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网剧是要崛起吗?

回答
中国的网剧,这几年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势头凶猛。要说它是不是要崛起,我觉得这个词用得挺贴切的,但同时也得承认,它还在一个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

你想想看,早些年的电视剧市场,还是电视台的那一套“老大”。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黄金档的播出。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观看习惯彻底被改变了。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它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用户想什么时候看、在哪里看,都可以。这就给网剧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最初的网剧,说实话,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小成本制作,剧情也比较粗糙,甚至有些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制造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抓住了一部分年轻观众的口味,填补了当时市场的一些空白。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制作的精良化和内容的多元化。

制作水平的飞跃:很多头部网剧的制作投入是相当惊人的。不再是简单的PPT式布景,而是有了电影级的视觉效果,讲究服化道,甚至在特效和场景搭建上都下了血本。一些古装剧的还原度、服装的精致程度,放在十年前的电视剧里都是难以想象的。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里对唐朝市井的细致还原,《庆余年》里构建的宏大世界观和精良的服化道,都让观众看到了网剧在制作上的进步。这种精良的制作,也意味着网剧不再只是“便宜货”,而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观影体验。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网剧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偶像剧或者IP改编。我们看到了更多题材的尝试和突破。悬疑剧的崛起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像《无证之罪》、《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这些剧集,它们在剧情的烧脑程度、人物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探讨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些剧集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口碑,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关注。此外,现实主义题材网剧也在发力,关注社会热点、探讨人性困境,比如《都挺好》虽然不是纯网剧,但它影响力的辐射也带动了类似题材的网剧发展。还有一些历史、科幻、女性独立等题材的网剧,也都在不断丰富着内容库。

用户参与和互动:网剧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弹幕、评论区、社区等方式,让观众更直接地参与到剧集的讨论和传播中。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归属感,也为平台和制作方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有助于他们调整和改进。

新的盈利模式和生态:网剧的出现也带动了整个视频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付费会员、广告植入、IP衍生品开发等等,形成了一个更完整的生态链。头部网剧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这个领域,进一步推高了行业整体的水平。

当然,说“崛起”也不意味着一帆风顺,还有一些挑战:

同质化和低俗化风险:虽然整体水平在提高,但为了追求流量和话题,一些网剧还是会陷入题材的同质化或者为了博眼球而采用低俗化的手法。如何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审核和政策影响:作为内容产业,网剧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和审核的影响。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既要满足观众的期待,又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

版权和盗版问题:虽然平台在努力打击盗版,但对于一些热门网剧来说,盗版依然会影响其商业价值和传播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的网剧确实已经不再是电视观众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内容生产力量,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引领潮流。它的崛起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试错和自我优化的过程。如果把这个“崛起”理解为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量变到质变,那么答案是肯定的。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演变,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新生代内容载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又是要写论文的节奏啊……盗墓笔记那个坑好像还没填完……望天……

一、网络剧火,首先得益于题材

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视上在黄金档能看到的题材了,很简单:都市生活剧,青春偶像剧,古装偶像剧,历史剧,谍战剧,和手撕鬼子剧。

下面是网络剧的题材分布。

(数据均来源于骨朵网络剧的统计)

首先是2014年的205部:

然后是2015年上半年的166部。

(也能看出数量上的提升)

这里面能看出,比如奇幻灵异、侦探推理、惊悚悬疑、热血励志、时空穿越、玄幻修真等题材都是电视上看不到的。

电视剧,尤其是黄金档,被许多成文不成文的条款限定,导致体量大但却题材相对单一,而且一旦发现只能在某几个吸引人的题材上做文章以后,比如谍战,那就大做特做,狂轰滥炸,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就更不要说那些主妇们爱看的婆媳剧了。

所以,在广电“黑手”尚未伸过来的网络剧领域,除了一贯的搞笑风或者正常的偶像剧之外,那完全是题材奇葩甚至邪门,到了几乎是只要不触底线,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地步……

(说完这句话还真是有点怕怕,广电的大大们求睁只眼闭只眼……)

比如最新的一条网络剧拍摄消息是这样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去年《灵魂摆渡》的影响,今年的网络剧,灵异题材开始多了起来,芒果TV的《古镜》、爱奇艺的《傲魂之活死人》、乐视的《古镜》、搜狐的《无心法师》,甚至包括《张震讲故事》这样的有声读物也改成了网络剧,加上上面这一部,以及即将播出的《灵魂摆渡2》,今年的灵异剧数量真不少。

还有电视上已经绝迹的刑侦剧,比如《余罪》、《活着再见》等,还有侦探推理剧如《暗黑者》(原著《死亡通知单》)、《心理罪》等,以及今年兴起的悬疑言情风,比如《他来了,请闭眼》、《示铃录》(原著《怨气撞铃》)……

(甚至包括了同志剧和耽美剧,比如大《逆袭》)

如果是你,单单从题材上来说,你是看电视剧,还是看网络剧?

二、制作

以往的网络剧都以low著称,事实上,现如今网络剧里制作水准低下的也数量很多,毕竟拍网络剧完全没有门槛,你自己拿个DV、找两个同学拍一拍、做做后期加工一下都行。

去年有好几部精品网络剧,如口碑好过电影版的《匆匆那年》,还有低成本但仍然备受好评的《灵魂摆渡》,还有腾讯的《暗黑者》。

今年,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公司加入到制作网络剧的行列,比如拍摄《北平无战事》的侯鸿亮团队。他们能调动更大笔的拍摄资金,运用以往成熟的拍摄经验,选择优秀的演员(指的是更适合角色的演员,不管是否有名气)。由此应运而生,今年诞生了一个新的网络剧剧种,叫做“超级网络剧”。

这个概念是为了把精品网络剧与其他区分开来,这个“精品”体现在哪里呢?首当其冲,当然是投资。投入的资金多了,才有可能做出好剧。所以“超级网络剧”就是指那些单集投资在100万以上的剧。

今年的超级网络剧,截止到目前是35部左右。当然,就算是超级网络剧,他们的品质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但最起码,他们已经能算是网络剧里的精品了,顶尖的超级网络剧更是叫好又叫座,比如现在被安利最多的《心理罪》《无心法师》两部。

这两部剧其实挺像的,都算是目前网络剧里的口碑典范,而且《无心法师》就在昨天和前天还登陆了台湾八大台(一家电视台的名字,不是八家电视台……)播出(台湾人民眼光真好~)。

这两部剧除了制作精良外,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演员都不出名。其实这也是网络剧的一大特点,因为网络剧的成本较低,拼咖是拼不起的,所以制作方只能尽可能找那些不出名的新面孔。

三、演员

说到演员,大概是电视剧和网络剧最大的区别之一。

网络剧里是极少有“咖”的,像《盗墓笔记》里的李易峰、杨洋、唐嫣等属于特例,绝大多数网络剧里多半都是不出名的演员。

事实上这些演员未必就没有演技,比如《无心法师》里的韩东君,《心理罪》里的王泷正、《暗黑者》里的郭京飞等,他们过去也出演过许多角色,演技有保证,颜也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口味,新面孔也比那些荧幕上看惯的演员讨喜,而且价钱还便宜,为何不用?

这就是网络剧里出现大量大家很少见过的新面孔的原因,也因为这一点,网络剧其实对于捧新人是很有利的。

甚至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奇特情况:一部剧在筹拍时,网友会纷纷呼吁“不要请大牌”“请把找知名演员的钱花在特效上”。

新鲜摘两条评论:

这是和电视剧迥异的。众所周知,电视剧现在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如果没大咖就不好卖,电视剧观众还是认明星居多,而请大牌就导致制作费水涨船高,就更需要靠明星来赚吆喝好卖个高价钱……网络剧不存在这些问题。一因为成本限制,二来观众已经习惯了网络剧里看不到电视咖,三就算没大咖,视频平台也会买单,所以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请大咖?

所以小结一下,题材新鲜有趣,请的演员不再是大而不当,而是以演技为优先考虑,再把请大咖的钱放在制作水准上面,网络剧当然会显得比电视剧更加良心。

四、为什么网络剧不能在电视台播出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没有大咖,电视台、广告商、观众(收视率)很难认可

2,题材太过多样化,难以过审

大咖其实很容易解决,也就是资金的问题。

题材是网络剧的优势,反过来,也成了其无法向电视台输出的关键。

大家可以看到《盗墓笔记》的关键性改动,为什么会导致那种反复强调的政治正确“上交国”,就是因为其实这部剧一直想要台网联动播出,况且,这么说吧,政治不正确,很可能连网络平台也播放不了。

如果网络剧要在电视台播出,势必要经过大幅度修改,以规避风险。这样一来,其题材吸引人这一优势其实就已经被削弱了。

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在非黄档播出。比如今年10月份,搜狐视频出品的《他来了,请闭眼》将登陆东方卫视晚间非黄档“心跳90分”周播剧场,为东方卫视的周播剧场打头阵、开疆拓土。这部悬疑言情作品尺度不小,但非黄档的审查相对黄金档要宽松得多。

※※※

新鲜的题材,新鲜的面孔,精良的制作,以及男性女性观众更加中和(这部分不展开了……),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网络剧想不火都难。

现在成熟观众还是不太能接受网络剧,看网络剧的多半还是30岁以下、甚至25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但这样也挺好,与电视剧受众区分开来,而且其实得年轻人得天下(想想芒果的策略),因为核心观众群未来更有影响力,所以综上,我个人是很看好网络剧的发展的。弱弱地说,只要广电的大大们不把手伸过来,网络剧的崛起指日可待……

(话音刚落,心理罪今天就……(T▽T))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