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古埃及的王表可以作为信史,夏朝的却不能呢? 第1页

     

user avatar   e-wai-fei-r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这个回答不想开炮,只指出秋兰菁的几个错误。

更正:既然秋兰菁一如既往沉迷文明斗兽,在各专业领域内大放厥词,我也没有必要对这人的行为抱有任何宽容。知乎的牛鬼蛇神都自觉退散,你们的存在让我非常后悔踏足贵乎。

先打一剂预防针

古埃及王朝的证明依据同时期的出土文献(而不是其他出土材料),并不是曼涅托说什么埃及学家就信什么。古埃及的任何王朝都不能脱离文字材料而存在,所谓从考古遗存中体现的“王朝气象”在古埃及王朝史的重构中不起作用,我从没听说埃及学研究中存在王朝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王朝气象”这种诡异的设定,而且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所以下文谈及第一王朝的证明时不会出现有关“王朝气象”的内容。

埃及学语境下的“王朝”是一个由一系列国王所确定的概念,这些国王要么有序列关系,要么能和晚期王表印证,而且一般而言他们的国王身份通过王衔标记确定。中国那套通过城址大小、墓葬规格、礼器组合之类相互比较的证明方法在埃及统统不重要!这是因为古埃及31个王朝及以后时期全部属于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畴,而不像夏朝和早商只能归入原史时期,必须依赖史前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考古学爱搞证经补史那一套是世界闻名的,即使埃及学对此也有所耳闻,而且这套思路和方法还会勾起埃及学的古早回忆,当初阿梅利诺在乌姆卡伯B墓群的性质认定上就是这么干的!现在看来只觉得可笑。[白眼]埃及学者早已不再执着于证明传说中某某王朝的真实性,甚至有人提议废除传统的王朝历史体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埃及本国的民族主义者指责埃及文明仅5000余年的观点是近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因为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埃及文明并不是开始于第一王朝,古人认为埃及历史至少有好几万年。这些人认为西方人故意缩短埃及文明的长度,否认现代埃及对法老文明的继承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脑回路和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如出一辙,仿佛被害妄想症发作。[白眼]哈瓦斯最近又指责了古埃及是黑人文明的观点,欧洲中心主义、非洲中心主义、中国中心主义都在拿古埃及开刀,人家何其无辜。

关于曼涅托及其《埃及史》

虽然《埃及史》经常被用来类比《史记》,但埃及学者除了继续借用里面30个王朝的历史划分体系以外,当代学者已经对里面的各种历史故事以及第一王朝以前的上古历史不感兴趣了。由于曼涅托所记载的历史时间跨度长达3000年(算上那些神话王朝,时间跨度更是长达数万年),所以当代学者并不寄希望于他对埃及早期历史的记载能有多高的历史准确性(事实上考古材料也证明他的记载多有失实之处),而且他的作品还有夹带私货的嫌疑,比如反犹主义、比附希腊神话、偏袒北方政权等等,所以并没有被埃及学者当成是对古埃及历史的“权威解释”。

悲哀的是,历史一直被当成一种政治工具,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曼涅托及其《埃及史》被卷入古代埃及、希腊、犹太学者之间的论战。阿皮翁站在埃及人的立场在其作品中多次攻击犹太人,而他的反对者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则痛斥埃及人诋毁犹太人的历史(例如阿皮翁诽谤犹太人抓捕希腊人用作血祭的祭品),他引用《埃及史》的片段是想证明阿皮翁的“恶意诋毁”只是一派胡言。另外一位犹太学者阿尔塔帕努斯为了回应曼涅托的“诋毁”甚至写了一部犹太史,将犹太民族描绘成一个光荣的英雄民族,他宣称犹太英雄(约瑟夫、摩西之类)启发了埃及、希腊、埃塞俄比亚等文明,教授他们哲学、占星术等知识,阿尔塔帕努斯借此来增强犹太人的民族自豪感(阿皮翁的论调正相反,他认为犹太人中没有任何伟人、发明家和智者)。而且正由于引用《埃及史》的作家有各自的立场和目的,所以也很难保证他们所引用的片段完全忠实于曼涅托原作。

而巧合的是,司马迁也记载了跨度长达3000年的历史,而且和曼涅托一样,他们都没有在各自的作品里区分历史和神话,古人普遍不区分两者。试图从古代神话里发现真实历史,现在西方还有人这么干,但他们的观点已经被边缘化了,而且由于自古以来埃及就被认为是一个万年古国,所以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五千年文明”这种说法,在阴谋论者眼里所谓埃及五千年文明是西方用来打压埃及的阴谋,又或者是官方在故意掩盖远古外星文明的存在。

也不要以为“东周以上无信史”是西方专门针对中国的阴谋,西方人也没有对其他国家更宽容,曼涅托记载的30个王朝,西方人最初直接否定了前15个王朝,认为“新王国以前埃及无信史”。基督教对埃及的古老性有所恐惧,一个太过古老的埃及会颠覆圣经年表的权威性。这种恐惧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基督教学者在面对曼涅托《埃及史》中令人惊讶的埃及古代历史时就拼命否认《埃及史》记载的正确性,力求其与圣经年代学相适应,不过也正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引用了《埃及史》的片段,所以这一宝贵的资料得以部分保存至今。另外,埃及年表从十九世纪至今被修正过很多次。举例来说,商博良的年表将第一王朝置于公元前6千纪,他认为这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5867年,而现在被修正到约公元前3100年,所以实际上埃及历史被埃及学家缩短了,而不是拉长了。

埃及被视为最古老的国家是自古以来的观点,这不是近代西方的发明,考古学也只是提供印证而已。古代史家撰写的世界史著作通常以埃及历史为开端,从古希腊到奥斯曼都是如此。古埃及从来没有如某些传言那样在古代被遗忘,然后在近代又被重新发现。埃及学只是提供了了解古埃及的新视角新方法,重新构建了古埃及的形象。

埃及是一个充满神话和传说的国度,也是宗教和仪式的发源地,据说最早对于星辰进行的观察,使得伟大人物很多值得注意的功绩被记载下来,所以,我们的历史要从与埃及相关的事件开始。
——Bibliotheca Historica (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

我们已知所有王国中最古老的是埃及王国;我们意识到要记述其开端,据说是曼涅托记载的。
——Excerpta Latina Barbari (成书于5世纪末或6世纪初,在8世纪被翻译成拉丁文 )

另外我发现秋大仙又在拿着国内埃及学者的文章妖言惑众了。曼涅托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谜团的人,他笔下的“王朝”究竟是个什么定义,同样也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关于埃及史前考古学文化

基泽文化即涅伽达二期文化,这本书对于埃及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时间顺序的叙述存在错误。在涅伽达文化二期C-D段,上下埃及的文化逐渐统一,所以文中说这一统一文化直接由基泽文化发展而来,而传统上认为政治统一发生在第一王朝[1],即涅伽达文化三期C段。埃及的文化统一早于政治统一,两个事件的发生绝非是同步的。

还有鲜为人知的一点是,由于从第一王朝开始埃及历史进入了信史时期,XX王朝的历史叙事取代了XX文化的考古学叙事,所以导致许多人错以为王朝文化是接替涅伽达文化的另一种文化,但实际上埃及早王朝和古王国文化是涅伽达文化的直接延续,它们之间的文化连续性非常强。目前涅伽达文化结束的时间尚不清楚,但总的来说年代下限有下移趋势,比如使用涅伽达文化三期E段或涅伽达文化四期之类的术语指代第三或第四王朝。

关于王表

最早的王表不是巴勒莫石碑

这个才是最早的王表,出土于第一王朝第五位国王登的陵墓,因此记录了第一王朝前五位国王以及一位摄政王的名字。

第二早的王表是这个

出土于第一王朝末代国王卡阿的陵墓,记录了第一王朝全部八位国王。

关于美尼斯与那尔迈

巴勒莫石碑记录的第一王朝国王(及其统治顺序),如哲尔、登乃至王太后美丽奈茨[2]都可以在这两个王表上找到印证,其中登王的证明情况尤其好,他的头衔、名字、继位次序、母亲的名字、统治事迹都得到了第一王朝铭文和晚期文献的印证。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份王表都将那尔迈列为第一王朝第一王,因此他的地位等同于美尼斯。

那尔迈与美尼斯的身份关系,另有一些contemporary attestations。

在希罗多德的记述中,美尼斯创建了孟菲斯。在一个印章铭文[3]中那尔迈的名字和孟菲斯书写在一起。[4]

而在一个压印 [5] 上美尼斯的名字出现在那尔迈名字的旁边。

埃及国王拥有多个名字是一项传统,王衔符号确定了那尔迈一名属于Horus name,但美尼斯一名则属于Throne/Nebty name。埃及学家因为这里的美尼斯没有王衔标记而怀疑美尼斯是否确为那尔迈的另一个名字,但上面两份王表的出土打消了这个疑惑,美尼斯就是那尔迈。[6]

对曼涅托记载的澄清


曼涅托没说是美尼斯统一了埃及,秋兰菁这段话完全是胡诌。埃及的王名由王衔符号确定,不是随便一个符号就能够被确认为王名。

如上所述,即使美尼斯这几个字清清楚楚地写在那尔迈名字旁边,但由于缺少王衔标记,埃及学家不能据此立即断定那尔迈就是美尼斯。

Περὶ τῶ ν [μετὰ τὸ ν κατακλυσμὸ ν]Αἰ γύ πτου δυναστειῶ ν, ὡ ς ὁ Ἀ φρικανό ς.
αʹ Μετὰ νέ κυας τοὺ ς ἡ μιθέ ους πρώ τη βασιλεί α καταριθμεῖ ται βασιλέ ων ὀ κτώ , ὧ ν πρῶ τος Μή νης Θινί της ἐ βασί λευσεν ἔ τη ξβʹ · ὃ ς ὑ πὸ ἱ πποποτά μου διαρπαγεὶ ς διεφθά ρη.
βʹ Ἄ θωθι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νζʹ , ὁ τὰ ἐ ν Μέ μφει βασί λεια οἰ κοδομή σας· οὗ φέ ρονται βίβλοι ἀ νατομικαί , ἰ ατρὸ ς γὰ ρ ἦ ν.
γʹ Κενκέ νη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λαʹ .
δʹ Οὐ ενέ φη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κγʹ . ἐ φ᾽ οὗ λιμὸ ς κατέ σχε τὴ ν Αἴ γυπτον μέ γας.
οὗ τος τὰ ς περὶ Κωχώ μην ἤ γειρε πυραμί δας.
εʹ Οὐ σαφά ιδο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κʹ .
ςʹ Μιεβιδὸ 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κςʹ .
ζʹ Σεμέ μψη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ιηʹ . ἐ φ᾽ οὗ φθορὰ μεγί στη κατέ σχε τὴ ν Αἴ γυπτον.
ηʹ Βιηνεχὴ ς υἱ ό ς, ἔ τη κςʹ .
Ὁ μοῦ , ἔ τη σνγʹ .
Τὰ τῆ ς πρώ της δυναστεί ας οὕ τω πως καὶ Εὐ σέ βιος ὡ ς ὁ Ἀ φρικανὸ ς ἐξέ θετο.

这是《埃及史》[7]第一王朝部分的原文,哪里提到美尼斯统一埃及了?秋兰菁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睁眼说瞎话。埃及史里面美尼斯只是作为第一王朝第一位王而存在。

关于所谓“埃及标准”

二里头那个“车”有哪怕一丁点证据证明它是王名吗?这不是越级碰瓷是什么?不仅二里头的“车”不能自证为王名,陶寺那个被解释为尧/邑/命的陶文同样缺少自证其为王名的证据,不知道同形异义吗???

埃及第一王朝的自证水平至少是商朝级别,什么叫做相当于中国第一王朝“春”???这里“第一王朝”和“春朝”的用法都错得离谱。

当然不用执着于一个夏字,按照埃及标准,可以执着于大禹到夏桀的夏王世系。不过连一个夏字都找不到,您还指望能找到和史记契合的夏王世系吗?总有那么些人以为那尔迈和美尼斯的身份争议可以和二里头是否是夏朝或陶寺是否是尧都之类的争议作类比,但实际上前者所掌握的证据比后者充分确凿得多,两者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真按埃及标准来,对夏朝的证明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关于对埃及文字的误解

秋兰菁因为不懂埃及文,所以看什么都像是画。杀了多少人怎么可能根据画解读出来?杀戮敌人数量由调色板右上方的六个ḫȝ(埃及数字1000)得出,同时这里可能是一个双关用法。[8]那尔迈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偏正短语,即“凶猛的鲶鱼”。凿子是一个标音符号,记录mr这个语音[9],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的”[10],它的含义和字形描摹的物体“凿子”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由于凿子符号本身是一个修饰成分,所以在更复杂的形式中那尔迈的名字还可以写成这样。

这里用意义相近的ṯꜣ(外形为雏鸟)进一步修饰第一个鲶鱼符号[11]。那尔迈之妻的名字也有类似的变体,属于常见的-w屈折变化,此不赘述。

同样道理,那尔迈的名字也可以缩写成

这里省去凿子,删除了多余的修饰成分,只剩下nꜥr(鲶鱼),这也是那尔迈名字的主干部分。在“那尔迈”的一系列变体形式中,主次成分的区别在书写位置上也有直观体现。

补充:那尔迈名字的解读不唯一,这里我仅选择了一种不带倾向的一般解释[12]。古埃及人的神秘主义理念给解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这个名字可以从语言学角度解读,可以从图像学角度解读,也可以两者兼有,有的学者还特别偏爱荷鲁斯+动词的解读模式。总之,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对法老名字的误解

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古文字学,埃及文字的变化自有其规律。很多人以为圣书字是图画,是象形文字,而且几千年没有一点变化。但实际上他是意音文字,且以表音为主,大部分字符的含义和字形所摹画的事物没有直接关系。

绝大部分埃及法老的名字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变体形式,比如人们常常念叨的胡夫、拉美西斯、图坦卡蒙就是取自他们名字的缩写形式 ,这几位的全名分别叫作库努姆胡夫、拉美瑟苏美里阿蒙、图坦卡蒙赫卡优努施玛乌。其中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尤其多,他的五个基本王名,每个都有数种乃至数十种变体形式,据统计他一共使用过100多个名字,那尔迈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实在算不上特殊[13],特别是在早期埃及文的正字法尚不成熟之时。所以我甚至不明白这位秋大仙为啥只盯着那尔迈的名字不放,那尔迈真的不值得这位大仙如此大费周章。

看着不像不代表他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例如下面这个短语的两种写法看起来天差地别,门外汉肯定觉得不是同一个东西,但在埃及学者眼里他们都读作di ꜥnḫ mi rʿ (像拉一样给予生命)。圣书文是一种神圣符号[14],为表达某些神学概念常常使用双关、象征、隐喻、谐音等密码学方法,所以针对一些特殊写法,想要准确释读还需对古埃及人的精神信仰和风俗习惯有足够的了解。文字包括名字被认为拥有强大的魔法力量,所以法老的名字通常有深刻的寓意。埃及学者对登王名字存在不同解读,其目的就在于还原这个名字的原始含义,使它更符合第一王朝国王荷鲁斯名的取名模式。

古埃及人将各种与文字有关的神秘和象征主义玩的炉火纯青。你能想象下面这座雕像实际上是代表“拉美西斯”这个名字吗?猎鹰代表ra,小孩代表mesi,小孩手里的莎草代表sw,合起来就是拉美西斯(Ramesisu)。同时猎鹰又可以代表荷鲁斯,莎草又有国王的意思,所以整个构图又可以理解成“荷鲁斯护佑国王拉美西斯”。

夏朝的证明按照埃及标准会乐观吗?

综上,夏朝按照埃及前期的标准来看,情况极其糟糕。其实要求二里头挖出一个“夏”字已经是非常低的要求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某些人的认识里,这反而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实际上按照埃及第一王朝的标准,仅仅挖出一个夏字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把整个夏王世系甚至夏王统治事迹的文字记录以及夏王家人、臣子的名字和头衔都挖出来。

某些人不用再幻想埃及王朝可以脱离文字通过考古实物证明,事实上埃及王朝同样依赖自证文字,甚至可能比中国更依赖自证文字!

仅仅挖出一个夏字从埃及学观点来看根本就不算什么很有力的证据,这类证据如果放到埃及学背景下会受到非常严格的审查,首先得分析这个字是不是夏字;如果的确是夏字,那么要进一步分析这个夏字是不是代表国号;如果的确代表国号,还要继续分析这个夏国能不能等同于后世文献中的夏王朝,万一同名同姓呢?据我所知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总之,国号只是一个非常浅薄的证据,不能排除巧合的可能性。而所谓从考古遗存中体现的王朝气象,更无法解决夏王朝这个文献问题,事实上在埃及学研究中并没有通过单纯的考古学方法辨认出某个王朝的做法,所以通过考古实物证明某个王朝这个方法论本身就很值得怀疑。@成湯咸 我发现搞古文字的人都很清楚这个道理,但其他人就难理解。

文字与图画

这种看图说话式的“文字解读”真是无力吐槽。甚至有人管这个叫“句子”???还有,这个陶罐貌似不是科学发掘出土,而是民间采集得来。目前良渚文化已公布的刻画符号有六百多个(这个数量在我看来不算多),来源背景包括发掘出土和民间采集以及各种源流复杂的海外收藏,这些符号风格差异极大,有些像图画,有些像甲骨文,有些像现代简化字,它们被收录在《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这本书里。

埃及学中图像学和符号学的研究相当发达,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文字,并始终与文字保持着极复杂的关系。那尔迈调色板中的“图画”不能等同于文字,但是一部分圣书字直接由某些高度程式化的图像发展而来,甚至可以说是文字化的图像。

例如在圣书字中“上埃及国王”可以简写成 (戴白冠的人),“下埃及国王”可以简写成 (戴红冠的人),“俘虏”可以简写成 (双手被缚的人),这些都可以在那尔迈调色板上找到。其中俘虏符号在那尔迈的权标头、滚印、象牙盒等物品上有更标准的写法,在权标头上这个符号作为统计栏的栏头,这也是一种常见用法。调色板A面两个长颈怪兽的图像也可视作埃及语“两土地联合”符号化写法的前身,此后这个符号将贯穿整个法老时代。

另外值得说道的是这个图像来自两河,但被埃及人加入了新的内涵,用来象征两地的统一。由此可见相同的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内涵,这就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史前人工制品外在形式上的同质性是否代表了其内涵的同质性。

PS:知乎显示不了圣书字?

关于对古埃及王朝的误解

对于古埃及王朝证明方法的误解(高估考古学方法在古埃及王朝证明中的作用)

这段话非常荒唐。《埃及史》里的美尼斯只是作为第一王朝的第一王,他的身份和第一王朝尤其是第一王朝的国王世系绑定在一起,而不是和“首次统一埃及”这个功绩绑定在一起。

事实上即便是那尔迈,也不能肯定地将“首次统一埃及”的功绩归于他,切记考古学对于政治关系的证明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退一步讲,即使聚焦文化关系,其内涵也不是考古学文化所能全部覆盖的。例如阿卡德文化和苏美尔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语言,而这是史前考古学无法揭示的。

对王朝编号的误解

埃及诸王朝以国王世系为核心内涵,而且数字编号不等同于实际的王朝排序。按照曼涅托的说法,埃及最早的王朝是神王朝,其次是半神朝和亡灵朝[15],再次才是第一、二、三……王朝,所以第一王朝虽然有“第一”之称,但实际上在曼涅托的王朝史中排行第四。其实第一王朝也可称为提尼斯王朝,总之不能望文生义认为第一王朝就是第一个王朝,更不能反过来认为只要考证出了最早的王朝,就可以冠以第一王朝的名称。此第一王朝,非彼第一王朝。

千万不要因为现在西方不怎么提埃及那些神话王朝,就以为古埃及人也不重视这个。直到托勒密王朝,古埃及人仍旧声称埃及神庙是依据上古圣王(第一王朝以前的那些国王)留下来的图纸建造的。就好像中国人用“尧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中国人观念中的上古时代貌似是个黄金时代),埃及人感叹社会现状时会使用“荷鲁斯时代”、“大九神时代”之类的说法(荷鲁斯时代是埃及人观念中的上古黄金时代,“邪恶和犯罪尚不为人所知”),只不过正相反,埃及人认为现在的灾难是上古时代就已经注定的命运,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炎黄子孙”这种概念在古埃及也能找到对应的说法,传统上所有埃及国王都有共同的祖先,他们被称为“佩和涅亨的灵魂”,也就是曼涅托所称亡灵朝的国王。祖先神话谁都有,埃及人当然也有属于他们的“三皇五帝”,谁会嫌自己历史太长?中国没有某些人想象中那么特殊。

对所谓“模糊地带”的澄清

恕我直言,文字研究不是以您现在的水平能妄言的。好歹先有点埃及文法的基础知识,再来指点江山也不迟。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理解“成句的文字”和“一个个符号”这些概念,总之整段话就显得非常外行。尤其那句“而且很多是靠解读的”,这种话亏他说得出口,不管是古代的文献还是实物材料,哪个是不需要解读的?历史和考古研究干的不就是这个吗?难道还能从地下挖出一个古代录音机,点一下按钮就能够听到古人用现代语言给你讲大白话吗?不过看图说话、牵强附会、想当然的解读倒确实值得大加鞭挞,但这恰恰是秋大仙惯用的伎俩。实际上帕里布森之前的文字可以视作成分残缺的句子,这些铭文缺了什么成分,不缺什么成分是可以辨明的。您真的了解巴勒莫石碑之前的埃及吗???您对这个埃及这个时段的出土铭文材料了解多少???

句子是什么?仅仅意味着一长串字吗?

另外我发现很多人竟然以为判断某段文字是否为句子的依据在于这个文段的长短!之所以认为帕里布森以前的埃及文字不能连字成句,并不是因为没有发现更早时期的长铭文。文字是否连成线性序列以及这个线性序列的长短情况不能用来判断这个文段是否为句子。在埃及早期铭文中,常常发现大量词汇的简单罗列,有时可以组成多达数十个字符的线性序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字符组成了句子,因为在这些词(通常包含数个字符)之间缺少完善的语法联系。语法结构的完整与否才是判断某个文段是否为句子的关键。

ps:能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见对语言文字研究真的没什么了解,他们难道没见过巨长的英文单词吗?

文字≠记事符号!句子≠一长串文字!对于没有古文字学功底的人来说,他们一般凭直观感受来判断or解读“文字”,其核心原理是看图说话。经典操作是看到某个史前符号长得很像后来文字中的某个字(至于两者的时空距离是全然不顾的),于是就不假思索地认定这个符号就是那个字。敢情是在玩连连看吗???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无比滑稽,由于完全不涉及语法等深层结构,其结果也只能是想当然。

国内埃及学究存在的问题

国内埃及学的研究状况也是很让我迷惑。每次这种涉及多文明多作者的合著,埃及部分总是拖后腿,常见问题有翻译生硬、语言冗长、逻辑不清、观点过时。登王名字存在不同解读和“登”是不是王名完全没有关系,至于“曼涅托列在首位的统一上下埃及的被确认为国王美尼斯(Menes)的纳尔迈(Narmer)或阿哈(Aha)是否是国王还在争论中”,这句话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曼涅托真没说过首位统一上下埃及的国王是美尼斯,那尔迈和阿哈当然是国王。

《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古埃及部分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奉劝那些爱从学术专著/论文,甚至专业学者写的网文里寻章摘句,然后在外行人面前背书显摆自己博学多识的民间历史/考古学家们提高鉴别能力,少闹笑话。不论你们搜罗资料的能力多么强大,但你们知识结构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实在太过扎眼。外表伪装得再怎么唬人,再怎么遇人就狂甩资料,在我们眼里也不过是台复读机而已。

对此我只想说,好大的口气![白眼][笑哭]

多说一句,民科们不要再从网上扒专业学者写的网文了行不行?

是说这文章怎么这么眼熟呢,这不是袁指挥在古埃及吧里发的科普文吗?因为不是正式论文,所以多有不严谨之处,甚至还有错别字。文章里面说因为鲶鱼比较凶猛,所以学者们就把那尔迈的名字解读为战斗鲶鱼。这段话不严谨,“凶猛”这个特征是由凿子的含义(痛苦、凶猛、残酷)推断出来的,并不是单纯因为鲶鱼很凶猛,这样的叙述容易引起误解。

在另一篇科普文中,袁教授对那尔迈年鉴的翻译也有待商榷。 @法老的追随者

那个罐子(nw)标志是一个音补符号,提示ṯḥnw的发音,用来帮助阅读者识别被打击者的身份。年鉴除了用这个语音符号来提示敌虏身份以外,男人头上的纸莎草丛再次起到地域指示的作用(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那尔迈调色板上),此外这个“须发重的人”本身就是ṯḥnw人的典型形象

下栏右边的符号应该是ḥȝtt的早期写法,左上方的符号应该是ḫt(树枝),是一个度量单位。这类年鉴本质上是商品的标签,系在珍贵的货物上(尤其是进口油),那尔迈年鉴也不例外,下栏的意思应该是“300ḫt的上等油”。类似的表述在第一王朝的标签铭文中很常见(在更晚的文献里也一样)。

举个栗子,下图是古王国时期的一份供品清单,列举了七种神圣的油,表述的内容和方式都和第一王朝的油品标签非常相似。另外,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连成线性序列的符号并不一定是个句子,实际上这份清单里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

民科们在引用资料的时候能不能擦亮眼睛???[白眼][白眼][白眼]

可能有人好奇古埃及人为啥这么喜欢各种油,这里可以联系我这个回答里关于早王朝陵墓的内容。这些油不是用来炒菜的,古埃及人是一个爱香的民族,这些珍贵的香油是埃及人用来祭神、美容、治疗的香水或药品。

一些牢骚

发现所谓质疑埃及早期文字解读的人实际上是质疑所有古文字解读,“早期”二字不过掩饰而已。凡是我看不懂的都可以质疑,什么盲人摸象,什么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不管怎么胡乱质疑都可以冠以高大上的哲学命题,求求你们先经过系统的古文字学训练后再来讨论这种高大上的问题行不行?但凡亲身解读过古代文献,也不至于问出这些古怪的问题。

原来已经有其他埃及学人士回答过类似问题了。

秋兰菁的民科发言,世上竟有如此狂妄之人。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在夏朝这个问题上,按照埃及标准会对中国更有利???为什么总有人以为第一王朝就是第一个王朝???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中国考古学超级严谨,国外就是各种穿凿附会?拿考古成果附会文献记载,这方面中国可是老手,中国人对于祖先神话的执着,并不亚于宗教徒对于宗教经典的执着。

一边觉得自己被双标了,认为二里头是夏朝的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一边拿没有自证文字的XX考古学文化往文献记载的XX族、XX国、XX朝上套。这样只会让我感觉这些人有被害妄想症,甚至让我迷惑中国考古学怎么和圣经考古学一样热衷于证经补史,一样爱搞穿凿附会。

ps:圣经考古学对埃及学的裹挟很让人反感,个人非常讨厌将圣经故事嵌入第三中间期以前的古埃及历史的做法。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证(圣)经的做法在西方有非常多的拥护者。比如,大卫·罗尔(一位英国埃及学家)提出的新年表对现行的古埃及年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正",他迫切希望埃及年表和圣经年表保持一致,而且他相信他的新年表可以帮助将旧约中的某些重要人物和考古发现的人物对号入座。一部宣传他观点的纪录片已经将阿瓦里斯发现的“亚洲高官雕像”认定为约瑟,这部纪录片也是猛戳雷点,它试图通过各种“考古证据”证明圣经出埃及记的历史准确性。此外这人还是王朝种族学说的支持者,即使这一理论已经被21世纪的埃及学界拒绝,并被认为是西方殖民主义的恶劣产物,但也没能阻止他在埃及学界的雷区疯狂蹦迪,这直接导致他的理论被大部分埃及学者拒绝,他的新年表被批评为伪科学,他本人也因此成为饱受争议的另类学者。

像这个龙翔凤翥这样搞不清楚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字的人,不要再来这里浪费我时间。

再贴一个奇葩。我算是长见识了,原来对于不懂圣书文的人而言,即使把原始材料贴出来,他也不知道那是文献!

重申一遍,如果您不懂古埃及文,看不出铭文中的任何语法联系,也不了解埃及古物的context,您可能会觉得那尔迈调色板上的只是“几个符号和一幅画”,觉得下面这种才叫“长篇大论”,但在我们眼里两者都一样。看起来“长篇大论”并不意味着其中包含了任何完整的句子,也不表示存在什么“上下文联系”,而“几个符号”乃至“单独的符号”同样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可读的文字。奉劝所有不肯深入学习,还自以为是的人闭上你们的嘴,否则只能徒增笑柄。

关于蝎子王以及埃及最早的文字

追加:蝎子王这段也是无知到令人哭笑不得。真应了那句话,同样的东西在专业人士眼里和在外行人眼里完全就是两个模样。做历史考古研究的人一定会特别注意context,这不仅仅是纯粹文本意义上的上下文,而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学者们会将文物放在它们的原生背景下考察,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审视。

U-j墓标签是埃及早期标签系统的滥觞,它和后来早王朝时代的标签系统之间存在直接的传承关系。德雷尔之所以能那么自信地将这些铭文解读为一堆涉及经济事务的词汇,是因为通过对大量埃及早期标签铭文(不限于U-j墓标签)以及更早时期陶文、印文材料的古文字学研究发现它们一致记录了此类信息(甚至王后项链上有几颗珠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和当时的葬俗有关,就不展开细讲了。

此外秋兰菁的眼神似乎不太好,看不出那只蝎子(srqt)和另外一个符号(š)形成了字符组[16],不过就算他看出来了,也必定不知道其中的含义,这涉及到-š用法在埃及早期文本背景和丧葬环境下的系统演变,已经超出民科能理解的范畴了。真心劝秋兰菁一类的人在大发议论前好好了解一下原始材料,就算没有阅读原始文献的能力,好歹也把自己谈论的东西的全貌和来龙去脉搞清楚。

原始的记事符号一旦形成系统的文字就开始和语言发生关系(早期埃及文字比同期苏美尔文字更发达),埃及早期文字研究建立在语言学和符号学基础上(圣书文中的符号学现象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补充一点,U-j墓出土的带铭文物品不仅仅是那些标签,此外还有带墨水题记的陶器以及刻有符号的印章,但通常只有标签上的符号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字,原因就在于只有标签文字可以比较清晰地辨认出圣书文的表音功能。

而且其实U-j墓标签上的很多符号并不是首次出现,中国文字不会突然产生,但别人家的文字同样不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埃及也有所谓“陶文”之类的“前文字”,标签上有的符号组合在更早时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但文字不等于记事符号,能够记录语言才是文字的本质特征。所以良渚刻符那种看图说话一般的解读方式完全不是解读文字的方式,这种东西充其量只能称作记事图画。

由早期文字的尚不成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等于存在秋兰菁认为的“模糊地带”,这个阶段[17]的文字已经显现出圣书文最根本的借音原则(rebus)[18],与后来文字存在明显的语法联系,它和成熟文字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能记录语言的全部成分,前者只能记录关键成分,所以早期文字的不成熟性是相对于文字系统内部的标准而言,这并不代表它跌入了所谓“模糊地带”。

奇怪的是中国文字似乎缺少这个发展阶段,正是由于这个奇怪的现象导致很多像秋兰菁这样的人误以为埃及文字的早期阶段和中国史前刻画符号类似,但实际上是由于中国文字演进过程存在缺环,在原始符号之后直接跳跃到成熟文字阶段,所以缺少能和埃及对标的早期文字阶段。与早期文字阶段的缺位类似,中国也缺少可以和近东对标的早期青铜时代。

总结

按照埃及标准,中国那些材料还真就非常不可信,夏朝的自证情况可能还不如曼涅托记载的那些神话王朝。由于出土文献的匮乏,中国原史时期(其实按照埃及两河的标准相当于史前时期)的研究境况更接近美洲印第安文明(没有文字的那些),而不是出土文献丰富的埃及两河。与一般人认为的中国考古学非常严谨,许宏纠结自证性文字是严谨过了头的观点不同,从埃及学观点出发,二里头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完全无法将它和夏朝进行认同,中国目前在夏朝问题上使用的“二重证据法”不仅不严谨,还很牵强附会,许宏的坚持是在捍卫学术底线,而绝不是在钻牛角尖。秋先生在大发议论希望别人如何改变观念深思问题的时候,不如先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秋兰菁

民科曝光专区

记住下面这个人,无德无位,死不认错,完全是个市井无赖!

后知后觉,秋兰菁难道是这群人里最有水平的一个?贵乎药丸⊙﹏⊙b汗

上面这位张嘴就是莱茵德纸草证明了勾股定理,黑也要黑得有常识好吧,你这么抬举埃及人,埃及人知道吗?麻烦出门右转找古希腊,谢谢。对了,古希腊人古中国人证明勾股定理时都没用到0,请去质疑老祖宗的智慧。张嘴就是象形文字,是我写的不够清楚?需要我给你划线强调吗?

这么清新脱俗的要求真是第一次见,这些人的存在就是我为什么迟迟不成为高贵的知乎er的原因,但凡有点心血管问题,能被气死。当年袁指挥跟新伊林人battle的心境我算是体会到了,只不过近几年西来论没市场了,伪史论成新宠了,不过气人程度倒是一点没变!

看来是我收买了知乎,所以知乎才给这些人贴上了“可能存在事实错误”、”无可靠信息来源“的标签,也是我控制这位苏北南通给伪史论老油条点赞。也别乱扣什么学术霸权主义的帽子,过了这么多年,民科还是在网上扒拉东西,你们得感谢那些愿意在网上分享信息的人,要不是他们愿意无私分享,你们什么依据都拿不出来。因为只有这么点能耐,所以一眼放过去还是那些眼熟到不行的网图,甚至有伪史论者跟我说他只相信高清照片呈现出来的证据链?????这么多年了,还是跟个小孩子一样,不认字只看图,生怕碰到专业门槛。至少学学秋兰菁行不行,贴图也不要光贴照片!请高级一点!怪不得秋大仙在知乎的拥趸这么多,这样看起来还挺鹤立鸡群的。秋大仙至少值得我写长文给他纠错,其他人说实话真的不配,所以请诸位至少修炼到秋兰菁这种水平再来发表高论。

考古之目的,非为夸扬古国之文明,亦非为崇拜古人之伟大,更非为仿古以作复兴之举,实欲明了前途应走之大道。

参考

  1. ^ 由于考古学对政治关系的证明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政治统一”仅代表传统观点。政治统一作为一个历史学/政治学概念,相关讨论主要基于文本和图像证据,该过程中聚落墓葬等考古学证据只起辅助作用(近期有所改观),而且这些证据与政治进程的关联通常都是可疑的。
  2. ^ 她在登统治早期担任摄政王。
  3. ^ 印文材料出土于孟菲斯地区的Tarkhan墓地。
  4. ^ 这里“孟菲斯”的性质以及与“那尔迈”的组合方式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5. ^ 该压印出土于阿拜多斯B18墓,即那尔迈的墓。
  6. ^ 仍然有小部分学者对那尔迈与美尼斯的关系存疑。
  7. ^ 原书大部分亡佚,可供利用的部分即所谓“曼涅托王表”。
  8. ^ 这里牵涉到不同的解读角度。
  9. ^ 凿子的另一个语音值是ȝb
  10. ^ 凿子的含义不唯一。
  11. ^ ṯꜣ在这里的意义需要进一步讨论,它在那尔迈名字组合中的具体意义似乎和书写位置有关。
  12. ^ 例如将鲶鱼解释为牛皮就是一种带有倾向的解读。
  13. ^ 那尔迈的全名可能是“荷鲁纳尔迈尔切阿乌”。
  14. ^ 古埃及人称圣书文为mdw.w-nṯr(神的话语)
  15. ^ 这些王朝在其他文献中也有体现。
  16. ^ 其实我不太认同德雷尔将这个符号释定为š的做法,但整体影响不大,也就没有必要多说。
  17. ^ 这个阶段可以按照意符、定符、单辅音符、双辅音符等文字成分出现的先后次序细分为更小的子阶段。
  18. ^ 闪族语言的nisba原则的紧随其后。

user avatar   yi-fu-97-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埃及连二重印证都做不了,还信史?

什么叫二重证据?是指地上传世史书和地下出土文物之间相互印证,古埃及有传世史书?埃及自己写的古埃及史书,迄今为止,只有一部,就是托勒密时代祭司曼涅托的《古埃及史》,但是就这唯一的一部史书还失传了,没有了。你如果不同意,认为有第二部流传下来的古埃及人自己的史书,欢迎举证。

古埃及历史的所有依据,都是出土文物,包括著名的“三碑一表”巴勒莫王表,都灵王表,纳尔迈调色盘,曼涅尼王表,阿比多斯王表、卡纳克王表、萨卡拉王表、罗塞塔石碑,都是出土文物,没有一个是传世文献。由于古埃及没有一部完整的史书能流传下来,因此就无法做历史学最基本的二重印证—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的对照,古埃及那些挖出来的文物和文物上的文字,到底是哪个王朝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谁也不知道,死无对证,西方学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而且古埃及的现有的三大王表,都是第十九王朝前后的,罗塞塔石碑是托勒密时代的,都不超过殷墟甲骨文的时间上限

都灵王表距今3237年左右

阿巴多斯王表距今3318年左右

卡纳克王表距今3400左右

断代出处:商务印书馆.英国.罗莎莉.戴维所著的《古代埃及社会生活》第58至第59页上面写道:,阿巴多斯王表确定的时间为公元前公元前1304年赛特斯一世时代,都灵王表时间断代为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公元前1237年),卡纳克王表确定时间为图特摩斯三世

而今天西方埃及学学者建立起的所谓古埃及的“王表”其实是根据散见于希腊罗马著作当中所引用的曼涅托《古埃及史》的一些片段编成的。根据这些片段,把古埃及划分为31个王朝,但是这些残留的片段,内容上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作品引用的片段中,说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无法分辨真伪。所以直到今天,很多古埃及历史的基本问题,西方埃及学学者自己都还无法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西方学者把古埃及划分为31个王朝”,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无法自圆其说。还有古埃及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各9个法老,是不是按照家族血统划分的?前后9个法老是不是一个家族呢?谁也不知道。

而且古埃及人自己写的唯一一部史书曼涅托的《埃及史》的传世片段和出土的王表对不上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

1、比如按照曼涅托的《埃及史》的记载,第二王朝一共有302年,而按照出土王表计算出的仅有100年(《剑桥古代史》第一分卷.第二分册P35页)

2、据曼涅托的《埃及史》记载,第七王朝由“七十位国王统治七十天”,第八王朝则由“孟菲斯的27王组成,他们统治了146年”,而都灵王表根本没有那么多王名的记载。

3、第九王朝按曼涅托的《埃及史》有19王,统治了409年,而都灵王表上只有四个名字。第十王朝,都灵王表上也只有五个名字和《古埃及史》记载的也不一样。

4、第一中间期按照曼涅托的《埃及史》从第七王朝到第十王朝来累加计算时间跨度达到600余年,但是按照出土的三大王表排下来只有200余年的历史,

………类似的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古埃及出土的一碑三表(巴勒莫、都灵、阿拜多斯王表和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历史研究和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这一碑三表的雕刻时间都比甲骨文要晚,最早都是距今3000年左右,另外古埃及的现有的三大王表,都是第十九王朝前后的,罗塞塔石碑是托勒密时代的,相当于战国时期,都灵王表距今3237年左右,阿巴多斯王表距今3318年左右,卡纳克王表距今3400左右,都不超过殷墟甲骨文的时间上限,。

而曼涅托《古埃及史》已经散失了。我们今天还能读到的一些片段,都是由亚非利加努斯(Sextus Julius Africanus,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的一位基督教旅行家和历史学家)、尤西比乌斯(Eusenbius,基督教历史学家)、杰罗姆(Jerome,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和约瑟夫斯(Josephus,犹太人历史学家(Flavius Josephus,公元37-公元100)这四位引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才得以留存下来的,这些引用的作家最早不超过中国的东汉时期(公元25年东汉建立)。

所以目前古埃及的研究的基础,是通过以不早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公元25年东汉建立)的《古埃及史》片段与都不早于商代殷墟甲骨文的时间上限的出土文物“一碑三表”对照拟合而成的。

而中国先秦历史主要是由西汉时期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公元前135前后)和《尚书》等传说文献与“殷墟甲骨文”“金文”(上限是公元前1600年,距今3600年),相互拟合而成的,中国历史拟合的时间要早于古埃及,而准确性却要大大的高于古埃及,《史记》中商代的王表几乎与甲骨文卜辞能90%相对应,而古埃及没有任何一个王表能和《古埃及史》片段,90%以上对应。

按照西方埃及学“王表”记载,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一个法老叫阿赫摩斯,他的亲哥哥卡摩斯又是古埃及第17王朝的最后一个法老,而阿赫蒙斯和卡摩斯共同的父亲又是第17王朝的倒数第二个法老。他们亲父子兄弟三人,为什么划分为不同的两个王朝呢?无论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是同一个家族内部的继承,为什么要划分为两个王朝?划分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西方埃及学界仍然无法解释。我劝你去了解一下现在古埃及考古研究的现状,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6年启动的“赴埃及考古发掘和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可不仅仅是中国人,还包括目前埃及本国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埃及学专家,比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Thomas Schneider,埃及古代文物部古埃及文物司的吉萨地区考古发掘督察员Afifi El Sherif,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及蒙迪斯项目考古负责人,你可以看看这些人的文章和考察报告,现在国际学术界对古埃及的年代分期,还都是一团乱麻,疑点重重,还证明古希腊?埃及自己的年代都是混乱的,民间纪年、法老纪年、全国牲畜清查纪念、天狼星偕日同升与尼罗河水泛滥几年,这几种古埃及人自己的纪年法,目前都不一致。一碑三表,三大王表之间都对不上,托勒密时期的古希腊语的《埃及史》都失传了,都没了。连最新出版的《剑桥古代史》第一卷第一分册的第六章年代学的第一节古埃及的的第195页上都不得不承认,由于部分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收藏室中的古埃及文物样本长期与年代较晚的有机物接触造成了污染现象,所以古埃及王朝时期的碳十四测年法所获得的结果与西方史学界采用的古埃及年代学体系不一致,也不准确。连西方学者都不敢说没有疑点,可笑的是中国还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两河没有疑点,不能怀疑,真叫人汗颜[可怜][耶]至于什么是流传有序,那就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流传,并且能保存到今天,我们以《史记》流传有序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古埃及,就知道古埃及差的有多远了。

比如《史记》从它成书的西汉(公元前256-公元189年)一直到今天的新中国(公元1949年),每一个时代,每隔几百年,都有它不同的版本存世,并保存至今

-------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3-581年):

《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卷末脱三百一十五字),藏于日本京都之石山寺;1918年罗振玉曾影印,名《古写本史记残卷》刊出,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根据综合写卷行款形制、用字特点、书写与校读符号、与传世本《史记》的异文、与《汉书》的关系以及避讳现象六个方面的考察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史记·高祖本纪》日本学者传抄的《史记》写本,所承袭的底本当是早于隋唐的魏晋六朝时期。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唐朝抄本有六件:《史记集解夏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殷本纪》一卷,藏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周本纪》一卷,藏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秦本纪》一卷,藏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高祖本纪》一卷,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史记集解河渠书》残卷,藏日本神田文库。以上六件抄本中,罗振玉于1917年、1918年分别影印了第二、第六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第三、第四、第五件的原卷照相。

德国国家图书馆通检其所藏吐鲁番出土文献,其中编号为Ch.938的残片,正面残存一纸上面部分的5行,字体在楷书与行书之间,有乌丝栏,经比定为班固《汉书》卷四〇《张良传》 。背面是纸的下面部分(与正面倒书),为行书,无界栏,内容为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后检《西域考古图谱》所刊日本大谷探险队所得吐鲁番文书,其下卷经籍类图版(5)-(1)和(2)所刊写本,也是一面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另一面是《汉书·张良传》 ,两相对照,字体形制全同,必为同一抄本无疑。但两地所存抄本并不能直接缀合,如图3所示,Ch.938正面《汉书》残片是位于纸的右上方,大谷文书残片则位于左下方,前者的末行即后者的首行,因为《汉书》的字体较小,所以上下相差有十二字左右;与之相对应,Ch.938背面《史记》残片位于右下角,大谷文书残片在左上角,也是前者的首行和后者的末行在同一行上,中间上下约差七字左右。从字体来看,应当是唐朝前期抄本。本卷非精抄本,个别文字且有缺漏

敦煌唐抄卷子本有三件:《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原藏敦煌石窟,后被法人伯希和盗去,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原卷照相。

《史记》的敦煌本具体编号:P.2627、Дx.2663、Дx.2670、Дx.2724、Дx.5341、Дx.5784(其中俄藏文书的出土地点未必全是敦煌),《汉书》的敦煌本有P.2485、P.2513、P.2973、P.3557、P.3669、P.5009、S.20、S.2053、S.10591、Дx.3131

宋代(公元960年-1271年):

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有五种覆刻本,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四十卷本〈两部〉、四十九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这五部覆刻本刊刻时代不同,其中有些篇卷是别本补配,均每半页十行,故称十行本。

(2)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仅存六十九卷。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另外,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国子监又刊刻十四行本,今存十四卷,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十二行本。有两种刊本:一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邵武朱中奉刊本,是第一部《史记》私刻本。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此本为世间孤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一是明毛晋刊本,世称“毛本”。《四库全书》所收《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即据此本抄录。

(4)九行本。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刻,半页九行,行十六字。今有三种存世:原刻本(存三十卷),藏上海图书馆;宋元明初递修本,分为两种,皆为一百三十卷(一为四十册,一为六十册)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统本。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子成刊。今有四种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二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一种(存九十二卷)。

元代(1271年-1368年):


彭寅翁本。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刊。此本据黄善夫本刊刻,因所据底本个本(有五卷是别本补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部存十六卷的残本;日本藏有四部,宫内厅书陵部藏二部,一为一百三十卷本、一为存一百二十六卷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百三十卷本一部,庆应大学图书馆藏有存七十一卷本一部。

明代(1368年-1644年):

明廖铠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廖铠据黄善夫本翻刻,是明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今存世二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

明“嘉靖三刻”本。明嘉靖年间三次刊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嘉靖三刻”。首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据黄善夫本刊刻,因由莆田柯维熊校正,故世又称之为柯本。次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震泽王延喆覆刻黄善夫本(但有补刻页)。三刻:嘉靖十三年(1534)明王室朱维焯据黄善夫本刊刻。因刊刻于他的封地——西安藩府,故世又称之为秦藩本。以上三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明“南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均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有三种:一为明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所刊《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为底本,合入《正义》注文而成;二是明万历三年(1575)南京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但校勘不精,且对三家注文多有删削;三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恢复了被余有丁删削的三家注文。北监本一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北京国子监祭酒刘应秋主持的刊刻本。此本的底本是明嘉靖九年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明南北监本。

清代(1644年-1911年):

清刻“武英殿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据明北监本刊刻,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故又称之为“殿本”。此本原刻已不多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的翻刻本、影印本。

清刻“金陵书局本”。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故又称之为“局本”。此本《史记》正文以明毛晋所刊《史记集解》本为底本,参考钱泰吉等人的校本及众多古刻本、时本,吸收《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考证异同,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

民国

《史记会注考证》本。1934年日本泷川资言刊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用中日典籍一百二十余种,别择缀辑在正文或三家注文之下,并时作考证。

新中国

1955年,中国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日本人水泽利忠所作《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与此本合为一书排印发行。

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此本是国务院组织国内专家集中校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目前通行的精善之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采用新式标点,并对体式作了调整,十分方便阅读、使用。

——————————————————————

以上是《史记》流传有序的证据,请出示相对应的古埃及不同时代(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朝、托勒密、罗马、阿拉伯时期的)的同一部《古埃及》的流传情况,谢谢,如果能举出,就算是流传有序,就能做二重印证,否则就不行

要想和我讨论并且反驳我的

请把你说的各个时代的《古埃及历史》的传世文献(不是出土的)名字、内容、断代依据、哪个文献的哪一章哪一节哪一页,在哪个图书馆收藏的列出来,看看我是怎么写的,具体到每一个时代,这么随便一说,就想讨论,这也太民科了吧[耶]

而且给出的这些所谓《古埃及历史》的版本,要是有断代的依据,你说是5世纪的,你怎么证明,有什么依据,必须说清楚,比如本日本宫内厅藏旧抄本《史记·高祖本纪》断代为南北朝时期,那是有文字、装订、格式、写卷行款形制、用字特点、书写与校读符号的依据的,你说的那些5世纪、3世纪的古埃及版本,断代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是3世纪的?你说是就是?

给你附上,日本宫内厅藏旧抄本《史记·高祖本纪》断代依据之一—古文字,论证《古埃及历史》是信史的麻烦也出示和我一样的断代证据

----------------------------------

该卷使用了大量我国中古时期的写本俗字,如:徃、㘴、貇、囙、㞐、恠、虵、䠶、皷、秊、甞、刾、䖏、閇、煞、舋、趍、廿、卅、卌、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等,这些俗体字形常见于魏晋隋唐时期的石刻文献、敦煌文献,与宋代以后的版刻用字差异明显。

首先,以“愿”字为例,裘锡圭先生曾指出:“欲愿的{愿}原来多借《说文》训为‘颠顶’的‘图片’字表示。汉代人往往把这个字简写为‘图片’(见银雀山汉简等)、‘图片’、‘图片’(以上见汉碑)等形,南北朝和唐代人进一步简化为‘图片’。……六朝以后,‘願’字的使用逐渐普遍。到宋代,一般人大概就不用‘图片’字只用‘願’字了。”(《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185—186页)

打个样————————————————

史记六朝抄本

1收藏地点: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旧抄本

2收藏的章节:《高祖本纪》

3抄本实物图片链接:

4收藏写卷与今天传说版本对读选段: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2册,第473页)

写卷作:“谨守成皋。则汉挑战,慎勿与战。”

二年,……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2册,第467—468页)

按:此段文字写卷作“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断代依据1:行款形制

该卷为卷轴装,前有引首,后有拖尾。格式上分年提行书写,与《史记》敦煌写本P.2627《管蔡世家》《伯夷列传》《燕召公世家》近似,与宋代以后《史记集解》刻本迥然有别。如写卷“汉元年十月”以下,每隔一年,都提行书写,而查核《史记》宋刻景祐本、绍兴本,相关年份“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等起始处,大都不提行,多作空格处理。另外,从存世的二十件《史记》敦煌写本、日本旧抄本来看,一般是每行15—19字不等,隋唐时期标准的佛经写本是每行17字,而该卷每行15—16字,与古写本每行容字形制基本吻合。

断代依据2:古代文字

该卷使用了大量我国中古时期的写本俗字,如:徃、㘴、貇、囙、㞐、恠、虵、䠶、皷、秊、甞、刾、䖏、閇、煞、舋、趍、廿、卅、卌、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等,这些俗体字形常见于魏晋隋唐时期的石刻文献、敦煌文献,

首先,以“愿”字为例,裘锡圭先生曾指出:“欲愿的{愿}原来多借《说文》训为‘颠顶’的‘图片’字表示。汉代人往往把这个字简写为‘图片’(见银雀山汉简等)、‘图片’、‘图片’(以上见汉碑)等形,南北朝和唐代人进一步简化为‘图片’。……六朝以后,‘願’字的使用逐渐普遍

断代依据3:书写与校读符号

该卷使用了古写本中常见的重文符号、删字符号等书写与校读符号。如“问老父,老父曰”“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的“老父”“高祖”“秦父兄”“左右”等处皆用重文符号;又如,“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被误抄为“秦始皇帝、楚隐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此段衍出“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十字,旁注似乎有删字的卜煞符号,但此处的删字符号和敦煌写本的位置有异,标在了每个字的左边。mp.weixin.qq.com/s/xaAb

---PS:如果你要拿出埃及史料和文物碳十四的测定结果,麻烦你拿出碳十四检测过程的详细报考。碳十四检测不像有些人发的那么简单,就一个数字,要有样本选择地点、样本内容、样本分析检测过程,提取样本典型性分析分析,不能只有一个检测结果,那是不足以服众的,我举个例子,良渚的碳十四测定:

1.良渚碳十四样本采样地点:

良渚老虎岭东侧的岗公岭,留有一座最早被考古发现的高坝,坝高约30米,良渚水利系统共有11条水坝,其中高坝6条,分为东西两组

2.良渚碳十四样本样本内容:

良渚古人修筑水利工程所大量使用的“草裹泥”。草是沼泽地带常见的“苕

3.良渚碳十四样本检测过程:

我们把7条坝体的样本送去北京大学实验室里进行碳14检测,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生物死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会按确定的比率衰减(称为衰减率),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2010年考古学家对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中一条水坝的建筑材料草裹泥)上提取的草茎遗存进行碳14检测,检测出碳14的残留量约为初始量的55.2%,以此推断此水坝建成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

4.良渚碳十四样本典型性分析:

良渚先民使用的材料极为有趣,正是前文提到的“草裹泥”——用河中的荻草,将一块块淤泥像包粽子那样包起来,再用芦苇条绑扎牢固。草裹泥会被运输到山谷,一层层堆叠在洪水的冲击面,最后在草裹泥上覆盖黄土,专家们把这种工艺叫做“心墙”。这种工艺显示出良渚先民的智慧,他们对泥土材料有着深刻的认识,淤泥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山洪无法渗透,表面的黄土又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即使在今天营建水坝时,土筑坝体依然被普遍选用。

另外中国重大历史文明是断代,都不仅仅有碳十四的测定,还有树轮校正和古地磁测定甚至天文软件验证等多重验证,这个两河埃及古希腊做的就会更少了。

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历史标尺“武王伐纣“年代的确认,就是经过了对沣西遗址H18号灰坑碳化小米进行碳十四测年,在经过1998年树轮校正曲线高精度扭摆匹配,再结合出土西周青铜器《利簋》上记录的“甲子日岁星中天”和《史记》记载的“伐纣之始,岁在鹑火”的史料记载,再用国际天文学最先进的长时段计算软件DE404星历表进行推算,才得出结论。哪里是只靠一个碳十四那么简单呢,需要碳十四测定+树轮校正+出土文物青铜器铭文+流传有序的史料记载+天文计算。

而中国的古代夏商周断代,有如此详细严谨的验证,有公开完整的碳十四测定结果,尚且受到一些人的质疑,甚至被一些民科否定,其他的古代文明如果连碳十四测定详细结果都没有公布,其可靠程度可想而知了

王国维提出的二重印证就是说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古籍,传世的史书这两个要能对的上。无论是两河流域还是古埃及都做不了,这个是致命的个硬伤,这是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的,历史研究一定要史料和考古,能相互印证,要不然史料也就无法判断真实性了,考古也就没意义了,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只要我挖出了一个古代的东西,我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说他是什么时代的就是什么时代的。比如挖出一个青铜的摩托车,我说他是古埃及法老时代摩托车,那别人就没办法判断真假,因为古埃及时代史书都没有了,你无法去从古埃及的史书上去找有没有青铜摩托车。

那为什么古埃及、两河都没有史料可以进行二重验证呢?因为无论是古埃及也好,还是古代两河流域也好,这些创造古代文明的民族都已经灭亡了,国家被灭了,民族被屠杀了,被同化了。他们的这个文字也都死了,没人认得了。就比如古埃及,古埃及曾经被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外来民族多次征服,收藏了几十万卷图书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罗马人烧毁,古埃及的史书因此基本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无从对证,因此也就无法判断考古研究的结果是否正确。

而中国的陶寺出土的两个文字的外形和甲骨文的“尧邑”非常相似,二里头出土的一个文字外形和甲骨文的“夏”,高度一致啊,再加上陶寺和二里头位置与史书上记载的尧和夏桀的都城的所在地高度重合,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古希腊,古埃及,古代两河,哪个能做到?

对于那些反驳我批评我的人,我想说,历史不是讲故事,侃大山,不能靠自己狂想,要有实打实的考古依据和史料记载做二重印证,才能作为信史来讨论。

如果你说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历史不容置疑,全是真的,那我请问,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有像中国《利簋》一样,能把距今3000年的出土文物和从汉代传承有序、流传至今的2000多年的史书《史记》进行对照,而且结果相一致的情况吗?如果有的话,可以举出一个,我目前是没发现。还有两河流域、古埃及、古代印度有像中国《史记》里《殷商本纪》里商王世系表和出土的甲骨文上的商王的名字几乎一字不差的例子吗?(《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商王建立前后30多代王的世系, 除了漏记了商王“祖己”其它记载竟然与甲骨文中辨认出来的商王世系一模一样、毫无偏差)。如果有的话,麻烦请举出例子,我也长长见识。

而且无论是古埃及形象文字、克里特线性文字、还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西方学者对他们的破译,也是很难验证的因为缺乏参照物,西方的所有语言都和线性文字、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缺乏明显的传承关系。

尚博良破译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它主要依靠《塞塔石碑》,罗塞塔石碑上有希腊文字、古埃及僧侣体文字和圣书体象形文字三种文字。尚博良就是根据三个语言相互对照来破译的,再参考埃及少数人还在使用的一种宗教仪式语言-科普特语,科普特语据传说是用希腊字母表音记录古埃及语言。但是罗塞塔石碑距离金字塔时代也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象形文字大多没有旁证,也没有和其他语言的词典传世,比如说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一鳄鱼代表的是法老,但是没有其他史料可以作证,比如说罗马、希腊,或者其他的地区有流传下来的文献,说鳄鱼代表法老。比如说纳尔迈调色盘上面,有一个人举着权杖打另外一个人,就能解读出他是第一个统一上下埃及的法老吗?恐怕说服力还不是那么强的。

罗塞塔石碑的三种文字,只有古代希腊文字是是可以看懂的,是和现代西方语言有传承关系的,但这两种是完全看不懂的,商博良是根据希腊文去破译内两种文字。但是这种破译方法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确定这三段不同文字,它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古代的碑刻上不同文字表达的内容不一定一致的现象也是有的,比如在蒙古国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发现的《阙特勤碑》,把这个碑文的汉、突厥两种文字对照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结果——它们的意思不但不一样,而且是完全相反。汉文是表达是突厥可汗是唐朝皇帝的儿子,父子情深。而突厥文写的内容,确实突厥人对唐朝的控诉和咒骂,说“突厥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如果这个埃及的罗塞塔石碑也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尚博良的破译就是失败的。另外《罗塞塔石碑》是希腊化托勒密时代的,距离金字塔时代的已经有好几千年了,几千年间,文字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变化的,

不像中国文字,比如从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一脉相承,所以你用隶书去破解甲骨文,是能破解的出来。

3000年前的甲骨文里有大量的文字和今天汉字没有区别,很多甲骨文就是我姥姥这样高小肄业的都能看懂。比如:方、刁、田、宗、于、井、司、白、从…太多了

不信的可以看看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对照表

360doc.cn/mip/873351229

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含僧侣体世俗踢)、楔形文字,能找出哪怕一个和今天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一样的字母吗?有的话也欢迎举例说明,我才疏学浅,没有看到

————————————————————

出土文字和传世文献中国的两个都有啊,但是埃及有吗?

中国的二里头文明有夏字出土, 和史记夏朝的记载一致,另外二里头的地理位置和史记里记载的夏桀的都城斟寻是一致的

中国的陶寺文明有尧字出土,和史记里尧的名字载的一致,陶寺出土的地点和历史上尧的都城唐,也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尧和夏这两个字的解读,每个字都有完整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出和甲骨文金文篆书一脉相承。

古埃及出土的象形文字里面,的哪个两字是胡夫?,哪几个是古王国?这几个字为什么这么解读,麻烦请指出一下?

虽然二里头的文字只有100个,但是从外形上,往前追溯和良渚、陶寺出土的文字一脉相承,往后又和甲骨文高度相似,能明显看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同一族群不断发展壮大,文字由简单向复杂变化的趋势。

另外无论是二里头,还是良渚、陶寺、甲骨文,都是高度抽象,笔画简练的,一看就知道,已经和绘画分离,和绘画有明显区别。而反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非世俗体),比如纳尔迈调色板,基本就是画画,非常复杂,装饰感极强,如果给一个没有任何古文字知识的人看,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在绘画。

作为文字,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书写传递信息,所以书写不宜太复杂,否则不利于传播,因为太复杂对书写人的要求太高,很难推广。大家不信可以分别模仿一下二里头文字、甲骨文和埃及象形文字,任何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人都能够比较轻松的模仿甲骨文,但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如果没有长期专门的训练,普通人是写不出来的。比如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字母A、W、M,都是鸟的形象,区分度不大,差别非常细微,字母A是侧脸带鹰钩嘴的瘦鸟,字母W是侧脸尖嘴的肥鸟,字母M是正脸的像猫头鹰似的鸟。写起来太复杂了,稍微不注意,很容易混淆,既不利于传播。

因此,鉴于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上的繁难,和绘画区分度不大,所以究竟是不是算真正的文字,我觉得还要存疑。

有的人质疑关于夏字和尧字的解读

请阅读我提供的由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做的解读说明,你说是他们两位专业人员都是瞎扯,拿出证据,合着那你一个普通人比专业研究人员工作者还明白?这不是典型的民科思维吗


自己看论文,里面有夏字照片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

mp.weixin.qq.com/s/kRfD

陶寺尧字的图片已经解读过程的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何努解读的[耶][飙泪笑]kaogu.cn/zixun/2015taos


商代甲骨文和史记的殷商世系表几乎一个不差,怎么不是信史?流传下来古埃及的史书能和出土的王表一个不差?

《殷商本纪》里商王世系表和出土的甲骨文上的商王的名字几乎一字不差的例子吗?(《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商王建立前后30多代王的世系, 除了漏记了商王“祖己”其它记载竟然与甲骨文中辨认出来的商王世系一模一样、毫无偏差)

------------------------------

PS:另外关于有的朋友提到的断代的问题,由于古埃及没有流传有序的史书保存至今,不能做二重印证,导致的后果就是,使古埃及历史断代,缺乏一个绝对时间点作为参照,也就是说没有时间推算的起点。没有一个可以和今天的公元纪年可以吻合匹配的时间点,从目前出土的各种古埃及文物上,并没有统一的纪年,一种是以法老在位时间作为纪年的,比如“图坦卡蒙第10年”;第二种是德赛节(Sed Festival)纪年,类似于古希腊的利用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次数来推算纪年,德赛节是光着脚围着神庙的大立柱狂奔的一种活动,基本上是30年举行一次;第三种是天狼星偕日同升纪年,古埃及人会把天狼星偕日同升和尼罗河水泛滥的那天作为新年伊始,罗马历史文献中曾在公元139年留下过一次天狼星偕日同升的观测记录,可以以此为基点向前推算。

但是这些推算方法都有问题,“图坦卡蒙第10年”“赛德节”这些都是相对时间,不是绝对时间,没有一个恒定的对象做参照,图坦卡蒙是哪年登基的?赛德节是哪年开始的?所以还是无法参考,天狼星偕日同升纪年,相对好一些,因为天文运行规律是相对恒定的,几千年间不会出现变化,但是问题在于在地球的不同观测地点,导致观测到的天文现象时间不同,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固定的观测地点才行,但是很遗憾,由于古埃及文明中断了,没有完整的史书留下了,像中国史书中的地理志和天文志就更是没有,古埃及的地名目前和今天现代埃及地名,大部分无法对应。

因此直到,今天,其实古埃及历史的绝对时间基点,还是众说纷纭,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已故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 不列颠博物馆埃及文物部主任(C.J.Gadd) ()I.E.S.爱德华兹 (I.E.S.Edwards), 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古代闪米特语言与文明专业前名誉教授C.J.嘉德、,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 布里斯托尔大学希腊史名誉教授N.G.L.哈蒙德 (N.G.L.Hammond)等人主编的《剑桥古代史.第1卷.第1分册,导论与史前史》第六章第一节【埃及年代学】部分的第174-175页中提到:近些年来,以诺伊格鲍尔(Sothic Sycle)为代表的部分古埃及历史学家,否定了埃及民用历(Egyptain civil calendar)和天狼星周期(Sothic cycle)作为推算古埃及历史基点的说法。

(未完待续)

——————————————————————

而中国上古历史,由于中国有史官传统,历代王朝都高度重视历史,因此传世史书非常丰富,记载十分详细,再加上出土文物很多,因此可以通过多个维度,等多个方面的材料的相互比较验证,最终确定时间基点。比如:1史书中对天文现象记录与天文学天体运行规律的对标,2考古遗址碳十四检测结果与相互树轮矫正;3青铜器、甲骨文、简帛上的文字与现代汉语的对读;4古代天干地支纪年和帝王年号与公元纪年的换算;5历代地理志中地名与现代地名的演变,6传世书画壁画与古建筑遗迹样式的对比。

中国考古学家,通过6、7个维度的相互验证和比较,最终推算出的时间基点,应该说是比较可靠的了,而且推算时间基地的详细过程,都有对外公开的资料,这一点无论是古埃及、古代两河还是古希腊,都比不上的,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绝对时间基点”的推算方法,我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〇〇〇年阶段成果之一“武王伐纣”这一历史时间基点的为例:

第一步:通过检索史书中,将现存传世文献中关于“武王伐纣”那一天的天象记载,列举如下:

1.利簋铭文: 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2.《汉书·律历志下》引《武成》(此为古本,今本尚书与此篇不同):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粤若来三(当作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3.《逸周书·世俘解》: 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讨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4.《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5.《淮南子·兵略训》: 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6.《荀子·儒效》: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

7.《今本竹书纪年》卷下: (文王时)孟春六旬,五纬聚房。

8.《新论》(严可均辑本): 甲子,日月若合璧,五星若连珠,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从天以讨纣,故兵不血刃而定天下。

9.《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元命苞》: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

10.《逸周书·小开解》 惟三十有五祀,(文)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11.《旧唐书·礼仪志一》长孙无忌等奏议引《六韬》曰: 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商,风调雨顺。

12.《周书·刘璠传》载刘《雪赋》: 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

13.《今本竹书纪年》卷上: (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乌集于周社。……(帝辛)三十三年,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

14.《尸子》卷下: 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15.《尚书·周书·泰誓》序: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16.《史记·周本纪》: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孟津,……武王乃作《泰誓》……。

第二步:对16种天象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哪些天象可用的结论

16项有关武王伐纣天象及历日之可能与可用情况一览

序号

天象及历日记载内容

可能发生

可用与否

1

利簋所言牧野之战历日及木星天象

2

《武成》历日

3

《逸周书·世俘》历日

4

《国语》伶州鸠所言武王伐纣天象

(后从略)

结论:是武王伐纣日程表必须满足七项条件:

1.克商之日的日干支为甲子。——据利簋铭文

2.克商之日的清晨应有岁星当头的天象。——据利簋铭文

3.周师出发时应能在当地东方见到岁星。——据《淮南子·兵略训》

4.在周师出发前后,应有“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的天象。——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

5.从周师出发到克商之间应有一段日子,这段日子的长度应使得周师从周地出发行进至牧野有合乎常理的时间。——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和《周书》、《史记》所载渡孟津日干支

6.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为克商前五日,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误差)。——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

7.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应能见到“星在元鼋”的天象。——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


PS:关于我说的二里头有文字,而且解读出是“夏”字,可不是随便一说,得有详细的论证,同样,要确定纳尔迈调色盘是文字也是一样,要详细的论证,再拿出土的,怎么断代的,都有几个字,都分别什么意思,和同时期,已经前后相邻时期的古文字有没有继承关系,不是你随便一说有图画有文字就行的,

之所以说二里头有夏字出土,是因为河南密县黄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卜骨(H1:12)时,发现这件卜骨上有两个字符。这两个字符,左面一字上部像一个奔跑的兽形动物,下部像陷坑(或尖桩、绊索),会意设置机关捕兽。

右面一字,上部似从目,下部从又(手)。殷墟卜辞有上部从目,下部从又(手),此字与具有相类构字要素的商代卜辞,周代、汉代金文排列,似与凸显目、手、止的“夏”字形成联系。

注意,这个字符在构成上,字形上与后世及现代汉字的构成相似。

据此判断,此字似可隶定为“夏”字。密县黄寨地处二里头文化分布中心区域,属传世文献记载中夏族活动范围,推断这一刻辞记录了夏族的一次狩猎活动。

偃师二里头、密县黄寨、渑池郑窑、方城八里桥等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牛、羊、猪骨刻辞,共5件不少于9个字符。刻辞以双字符居多,有3个字符者。

由于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布地域,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骨刻辞、安阳殷墟晚商文骨刻辞,在卜骨材质、施灼、使用象形文字或由象形字构成会意字刻辞等特征形成承接。据此判断,二里头文化骨刻辞性质属甲骨文字。

而再看古埃及,《纳尔迈调色盘》上,纳尔迈的的名字的解读是一个鱼的图形(读作ner)和一个凿子(读作mr)图形的结合

带有人头的一束纸草解读为尼罗河三角洲;放在土地上的人头解读为三角洲的居民,6束纸草解读为众多俘虏。鹰解读为那尔迈王的象征(即荷拉斯鹰神)。

这几个解读加在一起,构成一句话,“纳尔迈王征服了三角洲,使那里的居民成了俘虏”

那么请问了,凭什么鱼+凿子的图案=纳尔迈?

凭什么一束草纸=尼罗河三角洲,根据是什么?

二里头夏字的解读,是根据甲骨文和反推的,并且附上了二里头、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秦汉隶书、现代简体字的比照表,可以看出来一脉相承,而鱼+凿子的图案=纳尔迈?这个是怎么推出来的?它的破译母本是什么?

————————————————

还有些人有一个误解,只要是认为从地下挖出了的东西就一定可信,只要测年没有问题,记载的内容就一定是正确的,特别是出土文献和传世史书一旦内容有出入,就一定是传世史书记错了,是这样的吗?

很遗憾,不是,比如在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在伊拉克南部发现并发掘了一个古代遗迹,据称距今6500年前,命名为苏美尔文明,并从苏美尔地下发掘出10几块石头,上面都记录了历代国王名字和时间,人称《苏美尔王表》。在《苏美尔王表》上记载了众多古代君王,其中包括了超远古初始君王,这些君王的统治时间都异常的长,石板上的时间以“sars”为单位,1 sars=3600年,下级单位是ner,1 ner=600年。平均每个帝王都是统治超过一万年。

你觉得这可能是真的吗?这也是考古发掘出来的鸭

难道我们的研究要采信《苏美尔王表》当中一个国王几万年的统治时间吗?

另外古埃及的王表和雕刻素来有“谀赞”的传统,也就是说选择性的记载和更改历史,只记载被认为是正统的统治者,故意忽略僭主和篡位者,而且对帝王的对外战争只记载胜仗,报喜不报忧。比如著名古埃及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迭石之战,在古埃及神庙的墙壁上当中,记录的是埃及大获全胜,可是1925年捷克的语言学家赫罗兹尼破译的赫梯语泥板《卡迭石协议》上显示,古埃及人并没胜利,没有拿回原先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两个都是出土文物,都对?没有传世文献的相互验证,你怎么知道到底谁是对的?

附《苏美尔王表》

---------------------------

传统统治时间

埃利都的阿鲁利姆(Alulim)

8 sars

(28800年)

埃利都的阿拉尔加

10 sars

(36000年)

巴德·提比拉的恩门卢安纳(又译:恩门阿路纳)

12 sars

(43200年)

巴德·提比拉的恩门加兰纳(又译:恩门构阿纳)

8 sars

(28800年)


感谢大家的留言和关注,由于目前我等级不够,无法发图,敬请见谅。另外因为篇幅有限,有些学术问题来不及展开说,如果有对文明比较研究和文学、哲学、历史、人类学、地缘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武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可由我邀请您进加入由我本人创立的“言值”公益读书微信群,共同切磋讨论交流。

lwx198775,这是我的微信

-----------------------


user avatar   GharaNacht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古埃及3000年,夏朝不过400年而已。夏朝仅仅对应埃及的中王国时期



古埃及一半以上历史里面,中国也是有信史的





2,所以把“古埃及王表”和“史记夏朝”进行对比,可以说是十分狡猾的话术了


————它刻意忽视了夏朝和商朝周朝的不同



你明白了夏朝考古和商周考古的不同,这个问题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古埃及的王名表不是单一来源,而是通过帕勒莫石碑(前王朝末期-第五王朝早期)、都灵博物馆王名册(纸莎草质,第一王朝-第十七王朝)、卡尔纳克王名表(62名国王)等考古出土文献,和托勒密时期的马涅托《埃及史》的年表、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王名表等后世历史典籍著作中的年表、古埃及邻国历史典籍中对埃及的记载,以及提及国王统治起止和年数的古埃及家谱,还有考古出土的官方文件、贵族墓志铭生平表述中对国王统治年份的记载等四种来源的文字记录相契合、对照,再参考古埃及对星象的记录进行天文学演算、以及考古遗址中出土物的科学测年,从而综合得出比较可靠的古埃及王名表。

这种对王名表的考据研究,如果按照中国学术范式来看,是符合“二重证据法”,即地下出土的文字和流传于世典籍的文字相对照的方法论的,而且还加入了天文学演算以及考古常用的科学测年,虽然一些细节问题学者们尚有不同意见,但是整体是可信的。

而史记里对夏朝的记载尚未见地下出土的文字记载作为对照,所以还不能作为信史来看。


当然,王名表一般只记录了国王的名字和重大历史事件,相当于一份索引,一些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看考古材料才能发现。

譬如这个和被认为是第一份埃及历史文献的那尔迈调色板一同出土的权标头,其中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左边中间坐在屋子里戴冠的人,就是当时埃及第一王朝第一位国王那尔迈,他的名字在左上角,这里没有节选到。下面正中的牛和羊,以及右下角的一个被捆绑的俘虏,都是那尔迈出征后获得的战利品,图像底下的几个符号,是数字。

这个权标头的图案,说明当时的埃及,存在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王权,有文字和计数系统,存在宗教。如果说王名表是一个目录的话,那尔迈权标头就像是目录关联着的书目正文,描述着古埃及的历史片段。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埃及问题我在行。

王表,是个非常专业的词,普通吃瓜群众应该不知道。但我写的东西就是给普通群众看的,不需要装逼。我将用人话解释,让完全没基础的人也能看懂。。

什么是王表呢?所谓王表,就是国王列表,kings list

埃及王表哪儿来的呢?法老陵墓,壁画,莎草纸,其他文献都有详细的法老列表,还有统治的时间(不是公元纪年),它们可以交叉证明

这是第一个原因。

这就是陵墓里的王表, Kings list. 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法老的名字。

怎么知道这是法老的名字呢?很简单,因为官方文件有固定的格式,我们以中国的奏折为例。

我找了一份山西布政使高成龄写给雍正的奏折。这个高成龄在历史上很有名,雍正严厉打击贪污,但高成龄认为,官员工资太低,一个知县的正式月薪才3两银子,这个工资连日常基本花销都不够,根本无法维持市委常委的运转,“逼得官员贪污”。

于是他向雍正提出“养廉银”政策,在打击贪污的同时,提高工资,高薪养廉。

雍正采纳了这个谏言。

作为布政使,高成龄写的奏折必然是非常规范的,我们就来看看。

我们看看这个奏折的格式,从右往左念,右边第一列的“臣”字写得比较小,表示在皇帝面前不能托大,所以官员又自称“微臣”。

“皇上”必须高高在上,所以第二列没写完就另起一行,顶格写。

第四列“臣工”两个字就写得很低,在“皇上”两个字之下,原因我就不解释了。

所以,这个奏折看起来没有对齐,其实是故意的,这就是规范。


古埃及也有类似的规范,但不是把法老的名字写在最高处。在他们的世界里,国王的名字必须写在一个圈圈里面,这个圈叫“王名圈”。

这个圈的实际意思是宫殿,表示法老生活在宫殿里。

据网友反映,这个圈圈还有别的意思:画个圈圈诅咒你。

宫殿在古埃及语里的发音就是法老,埃及用宫殿代指国王。其实中国也这样,殿下代表王子,东宫西宫表示娘娘。

这是古埃及的一个方尖碑,就算你不认识上面的字,也能准确的找到法老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外面有圈圈。

再看看陵墓,你能找到法老的名字吗?这些文字已经破译了,有兴趣的可以学一学,可以读出法老的名字。


回到王表,有人说了:埃及有国王列表,咱们夏朝也有啊,司马迁写的,司马迁同志的人品咱们还不放心吗?为了说句真话,鸡8都整没了。你们在座的各位谁有这个魄力?我就没有,我就舍不得那一斤肉。(毛重)。

其实还真不一样,夏朝的王表是后人写的,司马迁距大禹有3000年。而埃及的王表就是当时的人写的,刻在法老陵墓里

为什么法老陵墓里会有法老列表呢?这跟埃及人的信仰有关,古埃及人向往来世,认为来世才是永恒和更加美好的,所以他们才会做木乃伊保存尸体,期望灵魂回到身体,进入来世。

今世是暂时的,来世是永恒的,所以古埃及的陵墓比宫殿更漂亮。今天去埃及旅游,宏伟的建筑要么是陵墓,要么是神庙,不是是跟死有关,就是跟神有关,活人住的宫殿反而一个都没留下,可想而知古埃及人不太重视宫殿。

赵本山说得清楚:三室一厅是个临时住所,地下那个坑才是你永远的家呀。

法老死后除了做木乃伊,还会把家谱刻在坟墓的墙上,向死神报户口: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小学班主任,知乎ID,父亲是那个法老,爷爷是那个法老,。。。。。

一代一代的往上倒,都有据可查,以此来向死神证明自己王权的合法性。第一张图里全是法老的名字。

没想到却给后人提供了详细的历史资料。

死神名叫奥西里斯,就是中国的阎王爷啊。

这是法老陵墓墙上的奥西里斯,他身后站着的是牛头马面。

开玩笑的,它后面的第一个,长着狼的脑袋,它是狼头神阿努比斯,他将护送法老进入来世。

为什么狼有这个身份呢?因为狼的嗅觉特别灵敏,它能闻到腐尸的味道,古埃及人经常看见狼在野外沙漠里扒尸体吃,包括人的尸体。

所以古埃及人认为是狼把肉身带到了来世

第二个,长着老鹰的脑袋,他是鹰神荷鲁斯,他是法老的守护神。古埃及人特别崇拜老鹰,认为老鹰是最强的猎食者,所以他们用老鹰来保护法老。

这个雕像看起来平平无奇是吧,就是个普通法老雕像。

从侧面看就不一样了。

这个法老被老鹰强有力的翅膀保护着,法老觉得很安全很放心。

这个法老叫哈弗拉,后面会说。

西方一直到现在都崇拜鹰。

看看下面的图,是不是都认识?

进行完一系列的仪式之后,狼神阿努比斯和鹰神荷鲁斯就牵着法老的手,一起步入来世。

古埃及的绘画是有风格的,所有人都是脸朝侧面,身体是正面,腿和脚是朝侧面

我试了下,这个动作很难做。

评论里有人说浴巾怎么这样?我说小伙子,这可不是浴巾啊。埃及地处沙漠,气候炎热,他们没有发明出裤子来,男人正式衣着就是这样,你对比上面的神,看看他们穿的什么,是不是跟我一样?


第三,光有王表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实物证据:陵墓,木乃伊,壁画,神庙等。

同一个法老的名字会出现在陵墓里,然后发现外面神庙上也有他的名字,可能某个雕像上也有这个名字,交叉证明。

上面图片和陵墓里有很多王名圈,古埃及文字已经破译出来了,我们可以读出来法老的名字来。这些名字也会在王表里出现。王表和方尖碑可以对上,跟壁画也能对上。

比如,挖了个墓,上面写着:张富贵之墓,儿子张梓轩,父亲张反越,爷爷张援朝,太爷张建国。

然后又了个墓,上面写着:张反越之墓,儿子张富贵,父亲张援朝,爷爷张建国,太爷张三民。这就对上了,Match!

有多少法老有实物证据呢?有人说是60%,中间缺少几个。只是缺少资料而已,并不影响整体的可信度。比如,根据资料,一个朝代有5个皇帝,只找到了第1,3,5个皇帝的尸体,那就足以证明这个朝代的存在。


吃瓜群众又要问了:埃及这边到底有什么交叉证明呢?有没有真实的例子呢?

举个真实的例子,古埃及排名第一的法老拉美西斯,他的地位如同中国的唐宗汉武。根据埃及历史记录,他跟赫梯人在卡迭石打过一场战争,卡迭石在今天的叙利亚。埃及出动了16000名士兵,2000辆战车, 最后大获全胜,这是拉美西斯的功绩之一。

他作战的英姿画在神庙的壁画上,现在印在埃及20块的纸货上。

交叉对比比就是赫梯人自己也记载了这场战争,也写了拉美西斯。可惜,赫梯人说自己没有失败,战争长期僵持不下,谁也不能吃掉谁,最后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友好协议,这些协议的条款都列出来了。

我怎么看呢?谁胜谁负我就不纠结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至少说明真的有这个法老,而且3400年前真的发生过一场战争。这就叫交叉证明。

这些不可能造假,就算埃及自己造假,叙利亚不会陪埃及造假,中东这些国家相互关系都很差。


再举个例子,上面那个脑袋后面有老鹰的法老,他名叫哈夫拉,他是下面那个金字塔的主人

为什么我们知道这个金字塔是埋他的呢?因为这个金字塔里面也写着他的名字。

他在第四王朝,距今4500年,比拉美西斯还早15个王朝。


第四,有个考古学家根据王表,再核对陵墓,发现缺了一个法老的陵墓。那么,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个法老不存在,王表不可信。二是陵墓还没发现。

这个考古学家认为是第二个可能,还没被发掘。他于是花了数十年时间考古发掘,真给挖出来了,震惊了世界。这个法老叫图坦卡蒙,他在古埃及第18王朝,根据王表记载,他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348-1339年,共9年,死的时候只有19岁。

通过对他的木乃伊做法医鉴证,这的确是个年轻人,也证明了王表资料非常精确。

这个考古学家叫霍华德.卡特,他的投资商叫卡那封,是英国的爵士,非常有钱,所以有钱搞投资。但这个投资商在挖出图坦卡蒙的陵墓后不久死了,传得沸沸扬扬的“法老诅咒”就从这里来的。

很多人听到法老的诅咒,都以为挖坟的人死了。其实不是,是投资商死了,挖坟那位活得好好的呢,还在继续到处挖坟。

法医对这个法老木乃伊的头颅进行CT扫描,然后利用电脑建模,复原了他的样貌。

这的确是个年轻的法老。

为什么他19岁就死了呢?是不是宫廷政变给杀了呢?经过对木乃伊的检验,发现他后脑勺有个洞,更加坚定了谋杀论。但做更进一步的法医鉴定,发现这个伤口是死后才有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古埃及要把死人做成干尸木乃伊,水份多的内脏先掏出来,放进罐子里,摆放在尸体旁边。

这些罐子是雪花大理石雕刻而成,里面各放一种内脏:肝,肺,胃,肠子。

心脏最重要,另外放一个地方。

做木乃伊的时候,脑子是最难弄干的,里面脑浆太多。他们用钩子从鼻子伸进大脑,使劲捣,把脑髓搅碎,再使劲摇晃,然后顺着鼻孔就可以把脑髓倒出来。各位可以想象一下,拿钩子伸进你鼻孔里捣。

捣碎后的脑花直接从鼻子倒出来。

可惜,这个图坦卡蒙死的时候太年轻,脑子里水太多,怎么倒都倒不干净。埃及的气温又高,制作木乃伊必须很快,不然尸体就臭了。

最后做木乃伊的师傅一合计,在他后脑勺打了洞,法老也没有闪,直接把脑花倒出来了。头骨上的伤口就留下来了。


不是死于谋杀,那这个法老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其实是先天疾病。 因为古埃及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纯正,都是近亲结婚,他父母是亲兄妹,结果导致这孩子有严重的基因缺陷,所以年纪轻轻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父母的木乃伊也找到了,经过DNA检验,证明了他父母的兄妹关系,也证明了他和他父母的关系。他父亲叫埃赫那吞,母亲叫纳菲尔提提(后妈,法老不止一个老婆)。

她距今3400年,处于中国的商朝早期。埃及这边在第18王朝。

这就是出土的纳菲尔提提头像,她的眼珠是水晶做的,出土的时候丢了一只,所以现在只有一只眼珠。据说发掘她头像的时候把考古学家吓一大跳,手电筒一照,她的眼睛在黑暗之中闪闪发亮,亮瞎了那帮考古学家的狗眼。

这个雕像是1912年德国考古学家发现的,随后带回了德国。后来埃及政府一直找德国讨要,要了几十年有没还,一直要到二战前纳粹执政。我们都知道,希特勒的艺术水准很高的,他见过这个雕像,希特勒是纳菲尔提提的铁杆粉丝,称“永远不会交还王后头像,这是艺术品珍宝,真正的宝贝”。

这个雕像一直到现在也没归还,德国的态度非常强硬,说不存在谈判归还的问题,就是借给埃及展览也不行,雕像绝不能离开德国。

所以,这个雕像现在保存在柏林博物馆,是柏林博物馆所有展品里的镇馆之宝,估值4亿美元

她确实很美,她最大的特点是脖子修长,下颌轮廓优美,不胖也不瘦,皮肤细腻,嘴唇很性感。复原后是这样:

Michael Jackson 1992年有首歌,讲自己穿越回了古埃及,见到了纳菲尔提提,Jackson 又唱又跳, 逗得纳菲尔提提很开心。

很多人看了王后的雕像,觉得她外貌特征很像中国人。

其实她还是更像今天的埃及人。

看看这个埃及姑娘,特征是不是跟纳菲尔提提一模一样?


说回中国这边,《史记》是司马迁写的,他距大禹有3000年(假如有大禹的话),我们距司马迁才2000年。

夏朝的皇帝列表都是孤证,没有其他证据来辅佐。我们姑且当是真的,司马迁写的都是真的,有没有找到大禹的坟墓?有没有找到大禹的尸体?他用过的器物?夏朝任何皇帝都可以。有没有挖出夏朝的皇宫,里面写着夏?

强调一点:我不是说夏朝不存在,我是说目前的证据不足,不能证明夏朝存在。

也许以后会有新的考古发现,等证明了咱们再承认也不迟。

不预设结论。

事情或许也有转机,大禹治水的时候,鞠婧祎已经当了76年的美女了。没事的时候找她问问,或许她知道证据。

埃及这边却可以找到,甚至来说,埃及第一个王朝不是产生了埃及文明的王朝,而是统一了埃及诸侯国的王朝,类似中国的秦始皇。

PS:司马迁比埃及艳后大70岁,司马迁活着的时候,古埃及还没有灭亡。

关于这个法老,以及古埃及皇室近亲结婚的事,请看我公众号:Michael-2282, 靳言之。

我是埃及专家,下面几个字什么意思呢?本人微信:15221566359.


user avatar   zhangfei1991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古埃及史可不可信,和古埃及年代学框架的构建问题,请移步(4 条消息) 古埃及的历史动不动就五千年六千年的,有什么根据吗? - 知乎 (zhihu.com)

我看到有位答主拿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说事,说古埃及历史经不住“二重证据法”的验证,看完我直接就惊呆了。我想如果王国维先生看到这位答主的高论,大概得从棺材里蹦出来与其理论。这位大哥的回答,完全曲解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其行为属于对王国维先生和埃及学的碰瓷。

更好玩的是,很多朋友@我让我去说两句,然而当我与其讨论时,他上一秒说让我回应他,下一秒直接把我拉黑了,果然是个“奇人”。

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古埃及历史,先聊一聊被众多古文献、古史等领域研究者奉为圭臬的”二重证据法“到底是个啥。希望以正视听,防止大家被这位大哥误导。

先引一段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李锐教授的精彩论述: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从其”二重证明法“而来,主要是针对疑古思潮而发,讨论处于传说和史实之间的人物及其行事,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时代性,相比其来源”二重证明法“,范围要小很多。在”二重证据法“背后,有王国维重建古史,维护中华文明的理想。今人在讨论”二重证据法“时,往往将其扩大为”二重证明法“,乃至滥用。由此引发的对于”二重证据法“的批评和怀疑,不足以动摇”二重证据法“本身的合理性。但这也应促使学界反思”二重证据法“的定义、学术理据及其规则、推论和局限。

一、”二重证据法“的来源

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来源于其“二重证明法”。1913年,在《明堂庙寝通考》中,他首次提出“二重证明法”:

晚周秦汉之际,去古未远。古之制度、 风俗存于实事者,较存于方策者为 多。故 制 度 之 书 或 多 附 会,而 其 中 所 见 之 名 与 物,不 能 创造也。纪事之文 或 加 缘 饰,而其附见之礼与俗,不 能 尽 伪 也。故 今 日 所 得 最 古 之 史 料, 往往于周秦 两 汉 之 书 得 其 证 明,而 此 种 书 亦 得 援 之 以 自 证 焉。吾 辈 生 于 今 日,始 得 用 此 “二重证明法”,不可谓非人生之幸也。

1923年,顾颉刚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批评传统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在随后的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其论述如下:

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结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之素地……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中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1. 主要是针对中国历史研究
  2. 是针对传说与史实之间的人物而提出的;
  3. 是希望通过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注意是”考古出土材料补正纸上材料“。

古埃及是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其一:古埃及历史大部分(注意我说的不是全部)是建立在考古发掘证据基础上的,大部分情况下,不存在使用考古材料证明史书记载这一说;其二:古埃及历史不属于古书中的传说部分,比如纳尔迈其人存在证据直接来源于考古材料,而不是传说。所以不能生硬地将”二重证据法“往古埃及历史上套(注意我说得是硬套,不是不适用)。

需要强调的是:后人如陈寅恪先生和吴其昌先生的如下言论,均在于总结王国维先生一生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并不是专门针对“二重证据法”而论。后人从陈寅恪和吴其昌的言论来理解“二重证据法”,就不免将其扩大化了。

陈寅恪的相关论述,见于《王静安遗书序》: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互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相互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吴其昌的相关论述,见于《王观堂先生学述》:

先师于学问上最大之贡献,乃在将物质与经籍,证成一片,将地下纸上,打成一片。

二、“二重证据法”的适用规则和局限

待更……

参考文献:李锐,《”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user avatar   huai-jian-t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得要明白,判处死刑并不需要犯罪嫌疑人认罪,只要证据链完整,足以证明,不认罪也可以判。

现在夏朝的遗址被发掘了个遍,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能确定夏朝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证据彼此冲突,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文献的年表与考古发现对应不上。而根据我的研究,这是因为,夏朝是以200天为一年,而不是365天,而且夏朝有左史右史,分别使用不同的历法,一个用200天一个用365天,所以传世的文献里那些看似矛盾的记录,其实都是对的,只是计算方法不一样,而且这样重新计算以后,文献的年表就与考古发现完美对应,而且与文献里记录的天文现象完美对应。夏朝一年10个月每个月20天,现在彝族、苗族还保留十月历法,感兴趣的可以百度,社会科学院的刘尧汉、陈久金、朱琚元等教授研究这个,而且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也有类似的历法,而且彝族、玛雅还有18月历法,一个月20天,再加5天就是365,18月历法源自木星的运行规律,木星中国古代被叫做岁星,200天为一载,365天为一年,所以有说法是三年五载,木星每400天一个冲日,这个应该就是玛雅人最初的历法,也是人类最初的历法,早期人类只能生活在温暖的地方,没法区分四季,只能数日子,木星冲日能够帮助纠错,而我根据周礼考工记车兵六等还原出夏尺是0.125米,是传说中黄帝尺0.25米的一半,商朝传世尺的长度0.158米是脚尺的一半,夏朝一里250米,是500米的一半(战国各国城墙以500米为一里),所以很可能存在一个减半的规律,那么400天减半就是200天为一载,400天为一岁,365天为一年,所以文献里夏朝商朝的王在位的年数经常有两个数字,彼此基本是一倍的关系,姜子牙70岁在朝歌当屠夫,80岁遇到文王,帮助周成王平定诸侯叛乱都一百岁以上了之类的,金国神话祖先娶了一个60岁的老女生了一堆孩子,这些记载几都能解释了

友情提示,全文10万字,后续相关100万字,上次回答时很多有网友抱怨没有提醒,害他看着看着差点一口气接不上来,这次是上次的加长版本,有看不懂的请在评论里指出来,我来解释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考古发现的东西,与文献里记载的王在位时间对不上,与根据文献记载天象的天文学软件推算结果对不上,这是因为,文献学家搞错了,夏朝一年不仅仅是365天还可以是200天,一年200天是最古老的历法,到了夏朝依然存在,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彝族、苗族都还有这种历法,一年十个月每个月20天,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分为左史右史,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各自有不同的风格,而左史很可能用着最古老的历法,一年200天,这样,考古、文献、天文就完美对应了,也就能证明二里头就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能证明史书里夏朝年多于商朝的记载,以及很多史书里没有记载而可以通过考古、天文推论出的惊人结论

另外我还找到了夏朝的度量衡

夏朝和商朝有两种年,一个是200天,一个是365天

李炳泽:《苗族十月历初探》
朱琚元、刘小幸、刘尧汉:《中国文化的延伸——从楚雄彝州十八月历到墨西哥玛雅十八月历与彝族》
本人不擅长写论文,只是想说明,根据刘尧汉和陈久金对《夏小正》的研究,彝族和夏朝有10月历,朱琚元《彝族文化研究文萃》最后一篇,彝族有18月20天历这是一个木星历,而雅玛也有10月历和18月20天历,所以很可能玛雅最早的历法是10月20天的200天木星冲日历法,则史书记载的夏朝商朝王年的两种记录其实都是对的,根据我的研究,夏朝是从公元前2030年到二里头文化结束的前1500年,共530,其中代替幼年天子祭天和篡位的是60年,夏朝是472年,商朝是450年。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不能过分依赖古籍的王表

比如金国女真神话祖先娶了一个60岁的女巫生了后代,辽人说女真不知岁月,这其实是搞错了女真是以10月20天为1岁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商朝搞错总年可能也是混淆了木星历和太阳历

比如太甲23木星历200天年和12太阳历365天年、小甲36木星历200天年和17太阳历365天年所以商朝搞错总年可能也是混淆了木星历和太阳历,但是不像夏朝是少了很多夏王把他们当成是一个人,商朝的王数量和甲骨是对应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武丁时代的五次日食,只能是商朝450年才符合
根据夏商周年表,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四王在位年限为前1191—前1148年,共44年,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根据夏商周年表,留给祖庚、廪辛、康丁的年数就只剩11年,每个商王在位的年代只有三四年了,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才云“祖甲有否33年,尚难定论”。因此我们知道,断代工程在这时期的年代上一定有较大失误。
甲骨文历组日食又将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化。历组日食可以用作研究的共有五例,根据彭裕商先生的研究和分类,张培瑜先生确定了五次日食的时间,如下:
庚辰日食 公元前1198年 历组二B乙群
壬寅日食 公元前1173年 历组二B乙群
辛巳日食 公元前1172年 历组二B丙群
癸酉日月频食 公元前1171年 历组二B丙群
乙巳日食 公元前1161年 历组二B乙群、丙群[7]
baike.baidu.com/item/%E

如果感兴趣可以测测前1500年左右的五星连珠另外,玛雅的最初历法可能是400天木星历为一年,第二套历法可能是200天半个木星冲日为一年,10月每月20天,10月历、18月历彝族也有,中科院的彝族陈教授研究夏小正发现原本只有10个月,而雅玛有10月每月36天历和18月每月20天历
我主要是做度量衡的,研究成果吴慧、丘光明两位度量衡界泰斗都赞成,我也做夏商周军制,陈恩林泰斗也赞同我的研究
陶寺的度量衡,得到何驽和徐凤先泰斗的认可
所以也想和老师们多多交流
我的缺点是我是学医的,不擅长写论文,所以想与老师合作,我不图名利的,不求发表署名,只是觉得可惜了

从度量衡确定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为夏桀“倾台”王宫

夏朝一尺是0.125米,《周礼考工记》车兵六等,根据考古实物,每个间相差的四尺就是夏尺,共0.5米,曾侯乙墓的车兵六等也是差距这么多,黑黍系红黍系的夏尺、早商尺、晚商尺、周尺为0.8的关系,《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就是说的这种51.2、64、80、100的比值。夏尺八尺为现代1米,所以《礼记王制》古者。。。八尺为步,夏尺20尺则为黄帝尺1步,以此来平衡黄帝5进制度量衡和4000年前进入中国的齐家文化(中亚凯尔特人祖先)64进制度量衡,齐家文化被夏朝击败后,关在洛阳盆地,商朝首任宰相伊尹就是这里的人,所以商朝使用与英国一样的64进制度量衡,以英国的码、法国的米为1步,以1公顷为1块份地,以4万平米、1平方浪(夏顷)、10英亩为1个成人的四块份地,一家8块份地,2.5平方公里、1平方英里、64平方浪、640英亩耕地为一个村30小户,10村为1亭甸300小户1200人口,10亭甸为1乡(《管子乘马》和《国语齐语》)。周朝继承黄帝度量衡,以500米为周朝里,边长10周朝里的正方形为25平方公里耕地为一个亭甸200中户1200人口,10亭甸为1乡(《周礼》和《司马法》)。夏尺是黄帝尺的一半,商尺是英尺的一半。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为夏朝末帝桀的倾台和商朝首帝汤的临时首都、商朝宰相伊尹的居城,夏商文化界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北靠邙山、首阳山,南临伊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的系列测年数据,其始建年代被推定为约公元前1600年;偃师商城第三期早段的年代被推定为公元前1300年前后,则这座城址由兴到废经历了约300年时间。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215米~740米,呈菜刀型,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外的东南侧发现一水泊遗迹。城址内发现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
第一期遗存的年代同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文化一期和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至迟其晚段)遗存相当;上限不晚于前1550年,但绝对不到前1600年。第一期(夏桀即位后第13年):偃师商城的始建和使用时期。主要遗迹有早期宫城(夏桀倾台,4万平米也就是一个夏倾)及其内的第一、二、四、七、八号夯土基址,宫城北部的祭祀场和小城城垣,第Ⅱ号建筑群基址之下层建筑(夏王嫔妃各宫)以及位于城外东北部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存。至本期晚段,偃师商城已初具规模。夏桀13年,他攻打有施氏(今山东蒙阴)一说为有仍氏(今山东济宁),有施氏或有仍氏把一个叫喜末或妹喜的美女献给了他,桀非常喜欢她。古书《竹书纪年》载夏桀:"筑倾台、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帝王世纪》:“帝桀淫虐”、“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千”。”为了讨妹喜欢心,夏桀听从奸相赵梁的建议,把周围部落来买盐交换用的粮食改为美玉象牙,为妹喜建造了一座用美玉装饰的宫室;象牙镶嵌长廊;美玉砌成楼台的宫殿。因为这座宫殿修的很大,有1夏倾,比二里头遗址四分之一夏顷(1公顷,也就是夏朝一块份地,一个成人有4块份地一个田字)的宫殿更大,所以取名叫倾宫,站在上面能看出10里之遥。从此,夏桀和妹喜就在这里日夜饮宴作乐,放纵淫乱。妹喜想听布被撕裂的声音,夏桀就把用盐交换回来的布让人每天撕给她看,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
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文化二期;第二期:偃师商城继续使用和大规模扩建时期。早段(夏桀即位后第50年)在小城基础上修筑了大城城垣,城址规模急剧扩大。宫城内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四、八号基址继续使用;祭祀场进一步扩大;挖建了宫城北部的水池(酒池);宫城东部新建了六号基址(原《简报》称“五号下层宫殿”) ;宫城西侧的二号基址向西扩展;宫城西垣之一部也相应西移;第Ⅱ号建筑群(嫔妃各宫,夏桀从各地搜寻美女,关在这里)在原基址上经过全面翻修、改建(为琬琰而饰瑶台、琼室、玉门、金柱),形成该建筑群中层基址。宫城的中南部为宫殿建筑遗址,大约占据了宫城的三分之二;大体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大概主要为宗庙建筑(首阳殿);西区为一座互相联通的三进院落组成的宫殿建筑群,它应是王施政、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建筑,即所谓“朝”,朝堂后面的建筑则为“寝”。这种宫庙分离、前“朝”后“寝”的布局,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宫城的北半部为御苑,是王休闲游乐的地方,御苑内有人工挖掘、并用自然鹅卵石块砌成的大型池塘(酒池),系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引水造景工程。《博物志》:“夏桀之时,为长夜饮,居深宫中”,夏桀17年,伊尹曾经短暂当过夏桀的宰相,夏桀52年伊尹被商汤派来倾台,再次给夏桀做宰相,修建酒池,暗中帮助商汤灭亡了夏朝,夏桀晚年,妹喜色衰,被取代,《竹书纪年》记载,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献出两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琬琰即美玉之意),夏桀十分宠爱二女,虽然她们没有生育,夏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字,华玉刻上“琰”字,以示珍爱。妹喜听从伊尹的建议,建议夏桀把用解池盐从各部落换回来的粮食全部酿成了酒,据说:他在倾宫里建造了一个大酒池“夜宫”,这酒池大的可以在上面行小船,能同时容纳3000人在池边喝酒,他让人在池岸的树上挂满肉干,将熟肉堆成一座座小山。命3000个男女,听到一声鼓响,都要趴下喝酒;又一声鼓响,马上跑到肉林去吃肉干,而且要一脚踏地,一脚踏树;再一声鼓响,跑去喝酒,再一声鼓响,去肉山吃肉。这个样子,如牛一般,纷纷忙乱,桀与琬、琰看了大笑。大城的中北部为普通居住区。另外,偃师商城内的排水设施完备,排水沟、大渠、支渠一应俱全。在大城的北部,发现有制陶作坊、青铜器铸造作坊、小型平房和地穴式建筑,可见,当时应为“前朝后市”的布局结构。因为夏桀后期伊尹成为夏桀商汤的宰相,所以风格没有变化,商朝继承了这座宫殿,《论语》:“殷因于夏礼”
第三期早、中段相当于二里岗下层至上层遗存的过渡期至二里岗上层文化一期。第三期晚段相当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二期(白家庄期)。第三期:偃师商城的衰败、废弃时期。本期早段是偃师商城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大城城垣有修补迹象;第Ⅱ号建筑群(商王行宫)局部得到修缮;久已废弃的小城北部城垣被夷为平地。宫城的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六、七号基址上兴建起规模更大的五、三号基址。宫城西侧的院落和建筑极有可能兴建于此期,第I号建筑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若干建筑基址已废毁,宫城北部的水池逐渐淤塞废弃;陶器已开制作粗糙之风。进入第三期中段,宫城范围内的建筑基址和主要祭祀场以及第Ⅱ号建筑群(商王行宫)已基本废毁。“另外,迄今未发现在第三期中段及其后新建的大型建筑基址”。鉴于此,偃师商城作为都城的下限应是第三期早段,即二里岗上层一期或稍早。第三期晚段的遗存很少,仅见零星灰坑。此时城址应已完全废弃,沦为一般聚落。下限大约在前1300年,偃师商城伴随着商朝中期的内战而衰落了
Ⅰ号建筑群为宫城(倾台),面积4万平米(1夏顷4公顷),Ⅱ(夏王后宫、妹喜宫、琬琰宫、商王行宫)、Ⅲ(伊尹居城)号建筑群均有宽约2米左右的围墙,实为两处自成单元的小城,小城内有排列整齐的夯土基址。《括地志》: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水经注》: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元和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

从度量衡确定的夏桀倾台确定夏朝王表
既然确定了偃师商城遗址是夏桀倾台,其始建年代是公元前1590到1550年,那么就可以与天文学相对应。根据各种古籍里的夏朝王表,夏桀的在位时间都非常长,我认为夏桀有点类似明朝万历皇帝和纣王,年少时在张居正和闻太师这样的名臣辅佐下国家富强,成年后因此得以取得很多战争的胜利,年老后得意忘形,导致国家战败,很快灭亡,夏桀10岁继位,20岁亲政,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亲政31年,在位41年,离开首都失位(以每年祭天为在位)后又游击顽抗了1到2年,之后去了姻亲巢国后下落不明,共51到53年。《帝王世纪》称:“桀淫乱,灾异并见,两日斗射,摄提移处,五星错行,伊洛竭,彗星出,鬼哭于国,汤伐之。”《路史》注称:“《日月五星图》云,桀末年,两日并斗,五星交错,枉矢流,火神见。”朔日,故可视为“日月合璧”或“两日并出”。如果公元前1530年是桀十年,则夏朝灭亡是在前1500年,大约是二里岗下层二期的开始阶段,此时伊尹开始负责夏朝的管理,所以夏商交替在考古上没有变化。则下七垣文化为先商、二里岗下层一期为商汤灭葛伯、辉卫文化为韦顾二国、新郑望京楼遗址为昆吾、二里头文化为夏桀,而伊尹确实活了103年。
古籍记载的夏朝王表年谱大体分为两套,彼此约差一半,这是因为夏朝与玛雅人和彝族人和女真族人一样,使用最最古老的纯计数木星历,以200天为1岁,10个月,每个月20天,基本就是365天的一半。则夏朝有500年。《汉书·律历志》引《世纪》:“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岁。”同篇又引殷历曰:“当周公五年,则为距伐桀四百五十八岁”。伐桀的不一定是商汤,也可能是伐别的被称为桀的夏王失败的商汤的父辈。《左传·宣公三年》说殷商“载祀六百”。“六百”是指商族伐夏失败后开启独立祭祀的时期,中间商汤服软取消了祭祀,未必是指之后商汤灭夏的时期。武王伐纣是前1046年,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在前1500年,如果夏朝灭亡是前1500年,则商朝只有454年。周公五年是前1041年,到夏朝灭亡的前1500年是458年。《晋书•束晳传》引《纪年》说:“夏年多殷”。夏朝500年,自然比商朝454年要多.则夏朝建立是前2030年。
各种古籍记载的夏朝帝系年表其实都对,只是混淆了木星历200天和太阳历365天的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唐虞夏商天象考》和南开大学副院长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还原如下:
尧元年丙子。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尧元年丙子”。如果“丙子”是纪年的,则在夏朝以前,丙子年为公元前2085年、2145年和2205年。但是,很多学者并不认为“丙子”是纪年的。那么,“丙子”就是纪日的,问题它是什么日子。由于尧时的历法是“建子”的,很可能尧的历法之元是丙子,即丙子既是尧元年的朔、也是冬至之日。

从公元前2270年至前2070年两百年间,丙子日是朔和冬至(不超过两日)的年代有:公元前2230年:1月8日丙子朔,1月8日丙子冬至;公元前2173年:1月8日乙亥朔,1月7日甲戌冬至;公元前2127年:1月9日戊寅朔,1月7日丙子冬至;公元前2116年:1月8日乙亥朔,1月6日癸酉冬至。在这四个年代中,公元前2230年似失之过早,公元前2116年似过晚,公元前2173年或前2127年作为尧元年是比较合适的。今本《竹书纪年》和《宋书·符瑞志》均记载尧时“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日月合璧实际是指朔日。在公元前2100-前2200年间,共有四次朔日时的五星连珠,分别发生在公元前2114年6月12日黄昏、公元前2152年2月14日黄昏、公元前2170年8月29日黄昏、公元前2190年3月16日清晨(图6)。结合后文关于尧之年代的推算,文献记载的尧时五星连珠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2114年6月12日黄昏。尧生二女,女20岁嫁给30岁的舜,则尧比舜大,舜100岁时禹60岁,则舜比禹大40岁,则公元前2114年符合尧幼年继位的年龄,则尧活了70多岁,而舜则确实活了100岁。
尧获《河图》。今本《竹书纪年》和《宋书·符瑞志》均记载,尧“二月辛丑”获《河图》、“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东沉璧于洛”,后“遂让舜”。由于尧时的历法是“建子”的,在公元前2127年至2070年间,二月朔为辛丑(不超过两日)的年代是:一是公元前2105年2月5日庚子朔,后二年二月仲辛为公元前2103年2月25日;二是公元前2095年2月14日壬寅朔,后二年二月仲辛为公元前2093年2月23日。
舜即位。《帝王世纪》曰:“舜摄政二十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舜年八十一,以仲冬甲子、月次于毕,始即真。”舜即位于仲冬(含冬至的月)甲子日,其时月亮位于毕宿。在公元前2100年至2050年间,经计算有三个年代:公元前2093年12月22日、公元前2077年2月2日和公元前2061年1月9日。
舜禹时三苗日食。《墨子·非攻下》在论及舜命禹征三苗时有“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古本《竹书纪年》将“日妖宵出”记为“日夜出,昼日不出”。有学者认为所谓“日妖宵出”可能是一次“天再昏”或“天再旦”的日食现象,并做了研究。刘次沅认为公元前2072年4月29日在三苗地区(中心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发生的“天再昏”最有可能。出土文献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汉简《六韬》[8]中描述“征三苗”的有:“第十三,舜伐有苗武”,“□曰:吾闻有苗雨血沾朝衣,是非有苗”,“有苗三日不见日,是非有苗之□耶?对”,“有苗月蚀日断,三日不解,是非□”,“之□乎?对曰:未有日月断蚀,有始”,“□曰:然则有苗何以亡?对曰:有”“有苗是谓所”“之□右□蠡之水建土险也。”从中可看出在征三苗的时期,三苗地区发生了很多日月食。现将公元前2072年前后的日月食列于下表[9][10](日食的时刻与食分以湖北武汉计,月食的时刻与食分以北京计):
公元前 日食(时刻,食分) 月食(时刻,食分)
2075年 6月30日日环食(19:05,0.90)天再昏 6月16日月偏食(5:32,0.29)12月10日月全食(1:39,1.09)
2074年 6月5日月偏食(19:58,0.14)
2073年 11月3日日环食(9:04,0.60) 5月25日月偏食(5:32,0.65)11月17日月偏食(21:49,0.14)
2072年 4月29日日全食(18:10,1.03)天再昏10月23日日环食(7:55,0.40)
2071年 4月19日日全食(7:37,0.97) 4月3日月偏食(18:59,0.77)
从表中可看出,以公元前2072年4月29日的日全食作为造成“天再昏”现象是合适的。在公元前2073年至前2071年的三年间,除“天再昏”外,三苗地区还见到三次日偏食和三次月偏食。这种频繁的日月食必然造成三苗族的恐慌,“苗师大乱”(《墨子》),禹征三苗时“班师振旅”、“舞干羽于两阶”,通过炫耀武力和“诞敷文德”(《尚书》),“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吕氏春秋》)。
公元前2049年1月17日朔日清晨,东方天空“五星连珠”“日月合璧”,40岁的禹代替巡行天下的舜管理中央,在新密建立新砦遗址均台作为驻地,公元前2032年7月5日朔日清晨“五星连珠”“日月合璧”,100岁的舜在苍梧山招来禹让他报父仇杀死自己去世,禹守孝虚位3年,《孝经钩命诀》:“禹时五星累累若贯珠,炳炳若连壁”,公元前2031年4月21日黄昏的五星连珠催促60岁的大禹于公元前2029年继承天子,在姻亲巢国涂山氏和对头防风氏附近的会稽举行大会,大禹带领400卫队,各地400代表送上万个村子的玉、帛、苦矢等礼物,公元前2029年6月22日黄昏的五星连珠让防风氏最后硬着头皮来参会,因为迟到被杀,大禹替祖上被防风氏灭的良渚国报仇,巢国涂山氏大患被除实力大增,大禹规定巢国不能卖盐给湖北,湖北的部落只能用玉帛粮食进贡换购夏朝运城的盐,从而奠定了夏朝的富强和稳定。大禹在位8年,因为酒的发明而68岁去世,禅让给益。大禹从前2050年担任首领,45个木星年(古本《竹书纪年》)也就是25(加头尾为27)个太阳年(《文献通考》《皇极经世书》),从前2032年担任天子,15个木星年(《绍运图》)也就是8(加头尾加守孝7、8、9、10都对)个太阳年(《孟子》等古籍)。益守孝虚位3年,在位6年。公元前2012年12月23日黄昏五星连珠,大禹儿子启毒杀益,守孝虚位3年,于新砦遗址均台继位,从前2021年担任首领,39个木星年(古本《竹书纪年》)也就是22个太阳年,从前2009年担任天子,16个木星年(今本《竹书纪年》、《路史》、《年代历》)也就是9(加头尾为10)个太阳年(《帝王世纪》等古籍)。石峁就是西河,地在汉西河郡,最早是前2300年,与陶寺同步,前2100年舜分封十二州牧,石峁突然扩张,前2000年(担任首领木星历35年、担任天子木星历15年)夏启伐西河,石峁衰败。《帝王世纪》∶(启)三十五年(岁,去头去尾33乘200除365是18年),征河西。(《御览》卷八二引,“河西”当即“ 西河”。)启征西河必有史实。今本《纪年》:“(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其说当出于《逸周书.尝麦》:“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夏启年表非常复杂,他的年表包括长的最强军阀期两套(39岁21年)和短的取代益的天子期(16岁9年)两套。夏启死后,小冰河期,继承人太康年幼才8岁,所以设有辅政代替祭天(所以周公才会代替年幼周成王祭天)也就是“太康失国”,从前2000年担任首领,29个木星年(《帝王世纪》等古籍)也就是16个太阳年,辅政12年,从前1988年成年祭天(根据周成王的例子,则是20岁),4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太康24岁死后,继承人仲康年幼才11岁(天子13岁取妾、诸侯15、大夫17、士比如孔子19、庶民20,30岁正婚),夏仲康日食,北3州并州周族石峁文化、幽州莱族老虎山文化、营州商族偏堡子文化南下进入洛阳盆地,夏朝从12州减少为9州。《书经》、《左传》、《史记》和今本《竹书纪年》所载的“仲康日食”,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难题[7]。对于发生在仲康五年的日食,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四种可能方案: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公元前2019年12月6日、公元前1970年11月5日和公元前1961年10月26日[1]。考虑到《尚书·胤征》记载的“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以及与夏始年的相距年代问题,可确定仲康日食发生在1970年11月5日。设有莱族辅政祭天,从前1984年担任首领,28个木星年(《年代历》)也就是16(加头尾为18)个太阳年(《路史》),辅政9年,从前1975年成年祭天(根据周成王的例子,则是20岁),13个木星年(《绍运图》等古籍)也就是7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仲康7年寒浞出生。仲康27岁死后,继承人相年幼才14岁,莱族后羿辅政祭天,从前1956年担任首领,28(27,加头尾为30)个木星年(《路史》等古籍)也就是16个太阳年,辅政3年,前1953年2月26日五星聚,后羿趁机篡位,虚位3年,篡位前,相让妻子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回娘家,是为少康。后羿辅政虚位6年,在位2年(《编年通载》),共8年(《通志》等)。莱族寒浞杀后羿,虚位3年,少康以9岁在娘家继承首领。寒浞执政祭天10年,少康杀寒浞和他两个成年儿子,莱族逃走占领山东灭山东龙山文化形成岳石文化,少康担任首领61(62)个木星年(《皇极经世书》等)也就是33个太阳年,担任天子46(49)个木星年(《编年通载》等)也就是25(虚位3年为22)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予,发明甲和矛,担任天子27个木星年(《路史》)也就是15(加头尾为17)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
槐,担任天子44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芬,担任天子26个木星年(《路史》)也就是15(加头尾为16)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芒,担任天子58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荒,担任天子18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和,担任天子13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泄(世),担任天子26(25)个木星年(《路史》)也就是16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不降,担任天子59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扃(局),担任天子18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禺,担任天子21个太阳年(《帝王世纪》)。胤甲,担任天子21(20)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前1780年胤甲居西河,石峁文化消失,二里头文化兴起,新寨遗址被废弃,同年十日并出,也就是九星连珠。廑(前桀),担任天子8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在位时被商族进攻。孔甲,年幼3岁,设有辅政祭天,担任首领40个木星年(《年代历》)也就是25个太阳年,辅政31个木星年(《编年通载》等)也就是17个太阳年,成年祭天9个木星年(今本《竹书纪年》)也就是5个太阳年。自公元前1598年12月30日夏桀时“五星错行”以后,以夏历“建寅”计,公元前1595年4月16日为戊子日,5月13日为乙丑日,5月24日为三月丙寅日。从夏桀时发生“五星错行”的年代公元前1598年向后推,则十一月甲子日是朔旦冬至(不超过两日)的年代是:公元前1592年1月4日壬戌朔,1月3日辛酉冬至。则成汤十三年是公元前1593年,而成汤元年为公元前1605年。从成汤十三年向后推,十二月乙丑朔(不超过两日)的年代是:公元前1587年2月8日癸亥朔。则太甲元年是公元前1588年。皋(昊、皋苟),年幼12岁,设有辅政祭天,担任首领11个太阳年,辅政8个太阳年,成年祭天3个太阳年。敬,担任天子13个木星年也就是7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发(发惠),担任天子19个木星年也就是12个太阳年(今本《竹书纪年》等古籍)。履癸(后桀),年幼10岁,设有辅政祭天,担任首领41(43,逃亡2年)个太阳年,辅政10个太阳年,成年祭天31个太阳年。夏朝一共530年,其中60年为辅政或篡位,实际夏王执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夏代。。。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参考《太平御览》卷83引《竹年纪年》)。而《殷本纪》引《竹书纪年》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史记·殷本经集解》引《竹书纪年》)。这两种说法,同样出现在《竹书纪年》,同样被裴骃引用。商朝其实是重复计算了一些同时在位相争的商王共50年,商朝实际只有450年。
鸣条之战。《吕氏春秋》称:“商凅旱,汤尤发师以信伊尹之盟。”又称:“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帝王世纪》《列女传》称:“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迹,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尚书序》称:“汤即黜夏命,复归于亳,做汤诰。”《史记·索隐》曰:“孤竹君,殷汤三月丙寅所封。”说明汤伐桀时戊子日战于郕,乙卯日战于鸣条、放桀,之后返回亳,三月作《汤诰》,三月丙寅日封孤竹君。
故商汤灭夏在公元前1500年。成汤十三年。《世经》引《殷历》曰:“当成汤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太甲元年。《尚书·伊训》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商汤姓子名汤或履或唐(武汤、成祖、成祖汤、大乙、大乙汤、天乙、天乙汤)首领17年、天子13年。外丙胜,汤子,3年。仲壬庸,汤子,4年。太甲至(太宗),汤长孙,太丁子。沃丁绚,太甲子,29年。太庚辩,太甲子。小甲高,太庚子。雍己伷,太庚子。商朝开始衰弱。太戊,太庚子。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此时的考古发现郑州商城遗址亳都与傲都并立30年,最后亳都衰败而傲都继续发展。仲丁,太戊子,迁都于嚣。外壬,太戊子。河亶甲,太戊子,迁都于相。祖乙(中宗),河亶甲子,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祖辛旦,祖乙子,在位16年。沃甲逾,祖乙子。祖丁新,祖辛子。
南庚更,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这里是重复计算了不符合继承法的南庚更在山东独立建立的国家20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盘庚,祖丁子,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小辛颂,祖丁子。商复衰。小乙敛,祖丁子。武丁昭(高宗),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祖庚跃/曜,武丁子。祖甲载,武丁子。廪辛先,祖甲子。庚丁,祖甲子。武乙瞿,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太丁托,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帝乙羡,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帝辛纣姓子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
周武王朔日。《新唐书·历志》录《大衍历议·日度议》曰:故《周书》曰:“维王元祀二月丙辰朔,武王访于周公。”《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从公元前1046年往前推,二月孟春丙辰朔(不超过两天)的年代是:公元前1049年3月30日戊午朔和公元前1059年3月21日丙辰朔。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武王“十一年庚寅”,如果庚寅是纪年的,则庚寅年为公元前1051年,或是公元前1111年和991年,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因此庚寅应该是纪日的。而古本《竹书纪年》特别提到庚寅日,该日应该可以作为“历元”,即庚寅日既是朔日、也是冬至日。如此,从公元前1046年至前1100年,庚寅日是朔和冬至(不超过两日)的年代只有一个:公元前1049年1月2日庚寅朔,前1050年12月31日戊子冬至。综合两者来看,公元前1050年“文王崩”,该年冬至是庚寅日朔;次年,即公元前1049年,“武王即位”。这与班大为的研究结果[3]是一致的。
商纣时“天大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受辛时,天大曀。”刘次沅等人为“天大曀”很可能是食分很大的日食所造成的,并对周昭王时的“天大曀”做了推算[7][11]。这样,可以认为商纣时的“天大曀”也是一次食分很大的日食所造成的。
在商纣王时期,即公元前1075至前1046年间[1],在殷墟(河南安阳)所见食分大于0.8的日食有公元前1067年10月13日(食分0.90)和1055年8月31日(食分0.82)日环食。相比较而言,公元前1067年10月13日的日环食发生于日出时,不甚引人注意;而公元前1055年8月31日的日环食发生于中午时分,则“天大曀”的效果会十分明显。



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商业开始繁荣,度量衡器具也随之繁荣,考古大量发现,但是实际上各国的度量衡依然是沿用黄帝、夏、早商、晚商、西周的度量衡体系,还分为红黍、黑黍、粟三个体系,战国七雄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也只是统一了结算单位。
其中以三晋最为有趣,三晋的度量衡包括了大量戎狄度量衡,而这些戎狄用的是黄帝、夏、早商、晚商的度量衡体系,晋国所在的山西南部又是传统的夏朝领地,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文化应该是以种植黑黍为主,与渭河平原以种植红黍为主的周人完全不同,所以《左传定公四年》“分鲁公。。。分康叔。。。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长)度、(容)量、衡(重),(长)度关系均田制,(容)量关系盐的交易,衡(重)是商业繁荣才会重视的,洛阳当天下之中,盟津是黄河南北交往的重要渡口,垣曲联通汾河平原,上党联通长治盆地,函谷关联通渭河平原,虎牢关联通郑州平原,东下冯文化掌控内陆最大的盐场解州,各个关口盐贩往来频繁,密封的盐罐不可能拆开了检查,类似阿米基德称王冠,为了防止盐罐藏匿兵器的金属部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称重。夏朝有洛阳盆地和虎牢关的险要,居然还是被后羿所灭,利用盐罐夹藏兵器可能就是攻陷的办法,少康中兴以后,必然会采取应对措施。1万克就是10公斤也就是20斤、8个就是160斤也就是夏朝夏制的1夏石,也就是中山国商制的1中山石,也就是西汉周制的1小石(3200ml),1夏均是5千克(1600ml),1夏寽是1250克(400ml),夏朝的衡(重)一直保留到西周,东周才换成大石3万克,以方便计算人头税。盐罐都是标准制作,容量3200ml的盐罐,也就是两个1.5L可乐有多,夏朝粗盐的密度是1.33克/ml以上,盐加罐自重应该等于5千克也就是10斤也就是夏朝一均,每边1个,2个一共1万克20斤也就是夏朝一石也就是一担,因为重体力劳动每天要吃4斤粮食,武王伐纣从西安走到安阳也才30天就是120斤,中途可以补充的话15天就是60斤,盐罐加粮食一共80~140斤的扁担可以从解州走遍全中原,还逐渐减轻,现在的挑夫也能胜任。估计每种规格的盐罐,与路程严格绑定,形成了夏朝五服朝贡贸易体系的核心部分。比如负重100斤每天走五十里,从山西运城走到河南周口理论上要走20天,从河南周口走到江苏盐城也是20天,但是实际上因为山路崎岖,很可能需要30天,周口人朝贡路上自己还要吃盐,就是400ml。“石”最早因为贩盐,而与“担”绑定,之后又有无数个类似的巧合,把“石”与“担”捆绑拆分、捆绑拆分。。。
zhihu.com/question/3886.
均音同军,3200ml可以供出100兵的5口之家500人平均每人6克盐吃一天,或者供100兵吃5天,则1600ml可以供出50兵,也就是夏朝一个军[官]的兵力,所以音同军,军[官]是最早出现的军队编制单位,不同于周朝以12500兵为军[官]、商朝晚期以15000兵为军[官],夏朝是百军[官],120个军[官]“三公、九卿、二十一大夫、八十一元士”,21大夫加81元士各1军[官]就是5400兵,再加400近卫军。《逸周书》作洛解》“制郊甸六百里,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都],郡[都]有四鄙。”洛阳盆地20多个县相当于24个西周男爵国,有9600平方公里耕地,夏朝时能供养近8000兵的军队,扣除当时还是沼泽的也还有6000兵,二里头遗址也有近似人数。《国语·周语》引《夏书》“关石、禾均,王府则有”夏朝有石、均、寽体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寽有两套体系,考古实测东周铜器的寽约为1250克和12.5克,魏国铜币有“釿五十当寽(25克)”、“釿百当寽(12.5克)”、“釿二百当寽(6.25克)”,釿不是一个固定单位,寽才是,则寽应该指1250克,估计因为避讳某代的周王,所以省略了一个单位,长期记载为X寽X,无法区别哪个才是寽,以至于被东汉末《说文解字》给误会了,30个12.5克等于24两也就是一个齐镒(375克),因为20两是一个魏镒(312.5克),16两是一黑黍斤(250克),清代段玉裁修正后的《说文解字》的“锊”字依然有两种说法,都是盲人摸象摸错了,“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也就是50个锊等于24个24铢(也就是两),因为金文的五十与卅非常接近,所以弄混了,“北方以二十(四)两为三(十)锊”,战国以前的人喜欢省略掉四,所以战国魏镒20两才比春秋齐镒24两要小,三(san)与卅(sa)的读音非常接近,所以口传容易误会,《周礼·考工记·治氏》(戈)重三锊。。。(戟)与刺重三锊。。。重九锊。。。上士服之。。。重七锊。。。中士服之。。。重五锊。。。下士服之,所以把卅记错成了三。青铜戈重330~410克,也就是30锊375克,青铜剑最短的重540~700克,也就是50锊625克,怀疑《考工记》也是把卅记错成了三、把五十记错成了五。
doc88.com/p-90453315804.
韩国阳城的登封是“禹都阳城”夏朝的地盘,出土一套(容)量为3200ml、1600ml、400ml,应该就是出于计算贩盐的成本和军队行军的分配的需要。韩国的领地,平阳是尧都陶寺遗址所在,周制黑黍,阴邑是旌介商城遗址所在、武遂是垣曲商城遗址所在,旧商制,新郑是新商制,洛阳盆地却又是周制红黍。

魏国西部是周制黑黍2400ml,东部是新商制3600ml,所以采用7200ml平衡两者。

赵国、燕国、中山国有旧商制也有夏朝制还有黄帝制也就是周制黑黍。《韩非子》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也。

赵国以黑黍斤250克测量金铜、以红黍斤220克测量银,楚国天平也是如此

每个国家都有几种度量衡制度,所以各国变法无一不是以统一结算单位为前提,魏国以釿、镒,韩国、赵国以区、又[斗],燕国以孛[觳]、厮[升]。

zhuanlan.zhihu.com/p/31.(图在此)

下面就按夏朝、早商、晚商、黄帝/西周黑黍、黄帝/西周红黍来讲讲三晋的疆域和度量衡

1、黄帝10进制,《孔子家语五帝德》:“黄帝作五量”

大地湾遗址有5000年前全世界最大的宫殿,应该就是黄帝的都城所在,西北靖远、吴忠、绥德、运城、四川都有盐池,但是都离大地湾几乎同等距离,盐对于黄帝非常重要。先数出264颗黍子,每个大约就是1ml,放进小坑里,抹平做记号,然后小心掏出来,把融化的蜂蜡倒进去到记号处,等到蜂蜡半冷却时掏出来做成泥巴陶器,然后加热倒出蜂蜡,就成了标准量具。

标准264ml,升/盛/厮,10兵4天每天6克盐,《计量史》16页大地湾264.3ml

30兵4天

标准1320ml,豆/斗/又,50兵4天,因为就是普通盘子“豆”,所以没有留下实物

标准2640ml,啝/斛/孛/觳,100兵4天,《计量史》16页大地湾2650.7ml

标准5280ml,区,200兵4天,《计量史》16页大地湾5288.4ml

400兵4天

500兵4天

标准26400ml,钟,1000兵4天,《计量史》16页大地湾26082.1ml、141页魏国26270ml、177页秦国26400ml(夺自魏国安邑的战利品)、《新编简明度量衡史》57页魏国26400ml

2000兵4天

大地湾遗址附近400平方公里的耕地,根据我的计算,在黄帝时代可以养活400多人,与遗址人数相符。2640ml,可以供100兵、每家4口的部落吃一天,5280ml,部落吃两天,26400ml部落吃10天。出征则控制盐就等于控制了军队,行军每人每餐半斗粮食6克盐,作战前加倍为12克。

先秦度量衡是极度复杂的,但不是不可以分析梳理的。《睡虎地秦墓竹简》103页传食律译文,爵为上造、公士。。。每餐粝米一斗,有菜羹,并供应“盐廿二分升二”(《计量史》216页)。秦升200毫升,盐的密度1.33克/毫升,廿二分升二就是11分之1,不可能这么记录,所以应该是22分之1,《二年律令竹简》“车大夫,酱四分升一,盐及从者,人各廿二分升一”“司寇徒隶,饭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盐廿分升一”,22分之1就是12克,考虑到50、53页做重体力的奴隶一餐也才半斗但是需要6克盐。

2、西周黑黍10进制

标准240ml,10兵

标准720ml,30兵,《计量史》130页楚国大冶746.7ml,这里长期供给商朝铜矿

标准1200ml,50兵

标准2400ml,啝/斛,100兵,《计量史》143页魏国2381ml、151页韩国2570ml、韩魏2443ml、2325ml、177页秦国2500ml(固原)、2360ml(临潼)

标准4800ml,区,200兵,《计量史》103页齐国4220ml、

标准9600ml,400兵,《计量史》133页东周7700ml、7990ml、

标准12000ml,500兵,《新编简明度量衡史》56页、《计量史》177页秦国12000ml(夺自魏国的战利品)

标准24000ml,釜/斛,1000兵,《新编简明度量衡史》56页

标准40000ml,2000兵

3、西周红黍10进制

标准200ml,升,10兵,《计量史》102页齐国204ml、205ml、206ml、209ml、210ml、177页秦国202.15ml

标准600ml,30兵

标准1000ml,50兵,《计量史》102页齐国1024ml、1025ml、

标准2000ml,啝/斛,100兵,《计量史》102页齐国2070ml、133页东周2050ml、177页秦国2001ml

标准4000ml,200兵,《计量史》103页齐国4220ml、

标准6000ml,300兵,《计量史》177页秦国5900ml、

标准8000ml,400兵,《计量史》133页东周7700ml、7990ml、

标准10000ml,500兵,《计量史》177页秦国9350ml(随州)

标准20000ml,釜/斛,1000兵,《计量史》102页齐国20460ml、20580ml、111页邹国20000ml、20200ml

标准40000ml,2000兵

4、楚国10进制,楚国的问题是不知是粳米的密度略大于红黍,还是各级官吏贪腐导致度量衡出现猫腻,楚尺0.225米原本就与周红黍尺0.231米不同

标准200ml,10兵,《计量史》130页楚国200ml

标准600ml,30兵

标准1000ml,50兵,《计量史》130页楚国1110ml、1125ml、1140ml

标准2000ml,100兵,《计量史》130页楚国2300ml、167页中山国2250ml,中山国器还在战国晚期秦国出现,四处联姻

标准4000ml,200兵,《计量史》130页楚国4220ml

标准8000ml,400兵、

标准10000ml,500兵、

标准20000ml,1000兵

标准40000ml,2000兵

5、夏朝64进制

大概在夏朝以前的尧舜时期,一批塞人从土库曼斯坦东进来到西北,与共工、三苗联合形成齐家文化,把塞人的64进制带到了中国,自有池盐的石峁遗址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强大的对手而扩建的。

张英锋:四大古文明中古中国起步最晚,在别的文明发展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文明在发生什么事?

大禹为了同时适用两种田制,把黄帝尺减少一半为0.125米,八尺为一码就是塞人(凯尔特人)的英国64进制,20尺为一步就是黄帝10进制。然后商汤的伊尹是个塞人战俘奴隶,他把塞人的脚尺减半为0.158米,以6尺4寸为码,依然用64进制,作为商朝的唯一度量衡体系推广,进一步缩小黄帝10进制区域,直到周朝复辟了10进制

标准200ml,益

标准400ml,掬,《计量史》143页魏国或151页韩国少府容二益也就是400ml、151页韩国400ml(阳城)

标准800ml,韩国右朱铜鼎

标准1600ml,豆,50兵5天,《计量史》151页韩国1670ml、1690ml(阳城)

标准3200ml,100兵5天,《计量史》142页魏国3075ml、151页韩国3200ml(阳城)、3000ml、《计量史》166页燕国3000ml(江苏陪嫁)、一觳六厮32000ml

标准6400ml,区,200兵5天,《计量史》155页赵国6400ml、容一区

标准12800ml,400兵5天,《计量史》155页赵国容二区

标准25600ml,釜/斛
一个100男丁500人的子爵部落,每人扛6400克盐,可以吃1000天,180壮年男丁女丁就扛20万天的盐,可以够500人部落吃365天,20壮年男女、100中老年、100少年留守,一次入贡换回的盐就够部落吃一年的了
《墨子》汤乘九两《吕氏春秋》必死六千,就是9马车5400步兵加400近卫军,也就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齐国五鄙300马车1万兵,每车首领、都幢长、两个幢将、四个厢将、12酋长、12副酋长,一共32个兵,所以《吕氏春秋·简选》: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9600)人,以为兵首(一乘32人乘300=9600人,只出动精锐的编制)五鄙税重,三国税轻,五鄙以310ml公升、1300ml公豆、4847ml公区19400ml公釜、194000ml公钟,三国以90ml为亳升,所以《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5乘90ml,每天12克盐也就是16ml)、考古375ml为亳豆、1350ml为亳区、5970ml为亳釜、59700ml亳钟,《左传》齐旧四量,豆区釜钟。睡虎地秦简,传食律是二十二分之一升也就是12克盐,西汉张家山简两处也是

北魏早期道武帝(398年)设有帝、都幢长,都幢长也就是相,春秋战国齐国、中山国、楚国都有,相当于封神演义里的闻太师,代替帝领兵,都幢长下设两个幢将,幢将下设两个厢将,再加上帝的卫队都统长,一共八个大人,管理八部军队(平时作为人质管理帝部落的军队,战时回部落带来本部的军队),而他们的父辈的老年的八部大夫也就是尚书八座(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管理八部民政,厢将下设三个小将,也就是12小将,统率东北36国(尚书三十六曹)、99姓的台兵(这是炎帝族对军队的称呼)和镇戍兵、州郡兵。北魏中期太武帝(424年),只是把卫队都统长部下扩大为四中郎将,从而台兵增加到16卫,收回八部大夫的民政权力归中央尚书省。北魏后期孝文帝(493年),只是把都幢长改为汉名领军将军,卫队都统长改为汉名护军将军(部下增加到四中郎将,进一步增加皇帝部落势力),幢将改为汉名卫将军,厢将改为汉名武卫将军,小将改为汉名中郎将,同时把护军将军部下从四中郎将增加到六坊六军,进一步增加皇帝部落势力。北朝的鲜卑是沿用商朝孤竹国、箕子朝鲜的军制,64块份地给8家组成一个氏族,81个氏族组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648家,8大12小户是贵族,600户是平民,剩下28家是奴隶。全民皆兵的部落分成12个50人队,每个1个贵族小将加(父子)1家奴隶。3个小将(父子)组成1个厢将(150兵)加2家奴隶。2个厢将组成1个幢将(300兵)加4家奴隶。2个幢将组成1个都统(600兵)加8家奴隶,都统是部落酋长(12个奴隶)的副手。八大贵族一般是源自一个家族,小将则未必。东北99个部落组成了6万兵马的鲜卑三部36国

齐国三国出300马车、3万兵

《国语齐语》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齐国采用周制的土地大概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管子于是制国:“(3个周制份地“夫”为1家)五家为轨(也就是2井18个周制份地“夫”),轨为之长;十轨为里(20井),里有司;四里为连(加上公田为100井),连为之长;十连为乡(1000井),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马车1乘);十连为乡(2000家,万口),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十乡则万井,二十一乡就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

《管子》桓公曰:“参国柰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
齐郡加上淄川郡也就是纪季当年的封地20万人口,再加上千乘郡,三郡总耕地面积才和周边各郡如平原、济南、北海等一个郡相等,而这三个郡的总人口是平原、济南、北海一个郡的两倍。所以五都之一的临淄附近的人口密度是奇特的

齐桓公占据:淄博市加东营市加潍坊市,大致等于齐郡加淄川郡加千乘郡,1都10个采邑,3个军(5鄙2国);泰安市,大致等于泰山郡的一半,郕两个邑、隧一个邑、占鲁国龟阴两个邑,5个采邑,1国1军,管仲3国三军5鄙1军就是这样来的;东平国,耕地面积很小,但是有五都之一的东平,一个军;日照市,北莒,1都5个采邑,2个军;德州市加滨州市加济南市,大致等于平原郡加济南郡,因为加上五都一之的高唐,有两军,另外则属于五鄙;聊城市,大致等于东郡的一半,一个军;一共10个军。鲁国大概是西汉鲁国加半个泰山郡,两个军,莱国是烟台、威海、青岛,两个郡,两个军。

之后拿下高唐和杞,东国增加到了500马车、5万兵。《吴子.图国第一》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

300马车西鄙+500马车东国=800马车

之后《国语.齐语》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祇饣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纪国新首都,与旧都同名,但在今昌邑),有革车八百乘。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

《荀子·仲尼》齐桓。。。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1国2500兵,控制的35国大约是8万多,加臣服的莒国1万多

趁着讨伐鲁国庆父之乱拿下600乘、150马车的邾、250马车的莒,东国增加到900马车、9万兵。《尉缭子·制谈第三》有提九万之众,而天下莫能当者,谁?曰:「桓公也。」

300马车等于1200乘,900马车等于3600乘,加起来是5000乘

1万兵+9万兵=10万兵

《管子大匡》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除了三国是周制,其他都是商制,所以五鄙从《管子》“三乡一属”扩大到了《国语》“三乡一县,十县一属”,其中部分是来自日后征服的莱国2万,部分是平原郡沼泽变良田,晏子时代,齐国是周制3万、商制10万




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

同时期,拥有十万兵的只有晋献公和楚国,另有两个,所以不鲜
春秋还是城邦时代,国都的城墙高,直到战国初期,才能做到民兵脱产围城一年,才开始硬打吞灭大国,之前都是玩阴的灭大国 。晋献公就是靠玩阴的,一举灭掉虢虞两个公爵国(实际领土为伯爵国),把领土扩大了近一半。而且齐桓公没有解决扩张兼并后的占领问题,他哥哥就是被戍军叛变杀的,他自己打下的遂国又被当地人起义杀光戍军,导致没人愿意当戍军,说白了就是齐桓公太仁义、管仲又中央集权过了头,不实行分封解决土地问题,反而导致从上到下大肆扩张兼并的热情不高。而且中原淮泗基本都认齐桓公作为宗主,所以荀子才说齐桓公并国三十五(实际只是名义上),也没必要兼并。与其说晋国秦国是靠兼并蛮夷赢得第一桶金,不如说是在兼并周围周系小国时,因为能保护他们不被蛮夷欺负,而赢得了小国下层势力的支持,齐国的战略则有问题,并没有在蛮夷肆虐时,趁机吞并卫国邢国,而只是建立宗主属国关系。只能说晋秦吞的是树倒猢狲散的周王畿,而齐只能吞独立国家,难度太大,旁边还有个前超级大国鲁国时时制衡着它。

齐桓公并没有像他同时期的晋献公那样疯狂的吞并扩张,他只是东夷名义上的宗主和保护人,保护东夷不被楚国吞并而已。根据我知乎文章的计算,齐桓公军力五万(民兵老弱)并不如同时期的晋献公七万( 献公作二军 但是有三个卿加自己各帅一部,每部下有七个大夫,诸侯下大夫都是师长{25乘马车,2500人}级别的,而且根据 献公打下的地盘计算,他也有快六个军了{并国十七,一个国有1到2个师}。民兵老弱,不足六军30个师的28个师✘2500=7万,晋惠公被俘后,又把两个不出民兵的侯田作州兵,增加了2个师,晋文公勤王后,获准改编为三军30个师,实为六军)强大,只和日后秦穆公后期的五万(民兵老弱)差不多而已,远没有武力称霸的资本。但他的联军有九万(民兵老弱),又比晋献公势力要庞大。他也只是靠管仲的新政策带来的经济实力拉拢诸侯,但是任何新政策用久了都会打折扣,齐国也就没那么有钱拉拢人了

200家出1马车、10士,是每次都出动的,这也是紧急驰援状态。
200家出1马车、1牛车、10士、40伍长、10奴隶,野人200家出的另1马车、另1牛车,也就是平均1马车30人,这是精锐作战。1车30人,5士、20伍长、5奴隶,按《孙子兵法》曹操注,是: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
200家出2马车(野人200家出的另1马车)10士、40伍长、80步兵 (青壮年) 、5后勤兵加15奴隶、4牛车(野人200家出的另2牛车),也就是平均1马车75人,是大规模进攻作战。
200家出2马车(野人200家出的另1马车)10士、40伍长、100步兵、35后勤兵加15奴隶、6牛车(野人200家出的另3牛车),也就是平均1马车100人,大都是防御作战

《国语齐语》 是春秋的书籍,春秋数据特点和战国不一样,不会把少说成多,史书是要面对神灵的,不是后世纵横家的吹牛

《吕氏春秋·简选》是战国的书籍: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一乘30人✘300=9000人,只出动伍长的精锐编制)。。。晋文公造"五[伍]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一乘200人编制,与管仲同,但是全由抽调的伍长两司马等卒中精锐组成),先以接敌。。。吴阖闾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50乘,每乘重甲10人、足轻60人,也就是一乘70人编制,估计这就是吴国的正规军,其他的则由各部落出兵组成)

《吴子.图国第一》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后期五军有将有佐,实际为10个军✘125✘30=37500人),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改。

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国语.齐语》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祇饣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纪国新首都,与旧都同名,但在今昌邑),有革车八百乘。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

《荀子·仲尼》齐桓。。。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

《尉缭子·制谈第三》有提九万之众,而天下莫能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五万民兵加两千骑兵加吴起自己的西河军),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武子也。」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靖曰:“[按]左氏说:‘楚子乘广三十乘,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军行,右辕,以辕为法,故挟辕而战,皆周制也。’臣谓百人为卒。。。此是每车一乘,用士百五十人,[比]周制差多尔。周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甲,共七十五人。楚山泽之国,车少而兵多。。。”楚国150人一车的配置,保留商末的旧制。《胶县西奄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文物》1977 年第 4 期,山东胶县西奄车马坑的战车,其舆内有兵器三组,舆前有一铜勾戟和无胡铜戈,舆后左侧有一铜恺甲和二十枚铜链,舆后右侧有一短胡铜戈。铜恺甲就是组甲,二十枚铜链就是被练。《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 。”楚编制最小单位是30乘马车,每车配10名甲士重步兵、100名身被铜链的轻步兵(根据周代车马坑出土实物,既可缠绕护身,又可取下捆绑战俘),另有40名后勤兵和一乘牛拉辎重车。考虑到周制100人有25名后勤兵,楚制150人有40名后勤兵也是符合25%的后勤比例的。可见被练其实是身被铜链的轻步兵,练字是錬或鍊的误读,也就是链。
杜预 注:“组甲、被练,皆战备也……被练,练袍。”
孔颖达 疏:“被是被覆衣著之名,故以为练袍,被於身上。”
一说,被练即是由熟丝穿缀甲片而成的甲衣。亦指穿这种甲衣的徒卒。
杨伯峻 注:“贾逵则以为‘以帛缀甲,步卒服之’。考之《吕氏春秋·去尤篇》:‘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由此观之,贾说有据。练是煮熟之生丝,柔软洁白,用以穿甲片成甲衣。”
晋朝的杜预和唐朝的孔颖达因为离春秋太远,也不熟悉楚国的国情,更不可能见到西周春秋的墓葬,所以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齐桓公初期的齐国,同时拥有旧商制田和新商制田和周制田。《管子》有《乘马》讲新商制田和与《国语齐语》重复部分讲旧商制田和周制田。

齐国纪国有可能实行的都是周制军人乡一成200兵、商制下等人县只出十分之一兵的殖民办法,既减少矛盾,又满足天子的军事要求。部分商制田的份地,其面积之大小,甚至从夏朝一直保留到了土改前,记录在土改资料里。

齐国原本是侯爵国,含有四个男爵国(2个都邑也就是5个周制乡50乘马车,外加3个都邑也就是10个商制县和4个商业乡),齐桓公率众抵抗楚国对淮河地区的吞并,又获得东夷宗主国的地位,共拥有三十五个男爵国,但是实际上郕侯爵国东部飞地的两个男爵国的2个都邑,也就是5个周制乡,也就是50乘马车,是在齐桓公的爸爸齐僖公时拿下的。纪侯爵国含有的四个男爵国(纪国首都给了纪季,还剩4个都邑,也就是20个商制县和2个商业乡)是在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手上时拿下的。《春秋》记载的迁徙,很可能就是四邑纪国贵族被迁到西边当平民,齐国人反过来占据东边纪国的周制田。齐桓公继位时齐国就已经有十个男爵国的地盘,面积是西周的公爵的两倍,实力也超过公爵一倍多。

谭国只是春秋记载为谭子,本身未必是子爵。齐桓公管仲的齐国一开始吞并谭(20商制县)遂(2个都邑5周制乡50乘)后,是车800乘,周制田的车600乘也就是四马马车150乘、牛车450乘的3万人,商制田的车200乘也就是四马马车50乘、双马马车150乘2万2千5百人,联合诸侯后,更是达到了9万人。周制田驷马马车150乘每乘200预备役兵里,一般只带60人参与进攻作战,其中甲士只有10人。商制田双马马车150乘每乘150预备役兵,其中甲士只有10人参战。150*60+150*10=10500。剩下的务农和防御。管仲的方案是让那三万人长期频繁参与战争,成为熟练老兵,但是有机会他们也还是会务农的,类似魏武卒,然后用五鄙来保卫国土和主要进行农业生产。那三万人也是包含七成杂兵和后勤兵的,只是连杂兵和后勤兵也半职业化了

剩下的不到二十个男爵国的几个东夷国家,齐桓公只是他们名义上的宗主,齐桓公死后他们就散伙如邾国吕国或很快被楚国吞并如江国黄国。


吴慧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国经济史论集粹二十五题-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周秦汉的田尺考古实物存在0.8的度量衡递增规律。

唐尺(黑黍)0.31米(胡戟),0.31✘0.8=0.248米,

周秦汉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米,分封尺
先周壁羡镇圭尺(黑黍)0.197米,0.197✘0.8=0.1576米,木工尺
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长15.78公分、宽1.,6公分、厚0.5公分,上海博物馆藏长15.8公分、宽1.8公分、厚0.5),0.1576✘0.8=0.125米,金工尺

夏尺(黑黍)0.125米

先夏陶寺尺(黑黍)0.25米(何驽)

唐尺(红黍)0.295米(胡戟),0.295✘0.8=0236米,
周秦汉尺(红黍)0.231米,0.231✘0.8=0.185米,身高尺、布尺
先周剑尺(红黍)0.185米

《礼记·王制》(西汉):古者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汉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于1.6米。一井边长160*3加路网沟渠约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国边长25公里,百周里方国边长50公里。

《史记》记载武王时齐国始封是方百里,之后周公时征伐五侯十一伯,领地有所增加到方四百里,但是西周晚期被天子周夷王讨伐又失势,到了东周,《国语郑语》说:" 及平王之末,……齐庄、僖于是乎小伯。" 当时很多国家的飞地领地犬牙交错,齐僖公嗣位后,利用本国领地较为集中的优势,首先趁着郕伯爵国(范县、宁阳)不尊天子伐宋的号令,联合郑国灭其宁阳部分的方二百里,齐襄公联合纪季伐灭了阻碍齐国向外扩张的纪侯爵国(寿光、莱阳、烟台)的寿光部分的方四百里(首都给了纪季),又伐卫国、伐郑国、杀鲁桓公。齐在桓公时代,吞并谭子(面积实为侯爵领)方四百里、遂方二百里后,400+200+200+400+200,方一千四百里有多,其食者半,有参国(方二百里有多的周制田)伍鄙(方四百里有多的商制田)共方六百里有多的耕地。以郕、谭、遂的周制田养三军,以齐地纪地靠海处发展商业,内陆的商制田发展农业和保卫商业区。《国语齐语》说:" 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鼓是军中指挥号令系统,三鼓即说桓公与国子、高子各统帅一军,但是这种军是马车50乘1万人(500人有甲),与周制马车125乘1万2千5百人(375人有甲)的军战斗力是有差距的。所以管仲重视发展步兵,用抵罪的戈甲,提高披甲率。齐国重视商朝习俗的步兵。

管仲军制与春秋各国不同,所以才能横行一时。诸侯20成之地,2000户,可用的10成2000户务农,出马车10乘、士兵1000人,其中30人有甲。管仲20成之地,3000户,可用的10成2000户务农,1000户开发废地经商,出马车5乘、士兵500人,其中50人有甲。齐国军队有更多非军人口务农,丰满国有粮仓来支援精锐老兵长期作战,而且工商业发达,手工业繁荣,披甲率更高。

齐国除了有2个百周里的使用西周田制的奴隶主耕地(1家3块地,每块160*160,共76800平米),还保留有4个百周里的使用商早期田制的自耕农耕地(1家两块地,每块100*100,共20000平米)。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使用周制的齐人改迁入占据的纪国(山东),东田

160米✘3✘2✘5✘5✘2✘104%(路网和沟渠)=50公里(周制百里)

《国语齐语》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齐国采用周制的土地大概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管子于是制国:“(3个周制份地“夫”为1家)五家为轨(也就是2井18个周制份地“夫”),轨为之长;十轨为里(20井),里有司;四里为连(加上公田为100井),连为之长;十连为乡(1000井),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马车1乘);十连为乡(2000家,万口),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十乡则万井,二十一乡就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

《管子》桓公曰:“参国柰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

一成100井,理论300家,周制考虑战车路网多、商制没考虑战车路网少,除去路网、村寨、公田,还剩私田64井,200家出兵100人,一乘马车4匹马、三乘牛车12头牛,春秋晚期推广牛耕后,逐渐变为四乘马车。齐国翻倍,东田200家出兵200人,改靠西田供养东田。 50公里,100周里,男爵领,所以叫方国,其食者四之一,100/4=25,春秋早期出兵25乘,也就是1个周制师,齐国出2个周制师。

使用旧商制的纪人被迫改迁入的齐国(山东),西田

100米✘8✘10✘3✘102%(路网和沟渠)=25公里(夏制百里)

100米✘8✘10✘4✘102%(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齐承商制,《左传昭公三年》:“齐(国)旧(制),四(进)量(度),豆、区、釜、钟。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1釜等于64升),釜十则钟(突然变为十进制是关键)。”

《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一升(305立方厘米是关键)也。掬四,谓之豆(1300立方厘米)。豆四,谓之区(4847立方厘米)。区四,谓之釜(1釜等于64升)。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二缶,谓之锺。二锺,谓之秉(1秉等于25釜)。

《仪礼聘礼》 十薮曰秉。。。车,秉有五薮。

《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突然变成三进制是关键),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管子》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三十家为邑,《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女性地位较高,一夫一妻为1家,30家就是60块份地,加4块份地的宅基地,就是64块份地。十邑为卒,十卒为乡,就是6400块份地。三乡为县(县相对于都,处于边鄙位置),3县9乡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国(小都),由4个组成1个百周里方国(大都)也就是12县,5属50县就是4个百周里(48县)有多。商朝的田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朝鲜王国韩百谦的《田考》。

西田,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乡有3000家(早商是8*9*9=648,扣除宅基地也就是600家),万口,出150人(早商是300人)、牛车1乘(早商另有双马马车1乘),与商朝初年出车规律同。县有9000家,3万口,出450人、牛车3乘,另出四马马车1乘。纪人被迫改迁入的旧商制一个县的耕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还不如齐人改迁入占据的周制一个乡的耕地面积(25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是后者的三倍,农业负担重,税收是后者的十倍,但基本无兵役负担。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8乘双马马车、8乘牛车,再加伯爵自己的2乘,就是50乘,山东有十二个这样的伯爵,也就是600乘。

使用新商制的卫国(河北),西田

128米✘8✘3✘2✘5✘104%(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考古发现的燕、赵、中山、卫、魏大梁量器,为900、1800、3600、7200立方厘米,与新商制8家9邻为1铺(72家)相符。

《尚书大传》“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目目),三朋(目目)而为裏。五裏而为邑(《管子》的部),十(5*2)邑而为都(2个正方形的《管子》的聚,也就是半个商百里,考虑到一般来说另一半是不能被用作耕地的土地,一个商百里为一族)。十(5*2)都而为师(《管子》的方,河北王畿有10个族,组成王师)。州,十有二师焉。”

边长128米的份地,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每家8块,1邻8家。

128米✘8✘3=3072米也就是六周里,9个邻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8*9=72家,64*9=576块份地,暴[裏]的面积(9.5公里)约是成(25公里)的三分之一有多,一成200家,可见无误。每家出1人,另外每3个邻24家(64*3=192块份地)助养1个脱产贵族(64*305立方厘米,也就是1釜)。

18个邻,8✘18=144,加6助养着的贵族,也就是150人,一车。商朝时,36个邻300人为攻车和守车,为一个甸国。边长32公里的一个商百里为一族,25个甸国,50车。商的河北王畿,有十族250个甸国,500车。

《管子,乘马第五》“方六(周)里,命之曰暴(裏,正方形,pu,堡,六里铺,也就是甲骨文的甸)。五暴命之曰部(邑,bu,三十里铺),五部命之曰聚(正方形,25个暴,也就是四分之一个商百里)。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五聚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方(商方),官制也。”

卫国齐国吞并部分河北地区后,又打乱重编了,从先10后5,改为先5后10。由每家8块改为每家2块男女各1块,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有32家,9个32家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288家,每24家助养1家脱产贵族加起来就是25家,12贵族也就是300家。6家为1大家,也就是50大家,“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打横24块份地只有2大部分,“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打竖24块份地有25大家。

“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50大家),五暴而长,(五长而官),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男爵领的主城,边长3里),邑制也。”

“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1田100聚)。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事成而制器:方六里(暴),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春秋后期,手工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皮甲增加),其蔽[盾]五;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盾]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器制也。”

西田,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1个暴[裏]300家只出30人,为攻车马车(2甲、1白徒驾车)和守车牛车(2甲、1白徒驾车),后跟4有甲使弓的队长,后跟20有甲戈盾兵。根据考古发现,商的战车文化,驾车人是没有盔甲的,身份很低贱,所以 大棘之战 华元 才被驾车人给卖了。50个大家,2*24,实际只有48个大家,不供养贵族的出甲,供养贵族的出盾,甲盾合共48。白徒三十人,车两,马四,有可能是两辆车都是双马马车,也有可能一个是四马马车用于冲锋、一个是牛车用于后勤。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25乘双马马车、25乘牛车,河北有十个这样的族,也就是500乘。

管子乘马,记载的是春秋晚期和战国的军制,西周时,四铺36邻1200家,也就是边长12周里的方形,出四马马车一乘、牛车三乘、120人,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改为四马马车四乘、牛车四乘、120人



声称面积:《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应为十)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五百里不是五个百里而是边长五百里的前提是“邦国千里”,侯爵的齐国为边长400周里方形,但从最宏观考虑,青州所在的方千里有很多不适合使用的地域,比如海洋和高山还有沼泽就占了一半。 十和七很容易误会成同一个字。《山海经·大荒东经》《逸书·周书·世俘》也都有类似问题,亿十万其实是亿七万,也就是17万。 封建面积:天子分封的面积,是承担兵役出兵数量的基础,侯爵的齐国为4个边长100周里方形。 计算面积:封建面积划分时依然十分粗糙,有很多不适合使用的森林和湖泊,诸侯之地,封疆方4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的三分之一是133 实际面积:侯爵的齐国有1军,125乘攻车,125乘守车,250乘草料车,也就是1.25个边长100周里方形。 齐国作为侯爵,在讨伐东夷和无数代的努力下,最终在齐恒公即位时拥有了5.5个周百里有多的面积的耕地,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也就是14个周百里有多,几乎是7.5个周百里拥有三军的鲁国的两倍。

银雀山汉墓战国竹简《田法》500 家为1 州,10 州为1 乡5000家。春秋初期5000家就是一个小都,分为20+5=25成,1成200家,1乡2000家,1个小都有1都、4鄙、2乡。春秋末期,1成300家。到了战国末期,估计1成就有500家了,5000家相当于半个小都的纯农业人口。 《田法》( 《文物》1995年第 4期 )岁收,中田小亩亩廿十斗,中岁也。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太上与太下相复以为率。 齐国有三种亩制,大部分地区的早商制(国语和管子)、靠近河北卫国的纣王制(管子和尚书大传)、临淄附近和泰山以南的周制(国语和管子)。其中河北土地较少,这里的小亩基本应该是指早商制。 吴慧《银雀山竹书中的粮食亩产》平准学刊第五辑上,光明日报出 版社1989年;杨兆荣《银雀山竹书田法同于李悝田法》《思想战线》1996年第 3期,也持此说。 《汉书·食货志上》记李悝尽地力之教,谓农夫'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产量与此接近。"李学勤据孙诒让说,指出李悝是据下地而言,与《田法》"下田亩十三斗"接近,推知简文所说的小亩就是《食货志》李悝所说的亩,即周制百步之亩。按,《食货志》李悝说"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是按百步为亩推算的。又,《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田法》简文则云:"食口七人,上家之数也;食口六人,中家之数也;食口五人,下家之数也。"

《管子度地》百家(10井,战国时为90家,《管子》战国时方汇总成书)为里(通),里十为术(成),术(成)十为州(终),州十为都(同,方百里的大都),都十为霸国(封,10个方百里的大都,相当于西周2个公爵领的面积,也就是齐桓公齐国的面积)。

〈孟子.梁惠王〉疏引「井十為通」下作「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

里(裏)字,在金文里就分为:简体字的里,表示田地长度单位,繁体字的裏,作房屋形状,表示居住区域。本文也用此法加以区分两种含义。

《左传成公二年》晋国在鞌之战击败齐国后,要求齐国“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齐国居然拒绝“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齐国的亩间小路都是南北向,只有少数东西向的主干道,所以晋国不敢深入齐国。

《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有戎馬一疋,牛三頭,是曰匹马丘牛。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攻车)一乘,(戎)馬四疋,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干)備具,(外加四头牛拉的牛车三辆,辎重兵二十五人)是謂乘馬之法。”

《襄公二十七年(前552)》公与免余邑六十,辞曰:「唯卿备百邑(320邑,5乘,下卿的俸禄田),臣六十矣。64邑是一个甸(1乘,上大夫的俸禄田)

《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城),成百井,三百家,革车(守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

《宜侯夨簋》 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 锡土:厥田[四]百[里],厥[乘]百又二十,厥宅邑三十又五,厥[井]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百又七[里]。锡奠十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在]宜庶人六百又[?]又六夫。 古文的四是在三上加一横,常常容易漏掉。

《国语·晋语八》(公元前541年)“大国之(下)卿(军长,125乘),(俸禄)一旅之田(5乘)。上大夫(师长,25乘),(俸禄)一卒之田(1乘)。” 这是春秋中期了,西周早期,25邑为一卒之田,宜侯也才35邑140井,也不过一乘之地。 侯爵是小国一军125乘,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3=125,一军有五个师和五个后备师,所以赐1张红弓给军长、10张黑弓给师长,周以前,有军有旅无师,所以叫旅弓而不是师弓。 其县三百,是指有三个县,具体见银雀山汉墓战国竹简《库法》“大县百里”。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马车25乘,原下大夫,俸禄马车1乘),受县(100乘,其中马车25乘),下大夫(马车5乘,原上士),受郡(都,马车25乘,大县中的膏腴之地,或五十里的小县,5乘),(中)士(马车1乘),田十万(酂,马车1乘,100人)……”田加一倍或虚领改为实授。田十万就是田十万亩,亩百为夫,九夫千亩为井,万亩10井,十万亩也就是100井

《韩非子外储税》以子为上卿,乃进田万顷。 上卿(俸禄)一成之田(25乘),有25*25=625邑,2500井,1井=6顷,一成=15000秦顷,但只是理论值,还要扣除城邑、路网。


《左传庄公十年》【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管子匡君大匡》公又内修兵。三年,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我!”

《史记刺客列传》:“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左传庄公十三年》【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夏六月,齐人灭遂。秋七月。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传】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 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

《史记刺客列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三败北”未必是指三次重大失败的战役,也可以指庄公十三年,夏秋一次战役中三次小的败北,庄公十年“长勺之战”时,齐国还没经历管仲的强军改革,庄公十三年夏秋,鲁国已经被迫允许齐国灭遂邑而戍之。则依然没有证据证明在“长勺之战”前,曹沬就已经是“将”。庄公十三年秋七月,孔子在《春秋》中只记录了月份而不记录任何内容,按《春秋》的惯例,这就是鲁国战败的部分,夏六月齐国灭遂,秋七月鲁国救遂攻遂而三败于齐国,不得不《史记》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上博楚简《曹沬之陈》中的‘曹沬’,他的名字,写法和传世文献又不一样,是作‘散蔑’”。也就是说,原文中的“散蔑”被整理者“无可怀疑”地训成了“曹沬”,然后又通过训诂学上“刿”、“沬”的音近而得出同一人的结论。 《管子匡君大匡》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5000/4=1250✘75=93750人,1250✘100=125000人,齐桓公时期不应有这么多人)。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管子·匡君·大匡》的时间线和兵车数量明显存在战国整理时的问题,但却是齐国稷下学宫之书,不可能搞错,既然也把曹沫事迹记录为曹刿,则曹刿曹沬应为同一人,当无异议。司马迁的《史记》在解读古文字上,存在大量错误,诸侯庙号与考古发现相比,错的一塌糊涂,已经是常识了,根本不能用押韵来解释,毕竟是西汉早期成书,用东汉晚期才总结出的《说文解字》去核对是不应强求的,更何况记录的是春秋早期的事情,民族融合还不彻底,各国的读音都是可能有很大差异的。 《吕氏春秋·贵信》“曹翙”说:“张照曰:‘按沫、刿声近而字异,犹申包胥之为芬冒勃苏耳。’ 有认为曹刿是谋士是文人,但是曹刿是鲁侯的车右,鲁侯的战车也是要参与冲锋的。战国蔺相如是谋士,还劫持秦王呢,更何况是文武不分的春秋。何况曹刿论战不能算谋士,他只是出身下层,对士兵们的情绪比较熟悉,当时实行民兵制,属于先给钱后干活,也没有商鞅变法那种下层士兵获得一颗甲首就能增加一倍土地的赏罚,赏罚一般只针对上层军人,比如百夫卒长的车长或旅长、师长、军长。而曹刿很好的分析了下层士兵的心态,才能打赢还没有管仲改革的齐军,但是管仲改革后的齐军,就不是曹刿有办法应对的了,所以一年三次败仗,割地求和。 《韩非子》:曹刿匹夫之士,一怒而劫桓公万乘之主、反鲁侵地。 曹刿出身于下级,但一定不是平民,至少也是士,所以才有氏,但是鲁国尊尊亲亲,贵族们对外姓氏的人才很敌视,而且当时大贵族才能经常吃到祭肉,士估计一年才一两次机会吃到。另外士很多是文盲或半文盲。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沫音亡葛反。左传 庄十 、谷梁 庄十三 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庄十三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 刿(左传 庄十 、谷梁 庄十三、 《管子·匡君·大匡》、《鹖冠子》 )又作 翙(注:《吕览·贵信》),又作沫(注:《战国策》齐燕策、《史,齐鲁世家、刺客传》),又作昧(注:《史,鲁仲连传》索隐),亦曰曹子(《公羊》庄十三、《战国策》齐策)。” 《荀子·王制》也说“桓公劫于鲁庄”。 《吕氏春秋·贵信篇》曰:‘柯之会,庄公与曹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管仲、鲍叔进,曹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桓公许之,封于汶南,乃盟而归。’ 《孙子·九地》说“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巾,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诸”是专诸,“刿”是曹刿,也分明是以这两大刺客并说,用他们的榜样,鼓励士兵拼命


《礼记曲礼》(商朝)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

齐承商制,设左右将军、相、四司,与宋国略同(左右自、大宰、四司blog.sina.com.cn/s/blog.)。

《管子》

其相曰夷吾,大夫曰甯戚(司徒)、隰朋(日后为司马)、宾胥无(日后为司寇)、鲍叔牙(司士)

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土。

桓公使鲍叔(司士)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司徒)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司马)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司寇)为(大司)李[理],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

使(司士)鲍叔牙为大谏,(司马)王子城父[公子雍]为将,(司寇)弦子旗为(大司)理,(司徒)甯戚为(大司)田。隰朋为(大)行。

卫国之教,危傅以利。公子开方之为人也,慧以给,不能久而乐始,可游于卫。 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季友之为人也,恭以精,博于粮,多小信,可游于鲁。 楚国之教,巧文以利,不好立大义,而好立小信。蒙孙,博于教而文巧于辞,不好立大义而好结小信,可游于楚。

曹孙宿[蒙孙]处楚,商容处宋,季劳[季友,公子举]处鲁,徐开封[公子开方]处卫,晏尚处燕,审友处晋。

对曰:“公子举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于鲁,以结交焉。公子开方为人巧转而兑利,请使游于卫,以结交焉。曹孙宿其为人也,小廉而苛伏,足恭而辞结,正荆之则也。请使往游,以结交焉。遂立行三使者而后退。相三月,请论百官” 公曰“诺。”

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入邑垦草辟土,聚粟众多,尽地之利,臣不如(司徒)甯戚,请立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司马)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司寇)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司士)东郭牙[鲍叔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为也,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 桓公曰:“善。”

举齐国之币,握路家五十室(《论语》百乘之邑,千室之家。一甸也就是一乘马车,有十室十个士。路家五十室,是指大路边的五个甸,土地被道路侵占,耕地面积较小,但因为交通便利,这里的甸堡都是商业城市规模的繁荣),其人不知也。大仁也哉,其(司马)朋乎!”

鲍叔牙(司士)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司寇)之为人也好善,宁戚(司徒)之为人也能事,孙在(司马)之为人也善言。”

桓公问四因,与癸乙、管子、宁戚,相与四坐。

桓公乃即坛而立,(司徒)甯戚、(司士)鲍叔、(司马)隰朋、易牙、(司寇)宾胥无皆差肩而立

管子对曰:“请使宾胥无驰而南,隰朋驰而北,甯戚驰而东,鲍叔驰而西。


齐国最强盛的管仲时期,齐桓公被曹沫劫持后,突然不喜欢兼并土地了,改当盟主。此后齐国只能欺负一盘散沙的莱夷诸国。而大国基本都建了巨大的城池和储备粮食,春秋基本没有围几年的战(战国灭中山国才有了围城一年的案例),所以对鲁国莒国的进攻基本都无功而返了。

齐桓公晚年攻徐救徐的事情怎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啊。。。

鲁僖公十有五年(前645)。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鲁僖公十有六年(前644)。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鲁僖公十有七年(前643)。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东夷盟主和保护人 只是齐桓公最后几年得到的,这让他名义上国土扩大了三倍,达到和晋国后期差不多的面积,但是他死了就没了


作者:怀剑听雨
链接:zhuanlan.zhihu.com/p/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齐国山东的旧商制田和河北的新商制田都不是三三得九的井田,而是八卦田,以八八六十四为单位。《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商)升为(商)豆,各自其四,以登于(红黍)釜,(红黍)釜十则(红黍)钟。陈氏三量(升、啝、釜),皆登一(十)焉,钟乃大矣。考古发现,齐釜陈釜容积大概都是20000立方厘米,陈釜出土有20460立方厘米(国博)和20580立方厘米(上博),齐釜应略小(算出为19388立方厘米),陈钟也因此乃大于商钟。齐国三种田制,一方面是传承变迁,一方面也是种植的作物不同导致,红黍黑黍颗粒大小不同,导致了重量和容积的差异。但是釜/斛似乎是齐国三制所共通的汇聚点,《考工记》:粟氏为量。。。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其臂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器身重一斤384立方厘米?钧11520立方厘米?)。釜的体积是1.414/2*1.414/2*3.1416*10=1570.8立方寸,以红黍1寸是2.31厘米,则红黍釜的体积是1570.8*2.31*2.31*2.31=19362.29立方厘米,与根据考古发现的齐区(4847)齐豆(1300/1212)而算出的齐釜19388立方厘米的体积基本一致,齐钟是10齐釜,也就是193880立方厘米;以黑黍1寸是2.48厘米,则黑黍釜的体积是23959.4立方厘米,与魏大斛的24000立方厘米的体积基本一致。

基数上,周200升的似乎种的是粟,魏240升的似乎种的是黑黍,河北300升的似乎种的是红黍,韩167升的似乎种的是小麦,楚220升的似乎种的是水稻。

齐国似乎种植的是红黍,齐旧商区是4847立方厘米(国博),齐旧商豆[斗]是1300(1212)立方厘米(国博),齐旧商升是(305立方厘米)。纪国周田制区种植的似乎是粟?陈区是4220立方厘米(济博),陈啝是2070立方厘米(上博),陈豆是1024和1025立方厘米(临淄博)、1025立方厘米(国博),陈升是204和205立方厘米(临淄博)、206立方厘米(国博)。晏子长于口舌谋略,但是不懂数学,所以描述有误,并不是555递进,而是545递进和十十递进。陈氏实际上除了新增的陈豆1000立方厘米比商豆小,陈啝比商斗多了700立方厘米用于出借,其他都比商量小,小宗交易计算时靠零头的陈升的100立方厘米赚回来,其实亏的并不多,比如借出是一陈啝、六陈升,约3300立方厘米,收回是一商豆、六商升约3200立方厘米,如果是一斗七升则都是3500立方厘米,八升九升甚至还有的赚。大宗交易其实还有赚的,毕竟大宗私人交易往往难以比对。陈氏家底毕竟不是无底洞,只是在玩数字游戏罢了,而各个史家都被他骗了,《韩非子》:私大斗[豆]斛[啝]区釜以出贷,小斗[豆]斛[啝]区釜以收之,《史记》以小斗[豆]受之,其予民以大斗[啝]。晋杜预注《春秋》认为"登一"是改"四(商)升为(商)豆"为"五(陈)升为(陈)豆",唐陆德明进一步阐释"皆登一焉"是随着豆的变大"而区釜自大",但是杜预的升斗斛用的是晋的十进制,10(晋)升为(晋)斗,10(晋)斗为(晋)斛。考古发现陈齐是5(陈)升为(陈)豆,2(陈)豆也就是10(陈)升为(陈)啝,4(陈)豆为(陈)区,5(陈)区为(陈)釜,10(陈)啝为(陈)釜。清孙诒让《左传齐新旧量义》引战国《管子轻重丁》今,齐西之粟,(陈)釜(2万毫升有多,也就是20公升有多)百泉[权,砝码,日后演化为钱和印,不足200克,金属氧化会变重,百泉也就是不足20公斤,和粮食的密度是相符的],则区二十也;齐东之粟,釜十泉[权],则区二泉[权]也。。。又引《管子海王》:盐百升而成釜。杨宽《齐量》和徒弟丘光明《计量史》支持孙诒让的455,而实际考古发现则如莫枯《齐量新议》的545。制度一经确立,没有特殊的理由,就不太会改变,毕竟陈氏量主要面对的是平民和国家,而不是贵族,不改变中间一级是很合理的,所以晏子和司马迁都有点小错(汉代是升斗斛之间是十倍关系,先秦是升啝釜之间是十倍关系),而且陕西公朱左官铜鼎,铭文一斛,容量也是2050立方厘米,可见先秦啝[斛]等于斗,西汉才错用斛替代釜。齐国陈氏的这套“升、豆、啝、区、釜”的1:5:10:20:100比例的量具,很可能并不是其家量,而是所有周制田共有的,源自5300年前半坡有乔氏出身的黄帝继承父亲大地湾有熊氏后,在F901遗址就用蜂蜡制作出的标准器的比例。

齐国的度量衡是很复杂的,齐西不当兵,所以赋税是齐东民兵的十倍,所以同样四进制的豆区釜,加了毫字的就小了快十倍,毫区1350立方厘米,毫豆375立方厘米。很可能齐国东边的纪国和鲁国一样,采用的是周制田,而齐国和西边的谭国,采用的是商制田。鲁隐公时期和鲁桓公初期,鲁国强盛,尤其前699年,郑鲁纪联军大败宋齐卫燕联军,前698年齐僖公不久就病死,鲁桓公甚至在前695年试图会盟让齐纪和睦,但是当年齐襄公就进攻鲁国,前694年又趁郑国内战,骗杀鲁桓公和郑公子檀,前693年,齐襄公趁机灭纪,强迫迁徙纪国五个都邑中的四个的人民到齐国的商制小亩,而迁徙齐国人民到纪国的周制大亩,所以《春秋》有记载迁徙。

重量上,寻是最古老的货币重量单位,西周青铜器有“赐贝三十寻”,寻因为源自贝,所以重量一直不精准与变迁,在1200克左右,1寻约等于6齐权或3齐镒或4赵权(魏镒),1寻96冢,1冢约12克也就是3傒或18铢;货币因寻的不精准与变迁,魏釿五十当寻布在25.5克左右,釿百当寻布在12.7克左右,与两和赵刀12克同级,釿二百当寻布在7克左右;齐权(泉)是212.6克和198.4克,赵权是312.6克,赵石约10000克;魏空首布币约39克,10个约等于1齐镒;齐镒是不足370克,1镒等于24*4=96傒;1傒3.9克(岩斗,也叫半龠或半賸,约600粒黑黍的重量,6铢,6立方厘米);1两15.4克,等于2400粒黑黍,也就是24铢或4傒;齐镒为24两,史书按照西周春秋习惯去零,记为1镒为20两,魏镒沿用为20两,约306克;1斤为16两,也就是250克。

《汉书律历志》1两也就是1合,等于2400粒黑黍,实测是24立方厘米,1新商升,24*10=240立方厘米,1新商斗,2400立方厘米,1新商斛,24000立方厘米。16两(邑)为1斤(甸)384立方厘米,30斤(甸)为1均(都)11520立方厘米,4均(都)为1石(男爵)46080立方厘米,但是根据《周礼》记载和对西六军东八军的计算,以及对《逸周书世俘》的计算,发现除了商周王畿之地,其他大部分地区,一个县耕地都只占其领地面积的一半,也就是实际上缴的只有23040立方厘米(约为1石)的倍数,所以“”西汉时许多容器上刻“容X石,重X斤”等,经实测,石与斛容量相当“”。但是理论计算上,石约是斛的两倍,所以“”到了宋代,改五斗为一斛,十斗为一石“”(丘光明《计量史》54页)。

1溢,600粒黑黍*24=144立方厘米;1镒,600粒黑黍*4*24=576立方厘米。一手的1溢约是两手1商升(305立方厘米)的一半。考古发现,齐旧商区为4847、齐旧商豆为1300(1212)立方厘米,齐旧商升为(305)立方厘米的虽未有出土,但是根据其他两器可以折算。

韩国以167、1670、3200立方厘米,种的似乎是小麦?

楚铜量,以升为单位的,容积是216立方厘米,另有半斗铜量三器——即大府铜量、王铜量、铜量,折合每升容积为222、225、228立方厘米,比周量大出不少。种的似乎是水稻?

齐益为200立方厘米。魏安邑下官铜钟,齐于秦颈铭“至此”标线时,容量为25090立方厘米,当液面与器唇齐时,容量为26400立方厘米,按魏腹铭“大斛(24000)、(一)斗(2000)、一益(200/144)少半益(70/44)”折算,按秦口铭“十三斗、一升”折算,秦一升合201.5立方厘米,秦国自己也搞错了魏国的度量衡。魏少府铜盉,自铭“(大)斛(24000)、一斗(2000)、二益(400/288)”。

《史记》说商鞅“平斗桶权衡丈尺",注云“桶,音勇,今之斛也”;《说文解字》:“桶,木方,受六斗”,段玉裁注云“疑当作:方斛,受六斗”;《广雅》曰:“方斛,谓之桶”;《月令》斗甬注云:“今(秦汉)时六斗斛也,甬即桶"。可知桶(20000/12800)是木制方斛,为另一种大斛(30000/20000)的六斗之量。商鞅变法后大器为斛,小的为甬(小斛)。甬的容积以20 000毫升计,则大斛容积为20 000毫升除以0.6,即33 333毫升。大小斛的比例还有文献可查。《仪礼·聘礼》云“十斗(2000)为斛(20000),十六斗(3000)为籔(48000/32000)”。郑玄注云:“古文籔,今义逾也。《集韻》作匬,注云:匬器受十六斗。正义云:庾、逾、籔,其数同。”

《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144立方厘米)。两手,谓之掬。掬,一升(240/300/200立方厘米)也。掬四,谓之豆(960/1200/800立方厘米)。豆四,谓之区(3840/4800/3200立方厘米)。区四,谓之釜(15360/19200/12800立方厘米)。釜二有半,谓之薮(38400/48000/32000立方厘米)。薮二有半,谓之缶(96000/120000/80000立方厘米)。二缶,谓之锺(192000/240000/160000立方厘米)。二锺,谓之秉(384000/480000/320000立方厘米)。秉(24000/30000/20000*16=384000/480000/320000立方厘米),十六斛(24000/30000/20000立方厘米)也。

诸子集成本119页杨倞《荀子集解》卷六《富国》“人善治之,则亩数盆”注引《考工记》盆,实二鬴(15360/12800)。四部备要本178页《(三国)广雅疏证》卷八《释器》注:盆(30720/25600立方厘米),受一斛(24000/2000)二斗(2400/2000)八升(240/200)。15360*2=30720=24000+2400*2+240*8,12800*2=25600=20000+2000*2+200*8。

十三经注疏本924页《周礼注疏》卷四一《考工记》“庾(5760/4800/24000/3600),实二毂(2880/2400/12000/1800)”东汉郑司农注:“毂,读为斛,(燕)毂受三(燕)斗[豆](600)”,东汉末郑玄也注毂为一斗二升,则似乎古代确实存在800立方厘米的新商豆。东汉末《说文》188页角部“读若斛”清段玉裁注:“豆(960/800/600)实三,而成毂(2880/2400/1800)。鬲部曰,斗(2400/2000/1500)二升(240/200/150)曰毂”。960*3=2880=2400+240*2,800*3=2400=2000+200*2,600*3=1800=1500+150*2。燕国量器3563立方厘米铭二毂,似乎就是燕庾,则不足600立方厘米为一燕豆。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灵寿故城量器也为1800立方厘米,似乎就是一燕毂。魏国“弗官铜鼎”,7 190立方厘米,自铭“容齍 ”,大梁铜鼎,3 570立方厘米,安命铜鼎,3 600立方厘米,自铭都是“容半齍 ”。卫国:陕西武功出土的平安君铜鼎,铭文有“半”字,实测容积3 569.75立方厘米,是半齍之量;河南泌县出土的平安君鼎,容1800立方厘米,按铭刻容“四分 ”推算,7200立方厘米。燕、赵、中山、卫、魏东部,都是河北一代种植“黑黍”的新商制区域,按齍(7200)、庾(3600)、毂(1800)、豆(900)、升(300)。《尚书大传》八家为邻,九邻为铺,正与7200立方厘米相符。明清升是1000立方厘米,明清斗是10000立方厘米,明清二斗四升是24000立方厘米,为一庾。若果是以燕豆为600立方厘米(唐豆也是)计算,则四豆曰区。。。二釜有半谓之庾(24000立方厘米)。清戴震未必没有搞错的可能。《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自有百鼓之粟者不行。诸子集成本383页《管子校正》注:鼓(21378立方厘米,约比桶装水略大,比陕西腰鼓、商洛花鼓都要大),十二斛[毂](1781.5立方厘米)也(传世最大的鼓也才十二个桶装水那么大,用这种鼓来计算粮食储备似乎也是可行的,但是估计是战国时代才有的,总之十二斛的可能性不大)。《广雅释器》斛(20000立方厘米),谓之鼓。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粟五千庾,晋杜预注,庾十六斗。则庾与薮同?《考工记陶人》唐贾公彦疏引《小尔雅》:匊(600立方厘米)二升(300立方厘米),二匊为豆(1200立方厘米),豆四升,四豆曰区(4800立方厘米),四区曰釜(19200立方厘米),二釜有半谓之庾(48000立方厘米)。十三经注疏本1076页《仪礼注疏》卷二十《聘礼》“十(陈)斗(2000)曰(陈)斛(20000),十六(齐)斗(3000)曰籔(48000立方厘米),十薮曰秉(480000),二百四十(陈)斗(2000*240=48000)。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为一秅。。。车(720000立方厘米,也就是0.72立方米,重约500公斤,可供30人吃10天,考虑到还有车子100~200公斤和人员100~200公斤的重量,长途行军能装的货物估计也就这么多),秉(480000)有五薮(48000)”,东汉郑玄注“薮,二十四斛(2000)也”,说明他关注到了十进制和四进制的区别,但是齐国考古只有300的升,没有3000的斗。而唐贾公彦对其疏,说是秉加五薮才为二十四斛,则是错误的???《仪礼》是由山东儒生传承之书,用的是齐国的两种升(200立方厘米、300立方厘米),一个是十进制,一个是四进制。一秅约能供给1万人10天之粮。

《论语》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按唐贾公彦疏16*5=80斛,也就是800斗?)。

可知北宋《太平御览》卷八三零引《孔丛子》有误,但也算得通: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匊。匊(2400/2680/800),四升(600/670/200)也。四匊谓之豆(9600/10720/3200),豆四谓之区(38400/42880),区四谓之釜(153600/171520),釜二有半谓之薮(384000/428800);薮谓之缶(384000/428800),缶谓之锺(384000/428800),锺二有半谓之秉(960000/1072000/320000)。秉,十六斛(60000/67000/20000)也。唐一升600立方厘米,宋一升670立方厘米,一斗6700立方厘米,一斛33500立方厘米,一石67000立方厘米。北宋降斛为半、改斛为石,所以16宋石=32宋斛=1072000立方厘米。

6、齐国西部64进制

标准305ml,公升,《中国经济史。。。度量衡问题》418页310ml

标准610ml,

标准1220ml,公豆,《计量史》103页齐国1300ml

标准2440ml,同黑黍10进制

标准4880ml,公区,《计量史》103页齐国4847ml

标准9760ml,

标准19520ml,公釜,《计量史》166页燕国十觳七厮19400ml、111页邹国19520ml等,基本等同10进制红黍斛20000ml

7、齐国东部64进制(商朝量具)
标准90ml,亳升,《管子海王》大男每月盐五升少半

标准360ml,亳豆,《计量史》107页齐国375ml、177页秦国339ml(彘,旌介商朝遗址)

标准720ml,《计量史》130页楚国大冶746.7ml,这里长期供给商朝铜矿

标准1440ml,亳区,《计量史》107页齐国1350ml、

标准2880ml,《计量史》177页秦国2840ml(夺自魏国的战利品)

标准5760ml,亳釜,《新编简明度量衡史》56页5970ml

标准11520ml,

标准23040ml,

8、商72进制

标准200ml,红黍升/盛/燕厮

标准600ml,燕豆

标准300ml,粟升/参升

标准900ml,魏、赵、中山豆,50兵3天,《计量史》167页中山国900ml、177页秦国980ml(礼泉)

标准1800ml,赵又[斗]/燕孛[觳],100兵3天,《计量史》142页魏国1800ml、155页赵国四又[斗]、167页中山国1800ml、166页燕国受二孛[觳]、受九厮、九厮半

标准3600ml,啝/斛,200兵3天,《计量史》142页魏国3600ml、3570ml、3614ml、韩国151页3600ml、177页秦国3741ml、3560ml(天水)、155页赵国二又[斗]3600ml、166页燕国3563ml、167页中山国3600ml

标准7200ml,区,400兵3天,《计量史》142页魏国7190ml、155页赵国7000ml

标准10800ml,釜/斛,600兵3天,《计量史》166页燕国11200ml(文水陪嫁)

50、100、200、400、600,是商朝的军制,中山国民居和制陶遗址到200人、冶炼遗址只到100人,制陶又有楚国量具

粟是300、900、1800、3600、7200

红黍是200、600、1800、3600、10800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斗石指与一斗[斛]黑黍重量一致的中石,参升指300ml的粟升
zhihu.com/question/2816.
编辑于 2018-03-03
修改


“万乘之国七”------从刘向开始的读史错觉

陈列馆讲解员


东汉刘向在其整理的《战国策》叙文中留有“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的名句,其实这只是从刘向开始的读史错觉。经过详细分析,中山国最盛之时,只有马车300多辆,也就是千余乘(乘是马车加后勤牛车,根据蓝永蔚的《春秋时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马车),但是采用的是商朝初期军制一车600兵,折算为西周军制马车近800辆、人口近80万,也就是三千乘,而同时期的齐国折算只有西周军制马车近3000辆、人口近400万,也就是万乘,魏国、燕国、韩国折算只有西周军制马车1000余辆、人口200余万,也就是五千乘,赵国折算只有西周军制马车2000辆、人口300多万,也就是八千乘。战国时代之始终,未曾出现过同时满足“万乘之国七”的时期,战国七雄各自满足“万乘”都只是一段时期以内的事情,根据记载韩国甚至只是接近万乘。


1.春秋、战国、秦、西汉早期沿用演变西周时期的度量衡,其衡制(重量)反映了西周的户制,且因为编户齐民,也同时反映了田制,因为全民皆兵,而同时反映了军制,于是摸清对应规则,就可以彼此互证。

《汉书律历志》记载了西汉奇怪的衡制(重量):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代,24铢为一两,16两为一斤,30斤为一钧,4钧为一石。

“秦的赋税制大体分为三种。。。第二种口赋,指人头税(丁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称,秦征戍不止,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淮南子氾论训》载,秦之时。。。头会箕赋,输于少府。”(丘光明《计量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16页)用簸箕收取的铜钱,为了避免存在劣币偷税,而各地丁男的行政编制又基本相同,就会采用称重的方式。

根据《周礼》,西周,4井12户平均24个成人丁男组成一个村邑,64井16个村邑200户组成一个甸邑(1个甸邑出马车一乘),10个郊人甸邑和10个遂人甸邑加1个都城邑和4个县鄙邑(出马车1乘)组成一个“小都”邑(也就是1个都邑出马车25乘),甸邑是黄帝、夏朝的“万国”之一, 都城邑、县鄙邑是商朝的“三千诸侯”之一,而“小都”邑则是西周一个男爵国,所以三者都可以被称为邑(不详述13),这也是导致地理记载混乱的原因。

西周一个小都,农村20个甸,每个近200户,共近4000户,小都城内外共2000户,4个县鄙城内外共500户,5城5甸之和与20甸之和相同,合计8千户。中山国一石1万克(171页)的斤两铢与秦朝一石3 万克(182页)相同,但是中山国以20斤为均,2均为石,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战国,把约0(尾邑)~36(雅邑)井的公田全分给了奴隶变私田,变“100步为亩”为“240步为亩”,一些公田充足的甸邑(也称为成邑)一个就多出了8个村邑成了300户,20个甸邑折算就成了30个甸邑,加上1个都城和4个县鄙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平均4万6千丁、2万3千户组成一个都邑。《周礼》体系与度量衡考古体系完全吻合。王说,今年一个成人收5铢,那么各级监察官只要称一称下一级交上来的是不是5的倍数就好了。当然这只是理想模型,但是全国有无数个县可以互相对冲,搭建这种模型有助于管理。

西汉公元前后,6300万人口,公元2年共103个郡、王国等郡级政区,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方五十周里耕地就有五个的万户小县,5人1户,1000个万户小县就是5000万人口。再加上少数人口大县和边疆山区一些地广人稀的县。一个现代县,基本等于西周一个男爵国或伯爵国。

《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原本方百里,四分之三到一半土地是不能用的,比如男爵是1个百里1个都邑。子爵是2个百里2个都邑。伯爵是3个百里4个都邑。侯爵是4个百里5个都邑。公爵是5个百里10个都邑。但是从西周到春秋到战国到汉朝,人口也翻了5倍,特别是城市人口的极大增加。

《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岛,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晳,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鲁国、卫/燕国)。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周礼职方式》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 三 百 里 则 十一 伯 .方 二 百 里 则 二 十 五 子 . 方 百 里 则 百 男 . 以 周 知 天 下。

商朝九州中的八州大概每州210国,每国100兵400人,王畿所在州内除了商朝直属地还有93国,一共1773国,三千诸侯,大概控制120万人。后期繁衍到每国600兵3000人。周朝在雍州的直属地面积其实与商朝河北冀州直属地其实差不多,所以沿用类似的套路,把商朝冀州直属地分成很多小国,把周朝雍州的小国并成直属地,同时因为周朝新的度量衡与黄帝度量衡一致,从而获得了更多黄帝度量衡小部落的支持和归附,根据西晋《帝王世纪》的记录,商末到周,人口翻了三倍,是因为《吕览·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逸周书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99+400+800=1300,人口1371.4923万,平均一国一万,是三千的三倍,纳入周制的有七千人,也就是国人三千、野人三千,而这一个国就是西周的一个鄙城五个甸每个甸两三百户,五个鄙组成一个都,五个都组成一个侯爵,所以周公封了71个公爵侯爵伯爵。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8州是1680国,71✘25=1775,71✘20=1420,1680刚好在中间,其中53个是姬姓侯爵伯爵。同时《周礼职方式》规定了每州(100)封4个公(25)或6个侯(16)或11个伯(9),全部按侯则8州有48个侯,全部按伯则8州有88个伯,71刚好在中间。如果1个州(100)封1个公(25)、3个侯(3✘16=48)、3个伯(3✘9=27),则刚刚好(25+48+27=100)。因为不清楚《礼记》的数据是商朝还是周朝,所以只能算个大概。1680+93=1773国。明细的话,西周分封了虢、虞、宋九个公爵以及鲁、卫两个元侯(2✘55+9✘50=560)和凡、蒋、邢、茅、胙、祭六个伯爵,如果剩下里27个是侯爵的话(27✘25=675)、21个是伯爵的话(27✘20=540),一共就是1775个城,按男爵国计算的话(2✘11+9✘10=112,27✘5=135,27✘4=108,再加上西六军6✘5=30、东八军中洛阳盆地的24,一共409个男爵国)。《吕览·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国人),服国八百余(野人、蛮夷)”。

这里只有2+9+27+27=65个国家,但是因为公爵里很多都是拆开封的,比如太昊之后分为四(比如宿国就分宿男和宿迁两个男爵国)、虞舜之后分为二、大禹之后分为二,等等,所以65个就变71个了

《国语郑语》云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

西汉末年有1370个县,考虑到部分县是作为男国整体保留下来,一个顶5个,大致就对应西周初年的1773个小城和八百里秦川、六百里洛阳。比如尹湾简的东海郡在西周是十个男爵领,到了西汉末年是38个县


2.中山国最盛之时,同时期的齐国折算只有马车近4000辆、人口近400万,也就是万余乘

随着重犁牛耕深翻出肥土,此一时期暂时不再需要休耕,制约人口的核心土地问题得以解决,单位面积内的户数得以增加,以及随着产量生产力的提高和非农人口的增加,而繁荣起来的都市。万户为县,很多公田多的5千户鄙(一个鄙邑加四个甸邑)因为分掉公田和城市贸易人口的增加而得以达到万户升级为县,也就是《左传昭公五年》的“韩赋七(鄙)邑,皆成县也”。战国时的齐国的很多县鄙因为原本就是平原公田多,再加上近海渔业和煮盐贩盐,而得以从鄙升级为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二级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秦初因为战乱人口残破而“大率(县)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西汉初年银雀山竹简《库法》同样因为战乱人口残破而“大县百里(越大越容易囊括废地),中县七十里,小县五十里。大县两万家,中县一万五千家,小县万家”。到了西汉末年连云港尹湾竹简,记载东海郡有266290户,都乡64个和农乡106个,都乡近1000户和农乡近2000户(五口为户),人口达到战国时期的两倍多,原本西周十个男爵国的面积内有了38个县级单位,人口更是增加了五倍,可以作为旁边近似地形的齐国鼎盛期的人口参考。所谓战国时郡比县小,很可能是错把“都”看成了“郡”。都,在战国以后专指点而不指面,但是周朝的都,既指点也指面。《说文》中的注解称“地方千里,乡为百县,县有四郡(都)”,正方形边长一千周里,有100个正方形边长一百周里的“大都”。郡音形同君,是国家级的,五十周里的“小都”离战国的国家级则面积差太远了。汉朝一个郡一般有20个县,王国一般有4到8个县。战国秦汉的都尉,比校尉等级高,校尉管25000人,一个县鄙达到万户后就有这么多男丁,而都尉禆将军管理五个校尉,面积是西周一个小都,西汉把都尉改为郡尉,所以只能是古人错别字了。

根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召见“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即墨大夫),诛一人(阿大夫)”。[清]阎若璩《四书释地又续》,[清]阮元《清经解》卷2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乐毅传》下齐七十余城,《田单传》复齐七十余城”。一个县约万户,提供25马车,爵为下大夫。《史记苏秦列传》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临菑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这里的地方二千余里做20*20时是框进了整个渤海有大量废地,做20多个百里,每个百里四分之一到一半是耕地,每个百里4个五十里,莱夷地区多山,所以齐国大概有20多个小都,每个小都五个城(1都4鄙)都成万户县后就是100多个县,实际则只有73个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复置齐国,领七郡七十三县,汉武帝时,齐国之地已分为十二郡国,按每郡12县就是144县,人口翻了一倍。按72个县每个万户5万人,临淄七万户50万人,一共400万,才有男丁八十万,其中带甲二十万。

齐国其实有三种不同的田制、户制、军制,《管子》对三种都有记载,其中两种《国语齐语》也有记载,另一种《尚书大传》有类似体系。

“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300家),卒有卒帅(谋克);十卒为乡(3000家),乡有乡帅(猛安);三乡为县(9000家),县有县帅(万户);十县为属(10万户),属有大夫(军帅)。五属,故立五大夫。(50万户,都统)

“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是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管子·匡君·小匡》桓公曰:“参国柰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

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于是乎管子乃制五家以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以为军令。是故五家为轨。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率之,三军

《国语·齐语》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齐国采用周制的土地大概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管子于是制国:“(3个周制份地“夫”为1家)五家为轨(也就是2井18个周制份地“夫”),轨为之长;十轨为里(20井),里有司;四里为连(加上公田为100井),连为之长;十连为乡(1000井),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50户),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200户),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2000户,五口为户),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十乡则万井,二十一乡就是2个百周里多一点。

《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30户),邑有司;十邑为卒(300户),卒有卒帅;十卒为乡(3000户,三口为户),乡有乡帅;三乡为县(突然变成三进制是关键),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三十家为邑,《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商离母系社会时期近,女性地位更高,一夫一妻为一家,就是64块份地。十邑为卒,十卒为乡,就是6400块份地。三乡为县(县相对于都,处于边鄙位置,突然变为3进制是关键),3县9乡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国(小都),由4个组成1个百周里方国(大都)也就是12县,5属50县就是4个百周里。商朝的田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朝鲜王国韩百谦的《田考》。齐承商制,商俗四进,《左传》昭公三年:齐(国)旧(制),四(进)量(度),豆、区、釜、钟。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1釜等于64升),釜十则钟(突然变为10进制是关键,周制是夏制改九为十,齐制是商制改九为十)。

《管子·立政·首宪》是春秋中期的制度,人口已经繁衍为春秋早期的两倍,齐国在齐桓公时原本有十五个农业乡,但是晚年隧邑叛乱出去,再加上被各国侵占,所以原本该有三十个州,而下面则只有二十五个州。另一个特点是,齐国在齐桓公时原本实行以西土养东国的制度,《管子匡君大匡》“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土“,齐西不当兵,所以赋税是齐东民兵的十倍,《管子轻重丁》“ 今,齐西之粟,(陈)釜(2万毫升有多,也就是20公升有多)百泉[权,砝码,日后演化为钱和印,不足200克,百泉也就是不足20公斤,和粮食的密度是相符的],则区二十也;齐东之粟,釜十泉[权],则区二泉[权]也 ”。而春秋中期则双方已经差不多了, 齐西的商豆是1300(1220)立方厘米(国博),商升是305立方厘米 ,齐东的毫区1350立方厘米,毫豆375立方厘米,编制也是齐西为1乡10卒、1卒10邑、1邑30户,齐东为1州10里、1里10游、1游20户。

分国以为五乡(10000户),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2000户,五口为户),州为之长。分州以为十里(200户,早期为100户),里为之尉。分里以为十游(20户),游为之宗。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

筑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审闾闬,慎筦键,筦藏于里尉。置闾有司,以时开闭。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群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里尉以谯于游宗,游宗以谯于什伍,什伍以谯于长家,谯敬而勿复。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著于士师。凡过党,其在家属,及于长家。其在长家,及于什伍之长。其在什伍之长,及于游宗。其在游宗,及于里尉。其在里尉,及于州长。其在州长,及于乡师,其在乡师,及于士师。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罚有罪不独及,赏有功不专与。

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五日。季冬之夕,君自听朝,论罚罪刑杀,亦终五日。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于太史。大朝之日,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身习宪于君前。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五乡之师出朝,遂于乡官致于乡属,及于游宗,皆受宪。宪既布,乃反致令焉,然后敢就舍;宪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就舍,谓之留令。罪死不赦。五属大夫,皆以行车朝,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于庙致属吏,皆受宪。宪既布,乃发使者致令以布宪之日蚤晏之时,宪既布,使者以发,然后敢就舍;宪未布。使者未发,不敢就舍;就舍,谓之留令,罪死不赦。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从令,罪死不赦。考宪而有不合于太府之籍者,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首宪既布,然后可以布宪。

3、详细分析证明

使用旧商制的纪人被迫改迁入的齐国(山东),西田

100米✘8✘10✘3✘102%(路网和沟渠)=25公里(夏制百里)

100米✘8✘10✘4✘102%(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齐承商制,《左传昭公三年》:“齐(国)旧(制),四(进)量(度),豆、区、釜、钟。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1釜等于64升),釜十则钟(突然变为十进制是关键)。”

《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一升(305立方厘米是关键)也。掬四,谓之豆(1300立方厘米)。豆四,谓之区(4847立方厘米)。区四,谓之釜(1釜等于64升)。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二缶,谓之锺。二锺,谓之秉(1秉等于25釜)。

《仪礼聘礼》 十薮曰秉。。。车,秉有五薮。

《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突然变成三进制是关键),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管子》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三十家为邑,《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女性地位较高,一夫一妻为1家,30家就是60块份地,加4块份地的宅基地,就是64块份地。十邑为卒,十卒为乡,就是6400块份地。三乡为县(县相对于都,处于边鄙位置),3县9乡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国(小都),由4个组成1个百周里方国(大都)也就是12县,5属50县就是4个百周里(48县)有多。商朝的田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朝鲜王国韩百谦的《田考》。

西田,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乡有3000家(早商是8*9*9=648,扣除宅基地也就是600家),万口,出150人(早商是300人)、牛车1乘(早商另有双马马车1乘),与商朝初年出车规律同。县有9000家,3万口,出450人、牛车3乘,另出四马马车1乘。纪人被迫改迁入的旧商制一个县的耕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还不如齐人改迁入占据的周制一个乡的耕地面积(25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是后者的三倍,农业负担重,税收是后者的十倍,但基本无兵役负担。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8乘双马马车、8乘牛车,再加伯爵自己的2乘,就是50乘,山东有十二个这样的伯爵,也就是600乘。

使用新商制的卫国(河北),西田

128米✘8✘3✘2✘5✘104%(路网和沟渠)=32公里(商制百里)

考古发现的燕、赵、中山、卫、魏大梁量器,为900、1800、3600、7200立方厘米,与新商制8家9邻为1铺(72家)相符。

《尚书大传》“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目目),三朋(目目)而为裏。五裏而为邑(《管子》的部),十(5*2)邑而为都(2个正方形的《管子》的聚,也就是半个商百里,考虑到一般来说另一半是不能被用作耕地的土地,一个商百里为一族)。十(5*2)都而为师(《管子》的方,河北王畿有10个族,组成王师)。州,十有二师焉。”

边长128米的份地,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每家8块,1邻8家。

128米✘8✘3=3072米也就是六周里,9个邻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8*9=72家,64*9=576块份地,暴[裏]的面积(9.5公里)约是成(25公里)的三分之一有多,一成200家,可见无误。每家出1人,另外每3个邻24家(64*3=192块份地)助养1个脱产贵族(64*305立方厘米,也就是1釜)。

18个邻,8✘18=144,加6助养着的贵族,也就是150人,一车。商朝时,36个邻300人为攻车和守车,为一个甸国。边长32公里的一个商百里为一族,25个甸国,50车。商的河北王畿,有十族250个甸国,500车。

《管子,乘马第五》“方六(周)里,命之曰暴(裏,正方形,pu,堡,六里铺,也就是甲骨文的甸)。五暴命之曰部(邑,bu,三十里铺),五部命之曰聚(正方形,25个暴,也就是四分之一个商百里)。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五聚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方(商方),官制也。”

卫国齐国吞并部分河北地区后,又打乱重编了,从先10后5,改为先5后10。由每家8块改为每家2块男女各1块,8*8=64块份地,组成1个正方形的邻,有32家,9个32家组成1个正方形的暴[裏],288家,每24家助养1家脱产贵族加起来就是25家,12贵族也就是300家。6家为1大家,也就是50大家,“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打横24块份地只有2大部分,“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打竖24块份地有25大家。

“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50大家),五暴而长,(五长而官),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男爵领的主城,边长3里),邑制也。”

“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1田100聚)。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事成而制器:方六里(暴),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春秋后期,手工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皮甲增加),其蔽[盾]五;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盾]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器制也。”

西田,赋税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1个暴[裏]300家只出30人,为攻车马车(2甲、1白徒驾车)和守车牛车(2甲、1白徒驾车),后跟4有甲使弓的队长,后跟20有甲戈盾兵。根据考古发现,商的战车文化,驾车人是没有盔甲的,身份很低贱,所以 大棘之战 华元 才被驾车人给卖了。50个大家,2*24,实际只有48个大家,不供养贵族的出甲,供养贵族的出盾,甲盾合共48。白徒三十人,车两,马四,有可能是两辆车都是双马马车,也有可能一个是四马马车用于冲锋、一个是牛车用于后勤。

每个边长32公里的方,因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于耕种,商代有25乘双马马车、25乘牛车,河北有十个这样的族,也就是500乘。

管子乘马,记载的是春秋晚期和战国的军制,西周时,四铺36邻1200家,也就是边长12周里的方形,出四马马车一乘、牛车三乘、120人,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改为四马马车四乘、牛车四乘、120人


3.西周的体系留给了秦国二十等爵,秦国的体系留给了西汉列侯制,西汉武帝后期因为公孙弘发现了孙膑八阵并改为西汉军制而产生一种新的八阵军制,又因为王莽把全国的大小官员全部官升三级(100升500升1000升5000)待遇不变,所以西汉军制的曲候(管理5000丁)降三级沦为东汉的百夫长,进而成为三国西晋的部曲将(管理100步兵)

周朝1个男爵国小都有2~3个州,各2500兵,1个小都有25个成,1个成有2~3个卒,各100人。以1小都2州为常见,1小都3州非常少。西周时,野人不当兵,所以1小都只出2500兵。

根据《商君书·境内》,秦一军由五大夫率领,五部12万5000壮丁(《管子匡君大匡》里的五属也是设立五大夫管理耕地相当于10个男爵国小都5万户、《国语齐语》耕地相当于50个男爵国小都的25万户),其中2万5千是战兵,战兵中精锐轻兵甲士1万6千,后勤10万。

一部由尉(公乘)和军司马率领,加后勤25000人,其中职业军人的精锐轻兵甲士3000人,根据兵马俑,估计还要加上2000无甲的弩兵和轻步兵,后勤2万。五大夫所在的部轻兵甲士4000人(“将,短兵四千人”),尉所在的曲则为1000人,尉与司马500人、候500人,五大夫所在的曲也为1000人,五大夫500人、候500人。

一曲由候(公大夫)率领,加后勤5000人,其中轻兵甲士500人,什长都是甲士;尉所在的中曲则为1000人(“国封尉,短兵千人”),什长伍长都是甲士,尉与司马500人、候500人。

一官由将(官大夫)率领,加后勤1000人其中轻兵甲士100人。

《商君书·境内》:“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五(轻兵,五十人十分之一 )人一屯长,百(轻兵,千人十分之一)人一将(二五百主)。” 《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敌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baike.baidu.com/view/42" "_blank陈胜、 吴广 皆次当行,为屯长。”(失期,下层小兵是赔钱但是一般赔不起只能干苦役还钱干到死,屯长估计是被斩首)


西汉继承秦的部曲制。

西汉的进步是伍长也全部成为甲士,一军五部12万5千人,有甲士2万5千人。

大将军营五部《续汉书》,分左右前后中五部《青海大通、居延等汉简》。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假军司马为副,比千石《续汉书》,统率25000人(周朝以12500人为军)《中国全史军事卷》,其不置校尉部(12500人),但军司马一人,比千石《续汉书》。

10个西周男爵国,也就是西汉一个郡,郡守,二千大石,是比二千石的2倍。

部下有曲,分左右前后中五曲《大通汉简》,曲有军侯{候}一人,假侯{候}为副,比六百石《续汉书》,统率5000人(周朝以2500人为师)《中国全史军事卷》(其中500是轻兵甲士)。

1个西周男爵国,25个200户,五千户,也就是西汉一个小县,县长,比六百石,县令是2~4个县长,千大石,是比六百石的4倍,千中石,是比六百石的2倍。

曲下有官,分左右前后中五官《大通汉简》,官有二五百主{千人}一人,官分前后队,五百主为副,统率1000人(周朝以500人为旅)《中国全史军事卷》(其中100是轻兵甲士)。官下有队(500),队下有列(100,其中10是轻兵甲士),分左右前后中五列《大通汉简》,列有百将一人,比四百石,统率100人(周朝以100人为卒)《中国全史军事卷》,屯长为副,比二百石《续汉书》,统率50人(周朝以25人为两)《中国全史军事卷》。屯下有什,什长一人,伍长为副,比百石,统率10人(周朝以5人为伍)《大通汉简》。


东海郡那个官员当年在彭城武库当官,彭城是刘邦崛起的地方,是全国少数几个大武库之一,东海郡只有二军的兵役,共2万5千或5万兵,彭城武库可以武装60多万兵,也就是24或12个郡的兵,西汉末年也只有103郡国,四或八个武库就够了。我估计只有西安、太阳、北京、彭城四个武库。

zhuanlan.zhihu.com/p/28匪夷所思!西汉的武器库竟如此土豪?

彭城武库60万军队,弩53万7707、弩矢1145万8424平均一弩20矢、弓7万7521、弓箭119万9316平均一弓15箭。

62.5万军队,其中每12万5千有轻兵2万5千、轻兵里有甲士1万6千,也就是轻兵12万5千、甲士8万,60万军队也就是有轻兵10万、甲士6万,所以武库有短铩2万4170(屯长、副屯长持用)、各种短戟共7万8392(什长、伍长持用)、剑9万9905、盾10万0255、盔9万8262、铁甲6万3324。轻兵部队配弩10万。

剩下50万,斩马铍45万1722,7万弓箭手配斩马铍7万,38万弩手配斩马铍(其中14万2701有皮甲、15万6135有刀),5万弩手配长矛5万0178。

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1万克)之弩,负矢五十,置戈(1米4)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每12万5千军队,扣除2千多的屯长及以上级别的皮甲拿刀的指挥和2千不拿武器的伙夫,有配弩和20矢、短铩戟、剑盾盔的轻兵2万(轻兵里有配铁甲的魏武卒模式甲士1万2千),有配皮甲、弓和15箭、斩马铍、刀的弓箭手1万5千,有配皮甲、弩和20矢、长矛、刀的1万,有配弩和20矢、斩马铍的无甲兵7万6千。

具体到东海郡2万5千兵役额度,2千有铁甲剑盾、2千无甲剑盾、2千皮甲长矛、3千皮甲弓箭、1万5千无甲弩兵。

《汉书·食货志》说是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役二年,即一年为正卒,"给中都官"。一年当戍卒,戍守边疆,曰屯戍。

西汉后期改行募兵制,其实质依然是农夫养职业军人。

车步兵部曲:根据武经总要引裴子新令。

居延汉简有“左部右曲侯”、“右部右曲侯”,敦煌悬泉汉简有"己校前曲后"、"戊校左曲候"、"戊校前曲候"、"己校左部中曲候"、"戊校右部中曲",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西汉简“后曲侯”。曲下有官,官下有队,如“曲(5000)前、左、右官(1000)前队(500)”。队下又有列、屯、什(对)、伍,如“什以肩章别,伍以肩左右别”、“五人为伍”。(《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325、307,《文物》1981年第2期)

裨将军 同时管理下属的骑兵部司马的5000~10000人和车步兵部校尉的25000人。五代到宋初,马步军都指挥使之下,也是分马军指挥使和步军指挥使。日本战国,部将之下,也是分骑兵的侍大将和步兵的足轻大将。

偏将军《汉书》王莽五大司马、二十五大将军、百二十五偏将军、千二百五十禆将军,虽然是把全国官民各升三级,所以与原有军制不同,但是也能看出偏将军比禆将军高一级,所以应该是统帅五万步兵加一万骑兵。

《汉书》:莽见四方盗贼多,复欲厌之,又下书曰:“予之皇初祖考黄帝定天下,将兵为上将军,建华盖、立斗献,内设大将,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州牧或部监,每人5个偏将军)、偏将军百二十五人(郡守或郡尉,每人10万丁、10个裨将军)、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县令长,每人1万丁、10个校尉)、校尉万二千五百人(每人1千丁、3个司马)、司马三万七千五百人(每人3个候)、(曲)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士千三百五十万人。应协于《易》‘孤矢之利,以威天下’。予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将条备焉。”于是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5人),赐(十三州)诸州牧(和部监)号为大将军(25人),(103)郡(、王国与王畿各部)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125人),属(县)令、长(为)裨将军(1250人),县宰为校尉(12500人)。乘传使者经历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谷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于民。

王莽是君子,只是没脑子。此时全国大概6500万人口,一家一到两个丁就是所谓“士”千三百五十万人(1350万*5=6750万),“校尉”万二千五百人。。。“(曲)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校尉12500+候112500=125000,则“曲侯”约是百户长、百夫长,西汉实行民兵制,十户每户一个月零三天的轮流服役,称为当,则“曲侯”又是十个服役大兵的头头。当122万5000人+校尉1万2500+候11万2500=135万,士吏45万*30=士1350万,25户设一个两司马。但是西汉的曲侯是五千夫长。百夫长、五百夫长、千夫长、五千夫长,等于是百夫长官升三级。王莽搞这种全国人民官升三级的把戏,钱不增加,传达命令的“乘传使者经历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谷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于民。”而且也真的很巧,公元2年,州有13个,郡有103个,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全国大概6300万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还真够能让他编出这么格式来。

荆州饥荒,爆发绿林起义。公元21年,莽新大司马、荆州牧讨伐绿林军出兵10万丁被围歼2万精兵。公元23年,莽新南阳郡守讨伐绿林军出兵10万丁被围歼2万精兵。莽新严尤军镇压荆州后北上宛城与绿林军激战,损失3000退守颖川,则其精兵应该也有2万。昆阳大战,莽新王邑、王寻2万再加40万,先发精兵只有10万,则40万出8万,再加王邑、王寻2万,列营百余座,每营千人。青徐等四州饥荒,爆发赤眉起义,青徐两州牧有精兵4万被击败,则也是两个2万。先秦秦汉实行编户齐民,民官同时也是军官,则每次出兵只出甲士伍长作为精锐。

王莽把全国人民连升三级(100升500升1000升5000),待遇不变,导致东汉的曲长(5000)沦为百长(100)。。。

《后汉书·班固传》“陈师案屯”唐武则天太子baike.baidu.com/view/21" "_blank李贤注引《续汉志》:“大将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长一人。” 这是王莽把全国人民连升三级,导致曲候变为百长而不值钱


到东汉三国两晋,设立步兵部曲督(也就是部校尉)管理步兵甲士500人,步兵部曲将(也就是曲军候)管理步兵甲士100人,骑兵部曲督管理骑兵100人。


西汉末部分地区采用公孙弘霍光八阵的部队,一军甲士2万5千,中军3000,骑2000,扬奇伏各二300队、备二100队,其他2万步兵分为五部,每部4000人(一个郡的兵役一军25000人中的精锐)两曲,每曲2000人(有甲无甲各1千,剑盾)两官,每官1000人两队,每队500人。


4.中山国最盛之时,魏国已经被秦国占了大量领土,已经没有万乘

商鞅曾经供职魏国,魏国出自晋国,晋国采用周制

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

“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

《战国策·魏策三》说:"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

周称伍长两司马卒长旅长师长军长周爵伍长下士中士上士下大夫男爵中大夫侯爵马车1525125乘420100500人数51025501005001000250050001250025000125000魏单位伍什属闾卒率州军魏称伍长什长属长连帅卒正司马州伯将军精锐人510501003001000210010000秦单位伍什屯率队官曲部秦称伍长什长屯长卒长五百主二五百主精锐人51050100500300016000秦军称伍长什长屯长率长队长将曲候校尉都尉禆将秦爵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国大夫公乘五大夫田宅仆12345792025西汉爵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七大夫公大夫公乘郡尉西汉称伍长什长屯长率长队长将曲候禆将军大将军莽新称伍长什长屯长曲长部校尉禆将军偏将军大将军大司马东汉称募兵制伍长什长屯长曲将部督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战国策》秦赵战于长平,赵亡一都尉。

为了避免被狙击导致群龙无首,大夫以下的前线低级军官是没有标识的,只能靠部下自行辨认。秦朝兵马俑的车户比,是战国时的两倍。秦朝1个甸2马车200户,有40个伍长、8个两司马、2个卒长,也就是1马车对应25甲士以及部分无甲公士。兵马俑4个坑,按4骑等于1马车折算。2号坑,弩队部分,50甲,290无甲,车骑部分,3组36甲骑110甲就是27马车,加6马车20甲,车步部分20马车60甲、步兵280甲,纯车部分64车190甲。1号坑,9列每列7马车,平均1车50甲士,共63马车190甲、步兵3150甲士,加300甲士弩队、300无甲弩队。前二者折算共180马车,3号坑,为指挥,无车骑。4号坑,应该是靠近指挥者的应急纯骑兵,折算应该为120马车,也就是480甲骑,与坑的容积相符。4个坑加起来,150马车,骑兵折算为150马车,4400甲,600无甲,平均一车30人,其中25人为甲士、甲士中5人为骑兵。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所以中山国展厅骑兵编制是《六韬·犬韬·均兵》长(5骑,1车100户)、吏(10骑,1甸亭200户)、率(100骑,1乡10甸亭)、将(200骑,1县1都乡2农乡)

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煮枣、无胥,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①,曾无所刍牧②。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輷殷殷③,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然衡人怵王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④,卒有秦患⑤,不顾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魏,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⑥,称东藩⑦,筑帝宫⑧,受冠带⑨,祠春秋⑩,臣窃为大王恥之。

“臣闻越王勾践战敝卒三千人,禽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制纣于牧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奋其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600马车、5000骑兵。一个甸200户2马车,出2马车60兵,其中10骑兵,300户则3马车。一个甸纯出骑兵是30骑一屯、60骑一辈。600马车就是200~300个甸、4~6万户、3000骑兵,剩下2000骑兵是纯出,也对应200~300个甸、4~6万户,一共500个甸也就是20个男爵国10万户,地方千里,10个百里40个五十里,则可见几乎全部百分百都是耕地,40个男爵国20万户,也就是1户4男,20万中年人加20万青年,另有20万老人和10万少年,每户10人以上,也就是200多万人口,折算是1000多马车


5.《战国策齐策》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燕国只在六国伐齐后,依靠齐国土地,短暂达到了万乘。

《史记苏秦列传》说燕文候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碣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所以之前的600马车2400乘的燕国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则,长期与中山国保持着友好关系


6.赵国是在吞并中山国后,才达到万乘

中山国人口80万,有丁男20万,所以《战国策·赵策三》才要“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根据我对长平之战的研究,这20万里有10万是五户长甲士,赵国基本把全国的甲士都集中到这个野战军里,而守城则可以靠城墙防护不需要甲,而中山国20万丁男按女真正兵2重3轻的原则,最多只有4万是甲士,且士气低落,所以最终战败

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载:“日者,中山悉起而应燕、赵。南战于长于,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北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不啬于战攻之患也。”

这只是后人追忆,以为当初弱小的燕国与版图大大增加了的燕国从来未曾改变一般。


韩国只在前375年灭郑后、前293年伊阙之战前,短暂达到了万乘

《左传》昭公元年 晋中行穆子(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左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禹鼎:车百、斯驭酋徒千。

北京昌平白浮出土一辆西周战车,有10盾、1 短剑、9短戈、2弓、2矛、1 戟、1 钺(长斧)。 郊人200家出1马车、3牛车、10士、40伍长、10奴隶,野人200家出的另1马车、另3牛车,也就是平均1马车30人,这是最常见的精锐出兵作战。1车30人:卒长(酋者)1士(弓、3米3酋矛、短剑或1米3戈配盾、甲)、两战车司马(斯者、驭者)2士(斯者:2米8戟或钺、戈配盾、甲,驭者:戈配盾、甲)、两徒步战司马2士(戈配盾、甲)、20伍长(2米3矛、前胸甲)、5奴隶,按《孙子兵法》曹操注,5奴隶是:养二人,主炊(水柴);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但是古代一个人只能煮十个人的饭,可见养马养牛的,马出征时,也要派一人来帮忙做饭。 郊人200家出2马车(野人200家出的另1马车)10士、40伍长、80进攻步兵、10后勤步兵、10奴隶、4牛车(野人200家出的另2牛车),也就是平均1马车75人,其中公民兵70人,是大规模进攻作战。低级的进攻步兵其实主要用来背粮和制作围攻设施,而不是作战,武器只有2米3的木棒而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伐其木以益其兵),春秋后期才开始有2.3米短戟。加牛车则是倾巢之战,所以马车牛车合计来形容出兵规模。

1乘马车30人,3甲士,2步战两司马,20伍长,5后勤。五乘为三伍,5乘15甲士(1个旅长、4个卒长、10个两司马)也就是3个5,以什共车,再加上10个徒步战的两司马(戈、盾),25个精锐士兵为1队,必克。偏(原25乘,也就是5队125个精锐士兵)为前拒,以诱之。两(原50乘,也就是10队250个精锐士兵)于前,伍(原125乘,也就是25队625个精锐士兵)于后,专(原80乘,也就是16队400个精锐士兵)为左角,参(原30乘,也就是6队150个精锐士兵)为右角。全军一共62队1550个精锐士兵,都有甲。 1队25人,第一二排是短戈加盾,三排是2米8战车戟或钺配短戈加盾,四排是3米3战车酋矛配短戈加盾,五排是5个弓箭手配短戈加盾,类似戚继光鸳鸯阵。 感觉这个更合理一些,但是人数太少了,估计因此才可以让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困诸厄,大败之。依靠全员盾甲的装备优势,在狭窄地形,抵消敌人数量优势。这是参考的《春秋时期的步兵》

《左传》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馀四十县,遗守四千。310乘马车*4马牛车合计*4军+主公护卫40=5000乘,名义上是4个军,实际上是10个军的编制。

晋军至少有四个这种310乘马车、1550人的重装兵部队,中行穆子是中军佐也就是全晋军的二把手,而且有魏舒助阵,很有可能率领的是两个这种规模的部队,3100人。而且这还只是1550人的重装兵,后面可能还有数量更多的6200人的伍长组成的2米3矛轻装兵,如果一车75人则更多。

这个配置基本从西周用到了西汉


晋国后期有2千6百多马车(光山西现在就有110个县大小的区域,有些县区域的耕地不足,扣除朔州大同等县,再加上陕西河南河北一些地,每个县就是25马车),野人当兵后增加到5千多,分掉公田后增加到接近7千,三晋进一步扩张地盘到7500,三晋基本各得2500马车也就是1万乘

前391年:秦伐韩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宜阳,取六邑。前375年:韩灭郑,徒都新郑。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

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前353年:韩伐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东周,取陵观、廪丘。

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马陵之战。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韩,拔宜阳。

前333年:合从。

前323年:韩、燕皆称王。

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前316年:侵秦,败北。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12年:秦、韩、魏南袭楚,至邓。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306年:秦以武遂复归之韩。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楚王与齐、韩合从。

前303年:秦复取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兵去。

前301年:秦会韩、魏、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齐兵伐楚,败楚。

前296年: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夏山。

前284年: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乐毅领燕、秦、魏、韩、赵联合伐齐。

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73年:魏赵联合伐韩华阳。秦救韩,杀魏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赵兵十四万。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秦王欲令韩、魏与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齐赵联合伐韩,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韩,拔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秦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荥阳,成为秦国的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三川郡。

前246年: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前244年: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春申君用事,取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聘秦。

前231年:韩向秦献南阳地。

前230年: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秦灭韩,虏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说韩宣王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

《战国策·东周策》说韩国:"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

《楚策二》说楚国东地"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

西南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8.中山国的陶量,其容积原本是商朝作为盐的储存分配器,反映了商朝的户制、军制

先秦度量衡是极度复杂的,但不是不可以分析梳理的。《睡虎地秦墓竹简》103页传食律译文,爵为上造、公士。。。每餐粝米一斗,有菜羹,并供应“盐廿二分升二”(《》216页)。秦升200毫升,盐的密度1.33克/毫升,廿二分升二就是11分之1,不可能这么记录,所以应该是22分之1,《二年律令竹简》“车大夫,酱四分升一,盐及从者,人各廿二分升一”“司寇徒隶,饭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盐廿分升一”,22分之1就是12克,考虑到50、53页做重体力的一餐也才半斗但是需要6克盐。

称谓兵数都黄帝盐周秦魏赵中山兵燕赵兵燕赵兵齐西齐东矩黍红黍黑黍商朝商朝夏朝商朝商朝10进10进10进10进72进72进64进64进64进州伯2000194000司马10002640040002050024000斛/釜72007200641600194005970500公1012000326400800卒正200伯452808004100区3600600360060016307540048471350连帅100子2264040020502381啝1800300180030081670200属长50男1毫升1025豆9001506001004800100130037510264205240升/盛1200310


李恩佳《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陶量》,《文物》1987年第4期,900毫升、1800毫升、3600毫升,商朝制盐不可能这么纯,1克盐1毫升,每人每天6克盐,就是150人、300人、600人,这是商朝、先周、金国、后金的军制,中山国所用马车大小也与殷墟等商朝遗址出土马车大小相似,中山国墓葬4车分布也与殷墟乙七宗庙4车分布模式一模一样。

万历十二年,努尔哈赤又占领浑河部兆嘉城。到了六月时,努尔哈赤已经能够出兵四百、战车三辆。

一车150兵,箕子朝鲜的军制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准备把日本彻底赶跑的时候,《李朝实录》副總(李如梅)曰: "老羅赤(努尔哈赤)近無作賊聲息耶? 彼雖爲亂, 麻提督回軍時, 與廣寧提督及貴國之兵,腹背挾擊, 則蔑不勝矣。" 上曰: "在數年之前, 有作梗聲息,數年之後, 頓無形影。 未知此賊終當梗化作亂者耶? 敢問形勢與强弱。" 副總曰: "此賊精兵七千, 而帶甲者三千。 此賊七千, 足當倭奴十萬。 厥父爲俺爺所殺, 其時衆不過三十。 今則身自嘯聚者, 至於七千。 雖以十人, 來犯境土, 卽報遼東而求救。 西北雖有㺚子, 皆不如此賊, 須勿忽。"7500/50*20=3000。150个50队,也就是25个300人队,也就是一个旗,所以八旗规则不是努尔哈赤发明的,很可能是祖制。满族的立族神话也与殷商人、秦人的玄鸟生商非常接近,也与女真完颜部的建立神话非常接近。


《朝鲜宣祖实录》二十二年七月丁已“(后金)其军四运,一曰环刀军,二曰铁槌军,三曰串赤(盾车)军,四曰能射军”

中山国下层应该是当地长期的土著,很可能属于先商文化,应该往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去寻找相似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中山国中层则作为曾经的商朝北鄙守护者,受商朝影响非常深,但夹在中间数量稀少,却不容易在考古上反映出来。中山国上层则是西边迁徙来的戎族征服者。至于西周初年,很可能在鼓子、肥子之上设立一个中山侯,空投一个姬姓“狄叔恭”来担任,最后的下落却也无从考证。

《说苑辨物篇》赵简子问于翟封茶曰:吾闻翟雨谷(很可能指冰雹)三日,信乎?曰:信。又闻雨血[雪]三日,信乎?曰:信。又闻马生牛[骡]、牛[骡]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国矣!对曰:雨谷三日,虻风(北风)之所飘也,雨血[雪]三日,鸷鸟击于上也(七十二候有“二月。。。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的记载),马生牛、牛生马,杂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简子曰:然则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国数散、其幼君弱、其诸乡贷、其大夫比党以求禄爵、其百官肆断而无告、其政令不竟而数化、其士巧贪而有怨,此其妖也。由此可见,中山国的方言与汉语虽然发音略有差异、容易导致误解,但是基本还是属于同一个体系。

《吕氏春秋·先己·对汤问》“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

6500或4500年前英国土著是伊比利亚人,3000年前凯尔特人中的不列颠人、别尔格人等从大陆进入。现代英国是由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皮克特人(凯尔特人、盖尔人、苏格兰人)、斯科特人(凯尔特人、爱尔兰人)等民族组成的,后来英格兰还被丹麦和诺曼底征服。而移民英国的这些民族里,凯尔特人来自东方,甚至有认为源自塞西亚人,皮克特人喜欢把杀死的敌人首级割下挂在腰间,惊恐敌人,而殷商和宋国都保留着这个习俗,爱尔兰岛的斯科特人则保留着黄帝时期巡行索贡的习俗,撒克逊人、朱特人也受到在德国时东方同盟者的影响。这些民族还在东方混的时候,东方只有中国有成熟的度量衡体制,这些民族要学规矩就只能学中国的,等到他们迁徙到了波斯时,已经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了,迁徙到了罗马时更是如此,简直是中国历代度量衡的活辞典,黄帝、商朝都有。考古发现战国燕赵齐的部分地区采用64进制的成套容器,而且因为装的粮食种类不同而容积略有差异。英格兰主体民族的皮克特人民族估计就是学的商朝的度量衡,1盎司=16打兰(dram6)、1磅(pound)=16盎司,商朝64进制的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16铢,周朝只是1斤等于16两、1两则是等于24铢,于是给人感觉就一模一样了,英国习俗里与中国古代一模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

现代磅与古代不一样,问题的核心不是磅,现在的500克的市斤也不是西周的250克的斤,而是这个一斤十六两、一磅十六盎司的诡异比例关系,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1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英寸(inch)= 2.54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厘米(cm),黄帝尺是25厘米,黄帝寸是2.5厘米,但是黄帝尺=10黄帝寸,1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英尺(foot)= 12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英寸 = 30.48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厘米

中国西南彝族和美洲玛雅人都有十八月历和十月历和十二月历,《夏小正》原本就只有十个月,这个社科院有专家研究过。之所以把10寸改成一点也不方便的12寸,估计就是从十月历改成十二月历时一起改的。夏朝寸是1.25厘米,12夏朝寸为某种尺,6尺为步,就与英制的码一样大了。因为一个英格兰就有七个不同民族,为了协调不同的度量衡体系,只要改变计算方法就可以了。另外古罗马晚期也有一种尺,与英尺基本相同,12寸的目的也可能是想向罗马尺靠齐,长度因为与布匹有关,与商业的联系最紧密,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

1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码(yard)= 3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英尺 = 91.44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厘米,商朝步=商朝尺15.8厘米*6尺为步=94.8厘米,国际单位制的米是100厘米。古希腊和拜占庭有orguyia=6pous,查理曼有toise=6pied法尺,fathom=6英尺,英法也是有6尺为步的习俗的,基于的是两臂伸开时的距离,而这个距离中国称为寻,等于八晚商黑黍尺0.197✘8=1.576,也是周黑黍系的步。另外德系肘尺基本等于2英法系的脚尺。热那亚系则有掌尺,约4掌尺为1脚尺。

另外周还有红黍系尺,田用红黍,里用黑黍,西汉齐地大戴《礼记王制》古者以周尺(0.197或0.185)八尺为步(1.6米),今以周尺(0.246或0.231)六尺四寸为步(1.6米)。古者(周制)百畝(0.231✘6✘100=138.6米),当今(齐国商制)东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0.158✘6✘100✘146.3%=138.6924米)。(步有两种,算里用黑黍尺,加田埂按六尺四寸算,算耕地种红黍用红黍尺,不加田埂按六尺算)古者(周制)百里(0.246✘6.4✘100✘3加道路20米✘100=49000米)(道路计算《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很清楚),当今(齐国商制)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0.1578✘6.4✘100✘4✘121+0.1578✘6.4✘60+0.1578✘4=49000米)。

欧洲存在三种度量衡体系,分别是英法系的足尺、葡萄牙热那亚系掌尺、德意系肘尺。而英国因为一部分是萨克森人,与同样是萨克森人的德国语法相近,比如英尺是foot,德尺是fut,法尺则是pied,古罗马则是pes。必须指出古罗马的度量衡体系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罗马征服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度量衡体系,所以古罗马度量衡不是一个整体。中世纪以后的西欧,受古罗马影响,但是更多是各个入侵罗马的蛮族自己或更早当地被罗马征服的土著的度量衡体系。什么亨利一世用鼻子和一只手作为码都是障眼法,是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把原有的制度加上自己的烙印罢了。

所谓中世纪欧洲度量衡源自古罗马其实是一种不好的说法,罗马也不是统一度量衡的,罗马统治的叙利亚腓尼基、北非迦太基、西班牙新迦太基用的是掌尺,法国高卢和英国等凯尔特人区用的是脚尺,意大利希腊埃及用的是肘尺。

gyrd或rod或perch=8elle=16fut,则源自北欧,是一种操控8轭16头牛大车的缰绳杆,英国最后确定为16.5英尺。

1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英里(mile)= 320rod=1760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码 = 5280英尺=1.609344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千米(km),商朝一个村邑的64✘4的份地加田埂的方形边长也是94.8✘8✘2加田埂=1.6千米。

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链(chain,22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码)2011.68厘米,也就是20米,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浪(furlong,220baike.baidu.com/item/%E" "_blank码),也就是200米,商朝步=1米,10步就是10米,100步也就是1亩是100米,4亩一个田字就是边长200米,1平方浪就是10英亩40000平米。

商朝制度只有春秋的齐国保留着,《管子·匡君·小匡》和《国语齐语》有记载:桓公曰:“参国奈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桓公曰:“五鄙奈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五大夫。乡是万人单位,参国一家5~6口,五鄙一家则只有3~4口,所以份地也更小,一个村邑30家就是一个平方英里,64✘4的份地,扣除宅基地,每家8份地,每个份地是10000平米。中世纪早中期份地是10英亩约60市亩也就是40000平米,而更早的根据征服者威廉的《末日审判书》,英格兰1085年人口是130多万,有700多个标准男爵领(爱德华一世模范议会的年代只剩不到300男爵),60215个农大户,每大户20多口,一共120多万农民+10多万贵族和市民,每大户1个采邑100英亩,每个标准男爵领平均80个农大户1600口8000英亩,8个中期骑士领组成一个标准男爵领,每个骑士领200口,10个男爵领组成一个标准伯爵领,30个标准伯爵领组成一个标准公爵领。此时还存在一些哈罗德残部的20个农大户的男爵领。一个农大户20多口可以分成5个家,则每家20英亩8公顷,正好与春秋早期齐国管仲的五鄙份地相同。5属耕地大概是10个男爵国,21乡耕地大概是7个男爵国,齐国5个(4商1周)、纪地4个(商)、郕地2个(周)、谭地2个(商)、鲁地3个(周)、遂地1个(周),共51万人口。

1码兰(yardland)是30英亩,中世纪早中期每英亩产量平均是12蒲式耳,三圃制每户每年种10英亩约60市亩,每次种20市亩,收120蒲,种一收五所以要留28蒲的种子,还要交12蒲的十一税给教会,还要交40蒲的三分之一收入税给领主,一户3~4人一年吃4夸特32蒲式耳的粮食,一年基本没有多少剩余。可见英国份地是以10英亩为单位的,约等于4公顷,早期则是8公顷。商朝一家3~4口8个份地,每个百商亩也就是1公顷,而一个男性劳动力最多能种12市亩旱地,女性则只有8市亩。所以英国份地与商朝是一样的。更早的时候,休耕地更多。可能只是帮商汤建国的臣子里有人是中亚的凯尔特人,比如伊尹。

小的衡制作为人头税的标准,一般与作为田税标准的量制呈现十分之一的关系,而大的衡制,则与县乡村行政区划相一致。

英国单位制是典型的64进制体系,而夏朝和商朝都是这种体系,也就是俗称的八卦田

但是还是有差别的,英国是64✘64,商朝是64✘81,齐国是64✘100。《左传》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4✘4✘4✘10=640。《史记齐鲁世家》记载鲁国伯禽花了三年完成治理,姜子牙只用了五个月就完成了。“因其旧制而简其俗。”就是把九增加到十,方便统计。

北魏出自东北,和商朝同源,他们的制度只有三等爵。北魏太祖修改为公侯子三等爵。

商朝甲骨文只有侯伯任三等爵,甲骨文记录的侯有46处(非次)、伯有58处、任有15处。到了晚期,更大的新商制设立了大于任的甸作为王畿的唯一单位,由侯临时统领,以减少王畿大族的势力影响。形成了侯伯甸新三等爵。

文献《尚书酒诰》,西周初期依然沿用商制,也只有侯伯甸男的雏形,卫作为官职指王的近卫或先王的近卫,如甲骨文合集03的7563穆卫、7575兄卫,类似契丹的先王宫帐卫军,在西周则指虎贲。西周周公定周礼,才开始推行周制田,王畿和卫国鲁国等才变换为周制田

唐《通典职官》也记载了商朝这种独特的封爵法: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曰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根据对度量衡和田制的数学计算,商之所以采用三等爵,是因为扩大了田地后,夏朝的四等爵各升一级,就只剩三等爵了,商又不愿意设立更大的爵位威胁自己的统治。

根据我最新对成吉思汗的研究,黄帝时代很可能是三等五爵制,也就是成吉思汗的万夫长(сая克亚,亚在商朝是族长的意思)、千夫长(mянга名噶,也就是金国的猛安,1000夫)和巴图(伯,200夫)、总把(子伯,100夫)、百夫长(зуун,子,100夫)、那颜(男,50夫)


蒙古“拔都/巴秃/巴特尔”,成吉思汗的父亲就有这个称号,舒尔哈齐的darhan baturu,觉昌安二子的Lidun baturu,我觉得不仅仅是称号,个人认为手下有200个壮丁的都可以叫巴图


而这套黄帝时代的制度在草原上持续着,随着哥特人、斯拉夫人、匈奴人的西迁被带到了欧洲,根据受哥特人影响很深的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欧洲的balon(伯)一般有10个night(男),每个night(男)一般有50户5个兵,count(公)手下一般有4个左右的balon(伯),公爵手下一般有10个左右的count,也与黄帝时代和西周的爵制相符,西周是公爵10个县、侯爵5个县、男爵4个县、子爵2个县、男爵1个县,男爵有25乘马车和500个壮丁


容量夸脱1.14升,容量夸特291升,重量夸特12.7千克,现代小麦是770克每升,1容量夸特现代小麦重225千克也就是450市斤,中世纪一个家庭老小4口一年大概需要4容量夸特的小麦,估计古代小麦应该也差不太多,但是中国是种黍,黍的含卡路里量比小麦低,所以需要吃更多,则重量夸特与容量夸特粮食的重量之间,很可能是十分之一的关系,也就是容量表示计算口粮,重量表示的是收的税,容量夸脱则是百分之一。1液量盎司28.4毫升也就是22克现代小麦。

一家4口20英亩份地就是80000平米,考虑到商朝亩产比较低,中世纪早中期是12蒲式耳,中后期是16蒲式耳,越早亩产进步越不大,假设商朝是8蒲式耳,也就是1容量夸特,10英亩平年就是10容量夸特,虽然早期每户20英亩,一年4口两个成人只能三圃轮替种10英亩,根据古罗马加图《论农业》,古罗马早期是种一收五,其中种子就需要2容量夸特,4口一年吃就要4夸特,就6夸特了,根据《管子》三年而税,和汉朝每年三十税一,商朝应该也是实行这种类似保险的制度,再加上供养贵族的助法所征收的税,和战争储备,也就不剩多少了。商朝军制与金国相同,648块份地,扣除宅基地和废地,300为正兵,300为阿里喜,12为50夫长蒲里衍,1个为首领猛安,蒲里衍和猛安不种地,他们的份地由奴隶代为耕种,另外600户人家也要交一点税,助养他们脱产管理和训练武艺。后金努尔哈赤初期三马车四百多兵,也就是1马车150兵。管子五属就是3600平方公里,出300马车、4万5千兵,一个男爵国大概是360平方公里,五属大概就是不到10个男爵国。

考古发现中山国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万克,而战国普遍用大石3万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实际上只有现代30个县的面积,也与地图相符,之所以县多了有37个,是因为比如临城耕地面积32万亩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个西周男爵国350平方公里。五个百里就是20个小都,每个折算成2个商制邑,就是40个商制邑。

齐伐燕的时候,中山国也趁机跨过河流和燕长城进攻燕国,“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这是因为一个百里最多有10个城,也就多得了四五个百里,但是得罪了燕国,从此两面受敌,不久就被赵国灭了

500里*500里,用的是商里400米,4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8平方公里对应中山国一个乡9马车

64*9=576,48户助养酋长父子,就是600人。一家四口,600*9*40*4=86万。9*40=360马车

古名今县今县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平方公里古名今县今县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平方公里古名今县今县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平方公里华阳阜平2494166??清苑867
604防子高邑222
160中山唐县1417
276曲逆顺平714
204高邑柏乡268
194左人唐县龙兑满城658
250??宁晋1032
658中人望都370
224保定300300??赞皇1210
179曲阳曲阳1083
309南行唐行唐1025
358棘蒲赵县675
504丹邱曲阳顾定州1275
770宋子赵县鲜虞新乐625
275苦陉定州??栾城347
262新市新乐??定州肥累晋州619
407灵寿
灵寿1069
221无极524
360下曲阳
晋州番吾
平山
2613
301深泽296
193昔阳
晋州井陉井陉1381
228石邑石家庄350350九门藁城836
542??盂县2442
375权邑正定468
299宜安
藁城??东垣正定昌城辛集951
518??清苑宁葭鹿泉603
256扶柳冀州918
576??清苑封龙元氏668
350??新河366
226


我怀疑36邑被分成18个县,中山成公墓有6个中山徽,王昔墓有5个,桓公墓很可能有7个

五国相王当在齐宣王时,当时齐国是有3000马车万乘的,但是中山国300马车千乘则是齐国不熟悉中山国商制军制导致的,田氏齐国立国就尽量缩小三种田制的差异,反映在度量衡上,用公区豆取代亳区豆(《计量史》103、107页),此时齐国已经不再有商制的痕迹,所以才说出《战国策中山策》“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


9.根据怀剑听雨对度量衡的研究,夏商周均以黑黍(矩黍)为正朔,营造必以黑黍尺0.248米,也就是以490米为一周制里(不详述),则傅熹年老师在《战国中山王昔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陵园规制的研究》一文中的困惑可以有了答案。

所以齐国公元前859年徙都临淄(《黄土与青铜》162页)、楚国江陵(177页)、韩国新郑(172页)、中山国灵寿的王都,全都是长边九周制里、短边七周制里。推测西周王都应该是平均每边九周制里,则齐国临淄、楚国江陵、韩国新郑、中山国灵寿全部不算逾制。《左传·王孙满对楚子》“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这些城的建设都早于公元前346年,周朝还没到700年,可能害怕预言,不敢逾制,怕遭天谴。而临淄边长犬牙交错,实际长度则有18公里(图上自测),又满足平均每边九周制里,必要时拆除宫城城墙则又是平均每边七周制里,不逾制。燕国下都两城都是边长18公里(171页图上自测),也就是平均每边九周制里,这是因为建城已经是战国中期。而作为侯都,韩国公元前375年徙都新郑,大城平均每边七周制里、小城平均每边五周制里,鲁国曲阜“东西长约3.7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 (168页),也就是平均每边七周制里,赵国公元前386年徙都邯郸,大城平均每边七周制里、小城平均每边五周制里(173页图上自测),魏国安邑西边2+8=10里,北边4里,南边7里,东边现存3里,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剩下的应为4里,也就是平均每边七周制里,均符合诸侯之制。韩巍《黄土与青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战国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方x百里”和“x乘”一样,两种解释其实都对,但是分别应用于不同场合,5*5是囊括了大量不可使用的海洋山脉湖泊沼泽的,具体到中山国就是囊括了大块太行山区域。说这句话的范雎很可能是齐国人,所以才曾被怀疑通齐卖魏,则他很可能以齐国商制400米为一里。更可能是范雎指着的秦国所采用的地图是《山海经》图,毕竟《山海经》图是《史记萧何列传》“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萧何从秦都保护下来的,刘向定本的那套《山海经》是把夏里250米重新折算成了商里400米的,从太室山与少室山的距离等处可以看出(不详述),民间有些夏里的版本流传入《淮南子》之类的书籍,根据怀剑听雨的研究,《山海经》是用类似自然科学院论文《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里陶寺遗址发现的天文技术准确测绘的中国地图。又或者中山国自己以商里400米测得,记录为边长五百里的正方形。也可能三者兼而有之,则范雎所言与卫星地图上的面积精准相符。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外婚制的部落只能从别的部落娶妻”,鲜虞很可能是鲜和虞两个不同姓氏的部落因为“同姓不婚”的原则而联合在一起。

《公羊传》“山戎者,「戎中」之别名。”山戎应该是指以山型徽记作为族徽的龙信仰民族,成吉思汗的家徽旗帜就是红色山日月的字、白的底、青的边,类似山型徽记也见于朝鲜盔尖和日本盔前立,怀剑听雨认为应该是代表炎黄,读作山。而中山国特有的回云纹则是代表黄帝分支缙云氏,读作中,「戎中」应该就是指采用这种特殊山型徽记的缙云氏鲜族,缙云氏鲜族本是河北安阳后岗二期文化参胡,居住在洹水流域,所以洹姓,又因为商祖的兄弟被封于此而又有了子姓。《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邱(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大火,服虔云)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安阳),主参(胡),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怀剑听雨认为石家河文化有虞氏虞族的吴回及其子陆终及其孙妘郐、参胡都与其数代联姻,鲜虞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有虞氏可能是姬姓。舜平四岳时,缙云氏被舜迁到山东江苏,后随冠兜族南逃到三苗石家河文化,又被迁到西北三危,之后又从西北迁徙回故地河北(不详述)。鲜族以白为主色以龙为图腾、虞族以黑为主色以虎为图腾,虞字甲骨文为虎头,至今汉字依然为虎头。“无终”国应该就是“虞中”国的误读,是联盟以虞族主政的时期,而“鲜虞”国则是无终败给晋国后联盟以鲜族主政的时期,而中山国则又是鲜虞败给晋国后联盟以虞族主政的时期,很可能就是“右人”,所以中山国祖器庭燎用商王族、秦王族有虞氏的玄鸟,王器用鲜族的龙,日用器则爱用虞族的黑虎。








西周为了钳制古国,不让他们学自己灭商那样,都是把古国飞地的一塌糊涂,天下太平时自然相安无事,到了春秋,那些基本没有飞地的如齐郑晋就崛起了

晋国六卿封地也是犬牙交错,日本战国末期丰臣秀吉统治下的封地也是犬牙交错

我在 @知乎 回答了问题:春秋战国里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不断更新中。。。这个我最有资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夹,都是从度量衡研究夏商周… zhihu.com/question/5599


这个我最有资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夹,都是从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的

一句话,现代一个县就是西周一个男爵国或伯爵国也就是一个都(男爵国是小都,伯爵国是大都)。一个私田份地是22000平米33市亩,一个村至少有600个这么大的面积,25个村组成一个男爵国,也就是耕地50万市亩330平方公里,卫辉市耕地面积大概就是这个数37600公顷376平方公里,超出来的耕地50平方公里属于大贵族或王室享用的公田。男爵国的公田最多时能达到私田近一半也就是150平方公里,是为雅邑,最少的则几乎没有,是为尾邑。

而战国策里的城,很多是鄙城,一个都,有四个鄙,所以一个男爵国就有五个城,男爵国有25马车也就是一个偏的战车单位

zhuanlan.zhihu.com/p/23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缩水版修改)

zhuanlan.zhihu.com/p/24考工记,破解夏尺为0.125米的唯一证据

zhuanlan.zhihu.com/p/23甸,丘,乘

zhuanlan.zhihu.com/p/23《周礼》的科学性

zhuanlan.zhihu.com/p/23两套理论,驳斥历来形成的错误认识

zhuanlan.zhihu.com/p/23齐国周制田和商制田

zhihu.com/question/6633怀剑听雨:秦国非周室宗亲诸侯,却何以直接承袭周部族的发祥之地?

zhuanlan.zhihu.com/p/23侯甸男采卫,城市大小

zhuanlan.zhihu.com/p/24田十万(再次修改版)

zhuanlan.zhihu.com/p/23所谓千乘,不过四分之一是马车

举个例子中山国最强盛时有九千乘,四分之一是马车,就是2250马车,125马车为一军,就是18个军,也就是西周90个都,但是战国开始国野不分,所以是45个都,但是考古发现中山国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万克,而战国普遍用大石3万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实际上只有现代30个县的面积,也与地图相符

我在 @知乎 回答了问题:中山国为什么没有被视为战国群雄之一? 因为有人回答里提到了中山国是千乘之国,而中山国又有九千乘之国的记录其实这个千乘是指马车。春秋时的鲜虞… zhihu.com/question/2491

zhuanlan.zhihu.com/p/27晋国的实际兵力变化

zhuanlan.zhihu.com/p/26西周时代的怯薛

zhihu.com/question/2982怀剑听雨:如何评价商朝这个朝代?

zhihu.com/question/6731怀剑听雨:吴太伯让贤只是因为当时的周人是幼子继承制的缘故吗?

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就至少有八种田制也就是度量衡制,分别是黄帝0.25米古黍尺10进制,夏朝0.125米黑黍尺64进制,早商0.168米黑黍尺72进制,晚商又分红黍黑黍两种尺72转25进制,周秦汉都是红黍0.231米黑黍0.248米25进制,再加上楚尺、吴尺、越尺。具体见我知乎文章《从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

夏朝1马车600兵,商朝一马车300兵,楚国一马车150兵,周朝一马车100兵

现代一个县相当于西周一个男爵国,一子爵2男爵,1伯爵4男爵,1侯爵5男爵,1公爵10男爵,鲁卫燕作为元侯15男爵

山区基本被蛮族占据,当时的河流与海湖面积也与现代有差异

关毛评论区那个齐国人口计算有误,鄙地是一家三口,份地面积也是一个半成人就可以耕种,国地是一家五口,份地面积是三个半成人耕种的35市亩,商业乡人口其实很少是管仲预留的编制,所以管仲时期齐国只有150万人口,战国齐国有450万人口,增加了三倍



《周礼大司徒》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参之一。一个百里是4个五十里,四个百里就是16个五十里,三分之一就是5个五十里,所以侯爵有5个男爵国。

doc88.com/p-29512170217" "_blank(论文)《周礼·大司徒》一则郑注质疑

论文《<周礼·大司徒>一则郑注质疑》的理解是错误的,如图一个男爵国的面积最小是330平方公里,这是从尺开始计算出的结果。

让我们来数晋献公的“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首先是晋侯国的五个城:曲沃伯的新绛县、侯马市、曲沃县,冀侯的绛县、翼城县。其攻占的城有蒲国、隰国、屈国(隰县饴隰、蒲县饴箕、永和县楼、大宁县楼、吉县屈、乡宁县鄂)、瑕国吕国(灵石县、汾西县)、郤国(沁源、安泽)、霍国(汾西县霍、霍州市彘阴)、杨国(洪洞县、古县)、狐国(临汾市、浮山县)、贾国(襄汾县陶寺遗址)、郇国(稷山县郇、万荣县稷)、耿国(河津市耿、临晋县董、临猗县智)、芮国(永济市)、魏国(芮城县)、虞国(运城市、闻喜县、夏县)、虢(郭)国(平陆县、潼关县、灵宝市、三门峡市、渑池县、义马市,除去平陆就是“河外列城五”)、垣曲县两个城。一共17个国,疆域是现代的38个县。

晋献公的二军每个军有左右两行,每行有七个大夫,也就是有28个男爵国,38个县的蒲国、隰国、屈国很多山区都是羁縻,瑕、饴、阴后期才正式并入晋,所以与上面的总和相符。



晋献公死时晋国疆域,南到商洛、西到黄河、东到霍太岳、北到灵石

名义上是二军,实际上有28大夫,再加上蛮族地,也就是六军30大夫的军力,所以晋文公作三军却有六个军长卿。

再来研究春秋第一小霸郑庄公最强盛时的面积



先要说清楚周的王畿,周的理论王畿方千里,也就是边长500公里,理论上里面有100个方百里的小国,实际上西周控制的只有关中八百里秦川地32个县,供养西六军750马车,洛阳六百里24个县(洛阳市 巩义市 偃师市 孟津县 新安县 栾川县 嵩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汝州市 卢氏县 洛宁县 伊川县 济源市 焦作市 沁阳市 孟州市 修武县 博爱县 武陟县 温县 登封 新密市)以及邬、弊、补、舟、依、<黑柔>、历、華等的四百里16个县(郑州市 荥阳市 孟庄镇 新郑市 禹州市 长葛市 鄢陵县 新乡市 卫辉市 辉县市 新乡县 获嘉县 原阳县 延津县 封丘县 长垣县),供养东八军1000马车,一共18个百里72个男爵国,也就是现在78个县级,部分县已经变成了市级的区,另有少部分则只是镇级的。平顶山 宝丰县 叶县 鲁山县 郏县 襄城县 漯河市 郾城区 舞阳县 许昌市 临颍县则属于不羹国、许国、郾国等。

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

若克二邑,邬、弊(偪)、补(偪)、舟(邹或丹)、依(鄢或邬)、<黑柔>(邹)、历、華(莘),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秦郑是靠侵吞西周王畿而崛起的,但是秦是从蛮族手上,郑主要是对东部背叛周平王的10个百里40个男爵国下手,同时王畿有部分被蛮族占据,一些东方小国保持中立,到了周桓王与郑庄公开战时,郑国大概有15个男爵国(郑州市 荥阳市 孟庄镇 新郑市 禹州市 长葛市 鄢陵县 原阳县 延津县 封丘县 长垣县 开封市 兰考县 中牟县 扶沟县,这里面也有些是盟友性质),周桓王则只剩洛阳附近大概15个男爵国,洛阳依然是区域贸易中心,天子对诸侯还有一些诸如提级下葬和封爵的收税,但是开支也很多,所以繻葛之战天子拉拢虢、卫、蔡、陈加入联军,郑庄公则重视步兵参战。

《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卷4》:其地有开封府之祥符、兰阳(兰考)、中牟、阳武(原阳)、鄢陵、洧川(尉氏管)、尉氏、郑州、河阴(孟津)、汜水、荥阳、荥泽,凡一州十一县。亦兼涉杞县,与楚接界。陈留与陈接界。封丘与卫接界。许州府为所夺许国之地。禹州为栎都。汝州之鲁山、郏县本楚以饵郑,旋复为楚夺。又阑入卫辉府之延津县,河南府之登封县、巩县、偃师县,陈州府之扶沟县。怀庆府之武陟,归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阑入直隶大名府之长垣县者,为祭仲邑。东明县有武父地,仅弹丸黑子而已。

毕竟是清朝人的总结,也就当个参考。但是郑国人敢和天子交战,也可以看出东周有多衰落。

郑国有375马车的实力,要留一些防御蛮族,郑军大概300马车。王军共有900马车的实力,其中王有375马车的实力,部分要分给周公,要留一些防御蛮族,虢公只剩三门峡市6个县150马车,要留一些防御蛮族,卫陈蔡都是125马车,卫国与周边邻国关系都不好,蔡国要防御刚崛起的楚国,王军大概中军200马车、左军周公100马车、陈国100马车、右军虢公100马车、卫国50马车、蔡国50马车。王军战车是郑军的两倍,但是郑军违背游戏规则让步兵参战设伏。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车兵最小单位是偏,步兵最小单位是伍,偏指代车兵,伍指代步兵。王军中军有很多有名的神射手贵族战车兵,郑军就用违反游戏规则的办法用步兵跟在硝烟弥漫的战车后面,把战车勾倒,干掉这些战车贵族,颇有点英法百年战争克雷西战役的味道。




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是王畿方千里外一圈的44个男爵国划分为九个防区,而且说是围绕方千里,实际上只是围绕渭河盆地和洛阳盆地以及部分河北。晋国在侯防区五百里与甸防区五百里之间,曹国的伯爵领在男防区五百里,但是另一个男爵领在甸防区,也就是卫国后来的都城曹邑。卫国不在卫防区而是在甸防区。邹(扶沟)、莒(通许)那些是邹侯、莒侯的飞地,所以在采防区和卫防区。蛮子赤在蛮防区。宝鸡在夷防区。庆阳在镇防区。延安在藩防区。

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下面这些与我王畿理论矛盾的反方史料证据,我也是有说法的,但是说起来太复杂,也没太多证据,就先存而不论了。

左傳桓公二年 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这里的甸是形容小。

左傳昭公十三年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甸服,主要是长治和河北等商族区,所以贡重。卫国也在甸区。

左傳定公四年 曹为伯甸,非尚年也。

曹国作为文王的儿子,也是侯,但是男防区的曹只是伯爵,另一个男爵在卫国旁边,也就是卫国后来的都城曹,曹城在甸区。

《国语郑语》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云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

这里的邬(鄢,陵)、郐、路(潞,河)、偪阳、邹(邾,扶)、莒(通)都是那些国家在河南的飞地,在王室的采区和卫区,而这些国家则在夷、狄。未有侯伯是指虽然给他们五个男爵国,但是拆散在各地,不设侯伯。弊(偪)、补(偪)应该就是偪阳的飞地。

zhihu.com/question/6633怀剑听雨:秦国非周室宗亲诸侯,却何以直接承袭周部族的发祥之地?

这个王畿就比较可靠了,东角是河南省突出到山东省的尖角处的范县阳谷县阿泽湖,也就是郕伯国(不是济宁的郕侯国,符合在内为伯在外为侯,除了卫侯特例),过菏泽曹伯爵国,过许昌许男爵国,南角是南阳盆地最南端的襄阳,沿着山脉过十堰,过华山,西角是周王室发迹地岐山,包括西虢国在内的亲族墓葬区的宝鸡不在王畿里,义渠国也就是庆阳也刚好不在王畿里,过延安沿着长城,北角是岢岚山,是周人祖先原本居住的地方,过太原、井陉关、邯郸(在内为邺伯在外为邢侯)到东角。



《左传》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年:

【春王正月,作三军。】

春,季武子将作三军,告叔孙穆子曰:「请为三军,各征其军。」穆子曰:「政将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请之,穆子曰:「然则盟诸?」乃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

正月,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毁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无征;不入者,倍征。孟氏使半为臣,若子若弟。叔孙氏使尽为臣,不然,不舍

鲁国原本有三军375马车,被齐国占了汶阳之田后,已经只剩300马车了,又被邾国击败占了很多地盘,只剩225马车。当时规定每一军125马车,当时齐国正如日中天,有灭亡鲁国的想法,所以三桓厚着脸皮又搞了个三军,此时已经是春秋中期了,三桓各毁其乘,打破了原有的国野界限和野人不当兵的规矩,还把公田分了,把225~300户1马车变300户1~4马车。季氏走精兵路线,每225~300户只抽75兵、1马车训练,剩下的双倍交税,100马车还是100马车,因为税比以前更多,所以叫尽征之。孟氏每225~300户抽75~150兵、1~2马车训练,剩下的照常交税,就是75马车变125马车。叔孙氏每225~300户225~300兵、3~4马车,又当兵训练又交税,虽然只有50马车但是因为公田多所以能变150马车,然后给季氏25马车。这样又有了375马车的三军,三桓各领一军。

ixueshu.com/document/b7" "_blank关于春秋鲁三桓分公室的几个问题_爱学术

鲁昭公五年前537年:

【春王正月,舍中军。】

春,王正月,舍中军,卑公室也。毁中军于施氏,成诸臧氏。初作中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尽征之,叔孙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

但是这种面子工程很快就撑不住了,明明只剩225马车的耕地,搞出375马车,不是用于进攻而只是用于防御,随着最大威胁齐国的逐渐衰落,变得已经根本没必要了,加上把公田分了变成25马车的私田,于是老老实实改成二军250马车,然后季氏占了叔孙的25马车就不还了,就这样他就有了四分之二的实力。

晋国女叔齐的评论:

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的齐鲁夹谷会盟,齐国在盟书上要求鲁国出300马车,孔子赶紧在盟书上要求齐国归还占领的那75马车的地盘,因为盟书是给天神看的,写了不能改,而因为齐国已经占领了中间的郕、遂、宿等国,这三个男爵国75马车的耕地对于鲁国已经成了飞地(如图),还给鲁国也守不住,于是齐国真的就把地还了,但是之后与鲁国开战时又占了回去。

之后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二军之一的季氏就是用100马车7000兵与齐国对战,毕竟还要留些人看住鲁侯



链接:zhihu.com/question/5574

左庶长管理60多万户,但是只有8万甲士,比如八百里秦川,梁伯国就占了三百里,剩下五百里,按西周每百里100乘1万兵10万口,商鞅变法分掉公田后是1.5倍,五百里就是75万口,但不可能人人都有军功田,按极限份田模式是4倍,五百里就是200万口,秦国再加上西戎的部分,丧失梁国三百里也就是河西郡后,人口在175万左右

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

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1个市,即晋城城区24.8万、baike.com/wiki/%E6%B3%B" "_blank泽州县50万、baike.com/wiki/%E9%98%B" "_blank阳城县40万、baike.com/wiki/%E6%B2%8" "_blank沁水县21.2万、baike.com/wiki/%E9%99%B" "_blank陵川县25万和高平市47.8万,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市亩(近2000平方公里)。

根据卫星地图,这个盆地大概是三个(阳城、晋城、高平)方百西周里(2500平方公里)有多的面积(7500平方公里),西周论面积和耕地划分政区,有六个(baike.com/wiki/%E9%98%B" "_blank阳城baike.com/wiki/%E6%B2%8" "_blank沁水、晋城、baike.com/wiki/%E6%B3%B" "_blank泽州baike.com/wiki/%E9%99%B" "_blank陵川和高平)方五十西周里(625平方公里)的有多的耕地面积(375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加城区),战国论人口划分政区,则可以分成九个每20万人的区域,对应战国九个近万户5万人的区域,耕地也接近每户100周亩35市亩的水平。一个方百里有一个大都(万户都),一个方五十里有一个都城(千户都)和四个鄙城。《史记赵世家》韩上党郡有城市邑十七,是按韩地三县,有一个万户都和四个附属鄙城和两个边境城堡以及两个千户都和八个附属鄙城。《战国策赵策》是城市之邑七十,是按韩地三县,每个县有25个邑来计算的。《史记赵世家》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三个百里就是3个万户都,封郡守,6个千户都,封2个县令,也就是把韩国上党郡(baike.com/wiki/%E9%98%B" "_blank阳城1、baike.com/wiki/%E9%98%B" "_blank阳城2、baike.com/wiki/%E6%B2%8" "_blank沁水)和赵国上党郡(晋城、baike.com/wiki/%E6%B3%B" "_blank泽州1、baike.com/wiki/%E6%B3%B" "_blank泽州2、baike.com/wiki/%E9%99%B" "_blank陵川和高平1长平、高平2泫氏)都给了冯亭的意思。至于赵国廉颇为什么不占有韩上党而是驻军长平,因为这个盆地丧失了翼城和野王后,就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秦二十等爵与编制对应,左庶长带甲士10万,下辖一个五大夫作为副手。为什么王乞握有重兵,却不去进攻丹河,而是从固县乡入手?目的只有一个,佯攻空仓岭赵军粮仓,吸引廉颇6万主力和7万上党民兵全力投入支援,自己请的后援偏师就可以从野王沿丹河包抄空仓岭后方。但是老将廉颇以损失5万人的代价,成功消耗掉进攻的秦军5万人后,全身而退,到第二道防线韩王山大粮山一带,避免了被秦军包饺子。

秦此时有500万左右人口,其中175万左右成年男,其中100万左右壮丁男,其中近40万精兵,其中17万野战甲士。随着王乞的包饺子战术,很可能又有5万野王秦军被派到长平准备包抄赵军后方,秦军残余总数达到12万,赵军残余3万加5万上党郡军人和民兵(因为战争而被动脱产)。

韩上党郡只有两个县(沁水和阳城,一个小都一个大都)。韩赵上党郡加起来有三个方百里(按照我发现的每个边长25公里),人口稠密,也就是有六个县(按照我发现的今古对应原则,对应现代的沁水、阳城、泽州、晋城、陵川和高平),每个万户左右,合计30万人口。赵王的赏赐等于是把盆地更大更肥沃的赵上党郡也给冯亭管理,当然是名义上的。按每户1到2丁,就是8万军人和民兵,扣除赵军重复计算,还剩7万,廉颇时战死了2万,还剩5万

还可以赵一个参考,安史之乱后,李抱真兄弟节度上党,三丁抽一充任弓箭手,得两万,考虑到泽潞负担着看住河北三镇的职责,而河北三镇都有兵五万,则上党必然另有精锐部队,再加上上党遭受过安史之乱的洗劫,则与战国六万户可以对应。

粟和黍2~3个月一成熟,一年可以收获四次,第二次收获时,秦赵前线负责修工事的农夫(秦河内郡和赵长治盆地)就要就近回去村里,导致前线缺粮又缺人,王乞和廉颇在此时有一番计谋较量。但是随着新一波运粮农夫的到来,赵农夫中夹杂着大量伪装的职业军人赵括,秦则夹杂着白起,只是秦保密工作做的好,而赵括不擅长细节已经暴露(从赵国谣言满天飞就已经知道赵国有大量秦国间谍)。秦赵各自已经出了全力,不决出胜负,是不可能轻易罢休的了。

赵国300万人口70万丁,全国13万甲士(邯郸手工业经济发达,赵披甲率高于秦),廉颇损失了3万,混在运粮农夫中来到的、剩下的有近10万甲士集中在了长平,另加损失2万还剩5万的上党人,晋中与河北的赵运粮农夫25万,兵力40万。

秦军全国20万军人17万甲士,王乞损失5万,但是因为胜利,敌我盔甲可以回收,立功可以升级,所以还剩15万甲士加5万新甲士(这就是商鞅变法秦律的可怕之处,只要不断胜利就有永远打不完的甲士),长平前线有10万甲士加5万新甲士。别的地方还有2万甲士。

赵的野战甲士随赵括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长平,实力很强,但征集调动的动作太大,一如撒拉丁灭耶路撒冷王国时,十字军几乎抽调了王国各地全部的精锐

秦的运输线上的各段共40万运粮农夫(野王、侯马、安邑、函谷关四大区各10万,以及关中水路)已经离开,赵的5万伪装援兵和25万运粮农夫则被赵括命令放弃下次播种偷偷折返,守卫大营和百里石长城。赵括杀了不听命令的8个校尉,率主力10万甲士加长期抗战的5万上党人,强行渡河对守卫丹河的秦第一道防线的5万甲士发起突击,把他们打的大败,但是同时,白起命令第三道防线的预备队2.5万人敢死队从侧面偷偷渡河插入赵军后方,占领了赵军沿河防御阵地,另外5千骑兵敢死队从另一侧趁乱渡河割裂韩王山与大粮山的联系和埋伏专杀赵括的联络骑兵。避免赵军从大粮山收缩兵力粮食至韩王山。

赵括的15万人,被秦第二道防线的空仓岭防线和丹河夹住,反而被秦军包围,赵括拼死二次强渡丹河,联合韩王山10万农夫,击败了秦军2.5万敢死队的封锁,但是背后没能渡河的被白起趁机包围,赵军15万精锐在两次渡河中损失近半,且被丹河阻隔,白起并不急于消灭两处赵军,而是继续大穿插,派兵绕更大的路从背后攻占兵力空虚只有5万农夫守卫的百里石长城,同时秦王亲自召回了河内郡运粮10万秦农夫,让他们放弃播种,去参与包围大粮山的10万赵农夫守卫军,等到通讯断绝的大粮山10万赵农夫明白赵括已经战败,自己也已经被10万秦农夫包围。赵括兵分三处,无法指挥,韩王山只剩4万精锐和10万农夫,粮仓主要在更靠后的大粮山,很快就断粮,另外4万在丹河对岸的更惨,只能不断反击和吃死尸,很快就全军覆没,有多惨可以参看俄罗斯电影《决战要塞》或金门战役,白起从而抽出兵力渡河包围韩王山和大粮山,很快韩王山也战败,4万赵军被坑杀,10万农夫抓去按秦律当除庶子(奴隶),大粮山的10万农夫以及5万百里石长城投降的民夫也是,秦律22万秦人升了一级,3万敢死队不论死活赢了就升、战死了就升儿子(估计只残存万人),剩余12万秦甲士残活9万,战死的不升级保留田给儿子一代人,而赵军有10万甲士,所以秦军基本活着的人人基本都可以升一级,10万河内郡升一级。之前击败廉颇的军功之前就已经结算过了。这是估算,但是实际情况应该差距也不大,主要问题是河内郡很可能是罪人当农夫,则升级只是庶人,这就少了10万奴隶,但是秦军可能还有别的农夫辅助。秦律公士赏田1顷,长240步宽100步,面积大概是100市亩,即使休耕一半,剩下的土地没有牛加奴隶,一家五口剩四口也就一两个劳力是耕不完的,更何况那些2、3、4、5顷的军官,所以秦军对奴隶的渴望很大,但是会武功的赵职业军人种田不行又狡猾不适合当奴隶,就被坑杀了。春秋战国不是没有职业军人,只是平均寿命不高和编户齐民下职业军人还要兼职伍长什长等保甲职物进行地方防御警察,进攻时才被抽调组成野战军。长平关丹朱岭掘山村出土有战国秦半两钱近两万枚,零星也有赵刀币出土,史记也有百金之士的记载,但是这些都只是润滑剂一般的小奖励,不应视为军功奖励的主体。

总之,秦军最后只坑杀了不超过六万残余赵韩军,最多再加上韩王山的残余8万赵农夫,达到坑杀14万人,至少有十余万到22万赵农夫成为奴隶。

考古发现的尸骨身高基本都在一米七以上,明显是职业军人而没有平民。

史记里秦军动不动斩首几万,十万,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斩首,只能是《史记》来源的《秦纪》的夸大。《秦纪》很多重复攻下同一座城的记录,可见其避讳失败,则夸张战功也是可能的。先秦的兵力数字由于史料来源单一,大多不可考,但秦魏雕阴之战确是个稀有的例外: 史记秦本纪:七年,公子昂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史记魏世家: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 同一场战事,双方记载的人数却有差异,魏军才4万5千人,结果秦军斩首8万。原因很简单,魏世家里的魏军兵力数4万5千人,来源于少见的魏国记载,而秦本纪的斩首8万来源于秦国单方面的宣传。《商君书》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也就是战国每个军人都会带至少一个奴隶上战场,魏军四万五千,奴隶则有近五万,魏军的损失是八万(六国奴隶被俘虏后一般不杀只是抓回去作为奖励帮秦人种田),至少逃出了1万。

长平尸骨未发现大量兵器和盔甲,战国推行牛耕,皮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说明秦军获得了赵军的装备,也因此能坑杀赤手空拳的赵军。秦军又有了20万甲士(永远打不完)。。。虽然只有7万是老兵,所以白起说损失过半。。。因为新兵太多,秦军在邯郸城下,先是五大夫王陵5万,之后王乞增援5万,损失5万,赵安平增援5万,又损失3万,15万,比当年庞涓攻占邯郸的人数更多,损失了8万

根据《商君书境内篇》,每5000正式编制的秦人有500轻兵甲士和500伍长公士和1500庶子辎重兵和2500后方农夫。

《汉旧仪》(有爵)年五十六免,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公士为伍长,公士所在的伍,有四个无爵的农夫,不负责作战,平时种田,战时运粮供应前方。

公士:一等爵,赐爵一级为公士。汉旧仪:国君列士也。对应编户齐民就是伍长   

上造:二等爵,赐爵二级为上造。汉旧仪:乘兵车也。对应编户齐民就是什长,轻兵甲士

簪袅:三等爵,赐爵三级为簪袅,刘劭爵制:御驷马者。师古注:以组带马。对应编户齐民就是屯长五十夫长,领有什长4人、伍长5人,轻兵甲士共5人(《商君书》五人一屯长)、兵共10人,配奴隶16人

不更:四等爵,赐爵四级为不更,汉旧仪:主一车四马。对应编户齐民就是卒长百夫长,领有屯长1人、什长8人、伍长10人,轻兵甲士共10人、兵共20人,配奴隶33人

大夫(三百石):五等爵,赐爵五级为大夫,汉旧仪:大夫主一车,属三十六人(主车领有屯长1人、什长级护卫1人、什长8人、伍长10人,轻兵甲士共10人、兵共20人,配奴隶36人)。对应编户齐民就是五百主,下有百夫长4人、屯长5人、什长40人、伍长50人,轻兵甲士共50人(《商君书》五百主,短兵五十人;故,爵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则赐虏六,加五千六百亩)、兵共100人,配奴隶166人。精锐化野战军,500人只留下100伍长,兵马俑一号坑就是这种模式。

县尉、丞(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三百石)县有塞、城尉者,秩各减其都尉百石。道尉秩二百石。

官大夫(四百石):六等爵,赐爵六级为官大夫,汉旧仪:官大夫领车马。对应编户齐民就是二五百主千夫长,下有大夫1人、百夫长8人、屯长10人、什长80人、伍长100人,轻兵甲士共100人(也就是裨将,王乞失败后,从左庶长降四级到官大夫《商君书》百人一将;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兵共200人

县令/国治(六百石~千石)

公大夫:七等爵,赐爵七级为公大夫,汉旧仪:公大夫领行伍兵。也就是5000丁的曲候(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六百石,见县令、丞揖而不拜),其中轻兵甲士共500人

公乘:八等爵,赐爵八级为公乘,汉旧仪:与国君同车。师古注:言其得乘公家之车。历代兵制:虽非临战,得乘公车,故日公乘。庶民之爵最高者。《商君书》国封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司马,千石;郡尉,千石以上),短兵千人。则1司马部有1万人、1校尉部有2.5万人(其中轻兵甲士共3000人) 

五大夫:九等爵,赐爵九级为五大夫。师古注:大夫之尊也。历代兵制:自公士至不更皆士也。自大夫至五大夫皆军吏也。(汉代,秩六百石之吏,始予以五大夫之爵)   有五大夫之爵者,要成为官长或军将之时,在同爵者中,从上位采用年高有德者。   (秦制,爵等,生以为禄位,死以为号谥。皆军吏也。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贳与子若同产。) 《商君书》将,短兵四千人.12.5万人(其中轻兵甲士共16000人)

秦国500万人口,125万丁,也就是16万甲士 

左庶长:十等爵(左翼25万人副手)。右庶长:十一等爵(右翼25万人副手)。左更(中军25万人):十二等爵。中更(中军25万人):十三等爵。右更(中军25万人):十四等爵。师古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历代兵制:庶长三更所将皆庶人更卒。   

少上造:十五等爵(左翼指挥)。   大上造:十六等爵(右翼指挥)。   师古注:言皆主上造之士也。   驷车庶长:十七等爵,师古注:言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也。   大庶长:十八等爵,师古注:又更尊也。   

关内侯:十九等爵,师古注:言有侯号,而居京机,无国邑。   彻侯(列侯、通侯):baidu.com/s?" "_blank二十等爵,师古注: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

其实还有个办法,就是计算白起台骷髅庙这个人头武军建筑的面积,从而推算甲首的数目。

兵马俑都是五百主担任百夫长这样高一级的皇家部队) 秦国占据的是西周的老家,根据度量衡考古,秦国使用的是和东周一样的度量衡体系,可以认为这就是西周的度量衡体系。根据这套体系可以反推西周和秦国的基层体制。 西周初期12户24丁为1村,16村192户为1甸,5甸为1鄙、10甸为1邑、20甸为1都。到了商鞅变法时,人口繁衍,商鞅分公田、开阡袹,1顷等于原来1夫的2.5倍,原本四家的田地,现在可以养六家,1甸百井200户增加为300户。随着生产力的进步,1甸西周出1车,商鞅出3车。原本1甸,西周只有100人3甲、春秋初期有100人5甲、商鞅有300人15甲、长平有300人60甲、兵马俑有300人210甲。 同时商鞅还废除了原本200户里100隧人不当兵的习俗,现在1甸300户600丁300丁都当兵,但是只有伍长60人是士,也就是爵位上的公士,原本诸侯的两司马才能当下士,天子的伍长才能当下士,但是秦地原本就是天子之地,春秋很多诸侯最后也无视天子,伍长就是士,到了商鞅变法,伍长还没有甲,到了长平之战时,伍长公士也有甲了,而兵马俑里那些低级长戟甲士居然达到了所有长戟兵的七成,不知道是选拔的精锐还是各地披甲率已经如此。而兵马俑那些没甲长戟兵和弩兵则是普通的庶人。庶人以下是奴隶(庶子)。公士有田1顷、1宅、1奴隶(庶子),因为1顷相当于现在80市亩,一家人,休耕一半,也还是耕不完,必须再加上一个奴隶(庶子)才能耕40市亩。 西周实行的是伍长(天子下士)、两司马(诸侯下士、天子中士)、卒长(诸侯中士、天子上士甸长)、旅长(诸侯上士、天子下大夫鄙长)、师长(诸侯下大夫、天子中大夫都长)、军长(诸侯中大夫、天子上大夫卿)的体制。 而随着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出现,和人口的繁衍,开始发展为5人伍长(晋国下士)、25人两司马(晋国中士)、100人卒长(晋国上士)、500人旅长(晋国下大夫甸长)、2500人师长(晋国上大夫鄙长)、12500人军大夫(晋国下卿都长)、军佐(晋国中卿县长)、军将(晋国上卿郡长)的体制。 根据武经总要引裴子兵法,结合青海大通汉简、出土兵器十六年大良造庶长鞅、商君书、史记秦始皇本纪琅邪台刻石:商鞅变法初期,只有十二等爵,大良造是第十二等爵。一级,公士,伍长。二,上造,什长。三,簪袅,50人屯长(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那三人之一)。四,不更,百将(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带冠的那三人之首),100人列长,不用参与夜间巡逻。五,大夫,五百主,500人队长。六,官大夫(青海大通汉简千人为官),二五百主,1000人官长。七,公大夫,军候,5千人曲长。八,公乘,校尉,2万5千人部长。九,五大夫,将军12万5千人。十,客卿左庶长(左翼帅)25万人。十一,正卿右庶长(右翼帅)25万人。十二,大良造庶长(主帅)25万人。商鞅一开始只可能是客卿左庶长(商君书),公元前354年占领河西后升正卿右庶长(商君书),公元前352年占领安邑后升大良造庶长(出土武器)。商鞅变法初期秦国只剩200万人口,一家五口出二丁,十二等爵制对应大概是75万男丁,没必要设置那么多等级。

公士:兵马俑中身穿铠甲、不戴头巾的步兵就是“公士”。 上造:兵马俑中身穿铠甲、戴着麻布头巾的步兵就是“上造”。 簪袅:“袅”有马具的意思,簪袅就是给马带上马具。显然这是和车骑相关的兵种获得的爵位,周制一车百人,兵马俑里车上两个副手就被认为拥有这个爵位,他头戴单板长冠,身穿的铠甲也更厚实严密。这一等级算是50人屯长。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3顷(300亩,240步为1亩),受宅数额为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干草也说明其与车骑相关。 不更:战车上三人中的车长。因为一个夜间巡逻队只有50人,所以百夫长不必参与巡逻。 《史记 • 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十年(公元前346年),秦民大说...乡邑大治...於是以鞅为大良造。 后期秦国地盘增大,人口也因为推广牛耕而增多,增加到十六等爵,大良造是第十六等爵,最后又增加到二十等爵。一级,公士,伍长,二,上造,什长,三,簪袅,屯长(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带冠的那三人之一),四,不更,百将(也就是兵马俑里战车上带冠的那三人之首,百夫长),五,大夫,五百主,六,官大夫,二五百主(也就是千夫长),七,公大夫,曲军候5000人(一县5000户,所以级同县丞,所以见面不拜),八,公乘,部校尉25000人,九,五大夫,将军12万5千人(王陵以5校尉攻邯郸,后增加为10 校尉),十,左庶长(左翼帅2将军10校尉),十一,右庶长(右翼帅2将军10校尉),十二,左更(2将军10校尉),十三,中更(2将军10校尉),十四,右更(2将军10校尉),十五,少上造(中军副帅),十六,大上造(大良造)(中军帅),十七,驷车庶长(后勤帅2将军10校尉),十八,大庶长(主帅),十九,关内侯(伦侯),二十,彻侯/通侯(列侯)。二十等爵制对应400万人口、150万男丁,而因为奴隶众多(公士阶层30万、上造阶层30万、簪袅阶层9万、不更阶层6万、大夫阶层1.5万、官大夫阶层1万),则总人口大概能达到500万人口。


“”代表姬姓。

1、元侯(2✘55=110)“鲁(11)”、“卫/燕(11)”

2、王者之后封公(9✘50=450)公爵:

天皇太昊之后(风姓):任3+宿男+宿迁+须句2+颛臾3;

地皇神农之后:“虢”(焦6+东虢2+西虢2)

泰皇炎帝之后:郯tán2+3+辉县郯城3+谭2

祝融黄帝之后(妘姓):邬1+鄢1+祝郐2+路1+潞1+偪阳子2+弊1+补1

帝尧之后:蓟

虞舜之后:陈5+5

大禹之后(姒姓):杞(淮病晋城楚灭杞县杞侯5+新泰杞伯3+昌乐杞子2)

商王之后(子姓):宋(10)

周王之后:“虞”(运城3+虞城3+姬姓鲜虞中山子2+吴子2)

其他王族姓氏但是不是上面这些名王直系继承人的,只封普通侯伯而不是合并入公爵里,如鄫国。

3、侯爵

(27✘25=675)侯爵:姜齐;(管)、“蔡(2+2+1)”、“郕(3+2)”、“霍”、“毛”、“聃”、“郜”、“雍”、“曹(4+1)”、“滕(3+2)”、“毕”、“原”、“鄷”、“郇”;“邗”、“晋”、“应(+杨+依+邬+鄢)”、“韩”;姬“芮(2=2+1魏)”、“息”、“随”、“贾(+古)”、“沈”、“密”、(郑)、“滑”、“樊(+凡)”;姜厉(+历)、吕、申、向、许(*5);妫陈(1+2顿+2项);曹邾(3+2邹);曼姓的邓(5);曼(3+2蛮);秃姓的舟(2+2州+1黑柔);巴(3+2);莒(3+2);牟(2+1+1+1);潞(+洛+路)、泉、徐(3+2)、蒲;鄣;巢;莱;越;荆;唐(3+2);狄;隗;郐。无终,离,钟离。

4、伯爵

(27✘20=540)伯爵:凡、蒋、邢、茅、胙、祭;嬴江、黄、(秦、梁);偃轸;蓼(固始姒蓼1+绞1+唐河己蓼飉1+寿县姬蓼1+舒城偃蓼1);芈楚(2+2);罗(+鄀+六);阳;弦;鄋;薛;郧;姒姓鄫子2











我在研究《周礼考工记》的车兵六等时,发现了失传的夏尺,车兵六等,车高、戈长、士高、棍长、戟长、矛长各自其实是不同的尺,根据考古实物,车、戈、棍、矛用的都是木工尺,人、戟(同旗帜长)则是裁衣尺,而彼此差四尺则是失传的夏尺,为0.125米,曾侯乙所用车兵各差0.5米,虽然长度是按曾侯乙两米身高而不是一般甲士1米8身高,但是差依然遵循古制
则夏尺、早期商尺(早期金工尺)、晚期商尺(早期木工尺)、周尺、唐尺存在0.8的递增关系,且此为黑黍尺体系,另红黍尺的晚期商尺、周尺(裁衣尺)、唐尺又是另一个体系,也是0.8递增关系,难得的是唐朝也研究出了这个规律,奇怪的是却没有记录进唐朝任何度量衡著作
同时还原出夏朝以前一里是500米,夏朝是250米,根据日影千里差一寸,在何驽、徐凤先教授的指导提点下,我发现,王畿方千里是存在的,二里头文化,西边南沙村、南边下王岗都是孤立的,其设立目的是作为西鄙、南鄙,二者连线接近千里,陶寺遗址则为北鄙,新砦遗址为东鄙,四个成正菱形分布,
商朝早期王畿、晚期王畿各自的方千里,依然延续同样的规律,同理九州分野也是方框,且商朝以五岳为分界标志,可以解释汉武帝北岳与如今恒山都是商朝早期晚期各自的分界点,且新干大洋洲遗址为荆州的南鄙
夏小正、玛雅、阿兹特克、彝族、苗族都有10月历法,且有18月历法每个月20天,我根据计算,发现此为木星历的遗存,400天为一个木星冲日,10个月,每个月20天,减半为200天是夏朝的一年,这样考古与文献就能统一,也能解释韩诗外传姜子牙70岁当屠夫、金国神话祖先娶了60岁老女生了一堆儿子的故事
另外根据《左传》,齐国是64进制度量衡,只有英国是64进制度量衡,而凯尔特人源自中亚,我研究后发现,很可能是齐家文化自中亚学来64进制,被尧舜击败后关在洛阳盆地,伊尹是齐家文化后裔,把64进制带给商朝,姜齐继承商朝文化,现在中原的县,不是200平方公里耕地的商制就是350平方公里的周制
诸葛亮八阵根据武经总要、握奇经还原后,是108队,约6000兵,与二里头人口相符,与太公兵法六韬108车相符,而六韬人车比例与连云港尹湾汉简相符
更多的史书数字分析都印证了这个体系
用的数学计算最复杂的也是二元一次方程式而已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何驽徐凤先的《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





详细内容可以看这里
感兴趣的自己看完这100万字,从最早的文章开始,不要从最新的文章开始
zhihu.com/people/huai-j
zhihu.com/collection/17
zhihu.com/collection/16
zhihu.com/collection/13
zhihu.com/collection/18
zhihu.com/people/huai-j


user avatar   he-mao-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迦蓝白夜说得很好。

因为古埃及是和整个中国对应,而不是和夏朝对应。

进一步的说:古埃及虽然留下的文献和出土资料很多,但前期按照夏朝的标准来说,也并不乐观。


首先,年代框架构建

古埃及历史研究的起点是公元前3世纪曼涅托的《埃及史》及同时期《历史》等书籍。《埃及史》是其中最重要的。

目前埃及王朝划分及年代、国王顺序这个是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当然,这种资料不出意外的遗失了,后世流传的的王表要等到3世纪了。

以此作为对比。

中国在差不多同时期也有类似的东西《竹书纪年》,里面同样记录了黄帝以来各朝情况,同样给出了断代,夏朝之后还给出了各国王顺序统治年限。

当然,不出意外,也遗失了。现在流传的古今《竹书》是明清的。

而《竹书》之后。公元前1世纪《史纪》同样具有完整的世系,而且未曾遗失。

以上《埃及史》、《竹书纪年》等分别是古埃及和中国上古史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准。


其次,可推定的绝对年代

断代工程前,中国年表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公元前841年为节点,之后的各个事件都有确定的年代,而之前各个事件都是“约多少年”,

如牧野之战就是约前1049年。原因就是中国可以确定的绝对年代只能推到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共和元年。此前即使已发现殷墟,但由于没有给出各王准确年代,所以绝对年代依然无法确定的。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埃及,埃及绝对年代甚至比中国还要晚,为公元前664年。再往前,无论是文献还是考古物件提到的各种国王事件都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就只能靠文献推测和考古来“约”了。


第三,信史的构建

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就进入了“相对年代”的区间了。

古埃及相对年代学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法,就是以“上下文化的统一”建立起相对年代序列。

也就是有了一个尾巴,再找一个开头,那么把各种文献材料中的事件填进去,那么整个埃及信史就建立起来了。。。(很想吐槽是吧)。

当然,埃及相对年代建立并不只是以此为标准,上面仅仅是给出了最基本的方法论。下面还有一些具体的证据。

如目前最重要的几份相对纪年时代的王表、家谱、铭文或者木乃伊:

但是如上图,这些也有固定的问题:

1、年代依然不确定,部分王表只有王名,但是统治年数不知道。或者有统治年数,但是明显错误的。

2、材料本身年代偏晚,众所周知,第一王朝大致在公元前3000左右,而最早的王表帕勒摩石碑已经是600多年后的第五王朝了。相当于中国商周出土一个记录上古帝王的文献(夏朝之后600年),或者汉朝写的一个上古纪年(汉朝是中国第五个王朝),来证明夏朝(中国第一王朝)。

如果拿到中国,那么肯定会被喷:夏朝是周(汉)人伪造的。

因为事实上,夏朝王表就是周代就出现了。而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豳公盨》只能证明西周就有大禹的传说,那么同样逻辑是否也可以说“帕勒摩石碑”只能证明第五王朝,而第一到第四都是第五王朝伪造的呢?这是现代信史重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看到有人说埃及王表不是单一的,但是列举的王表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从我这里可以看到,这几个年表都很晚才出现了。即使相互印证,从某些逻辑上说,也只能印证当代。就像《竹书》和《史记》、《帝王世纪》相互印证,但是也有一大堆人否定夏朝一样)。


3、考古材料的问题。

考古材料就需要解读,而不同人的解读很有可能是冲突的,如下面那个王名“登”,

上面这些问题和情况对应的是中国的断代史工程和商代甲骨文体系。埃及以文化统一建立年代体系和断代工程以公元前2070年王城岗建立年代体系何其相似,而断代工程野心更大,想要把“约”字去掉,直接变相对年代为绝对年代。(事实上埃及同一时期也只有相对年代,中国文献给出的夏商也只有一个大致的相对年代)。


第四,原史or信史?

对于中国来说,商代之前的历史目前还未得到文字证实,那么就属于原史阶段。而对于埃及,公元前3000年前就已经进入信史了。但我依然把帕勒摩之前的埃及拿出来。

在Peribsen(第二王朝)之前,实际上埃及还没有发现成句的文字和文章。而一般重要的断代文物很多只是一个个符号,而且很多是靠解读的。

如很出名的那尔迈调色板。如下图,调色板的王名是根据石板上的符号解读的。而石板一般被认为记录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然而,曼涅托的《埃及史》中统一埃及的是“美尼斯”,这就相当于考古出来一个名叫“车”的人建立了中国第一王朝“春”。(二里头文化确实出土了符号“车”),文献与考古是不对应的。

那某些人肯定又要骂,这就证明了没有夏朝了。事实上,现代考古学家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有认为“那尔迈”就是“美尼斯”,这并不影响埃及历史。

同样逻辑,对于中国历史,我们又是否一定要找一个“夏”字呢?


依然是那尔迈调色板,可以看到石板本身并不是长篇大论,只有几个符号和一幅画。无论是统一埃及还是杀了多少人,其实都是根据画解读出来的。

其实并不比下图方向明对良渚符号的解读高明多少。

更不提号称埃及最早的文字和王名“蝎子王”这个符号了(废话我当然看得出这是蝎子,不过这是单独符号,并没有上下文联系)。

与此相比,比较类似的就是陶寺陶文“文尧”解读了。

若以“蝎子王”和“文尧”的例子看,其实早期埃及并不比中国更可信。


综上,古埃及历史资料固然更多,也更可信。但并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好。中国也没有大多数人想得那么不可信。

关键在于如何改变观念。

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尊重考古事实而不是用历史文献去束缚考古。通过考古我们已经知道公元前2300年中原华夏人的祖先就建立了陶寺邦国,在公元前1800年又有了“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它比商朝早,它在事实上就相当于统一中国文化的“那迈尔”,难道我们因为它不叫“夏”就说它不是中国的“美尼斯”。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深思。


更新:

回答中有朋友认为“埃及文字没有大的变化”,这里我就贴一个“那迈尔”的字型,我想请问这位,下面这些字型算不算变化?

这还都是圣书体,甚至都是同一时期出土的。如何在这些不同的字体中准确解读?


这里提到古埃及文字问题,并非否定古埃及和其文字。而是将研究中的模糊地带指出来,这个模糊地带又正好是目前中国古史研究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user avatar   Sangmola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其中有至少五分之三的法老是有着可以作为对照参考系的坟墓、文物和世界其它文明的交互记录作为佐证的

比如要研究纳尔迈,可以通过大宝藏出土的纳尔迈调色板、那尔迈石灰石权标头研究,他继承人赫尔阿哈在萨卡拉的墓冢里出土的那尔迈骨签也可以为他提供佐证。

要研究埃及第四王朝对西亚的征服历史,可以通过西亚地区埃及几座古代堡垒遗址进行研究,还有著名的哈马马特干河商路遗址、悬崖石碑等也可以作为佐证。

这一点在历史研究中是很重要的


user avatar   tschen-yau-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埃及王表的解释诸位大神都解释过了。

对于夏朝世系我在这里先举一个商朝世系的例子。

根据《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王国维先生著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的1.10甲骨同《殷虚书契后编》的8.14甲骨为一骨之折。

王国维先生发现并加以缀合,据以纠正《史记•殷本纪》的先王先公次序。

后来董作宾又将刘惠之旧藏的一片甲骨同这两片拼合。

这三片的拼合对于商朝先公先王世系至关重要。

三片缀合后的卜辞是:

  •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报乙三,报丙三,报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且乙十……

而上甲六示在《史记•殷本纪》中的次序是:上甲,报丁,报丙,报乙,主壬,主癸。

王国维先生根据卜辞的先公先王次序校正《殷本纪》“三报”的次序应是:报乙,报丙,报丁。

这就使得司马迁史籍中延续的错误得到了廓清。

后来罗振玉所著的《殷虚书契考释》中也解释到“《史记•殷本纪》载成汤以来至于帝辛传世三十,今见于卜辞者二十有二”,即:大乙,大丁,卜丙,大甲,大庚,小甲,大戊,中丁,卜壬,且乙,且辛,且丁,南庚,羊甲,般庚,小辛,小乙,武丁,且庚,且甲,康且丁,武乙。

《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又补充文武丁,又举配食之妣十四,这就为殷王世系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考虑到司马迁距离商朝的时间,世系的准确翔实度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但不可避免的因为年代久远出现谬误,甚至就是司马迁本人或者之前的人抄错了世系顺序也未可知。

但是随着殷墟甲骨的出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卜辞比对《殷本纪》,这就极大程度的修补了司马迁的遗漏。

算是后人的查遗补缺,毕竟司马迁那时候可没有今天的卜辞供他勘误。


司马迁编写《史记》当中的夏商时肯定是通过记忆编写,看的是二手乃至是三手资料。

司马迁自己也知道把不准,所以按《尚书》和《诗经》来。

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商朝的世系大概率还是准的。

问题是夏朝的世系。并没有出土文物加以作证。

当然,商人世系既然大差不差,那大概率说明夏朝世系也是。

问题是,这商朝世系都有谬误,夏朝世系了?

我们假定他大差不差。那具体细节了?

比如夏后多以单字命名,唯有太康、中康、少康三者均名“康”。中康为太康之弟,少康为中康之孙,这种隔世同名的现象尤为奇怪,不似名而更似号,可三者的兴贤作为又相互迥异。且启五个儿子当中,四个名康,即:太康,元康,伯康,中康。唯有第五个儿子名武观

就有人推测此三君可能原名为天干“庚”,为避讳而更作“康”,与夏朝后期的“胤甲”、“孔甲”、“履癸”一样,近似商王以天干为帝名的做法。

但是没有出土文物证明,我们只能是太康,中康,少康。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武观不是x康。

像戴震就认为其实并没有太康这个人,可能是后人混淆《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的记载,误连读作“夏康”造成的。

另一种解释说夏朝太康、中康、相、少康四君的世系源于殷商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四位先公,其历史又取材自商朝中期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的历史。

这都是推测,因为没有出土文物来加以作证。

那即使你想一口咬定,这夏朝世系完完本本就是真的。司马迁和前人记录的时候都喝了红牛,打了鸡血,保证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谬误。

然后了,然后就能让夏朝的各种遗迹从土里蹦出来告诉你这些夏后都做了什么,在位期间发生过什么大事么。显然不能。

所以我们的所有教科书,对于夏朝都是持肯定态度。

但你要说具体细节,只能靠揣测,对于夏朝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都是推测。

这是因为夏朝不同于商朝有大量甲骨文来供研究。

只能靠推测。

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于夏朝也是这个道理,在确切的文物出土前。

那么对于夏朝的任何推测都有可能是对的或错的。

但是无论如何都抹杀不了,商以前的中国确确实实存在一个广域王权国家。




     

相关话题

  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底比斯为什么重名?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像欧洲石制教堂宫殿这样高大宏伟的建筑? 
  为什么考古学术界不承认夏朝? 
  禹的始封地“夏国”为什么有禹州和夏县两种说法? 
  这一段“埃及伪史考”有什么问题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的纯粹文物价值与其现在的地位相称吗? 
  后朝如何处理前朝的皇陵? 
  汉武帝读过史记吗? 
  西方历史上的皇帝和国王有什么区别?西方皇帝和中国皇帝是一个概念吗? 
  中国古代受到西方影响的建筑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游戏工委表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下一个讨论
现代希腊人怎么看待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 2025-01-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