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2017)中使用的北京议事规则? 第1页

  

user avatar   PARANOIDi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学长 @Apocalypse 邀请。

嗯。之前我写那个文章的时候BRoP还是处于草稿阶段。写得很烂,却得到了叶爽前辈的夸奖真的受宠若惊(,希望2018能再去一次BIMUN。

如今北规已经有了两次大会实际运用,并且今天看到了@SmallQ 前辈的回答,比我更有发言权。所以我简单地根据我们小朋友这两次参会回来的反馈和复盘,以及我和Amoy - PY Trade Centre,还有一些其他的群组里讨论和模拟北规进行小型模拟会议的感受直观地讲讲BRoP目前推测的发展和应用。

=====

之前看到过一个答案很受触动,模联的发展愈加趋近于套路化。在英文会议上是已经套路化,尽管我认为模联本身是一个社交活动而不是一个学术工作,但是就我主持过的和参加过的大多数英文会议而言,这样各方念稿子阐述立场→靠游说说服别人加入自己Bloc→两到三个Bloc在WP开始激烈撕逼→然后各写各的DR→Q&A的时候又是一波激烈撕逼→投票,你投你的我投我的,根据两个Bloc拉的人头获胜→散会合影签名感动万分的高度同质化会议,使得一个掌握了全套社交技巧的人就能够很轻而易举地带动整个会议进程。甚至对于文件也达到了不重视的地步。我把我两次亲身开会的大致过程(校名人名地名会名均隐去)来作为例子:

  1. 在北美某A-List模联会议某年DISEC会场(双代,人数约350人,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乘二,部分代表退会)上,各方Bloc本着同样的立场(所谓“和平解决问题”)互相给对方阵营找茬撕逼,美国学生将这场会议开成了一场大型辩论赛,在Working Paper的语法问题等细枝末节上争吵不休,但对于极端主义暴力行为的定义的动议却被只是被草草略过。并且十二份工作文件仅仅只是用不同的话语阐述相同的“世界和平”的美好遐想,却并无可以有战略意义的实际性条款。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无人愿意撰写决议草案的情况(纷纷表示“太累”,并且“撰写决议草案并不比辩论有意思”)。使得最后的决议草案撰写任务完完全全承担在了个别代表的头上(比如我和我双代),我靠着时差的些许优势连夜撰写了决议草案,其中被我认为尚且需要讨论的“草稿部分”在第二天的国家集团内磋商之中并没有被任何人提出需要修改,实际上,从我撰写完决议草案到决议草案的提交和Q&A环节没有改动一个字,大家兴致勃勃地将其手抄了一遍(该会议用完全采用手写提交文件的方式来拒绝文件复制粘贴的可能性)之后,没有浏览决议草案全文便争先恐后上台发言。最后两大阵营针对两份决议草案投票,侥幸我们获得多数通过,并且获奖。
  2. 在中国某模联界知名高校会议某年的一个小型英文会场(也是DISEC)(人数约为30人)中,会场代表水平非常之高,因而在会议方向上达到了高度一致。以致于在谈判过程中多半是不经过谈判过程直接导向了双方最优解,会议进度极其“高效”导致了会场出乎意料地“和平”,只有一个国家集团。在演讲和游说之中,产生的Bloc Leader要求大家将会场文件全部汇总至TA的手上,然后自己一个人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更改了全部的会议文件内容使其形成了一份决议草案。当决议草案公布,代表产生阅读时间五分钟的时候,会场绝大多数代表认为自己的意志受到了扭曲,以致于Q&A环节争执极其激烈,主席团建议会场代表提交修正案更改该份决议草案,但是原有决议草案已经受到极其大的措辞修改,以致于整个会场在最后一个会期结束后近半个小时之后才匆忙得以散会。

在我亲身经历的这两场会议之中,前者虽然是北美范围内知名的大会(总代表约2000+人),但是代表水平的不足和对模联学术要求的不了解导致其开成了一场辩论撕逼大会,大大弱化了文件的作用,使得文件撰写的重任被压在了“愿意写文件的冤大头”身上。在后者,代表水平非常高,但是结果是前期弱肉强食的胜利者完全掌控了文件写作权利,扭曲和篡改了其他代表的意志。使得两场会议之中,会场的共识都没有被很好地运用在决议草案之中,反而决议草案或是无奈、或是强迫地成为了个体意志的体现并且最后都稀里糊涂地过了。

而这只是两场典型的会议,在我主持或者作为代表参加的其他很多很多场或大或小的会议之中,很多很多次都是按照我如上所说的情况进行的。会场的高度同质化使得(熟悉该套路的)我能够做得出在完全不阅读BG的情况下参加某北京举办的大型模联活动并且最后获得最佳代表的现象。这样的现状已然已经成为了问题。在常委占多的英文会议中尤甚。


对于这个现状我能够看到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通过给予代表更高的自由度增强代表和代表之间的交互性,在达到高效率讨论的同时强调文件的重要性,也就是“散”法。代表的议事规则是近日出现的许多高仿真联合国会议的议事规则。(个人认为这样的规则适合代表水平平均较高的会)第二种便是类似BRoP中的那种,限定代表在规定时间内谈论规定问题,并且通过主动议方式取消决议草案的集中撰写来达到决议草案和会场之间的真正的Recall.

套路告诉我,每场会的第一个Motion是议拆,通过把自己的议拆表宣传给其他代表来使得会场节奏掌控在我的安排之下。北京议事规则通过规则制定的方法强化了这样的可能,并且也通过规则的手法使得会场真正和文件挂钩,尽力防止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同时这个规则也极其大地限制了阻挠议事规则的可能性。并且相对于通用的“罗规”更好上手。(我和我的小团队请了几位没有接触过北规但是有一定模联基础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和测试得出了上述结论)

在我们模拟的几次北规环境下的小博弈之中,尝试了有代表一枝独秀掌控文件写作权利代表立场相对一致但是从中大有分歧代表立场分歧剧烈等等种种的情况,都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同时有去过BIMUN、CMUN的同学们都给予了很高的正面评价。BRoP创新性地将文件写作过程从场下搬到场上,这样的规则非常适合在英文会议同质化、代表水平下降、会议常陷入无人发言的尴尬僵局等全国模联普遍现象的大背景下实行推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仅仅根据接触的英文会议总体情况,以及这次小盆友复盘的BRoP动议导向的几个要点和现状发表拙见。其在中文会议的运用和在危机中的运用以及本回答的错误,望有能人指出。感谢。

以上。




  

相关话题

  有哪些模联人对全国或地区模联圈有推进作用? 
  大一学生暑假适合参加哪个会?爱梦,环梦,还是优梦? 
  如何看待模联bg的查重率问题? 
  模联中,什么样的背景文件算是合格乃至优秀的? 
  如何评价2019年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BIMUN)? 
  国内模拟联合国圈有哪些传说和传奇人物? 
  如何看待模拟联合国“去联合国化”? 
  如何理解“学术殖民”这一概念? 
  西奈半岛与以色列和埃及有何历史渊源? 
  如何看待哈佛模联事件? 

前一个讨论
女生怎么搭配白色丝袜好看?有哪些漂亮/有趣的白色丝袜?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 2017)?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