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北周武帝宇文邕?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周武帝作为一名封建君王,首要之务自然是要巩固自己或者说北周政权的统治,因为只有先做到这点,其个人理想才能实现,这一点对大部分封建君王都适用。

所以封建君王的一些利民行为,实际上对自己的统治也有好处,这并非是统治者单方面的施舍。

不过虽说如此,身处帝王之位也容易产生昏暴之君,他们不恤民力,终至覆亡。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操舵者不可不察。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拥有至高的权力下,还能保持理智,去考虑百姓,这本身也是值得称道之事,而周武帝便是其中的一员。

周武帝在位期间,不仅自己十分节俭,而且还整顿社会风气,遏制奢靡之风,并且多次下诏减免租调,以缓和阶级矛盾,同时也是减轻百姓负担。

这不代表周武帝把百姓疾苦放在诸事之首,毕竟周武帝更关注如何维护统治、一统华夏、成为正统,而之后才是民生问题,但即使如此也应被肯定。

在保定元年,北周的徭役还从八丁法改为十二丁法,也就是每十二月服役一个月。不过这当是宇文护的决策,和周武帝关系不大,这里顺便一提。(当时周武帝刚刚登基是决定不了这件大事的)

而初期的周武帝虽然不能参与军国大事,但还是能体恤民情、审理案件、以及文化交流、让群臣批评自己。

其中涉及民生部分有:


【南阳宛县三足乌所集,免今年役及租赋之半。】

【冬十月戊戌,诏曰:"树之元首,君临海内,本乎宣明教化,亭毒黔黎;岂唯尊贵其身,侈富其位。是以唐尧疏葛之衣,粗粝之食,尚临汾阳而永叹,登姑射而兴想。况无圣人之德,而嗜欲过之,何以克厌众心,处于尊位,朕甚恧焉。今巨寇未平,军戎费广,百姓空虚,与谁为足。凡是供朕衣服饮食,四时所须,爰及宫内调度,朕今手自减削。纵不得顿行古人之道,岂曰全无庶几。凡尔百司,安得不思省约,勖朕不逮者哉。"】

【丁丑,幸津门,问百年,赐以钱帛,又赐高年板职各有差,降死罪一等。】

【庚子,降宥罪人,并免逋租悬调等,以皇女生故也。】

而在除掉宇文护后,周武帝依旧如此。

【诏曰:"民亦劳止,则星动于天;作事不时,则石言于国。故知为政欲静,静在宁民;为治欲安,安在息役。顷兴造无度,征发不已,加以频岁师旅,农亩废业。去秋灾蝗,年谷不登,民有散亡,家空杼轴。朕每旦恭己,夕惕兢怀。自今正调以外,无妄征发。庶时殷俗阜,称朕意焉。"】

【丁亥,诏断四方非常贡献。】

【诏曰:"政在节财,礼唯宁俭。而顷者婚嫁竞为奢靡,牢羞之费,罄竭资财,甚乖典训之理。有司宜加宣勒,使咸遵礼制。"】

【癸酉,诏:"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

顺便一说,除了婚嫁从俭外,周武帝还规定同姓不得结婚,不过这属于文化范畴的事情了。

【诏以往岁年谷不登,民多乏绝,令公私道俗,凡有贮积粟麦者,皆准口听留,以外尽粜。】

【庚子,诏蒲州民遭饥乏绝者,令向郿城以西,及荆州管内就食。甲寅,行幸蒲州。乙卯,曲赦蒲州见囚大辟以下。】

【壬申,诏曰:"今阳和布气,品物资始,敬授民时,义兼敦劝。《诗》不云乎:'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刺史守令,宜亲劝农,百司分番,躬自率导。事非机要,并停至秋。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所在量加赈恤。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

截止到伐齐之前的记载,这些都能体现周武帝确实有在为百姓考虑,毕竟要是不这么做,非但无法灭齐实现宏图壮志,乃至会影响北周的统治。


曾经忠于北齐的山东人士卢思道在后面论述北周兴亡时,是这么评价周武帝的:

【高祖高拱深视,弥历岁年,谈议儒元,无所关预。祭则寡人晋公之不忌也。但自下裁物,其主不堪,累世权强,一朝折首。其于党与,咸见夷戮,恶禽臭物,扫地无馀。尔乃弃奢淫,去浮伪,施一德,布公道。屏重肉之膳躬,大布之衣,始自六宫,被于九服。令行禁止,内外肃然。以释氏立教,本贵清净。近世以来,靡费财力。下诏削除之,亦前王所未行也。值齐季失德,取乱侮亡,亲御戎轩,再举而灭。军令肃然,秋毫莫犯。数旬而定,不戮一人。未及下车,革其弊政,山东士女,欣戴如归。但天性严忍,果于杀戮,血流盈前,无废饮啖。行幸四方,尤好田猎。从禽于外,非夜不还,飞走之类,值无免者。识者以此少之,虽有武功,未遑文德。彝章礼教,盖阙如也。练甲治兵,将扫沙漠,远图不遂,暴疾升遐。】

卢思道曾起兵反抗北周政权,但即使如此他对周武帝还是保持肯定态度的。

然后我再说说,关于周武帝“用法严整,多所罪杀。”的问题,史官对此持批判态度,不过我认为有必要商榷一下。

首先史官虽然在这里批判周武帝,但并没有举具体例子,而周武帝对政敌可谓毫不留情,但是除此之外并没有乱杀臣子或者百姓。

而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史官这么记载,以及群臣肃然的原因,是因为周武帝扩大了法律的惩处范围。

宇文泰制定律法时,为了巩固统治,照顾统治阶级利益曾规定:“经为盗者,注其籍。唯皇宗则否。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徒罪枷,鞭罪桎,杖罪散以待断。皇族及有爵者,死罪已下锁之,徒已下散之。狱成将杀者,书其姓名及其罪于拲而杀之市。唯皇族与有爵者隐狱。”

也就是北周皇室成员,以及那些有爵位的功臣在法律上有特殊待遇。

之后到了宇文护执政时期,宇文护“将有异志,欲宽政以取人心”,然而因为其委任的官员不称职,以及宇文护的子弟僚属肆意妄为,反而导致用法宽弛,不足制奸,乃至百姓愁怨,控告无所。

在周武帝诛杀宇文护后,一方面为了重塑皇权的威严,一方面也是为了治理乱局,于是“躬览万机,虽骨肉无所纵舍,用法严正,中外肃然。”

也就是说周武帝用法严正,即使是皇室成员也没有特殊待遇,从曾经的宽政一下子就变成了如此情形,这自然让北周上下大为震惊。

而在平齐之后周武帝见北齐境内群盗遍布,土地兼并严重,于是制定新的法律来针对犯罪集团和土地兼并问题。而这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北齐旧土“浇诈颇息”。

【其后又以齐之旧欲,未改昏政,贼盗奸宄,颇乖宪章。其年,又为《刑书要制》以督之。其大抵持仗群盗一匹以上,不持仗群盗五匹以上,监临主掌自盗二十匹以上,盗及诈请官物三十匹以上,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及地三顷以上,皆死。自余依《大律》。由是浇诈颇息焉。】


因此我认为这一点不算周武帝的缺陷,而是一种手段。

与此类似的还有周武帝打猎一事,卢思道还有史官虽然都对此有所批评,但周武帝打猎实际上也是在操练军事,如果有人在打猎时违反命令就要被惩处,哪怕即使是亲王(宇文直)也不例外。

因此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周武帝会沉迷打猎了。

当然,人无完人,周武帝也有缺点,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其一,是食言杀高纬

当初周武帝答应高纬说不会杀他,但是后来因为北齐余党联合突厥与北周为敌,周武帝就违背承诺杀了高纬。


其二,没有教育好儿子

虽然周武帝对周宣帝抱有很大期望,而且还给他找了不错的老师,但周武帝本身就是不爱说话的人,宣帝犯错了还要被打,导致他们父子关系很差。

而周宣帝虽然有才能,但是性格暴戾,对此周武帝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其三,周武帝虽然清除了宇文护一党,但是宇文护留下的狭窄的政治权力结构,周武帝还是继承了。

北周上层权力主要集中在宗室之手,这存在隐患。

周武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宇文护时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臣或者功臣子弟予以补偿(如于家,李家,窦家,苏家,也包括杨坚一家)。


同时周武帝也打算削弱宗室的权力,对此宇文宪也看出来了,所以平齐之后就希望回家退休了。

在平齐之后,周武帝也曾下诏让北齐的阳休之等十八人到长安任职,理应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但周武帝很快就去世了,导致这些人也没被安排好,其中如李德林因为不被重用,也去支持杨坚了。


总的来说周武帝虽然意识到了北周权力结构的隐患,但还没将其改善好,自己就去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且周武帝对于老臣,功臣子弟,甚至北齐投降者这些人都有所安抚措施,但对关陇地方人士却不是很重视。

所以关陇地方人士在后来周末变局中,便转而去支持杨坚了。而这也能看出周武帝在内部权力结构调整上,依然存在问题。


最后周武帝算是我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所以我在知乎上写了好几个有关他的答案。

在此我在如何评价周武帝这个回答下面把相关链接进行汇总,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去一阅。

军事方面:


均田制方面:

这篇文章很长,如果只想了解周武帝部分,可以直接看“西魏北周均田制”一节。

周武帝灭佛:

文化方面:

权谋方面:

补充:


user avatar   jie-pa-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宇文邕和他的父亲宇文泰都是容易被严重低估,宇文泰是因为对手实力强,一时间吃不掉,而宇文邕则死的太早被别人摘了桃子。

只说宇文邕,在中国古代皇帝能力上估计可以排第二档,前面也就是李世民那种怪物级的。虽然他是靠着老爹的能力当上皇帝,但他那个位置,换了普通人活不过第一集。

最成功的傀儡

傀儡的命运

当傀儡自古以来是最难的,汉献帝这种已经算是命运最好的了。

高贵乡公曹髦至少也是奋死一搏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这种事情就更多了。

北魏孝庄帝更是留下了“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的千古名言,不过他不顾一切的弄死了尔朱荣之后也没活多久。

北魏孝武帝看高欢跋扈,拖家带口跑去观众投奔宇文泰,但是到了没多久也被宇文泰搞死了。

东魏孝静帝对傀儡的身份不满,最后得到的是“朕,朕,狗脚朕”以及“陛下何意反邪?”这两句天大的笑话。

南朝的废立更是层出不穷,就不再赘述了。

前车之鉴

至于宇文邕的情况,比上面那些人好不到哪儿去,在他当皇帝前,已经又两个哥哥被权臣宇文护干掉了。

宇文泰出巡去世,将宇文氏的未来托付给了宇文护,当时宇文泰的孩子都年幼,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机会不高,宇文护虽然是宇文泰侄子,其实只比宇文泰小6岁,经验老道,能力也不错,所以这是宇文泰一项成功判断。

但宇文泰的孩子虽然年纪小,却又不完全小,已经到了可以参与政治的年龄了。在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泰嫡子周闵帝宇文觉15岁取代了西魏皇帝,成了大周天王,15岁已经是拓跋珪在淝水之战后开始复国的年龄了。

所以宇文觉和宇文护之间的权力争斗立刻浮现,宇文觉年纪小,当上天王就想夺权,其实此时宇文氏内忧外患严重,其他权贵不满宇文氏的禅代,有人怂恿宇文觉弄死宇文护没准就是想让宇文氏内部两败俱伤然后渔翁得利,宇文护迅速废掉了宇文觉,然后杀死了他。

之后的宇文毓是宇文泰庶长子,继位的时候已经23了,比宇文觉明显更成熟,没有直接想夺权,过了两年不满宇文氏的权贵被干掉一波以后宇文毓开始称帝,宇文护假意归还一些权力后,双方的矛盾又开始凸显,最后宇文护找人毒死了宇文毓。

然后就是宇文邕了,怎么与宇文护这个权臣相处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如果一味忍让,那么最后宇文护时机成熟就要篡位,如果一开始就想硬刚宇文护,不成功,那么自己死,成功干掉宇文护以后呢?群臣就会听他的吗?显然也不一定,没有任何权威的他很容易成为其他野心家的猎物。

所以宇文邕当了12年傀儡,在此期间日积月累的获得了一些权力,逐渐增加了自己的威望,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就除掉了宇文护。

宇文邕的城府

在诛杀宇文护的事件里,宇文邕从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突然间锋芒毕露,显现出自己的能力,宇文护在宇文邕的伪装下丝毫没有戒备。宇文邕借着让宇文护劝太后戒酒,正当宇文护念叨的时候一下击倒宇文护,然后他那个亡命赌徒性格的同母弟弟宇文直出来补刀。

就这个事情,其实只有宇文邕和宇文直两个人知情,其余此前和宇文邕有过一些交流的人全部被蒙在鼓里,而宇文直则是因为在东征齐国后被免除职务埋怨宇文护,宇文邕对自己这个同母弟很了解,利用了他的愤懑干掉了自己的堂兄。

之后诛除宇文护党羽的过程中杀了膳部下大夫李安,宇文邕的异母弟宇文宪对此不理解,这时候宇文邕才把心中藏了10多年的事情说出来:

齐王宪白帝曰 :“李安出自皂隶,所典唯庖厨而已。既不预时政,未足加戮 。”
高祖(宇文邕)曰 :“公不知耳,世宗之崩,安所为也 。”

宇文邕早就知道宇文毓是被李安毒杀,但是日常生活还得吃李安做的饭,这得多可怕?而他这么吃着李安做的饭,还不能告诉别人他知道宇文毓是被李安杀的,12年啊!得什么耐心得人能隐藏这么深?

等他一朝夺权,在心中潜藏已久得仇恨一下迸发,李安不可能有生路了。

12年间他一直要担心自己得安全,又要如滴水穿石一般消磨宇文护得权力,等到机会后一招毙命,不给对手喘息之机,傀儡做到这种程度堪称史诗级反杀。

讨灭宿敌

北周的宿敌是北齐人尽皆知,周文帝宇文泰与齐神武帝高欢之间数次对决应该是北朝内战的巅峰,起初西魏(北周)远比东魏(北齐)弱小,经过周文帝励精图治,到了周武帝时期已经可以跟北齐一较长短了。

以弱制强

纵然周文帝吞并巴蜀,控制江陵,北周的实力还是弱于北齐的,隋朝初年原来北周统治的区域人口大约是1000万,而周武帝灭齐获得的人口大约是2000万,实力对比大概是1比2,与周文帝时期比较确实好很多了(估计那时实力对比是1比5)。

但要消灭强敌,还需要人力以及财力,所以周武帝开始灭佛,寺院不仅有大量的财产,还有非常多的僧人不纳税,不参军。

574年开始灭佛后迅速补充了人力和财力,从575年周武帝就开始征伐北齐,第一次出征因为自己生病撤退,第二年又再出征,最终一举灭齐。

果断坚毅

第一次征伐北齐回师后,第二年再出征其他将领是不愿意的,这时周武帝坚持要伐齐。

 冬十月,帝谓群臣曰 :“朕去岁属有疹疾,遂不得克平逋 寇。前入贼境,备见敌情,观彼行师,殆同儿戏。又闻其朝政 昏乱,政由群小,百姓嗷然,朝不谋夕。天与不取,恐贻后悔。 若复同往年,出军河外,直为抚背,未扼其喉。然晋州本高欢 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往攻之,彼必来援,吾严军以待,击 之必克。
  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混同文轨。” 诸将多不愿行。帝曰:
  “几者事之微,不可失矣。若有沮吾军者,朕当以军法裁 之。”

消灭北齐的过程中,因为北齐军队战败,宇文邕坚持继续追击,而其余人都建议穷寇勿追。此时他说的话足以让历史上其他帝王汗颜。

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 辛亥,帝幸晋州,仍率诸军追齐主。诸将固请还师,帝曰: “纵敌患生。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诸将不敢言。

围攻晋阳的过程中由于齐安德王反抗,周军大败,周武帝仅以身免,诸将又要撤退,宇文忻建议继续作战,周武帝没理睬其他将领的建议,而是听从宇文忻继续进攻,最后攻占了晋阳,继而出太行山灭了齐国。

灭齐的机会转瞬即逝,对宇文邕更是如此,由于他身体并不好,所以577年灭齐,578年就去世了,如果撤退,那么在他有生之年就没法灭齐,从剪除宇文护之后就开始积蓄实力,575年开始有实力到去世,一共只有3年,如此短暂的窗口期能够完成灭齐的丰功伟绩已经是奇迹。

与宇文邕相比,诸如高欢之类的帝王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高欢击败尔朱氏后立长君,造成孝武帝对高欢不满要争权,而高欢威逼孝武帝的结果是造成孝武帝跑到关中,高欢无法掌控,之后与宇文泰作战,小关之战看窦泰被歼灭就撤了,在之后的沙苑之战堪称飞龙骑脸输掉的翻版,再之后邙山大战取胜,此时也是面临了宇文邕的问题,诸将不愿意进入关中,比宇文邕好的是至少陈元康和封子狯建议追击,不过高欢居然就撤退了。

高欢空有实力却没法利用,浪费了多次机会,韩陵之战后不论实力还是声望高欢都是当仁不让,最终给自己家族埋下大雷,不得不说是高欢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不足以统一北方乃至全国。

仁慈的“斯巴达“式皇帝

历史上有一些皇帝都是在有权力之前伪装的很好,一旦有了权力,就开始放飞自我,周武帝的儿子周宣帝是这样,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也是这样。

斯巴达式生活

不过周武帝装了12年孙子,得到权力后除了搞钱,扩军,灭齐之外,并没有放纵自己的奢侈行为。

身衣布袍, 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栱。其雕文刻镂,锦绣纂组,一皆禁断。后宫嫔御, 不过十余人。劳谦接下,自强不息。

穿布做的衣服,一点也不装饰,拆掉华丽的宫殿……这别说皇帝,跟他卖命的大臣也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啊。

过这么苦的生活,是要做什么?他目标很简单,就是要精兵强国,灭齐吞陈破突厥。

以海内未康,锐情教习。 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齐之役, 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劝 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伐之处,躬在行阵。性又果决,能断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强。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

与同时期的其他帝王相比,周武帝灭齐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他励精图治的结果,而英年早逝后政局不稳,权力更替无疑是让陈又苟延残喘了几年。

仁政待民

周书里将周文帝孥戮江陵列为周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我有点怀疑,因为周文帝犯的错误,周武帝已经补偿了啊。

周文帝把江陵十余万人掳为奴,但是他无意中的一个事情恐怕影响了未来的发展,他可能觉得四儿子宇文邕一个人没什么意思,就把一个从江陵来的李姓女子赐给了第四子宇文邕。宇文邕的大哥宇文毓是庶长子,不过娶了独孤信的女儿,三哥宇文觉妈妈是西魏公主,所以是嫡子,他又娶了西魏的公主,这些都政治联姻。而到了宇文邕仅仅是给了一个被俘的奴婢。

当时宇文邕13岁,而李氏20岁,一个青春年少,一个丰韵娉婷,然后李氏就生了周宣帝……虽然后来宇文邕把突厥公主尊为皇后,但是她一个后代没有。宇文邕知道长子不成器,但还是没有废了他。

565年,江陵城居民被掳为努力10年后,还没有什么权力的宇文邕开始释放他们。

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赎为庶人。

572年开始亲政后就直接就放了这些人。

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

577年灭齐后,又把他当政以来北齐被掳的人民放了。

自伪武平(北齐年号)三年(572年)以来,河南诸州之民为齐破掠为奴婢者,不问官私,并宜放免。其住在淮南者,亦即听还;愿住淮北者,可随便安置。

同年不久以后,他把他爹那会开始被掳的北齐人民都放了。

自永熙三年(534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旧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

我认为周武帝的作为和李氏是有关的,作为一个负责宇文邕生活的奴隶,她把江陵人的苦难通过枕边风吹到宇文邕耳朵里。

而宇文邕就把不仅江陵,而是几乎所有的被掳为奴婢的人都放了,这是个统治阶层该干的事儿吗?他打击豪族,毁弃寺庙,释放奴婢,死时遗诏也忘不了人民。

朕君临宇县,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乐,刑措罔用,所以昧旦求衣,分宵忘寝。……虽复妖氛荡定,而民劳未康。每一念此,如临冰谷。

灭佛时僧人告诉他会下阿鼻地狱。而他只是回答“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这是野生的康米主义皇帝吗?


周武帝对官僚严苛少恩,或许为后世的权力更迭埋下了动乱的种子,他知道周宣帝会放纵,但他没法预见到周宣帝暴毙。

周武帝死后三年,隋代周而立,又过了8年,隋灭陈一统天下。

宇文泰的女儿襄阳公主嫁给了窦毅,她的二女儿很受舅舅宇文邕喜爱,并曾经将她养在宫里,年幼的她就知道调和宇文邕与突厥公主的关系。杨坚以姥爷的身份篡夺皇位时,她大哭说“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30多年后,她的男人李渊带着她的子孙们进入了长安,新的时代正式开启。

东汉末年,礼崩乐坏,动荡终结了统一的王朝。

三国时期的豪杰争雄并没能挽救乱世的危机。

短暂统一的晋朝只是数百年分裂中的插曲,随之而来的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南北朝并立的时代不能阻止王朝的更迭,无数人在此期间探索新的秩序如何建立,直到北周割据关中,并吞巴蜀,融合胡汉,锐意革新,平灭北齐统一的形式才逐渐显露,而北周这些功绩的效用一直延续到数十年后。

倘若说隋唐时期让人们欣赏到了中古时代华夏民族最宏伟的韵律,那么谱曲者无疑是宇文泰,而宇文邕则奏响了序章。




  

相关话题

  明粉为啥都这样? 
  万历皇帝为什么几十年不上朝? 
  生活在晚清你会是哪一派? 
  为什么那么多明朝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相反宋朝士大夫选择投海自杀? 
  没有清朝,中国就不会落后衰亡吗? 
  朱温和朱元璋为什么性格相近,历史评价却截然相反,难道真的是唯胜利者论? 
  为什么一个强大的民族 男权社会要靠和亲政策来维持和平? 
  历史上,有哪些历史人物,即使功高震主,也能得到善终? 
  中国最后一个京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宋末和明末不能和南北朝一样把异族阻挡在长江以北呢? 

前一个讨论
北周宇文邕,北齐高长恭,南陈陈霸先,三人哪个能力最强?
下一个讨论
唐中后期为什么不再立后?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