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比较偏门的领域,颗粒物质有很多很奇异的性质:
1、谷仓效应。如果是一个直壁的水缸,当其中的水不断增多的时候,其底部的压力会线性增加,这即是伯努利定律的静态情况。而谷仓则不同,当谷仓中的谷物堆积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增加谷物,谷仓底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基本不再变化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沙漏是一种相对可靠的计时工具。当沙漏中有一定高度的沙子时,其底部的流速是一定的,这正符合对于计时工具要均匀变化的要求。相比较来说,水漏在这方面的性质就要差一些,水流速度会随水面的高度而不同。
更:在原理上,这实际上是谷仓内壁与谷物之间的摩擦力分担了谷物的重量。就类似当我们身处一个不太宽的井中时,我们可以用双腿叉开(或者用双脚和背部)支撑两侧井壁向上攀爬。
2、巴西果效应。把大小不同的颗粒(比如瓜子和榛子)均匀混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密闭容器(比如饭盒)中。这时如果不停的上下晃动容器,你会发现这两种颗粒会渐趋分离,而且分离的趋势一般是较大的在上层,较小的在下层。
更:又查了一下儿,发现还有很多故事。混合颗粒在震动条件下的行为还比较复杂,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出现“反巴西果效应”(上小下大),以及“三明治效应”(小大小或大小大)。具体出现哪种情况,要看外力的振幅和频率,这样可以画出一张相图来(图中的照片里,颗粒为两种,一种黑色(大)一种白色(小),可以看到分明的黑层和白层)。还有报道说纵向(平行于重力方向)震动会导致巴西果效应,而横向(垂直于重力方向)震动会导致反巴西果效应。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实验现象有很多,但是这方面的原理尚且众说纷纭。
3、苹果堆问题。当一堆苹果被堆得越来越高时,最先被压坏的,并不是处在“最底下”(比如一个圆锥形的堆,即指最底部那个圆的圆心)的那个,而一般是相对靠边儿的那些。
更:实际上,如果去测( Vanel 1999)沙堆底部的压力径向分布,结果是下图这个样子:
可以看到,压力在中心处是有一个凹陷的。这里给出某一种理论下的解释,这个现象与另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关——颗粒/块状物的成拱现象。如下图所示,颗粒在漏斗口附近形成了一个拱形的结构,阻塞了漏斗。而成拱现象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拱桥。不难想象,苹果堆内也会有这种情况,处于拱形“桥洞”庇护之下的部分承力较小,而处于拱形根部的“桥墩”部分则承力较大。所以有可能在圆锥堆的底心附近更容易形成这种拱形结构。
4、沙堆效应:若空中不断有沙子落下,会在地面形成一个沙堆。这个沙堆会不断的变高,也逐渐的变陡。而当陡坡的倾斜程度达到某一个角度的时候,沙堆一定会崩塌,即一部分“山尖”上的沙子会落到旁边去。对于一种沙子来说,这个角度是一定的。这个现象也是“自组织临界”(这词儿听着逼格还不错……)的一个例子。
更:评论中很多同学提到这个现象在工程中和地质中有很多应用。总结起来,就是斜坡能够保持不崩塌的最大角度被称为“最大稳定角”,而崩塌之后也基本会是一个固定的角度,叫“静止角”。也就是说沙坡会在静止角和最大稳定角之间不断变化。而不同的沙子,不同的气候条件,这两个角度也会不同。常见的情况中,它们大体在~30度的样子,它们之间一般差个两三度。这基本就塑造的我们常见的沙丘的模样。
5、再说一个颗粒流相关的。当颗粒从漏斗底部留下的时候,如果在漏斗口部附近有一个障碍物(如下图(b)),在一定的条件下(位置形状尺度等合适),颗粒流的流速反而会比没有障碍物(图(a))时更大。这个现象实际上是由于“合适”的障碍物会避免颗粒形成上面第3条中所述的那种“拱形结构”的倾向。
这个效应还有一个挺有喜感的应用场景,那就是公共场所的人群疏散。有实验和计算表明,如果在疏散口附近合适的位置有一个障碍物(比如柱子),疏散效率反而能提高。
6、成层现象。这一条是第2条的延续,还是整体运动导致颗粒物质出现斑图的现象。将均匀混合的颗粒物质置于圆筒中,滚动圆筒,会发现颗粒物质会在轴向上渐趋于一层一层的分布。见下图。
7、震动致斑图。震动可以在混合颗粒中形成斑图,也可以在单一颗粒中形成斑图。如下图所示,图注中有文献出处。
感谢大家的赞!也谢谢@键盘上的烟灰兄的提醒,第一条关于水流原来的叙述有问题,已更正。——20170206_1
有很多朋友提到原理的问题,俺会更新一些原理性的解释以及一些新现象。——20170206_2
更新了关于“苹果堆”那条的一些实验结果和原理——20170207_1
更新了一个新的现象,关于漏斗中的颗粒流——20170207_2
更新了关于谷仓效应的解释——20170207_3
更新了关于巴西果效应的新现象——20170207_4
更新了两个新的现象,震动成层和震动致斑图——20170207_5
更新了关于沙堆效应的内容——20170207_6
更多更一般的(看着逼格更高的)关于颗粒物质和自组织系统的理论就过两天再更了,再次谢谢大家的赞!——20170207_7
世界上有10种人,懂二进制的和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