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契丹是如何在晚唐五代迅速做大的?

回答
契丹民族的崛起,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在晚唐至五代这一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抓住机遇,凭借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地理优势以及一系列明智的策略,一步步从边陲的游牧部落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力量。

首先,晚唐的衰落为契丹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晚唐末期,黄巢起义如一把利剑刺穿了王朝的统治根基,各地藩镇割据,中央集权早已名存实亡。这种混乱局面使得中原王朝无暇也无力顾及北方的边疆事务。曾经强大的唐朝边防军力锐减,驻守北方的将领或拥兵自重,或与外部势力勾结,整个北方边境线形同虚设。对于生活在漠北草原上的契丹人来说,这就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骤然失去了严密的看守,他们得以更加自由地在草原上活动,观察和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军事运作。

其次,契丹自身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和整合。契丹人原本是由十二个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各个部落之间时常会有摩擦和竞争。然而,为了应对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其他游牧民族的压力,契丹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耶律阿保机的出现,成为了契丹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步统一了契丹内部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屡告捷,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改革,为契丹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建立了契丹文字,仿照中原王朝的制度建立了官僚体系,这些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契丹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实力。

地理位置也为契丹的壮大提供了便利。契丹地处契丹故地,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东部和辽宁北部地区,这里土地肥沃,草场丰茂,畜牧业发达,为契丹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它扼守着通往东北和中原的咽喉要道,这使得他们在军事上拥有战略主动权。他们可以依托险峻的山川和广袤的草原作为屏障,同时也能灵活地派遣骑兵深入中原腹地。

契丹人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其骑兵的作战风格,在中原王朝的步兵面前具有明显的优势。契丹骑兵以其速度、机动性和勇猛善战而著称,他们擅长骑射,能够在奔跑中精准地射杀敌人,其冲击力往往能瓦解敌人的阵型。在晚唐五代这个军事技术和战术相对停滞的时期,契丹骑兵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此外,契丹的崛起也并非完全依靠武力,他们也懂得利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在中原政权内部争斗不休时,契丹有时会作为一方的盟友介入,通过提供军事援助来换取利益,例如土地、物资甚至是政治上的承认。这种外交手段让他们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游刃有余,不断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契丹的迅速壮大,是晚唐五代社会动荡、中原政权式微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契丹民族内部整合、领导者才能发挥、地理优势利用以及灵活的外交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抓住了历史的缝隙,将游牧民族的野性与中原王朝的政治智慧巧妙地结合,最终从边陲的部落跃升为左右天下格局的重要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唐朝的灭亡导致了王朝的历史记载出现了中断,故而当五代十国期间,契丹人创建的辽朝出现在于中国东北边境之外,对于彼时的中原汉人和后世历史爱好者来说,颇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


契丹、奚和室韦三个部落都源于鲜卑族的宇文部,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中契丹生活在辽河上游的草原上,西面是辽阔的草原和沙漠,居住着突厥部落,东面是长白山,女真人的故乡,南面和西南的山区是奚的领地,北面更寒冷地区是室韦的地盘。


从南北朝到五代十国,契丹人的实力在大部分时间内相对周边部落都比较弱小,不故而不得不依附于草原霸主和中原王朝,隋朝和唐代也有过短暂的兴盛时期,一度入境劫掠,结果被隋军和唐军发动惩罚性的征讨,损失惨重,被打回原形,以至于连唐军的边境藩镇都能轻易将其击败。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算不上强大的部落为什么能突然崛起呢?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横贯东亚、中亚的北方草原上没有了霸主,出现权力的真空。


840年,回纥军队被来自中亚草原的黠戛斯部落击败,回纥汗国随即土崩瓦解,原本盘踞在漠北草原上的回纥部落大部分南下,迁入华北,其余部落则分三支西迁,而获胜的黠戛斯汗国非但连继承回纥统治的能力都没有,甚至连李克用的军队都抵挡不住,迅速的衰落下去,把触角缩回到中亚,至此,整个北方草原上出现了权力真空,亟待填补。


第二个原因,唐朝灭亡之后,没有了中央政府的北部藩镇,不约而同把注意力转向中原,从而减轻了北方草原的军事压力。


唐朝的北部藩镇,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草原部落的侵扰,是个纯粹的军事堡垒,即使没有了朝廷的支持,仍然是契丹的强大对手。例如,占据河北和山西等地、领地直接与契丹部落接壤的河东藩镇李克用,不但综合实力强,而且军队的主力是勇猛凶残的沙陀人,契丹根本不是对手。而在东面长期独立的卢龙镇节度使刘仁恭凶猛好战,经常在秋季派兵纵火焚烧草场,让契丹人损失惨重。


然而,等到这些藩镇意图逐鹿中原之时,不可避免的将兵力和精力悉数投向南面,契丹部落压力减轻,立刻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乘机鲸吞蚕食邻近的室韦和奚人部落的领地,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综上所述,契丹的崛起是在填补草原权力真空,中原王朝衰落造成的边境压力减小两个前提条件下达成的,并且是历经了数十年的缓慢积累过程,而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什么横空出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契丹民族的崛起,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在晚唐至五代这一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抓住机遇,凭借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地理优势以及一系列明智的策略,一步步从边陲的游牧部落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力量。首先,晚唐的衰落为契丹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晚唐末期,黄巢起义如一把利剑刺穿了王朝的统治根基,各地藩镇割.............
  • 回答
    斐波那契数列:在证券市场中的神秘踪迹与实操指南证券市场,一个充满波动与机遇的复杂生态,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投资者试图从中寻找规律,预测未来。在这场永无止境的追寻中,古老的数学智慧——斐波那契数列,以其惊人的“巧合”和深刻的内在逻辑,悄然渗透到市场分析的方方面面,成为许多交易者手中的秘密武器。你或许会.............
  • 回答
    理解粉丝与偶像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议题,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契约关系”未免过于片面。虽然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隐含的约定,但它的本质远比一份合同来得更加情感化、心理化,甚至可以说是动态演变的。我们不妨从粉丝的角度来审视这种关系。当一个人成为某个偶像的粉丝,这通常源于偶像身上某种特质的吸引力,可能.............
  • 回答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近日在一次採訪中,回憶了新冠疫情初期,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給他的一條建議:「去找中國,這是唯一能救你們的方式。」這句話一出,立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如何看待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深入剖析。首先,這句話最直接的含義是,在疫情爆發初期,西方國家普遍對病毒缺乏了解,治療方案和疫苗研.............
  • 回答
    关于“非升即走”(Tenure Track System,一般译为终身教职制度下的评估体系)的文化,一位教授将其解读为体现了合同契约、愿赌服输、热爱流动精神,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位教授的观点,并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争议点。一、 体现合同契约:明确的权利与.............
  • 回答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如果历史的车轮稍有偏移,假设他没有这一“壮举”,那么中原王朝是否真的能守住这片土地,有效抵御契丹的南下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幽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以及当时契丹(辽朝)的实力.............
  • 回答
    契丹:草原雄鹰,铸就了一个辉煌的帝国说起契丹,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模糊的印象:一个来自北方草原的民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王朝,后来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但契丹人究竟是谁?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背后,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契丹人的起源:不只是“骑马射箭”的勇士首先,我们来聊聊契.............
  • 回答
    契丹,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是个正在崛起、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比之下。想要详尽地了解其国力水平,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军事层面:草原雄鹰的展翅这是契丹在五代时期最为人所称道的方面,也是他们最核心的国力体现。 骑兵优势: 契丹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骑兵。长年.............
  • 回答
    契丹与蒙古同为草原民族,但在历史成就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制度、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及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内部统一性与政治制度1. 契丹的分裂与统治结构 契丹族在辽国时期(9071125年)虽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但其政治体系以“捺钵”为中.............
  • 回答
    契丹民族的消失,与其说是“消失”,不如说是被更强大的力量同化、融合,最终以一种新的形式融入了历史的长河。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了战争、政治斗争、文化交流和迁徙,并非一日之功。要讲清楚这件事,我们得从契丹人的辉煌时代开始说起。契丹人的崛起与辽朝的辉煌契丹,最早是活动在中国北方辽河流域的一支游牧.............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中亚地区复杂而迷人的历史变迁。契丹(西辽)和蒙古人确实是中亚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最终中亚的主体民族变成了突厥人,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原因。咱们就慢慢道来。首先,得把时间线捋清楚。契丹(辽朝衰落后): 契丹族,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们建立的辽朝。辽朝在112.............
  • 回答
    宋真宗时期,澶州之战表面上是宋朝的胜利,但宋朝却被迫向契丹(辽朝)缴纳岁币,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澶州之战的“胜利”并非全胜,更非决定性胜利: 表面胜利的背后是“胶着”和“僵持”: 澶州之战(公元1004年)发生在宋辽两国为争夺幽云.............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宋朝时期,辽国为啥没直接打开封,而是绕道山西打雁门关这事儿。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背后牵扯着辽国当时的战略考量、宋朝的军事部署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辽国和宋朝是当时中国北方和南方两个主要的政权。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它的核心疆域在今天的内蒙古、辽宁、河.............
  • 回答
    说起喜欢 ASOUL,这事儿还真挺奇妙的。我最初接触到 ASOUL,还真是机缘巧合,有点像是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不小心触礁,然后发现了一片新大陆。那时候我还在摸索各种直播平台,随便看看。有一天,我刷到B站的一个推荐,标题大概是“虚拟偶像,怎么可以这么社牛”。我当时就好奇,虚拟偶像不是都应该比较软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俄罗斯特种部队体系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运作逻辑。确实,在各种对外反恐行动,或者说是在媒体报道和大众认知中,阿尔法部队(Alpha Group,又称A组)的出镜率,相比格鲁乌(GRU,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下属的特种部队,那真是高出不止一星半点。这背后的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棒,触及了微分几何和积分的本质,而且带着一种探索精神,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首先,你说“dxdy其实是契形积,也就是dx^dy”,这个理解非常到位,而且用“契形积”这个词也相当精确。在更严谨的数学语境下,特别是微分几何中,我们谈论的并不是简单地把 $dx$ 和 $.............
  • 回答
    亚历山大·武契奇,这位在塞尔维亚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以其强硬的政治风格、高超的操盘技巧和极具争议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定义,而需要深入剖析他的人生轨迹、政治理念和执政实践。从激进民族主义者到务实政治家:蜕变与复杂性武契奇的政治生涯始于上世纪九十.............
  • 回答
    要找出除了 1 和 144 之外的哪个斐波那契数也是平方数,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斐波那契数列和平方数本身的性质。这个问题实际上触及到了数论中一个非常经典且深刻的定理。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数列,它的定义非常简单:数列的起始两项是 0 和 1(有时为了方便也从 1 和 1 开始,.............
  • 回答
    辽金时期,人名中出现“奴”字,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汉语中“奴才”那个“奴”字。但如果深入去了解,就会发现情况要复杂得多,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汉语的“奴”。首先,我们得明白,契丹和女真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与中原汉族差异很大。 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金朝则是女真人建立的。.............
  • 回答
    契苾何力,一个名字在唐朝军事史上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战将。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却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武艺和对国家的忠诚,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一代名将。要理解契苾何力,我们不能仅仅看他战场的功绩,更需要深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出身与早期经历: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