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上的三个人,右边是梭伦,中间的是先知摩西,左边的是孔子。
他们分别代表 政治(梭伦)、神意(摩西)和道德(孔子)——人类一切法律的三个源头。
凯撒的旨意、神的启示和人性的善念。
人类与天地之间的飞禽走兽有所不同,正在于人类懂得为自己创设规则并遵守规则。
孔子相比其他二人,他不问鬼神,不求强权,只问苍生你是否心有善念。
凭此一点,他就足以永远地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之上。
雕像位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建于1935年。
题目改了,所以现在不太切题
——————————————————————————————————————————
我们来看看世界影响力排名前100人物中前十的dalao们:
1、穆罕默德
2、艾萨克·牛顿
3、耶稣
4、释迦牟尼
5、孔子
6、圣保罗
7、蔡伦
8、约翰·古腾堡
10、卡尔·马克思
除开科技发明界的人物和近代的马克思,剩下穆圣、耶稣、释迦牟尼、圣保罗和孔子。
除了孔子,其他几位都是创教或者传教的,而孔子创立的是儒家学说。
相比之下,我们的释迦牟尼和孔子几乎同时代,创立了佛教,教你不能做爱不能生育不能吃肉补充蛋白质(经评论区提醒,不吃荤是后人加上的,在此修正)。
五个世纪之后,耶稣装神弄鬼自称死而复活,盗版犹太教搞出一个宗教,洗脑你自己劳动所得的粮食其实是主给的所以吃之前要感激主。血旺这些食品也因为纪念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了所以不能吃了。还教你要对不信教的人发动圣战。
接着他的门徒圣保罗把这事发扬光大了。
再过了五六个世纪,我们伟大的穆圣创立了不可说教,这就厉害了,猪肉不能吃了,女的要戴面纱裹黑袍了,明文规定要求教徒对不信教的人发动圣战。
再回过头来看看孔子,和年代最早的释迦牟尼几乎同一时代,儒家学说教你什么?敬重父母,尊师重道,积极入世,仁义博爱,礼貌诚信,顺便还推荐大家学习音乐、体育(骑马射箭)、数学......这些主要思想放在现代,大多数都是适用的。
不要说后人搞出来的三纲五常,要论变种,基督教在中世纪收什一税、迫害异教徒,佛教在西藏剥人皮、把“淫乱”称欢喜禅,吃相难看多了。这里点名表扬一下某不可说教就很不错,从创立开始之后基本没怎么变更恶劣,可能是已经是最高级了吧。
孔子时代几乎最早,站的高度却比其让人高,你说牛逼不牛逼?
当然,我不是说孔子和他的思想没有糟粕,比如一言不合祭天祭地祭祖宗就是糟粕,但是这些黑点,跟其他三位发教的朋友我就不说了。拿儒家学说和宗教比确实有点不公平,中国也有本土宗教道教,道教却没有占据主流,这里如果我说是中华文明的选择,你们肯定要骂我“皇汉”,那只能归功于孔子比较厉害了。
孔子丢掉了宗教的包袱肯定比其他人跑得更轻松走得更远,理论更容易自圆其说,孔子不依靠传教式的发育把儒家学说发展到有一定影响力,能和其他宗教一样为后辈的宣传做好铺垫,说明其确实有独到之处。
一直很庆幸中国大地上出生的是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这些人,而没有什么狗头先知。中国人的主流思潮不受宗教影响一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那些批判“中国人缺乏信仰”的人真的不是蠢就是坏。
回过头来,孔子即使真的被过誉了,也是多亏世界上其他人衬得好。
——————————————————————————————————————————
评论区争论排名的来源,你们可以百度一下啊,这个排名流传度还是非常广的,关于耶稣这个人是否存在存疑所以有人认为他不该参加评选这点,可以理解为把耶稣替换为基督教发教的人,就是创教者,圣经里的耶稣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发教人肯定是存在的。
至于这前10的人的地位争论,三大宗教的发教人,影响中国文明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影响了苏联中国两个庞然大物和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并间接改善工人生存状况的马克思,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不管是不是埃及有更早的莎草纸,蔡伦造的纸工艺比较利于推广,造价也低,把人类记录和受教育的成本降低了很多),西方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古腾堡(活字印刷重要性理由同上,他和毕昇至少应该有一个上榜),至于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位在知名度上讲基本属于最有名的两位科学家了,分别是近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没有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很难说会有两次工业革命何来工业时代?爱因斯坦的学说把把人类又推进了原子能时代。只有圣保罗,其他宗教都是一个代表,基督教选了两个,个人觉得也许可以替换成摩西,或者是哥白尼,再或者是哥伦布、麦哲伦之流,这个仁者见仁,就不提了。
所以我个人而言,经过思考还是觉得,前十排名顺序也许有失偏颇,但整体来讲进前十人物的取舍基本上还是令人信服的。
孔子没什么巨牛逼的背景资源,没造过反,没参与什么改朝换代,一辈子混得凄惶落魄,如丧家之犬。
平凡甚至失意。
就是这么一个人,经济物质条件上的布衣,被司马迁列入“世家”,号称“至圣(人种上跟一般人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素王”(超越时空、疆土的王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简单而言,孔子达到了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极限。
1.生逢乱世,垂万世之统。
简单说,就是孔子缔造了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化认同。
这个东西有多重要,看看今天就知道了。那么多国师,也没结出什么茧。
孔子生于乱世,礼崩乐坏,他一直试图寻求解决之道,包括延续周公以降的礼仪复古等,并殷切地盼望通过干政来完成文化复兴。
可惜命运乖蹇,不如人愿。
孔子曾感叹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给我一个实施三年计划的机会,我就能把复兴大业给做起来。可惜当时包括晏子在内的清醒的政治家都不认同他,孔子可能适合这个文化族群,但是不适合这个时代。终其一生,孔子都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这种“通过干预君主来改革法度”的思维模式,就此传了下来,成为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最初版本。
不能生逢际会,孔子也没有闲着。随着年齿日增,他的焦虑感越来越强,一方面是作为倜傥之士深恐人死名灭,更大层面则是害怕斯文沦丧、世道就这么坏下去,于是就有了笔削春秋的事儿,孔子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严格来讲,春秋并不是狭义的史学范畴,而属于经学或者子学(经学不过是经典化的子学),是孔子借历史事件承托文化观念的著作。
通俗讲,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本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应该怎么样立足一个无神的世界去获得生的意义。
讲到这里,你可能明白孔子做的是什么事情了:在不使用“彼岸世界”这一常规的忽悠手段的情况下,孔子完成了世尊等宗教家的功业。
从孔子而后,中国人(从智识精英到普通民众)不用再在宗教的圈子里打转,才算是真正的、完全通过政治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世界。
孔子身上有很重的功利实用色彩,相比求真,他更在意求用。他把哲学、宗教、政治所追求的东西,通过政治(自然包含道德)的方式给构建了出来。他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精英分子,他不会有“真理不会随着周公之死而消亡”的想法,他让精英的存在意义,和庶众的幸福紧密联合在一起。如此以来,精英不必另辟领域,民众被置于知识精英分子的引导下,二者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权力义务关系。
通过建立政治、伦理、宗法上的差序格局,孔子安排了一张“若网在纲、有条不紊”的身份—生存意义图,每个人都各安其位,稳定则压倒一切。
政治失意的孔子,反而取得了超越时代的文化成就。这不是什么三不朽,这曾一度是不朽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要推翻旧社会,必先打倒孔家店。
任何一次对孔子的推翻,都印证了昔日世界里孔子文化观念体系的完美。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裳穿了几千年,不能因为弃旧换新,就否认这衣裳在过去几千年的存在价值。
这是孔子的德性指数,满分。
2.有教无类,打破阶级壁垒的盗火者。
孔子出身没落贵族,在他之前,教育是贵族的事情。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说法,并身体力行贯彻之。所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哪怕你提个腊肉来见我,那我没有不教你点啥的道理。
这种办学观念非常前卫,首先,面向的学生对象是极度广泛的,拿着束脩来的,我都让你进门;其次,学生必须是尊师重道的,确立了二者的地位关系;最后,先生传播知识是有报酬,而不是纯道德主义的无私奉献,这保证了教育工作的可持续性。
通过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孔子打破了贵族对知识、学术的垄断,当然也让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没落贵族失官之后在民间找到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物质保障。
有教无类这个事情,为之后平民阶层提供了阶层上升的通道,从而也增强了统治的稳定性。没有教育的普及,平民参政便无从提起,中国社会势必是另一种情况。
另一方面,在乱世年代,造反组织里也少不了底层知识分子的身影,他们往往能赋予造反以社会重建的意义,不至令造反者沦为流寇。
家财万贯,不如诗书一卷。如果有人搞土地革命你能看到好,文化革命可是比土地革命牛逼多了——而且还成功了几千年。
3.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儒。
这一点的话,无疑对巩固孔子的历史地位更加现实。
比如说,如果不肯定孔子,那么所有以孔子学说继承者自命的人的历史地位,都需要重新评价。
包括但是不限于:孔门十哲、曾参、子思、孟子、荀子、董仲舒以及两汉经学家、司马迁、韩愈、朱熹等宋儒、王阳明等心学、康梁等维新派……
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读孔夫子的书长大的,要扳倒孔子,多少人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另一方面,孔子不是光沾好处,也为他的徒子徒孙们划定了人生信仰,这包括你发达的时候做什么,穷困的时候做什么。什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什么在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政治道德观念,都是打孔子这儿继承的。
4.作为史学家的孔子
章学诚讲,六经皆史,可谓是很有见地的史观。六经是什么?记载先王陈迹的历史素材,学习六经,即学习历史和教化。就此而言,孔子又是个史家、及史学普及者。后世著史与著文颇有不同,著文讲究有发明创新,处处描摹古人,那就不成文章了;著史则讲究述而不作,如此才能有根基、有来历,不止沦为历史发明家。述而不作的祖师爷,自然也是孔子。是后司马迁作《太史公书》,也是以孔子继承者自命的。
现在你还觉得孔子被过誉了吗?
欢迎关注公众号:凯鹅
一般情况下,“孔子”这两个字,萦绕着三层意义:作为人的孔子、作为作品作者的孔子、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
一般媒体或者什么人,想要引人注意地搞个大新闻的时候,就把这三重意义一搅和,可获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