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违反战列线,采用双纵队突破的战术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第1页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要明确一点,为什么当时的海军都是单纵列战列线,为什么极少甚至明令禁止采用多纵线。

帆船时代的海战中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打起来之后战场相当容易混乱,一混乱就会有不少“聪明人”不知去向,这种“聪明人”一多,战斗输掉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单纵列是当时情况下唯一能有效约束手下战舰,防止“聪明人”溜号的手段,同时,单纵列战列线在火力战术上则是效率最低的手段。所以,英军强调单纵列战列线并不是因为它好用,而是因为它可以有效的约束军纪,在纳尔逊之前因为打破这条战场规定而掉了脑袋的英国舰队指挥官人数可不少,其中不乏刚刚因为打破这条成规而取胜的悲剧者。

到这里了也该明白了:多纵列本来就是比单纵列更有效的海军战术,仅仅是因为不便于监督战场情况而被禁止使用。

对了,刚刚不是说到不少胜利者因为打破单纵列规定而掉脑袋么,为什么纳尔逊在埃及也打破了规矩却没掉~``

答案是:谁叫人家是皇室家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首先是,纳尔逊为什么会采用双纵队突破战术,其次才是纳尔逊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先放结论:纳尔逊在交战前构思的计划并未得到完全实施,英国舰队实际接敌姿态很不利,而最终的胜利完全是由皇家海军将士高超的战斗素养、勇猛顽强的意志和法西联军的缺乏训练、准备不足造就的。

在当时(乃至整个海军史),关于海军战术,人们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在兵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集中兵力打击敌方一部,这需要把攻击的切入点和预先设计的交战阵型隐藏到最后一刻。但即便如此,如何防止敌方其余兵力的回援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1805年7月22日由罗伯特•考尔德指挥的芬尼斯特雷海战中,他完全按这样的构想实施战斗,试图集中兵力攻击敌方战列线后端,且到了极近距离才组建了战斗阵型。然而,敌方前卫立刻掉头支援后方,阻却了考尔德的进攻。而在纳尔逊这里,集中兵力仍是其基本原则,但他构思了一些与以往全然不同的实施方法。

他首先考虑了从下风处接战的情况。他把舰队分成了三部分:首先是兵力较少、战舰较为快速的前卫舰队(8条双层甲板战列舰),然后是本队,其兵力被平分,分别由纳尔逊自己和科林伍德指挥(各16条战列舰)。科林伍德将从敌方战列线后端穿过,具体位置在倒数第12条战列舰的前方,这样敌方被截断的这一部分兵力仅有科林伍德的四分之三。纳尔逊的队列则直指敌方战列线中段敌军旗舰的位置,同样是直接穿过,前卫舰队则在较靠近敌方战列线前端的位置穿过,但距离纳尔逊并不远。核心思路是以全部兵力打击敌方从旗舰到战列线最末端的这些战舰,而如果敌方前卫回援(他们必然会这么做),纳尔逊认为自己有把握在敌方前卫成功回援之前就击垮敌方,剩下的事就是用全部兵力攻击敌方的剩余兵力。哪怕出现最不利的情况,敌方前卫快速回援,纳尔逊的攻击位置也决定了敌方注定会被卷入交战,只要拖住他们,科林伍德就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回过头来支援纳尔逊的队伍。

下风处交战虽然可以阻却敌方逃跑(当时英国人主要担心的就是这个),但很容易演变成一场混战甚至是两败俱伤。纳尔逊真正期望的最好情况是己方从上风发动攻击(也是实际交战发生的情况),在白天迅速摧毁对手取得决定性战果。一旦入夜,法西联军就有很大可能逃回加迪斯。

在从上风处发动攻击的作战计划中,科林伍德的任务仍然是攻击敌方后卫,他们将组成迎风斜阵(各舰位置连线是一条平行于对方战列线的直线,而航向近乎垂直于战列线或是呈一定夹角),各舰【同时】穿过敌方战列线(也即多点突破),在下风一侧重新组成战列线,同时投入战斗,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敌方逃跑。纳尔逊的任务无疑仍是牵制敌方前卫,他试图实施一种更加冒险的方案,即单点突破,也就是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实际实施的那种纵队突击。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做法,纳尔逊的措施就是展开全部风帆,以最高航速冲击,同时把三层甲板战舰集中在队列前端(实战中纳尔逊分舰队的前端是100炮的胜利号、98炮的卤莽号和98炮的尼普顿号),即使队列被截断分割包围,这几条强力的战舰仍然能够应对威胁。穿过敌方战列线之后的行动则视情况而定,或者在下风一侧展开战斗,英国前卫舰队则佯攻敌方前卫使其无法快速回援;或者纳尔逊的队列被截断,那么队列前端在下风一侧交战,后端则阻止敌方前卫回援,英国前卫舰队负责提供支援。而实际上,纳尔逊并未获得更多的战舰以完成三支分舰队的组建,于是他索性将前卫舰队放弃,最终在10月21日投入战斗的,是分别由纳尔逊和科林伍德指挥的两支分舰队。

讲完纳尔逊的构想之后,对比特拉法尔加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发现问题:纳尔逊分舰队采取纵队突破无可厚非,这样可以掩盖他的意图,对方将分不清虚实(即使这样,垂直于对方战列线冲进去也不是个好主意);但对于科林伍德分舰队来说,他们的意图一开始就是明确的,以最快速度同时接敌才能确保己方安全,而纵队突入近乎是自杀一样的行为。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在10月21日早上双方彼此发现之后,维尔纳夫这边很快遭遇了十分麻烦的情况:他们这边没有多少风,又遇上了海潮,再加上水手缺乏经验,连战列线都难以组建,秩序一片混乱。而此时对面的英军已经组成了两个阵列,看起来打算集中力量攻击联军后卫。维尔纳夫立刻下达命令,舰队集体调转航向。而在纳尔逊这边看来,维尔纳夫实施的是仅适用于航行阵型的逐次调头,这无疑是对方即将逃跑的信号。于是他随即下令,英军舰队全军展开追击。这种“追击”过程中,英国舰队很自然地形成了两路纵队。纳尔逊径直冲了过去⑴,科林伍德在这个过程中试图组成斜阵,但纳尔逊没有减速他也不能减速,再加上风力减弱,最终还是以纵队队形冲了过去。

但过了一段时间,纳尔逊意识到维尔纳夫并未打算逃跑,而是组成了战列线准备接战,这样一来英军的冲击队形变得很不利。纳尔逊仍在稳步接近,他的职责有二,一是牵制敌军前卫,二是攻击敌方旗舰。但对面维尔纳夫的旗舰迟迟不见踪迹,又因为风向变化,在敌方敬畏号战列舰之后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缺口(敬畏号前方就是法军旗舰布桑托尔号),纳尔逊打算直接从这个缺口突破,在下风一侧迅速转向敌军前卫⑵。以纵队接近并穿过战列线的好处是,直到最后敌军也无法确定纳尔逊的攻击目标到底是前卫还是中部,任何一边都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纳尔逊做出这一决定之后,维尔纳夫和联军的所有将领都打出了将旗。纳尔逊立刻改变航线,打算从布桑托尔号的前方穿过直接攻击对方旗舰,而这一意图马上就被维尔纳夫识破,他立刻收缩阵型,而布桑托尔号的前方,正是当时海面上唯一的最为强大的四层甲板战舰,至圣三位一体号。海面上的风势一直都在减弱,到了这个时刻已近完全消失。纳尔逊又试图从布桑托尔号的后方穿过,而此时敬畏号迅速向前,把这里的空隙完全封死。纳尔逊穿过敌方战列线在下风处展开交战的意图已经完全失败,他停在了这里。围绕着双方旗舰,一场混战正在展开。但他的全部意图都失败了么?也不是。英军队列从交战处延伸而出,有效阻止了联军前卫的回援。

科林伍德这边,他在接战前的最后一刻仍在试图调整阵型,力图让己方战舰同时投入战斗⑶——但真正达成这一意图需要减速,从而推迟攻击时间,但此时纳尔逊已经极为接近敌军了。在这种情况下,君权号也直接撞入了敌方战列线之中。

至此,已无需进一步叙述。战前的战术构想在战斗开始的时刻已经宣告终结。交战一个小时之后,英军的劣势开始逆转,两个小时之后联军的三条旗舰全部降旗投降,而直到此时联军前卫才真正回援。到了此刻,已无任何战术可言,而大局已定。

换句话说,法西联军完全是被皇家海军硬生生打垮的。这是皇家海军高超素质的胜利,是其勇猛斗志的胜利,而对于纳尔逊的战术计划来说仅是部分胜利——他对牵制敌方前卫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被打乱了。


手边没书没电脑,应评论区要求随便搜了张图(虽然很不准确)。图中君主号即正文里的君权号(Royal Sovereign),科林伍德的旗舰;圣特立尼达号即正文的至圣三位一体号(Santísima Trinidad)。

图中可以看到这样几点:

⑴胜利号引导的纳尔逊分舰队,近乎完全垂直于敌方战列线;

⑵胜利号旁边的虚线指示了纳尔逊原定的冲击方向,布桑托尔号之后是敬畏号,实际情况是在敬畏号之后有一个较大的缺口,后方战舰没能及时跟上来;

⑶君权号引导的科林伍德分舰队,其队形较为凌乱,且各舰航线均与己方队列方向错开,指向敌方战列线。可以看到科林伍德调整队形的意图,在原定计划中,各舰应齐头并进舰艏对敌组成一条平行于敌方战列线的横阵(或者说斜阵),迅速从敌各舰之间方穿过,在下风一侧组成战列线进行交战。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第一次所罗门海战? 
  美国为何建造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如何评价她们? 
  二战日本海军为何不派几艘轻巡和驱逐舰去印度洋进行长期的破交战? 
  如何反驳浅水重炮舰可以和战列舰抗衡? 
  战列舰炮塔被击中,内部炮手会死吗? 
  为什么说锡兰海战是二战中日本最不该打的一场胜仗? 
  假设IJN拥有与USN相同的工业生产能力,那么以战列舰为舰队核心,拥有防空掩护的舰队决战会发生吗? 
  一战二战的战列舰GM值是多少? 
  一战的潜艇和二战的潜艇有什么差异? 
  看历史,读到崖山海战时,总是很心痛,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现代战争几乎全是城市作战吗?如果是,为什么部分中国军队在电视上演练的主要是野战?
下一个讨论
现在的战斗机有“反叛逃装置”了吗?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