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认为岳飞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议和是一个屈辱但现实的选择,从结果看,宋金议和后,两国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如果不是蒙古崛起,和平还会持续更长时间,而且南宋灭亡还在金国之后,因此议和对两国及人民都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岳飞是坚定的主战派,占据了民族大义,谁也驳不倒他,只有他在,议和就名不正言不顺,哪怕将他解职,也不会改变他的主张,所以只能杀了他。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一国加强军事力量,另一国为了谋求安全感,也会加强军事力量,形成军备竞赛。而如果一国裁军,和人们想的不同,另一国觉得威胁减少,也会削减军事力量。

古人虽然没有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但依然有敏锐的政治觉悟,可以说,岳飞不死,金国不安,金国不安,就要军事力量,而南宋也得进行匹配,而岳飞一死,金国知道南宋无力北伐,会削减军备,南宋也获得了更大的安全感。

同样的应用还有,在二战之前,英法和苏联都想把德国的祸水引向对方,斯大林没有让苏联进行全面军事动员,示敌以弱,削弱了希特勒的警惕,因此哪怕希特勒更敌视苏联,却首先选择了攻击英法,斯大林成功地引走了祸水,但他没想到希特勒是个疯子,在英国还没打下的情况下就攻击东线,自取灭亡,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他前期的策略是成功的。


user avatar   fu-sheng-wei-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泪痕春雨 讨教一下


无视之前的诸多如郾城颖昌之类的大战役,还有之前宗弼在顺昌被人吊起来锤的阴影,直接500打的10万乱窜,合适吗?


维扬之变的时候金军不过5、6000的样子,赵构无视扬州城10万大军,带着5、6个人就跑了,这简直就是另一个视角的女真抗汉神剧啊。(可怜了扬州百姓,皇帝带头逃跑,无人组织秩序,相互踩踏,死伤无数。逃到江边的百姓又因为船只被赵构的近侍征用,运送财宝,无船可渡,只能等死。)


“(李侃)乃率禁军民兵二千往击之。与十七骑相遇,金人曰:不须用兵今城下巳讲和矣。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干事。侃不信,欲与之战。十七骑者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势掩之。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你没看错,17骑把2000人摁在地上摩擦,抗日神剧与之相比,小儿科啊。你编剧的脑洞再大能比历史随便开的一个玩笑大吗?


对了,我记得有个新闻是500ISIS士兵大破2万伊拉克政府军,新闻找不了,知道的朋友请告知一下。


所以,在敌军已经丧失斗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情况下,500(后面还有大部队严阵以待) 破(不是歼灭) 10万理论上不是不可以吧?


另外,X爷爷这个词是表达尊敬忌惮的,算是古代口语吧,你觉得现代人写的抗日剧本会出现“爷爷”这种口语吗?抗日后期土八路压得鬼子不敢出炮楼,鬼子小队长给土八路写信又不会只写一个姓名,不照样是“xxx君”开头以示尊重。



临安让人糟心的事情那么多,军权也解了,职务也辞了,岳飞作为一个大孝子,他母亲死了之后他就没守过孝,心灰意懒的他回自己庐山的私邸,母亲安葬的地方(而且在庐山的房子是他早就置下的,为的就是扫清乾坤,直渡河洛之后告老还庐山,青灯古佛,了却残生),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守孝,人之常情,有何问题?而且岳飞这种宰执级别的前大臣,告假回江州,必然是向朝廷报告的,赵构必然是知道他去哪的,所以了解岳飞是回江州的赵构究竟该怎么想呢?



确实啊,史料里王俊就是被收买了。王俊外号王雕儿,“雕儿者,击搏无义之称也”,在东平府时,就靠卖队友升为副都头,从绍兴五年归属岳家军后,到绍兴十一年,未立寸功,未升一职,对治军严苛的岳飞颇有怨恨。作为一个投机者,自然和张俊一拍即合。

王贵这个人,其实要说的话,他也可以算是对岳飞有些不满的。绍兴十年北伐,有场很关键的战役——颖昌战役(岳飞不在),王贵一度怯战(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好歹最后这仗还是大胜,基本上快要摧毁金军的战斗意志了,但是,岳飞就因为王贵有一丝怯战,就要斩他,众将求情,才饶他一命。还有一次,有居民失火,王贵部的一个部卒趁机偷了民家的芦筏,岳飞偶然发现之后,不仅那个小卒被斩了,王贵也连带着吃了100军棍。


所以张俊觉得王贵肯定对岳飞怀有忿恨,利用王贵去枢秘府述职的时候引诱他,王贵只一句“相公为大将,宁免以赏罚用人,苟以为怨,将不胜其怨矣”就拒绝了。那既然软的不行,自然来硬的,王贵就屈服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胡铨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的。


至于诬告状内容很差劲,漏洞百出,谎言拙劣,太长不贴了王俊诬告张宪之《告首状》全文_张宪吧_百度贴吧


多扯几句,岳飞案的过程中有几处我看来是相当滑稽的。

首先王俊的诬告状“几经“”辗转,非常精妙地在张宪之前到了镇江枢密行府,张宪可谓是地狱无门自来投。

抓获张宪后,按制枢密院不是司法机构,无权开堂审问,所以枢密院吏王应求说“枢密院,史无推戡法,恐坏乱祖宗之制”。好,你不干是吧?我堂堂枢密使使唤不动你吧?那我就撸袖子自己审,自己拷问,哼!

王俊诬告状里面先写“张太尉道:更说与你:我相公处有人来,教我救他。” 然后又在状纸后面的帖子上补充“太尉说,岳相公处来人教救他,俊即不曾见有人来,亦不曾见张太尉使人去相公处。张太尉发此言,故要激怒众人,背叛朝廷。” 你这样前后矛盾,等于说你也有责任的吧?

作为岳飞主审官之一的何铸两三个月前还是弹劾岳飞的一员干将,结果在狱中就成了岳飞的迷弟了,不仅停止审问岳飞,还跑去怼秦桧,搞得秦桧不得不说“此上意也!”来镇场子,结果又被何铸一句“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怼了回去,秦桧只能无语,无奈把何铸撤掉,换成我们很熟悉的万俟卨。另外,没有何铸的话,我们也不会知道岳飞背上刻有“尽忠报国”四字。

岳飞之所以12月29号被杀,各种程序还是后来倒填的,就是因为参加审询的负责结案的人一直在拖,结不了案,岳飞就不能从程序上判决他死亡,所以绍兴十一年最后一天急忙杀了他,以取信于金人,堂堂一国君臣,杀个人还要看爸爸国脸色,害怕爸爸不高兴,可以说很爆笑了。

韦太后至临平,问:“何不见大小眼将军耶?”人曰:“岳飞死狱矣。” 遂怒帝。 老太婆刚回来时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普遍性之外还有着特殊性,泪痕你不能因为张俊不动如山,刘光世长跑冠军,吴阶砍的转运使人头够2个足球队人手一个踢着训练就说岳飞也骄悍跋扈。


赵构先是出尔反尔,让岳飞一腔热血凉了半截,耳后又与宰相发生冲突,互相喷过之后宰相还要参岳飞,说岳飞“专在并兵,意在要君”,还派人去夺岳飞兵权,这种时候辞职才是正常的好吗?倒是赵构,逮着别人就说岳飞跋扈,事实如何你赵构心里还没一点x数吗?岳飞后来复职出于封建道德还要上谢罪表,赵构倒好,站在道德高地上,高冷地说一句“犯吾法者,唯有剑耳!”


说到淮西军变,这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军队对文官系统的抵制,淮西军变是淮西军在接受了文官吕祉领导的基础上,吕祉如岳飞立的flag所言,不习军务,不能服众,能力不够。王德郦琼这对冤家,刘光世在,他两有矛盾也爆发不了,刘光世一走,朝廷不着手解决矛盾,还把这两火药桶放在同一个同一个位置,随时要爆炸。吕祉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矛盾,就想解决产生矛盾的人,触底反弹,被反噬,死到临头还说什么“若祉有过失,当任其咎,奈何如此负朝廷!”早干嘛去了!


至于岳飞上庐山后,岳家军军心浮动,很正常啊,主官离开,突然空降一个文官过来,是个人都会感觉一些不适应,反映在人组成的军队就是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薛弼做完思想工作后,发生了什么吗?岳家军抗命了吗?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能无视岳飞是最“知尊朝廷。”的人,无论是宰执还是赵构都夸奖岳飞听话,而去用其他将领不听话论证岳飞也不听话。


对不起,没读懂,请高手帮我解读一下。


额~,老韩当时的情况还真是“人在临安坐,锅从天上来”。宅在临安的老韩意外的收到岳飞的一封信,“老哥,你的一个原部下污蔑你的一个现部下,说什么 蛊惑众听 图叛逆 谋还世终掌兵柄 ,您老快想办法自救吧!” 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岳飞透露消息,第一个死在昭狱的是他韩泼皮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不久之后,秦桧如法炮制,岳飞而不是韩世忠进去了。


应该是说,岳飞被杀,标志这宋金正式确定和议,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南宋人民而言,最为艰苦的时候来了,对于南宋政坛而言,绍兴党禁才刚刚开始,主战派士大夫的噩梦正在悄然展开。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论岳飞之死,不可不先品评赵构与秦桧之为人。


赵构何等人?皇帝兼大哥宋钦宗要他当河北兵马大元帅好勤王。金兵破汴梁,靖康之耻。赵构自己在河北开大元帅府,夏天在商丘称帝。金兵南下,赵构不通知百官与宰相,自己一路从扬州逃到镇江逃到杭州,一度逃到海上。一辈子都在试图跟金国请和。

父亲、兄长、姐妹、天下、百官、社稷、体面,赵构是都可以不要,都可以抛弃的。所谓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不可谓有生人气也。


秦桧何等人?都不提他杀岳飞的事,说其他的:

杀岳飞,成和议后,将赵鼎贬去潮州,将王庶贬于道州,将胡铨贬于新州。即便遇赦,也永不再用:

“你们永远没机会再来对付我了!”

赵鼎在流放地,每天都被人监视,奏报秦桧“赵鼎怎样了”。赵鼎于是绝食而死。

大权独揽后,秦桧开始盘查言论。浙江与福建发大水,右武大夫白锷说“燮理乖谬”,被刺配到万安军。太学生张伯麟题壁讽刺:“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的父亲吗?”被杖脊刺配到吉阳军。

控制了言论后,秦桧又禁止民间自撰野史,令自己儿子秦熺监修宋朝史书。有做野史者告发。

秦桧有所谓:“益坚邻国之欢盟,深思社稷之大计,谨国是之摇动,杜邪党之窥觎。”

——一个为了结敌国欢心,为了自己的权柄,可以横行无忌,封杀言论自由的臭流氓而已。


一个没有血气的利己主义皇帝。一个酷爱搞封杀的权奸流氓宰相。

好了,继续。


所谓岳飞太高调不听话之类,简直是老生常谈的胡说八道了。

平了襄汉,岳飞立刻辞制置使,请让其他重臣经营荆襄。懂得避嫌。当朝宰相赵鼎,大概不会觉得岳飞不会做人。

岳飞年少爱喝酒,赵构让他到河朔别多喝,岳飞便从此戒酒。

与曹成作战时,岳飞特意叮嘱张宪,“诛其酋,抚其众,慎勿枉杀,累主上保民之仁”——不要乱杀,要成全陛下的仁德。他是处处给赵构留面子。

刘豫兵马要打来,中兴四将另外二位刘光世和张俊怂了,想撤。岳飞当时眼睛有病,但一听到宋高宗宣召,立刻带病赶来。他来时,刘豫的兵已经撤了。赵构却很满意,亲口对赵鼎说:“刘麟败北不足喜,诸将知尊朝廷为可喜。”他也是知道,岳飞给足自己面子了的。

一般说,岳飞曾经劝赵构立太子。然而,岳飞当时做这事,是出于忠心;他是悄然上奏的,给赵构留足了面子。之后赵构立了太子,岳飞见过后,立刻大喜说中兴基业有望。处理得极为精妙。

张浚说岳飞的风格是“避宠荣”。他是懂得避嫌的,不断推让各色封赏。并不让自己处于嫌疑之地。

所谓岳飞不听话,完全胡说八道——此前,赵构可是亲自认证了精忠岳飞的。



当然,岳飞有脾气。但看他脾气怎么发的?

刘光世自请解兵符。张浚认为可以将军队五万人移交给岳飞。赵构亲自下御札,让刘光世麾下王德等听岳飞节制。而且说岳飞就基本代表自己。

朕惟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卿等久各宣劳,朕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盖将雪国家之耻,拯 海内之穷。天意昭然,时不可失。所宜同心协力,勉赴功名。行赏答勋,当从优厚。听飞号令,如朕 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但之后,赵构变卦,不给了。

岳飞觐见,赵构说要留这支部队保护都城,岳飞无言而退。

岳飞回去自请解军职,留在庐山,给母亲守丧。赵构很不高兴,后来跟陈公辅诉苦。陈公辅给皇帝面子,就说

然飞本粗人,凡事终少委曲。

所以所谓刘光世事件,说穿了就是:赵构自己的主意,又临时变卦;还嫌岳飞不高兴了,是给自己脸子看。说到底,赵构就是自己撒泼打滚翻脸不认人都可以,在他心目中,岳飞必须狗一样的听他使唤。不听使唤了,就不好。

赵构是个极其缺乏安全感的混球。



好了,迅速快进到三大将解兵权。

赵构召集韩世忠、张俊与岳飞,解出兵权,在朝为官。三人并无异议,三个宣抚司取消。韩世忠和岳飞都故作闲适,并无怨言。而且岳飞“固请还兵权”,是自己要求还兵权的。

但秦桧和赵构又来了。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六,《张俊、岳飞往淮东抚定韩世忠之兵》,要让张俊和岳飞一起去弄韩世忠的军队。

张俊跟秦桧沆瀣一气,就说把韩世忠的背嵬军拆散混编,彻底摧毁韩世忠嫡系。岳飞则反对这么做。总之这么一来,岳飞不肯落井下石,给秦桧和赵构当枪使去坑害韩世忠,就越加让他们看着不爽了。


所以岳飞与张俊回到杭州后,张俊又被派去镇江了,与此同时,岳飞遭到万俟卨那个流氓的弹劾。理由是出师慢了。

于是岳飞辞职,回了庐山。

然后王俊去向王贵告发,说张宪要反;还说是岳飞写信唆使的,但信已经被烧了。之后张宪与岳云被擒。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要搞岳飞了。

所以说穿了,要弄岳飞,是因为赵构和秦桧两个混球沆瀣一气。

赵构想解兵权顺便议和,秦桧想议和顺便专权。


至于说岳飞真要反,嘿嘿。韩世忠去逼问秦桧时,秦桧说什么?

“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秦桧权倾朝野,拷问如此之久,最后还是“虽不明”。说明确实没铁证。

到了最后,只能用莫须有搪塞,逼得韩世忠吼“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但凡岳飞真有一点点可以被抓的小辫子,怎么秦桧抓不出来?如开头所述,秦桧搞迫害,那是一把好手啊!


所以了。岳飞唯一的过错,就是本身实力太强,又没有下作到昏君奸臣让他干啥就干啥的地步,在昏君奸臣眼里,他不够恭顺,没有像张俊那样“我是天子一条狗,天子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如此而已。



哦当然,我还是容易低估中国互联网某些位的恶意。

秦桧都承认“虽不明”,必须“莫须有”了,还是有人能凭空脑补出岳飞一些罪名。

比如本题下面某个答案,居然说岳飞被罢职后没留在杭州,而是去庐山,就是试图跟旧部联系,企图起事?

岳飞回杭州,是“固请还兵权”的,好不好?

岳飞去庐山是远离京城接近驻地企图谋反?

天地良心啊!岳飞的母亲在此五年前过世了,葬在庐山!!!

是何等不忠不孝的人,为了诋毁岳飞,才能忽悠出连秦桧都编不出来的借口,认定岳飞回到母亲葬地,都他妈算图谋不轨!??!?!?


user avatar   nan-xian-zh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日本学者寺地遵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在古往今来岳飞之死的讨论中算是较为深刻的。

南宋史研究非常薄弱,寺地遵的《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一书大概完成于1988年,是其博士论文,但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尚无能望其项背者。

他认为,在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有两大政治课题,一是收兵权,一是对金关系,无论是谁主政,都要面临这两大棘手问题。

而岳飞的所有军事政治生涯都完全和这两大问题相关,他本人从农家子迅速崛起为方面军领袖就是宋金军事对抗造就的。

岳飞之死是赵构、秦桧处理这两大政治课题的结果。

先说收兵权,当时南宋的主要军事力量掌握在所谓中兴四将之手,分别是刘光世的刘家军、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以及岳飞的岳家军。 作为一个集权国家,中央必须掌握兵权,否则就有陷入分裂的风险,很难真正建立有力的国防力量,就以南宋初为例,家军主要是各自为战,很少做到协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学界对这个事情是否真实存疑,可能只是戏剧化的叙事,收兵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解决的就是这个重大问题。 所以说,收兵权是一件合法的事情,这符合国家的利益。

那么,是否可以说赵构、秦桧收回岳飞的兵权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行为?

并不能。

为什么?

问题就出在了另一个政治课题上,也就是对金关系。

在对金关系上,赵构、秦桧完全放弃了汉族主义,放弃了民族整体性,放弃了北部中国。南宋皇权和朝廷的合法性被大为削弱,我们常嘲讽南宋是偏安一隅的朝廷,其实指的就是它合法性的薄弱。 相比而言,北宋虽然国土不如汉唐,但始终坚持汉族主义,对抗北方民族的入侵,这一点是北宋政权和南宋政权的一个根本差异点。

所以说,赵构、秦桧收回兵权的举措就是一种非常狭隘、自私的行为,他们收回兵权,维持统治,是以放弃北部中国,放弃一半的汉民族为代价。

岳飞反对放弃北部中国,反对偏安一隅,坚持要收复中原,甚至要打到金人的老巢,在中兴四将中,只有他最为坚定,最不可能被收买,最不可能甘心老于田园,这自然和赵构、秦桧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死就在必然之中了。 岳飞一死,南宋和金达成和议,赵构自称儿皇帝,南宋的合法性不仅不来自于保卫汉族主义,反倒来自于金朝的授权,南宋就此成为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个王朝。

这其中当然有历史的偶然性,和具体人物的性格紧密相关,如果岳飞遇到的是周世宗宋太祖一流的人物,那自然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但是他本人是无辜的,他与赵构、秦桧在政治主张的冲突不可能因为他更具政治智慧而调和,问题全部在于赵构、秦桧,岳飞并无丝毫可指摘之处,他是中国少有的完人,可与日月同光。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念着念着就念成逆向民族主义了。以下的槽点包括单不限于:

  • 日本学者寺地遵的观点在古往今来的(岳飞之死)讨论中是较为深刻的;
  • (我国)南宋史研究非常薄弱
  • 这篇论文是南宋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 尚无能望其项背者(指寺地遵);

我这里引用一下寺地遵本人在1990年对自己关于岳飞之死研究的评论:

“但是,拙文发表以后,中国陆续出版了龚延明副教授的《岳飞》,王曾瑜教授的《岳飞新传》等书,我这篇拙文今天几乎变得没有价值了。”

你要吹日本东洋史学家不是不行,你说内藤虎次郎牛逼,你说宫崎市定犀利,哪怕你说日野開三郎威武都没有问题,但那怎么也是明治-昭和吊打民国大师的真男儿,平成才拿到博士学位的小字辈还是不要拿出来了好不好?

寺地遵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来华交流之后觉得自己不行,日本宋代史研究会会长平田茂树2011年来华之后直接说咱们日本药丸……

回到问题,上来就是“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说穿了就是不愿意相信降金乞和的定论,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回答的俗一点的用中文网络的发明历史,闭塞一点的用民国大师吕思勉,新颖一点的用日本学者寺地遵……

话说回来,寺地遵的所谓“岳飞军阀论”又是什么新鲜的论点了?还“古往今来较为深刻”?你把二战日本军部豢养的御用文人当什么了?你把为蒋委员长唱赞歌的吕思勉大师当什么了?

答应我,下次千万不要瞎吹日本的宋史研究天下无敌了好不好?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要吹的话我给几个方向——

  • 日本高速铁道至今尚无能望其项背者。
  • 日本的氢动力是汽车产业的扛鼎之作。
  • 日本翻盖手机设计古往今来最为深刻。
  • 相比日本互联网产业,中国还很薄弱。
  • ………………

user avatar   zhao-wei-8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既然张公子已经答了,咱家就不答了。

咱家帮他敲敲边鼓吧~

朱子语类:评岳飞、秦桧、泪痕诸人物

记录者:经略幽燕我童贯

问:近来知乎上都说岳侯,其人物如何?

(近来知乎上都说岳飞,这个人怎么样?

曰:一等一的人物。

一流人物

问:高庙时多人才。

宋高宗时果然人才多

曰:不然。当时有许多有名底人,而今看,也只如此。

话不能这么说。当时是有很多有名的人,但今天看也不过如此

问:"岳侯若做事,何如张(俊)韩(世忠)?"

岳飞工作能力,比张俊、韩世忠怎么样?

曰:"张韩所不及,却是它识道理了。"

张韩两个人比不上岳飞,这是因为岳飞上路了,开始明理了。

又问:"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

比岳飞水平更高的人,当时还有谁?

曰:"次第无人。"

没有更高的人了


问:如何?

为何这么说?

曰:岳侯本是韩魏公家佃客,每见韩家子弟必拜,其人古淳若此,大节可观。尝面奏,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閤以定民心。时寿皇方十馀岁。高庙云:"卿将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预。"然此等事甚紧切,不知上何故恁地说?高庙不修德,若虏人立丙午元子于开封,人心归之必如流水。武人能虑及此,亦大故是有见识。

岳飞是韩琦他家的佃户出身,每见到韩家的子弟必拜,这个人很古朴,道德水平大致就可以看出来了。他曾面奏宋高宗,说金人要把钦宗的儿子,也就是当年册立的合法的太子送到太祖登基的归德府,想用这个手段来分裂我们。岳飞乞求高宗让皇子孝宗皇帝确定储君的身份,以安定人心。当时孝宗皇帝才十来岁。高宗皇帝说,你带兵在外面,这件事不是你应当考虑的。但这件事这么紧急,不知道陛下他为什么这么说?高宗皇帝不修德,如果金人把太子在开封扶持登基,那归附他的人肯定向流水一样不可遏制。岳飞作为一个军人能考虑到这个,也是很有大见识了。


问:"如张韩刘岳之徒,富贵已极,如何责他死了,宜其不可用。若论数将之才,则岳侯为胜。然其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冲杀。"

比如张韩刘岳这些人,已经这么富贵了,怎么能说他死了,是因为他不可用。若论几个人的军事才华,当然是岳飞最高。但他也骄横,只是他比另外几个人,还想着要去杀敌。

曰:"便是如此。岳侯恃才不自晦。郭子仪晚节保身甚阘冗,然当紧要处,又不然,单骑见虏云云。岳侯作副枢,便直是要攻战上去做。张韩知其谋,便只依违。然岳侯便不做亦不免其死,其用心如此,直是忠勇也!

是这样啊。岳飞仗着自己有工作能力,不懂避让的道理。郭子仪晚年的时候,也是装糊涂明哲保身。当然,到要紧的时候,郭子仪就冲出来了,他单骑退回鹘人的时候就是这样。岳飞做副枢密使,就直接往北方的方面去努力。张韩都知道他的想法,只是表面应付而已。但是 岳飞就算不去做北伐的时候,也免不了要死的,他这么用心,真是忠勇的人啊!

曰: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不能驾驭他。若撞著周世宗赵太祖,那里怕!他驾驭起皆是名将! 飞死,中兴无望噫。

有才干的人往往也有些缺点,但也终归是上面的人不能驾驭他,怕他。设若岳飞遇见周世宗、宋太祖,世宗和太祖怎么会怕驾驭不了岳飞?他们两个手下带的都是名将!岳飞一死,中兴就失去希望了。


问:北伐之事如何不得缓?闻赵丞相主此说。

北伐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缓?听说赵鼎有这个说法。

曰:非也。杀贼,不得不急。如人有个大家,被贼来占了,赶出在外墙下住,杀之岂可缓?一才缓,人便一切都忘了。如今国家只管与讲和,聘使往来,贺正贺节,称叔称侄,只是见邻国,不知是雠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乃三军、群臣、万姓之天下,非复高庙一人之天下。高庙能弃天下之半,则天下人何以待之?寿皇知进取,这人心才算安了,然犹不能复此仇。不知后世谁者,能痛此快意否?

不是这样讲的,杀贼要赶紧。就好比你有个大家,被贼人占了,你被赶出来在外墙屋檐下住,你去杀贼的事情怎么能缓?你一缓,其他人就忘记了,不管了。如今国家和金人只管讲和,年节往来,我叫你叔叔,你叫我侄子,只记得是邻居,不记得是天大的仇恨了。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是宋高宗一人的天下。宋高宗忍心丢了天下的一半,天下人怎么看他?孝宗是个积极进取的人,看他这么拼,人心才稳定下来,但还没有复仇。不知道后世有谁,能快意恩仇一把?

问:秦丞相人物如何?

曰:小人。

问:听闻赵丞相也谈和。

曰:赵丞相亦自主和议,但争河北数州,及不肯屈膝数项礼数尔。至秦丞相,便都不与争。太上出使时至磁州,宗忠简假神以拒之,太上感其事,以为车辇是即位之兆;不曾关白中书,只令内官就玉津园路口造崔府君庙,令曹咏作记。一日,北使来,秦出接,过玉津园,见之。归奏,所见太庙,不知是何神?太上因语之。秦曰:"虏以为功,今却归功於神,恐虏使见之不便。"即日拆之。

赵鼎也主持和议,但还是在河北州县上和金人争执,还有就是对金搞的下跪受封的礼节这些也计较。秦桧当丞相,都不争了,人家怎么说怎么做。当初高宗当使者的时候路过磁州,宗泽假借拜神的名义把他拦了下来,才让他登基的。高宗觉得这事感受很深,以为当时马咬着车辆的护套不让他走就是预示着他要登基,因此也不下令政府,就命令内臣去玉津园路口造了个崔府君庙,作为纪念。还让曹咏写了篇回忆的文章。有一天,金人使者来,秦去迎接,路过这里看见了。回来报告的时候,说自己看见了那个庙不知道祭祀的是谁。高宗就告诉他这件事。秦丞相说,陛下你登基是金人的功劳,你却归功于神灵,恐怕金人见了有想法吧?于是当天就拆掉了。

曰:秦全是倚虏胁太上,每取旨时,只是说过。一日,除周葵作何官。太上曰:"周葵为彼官未久,且令在彼。"秦不应,下来即批敕除之。政府一人云:"適间上意未允。"秦曰:"此等事,只是奏过便了。"遂除之。

秦桧全是靠着金人胁迫陛下。每次取旨意的时候,其实只是他自己报告而已。有一天,要安排周葵做一个什么官,陛下说周葵当那个官时间还不长,且不要再另外任命了。秦桧不说话,下来就批示命令安排周葵另外任用。一起执政的某个两府大臣说,刚刚陛下没同意啊。秦桧说,这种事,告诉他就行了。于是就另外任命了。

曰:秦桧初罢相,出在某处,与客握手,夜语庭中。客偶说及富公事,秦忽掉手入内。客莫知其故。久之方出,再三谢客云:"荷见教。"客亦莫知所谓,扣问,乃答云:"处相位,元来是不当起去!"是渠悔出,偶投其机,故发露如此。赵丞相初亦不喜之。及其再入,全然若无能,赵便谓其收敛,不做一声,遂一向不疑之,亦不知其如此。胡康侯初甚喜之,於家问中云:"秦会之归自虏中,若得执政,必大可观。"康侯全不见得后来事,亦是知人不明。

秦桧第一次罢相的时候,在一个地方与客人相见,两个人手握手晚上在庭院里讲话。客人偶然说道了富弼当年讲自己可以做伊尹,就算是宋英宗也是能废掉的。秦桧突然不握手了,马上入内走了。客人莫名其妙。过了很久,才出来对客人说,你给我上了一课。客人还是莫名其妙,去问秦桧,秦桧才说,当宰相的人,是不应该随便就放弃这个位置的。他说这话,是因为他听了富弼操纵废立的故事,后悔了,所以才表现这么不正常。赵鼎当初也不喜欢他,等他再次加入执政团队的时候,好像根本没作为的样子,赵鼎就以为他比之前收敛了很多,就不再警惕他了,这也是因为赵鼎不懂这个人的缘故。胡安国当初也很喜欢秦桧,在和家里人谈话的时候说,秦桧从敌人那边回来,通晓敌情,若是能成为执政的一员,必然大有作为。胡安国全然不知道之后秦桧做的那些事,也是他识人不明啊。


问:"他何故不就攻战上做?"
秦桧为何不考虑军事讨伐呢?

曰:"他是见得这一边难成功,兼察得高宗意向亦不决为战讨计。

他是觉得军事讨伐很难,自己搞不定,同时也探察到高宗陛下北伐的想法也不是很坚决

问:张魏公行状,秦相叛逆事如何?

张浚行状说秦桧有叛逆的迹象,到底怎么回事?

曰:"当时煞有士大夫献谋者,亦有九锡之议矣,吴曾辈是也。吴曾以布衣特补右迪功郎,绍兴二十四年为太常寺主簿,其用心尽如此!

当时有很多士大夫给秦桧出谋划策谋逆这种事的,也有人建议给他先加九锡,吴曾出的主意。吴曾是个没有功名的人,在绍兴十年特授了右迪功郎,在绍兴二十四年就当了太常寺主簿,他的心思都是用在这种事上。

问:秦相到底气数不好。

秦桧的气数还是不好。

曰:好底气数,常守那不好底气数不过。且如秦在相位十一二年,被他手杀了几个人,又杀了许多人,皆是他那不好底气数到长了。秦相是上大夫之小人,曹泳是市井之小人。

好人的气数其实总是熬不过坏人的。秦桧在相位十一二年,被他亲手下令杀了多少人?搞政治斗争又杀了那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气数长啊!秦桧是士大夫里的小人,他的帮凶曹泳只是市井里的小人而已。

(众抹泪)

曰:莫哭,莫哭。把这天下扶持了,正我辈底事。古人定大难者不知是如何?不知范文正寇莱公人物生得如何?气貌是如何?平日饮食言语是如何样底人?今不复得亲身看,且得个依稀样子,看是如何地。如今有志节担当大事底人,亦须有平阔广大之意始得。

不要哭。扶持这个天下,正是我等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古人能在这么艰难下扶持天下的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范仲淹、寇准他们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他们气质相貌怎么样?平时生活起居都是什么样的?今天我是不能亲眼看到了,只能估摸个大致的样子,看看是怎么回事。如今有志气要担当大事的人,也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行。所以不要难过。


问:"若做不得,只得继之以死而已。"

若是这天下扶持不了,那最终无非去死。

曰:固是事极也不碍一死。唯一死,只得了个自身的道理,于国事无补,恐无益於事,其危亡倾颓自若,奈何!如靖康,李忠愍死於虏手,亦可谓得其死。但当时使虏人感慨,谓中国有忠臣义士如此,可以不必相扰,引兵而退。如此,却於宗社有益。若自身既死,事变只如此,济得甚事!当死而死,自是无可疑者!

事情走了极端,死也没有什么。但你自己死了,只是给自己一个说法,对国家而言没什么用,恐怕没有什么帮助。国家危机了还是危机了,怎么办呢?比如靖康的时候,李若朴死在金人手里。如果当时金人感慨的认为,中国有这样的忠臣义士,恐怕不好征服,于是引兵而退。如果是这样,那这种死对国家有用。如果是自己死了,事情也不过如此,那能帮什么忙?应当死的时候再死,不要白死,这个道理不用怀疑。


问:今知乎上有人名泪痕,与众论独异,如何?

今天知乎上有个叫泪痕什么的,他的看法非要和其他人都不一样,这种人怎么样?

曰:欲为文,需多看文字,多进学。某寻常看文字都曾疑来。每一次看透一件,便觉意思长进。不似他人只依稀一见,谓其不似,便不复看;不特不见其长处,亦不见其短处。此人看文字却只摸得些渣滓,到有深意好处,却全不识!听说也写得三五个字,还是不进学的末路。

想写文章,要多看其他人写的文字,多用心学习。我寻常看文章都反复思考推断。每一次能看透一件事,便觉得对事务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不像其他人,只是随便看看,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就不继续思考了。这么干不仅仅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也不知道别人的错误在哪里。泪痕这个人看文章,都是些文字上的渣滓,真正有深意的重点地方,他全没看懂!听说他也写过一些文章,还不是根本没有知识的后进的东西。

@张佳玮

@古青

@琅邪杨文理


user avatar   maomaobear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够大胆。

十二道金牌的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

要不然学赵匡胤,要不然死。

你已经引起了皇帝的猜疑,已经得罪了秦桧,破坏了秦桧拥寇自重的计划,不是你辞官就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还不让你辞。

你手里有岳家军,有勇将死士,有众多民众支持你,大儿子就在身边,后勤有希望依靠北方根据地解决。

带兵打回去,把秦桧杀了,把赵构废了。最差在北方自立为王。也不用回去送死。

对赵构来说,宋金议和之后,即使金国反复,他手里也有其他人可用,不止一个岳飞能打,但是岳飞如果在北方成功,一旦起了二心,他无力对抗。

而事实是,接到金牌的岳飞手里有兵权有亲兵,你下诏到他的下级,未必听你的,岳飞如果起了二心打回去,赵构也无法对抗。

岳飞的对手金兀术,就是成功的例子,岳飞是可以干一票的。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史我没看过,但至少我还知道:岳飞到庐山是为了服丧。因为岳母墓就在庐山,庐山就在我大九江。

泪痕大师通篇反复强调岳飞去庐山“隐居”,不提“服丧”,不提岳母墓,这是事实吧?

泪痕粉丝们觉得这正常吗?这公平吗?有什么不敢说而不能说的?若是泪痕敢提不提,那就是读书太少,不知道咯?

需要你们在得知“岳飞去庐山的目的是服丧”后,一个个急匆匆的出来帮大师脑补打圆场?你们怎么不先帮大师脑补一下为什么不提呢?是读书少,还是别有目的呢?


就这一槽点,我的感觉是。。举个栗子吧。(人名用《牛叔说电影里》的永强、刘英代替。


大师: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村的永强昨天去勾引隔壁村的刘英刘寡妇了!

围观观众:你怎么知道滴?

大师:昨天永强急匆匆的往村西头走了,不是去勾引隔壁村的刘寡妇是干嘛去的?

围观群众A:我昨天在隔壁村,没见到永强进村啊。我回来的路上看到他在给他娘上坟。

大师:看看!他没进邻村,那也是到邻村附近了,对吧?事实如此,他就是想勾引刘寡妇!

围观群众B:永强他娘的坟埋在村西头的山里啊!

大师:切~祖坟山在村北头不埋,偏偏把他娘的坟埋村西头,这小伎俩岂能瞒过我的法眼!

围观群众:……

大师粉:大师说永强跟刘寡妇有一腿就是有一腿,永强进没进村不重要,只要方向对了,就是冲刘寡妇去的!


我只叹,大师晚生千年,不然岳飞墓前可以多一尊铜像供后人“瞻仰”了。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泪痕春雨大仙丸出的丹药嘛,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

史书记载与大仙的仙方有悖的,那一定是史书瞎编,于是乎上来照例枪毙两条史料立威:一曰五百/八百破十万不可信;一曰岳爷爷之称是抗金神剧。

先看数百破十万,若因账面兵力差距便主观臆测为不可信,我替孙权孙十万谢谢您捧场呐(^_^)

至于张辽传、满宠传啥的,伪造,通通是伪造_(:з」∠)_

看看这段记载:

【先臣独以其军进至朱仙镇,距京师才四十五里。兀术复聚兵,且悉京师兵十万来敌,对垒而陈。先臣按兵不动,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奔还京师。】

非常清楚,与金军【对垒】的是岳飞主力,所谓【背嵬骑五百】不过是冲阵精锐。这类战术司空见惯,漫说五百精骑,瞅准战机突袭敌军指挥部或结合部,关云长谈笑间就砍了对方主帅的脑壳子,按泪大仙的解读逻辑,白马之战简直是一人破数万,请再接再厉枪毙关羽传 (^_^)

忽略与金军对垒的岳飞本军,将此役简化成五百与十万的对练,要么是看不懂史料的蠢,要么是强奸史料的坏。总之,朱仙镇之战可争议,但用这种方法争议,十足的擀面杖吹火,连黑都不会黑,可怜可叹。

关于孩子他爹那档子事嘛,且看第一手报道:

洪皓:【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飞之战功暴于南北】,这是大金皇帝金口玉言,人惧也好,敬也罢,爱叫爹叫爷爷是人自由,皇帝不急太监急,用《红楼梦》的话说,干你毛几毛巴事,横竖没叫你孙子罢了 _(:3」∠❀)_

大前提既错,剩下的历史发明嘛,也就笑笑可也。另,别说这玩意儿是小说,文笔稀烂不提,事实,证明,泪大仙他,不,会断句。

嗯。


user avatar   cui-zhu-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泪痕洋洋洒洒分析了一大堆,你说他论述有没有道理?有一定对的成分。但是泪痕每次论述都怎么看怎么别扭,泪痕总以为是我们对他有偏见。其实不然,他自己总喜欢把一些个别因素无限放大,然后搞出一些大新闻来。就比如岳飞这事。

岳飞之死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宋金和战的外在背景宋廷内部主战派与投降派的政治斗争,最直接的因素时秦桧与赵构这对垃圾人渣。泪痕说金人的必杀飞,始可和的言论是骗人的。但是他不知道把这个与秦桧打击主战派以及挟虏以迫上的做法结合起来。泪痕说岳飞之死是南宋政府收权的后续发展。你泪痕也列出了一堆史料记载,说南宋军头们怎么怎么跋扈的,那你自己说说,这些军头中,最听中央号令的是谁?你自己举的例子里,张俊、韩世忠、吴家哪个军头做的事不比岳飞出格?怎么韩世忠就没事?怎么吴家在四川如同独立一般的地位持续到他孙子?怎么岳飞就必须死呢?

再有,到了具体分析岳飞案的时候,泪痕就又搞出来了倒果为因的把戏,什么岳飞跑去庐山,然后有人报告说岳家军不稳,要迎回岳飞,然后有了岳飞案。然后就展开一堆什么皇帝集中权力的斗争,皇权不容侵犯之类的老调子。

可是你搞清楚!!!岳飞案是彻头彻尾的冤案!!!根本不存在岳家军迎回岳飞的事,这事是秦桧指使手下炮制出来的,以致于连秦桧党羽何铸审理案件时都审不下去了,跑回去跟秦桧据理力争的保岳飞,逼得秦桧换人来审。为啥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压根就是没有的事!!岳家军压根就没有异动!那你在这分析半天岳飞不该跑去庐山有毛用?!!

岳飞待在临安就没事了么?韩世忠没跑回自己驻地附近吧?韩世忠为毛差点也被秦桧干掉了?而且对付韩世忠的手段和后来对付岳飞的一模一样,都是挑动韩世忠军队内部,说韩世忠部有谋反意图,什么“谋还世忠掌兵柄”。要不是岳飞不肯同张俊同流合污,私下暗通消息与韩世忠,韩世忠能不能躲过秦桧的攻击,就不好说了。有着韩世忠案在先,以岳飞的政治智慧,他会没事和自己的旧部瞎扯联系么?岳飞在为韩世忠辩护就说了“世忠归朝,则楚州之军,即朝廷之军也。”岳飞打了一辈子仗的高级将领,会不知道朝廷对于这个问题的敏感?他刚被罢军权的时候,就一点为难的样子都不显现,而且是固辞军权。早年上书北伐时,也一再表明,北伐成功,他就辞官。岳飞对于权力的谨慎,压根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所以岳飞回庐山老家为母守孝,那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如果朝廷真有忌惮,岳飞能走得了么?到了岳飞这种地位的人,是他想回老家就能回的么?如果在庐山真那么敏感,以岳飞的政治智慧,他会意识不到么?

问题就在于,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根本就不是岳飞去了庐山,才引起秦桧赵构的忌惮,而欲置岳飞死地。而是岳飞本来就是秦桧要根除的目标岳飞在庐山还是在临安,都不影响这个既定的目标。韩世忠还在临安呢,秦桧不是照样诬陷韩世忠部意图谋反么?

一个于国于民功勋卓著的大将,一个于公于私都品德高尚的军人,在没有任何危害国家行为的情形下,被昏君奸臣以最卑劣的手段,用彻头彻尾的诬陷陷害致死,你还在吹毛求疵的从这位将领的某些行为导致他死上间接为昏君奸臣洗地,将这种人神共愤的行径之卑劣程度淡化处理为皇权为了集权的必要措施,你读史读到基本人性都没了么?

是,近年来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什么“小孩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的言论。但是为什么千年以降,秦桧宋高宗始终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受尽唾骂呢?那是因为利弊之上,还有四个字“天日昭昭”!


补充一下岳飞冤案的具体细节,以及学者考证,岳飞是被秦桧匆忙先杀害后,才报请高宗降旨的考证。戴建国《宋代法制初探》


最后,再补充几句,就像三红所想表达的意思一样,那些打着皇权斗争,试图站在赵构秦桧立场上合理化其杀岳行为的人,其道德人品实在堪忧。而且,打着皇权权力斗争的幌子,其实掩盖的是赵构秦桧的人渣本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岳飞完全没有任何取死之道,其对朝廷之忠心,其功勋之卓著,其人品之高节,在没有什么损害朝廷利益的情形下,被诬陷迫害致死,这是岳飞的问题么?为何要在岳飞身上找原因?这也不是皇权的问题,因为如果是皇权的本源性问题,那么换任何一个皇帝,岳飞都得死,但换一个皇帝,岳飞还会死么?纵观天水一朝,可还有哪个皇帝做出过这种事?那些皇帝不是皇帝?那些皇帝没有皇权?皇权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行使皇权,那就不一定了。赵构就是个卑贱无耻,全无道德底线的混蛋!他作出这样的事,和他的人品有着直接的关联。泪痕总喜欢说不要把个人品格带入历史,要用权力关系分析。这是放屁。不同的个性的人,使用权力,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把岳飞放在宋太祖等北宋诸帝手里,岳飞会死么?


现在的人分析历史,似乎急于跳出传统史学依赖分析历史人物个人品格和道德的框架束缚,总喜欢构建出一个所谓的“权力框架”,并以此为模型,意图寻找到某一历史群体的共性,然后直接套用自己构建的模型,然后就觉得自己高大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充满了优越感。殊不知,跳出传统 过分依赖人物道德品行的分析框架束缚是合理的,引入权力和利益关系分析模型帮助厘清历史事件也是合理的,但是任何事不能走极端,完全抛弃传统分析框架,抹杀掉具体历史人物的特殊性,而完全陷入自己模型框架中自嗨,就严重违背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举个例子,同样是皇帝,每个皇帝对于权力的看法都是一样的么?汉武帝和宋仁宗对于权力的看待方式会是一样的么?洪武皇帝和天启皇帝行使皇权的方式是一样的吗?所以这些人在自己的模型框架中狂欢,还觉得自己的分析逻辑严谨,毫无破绽。实际呢?每个历史人物都不是套入模型的数据公式,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个性品格的人物。忽略了这些不同之处,就陷入了刻舟求剑和封闭自嗨的逻辑困境之中,泪痕就是如此。

——————补充——————

好吧,我发现有些泪粉的理解能力实在太差了,也怪我,我本以为有些事不用说那么明白,都应该懂得,但是我错了,索性我就再说明白一点。

岳飞为什么死?原因是赵构为了偏安江南,苟且偷生,想以讨好金人的方式,寄希望于金人维持议和。而秦桧则是为了执行其投降路线,通过投降路线,成为南宋朝廷内部的金国代言人,以此打击政敌,攫取权力,成为权相,也就是挟虏以迫上。(这种借助外部势力来巩固自己在内部的权威,狐假虎威的情况,历史上很少见么?王明,咳咳,不展开说了)在这个既定政策下,第一,金国需要南宋抹除掉其内部的最坚决,对金最有威胁的抗金力量。第二赵构需要有具体行动来表明自己执行议和投降路线的决心,好让金国爸爸放心。第三秦桧需要打击主战派将领,以完成对朝堂敌对势力的清洗,扫除执行投降路线的障碍,攫取权力。三方的共同利益导致了杀岳行为。

而在具体执行杀岳政策时。秦桧采取了无中生有炮制岳飞部谋反的诬陷手段,来实现杀害岳飞的既定目标。而赵构放任秦桧采取这样的行为,以完成杀害岳飞的既定目标。这就是岳飞被杀的原因背景。

现在泪痕倒好,把秦桧赵构为了完成杀岳目标而编造出的借口理由,当作是探讨岳飞被害的原因。还让岳飞反思,岳飞反思什么?反思自己为何被人无中生有的诬陷谋反么?岳飞要反思,他可反思的只有他为什么要从军?为什么要成为最有优秀的抗金将领?为什么要主战?为什么不与秦桧同流合污?为什么这么正直?因为这些才是岳飞被杀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去反思自己该不该回庐山。岳飞待在临安就没事了么?韩世忠待在临安招谁惹谁了?秦桧第一个开刀的难道不是韩世忠?用的手法都是一模一样的。

我这么说了,如果还有泪粉看不懂,那我只能说,你不是蠢,是坏!


泪痕认为“必杀飞,始可和”的记载是荒谬的,所以他认为岳飞之死和赵构秦桧讨好金人的投降政策无关,就只能在岳飞威胁皇权上找原因了。但是“因为屈服外部势力,而残害内部对外强硬派,以讨好外部势力”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很难找么?南宋后来杀韩侂胄,传首于金是不是例证?辛丑条约里“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又约定如皇上以为应加恩贷其一死,即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永不减免;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是不是真?只不过清政府是败的一塌涂地,面皮被人扒的干净,所以被人家按着头明明白白写明了杀自己人的原因。假如清政府为了面子,给这些大臣找一个谋反的借口杀掉他们,泪痕是不是也要跟着分析一这些人也动摇了皇权,涉足了皇权斗争,反思一下他们哪些举动惹得太后老佛爷忌惮了?简直荒谬可笑!!

说的再明白一点,赵构和秦桧就是那个笑话里的狼,他们揍兔子的原因是本性(归结到历史中就是投降路线,讨好金国),而不是兔子戴没戴帽子。戴不戴帽子只是我揍你时找的借口。结果狗看到兔子被狼以兔子不戴帽子的理由揍了之后,花了大量笔墨研究兔子应该如何正确戴帽子 才能不被揍,并且得出是兔子不戴帽子的方式不妥当,惹得狼不开心了,所以才会被揍。你说这狗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相关话题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如何评价宋朝? 
  易中天这样的「百家讲坛」型学者被同行如何看待? 
  岳飞被杀是因为要迎回二圣吗? 
  雍正一年才休三天,每天睡4小时,是真实历史吗? 
  如果正统皇帝不发动夺门之变,皇位最终是否还是会传到他身上,即便他当过俘虏? 
  终明一朝文官势力都非常强大,最后更是害得明朝亡国亡天下。为什么历史教科书还是把明朝写为皇权的巅峰? 
  诸葛亮的武乡侯到底是乡侯还是县侯? 
  为什么中国的皇帝和很多大臣都认为科技是“奇技淫巧”而予以毁灭禁止? 
  有什么在古代是美谈,以赞扬的语气被记录下来,但现代人完全接受不了的事? 

前一个讨论
政治辩论赛辩题为经济危机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我是反方,有没有大佬能提供点建议,急?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中国是欧洲文明,当时发现北美新大陆时会如何对待当地土著?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