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哪个更重要? 第1页

  

user avatar   zi-xia-lang-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强答一个。

对中国人而言,当然是自然科学最重要(如果生物也算自然科学的话),点科技树最直观的表象就是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这也是邓公所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其实自然科学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科学思维:

有假设→可实证→可重复→可证伪→可预测,一条也不能少。

别小看它,一般要通过几年搬砖写论文才能训练而成。

用到人文、社会领域就是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发源于古希腊的形式逻辑+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实证精神,构成了“科学“。而这两个东西恰恰是中国(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最缺乏的。

古中国的社会科学,如文史和医案,那真是卷帙浩繁,浩如烟海,但是由于缺乏“逻辑+实证“的科学精神,经史典籍中的谬误、错误数不胜数,而且没有能力自我纠正。典型的就是《本草纲目》、各类史学著作(特别是二十四史),都是口听耳传、随意删改的结果,不能称之为科学。

但是古代中国又特别重视这社会“科学“,修史、科举文章、诗词歌赋、著书立说,忙的跟狗一样,在“天不生牛顿“之前,还能满世界耀武扬威。但在近代西方科学爆发的张力挤压下,整个中国社会都有点步履蹒跚。

所以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要接受科学的洗礼,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有了科学思维,不论你搞人文还是社会,都可以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完。

再吐槽几句,这些都特么是社会“科学“吗:

政治学:真的可以重复吗(完全控制变量的政治实验)?

经济学:真的可以预测经济危机吗?

心理学:弗洛伊德那玩意儿真的可验证吗?

JB…




  

相关话题

  关乎1+1等于2,我们的科学是否建立在正确的立场? 
  为何立方晶系中没有底心立方? 
  现在中国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吗? 
  如何看待韩启德、饶毅、王立铭发起的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有哪些亮点? 
  形成文化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地球还剩多少油? 
  有哪些耗时很长的科学实验? 
  学海无涯,是否回头是岸呢? 
  如果发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的哲学奥秘,但你又没有能力去验证,又担心说出来会被人取笑,应该怎么做? 
  有哪些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科学实验? 

前一个讨论
华为手机为什么这么多人买?
下一个讨论
温度对于超频的意义是什么?





© 2025-04-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