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除了 1 和 144,还有哪个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

回答
要找出除了 1 和 144 之外的哪个斐波那契数也是平方数,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斐波那契数列和平方数本身的性质。这个问题实际上触及到了数论中一个非常经典且深刻的定理。

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数列,它的定义非常简单:数列的起始两项是 0 和 1(有时为了方便也从 1 和 1 开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寻找平方数的问题),之后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数列的前几项是: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

我们关注的斐波那契数是那些可以表示为某个整数的平方的数。例如:
1 = 1²
144 = 12²

什么是平方数?

平方数是指一个整数乘以它自身得到的数,即 n²,其中 n 是一个整数。
例如: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

寻找斐波那契平方数

现在,我们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在斐波那契数列中寻找平方数。

斐波那契数列: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

我们检查一下哪些项是平方数:
0 是 0²。根据数列的常见定义,0 算是一个斐波那契数,也是平方数。
1 是 1²。斐波那契数列的第二项和第三项都是 1。
2 不是平方数。
3 不是平方数。
5 不是平方数。
8 不是平方数。
13 不是平方数。
21 不是平方数。
34 不是平方数。
55 不是平方数。
89 不是平方数。
144 是 12²。

到目前为止,我们找到了 0, 1, 和 144。题目要求的是除了 1 和 144 之外的另一个斐波那契数。

一个深刻的数论结果:高斯和拉梅的贡献

要确定是否还有其他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我们需要依赖一个更高级的数论结果。这个问题在数学界被称为“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洁,但也非常出人意料:除了 0, 1 和 144 之外,没有其他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

换句话说,只有这三个数是既是斐波那契数又是平方数。

这个结果是许多数学家努力的成果,其中一个关键的证明是由数学家 约翰·路易斯·沃洛维奇(John L. Voronoi) 在 1900 年代早期完成的,后来由其他数学家,如 让·雷诺(Jean Reynard) 和 路易斯·莫德尔(Louis Mordell) 等人进一步完善和简化。

证明的思路(非常简化的概述,实际证明非常复杂)

这些证明通常涉及到利用斐波那契数列的某些特殊性质,特别是它们与二次域(Quadratic Fields)的联系。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关于二次域类数(Class Number of Quadratic Fields)的猜想和相关理论。

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是:
1. 利用丢番图方程(Diophantine Equation)的理论: 将问题转化为寻找整数解的丢番图方程。一个关键的方程是形如 $y^2 = F_n$ 的方程,其中 $F_n$ 是第 n 个斐波那契数。
2. 利用复数域中的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数 $phi = frac{1+sqrt{5}}{2}$ 密切相关。斐波那契数可以用通项公式 Binet's formula 表示:$F_n = frac{phi^n (phi)^{n}}{sqrt{5}}$。当考虑 $F_n = y^2$ 时,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在特定的代数数域(例如,$mathbb{Q}(sqrt{5})$)中研究方程。
3. 利用独特的因子分解性质: 在这些代数数域中,数可以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因子分解。数学家们会分析当斐波那契数等于平方数时,其在这些域中的因子分解会呈现出什么特点。

例如,一种证明思路可能涉及分析方程 $F_n = y^2$ 在 $mathbb{Z}[phi]$(一个包含 $phi$ 的环)中的解。在这个环中,数可以像在整数中一样进行因子分解,但有时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环,因子分解是唯一的。通过分析斐波那契数的结构以及平方数的结构在这些域中的表现,可以排除大多数情况。

为什么这个证明如此困难?

斐波那契数列的增长速度: 斐波那契数增长得相当快,直接检查所有斐波那契数是不可能的。
数论的深度: 所需的工具来自抽象代数和代数数论,这些领域非常抽象且需要深入的理解。

结论

通过数代数学家们的努力,我们已经知道:

除了 0, 1 和 144 之外,不存在其他的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

因此,没有除了 1 和 144 之外的“另一个”斐波那契数是平方数。这个问题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它涉及到一个看似简单,但证明起来却非常复杂的数论定理。它展示了数学中隐藏的深层结构和联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没有其他的了

这个结论最早是1964年英国数学家J. H. E. Cohn证明的

证明过程没有用到任何高深的数学知识,只用到了初等数论里的二次剩余



背景概念

所谓斐波那契数列,就是满足:

( )

的二阶线性递推数列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详见:


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卢卡斯数列 ,它满足:

( )

我们可以得出,卢卡斯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斐波那契数列 和卢卡斯数列 的定义域都很容易由自然数集推广到整数集


我们有以下结论:


(1)



(2)

证明很简单,直接把二者的通项公式往里带即可


而令 ,可得


令 ,可得

从而



(3)

同样,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证明



(4)

同样,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证明



(5)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



(6)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

斐波那契数列和卢卡斯数列都是线性递推整数数列,所以一定是模周期数列



(7)

若 ,则

否则


这里只需要注意到

所以

而由于

所以当 为偶数,即 时

而当 为奇数时



(8)

若 是不能被3整除的偶数,则



(9)

( 为偶数)



(10)


以上结论的证明基本上只用到了直接带通项公式、数学归纳法、辗转相除法、模周期数列,很容易验证,不多解释了




再补充点二次剩余的相关结论:

二次剩余

对于素数 ,整数 , 不是 的约数

如果存在整数 ,使得

则称 是模 的二次剩余,否则称 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


欧拉判别法

对于素数 ,整数 , 不是 的约数

则 是模 的二次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而 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推论1

是模 的二次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推论2

对于素数 ,整数 , 不是 的约数

1)若 均为模 的二次剩余,则 也是模 的二次剩余

2)若 均为模 的二次非剩余,则 也是模 的二次剩余

3)若 是模 的二次剩余, 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则 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


以上内容的证明随便翻阅一本初等数论教材即可


由以上两个推论立即可以得出:

对一切素数 , 是模 的二次剩余

是模 的二次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下文中,

是不能被3整除的偶数


(一)若 ,则

1)首先,若 为正偶数

显然 ,

所以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2)若

显然 符合

否则,令

其中 ,而 为偶数,且 不是3的倍数


由于


此时 至少存在一个素因子 ,使得

否则的话可以使用反证法,假设 的所有素因子 都满足

则必有 ,矛盾


所以此时有


根据欧拉判别法的推论, 是模 的二次剩余当且仅当

这说明了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3)若

显然 符合

否则,令

其中 ,而 为偶数,且 不是3的倍数


由于


同样,此时 至少存在一个素因子 ,使得

所以此时有


根据欧拉判别法的推论, 是模 的二次剩余当且仅当

这同样说明了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综上,只有 时, 是完全平方数






(二)若 ,则

1)若 为奇数且 为偶数,则显然

若 ,则

若 ,则


综上,若 为奇数且 为偶数,则

也即

显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2)若

显然 符合

否则,令

其中 ,而 为偶数,且 不是3的倍数


由于

也即


同样,此时 至少存在一个素因子 ,使得

所以此时有


同样, 是模 的二次剩余当且仅当

这同样说明了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3)若

显然 符合

否则,令

其中 ,而 为4的倍数,且 不是3的倍数

此时显然 不是3的倍数


由于

也即


此时 至少存在一个素因子 ,使得

所以此时有


同样, 是模 的二次剩余当且仅当

这同样说明了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4)若

显然 符合

而对于一切偶数 ,

也就是说,若 时 不是完全平方数

则 时, 亦非完全平方数

所以此时只有 符合


综上,只有 时, 是完全平方数






现在我们证明:

(三)若 ,则

1)若

显然 符合

否则,令

其中 ,而 为偶数,且 不是3的倍数


由于


此时 至少存在一个素因子 ,使得


所以此时有


同样,根据欧拉判别法的推论, 是模 的二次剩余当且仅当

这说明了此时 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2)若

显然 符合

而对于一切奇数 ,

也就是说,若 时 不是完全平方数

则 时, 亦非完全平方数

所以此时只有 符合



3)若 为偶数

此时有


①若 为3的倍数

此时必有

根据之前的结论,

经检验, 符合


②若 不是3的倍数

此时必有

根据之前的结论,

经检验, 符合



所以,只有 时, 是完全平方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