鱼肚白我再来跟你说嗨。以上种种微操案例也只是织田信长戎马生涯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主要出自那个并不专业的太田牛一之手,一定被他漏掉了大部分细节。但即便如此,在细心观察之下,仍能找到一些有助于拼出事件全貌的线索,可是却常常被人忽略。

莫说那些战役细节,像萱津、村木、浮野这种战斗,甚至连知道名字的人都没有几个。可能大部分人就知道一个桶狭间,还是道听途说夹杂着各路神论的。在他们极不专业的转述之下,听得云里雾里的人可不就只能总结出“织田信长只会平A没技术”、“只会堆人头”、“只会靠运气”这种结论么?

现在知乎这些问题也真是奇怪,以前有个问题说织田信长“长于战术短于战略”,这个问题又说织田信长“并没有什么战术”,合着织田信长既短于战略,又没有战术,难道这知乎是要退化到十几年前那个“织田信长只会凭运气”的时代去吗?

明明有的人很乐于讨论历史,但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却非常不情愿,加上现在上游创作者越来越少,我本人写的织田也很不全面,如果你不能直接阅读专业书籍或史料,很可能就会陷入没有素材可用的境地,最后就只能脑补,进入思而不学则殆的深渊。

某些打着科普旗号的b站up主或二次元大V更是带着浓浓的一股做题气息,他们改不掉学生时代抄作业的习惯,认为只要把网络上那些鱼龙混杂的各路说法东拼西凑收集起来,然后洗稿为自己的语调,就能打肿脸充胖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受到万人敬仰。但在这种收(chao)集(xi)别人说法的时候,本身就不会严格选取权威可靠的来源,经过自己洗稿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见地欠缺而发生巨大偏差,这种水平的“科普”属实百害无一利,只会不断滋生出像题主描述中的那些奇葩。但我却没有一丝力量去呼吁那些骗粉骗赞的人不要再抄袭洗稿,或者让他们再努努力适当提升一下自己的水平。

他们要是能做到的话,早就做了。


我觉得我跟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看到“织田信长并没有什么战术”这样的言辞之后,并不会直接默认,而是自己扪心思考一下这种说法到底成不成立,然后再往下说。这算不得什么本领,但我也希望各位能在这个艰难的年代保持自我,用自己的思想看待问题,不要跟着大忽悠他说拐了你就跟着拐,他知道你要去哪就瞎指挥啊?

每个作者对史料的记载都会有偏重,都会有遗漏,无论古今,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时我也需要一些问题的提醒——甚至是一些看起来很蠢的问题,才能使我发现更多细节。我们不能直接跟作者对话,但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看史料,抱着自己的目的性从字里行间中寻找蛛丝马迹。“温故而知新”这话不是说着玩的,掌握学习的技巧,和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逻辑能力,才是最大的历史天赋。这不是只会抄袭洗稿的人所能具备的,或者说越习惯于抄袭洗稿,就越容易沉溺其中难有突破。

所谓“学”,有送上门的知识,也有需要你亲自深挖才会出现的知识;所谓“思”,有效仿别人思路的方式,也有必须你独立思考探索未知的需求。让我们学思结合,做一个能让自己瞧得起的人吧。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玩游戏就知道了啊……人家都没放技能,平A你你都吃不消,那是差得太多了。


user avatar   yang-ti-du-de-di-shi-san-jian-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信长军事能力被低估了。事实上战国那批吹上天的龙虎狮谋神,在百万石国力对决的时候,没有打崩过任何一个对手

信长因为战略能力在战国是天下无双的碾压存在,能清晰的分割战场,很多时候劣势局敷衍一下,多数情况都是创造优势打劣势,所以看起来好像战术能力并不出众

但能够集中优势兵力碾压劣势本来就是军事能力的体现

职业兵不职业兵的,只能说信长内政也是天才,商业繁荣才能集中武士于城下,有金钱才能第一时间雇佣杂兵组成军团

信长在日本战国就是独一档,空一档,再空一档才能轮到其他人的存在,碰瓷信长只能说,没读懂日本战国史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要是项羽穿越到了日本战国时代,能打过织田 武田等人吗? 
  长筱之战时织田军只用铁炮便把武田军完虐的谣言是如何诞生的? 
  丹羽长秀有哪些著名的功绩配得上他织田四天王称号的? 
  为什么日本战国民夫比例比中国古代小那么多? 
  日本古代有字辈吗? 为什么像织田和丰臣家父子都用同一个「字辈」,这有什么讲究吗? 
  池田恒兴在清州会议上有发言权的原因是什么? 
  以甲斐为根据地的武田家是怎么支撑自己强大的军力的? 
  农民为什么会杀明智光秀? 
  如何看待大多数国人在谈论古代战争史时习惯性贬外(尤其是日本战国)? 
  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家臣、豪族、国人众等什么条件下可以筑城? 

前一个讨论
桶狭间奇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今川军对织田军的行军毫不知觉毫无拦阻,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有什么?
下一个讨论
俄罗斯远东原住民为什么那么少?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