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韩春雨主动撤稿?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件事情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算是一场闹剧,终于不出意料地收场了。这争议发酵的这段时间,所有有关问题的邀请我都没有应,正如当初我被韩老师挂到北大的那篇答案所体现的,我不爱讨论没谱儿的事情。科学的争议只能交给科学研究的固有逻辑解决。

这场闹剧里,不仅仅是当事人,当事机构存在不妥当的的言行。包括一些媒体,一些相关专业的人士以及大量的学生群体发挥了很不好的作用,应该充分反思:


即使这篇文章的结论毫无问题,“诺奖级”“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这些严重浮夸的论调就没有问题了吗?

当初试图将对这一研究的评价带回理性,而饱受知乎学生党攻击的专业人士(比如颜宁教授)遭受的网络暴力就不了了之了吗?

当初过分夸大这一成果价值、煽动广大民众狂热情绪的微信自媒体和这些浮躁的意见领袖领导的民粹跟风言论就合理吗?

当初靠着一篇子刊文章就能得到巨额支持的院校,这种科研经费分配的方式就符合制度化要求了吗?

当初趁机把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一顿黑的充满了逆袭感的学生们,那种心态健康吗?

甚至,尚未完全确定其结果存在问题的时候,凭着数据依据以外的推断就一顶顶造假的帽子急于扣上去,这样的舆论场就正义吗?


这场闹剧的结局确实使得一股子学界刮起的浮躁风、浮夸风、民粹风得到了暂时的平息。

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巧合的正义,换言之,这篇文章就算毫无问题,这场闹剧还是暴露出了远比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严重得多的现状。

如今闹剧收场,打脸的言论犹在。
看看我们的社会,看看我们的媒体,看看我们的学术界,看看我们的高校培养的学生。

科学就是科学,就如同教育,它可以带来福祉,但不能以收益导向去扭曲它的规律。
请允许科学和国家民族、和专利商业、和官僚政绩,和学生就业,和一切一切世俗保持一种体面的、互相尊重的关系。

Nature的声明特地用了两段的篇幅提到了这些问题的一部分:
The NgAgo controversy also illustrates the pros and cons of social media. Clearly, these platforms were valuable for rapidly alerting the wider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problems with the paper. But they also raised expectations that issues with this paper were straightforward and could be solved quickly.

个人认为,这已经可说是极委婉地表达了对舆论场中不负责任的媒体行为以及网民言论的批评。
但是实际上,这前前后后折射的现实问题远比Nature提及的这一个小侧面要复杂、深刻。

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钱,不是给纳税人放卫星看的。学生们走进高校,不是让你们追求某个人物作为统一标杆。甚至怀着理想主义,热衷于在社会热点科学话题中争取话语权的科学界人士或学界背景的自媒体,也应该避免在这一过程中过分浮躁,自废学术背景带来的优势,让科学观点沦为公众舆论的奴隶。

科学不需要造神,教育不需要造神。

作为专业人士,保持安静,让时间和数据说话。




  

相关话题

  意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有没有mRNA疫苗的技术? 
  人有所谓的“自己”吗? 
  为什么昆虫食用同类(比如螳螂),却没有朊病毒? 
  有谁知道这个古怪的是啥吗?飞的好快? 
  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人类进化成高级智慧生物? 
  女生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生物? 
  一个汉朝人穿越到明朝,是否会有科技日新月异的感受? 
  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与个体细胞之间有何联系,这种能力是神经系统赋予的吗? 
  是否可以通过科技使生物一劳动就释放多巴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许多男的都有大男子主义?
下一个讨论
吃火锅怎样的顺序放食材比较好?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