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后金的核心部队究竟是什么兵种?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步兵不就是不骑马的重骑兵么

重骑兵不就是骑着马的重步兵么

难道骑兵步兵不能兼容么?????

是骑兵的屁股粘在马上了,还是步兵没有屁股?


user avatar   huai-jian-t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的祖制把军队分成马兵、攻兵、守兵三等,三藩之乱时驻防各地的是全部守兵9万多(按每牛录80人抽调)

所谓努尔哈赤天命元年(1615年)满洲308牛录,蒙古76牛录,汉16牛录,其实满洲是按超过100丁就算1个牛录而不是努尔哈赤满编300丁1个牛录,不足100丁超过50丁就算半个牛录,蒙古因为是骑兵是按超过10丁就算1个牛录(如雅瑚18户、恩格图18户)而不是努尔哈赤满编50丁1个牛录。满洲50000兵以上、蒙古3000兵以上、汉3000兵以上

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打仗时穿厚甲执长枪大刀的人在前面迎敌,披轻网甲手持弓箭的人随后”。早期1个超过100丁的牛录也只有50甲,1个300丁牛录100甲,披双层甲就只有50甲。

天命六年

天命六年萨尔浒战后两年也才一共231牛录,满编69300兵,还是再加上叶赫2000兵和黑龙江吉林数千兵后的。此时披甲人也才每牛录300丁里有150丁

《满文老档》二月初六日,我侦卒登锦州城,见有五人,前来告之。汗曰:“我军不可妄出,俟其近城。令我军披甲,於城内静立以待。”时马勒图备御、阿钮备御、乌达海牛录一人,违令出城门以往。遂将其治罪,罚马勒图、阿钮於广宁所得赏银十五两。乌达海牛录之人,刺其耳鼻。

赏赐不是掠夺,而是统一分配

所谓皇太极八旗蒙古其实也是一种误解,皇太极手下蒙古总共16953人,因为1个蒙古牛录只有不到50骑兵,5牛录200骑兵,所以清朝是把蒙古按一个甲喇旗兵力封为一个固山旗,1旗才近1000兵,八旗蒙古才7830人且没有多少包衣阿哈,剩下9123人则1兵1包衣阿哈分为3甲喇旗各1500多兵、1500多奴归入八旗满洲,则骑兵不多,1个牛录只有50骑兵(2前锋、8护军、40骁骑),与蒙古牛录相同。蒙古一个旗虽然只有一个甲喇,依然设有1固山额真章京、2梅勒章京和2甲喇章京,只是各只有一个牛录200兵力

内蒙古24部分为49旗,也是每旗1000兵,一共5万兵而已。整个北地,从新疆到东北北部,一直都只有10万到20万兵之间,现在扣除女真5万,内蒙古5万,则喀尔喀蒙古5万,新疆卫拉特蒙古5万。其中科尔沁4部10旗万兵、察哈尔也有万兵

同期《八旗通志》皇太极满洲310牛录(每牛录200兵,理论上62000兵,其中理论上15500骑兵),蒙古120牛录(每牛录50骑兵,理论上6000骑兵),汉164牛录(每牛录100兵,理论上16400兵),共594牛录,理论上84400兵。这是满汉分屯的结果,实际作战时,汉人会被1个牛录编给满洲步兵2个牛录,从而弥补1牛录里50骑兵的抽调,保证步兵按牛录有200兵力

八旗初期非常严格实行平均制,清帝也只按每旗主20侍卫执行,且侍卫必须是非役人担任

到崇德末年,主要是拉拢蒙古和汉人,八旗蒙古牛录补满200骑兵,八旗汉军牛录也补满200步兵,八旗蒙古共有117个佐领、5个百夫佐领共24000兵,顺治五年旗人里蒙古也才28785丁,这还是计算了八旗满洲里的蒙古人

此时牛录满编,1旗,满洲大概30多牛录、蒙古15牛录、汉军20多牛录

松锦之战,清军损失万余

顺治五年(1648年),八旗满洲有男丁55330丁,八旗蒙古28785丁,人口增加率很低,再加上汉人抚西尼堪、拜唐阿尼堪、台尼堪,基本按不变来算,汉兵164牛录理论上32800兵,满蒙汉兵共116915(理论上594牛录118800),各有两个包衣阿哈就是233830,加32800就是266630汉人,则是因为包衣阿哈不全是汉人

比如尼堪亲王带三贝勒、八固山一共四旗、12满蒙汉旗,每旗1万多兵(满洲大概30多牛录6000多兵、蒙古15牛录3000兵、汉军20多牛录4000多兵),就是5万,配两个包衣阿哈,就是一共15万大军

顺治五年(1648年),满洲有男丁55330丁,蒙古28785丁,汉军、抚西尼堪、拜唐阿尼堪、台尼堪45849丁,包衣阿哈216967丁,汉共262816丁。按照一丁对五口的比例,八旗满洲共30万人口,八旗蒙古共14万人口,八旗汉军共25万人口,包衣共100万人口。

顺治五年(1648年),满洲占旗人总人口的17%,蒙古占8%,汉军和包衣共占75%。

公元1644年,多尔衮兵率领8万八旗铁骑不血刃地占领北京城,不久定都北京,北京成为268年清王朝的中心。

康熙六十年(1721年),满洲十五万四千一百一十七丁,蒙古六万一千五百六十丁,汉军、抚西尼堪、拜唐阿尼堪、台尼堪二十三万九千五百一十丁,包衣阿哈二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四丁,共六十九万六千六百八十一丁 。按照一丁对五口的比例,八旗满洲共80万人口,八旗蒙古共30万人口,八旗汉军120余万人口,包衣共120余万人口。

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旗满洲占旗人总人口的22%,蒙古八旗占9%,汉军和包衣共占69%。

雍正满洲681牛录136200兵,蒙古204牛录40800兵,汉268牛录53600兵,成定制,共23万兵

清昭梿《啸亭杂录·汉军初制》:“雍正中,定上三旗每旗佐领四十,下五旗每旗佐领三十,其不足者,拨内务府包衣隶焉,其制始定。”

1153牛录,每个牛录200丁抽80人为守兵,就是92240,抽40人为马兵,就是最低级骁骑营46120,后减少补入前锋营、护军营,抽30人为攻兵步军营,就是34590,骁骑营、步军营都叫乌真(披甲)超哈(兵),原本抽10人为前锋营(白巴牙喇)护军营(红巴牙喇),原本都叫巴牙喇,后增加并改名。这个比例原本是按每个牛录300丁战时抽一半160丁作战、平时抽三分之一90丁(前锋护军守兵)执勤来算的。

清早期,八旗部队(含蒙汉八旗)总共23万人马,其中约有10万八旗精锐部队拱卫京畿。这10万人马包括:

亲军营,上三旗满洲蒙古385牛录每牛录各2人,770人,编4个牛录。

前锋营,葛布什贤(前锋)超哈(兵),八旗满洲蒙古885牛录每牛录各2人,1770人,编9个牛录。

护军营,巴牙喇,八旗满洲蒙古885牛录每牛录各8人后增加为各17人,15000人,编75个牛录。

除此以外,还有大内侍卫600人,和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是守卫紫禁城宫廷宿卫皇帝的。

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率领约3万(3万多步军营抽1万多到各地驻防,2.1万旗兵编100多个牛录在北京城外,加城内巡捕3~5营6千~1万汉人绿营兵)守卫北京。

骁骑营,从满、蒙旗中每佐领中选拔二十人,885牛录共17700,汉旗中每佐领中选拔四十二人,268牛录共11256,满、蒙、汉马甲共28956人。清代拱卫京畿的主力部队在西南部的骁骑营“丰台大营”,是皇帝亲自统帅的野战部队,约28000人马,与东北部的步军营“密云大营”12000人马,加“通州大营”,城外总计4万多精兵,与城内4万多精兵,共同负责京城防卫外来侵略任务。

亲军营、护军营和前锋营的待遇最高,骁骑营稍弱。按清廷规定,亲军、护军、前锋三者待遇相同,每月饷银4两,每年领米48斛,按一斛米三钱五分银算,一年总收入接近65两。而一名骁骑马甲月饷银3两,年领米48斛,一年总收入接近53两。当时的七品官一年俸银45两,禄米45斛,折银61两。两方对比的话,可以看出高级旗兵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和上述四者比,八旗步兵、绿营、养育兵的待遇较差。八旗步兵月饷银1.5两,年领米24斛,年收入26两稍多;绿营骑兵月饷银2两,年领米7.2斛,年收入26.5两稍多;绿营步兵月饷银1两,年领米7.2斛,年收入14.5两稍多;养育兵月饷银1.5两,不领米,年收入18两。

盛京将军(驻盛京,今中国沈阳市)、吉林将军(驻吉林,今吉林市)、黑龙江将军(驻齐齐哈尔)、绥远城将军(驻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江宁将军(驻江宁,今南京市)、福州将军(驻福州)、杭州将军(驻杭州)、荆州将军(驻荆州,今江陵县)、西安将军(驻西安)、宁夏将军(驻宁夏)、伊犁将军(驻伊犁)、成都将军(驻成都)、广州将军(驻广州)、热河都统(驻承德)、张家口都统(驻张家口)、密云副都统(驻密云)、山海关副都统(驻山海关)、青州副都统(驻青州,今益都),有山西驻防城守尉两人,一驻太原,一驻右卫(今右玉县),河南驻防城守尉一人,驻开封。绿旗兵,又称绿营兵,因使用绿色旗帜得名。清国的绿旗兵,除少数驻防京师,直隶禁旅外,绝大多数驻防全国各行省。绿旗兵以营为基本单位,营制构成系统是标、协、营、汛。在地方上属总督、巡抚、总兵、副将等统率。总督为最高长官,其直属之兵称为督标,依次是巡抚,所属称抚标,提督所属称提标,总兵所属称镇标。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所属分别称为军标、河标、漕标。副总兵(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千总、把总所属称汛。

三藩之乱大概是首都省10万,各地17省各4万,其中八旗10万、绿营46万、四藩共12万,全国军队共80万。



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打仗时穿厚甲执长枪大刀的人在前面迎敌,披轻网甲手持弓箭的人随后”

天命六年(1621年)进行了整编,从400牛录缩小到231牛录,所以一个牛录基本够300兵,

1个牛录甲士100,但是如果双层甲就只有50,叫做乌真超哈也就是披甲人,马40,这10有甲步兵就是以后的步军营,20是骁骑营,20是护军营,

备御就是牛录额真,天命六年以前,满250兵的叫备御,不满的叫牛录额真,现在都叫牛录额真也就是佐领,

1个牛录250兵,4个千总加1备御各50兵

1个牛录300兵,5个云骑尉加1骑都尉

有300奴隶

40有甲骑兵、30有甲守卫、30有甲盾车、50新甲

萨尔浒杀了明军2万,俘虏2万5,其中有甲是有1万多,所以

辽东海州各30或25乘231

各两旗

“巴牙喇”是按每牛录比例抽出

八旗颜色源自东北建州三部和海西四部各自的民族色,和现代那些少数民族一样,一般以两种颜色组成,有一个是主色,象征着两个种族通婚也就是“同姓不婚”,八旗建立中,努尔哈赤用黄色、弟弟用蓝色、长子用白色、次子代善用红色,那些部落一般也都是亲兵有钱了才在甲上蒙一层布增加防御力,因为需要经常拆掉布保养铁片,所以是很费钱的


因为初期投降的部落经常逃走,又为了加强战斗力,努尔哈赤开始设立前锋营,从每个牛录50`300人(蒙古50人左右设一个牛录,满洲100以上设一个牛录)里抽2个最强战士,800人由皇太极带领,颜色继承了长子的白色,代善的3200护军营则是每个牛录里抽8个,颜色红色。所以此时精锐们甲色的镶边的颜色是杂乱的,还是以前那些民族色

231牛录69300兵,前锋营462、护军营1848、骁骑营4620,

6930骑兵

zhihu.com/question/2354


白色原本是努尔哈赤时代皇太极带领的800前锋营颜色,之后皇太极吞并正蓝旗7500人,拿了他们的甲,把他们打散入两黄旗,扩编了前锋营到1600护军营6400和设立亲军营,以蓝色为扩编的1600前锋营、6400亲军营小兵的颜色, 白色为800十夫长军校的颜色,顺治元年,正式确定。因为亲军营是归八旗都统实际上归大汗,所以八旗旗主也很难管理这1000人

雍正设圆明园护军营,护军营翻了一倍

所以初期是没有计较小兵甲的颜色的,

清代(后金)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阅举行于天聪七年(1633年)十月


欽定大淸會典則例卷一百二十二

順治十七年奉旨,領侍衛内大臣、都統盔頂已有定制,仍令上挿雕翎、下垂貂尾,餘皆著去。雕翎貂尾定議具奏遵旨議凖。親王郡王,盔用起花金頂,嵌綠松石、珊瑚寶石者,聽不得擅用東珠,下垂薰貂二十四條爲髦。貝勒貝子,盔起花金頂,髦同入八分公,盔插蜜鼠尾。領侍衛内大臣、都統,盔插雕翎二,作燕剪形,均垂貂尾十二條爲髦。内大臣、内行走之公侯伯、和碩額駙、郡主額駙、散秩大臣盔,均插蜜鼠尾、垂朱髦。隨旗行走之公侯伯、統領、副都統盔,均插獺尾、垂朱髦。上三旗侍衛鑾儀衛官,盔插豹尾,下五旗王府長史護衛典儀,盔插猞猁猻尾,垂朱髦,王府長史,垂黑髦。前鋒護軍營參領副參領、侍衛,盔插獺尾、垂黑髦。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前鋒、護軍,均鐵頂、垂朱髦。驍騎營參領以下官,盔插獺尾、垂朱髦。領催驍騎,均垂黑髦。凡鐵頂,各旗異制以示别○

康熙五年題準,八旗前鋒校、護軍校,甲以白段爲表。前鋒、護軍,繡甲藍布爲表。侍衛、護衛、前鋒、護軍甲及裳,均用明甲【施鐵葉於外曰明甲】。八旗驍騎甲,繡布爲表,各如本旗之色○

又定直省督撫、提鎭盔,插雕翎、垂貂尾。副參以下,盔插獺尾、垂朱髦。馬步兵,盔槍、鐵頂、朱髦,製甲之式與八旗同○又定,鎭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甲胄均視一品○

雍正十一年奏準,官員盔甲,區爲三等。一二品官爲一等,盔之護項、護耳、護頸、甲衣前後、甲裳左右、護肩、護腋、遮襠、左襠共繡團蟒十有五。三品至五品官爲二等,繡團蟒十有一,護腋及遮襠、左襠不繡。六品至八品官爲三等,甲衣、甲裳、護肩,繡團蟒六,餘皆不繡。按等定價,令工部製造

乾隆二十一年欽定,棉胄以革髤漆,頂植銅鍱,護項、護耳、護頸均敷棉。護軍校、護軍、前鋒,垂紅纓,護項以下石靑色。驍騎校、驍騎、鹿角兵、炮手,垂黑纓,護項以下各從旗色,甲亦敷棉。護軍校、驍騎校、前鋒、護軍均全身。驍騎無左右袖,鹿角兵、炮手無裳及左右袖、左襠,色如胄制。官綺表綢裏,外布黃銅釘,鋄金,兵綢表布裏,外布白銅釘,鋄銀○

二十三年奏定,兩翼前鋒統領、護軍統領,胄頂,均植雕翎二、垂貂尾○又定胄頂,垂薰貂纓,親王郡王均十有八,貝勒貝子均十有四○又定直省總兵胄頂,植薰獺尾、垂紅纓。副將植獺尾。均繡蟒五。參將以下亦植獺尾,不施繡○又定,固倫額駙、縣主額駙、郡君額駙、縣君額駙、鄉君額駙、子、男甲胄,各視其品所應得,與冠服同○又定,甲縧,親王郡王用金黃色,貝勒以下用石靑色,與冠服同○

一旗纛之制

原定八旗旗纛,各以本旗之色爲辨。滿洲都統,纛方幅,惟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左幅稍銳,各長五尺七寸,廣五尺,繪龍,竿長丈有二尺,鐵頂,朱髦,惟正紅旗用黑髦,

蒙古漢軍都統,纛同佐領,纛方幅,長四尺二寸,廣五尺,不繪綵,竿長丈有二尺,髦頭色黑。領催小旗,長一尺五寸,廣一尺八寸,竿長五尺,八旗同式,而於鐵頂各異其製,以示别。

護軍營,纛各如本旗之色,裁方幅爲三角,邊作火焰形,直長五尺五寸,斜長七尺三寸,繪龍,竿長丈有二尺,鐵頂,朱髦,正紅旗用黑髦。護軍校小旗,三角,直長尺二寸,斜長二尺三寸,竿長五尺五寸,八旗同式,而鐵頂各異其製,以示别。

前鋒營,旗方幅,長二尺三寸,廣尺有八寸,繪飛虎,竿長六尺,頂插豹尾,髦頭色赤。

火器營,旗纛,護軍驍騎,各如其本營之式,均加白號帶,以别之。

直省標營大纛,裁方幅爲三角,直長五尺八寸,斜長一丈,邊作火焰形【或繪雲蟒或繪飛熊隨地異製無定式】,鐵頂朱髦。什長旗,三角,直長二尺三寸有奇,斜長三尺八寸,邊作火焰形,鐵頂朱髦。

此外有先鋒旗、督陣旗、門旗、令旗、禀事旗,均隨營異製。

大帥旗以黃布爲之,方幅,廣丈有八寸,長丈有四尺,兩面大書帥字,號帶一,長丈有五尺,廣一尺,竿長丈有六尺,刻木葫蘆爲頂○

乾隆十七年奏準,旗纛繫兵丁所瞻,視舊制,各省將軍、都統、副都統,補授時,卽照其人本旗旗色,由工部造給,旗纛如有改授,卽爲更換,不惟繁冗,且於瞻視,亦無準則,嗣後將各省將軍、都統、副都統,分定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旗色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子河河谷的实际地理环境,和题主想象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


苏子河谷的地理特点,很像一条蛇,“窄头、小嘴、细咽喉,大肚子”。

河口就是谷口,非常窄小;河口以内的“建州三关”更是易守难攻的地形,但是过了建州三关之后,河谷中上游逐渐开阔,河道两边有大片河滩平原。

萨尔浒其实不在河谷,而是在河口外,位于苏子河汇入浑河的河口附近,而且地势比较低,所以解放后修大伙房水库之后,这里才淹没在水库人工湖下边了。

今天还没被水库淹没的古战场,是剩下铁背山西、西南方向的一小块,包括吉林崖,是当年后金军歼灭杜松的地方


从苏子河往里走,有一段相对狭窄的山路,这里是“建州三关”。

即今天北起上夹河镇、南到木奇镇之间的这段行程,要从五岭、黄土岗和马尔墩岭的山口中穿过,是一段崎岖狭窄的山路。建州女真利用五岭和马尔墩岭山势夹逼、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堆石砌墙,伐木立栅,修起三道关隘,按照由西北到东南的顺序,分别为扎喀关、代珉关和雅尔哈关,“建州三关”就是由此得名。

扎喀关修在五岭上,五岭是进入河谷的第一道山口,扎喀关又是把守河谷的第一道险关,因此还有“五岭三关”的别称。


女真人一直采取依山川河湖天然地形来划分部落领地的风俗,在明朝中前期,此地就是建州左、右两卫划分势力范围的地标——五岭三关以东、苏子河中上游河谷深处,是建州左卫领地;五岭三关以西、苏子河下游河口和北方浑河河谷沿岸,是建州右卫领地。成化三年,指挥丁亥之役的辽东总兵赵辅,在《平夷赋》中叙述过明军行进路线和沿途地形:

“中军自抚顺,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五岭、喜昌、石门又咽喉之地,人不得并行,骑不得成列,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河谷的险地只局限在建州三关一带,从雅尔哈关再往东,河谷逐渐开阔,蜿蜒的河道两边,有大片可供开荒耕种的河滩平地,无险可守。建州三关类似于蜀汉的剑阁道,险关没守住,让魏军冲入四川盆地,胜负就没悬念了,不如早降。


题主以为赫图阿拉“周围都是山林,跑马不便”。我放一张照片,就能纠正你的错误了——


这是夏季7月末的苏子河。

中上游河谷非常开阔,很远处才是山,河岸两边是大片平缓的河滩,有草有树。种地、放牧、盖房……都没问题,赫图阿拉城位于河谷中游位置,周边就是一块多达18平方公里的河滩平原。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汛期的山洪。下过雨后的第二天,山里的水下来,势头特别猛,水位猛涨,河道向两岸扩张。

除了苏子河以外,建州女真领地还包括浑江(注意不是浑河,旧城佟家江、婆猪江)、浑河上游、大雅河、富尔江、新开河等河谷

另外,对明代女真“渔猎”这个理解,以前也多次纠正过。明朝代中后期,随着辽东马市贸易体系的成熟,建州、哈达、叶赫等辽东近边女真部落,早就放弃鱼猎生活方式,而是在交通要道修建城寨,通过占有敕书,垄断赴市特权,做“居停主人”


总之,没去过苏子河,自己不要瞎脑补……


user avatar   wang-shi-tao-4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意间点开过曹人的直播,看到他剪了个短头发,戴着眼镜,说话很拘谨,脸白白的,呆呆的样子。特么这反差也太大了。


user avatar   peng-zha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清朝科举一废除,儒家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如果给大明第一忠良于谦选一首角色曲(歌)你会选哪首? 
  在古代,半路截杀上任官差后冒名顶替,可行性有多大? 
  大清的八旗子弟与西汉丰沛元从、东汉云台宿将、明朝淮右将门到底有何本质区别? 
  有哪段历史令你们觉得特有情怀? 
  唐武宗李炎灭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清朝服饰是继承明朝军服还是模仿的唐朝服饰? 
  18世纪的波兰翼骑兵和清朝八旗骑兵如果正面开打谁获胜的几率大? 
  到底是清粉催生明粉,还是明粉催生清粉? 
  明末是不是比北宋末年形式要好,只是崇祯太傻缺了失去了机会? 

前一个讨论
打击系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战胜摔柔系?
下一个讨论
对抗比自己体格大的力量大的要练什么格斗术好?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