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沟一战中的定镇二远,是对大舰巨炮最完美的诠释。
出差ing随便写点,说不上冷知识,当纠错吧,反正搞不清的人也挺多
1、大东沟海战日本人全面使用下濑火药
并没有这回事。下濑火药虽然1888年就开发出来了,但一直处于测试状态,日本国内也不能大规模生产。在1893年的测试中,引信问题始终无法解决。1894年海军军令部明确指示,在解决引信问题之前,下濑火药没法作为舰炮炮弹装药使用。当时有试制的百余发下濑火药炮弹,提议给战舰使用,但没有得到同意。
另一角度来看,日本人建立下濑火药工厂的时间在甲午之后,做出合用的引信(伊集院引信)的时间晚至1900年。当然了不是说没有伊集院引信就不能用苦味酸装药,但是伊集院引信主要改善的是安全性方面,而即使是配用了伊集院引信,这东西也很难说的上安全可靠,炸膛事故不少,导致对马之前日本人从英国紧急进口了一批黑火药炮弹。日方相关著作中,明确指出大东沟海战时没有用过下濑火药的有很多,其余的也只是认为“有可能用过”。从常理推断,日俄战争的炸膛事件很多,如果下濑火药大规模使用,没有伊集院引信的甲午战争只会更多,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综合来看,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人的下濑火药炮弹从性能、安全性、产量等方面均无法满足大规模使用的需求,即使日本人用过,也只可能是试验性质的打上几发,像是炮击澎湖炮台的时候有炮弹早爆的记录,可能就是相关的实验弹。逻辑上说,海战中使用这种对敌不一定有效、对己很可能造成极大危险的弹药无疑是很愚蠢的。大东沟海战中日本人靠下濑火药取得优势,纯属无稽之谈。
2、北洋舰队使用的填沙子的炮弹是练习弹
这个也不对。填沙子的炮弹是正儿八经的穿甲弹,甚至有可能是北洋舰队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穿甲弹。
当时海军使用的帕利赛穿甲弹是空心的铸铁弹,弹尖快速冷却以提高硬度。最开始弹体空腔内是装黑火药的(当然也可以不装,靠沙子配重),打一般厚度的装甲时会在弹底安个引信。注意这时候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延时引信的,这个引信只不过是设置一下敏感度,打厚度大于xx的装甲时会起爆。而打大厚度装甲时就会把引信去掉,完全靠散装黑火药在撞击之下引发的自爆。更大厚度时就连火药都省了,炮弹不会爆炸自然可以一路穿到底。简单来说,就穿深而言,填沙穿甲弹>无引信黑火药穿甲弹>有引信黑火药穿甲弹>通常弹(高爆弹)。
然而这是针对锻铁甲的情况。钢面铁甲得到大规模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装黑火药的穿甲弹对其完全无能为力,十次里面九次早爆。针对防护甲板(穹甲)也类似,要么在穿甲过程中撕裂弹体,要么就是早爆。于是这时候填沙的、弹体较短空腔较小的型号就得到广泛使用,原来的那些填黑火药的炮弹也统统填上了沙子。
锻钢炮弹也在这时候出现,性能比铸铁弹当然是好上太多了,但价格也是相应的贵且很难生产。北洋舰队配备的所谓“长开花弹”实际上就是锻钢高爆弹,“短开花弹”则是铸铁高爆弹(炮弹等重的情况下,锻钢弹可以凭借更高的强度削薄弹体壁厚,从而拉长弹体增大装药量),锻钢穿甲弹则没有资料表明曾配备过。而且锻钢炮弹当时中国是没法自产的,能造的只有铸铁弹。如果北洋舰队没有从德国进口过锻钢穿甲弹(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就连皇家海军装备这种炮弹的比例也不高),那么这些填了沙子的所谓“练习弹”,就是当时最好的穿甲弹。
3、想到了再写……
这就是
@Huajiachicat所谓“民科”的作品。如果做出这个东西的人是民科,那么我国至少一半的专业历史研究者得属于“跳大神”的骗子。
北洋水师学堂有个黄陂兵,坐船去参加甲午,船沉了。日本人开始捕杀落水将士。
他水性好。跳水逃生游回来了。他叫黎元洪,外号黎菩萨。性格和顺。
黎菩萨能过江,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后来贵为民国大总统。虽然是民国最怂总统。
这个冷知识告诉我们游泳游得好多么重要啊。
要是姓陈名到底就没有以后的总统了。
为什么,为什么?
当然是赵王认为赵括是天才,去之能胜嘛。什么“赵括能贯彻赵王进攻的意图啦”,“不管赵括如何如何,监军就能让他如何如何”。简直是不知所云。
我就问一下,如果你们是赵王,会选一个自己都认为赢不了的将军去统领全国之军?有这么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