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当代,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越来越高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 @Joe De 邀请。

之前还看到过一个问题「在中国,向上层阶级流动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正确吗? - 知乎 就在这里一起回答了吧,毕竟阶层流动也是投资回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投资回报率,其实有两种可能的理解:

  • 让自己从低收入阶层提升到高收入阶层
  • 改变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比如说,拼爹和拼教育之间是不是存在替代效应

先说第一点,上一个好大学所带来的工资溢价是非常高的。因为高考是有明确的分数线的,那么在分数线上下20分左右的学生,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其真实水平差不多,谁上重点,谁上二本是一个方差很大的事件,但是四年之后,他们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的概率和能拿到的工资是有显著不同的,总体来说,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工资为2500元/月,而精英教育——也就是一本,可以给学生带来1000元的溢价,达到了平均工资的40%,非常可观。从下面的图里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分数线的两边20分的微小差距,四年后的工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点则非常的有意思,主要有两个假设:

1. 精英教育,拼爹不重要。也就是如果自己学业优秀,可以抵消来自父母的劣势,在图上看就是:


蓝色的线是一本以下,红色线是一本,蓝色线的斜率比红色线更陡峭,意味着对一本以下来说,拼爹更重要,而一本以上则相对不重要;这个假设如果成立,意味着教育确实能够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


2. 越是精英教育越拼爹。图和上面相反,这个假设如果成立,意味着教育将加固阶层。



实证结果则大跌眼镜——两个假设都不对。先看下图:


两条线基本平行。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上一本、二本或者三本,其家庭对他/她未来收入的影响力度是一致的。这个结果从悲观的角度来考虑,就是说没有奇迹,教育不能改变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和自己同一个学校的同学相比,家庭的优势和劣势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生未来的收入和前景,家里给的支持比较多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但是从乐观的角度来考虑,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父母家里相对比较穷(横轴排名为2的红色点)但是上了一本的学生,其未来的收入和一个父母家里相对比较富裕(横轴排名为4的蓝色点)但是上了二本的学生相比,两个人的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是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和比自己差一个档次的学校的学生相比,教育确实改变了命运,更好的教育确实超越了家庭的影响,得到了回报。


但是这个回报是从哪儿来的?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可能并不是来自于双方真实水平的差异!(这个可能和样本的选取有关,因为样本选取的是分数线上下的学生,所以他们本身的学习理解和智力水平可能是差不多的,故而四年过后,虽然在不同的大学就读,但是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是可能来自于学校自身的品牌效应(比如校招更倾向于在好的大学里开展)、校友网络和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建立的人际关系。


本文的结论和图来自于前几天在复旦开的一个会议上宣讲的论文,题目为『精英教育,工资溢价和社会流动性:关于中国高考的一些错觉和事实』 ,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结论,感兴趣的知友可以自行搜索下面的参考文献标题进行下载。文章的作者为UCSD的贾瑞雪教授,贾教授有不少研究中国问题的有趣论文,还做过一个关于公务员考试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去其主页看看。


Jia R, Li H. Access to Elite Education, Wage Premium, and Social Mobility: The Truth and Illusion of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J]. 2016, Working Paper.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并不是。

从直观上感觉找工作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以前一个本科生可以正常的轻松找到工作,现在本科生找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必须要有更高的学历,而你有了更高的学历,找到的可能是以前本科生所找的工作。

这还不算,从小学到中学,你培养一个学生进入既定的本科学校,所花的成本和难度本身是在提高的。

所以如果从直观上计算成本的话,那么,教育的回报率并没有越来越高。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你和古代比古代,你只需要。学语文或者说语文加政治两门课,你就能直接进入公务员体系。而现在只学这两门,你连初中都毕不了业。

问题在于大家一心想去投资教育或者做教育,要的是绝对的回报量,而不是较高的回报率,这是两个概念。

一个100块的小生意能让你再赚100块,回报率高达100%。但是结果你还是只有100块钱。而一个。投资1,000万,结果只赚了500万的生意,回报率只有50%,但是你最后有500万。教育就类似这样,大家要的是最后的绝对回报数字,而不是要相对的回报率。

投资教育可以让普通人大概率的避免那些肉眼可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你的确定的概率下获得一定的回报,从而保证你今后的生活比较稳定。这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就像你投资黄金一样,黄金不会保证你赚太多钱,但至少保证你不跌。教育不一定会使你冲击高的回报,但却会让你至少少承受不必要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看,投资教育是一种避险的投资策略,因此回报也并不是他所追求的。

单纯看回报的话,那么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教育投资的边际效用肯定也是递减的,回报最高的大概是职业教育,也就是在你高中毕业不久就能接受培训,从事工作更早的产生确定的现金流,这无论如何要比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以后,在大学里教书会报告。可问题是这里的回报不能光以经济回报来计算,分为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受尊重的程度以及发生灾祸时保证稳定收入的能力等等,这些都要考量在内,但这些却不能直接计入回报率。

当然以上是从一个微观环境而言,如果从整个国家环境而言,那么投资教育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但这有一个前提是,在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既定的情况下。当你其他的资源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那么教育是一个国家唯一有可能大幅度改变的软性资源。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现实而言,教育的绝对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但相对投资回报率却在上升。

先看一下数据吧。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数据来自:36氪)

从这组数据来看,教育整体投资回报率是相对上升的。过去为了“扩宽路”,国家更多聚焦高等教育的扩招。近来,为了培养更多元的人才,各省相继推行教育改革,补充了更多维度的教育,搭建了教育“立交桥”,而这些教育投入目前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家庭对于教育的绝对投资回报率确是下降了。社会中对教育资源竞争的压力不降反升,且不说以学习辅导为目的教培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单个家庭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时间关注度和精力投入与以往年代也有了大幅的提升,而同等投入所创造的个人教育光环已然不如老一辈人身上的光环耀眼了。

而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供不应求是产生资源供给低效和资源竞争并存的主要原因。

我们国家在“科教强国,人才兴国”战略下对基础教育的不断投入所收获的成果-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但是,从0-1容易,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同等教育资源面前同样是一道道门槛。

首先,随着社会变革进程加快,教育资源本身也在不断更迭中,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触点越接近边界,知识淘汰的速度加快,且学习知识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导致个人的学习路径大致在同一跑道上,大家的教育资源需求大致一致。

其次,受地域、城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理念、个人学习态度等个体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均衡。

这就像看一场VIP电影,观赏人数众多但影院播放次数有限,尽管可能享受着不完美的体验,也会有一批一批观众不断涌入,一边看电影一边吐槽观影体验感太差。当然,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产品供不应求,电影院还可以通过增加观影场次实现分流,或者直接提高电影票价追求利润最大化,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对观众的一刀切。

受教育权是人人应当共享的基本权利。教育投资不是商业投资,教育投资也不是一张电影片的价格,教育投资里还包含了许多软性投资,比如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重视教育的家庭,他们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那么现实生活中,社会群体对教育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呢?教育资源与教育体验的相关性又如何?他们又是怎样看待教育投资回报率的?我在风变实验视频中找到了答案。

该实验将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经历的受访者集中在一起进行一系列的问答站位测试,通过位置传递每一个参与者背后的受教育经历感言。尽管实验是小范围进行,但是也有一定的群体特征的代表性。

现象1: 在风变实验前半段,拥有更多教育资源的人站位相对靠前。

这里的教育资源差异通过四个主要方面来展现:一是受教育形式(是否上过辅导班;是否上过1对1家教等)、二是受教育环境(学校类型、教资力量、硬件设施、游学活动、外籍教师、英文授课开始时间等)、三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教育理念、资金投入等)。四是自身原因(主要是学习能力)。

其中,受教育形式、受教育环境和家庭背景间接映射了个体身上的教育投资实力,站位越靠前,意味着个体身上的相对教育资源投入越多,而在这一时期,实验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站位差距。这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当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充足时,对教育资源的争取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社会现象。

就像有的人会感慨,“不怕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在城市里本身教育条件和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加持下,受制于客观因素制约贫困地区或农村地区的孩子在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和程度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看看那些相对受到更多教育资源倾斜的群体又有着怎样的个人教育体验和感受呢?

风变实验下半段,就涉及到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时间支配权和学习压力,以及自我人生选择权和自身形成的教育理念。

现象2:实验后半段,在问到个人教育体验的时候,拥有更多教育资源的人也在普遍后退,与资源普通和匮乏的人群差距在缩小。

对这一结果简单概括说,更多的教育资源不一定等于更多的快乐。

在竞争环境中,拥有更多教育资源的人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究其原因,教育资源供给作为公共品,在供不应求的态势下只能成为市场竞争品。导致教育行业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真正好的教育也可能被埋没。

说来说去,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存在,形成了一个低效的以争取教育资源为目的的竞争环境,身处其中,教育资源供给数量和质量都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最佳水平,可谓两难困境。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记得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教育不是对学生的鞭挞以让他考出更高的成绩,而是全方位的发展,以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赋予学生独立的人生选择权。

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了:现阶段,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才能缓解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选择困境。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这个事情了,不管是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也好,亦或是部分地区推动的“师资下乡轮岗”都是针对教育资源的一次再分配。

而秉承着这种宗旨,风变科技也做了不少尝试。

定位于关注群体真实面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验,风变科技不仅进行了一场探究真实教育资源与体验的社会性实验,证实了不同资源背景下的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这场教育资源争取路上的受影响者。

同时,风变科技也在寻求解决这类问题背后的技术层面的突破,就比如说风变科技致力于通过教学中台底层技术和长归因计算、认知心理学、人脑科学等为教育赋能,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法给人类的教学能力加大超级杠杆,持续推动全社会多种教育主体参与知识大生产。

简单来说,风变科技想用技术构建高效的教育供给模式来匹配爆发性的需求去从根源上填教育资源供给的缺口从而降低受教育者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进而提升优质社会教育资源的供给。

一直以来,技术赋能都是作为传统领域走向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这一次,技术为教育赋能,对教育资源的供给的量和质上都会是颠覆性的冲击,这对于缓解当前的教育供给不足下的教育两难困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我们更期待,借助于现代科技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上的助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是扭转当下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局面,助推未来教育投资平均回报率走向更高水平。


user avatar   donottrack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大学仍然是普罗大众最稳妥的出路。
一堆不知所云甚至误人子弟的答案。

贴一个经济学视角的解答。
对比我朝和欧美的大学学费,偷着乐去吧。

摘自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议点击查看原图,保存,横版阅读。

方便阅读底下新增了文字版。用OCR识别然后排版了一下。

不知道直接搬运文字版侵不侵权?懂的朋友说一下,侵就删了。




新闻摘录

高等教育是一种投资

与股票和债券相比,大学学位是一种好的投资吗?根据一家优秀的华盛顿智库进行的一项研究工作, Hamilton项目,回答是坚定不移的“是”。

无论成本如何,上大学仍然是重要的

Michael Greenstone  Adam Looney

随着大萧条以来美国持续的复兴,媒体和决策者一直在进行关于大学学位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价值的争论。一个受到极大关注的问题是大学成本的上涨。的确,近30年来,大学学费增加了近50%,这使得人们要问,上大学还值不值。

在这个月的分析中,Hamilton项目坚定了它原来的结论:上大学的收益远远高于股票和债券、不动产之类的其他投资。我们还发现,在过去的35年间,上大学的收益大体上是不变的,表明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增加的学费成本被增加的额外收入所抵消……

在许多方面,大学学位从未像现在这样有价值。近来大学毕业生比他们只有高中毕业证的同龄人赚的钱更多,也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工作。可能不太直观的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扩大。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以后,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每年比没有上大学的同龄人多赚4000多美元(是所有人口的平均数,并不只是作为劳动力的人口的平均数)。在过去的30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每年12000美元。

同一时期,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之间就业率的差别并没有反映出明显的趋势,但只有一个关键的例外。近年来特别是大萧条以后——大学学位已成为一个人就业状态的日益重要的决定因素。现在,大学毕业生比只有高中毕业文凭的人的就业率会高出几乎20%之多。大学生与高中生的这种“就业差”在美国历史上是最大的……

更多教育的终身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地指向学费的上涨,认为大学并不像过去那样是一种可靠的好投资。确实,在过去几十年间,学费有了大幅度增长。在1980年,上四年大学的平均费用为56000美元(根据通货膨胀进行了调整)。这个数字包括学费、杂费,以及“机会成本”,或者说一个人为了上大学而不去工作所放弃的收入。(这个数字不包括食宿,一个人无论上不上大学都必须吃住)在2010年,大学四年的费用为82000美元以上,在30年间几乎增加了50%。

学费的上涨数字基于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计算,但它可能高估了大学费用的增加。首先,学费的这种增加并没有考虑近年来助学金的增加。因此,大学明码标出的价格可能上升了,但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费用增加了多少并不清楚。根据大学董事会的说法,四年制大学学位的实际成本在过去的15年间仍然相对未变。

无论学费准确的涨幅是多少,仅仅关注大学的费用是一种误导,因为这仅仅是事情的一方面。特别是考虑到大学学位的货币收益在近几十年中也有极大的增加。1980年进入大学的人预期在其一生中赚到的收入可能要比只有高中毕业文凭的人多26万美元左右。与此相比,对一个在2010年开始上大学的人,预期其在一生中所赚到的收入要比高中毕业生多45万美元。这些估计都根据通货膨胀和这种增加的收入大多数出现在生命周期靠后些的时候的事实进行了调整。

即使我们假设所有学生实际都按公布的标准支付学费,底线是这样的:虽然大学现在比30年前贵了50%,但大学学位赚到的一生收入高出了75%。简言之,大学的费用增加了,但大学的收益并且拓展到不上大学的成本—增加得更快。

因此,大学教育投资的回报是高的。Hamilton项目估计,四年制大学的投资收益约为15%以上。这个数字比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8%略有下降,但上大学仍然是一个人投资其资金的最好方式之一上大学的回报率仍两倍于过去60年间的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6.8%),而且是公司债券(2.9%)、黄金(2.3%)长期政府债券(2.2%)和住房(0.4%)的投资回报率的五倍以上。

大学的费用会吓倒许多家庭,但正因为大学是如此好的投资,所以政府对确保有充足可得的贷款项目有重大作用。当上大学是由学生的能力决定,而不取决于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时,国家和经济整体都会更强大。事实上,从上大学的美国人的数量增长中获益的不仅仅是这类贷款项目的接受者。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如果他住在有更多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里,他的收入都会更高。更多的教育不仅仅对个人是一种好的投资,对更广泛的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好的投资。

资料来源:The Hamilton Project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October5,2012.

新闻摘录

高等教育中的价格歧视

学院和大学正越来越多地对不同的学生收取不同的价格,这使得教育成本的数据更加难以解释。

第101种错觉:为什么学费并不是在飙升

Evan Soltas

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学院和大学的学费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高昂。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演说中说:“当孩子们从高中毕业后,最具威胁的挑战会是大学学费。我们不能补贴飞涨的学费,我们会把钱花完的。”

乍一看,大学学费提高是有其数据支持的。根据劳工统计局(BLS)的资料,自从1978年以来,大学的学费和其他收费的上升比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快三倍。

真实学费和各种收费增加是确定无疑的,但并不像媒体经常报道的或数据所显示的表面数字那么大。根据大学董事会的大学年度调查数据,在近二十年间,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大学净价格只是温和地增长。学费的变化是转向了价格歧视——对相同的产品标出不同的价格。大学通过以助学金为基础的财务援助和奖学金为大部分家庭抵消了学费标价的上涨。这就在没有增加净成本的情况下引起了BLS衡量指标的上升现在富裕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所付的学费比以前多多了。但对许多中产阶层来说,上大学的真实净费用没有太大变化;对许多穷人家庭而言,援助的扩大增加了他们受到大学教育的可能性和可负担性。

美国最好的学校引领了以收入为基础的价格歧视。例如,在哈佛大学,大多数学生得到了财务援助:201年,本科教育每年的学费标价为54496美元,而助学金平均大约为41000美元。

换言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费用的负担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累进性。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现在不仅为自己的教育支付了更多费用,而且也相当大地补贴了不太富裕的学生的费用。

资料来源:Bloomberg.com,November27,2012.

user avatar   peng-wen-9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好看到《劳动经济学》世上这么说的......


user avatar   fan-fan-fan-fan-v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判断教育投资回报率确实是降低了。

首先我认为的教育回报率是根据劳动经济学内的定义,即“每多接受一年或一段时间的教育可以使收入增加的比例”来定义的。

教育回报率的测算,用的最多的是Mincer方程,或者我们也可以用收入流的规模和长度来解释,但是我看到之前有人回答了收入流相关理论,那么我们根据明瑟方程来看下吧。

LnW=B₁+B₂S+B₃EXP+B₄EXP²+μ

lnW是未来工资的自然对数,μ是额外干扰因素,EXPERIENCE是工作经验。对S求偏导可得出1/W·(əW/əS)=B₂

这个B₂就是教育投资回报率。

等式中某些参数的改变可以表明,如今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确实降低了。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S变长。 为了获得等同于过去一代人的工资报酬,如今的受教育年限相比20年前,普遍变得更长,这就是大家常说过去“高中都很值钱,现在本科出来没人要”。
  2. 同理,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W变少。 过去国企工厂的主任,小学文化,现在可以月薪两万,而这个受教年限在当今的Mincer方程下简直是个BUG般的存在。现在S=6,和S=0几乎没什么太大差别。
  3. Mincer方程中,忽略了教育的异质性。人大附中读三年书出来和我们老君庙中学读同样的三年书是由不可逾越的差别的。正是因为当今的一些广为人知的因素使得教育异质性越来越大,导致S的代表性越来越弱。因此在进一步的测算当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分变量。所以其实教育投资回报率相对于人大附中的孩子来说,没有变低,反而因为他们的教育质量全国最高,变相提高了教育回报率;而对那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教育回报率确实降低了。教育的异质性差别增大揭示了一个结论:上学一定要接受教育质量优秀的教育。读小学要区重点,初中要市重点,高中要省重点,而大学和研究生一定要211985.否则同样的时间内,双非的研究生教育和双非本科生教育无法拉开太大差距,你的教育回报率是很低的。
  4. Mincer中忽略了内生变量偏误问题,即天赋能力可以改变教育回报率(例如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百度张亚勤博士)。所以教育回报率也是相对不同天赋能力而言的。聪明的人教育回报率可能确实比愚钝的人高。针对这点可以在方程中加入控制IQ等变量集合。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同等天赋能力下,教育回报率还是变低了。

讲了这么多,下面总结:我的结论是教育回报率变低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始终是这个世界上过去,现在,未来唯一最值得的投资。他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的总和是不可丈量的,并且还可以产生强大的收入代际差异(尽管收入待机流动性差对国家而言不太好)。从收入流的角度就是说,接受更多教育的人的投资回报率再降低,也始终超过不接受教育的人的回报。但这个论断需要人在理性范围内做决定。比如一个人如果60岁了,即使进了人大附中,当了全班第一名……似乎……算了,到此为止吧。


user avatar   pkuxue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适逢高考又看到这个问题,别有感触。高考从来都是战场,但最近我不知道媒体们是哗众取宠还是真心想替孩子们减压,甚至开始宣传高考的重要性在当代没那么重要了。网上有马云考数学的段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例子说国内top2的孩子干各种奇葩事。这就好比在跟明天上战场的新兵们讲,打仗输了也不丢人一样。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我能理解这种所谓的大学无用论/教育收益率低的思路,有点类似于楼上说的。举我自己的例子,我父亲从小长在山沟里,是农民的儿子,他在恢复高考第二年后考了出来读到博士,现在也算是国内二线城市里的中产。那同样的,我从这个二线城市考到P大现在又出国读书,的确,我可能回到国内还是个中产。我的教育并没有帮助我们这个家族在“阶级”上move up。BTW,这也从来不是我们家投入教育的目的,很难想象“阶级”这个概念在今天还这么热。但要注意你其实低估了教育收益率,你想的应当是在平行世界里有一个不读书的我,最后家里的阶级是什么,可能far below中产。这个世界的我和另外一个世界的我取差,才是真实的收益率。

第二,我想说简单的说几点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教育越来越不重要了。我下面举得例子都是US data,我不是做这个的,只是想说一些话。国内的事我想其他人会说。

1)教育收益率的增长体现在尾部


这是Lemieux(2006)中的一张图。简单说,虚线是1973-75年相对工资收入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而2003-05年相对工资收入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近些年明显的变化是,教育收益率的增长集中在了尾部,事实上,up to high school,教育的收益率还小幅下降了。换句话讲,当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的时候,低年限的教育影响变小了,真正改变人的是尖端教育的那部分收益。其实我一直在想受教育年限是不是真正好的计算教育收益率的横坐标,从这个图里我们看到的是,教育的质(大学<硕士<博士)而非量(1年,2年)才是带来改变的实质因素。

只可惜我们关心的是文凭,文凭是量的结业证,却不是质的晴雨表。

我在这里说句不好听的,有多少在上图右边的人愿意去发声,又有多少上图靠左的人在怨天尤人?其实我更觉得靠右的人的不作为更可怕一些。

2)教育收益率的体现取决于城市

Black, Kolesnikova and Taylor (2009)的这个发现我觉得在“北漂/上漂”的背景下尤为让人深思。他们的文章里有个小结果,假定其他个人条件差不多,在达拉斯,一个有大学文凭的白人男性比一个高中文凭的白人男性收入可高出85%,但在西雅图,同样对比只高出了50%。

为什么,因为达拉斯村儿啊,西雅图是大城市啊。一个大城市对个人带来的影响包括基础设施上的便利,精神上的享受,社会地位的提升,交际网络的扩散。这些影响是高教育人群尤为需要的,因此他们宁愿少挣点儿也甘心待下去。但对于低教育人群来说,他们很难去关心这个城市有没有博物馆,有没有艺术展,有没有好的社交渠道,反而大城市带来的高生活成本必须要被cover,所以他们的收入必须要比在小城市更高才愿意留下。

你想想,在北上是不是也是这个理儿?这么多985211的孩子挤破头要留在北上,挣着那么点儿破工资,还不是为了北上的一些特殊属性。而北上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是不是要比那些二三线城市高很多?很多媒体会举例子说很多top2的孩子在北上挣着那么低的工资,背着房贷孩子的压力负重前行。这实际上又是只看了大城市的例子,从而低估了教育真实收益率。您拿北上的故事去讲全国,是不客观的,因为您想想如果那些top2的孩子回家乡是什么待遇。问题是,他们会回吗?

3)很多收益是非金钱性质的

其实上面已经隐隐的提到了,教育带来的收益并不是完全可以拿金钱衡量的,有些东西是社会属性的。我再举一个例子,教育带来的是人脉。Cohen, Frazzini and Malloy (2010)发现,如果分析师跟上市公司的高层在教育背景上有交集,那么分析师在分析公司时就会表现更好,而这种突出表现主要是来自于信息上的优势。所以至少向钱看在估算教育收益的问题上显然是不妥当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超越自己的父辈。可惜我朋友给我讲过一个sad story,这些超越往往是建立在容貌(演艺),身体素质(体育)和智力水平的向上突变的。如果你发现自己吃不了前两碗饭,恐怕也只能努把力吃最后一碗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mieux, Thomas.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Increasing Wag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v96(2,May), 195-199.

Black, Dan, et al. “Earnings Functions When Wages and Prices Vary by Loc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vol. 27, no. 1, 2009, pp. 21–47.

COHEN, L., FRAZZINI, A. and MALLOY, C. (2010), Sell-Side School Ti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5: 1409–1437.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典型的学生思维就是:

按部就班,按照社会告诉他的一个方向前进,

然后社会分配给他资源,使用资源。

因为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这种资源分配模式。


但现实社会是:

按照社会制定的规则投入,然后扔骰子,扔到了资源就给你,扔不到,得加钱,没钱,就没资源。

这是一场典型的,资本方可以控制胜率的赌博。而对于没有技术的穷屌丝来讲,进场就是送肉的。


作为学生,之所以看不到资源的争夺激烈,之所以看不到投资额度的飙涨,之所以你们的视角很容易就会去想投资回报,而不是投资回报率,就是因为有人帮你们承担掉了这些……

等毕业以后,等你在路边摊一边吃烤串一边哽咽的时候,等你看着相亲市场上要求一套房而你再也拿不出首付的时候,

再读一边朱自清的《背影》,你说不定就会成熟很多。


是,一本是可以比普通大学在毕业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

是,这个优势可能是到了40%那么多。

但是你知道,有一些人,为了你这点可怜的优势,投出去了多少东西吗?

你算投资回报率,怎么可以不算投资额?


就好像前两天一个问题,京沪高考是不是比外地人占便宜。

外地人都看着那个录取人数录取率眼馋,但是你知道,要和其他人一起参与到这个赌桌上,一家人要付出多少代价吗?

远的不说,我们说近的,至少你得花钱在京沪买套房……

然后,和你父母一起在赌桌上下注的人,包括但是不限于:

有实力在京沪买房的父母,

超级赵家的,

手中握有大几千万房产的,

从小就能三千块学一节课皇家礼仪的,

从小能一万块钱报名学习打篮球的,

从小能两万块报个暑期班就为了找个玩伴的,

从小能十几万扔出去眼睛都不眨就来个夏令营的,

最恶毒的是,

当你的家长扔出去了那么多资本下注,而你上了赌桌以后,你才发现,原来竞争的不是谁更会学习, 而是琴棋书画君子六艺,竞赛得奖,是很多只有砸钱才有机会赢的项目的时候,你只会满眼都是绝望。 因为你父母没钱了。


只有在这个瞬间,你才会意识到,虽然外地的录取率低,但是那还是一个公平的战场。

这个公平的战场要赢真的不简单,但还是一个没有被资本侵蚀的擂台,你还有机会去前进。

而那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大约和你去赌场一样,

轮盘赌红的黑的看上去很好赢,但你总是输的那个。


所以,投资回报率到底高不高?你要看地方。

在没有被资本侵蚀的地方,教育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那意味着机会,意味着低成本,意味着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占据了胜负因子当中的极大比重。

而那些已经被资本吞噬的地方……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低的。

因为和你同台竞争教育资源的人,人家压根不care回报率。

人家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一个没有教育资源的社会底层,

所以哪怕你总是all in,大概率下,还是会因下注少而一下子就出局。

这就是精英教育。


其实那个给数据的最高票答案已经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了:

教育资源的回报是差不多的前提下,越穷的地方,因为要求投资额少,回报率越高。教育这条路越好走。而当今社会,资本影响力无处不在,无论是京沪还是外地,都是越来越富的趋势,投资回报率肯定是越来越低的。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考上衡水二中应该去吗? 
  如何看待俞敏洪朋友圈辟谣新东方暑期邮轮进公海集训? 
  如何看待 3 月 1 日教育部公布撤销 518 个本科专业?你的专业被撤销了吗? 
  如何看待 1.5 万小留学生滞留英国,166 家庭联名申请自费包机回国一事?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教育局称「教学活动,给孩子开拓视野」,你认同这种方式吗?孩子从小接触奢侈品合适吗? 
  谁能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叫“假努力”? 
  为什么我们学习一门外语需要很久,而婴儿只需要 3 年? 
  小行星撞地球把陆地上的恐龙都灭绝,那么翼龙和沧龙去哪里了?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禁止学校张贴高考喜报」? 
  十九岁重度抑郁的女儿给我写了这样一封信我该怎么安慰她? 

前一个讨论
如何反驳《亮剑》中李云龙说的「淮海战役,60 万吃掉 80 万,满世界打听打听,这战例哪有」?
下一个讨论
如果以中国现在的情况,和美国开战,谁的胜算会大一些?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