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这么说,各位可以自行打开地图,来看看从帕米尔高原起,直至地中海东岸这块广大的地区,在这片区域里有多少个相对独立的文明板块,与此同时这块广大地区的交通状况又是怎样的。
我就来说下中亚,因为西亚和中亚本质上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不一一阐述了
在阿姆河与锡尓河之间的河中地区,是粟特文明传统的地界,而粟特人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毫无疑问就是撒马尔罕以及布哈拉,而河中地区,也是大伊朗地区的边哨站地界(当然,塔里木盆地在广义上也是古代大伊朗地区的一部分)
在粟特地以南,是兴都库什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以西是呼罗珊地区,也就是长期以来大伊朗文化圈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包括如今阿富汗的大部分,伊朗的东北部,塔吉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这个地区名城云集,文化商业高度发达
而在兴都库什山脉另一侧,直至印度河流域,是传统意义上印度次大陆文明与大伊朗地区文明的交汇地,历史上这块区域是受到多文化影响很大的地区,尤其以印度,波斯和希腊三大文明为最。加兹尼,白沙瓦等名城就在这个文明地带里。这块地区的特点就是,历史上凡是称得上强大的中亚地区政权,都以稳定控制这块区域作为标志——波斯帝国,印度-希腊王朝,贵霜帝国,包括波斯复兴之后的历代帝国,以及阿富汗杜兰尼王朝莫不如是。如今该地区隶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
事实上即便要做到稳定地同时控制上述地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位要考虑到古代的交通,通信状况,以及由这种通信交通状况下,中央政权所能够达到的极限控制力究竟有多少,前现代社会的统治者,尤其是大疆域帝国的统治者必须考虑这个最现实的问题。因此从波斯阿契美尼王朝开始,到亚历山大,到中国的秦始皇汉武帝,再到罗马帝国的历代帝王,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域和地缘环境下在尝试做同一件事——稳定的集权政府如何有效统治广袤地域。最后的结果证明,在那个时代这根本不切实际,所以亚历山大一死,马其顿帝国立刻四分五裂(甚至亚历山大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帝国,也无法维系住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的广袤土地),秦始皇的郡县制成为秦帝国二世而亡的直接因素,历代的帝王最后发现,那个时代除了用各种方式的委任统治,将权力大幅度下放到下一层的行政官员之外,没有任何维系大疆域稳定统治的方式。
中国的地势和地理交通环境,相比河中地区,呼罗珊,锡斯坦,以及兴都库什山-印度河地区所组成的中亚,事实上要优越得多,然而秦始皇汉武帝们依旧做不到稳定地用中央集权统治中华文明的核心区,请问历代帝王如何不用代理人就同时统治得了上述地区?
而且各位是否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孤立的文明板块,它在其内部都具备一种天然的向心力,而对于外部同样也存在一种天然的离心力,这种向心力与离心力,源自于地理上那些天然的分界线,亦源自于同一板块内部居民文化以及贸易上的共性,以及板块与板块间文化上的异性(当然,共性和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地理原因造就的),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词来说,那就是区域内的抱团。粟特,呼罗珊,锡斯坦,兴都库什-印度河都是这样,且自然天险更多存在于板块之间而非内部,因此在古代,很容易出现同一个大板块一得尽得,一失皆失的情况
说个题外话来证明我的看法,就是中国古代(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那些谋反作乱的人物,他们作乱也往往需要依托一个大的板块来维系他们的行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寿春三叛,依托的是淮南地区,东晋时期桓玄作乱,刘宋时期谢晦,沈攸之,萧齐时期的萧子响,都是依托荆州地区起事,梁武帝萧衍起兵夺半壁江山,靠的是荆襄之地联合起事方才成就大事的。这客观上也证明,在一个疆域相对广袤的帝国,从内部板块出事的比例不低,很容易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因此,当波斯民族主义开始复兴之后,阿拉伯帝国就轻而易举地丢掉了波斯故地,更别提更遥远的大伊朗地区如呼罗珊和河中了,因为阿拉伯帝国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原本就根本没有强大到稳定统治的地步,因此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以当时的条件他们根本无力阻止天下大势
所以同理,当倭马亚王朝的后裔逃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起后倭马亚王朝时,阿巴斯家族也根本没有能力去维系帝国西部地界上那些实际上征服了没多久的新有土地
一言以蔽之,倭马亚王朝以大马士革为都,阿巴斯王朝以巴格达为都城,这两个王朝实际的有效控制领土,甚至说仅限于闪姆地区和两河流域,超越了这个界限,非当时人力所能企及。因此即便阿拉伯帝国,有效控制帝国顶峰时期的全部地图领土,都是事实上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