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摩拜跳出恶性竞争了。
之前一段时间,摩拜与ofo在各自推出二代车之后就进入了以增加投入量与免费骑乘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中。然而26号,ofo宣布新一轮免费骑乘的活动后,摩拜并没有跟进。
如果考虑到ofo更加凶猛的新车投放数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摩拜是不是已经在这场资本耐力赛中失去了争夺市场的能力?
恰恰相反,这预示着摩拜将进入了共享单车经营的下一阶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单车效益。
3月23号开始,摩拜上线了“红包车”。摩拜的用户会发现在地图中有一部分车是以红包图标显示的,解锁此标示的车辆完成10分钟骑乘便可以获得100元以内的红包。而这些红包车设置并不是随机的,而是要引导用户去解锁那些偏僻角落、集中闲置的摩拜单车。这便是将运营与调度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化思路。
这与ofo依旧狂砸投放量与免费活动的策略相比,高下立判。
深入分析就可以知道,“红包车”仅仅是摩拜前期技术冗余度优势的一种体现。相对于没有定位简单密码锁的小黄车,摩拜的智能定位、扫码锁在前期投放量比拼上确实有所欠缺,但是随着市场量的饱和以及长期成本因素影响,越大但欠缺管理与维护的投放所带来的对客户信任、市场监管、社会效益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多。
3月25日天津的《共享单车团体标准》工作会议,多家自行车协会最近便对共享单车走向低端化提出质疑,认为大量技术标准过低的共享单车除了会造成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外,甚至将威胁到我国自行车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会议的意见,除了行业利益以外,也必须看到比起ofo无定位密码锁的车辆投放后的一锤子买卖,摩拜单车由于定位功能与智能锁,将来统筹管理灵活应变的能力更强、管理成本也更低,更容易应对外部风险。
当然,ofo也推出了可以定位的新车,那又凭什么说摩拜更胜一筹呢?
所以只有看到这一轮共享经济热潮背后的资本属性,才能认清谁才更有可能是未来的赢家。OFO与摩拜虽然都是风口上的猪,但一个是校园创意团队起家另一个是智能硬件技术公司,这就决定了两者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其中比起能够实时应变不断更新车辆的摩拜,ofo更容易陷入质量与数量的矛盾中。
资本是逐利的,即使ofo已经推出更高技术标准的车辆,但从巨大的旧版车型存量以及双方已经分道扬镳的经营理念上看,ofo可能已经错过了利用资本扩张进行技术转型的最佳时机,除了不断投放低成本车辆弥补坏车保住市场份额并维持资本热度,剩下的就是花更大成本走摩拜已经走很远的老路。
监管、舆论、对手转型近在眼前,面对未来的盈利压力,资本会继续给ofo这个机会吗?不好说。但即使ofo能90度转弯,面对已经在这方面获取大量车辆使用数据而足以进行资源精确化配置管理的摩拜单车,ofo单车成本这一前期最大的竞争优势将荡然无存…
坐标武汉,小黄车100辆大概有99辆是不能用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是号牌被遮盖涂改无法扫码的。能用的基本都是摩拜。当然这里一代跟二代是混合的,熟悉的人都知道摩拜只有二代才好骑,一代比较难骑。
小黄车的损坏率意味着必须以极高的铺车率覆盖率去补充,但这需要人去做。显然小黄车目前只关注了心目中的重点城市。其他没有关注到的城市或地区,小黄车只要不定期补车,就是完全名存实亡的结果。
小黄车在一线城市用不断铺车的办法确实可以拍死摩拜等竞争对手。问题在于小黄车究竟能在几个城市做到这一点?人工成本可是很高的。别以为小黄车成本低就真的有成本优势,小黄车省下来的成本都要用人力去填,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力成本将来会是最高的成本。
你周围有小黄车用,可能仅仅因为刚好周围铺车不久,如果过一段时间不补,就完蛋了。
大量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小黄车根本不是摩拜等gps车的对手。因为小黄车不可能对所有城市所有地区实现高补货量。在没有持续补货供应的地区,你根本找不到能用的小黄车,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